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9月17日,王文博以总经理身份亲历阳谷华泰上市,2015年又出任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在阳谷华泰上市十年的时间里,80后的“企二代”王文博是最为重要的角色。 十年间,阳谷华泰营业收入增长了6倍,营业收入从上市之初的3亿多元提高到20亿元以上,净利润从上市之初的不足3000万元提高到平常年份的2亿元左右水平,公司产品也从“两个半”产品拓展到十余个产品,多个产品均成功实现了对国际龙头的进口替代。 上市十年,王文博给自己打75分。他认为过去十年最大的成就在于科研团队和管理团队的培养,最大的遗憾在于公司还在橡胶助剂这个小圈子里打转转。他表示,未来将跳出橡胶助剂这个小圈子,进入更广阔的精细化工大领域,同时加大科研投入力度,改变目前跟随创新模式,实现领先创新。 营收十年增长6倍 王文博表示,过去十年,简单地说就是做成了一些产品,改变了一些现状。从数据来看,阳谷华泰上市之初,主要产品为橡胶防焦剂CTP、促进剂NS和增塑剂A等橡胶助剂产品,上市当年实现营业收入3.48亿元、净利润2881.8万元。 2019年公司营业收入已超过20亿元,净利润达到1.84亿元。2018年公司曾创出3.67亿元净利润的历史最好业绩。在产品方面,公司已成为中国橡胶助剂产品序列最齐全的供应商之一,产品包括防焦剂CTP、胶母粒、促进剂NS、促进剂CBS、不溶性硫磺、微晶石蜡等,其中多个产品处于行业领先地位,主导产品防焦剂CTP产销量约占全球60%以上的市场份额;连续法不溶性硫磺突破国际垄断,产能国内第一;促进剂产能也位居国内行业前三。 王文博表示,过去十年,公司基本上没有走错路、没有犯很大的错误、没有造成很大的损失,如果给这十年打分的话,可以打到75分左右,是一个比较优秀但还不是非常优秀的分数。 身处偏僻的鲁西小县城山东阳谷,阳谷华泰却在多个产品上实现了对国际巨头的赶超。王文博认为,这得益于公司坚持抓科研创新,“我们在这十年里坚持抓科研创新,一些产品在它问世之初都是替代进口、替代外资品牌的产品,比如微晶蜡和不溶性硫磺。我们也尝到了科研创新给我们带来的甜头,这是我们成功的一个经验。” “再就是我们的领导干部团队向心力一直非常好,大家都自觉、自愿、自主地去做事,都勇于责任担当,讲究做事效率,说了就干,干了就得有结果、就得有效果”,王文博表示。 下一步要自主创新 王文博表示,从2006年进入公司以来,一直专注在橡胶助剂行业,“过去10年,如果说减分项,就是我们浪费了一个很好的平台——专业的精细化工品平台,但只做了一些橡胶助剂出来。” 橡胶助剂市场天花板很低。橡胶助剂之于精细化工的差距,王文博形象地说,“如果说整个精细化工行业是我们所在的院子这么大,橡胶助剂可能就是桌子这么大,我们做的品种可能是跟桌子上的一瓶水这么大。” 王文博表示,未来十年将着力于提高整个管理团队的学习水平、认知水平,抬高企业的天花板,用高管层认知能力的提升来带动整个公司的事业扩展。产品方面,公司不会只做橡胶助剂产品,今后要专注到精细化工行业,做更多的替代进口的、替代外资品牌的精细化工产品,可能会做一些生命大健康、饮食方面的化工产品,专注于在未来有大发展的符合发展方向的一些产品。 “这对于我们来讲并不跨行。我们只专注于自己最懂的化学反应,像催化、氧化、还原、三废处理等,对于我们不懂的硝化、氨化我们不碰,无机化工我们不碰。”王文博表示。 尽管在过去十年,公司在多个产品上实现了进口替代,但王文博对公司的创新能力有着客观的认识:我们所有创新都是跟随创新,说白了就是迟到创新。比如我们做的不溶性硫磺,中国从上世纪90年代就开始做,而我们2010年、2011年才做,这就是迟到创新。 跟随创新带来的问题是在随后的三五年之内,慢慢失去科研创新的红利。“我们把老外的市场拿下了,反过来,更便宜的国内产品又过来打我们。”王文博表示,下一步要做到自主创新、引领创新。 他表示,公司将在科研项目上进行更大力度投资,提高科研人员收入,让科研人员成为公司收入最高的人群。公司也将利用“外脑”,寻找在化工新材料领域有较强科研能力的专家学者,形成长期合作。
着力打造新兴产业发展动力源 2020创新与新兴产业发展国际会议昨天举行。中国工程院院长李晓红,上海市市长龚正,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辛国斌致辞。中国工程院副院长陈左宁、钟志华、何华武出席,上海市副市长吴清主持开幕式。 李晓红在致辞时说,我们要深刻把握新形势新要求,潜心打造创新驱动的“硬核”,大力推动创新要素聚合,实现科技产业和谐发展。要提升实力,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要增添动力,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打造未来发展新优势。要拓展潜力,推动开放创新取得新实效。 龚正在致辞时说,当前,我们持续增强创新这个第一动力。我们将强化创新策源、创新应用和创新协同,着力打造新兴产业发展动力源、高端产业集群和全球开放合作新高地。期待大家为上海发展建言献策,为打响中国制造品牌、加快全球新兴产业发展贡献智慧。 辛国斌在致辞时说,新兴产业是支撑产业结构调整、加速新旧动能转换的重要力量。要以全球视野谋划和推动新兴产业创新发展,进一步提升创新能力,扩大开放合作,优化创新环境,不断塑造新兴产业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 创新与新兴产业发展国际会议由中国工程院与上海市政府、工信部牵头,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商务部、中国科学院、中国贸促会、联合国工发组织共同主办,是工博会主要活动之一。本次会议包括大会和8场平行专题会,开幕式上还举行了院士专家团队与相关企业合作签约仪式。
