1月29日,龙宇燃油发布业绩预告,预计2020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增加700万元-1300万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增加107%-198%。公司表示,业绩预增的主要原因为公司2019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655万元,业绩基数较小,因此2020年度业绩增长幅度较大。此外,报告期内,金汉王项目一期机柜处于稳步的上架阶段,机柜收入及毛利率稳步增长,对本报告期净利润产生积极的影响。
时至年末,个人所得税申报成为关注热点。目前,2021年度个税专项附加扣除已开始确认,近日国家税务总局也进一步简便优化部分纳税人个人所得税预扣预缴方法。预扣预缴新方法意味着什么?扣缴义务人该如何操作?确认专项附加扣除信息又有哪些注意事项?围绕这些个税热点话题,记者进行了采访。主要优化两类纳税人个税预扣预缴办法,避免“先预缴、再退税”的麻烦“过去,一年里哪怕只有一两个月工资收入超过5000元就可能要扣税,我每月工资收入不一样,一年总工资收入没超过6万元,但年终还得去申请退税。新方法更便捷、更人性化。”山西太原市一家广告公司员工张益说。张益所说的新方法,是指国家税务总局近日发布的《关于进一步简便优化部分纳税人个人所得税预扣预缴方法的公告》。根据《公告》,对上一完整纳税年度内每月均在同一单位预扣预缴工资、薪金所得个人所得税且全年工资、薪金收入不超过6万元的居民个人,扣缴义务人在预扣预缴本年度工资、薪金所得个人所得税时,累计减除费用自1月份起直接按照全年6万元计算扣除。具体来讲,《公告》主要优化了两类纳税人的预扣预缴方法,一是上一完整纳税年度各月均在同一单位扣缴申报了工资薪金所得个人所得税且全年工资薪金收入不超过6万元的居民个人。二是按照累计预扣法预扣预缴劳务报酬所得个人所得税的居民个人,目前包括取得佣金收入的保险营销员和证券经纪人、因实习取得劳务报酬所得的接受全日制学历教育的学生。也就是说,自2021年1月1日起,对于符合条件的纳税人,在其累计收入达到6万元之前的月份,暂不预扣预缴个人所得税;在其累计收入超过6万元的当月及年内后续月份,再预扣预缴个人所得税。新方法如何理解?举例来说,2020年1月起就固定在一家单位上班且全年工资收入不足6万元的小张,假设他在2021年1月从单位领取1万元工资,2—12月每月领取4000元工资,全年工资为5.4万元。在不考虑“三险一金”等各项扣除情况下,按原来的方法,小张1月因为收入超过5000元,需预缴个税150元,其他月份无需预缴个税;全年算账,因其年收入不足6万元,通过汇算清缴可退税150元。而在采用新预扣预缴方法后,因小张全年工资收入低于6万元,所以自1月份起即无需预缴税款,年度终了也不用办理汇算清缴。为何要采用新方法?据了解,个税改革后,为尽可能使大多数纳税人在预扣预缴环节就精准预缴税款、提前享受改革红利,参考国际通行做法,我国对居民个人工资薪金所得采取累计预扣法来预扣预缴个人所得税。但税务部门在实际操作中发现,有部分固定从一处拿工资的纳税人,虽然年收入低于6万元,全年算账不用缴税,但各月间收入波动比较大,某一个或几个月被预扣预缴了税款。等到年度终了算总账,这部分人全年收入并没有超过6万元,还要申请退税。《公告》针对的就是这类问题,主要是改变个税预扣预缴方法,让一部分全年收入并没有超过6万元的人群,避免“先预缴、再退税”的麻烦。国家税务总局有关负责人表示,考虑到新税制实施已有一个完整的纳税周期,纳税人也有了执行新税制后的全年收入和纳税数据,对该部分工作稳定且年收入低于6万元的群体,在享受原税改红利基础上,对税款预扣预缴方法进行优化,能进一步减轻他们的办税负担。“新办法还减轻了年终汇算的管理成本,减少了退税的工作量,同时也有利于稳就业、促消费。”北京国家会计学院教授李旭红说。新方法下需要做什么,操作会不会麻烦?据介绍,具体操作中,采用自然人电子税务局扣缴客户端和自然人电子税务局WEB端扣缴功能申报的,扣缴义务人在计算并预扣本年度1月份个税时,系统会根据上一年度扣缴申报情况,自动汇总并提示可能符合条件的员工名单,扣缴义务人根据实际情况核对、确认后,即可预扣预缴个税,操作简捷方便。采用纸质申报的,扣缴义务人则需根据上一年度扣缴申报情况,判断符合《公告》规定的纳税人,并需从当年1月份税款扣缴申报起,在《个人所得税扣缴申报表》相应纳税人的备注栏填写“上年各月均有申报且全年收入不超过6万元”。