11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京主持召开科学家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就“十四五”时期我国科技事业发展听取意见。 既往成就 通过全社会共同努力,我国科技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重大创新成果竞相涌现,一些前沿领域开始进入并跑、领跑阶段,科技实力正在从量的积累迈向质的飞跃,从点的突破迈向系统能力提升。在这次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过程中,广大科技工作者在治疗、疫苗研发、防控等多个重要领域开展科研攻关,为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作出了重大贡献。 两个“更加”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发展面临的国内外环境发生深刻复杂变化,我国“十四五”时期以及更长时期的发展对加快科技创新提出了更为迫切的要求。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科学技术解决方案,都更加需要增强创新这个第一动力。 四个“需要” 加快科技创新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需要,是实现人民高品质生活的需要,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需要,是顺利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需要。 四个“面向” 希望广大科学家和科技工作者肩负起历史责任,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不断向科学技术广度和深度进军。 重点举措 我国拥有数量众多的科技工作者、规模庞大的研发投入,关键是要改善科技创新生态,激发创新创造活力,给广大科学家和科技工作者搭建施展才华的舞台,让科技创新成果源源不断涌现出来。 坚持需求导向和问题导向,对能够快速突破、及时解决问题的技术,要抓紧推进; 对属于战略性、需要久久为功的技术,要提前部署; 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整合优化科技资源配置,狠抓创新体系建设,进行优化组合,组建一批国家实验室,形成我国实验室体系,发挥高校在科研中的重要作用,推动重要领域关键核心技术攻关; 持之以恒加强基础研究,明确我国基础研究领域方向和发展目标,加大基础研究投入,在财政、金融、税收等方面给予必要政策支持,创造有利于基础研究的良好科研生态,建立健全科学评价体系、激励机制,持续不断坚持下去; 加强创新人才教育培养,把教育摆在更加重要位置,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加强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基础学科建设,鼓励具备条件的高校积极设置基础研究、交叉学科相关学科专业,加强基础学科本科生培养,注重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依靠改革激发科技创新活力,通过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把巨大创新潜能有效释放出来,坚决破除“唯论文、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 加强国际科技合作,更加主动地融入全球创新网络,在开放合作中提升自身科技创新能力。 五点希望 科学成就离不开精神支撑,科学家精神是科技工作者在长期科学实践中积累的宝贵精神财富。希望广大科技工作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秉持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至上,继承和发扬老一辈科学家胸怀祖国、服务人民的优秀品质,弘扬“两弹一星”精神,主动肩负起历史重任,把自己的科学追求融入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伟大事业中去。 树立敢于创造的雄心壮志,敢于提出新理论、开辟新领域、探索新路径,在独创独有上下功夫; 多出高水平的原创成果,为不断丰富和发展科学体系作出贡献; 鼓励科技工作者专注于自己的科研事业,勤奋钻研,不慕虚荣,不计名利; 广泛宣传科技工作者勇于探索、献身科学的生动事迹; 好奇心是人的天性,对科学兴趣的引导和培养要从娃娃抓起,使他们更多了解科学知识,掌握科学方法,形成一大批具备科学家潜质的青少年群体。各级党委和政府以及各级领导干部要认真贯彻党中央关于科技创新的决策部署,落实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遵循科学发展规律,推动科技创新成果不断涌现,并转化为现实生产力。领导干部要加强对新科学知识的学习,关注全球科技发展趋势。 会议全文 习近平主持召开科学家座谈会强调 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 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 不断向科学技术广度和深度进军 王沪宁韩正出席 新华社北京9月11日电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9月11日下午在京主持召开科学家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就“十四五”时期我国科技事业发展听取意见。他强调,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科学技术解决方案,都更加需要增强创新这个第一动力。我国广大科学家和科技工作者有信心、有意志、有能力登上科学高峰。希望广大科学家和科技工作者肩负起历史责任,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不断向科学技术广度和深度进军。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王沪宁,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韩正出席座谈会。 座谈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徐匡迪,清华大学交叉信息研究院院长、中国科学院院士姚期智,西湖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施一公,中国工程院副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左宁,阿里巴巴集团技术委员会主席、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坚,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付巧妹,北京化工大学特聘教授戴伟等7位科学家代表先后发言,就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推动科技创新和发展等问题提出意见和建议。习近平同发言的每一位科学家都进行了交流,深入探讨一些重大科技问题和科技体制改革创新问题。 在认真听取大家发言后,习近平发表了重要讲话。他表示,大家作了很好的发言,结合各自研究领域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意见和建议,请有关方面认真研究吸收。 习近平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工作,坚持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通过全社会共同努力,我国科技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重大创新成果竞相涌现,一些前沿领域开始进入并跑、领跑阶段,科技实力正在从量的积累迈向质的飞跃,从点的突破迈向系统能力提升。在这次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过程中,广大科技工作者在治疗、疫苗研发、防控等多个重要领域开展科研攻关,为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作出了重大贡献。借此机会,我向广大科技工作者表示衷心的感谢! 习近平强调,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发展面临的国内外环境发生深刻复杂变化,我国“十四五”时期以及更长时期的发展对加快科技创新提出了更为迫切的要求。加快科技创新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需要,是实现人民高品质生活的需要,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需要,是顺利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需要。 习近平强调,我国拥有数量众多的科技工作者、规模庞大的研发投入,关键是要改善科技创新生态,激发创新创造活力,给广大科学家和科技工作者搭建施展才华的舞台,让科技创新成果源源不断涌现出来。要坚持需求导向和问题导向,对能够快速突破、及时解决问题的技术,要抓紧推进;对属于战略性、需要久久为功的技术,要提前部署。要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整合优化科技资源配置,狠抓创新体系建设,进行优化组合,组建一批国家实验室,形成我国实验室体系,发挥高校在科研中的重要作用,推动重要领域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要持之以恒加强基础研究,明确我国基础研究领域方向和发展目标,加大基础研究投入,在财政、金融、税收等方面给予必要政策支持,创造有利于基础研究的良好科研生态,建立健全科学评价体系、激励机制,持续不断坚持下去。要加强创新人才教育培养,把教育摆在更加重要位置,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加强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基础学科建设,鼓励具备条件的高校积极设置基础研究、交叉学科相关学科专业,加强基础学科本科生培养,注重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要依靠改革激发科技创新活力,通过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把巨大创新潜能有效释放出来,坚决破除“唯论文、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要加强国际科技合作,更加主动地融入全球创新网络,在开放合作中提升自身科技创新能力。 习近平指出,科学成就离不开精神支撑。科学家精神是科技工作者在长期科学实践中积累的宝贵精神财富。希望广大科技工作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秉持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至上,继承和发扬老一辈科学家胸怀祖国、服务人民的优秀品质,弘扬“两弹一星”精神,主动肩负起历史重任,把自己的科学追求融入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伟大事业中去。