及时确认、修改专项附加扣除信息,更好享受政策红利近期,个税纳税人还要注意在年底前及时确认、修改专项附加扣除信息。按照规定,在2020年12月31日前,需要纳税人对2021年的专项附加扣除进行确认,以便享受政策红利。“孩子今年上了幼儿园,开始接受学前教育,我也可以填报子女教育的扣除项目了。”湖北武汉市洪山区居民李悠最近在手机上下载了“个人所得税”APP,正在熟悉具体操作。国家税务总局上海市税务局个人所得税处处长兰敏介绍,主要有几种情况需要修改专项附加扣除信息:子女和老人基本信息发生变化,需要修改2021年子女教育和赡养老人扣除情况;夫妻一方不再申请住房贷款利息专项附加扣除,在2021年由另一方申报;房租和房贷需要替换扣除,即2021年不再申报住房租金,改为申报住房贷款利息等。以通过“个人所得税”APP申报为例,进入APP首页后,点击热点专题“开始确认2021年度专项附加扣除啦”,然后选择扣除年度“2021”,就可以开始确认各种信息了。对普通纳税人来说,如果2021年的专项附加扣除信息无变动,那么只需在2020年基础上一键确认即可。如果需要修改申报方式、扣除比例等相关信息,要在2020年度信息基础上,点击“待确认”之后进入相关修改页面进行修改。对于需要作废去年已填写的专项附加扣除项目,比如2021年不再申请赡养老人专项附加扣除,点击“待确认”状态的赡养老人信息后,点击“删除”,再点击“一键确认”即可。对于需要新增专项附加扣除项目,比如2021年新增子女教育扣除,需要申报填写,可在进入热点专题“开始确认2021年度专项附加扣除啦”后,选择扣除年度“2021”再点击“子女教育”进行申报。税务部门提醒,若未能及时关注、修改,可能会对明年继续享受政策带来一定影响。比如,若任职受雇单位发生变化而未更新,新的任职受雇单位将无法获取相关信息并据以办理扣除;若享受专项附加扣除政策的条件发生变化而不修改、仍按原条件在明年继续享受,还可能影响纳税信用。“若未及时确认,已填报的扣除信息将自动视同有效并延长至2021年。即使信息没有变化,建议大家还是核对一下自己的信息是否填写正确。因为用户本身信息变化或之前申报时信息填写错误等,都可能造成之后的信息失效、不符合扣除条件、单位无法下载等问题。”兰敏说。自主办税普遍参与,依法纳税意识更强个人所得税关系每一位自然人纳税人的切身利益。2020年,我国首次个人所得税综合所得年度汇算顺利实施。业内专家认为,个税改革尤其是首次个税年度汇算,进一步发挥了税收在国家治理中的基础性、支柱性、保障性作用。此前,大部分老百姓不需要“打理”自己的个人税收事务,对“年度汇算”没什么概念。在我国首次个人所得税年度汇算中,科学简化的税制设计,清晰便捷的办税流程,以及个税APP的普及,给纳税人带来更优化的体验,也保障了首次个税年度汇算的成功实施。“利用‘个人所得税’APP提供的预填报服务,可以直接查询并预填我的2019年全年收入,自动计算需要年度汇算补退税的金额,不用自己一条条计算,真方便!”在广东深圳市罗湖区工作的季敏说。“‘个人所得税’APP能够查询纳税情况、扣除信息,还能直接办理补税和退税,确实是个省时省力的工具。”陕西杨凌职业技术学院财务负责人郝明说。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副校长张斌认为,税务部门充分利用移动互联网、在线支付等新技术提供多种方便快捷的纳税服务渠道,尤其是在“个人所得税”APP上向纳税人提供查询预缴税信息、在线退补税等服务,大大减轻了纳税遵从成本。今年3月1日至6月30日,全国广大个税纳税人通过手机等方式进行了个税年度汇算,是一次生动的税收法制教育,让大家更加了解税收,强化税法意识。“我们集团有1100多人完成了个税年度汇算,绝大多数员工需要退税,退税最多的有8300多元,也有员工主动补缴了税款。我感觉,通过参与个税年度汇算,员工依法纳税的意识更强了。”山东五征集团董事长姜卫东说。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副院长杨志勇认为,个人所得税是我国直接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参与个税年度汇算工作使纳税人的纳税意识进一步增强,为未来进一步完善直接税体系奠定了良好基础。(记者 王观)《人民日报》(2020年12月21日 第18版)