广大科技工作者要树立敢于创造的雄心壮志,敢于提出新理论、开辟新领域、探索新路径,在独创独有上下功夫。要多出高水平的原创成果,为不断丰富和发展科学体系作出贡献。要鼓励科技工作者专注于自己的科研事业,勤奋钻研,不慕虚荣,不计名利。要广泛宣传科技工作者勇于探索、献身科学的生动事迹。好奇心是人的天性,对科学兴趣的引导和培养要从娃娃抓起,使他们更多了解科学知识,掌握科学方法,形成一大批具备科学家潜质的青少年群体。 习近平强调,各级党委和政府以及各级领导干部要认真贯彻党中央关于科技创新的决策部署,落实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遵循科学发展规律,推动科技创新成果不断涌现,并转化为现实生产力。领导干部要加强对新科学知识的学习,关注全球科技发展趋势。 丁薛祥、刘鹤、孙春兰、陈希、黄坤明、万钢、何立峰出席座谈会。 中央党政军群有关部门负责同志,科学家代表等参加座谈会。 习近平讲话全文 今天,我们召开科学家座谈会,听听大家对“十四五”时期以及更长一个时期推动创新驱动发展、加快科技创新步伐的意见和建议。出席今天座谈会的科学家和科技工作者,分别来自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和企业,涉及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应用研究,还有在华工作的外国科学家。 刚才,大家结合各自研究领域,就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推动科技创新和发展等问题,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意见和建议。请有关方面认真研究吸收。下面,结合大家的发言,我谈几点意见。 一、充分认识加快科技创新的重大战略意义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工作,坚持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通过全社会共同努力,我国科技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重大创新成果竞相涌现,一些前沿领域开始进入并跑、领跑阶段,科技实力正在从量的积累迈向质的飞跃,从点的突破迈向系统能力提升。在这次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过程中,广大科技工作者在治疗、疫苗研发、防控等多个重要领域开展科研攻关,为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作出了重大贡献。借此机会,我向广大科技工作者表示衷心的感谢!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发展面临的国内外环境发生深刻复杂变化,我国“十四五”时期以及更长时期的发展对加快科技创新提出了更为迫切的要求。一是加快科技创新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需要。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都需要强大科技支撑。二是加快科技创新是实现人民高品质生活的需要。当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为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必须推出更多涉及民生的科技创新成果。三是加快科技创新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需要。推动国内大循环,必须坚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一主线,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水平,以新供给创造新需求,科技创新是关键。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也需要科技实力,保障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四是加快科技创新是顺利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需要。从最初提出“四个现代化”到现在提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科学技术现代化从来都是我国实现现代化的重要内容。 现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科学技术解决方案,都更加需要增强创新这个第一动力。同时,在激烈的国际竞争面前,在单边主义、保护主义上升的大背景下,我们必须走出适合国情的创新路子,特别是要把原始创新能力提升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努力实现更多“从0到1”的突破。希望广大科学家和科技工作者肩负起历史责任,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不断向科学技术广度和深度进军。 二、加快解决制约科技创新发展的一些关键问题 我国拥有数量众多的科技工作者、规模庞大的研发投入,初步具备了在一些领域同国际先进水平同台竞技的条件,关键是要改善科技创新生态,激发创新创造活力,给广大科学家和科技工作者搭建施展才华的舞台,让科技创新成果源源不断涌现出来。 第一,坚持需求导向和问题导向。