1月18日晚间,赤峰黄金发布2020年度业绩预增公告。公告显示,公司预计2020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增加5.75亿元,上年同期净利润为1.88亿元,同比增长305.83%;预计2020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增加5.1亿元,上年同期扣非净利润为1.82亿元,同比增长279.35%。 赤峰黄金表示,2020年度,公司围绕战略规划目标,实施科学合理的激励机制,极大激发了全体员工的工作积极性,黄金产销量大幅增加、降本增效措施成果显著,加之黄金价格上涨,黄金产品毛利率较上年同期亦有较大幅度提高。此外,人民币升值,公司的美元负债产生浮动汇兑收益。
年尾将至,除了冲刺业绩完成KPI,还要认真地做一些总结,为了明天更好地出发。2020年是不同寻常的一年,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扰乱了所有人的节奏。受此影响,全年的消费市场大体上经历了一个“先抑后扬”的过程:一季度,为了防控疫情,居民大面积居家隔离,各地都采取了不同程度的交通运输管控措施,导致一些地区物流不畅,影响了消费的实现,部分企业的复工复产有所延迟,消费品供给受影响,市场需求难以被充分满足……种种原因,致使消费增速骤降。此后,随着国内疫情防控形势的日渐稳定与持续向好,各行各业复工复产复商复市稳步推进,国民经济运行日益回归正常轨道,消费增长势头不断恢复,8月份就实现了社零当月同比增速的由负转正,累计同比的负增长幅度也在不断收窄,既彰显出我国经济发展的强大韧性,又反映出国人消费的巨大潜力。其间,很多新消费业态和新模式涌现出来,国人的消费偏好和习惯也因为疫情的影响出现了新的变化趋势,而在举国上下倾尽全力促消费的过程中,不少政策手段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比如发放消费券。如今,在“国内大循环”的经济发展新基调下,消费正变得越来越重要,而如何挖掘居民消费潜力也成为了各方人士无比关心的话题。正所谓“温故方可知新”,我们需要对2020年的消费市场各个领域进行详细复盘,发现变化,理解趋势,继而找到未来前行的方向。今日,苏宁金融研究院发布《2020年度中国消费趋势报告》(下简称《报告》),旨在对上述问题进行深度研判。《报告》共分为五个部分:(1)消费形势年度复盘:依托统计数据来简要刻画全年的消费市场走势;(2)关键词与新业态:给出四个关键词与两个代表性新业态;(3)消费者偏好新变化:解析疫情如何影响消费者;(4)消费复苏指数各省排名:由于现实情况不尽相同,各省市、自治区消费市场恢复进度也有所差异,为了较为科学地评估各地的消费复苏水平,我们特别构建了相应的评价指标体系,基于官方统计数据与苏宁集团自身的大数据积累,经过系统的测算来给出各地的消费复苏指数排名,以此来帮助有关部门更具针对性地制定相应政策,提高经济发展质效;(5)提振消费六点建议:疫情既是挑战,也是机遇,针对未来如何进一步促消费、扩内需,给出相应建议。剧透到此为止,更多精彩内容请看《报告》全文。如需获得报告PDF版本,可在“苏宁金融研究院”后台回复“年度消费报告”,获取网盘链接和提取码~
1月6日下午,大商道商品交易市场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大商道”)在西安召开“大商道平台2020年度线上交易额突破千亿”新闻发布会,迈科集团董事局主席、大商道董事长何金碧,大商道总经理黄笑天、副总经理赵颂璋介绍了相关情况并回答记者问题。会议由大商道党总支书记、副董事长彭磊主持。 据了解,大商道由陕西投资集团、迈科集团等共同投资,立足“大宗商品现货电子交易”发展定位,全力打造以铜、铝为主要产品的大宗商品B2B现货电子交易平台。 在成立的5年间,大商道平台依托陕投集团的国企资信优势和迈科集团的市场影响力迅速发展壮大,平台累计吸引客户近千家,铜、铝产品成交量达900多万吨,累计交易规模达3500余亿元。先后获得“西安2018年度电子商务示范企业”“陕西省产业互联网标杆企业”等荣誉称号,位列“2019年陕西省百强企业”第9名,“2019年西安市百强企业”第3名,平台作用逐步显现,行业商誉不断提高。 2020年12月28日,大商道年度线上交易额首次突破千亿,成为了全国最大的有色金属线上交易平台,标志着国家商务部等12部委提出的“培育一批发展平台经济成效较好的千亿级商品市场”战略布局在陕西有效落地,混合所有制改革、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改革试点取得了全新的成效。 未来,大商道公司将按照新发展理念,不断构建新发展格局,坚持“诚信、高效、安全、低成本”服务理念,以金融科技为导向,全力突破现有B2B模式,持续优化平台运营机制,加快建设平台货物池,以客户参与广泛性、深入度实现大宗商品交易一键触达,朝着国家级产业链互联网交易平台目标而努力。
今日,彭博发布了《2020年度大中华地区兼并收购排行榜》及《2020年度中国资本市场承销商排行榜》 根据彭博收集的数据显示,2020年全年大中华区企业或资产参与的兼并收购活动共计8010起,交易金额共计6598.5亿美元。就交易宗数而言,较去年上升22.60%,交易金额同样较2019年的4925.3亿美元上升34.0%。从交易金额来看,金融行业依旧为上半年目标所在最热门行业。前十大交易中目标在金融业的共计4笔,其余均匀分布在工业、通信等领域。 在2020年年度的大中华区兼并收购交易财务顾问排行榜中,中金公司表现亮眼,以1360.4亿美元位列大中华地区财务顾问排行榜榜首。从法律顾问排行榜来看,高伟绅律师事务所以735.72亿美元的交易量位列交易金额排行榜第一;方达律师事务所共参与120笔交易,位列大中华地区并购法律顾问交易数目排行榜第一。 2020,全球IPO活动从年初的淡静逐步回暖直至火爆,全年募资规模创下2007年以来高点,中资IPO及美股SPAC表现抢眼。 2020年全年,中资公司累计在全球范围内完成538笔IPO,合计募资1356.7亿美元,约占全球IPO总额的37%。若剔除疫情之年火爆异常的SPAC,全年中资公司IPO募资额占到传统IPO的48%,较2019年大幅提升15%。回顾全年,中芯国际、京东、京沪高铁不仅夺得中资IPO前三名,也是全球最大的三笔IPO。 彭博最新发布的2020年度亚洲(除日本)股票IPO承销商排行榜显示,中信建投、中金公司、中信证券继续包揽前三名,合计市场份额24%。在全球股票IPO承销排行榜上,中金公司名列第六,中信证券和中信建投分列第十、十一。 债券方面,根据彭博数据统计,2020年全年中国境内信用债发行总规模超过16万亿元人民币,较2019年全年增长约26.9%,发行规模再创历史新高。 彭博2020年度“中国债券”承销商排行榜显示,中国银行、工商银行、招商银行分列前三位,榜单总体排名较去年同期变化不大。 境外市场上,2020年中资公司共发行约2500亿美元的债券(除人民币外),与去年相比基本持平,其中投资级债券约占发行总量的64.4%。从发行人类型看,房地产行业的发行人仍然是离岸市场上最活跃的群体,约占发行总量的25%。 彭博2020年度“中国离岸债券”排行榜显示,中资承销商本年度表现较去年同期略有下滑,中国银行、汇丰银行、工商银行稳坐榜单前三,美国银行、花旗集团、摩根大通均以较去年同期上涨超过10个名次的优势跻身二十强。
2020年12月5日,携手摩根大通在金融年会季期间揭晓了“2020·摩根大通年度金融书籍”榜单。 2020年,·摩根大通年度金融书籍在年度主题书籍、年度榜单书籍和年度推荐书籍三个奖项下共计为读者推荐了54本好书。 年度金融书籍启动于2009年,目前已经成为中国最被财经专业人士推崇的财经书籍推荐榜单。书籍的评选宗旨是“全球视野、远见卓识”,经历专家推荐、公众投票和评委会评估等环节,于每年年底推出国际和国内最被推崇、最具专业水准和独特视角的金融财经类书籍,并举办年度金融书籍品鉴会。 (研究院院长杨燕青;摩根大通中国区首席执行官梁治文) 研究院院长杨燕青表示,在新冠疫情肆虐的2020年,好书“丰收”是意外的收获和补偿。今年的书单不仅包括人工智能、光刻机、太空竞赛、气候变化等前沿,也覆盖了瘟疫、危机、剧变这些异常沉重然而极度重要的话题。同时,一如既往,经济全局、金融市场、政策组合、金融科技,无一缺席,所有议题都值得密切关注和细细研读。展望2021年以及未来,病毒和大自然(包括气候变化)、因疫情推出的“战时政策组合”(非常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科技力量,以及中美关系将是关键变量。 摩根大通中国区首席执行官梁治文表示:“2020年,新冠疫情的大流行让全球经济和社会前景都充满了不确定性,在这样的背景下,今年榜单上的书籍对全球热点话题展开了深入的探讨,这对中国乃至全球的发展都有着非同寻常的现实意义。中国是摩根大通和我们的客户最为重要的市场之一。2021年,我们即将庆祝扎根中国100周年,我们希望继续深耕中国市场,为我们的客户提供一站式、全方位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期待在华投资、发展的下一个百年。” 10本佳作获选“年度主题书籍” 20本佳作获选“年度榜单书籍” 24本佳作获选“年度推荐书籍” 在12月5日下午举行的年度金融书籍品鉴会现场,政策制定高层、金融业内人士、经济学家、科学家和及获奖作者通过现场演讲和视频的方式与大家分享了自己的书籍和观点。中国金融学会会长、博鳌亚洲论坛副理事长周小川,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副理事长刘世锦,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院长朱民,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中国国家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副主任何建坤出席书籍品鉴会并展望2021年及未来。 (中国金融学会会长、博鳌亚洲论坛副理事长周小川) (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院长朱民) (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副理事长刘世锦) (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中国国家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副主任何建坤)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原名誉会长高尚全,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王一鸣,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理事长李扬,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稳定局局长孙天琦,清华大学金融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主任马骏,中国人民银行国际司副司长艾明,微众银行副行长兼首席信息官马智涛,微众银行首席人工智能官杨强、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首任主任李俊峰等获奖作者及专家出席了下午的闭门会议,并分享了对于“后疫情”经济学、金融新秩序、科技与治理等话题的真知灼见。中国银保监会国际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工商银行原行长杨凯生,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副秘书长徐忠,中国社科院世经政所国际投资室主任、研究员张明,德勤中国副主席、德勤中国公司治理研究中心主管合伙人吴卫军,和逸金融创始人兼董事长林华,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副研究员郑联盛,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副研究员、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融委员会副秘书长安国俊等获奖作者出席了品鉴会。 (现场发言嘉宾) (视频发言嘉宾) 同时,一些国际作者和无法到会的国内作者通过视频方式分享了书背后的故事和他们的看法。通过视频分享的作者包括: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部部长赵昌文、国际清算银行货币与经济局副主管斯梯恩·克雷森斯(Stijin Claessens)、美国外交关系委员会主席理查德·哈斯(Richard Haass)、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计算机科学家斯图尔特·罗素(Stuart Russell),以及哥伦比亚大学国际和公共事务专业客座教授威廉·布伊特(Willem Bui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