科研选题是科技工作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我多次讲,研究方向的选择要坚持需求导向,从国家急迫需要和长远需求出发,真正解决实际问题。恩格斯说:“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 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民生改善、国防建设面临许多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比如,农业方面,很多种子大量依赖国外,农产品种植和加工技术相对落后,一些地区农业面源污染、耕地重金属污染严重。工业方面,一些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部分关键元器件、零部件、原材料依赖进口。能源资源方面,石油对外依存度达到70%以上,油气勘探开发、新能源技术发展不足;水资源空间分布失衡,带来不少问题。社会方面,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人民对健康生活的要求不断提升,生物医药、医疗设备等领域科技发展滞后问题日益凸显。对能够快速突破、及时解决问题的技术,要抓紧推进;对属于战略性、需要久久为功的技术,要提前部署。 第二,整合优化科技资源配置。对科技创新来说,科技资源优化配置至关重要。“两弹一星”成功,有赖于一批领军人才,也有赖于我国强有力的组织系统。我们有大批科学家、院士,有世界级规模的科研人员和工程师队伍,要狠抓创新体系建设,进行优化组合,克服分散、低效、重复的弊端。要有一批帅才型科学家,发挥有效整合科研资源作用。要发挥企业技术创新主体作用,推动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要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优化配置优势资源,推动重要领域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要组建一批国家实验室,对现有国家重点实验室进行重组,形成我国实验室体系。要发挥高校在科研中的重要作用,调动各类科研院所的积极性,发挥人才济济、组织有序的优势,形成战略力量。 第三,持之以恒加强基础研究。基础研究是科技创新的源头。我国基础研究虽然取得显著进步,但同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还是明显的。我国面临的很多“卡脖子”技术问题,根子是基础理论研究跟不上,源头和底层的东西没有搞清楚。基础研究一方面要遵循科学发现自身规律,以探索世界奥秘的好奇心来驱动,鼓励自由探索和充分的交流辩论;另一方面要通过重大科技问题带动,在重大应用研究中抽象出理论问题,进而探索科学规律,使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相互促进。要明确我国基础研究领域方向和发展目标,久久为功,持续不断坚持下去。要加大基础研究投入,首先是国家财政要加大投入力度,同时要引导企业和金融机构以适当形式加大支持,鼓励社会以捐赠和建立基金等方式多渠道投入,扩大资金来源,形成持续稳定投入机制。对开展基础研究有成效的科研单位和企业,要在财政、金融、税收等方面给予必要政策支持。要创造有利于基础研究的良好科研生态,建立健全科学评价体系、激励机制,鼓励广大科研人员解放思想、大胆创新,让科学家潜心搞研究。要办好一流学术期刊和各类学术平台,加强国内国际学术交流。 第四,加强创新人才教育培养。人才是第一资源。国家科技创新力的根本源泉在于人。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要把教育摆在更加重要位置,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注重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要加强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基础学科建设,鼓励具备条件的高校积极设置基础研究、交叉学科相关学科专业,加强基础学科本科生培养,探索基础学科本硕博连读培养模式。要加强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在数理化生等学科建设一批基地,吸引最优秀的学生投身基础研究。要加强高校基础研究,布局建设前沿科学中心,发展新型研究型大学。要尊重人才成长规律和科研活动自身规律,培养造就一批具有国际水平的战略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创新团队。要高度重视青年科技人才成长,使他们成为科技创新主力军。要面向世界汇聚一流人才,吸引海外高端人才,为海外科学家在华工作提供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吸引力的环境条件。 第五,依靠改革激发科技创新活力。我国科技队伍蕴藏着巨大创新潜能,关键是要通过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把这种潜能有效释放出来。转变政府职能是科技改革的重要任务。我们很多产业链供应链都需要科技解决方案,能够提供这种解决方案的只能是奋战在一线的千千万万科技工作者和市场主体,政府要做的是为他们创造良好环境、提供基础条件,发挥好组织协调作用。要加快科技管理职能转变,把更多精力从分钱、分物、定项目转到定战略、定方针、定政策和创造环境、搞好服务上来。要加快推进科研院所改革,赋予高校、科研机构更大自主权,给予创新领军人才更大技术路线决定权和经费使用权,坚决破除“唯论文、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要整合财政科研投入体制,改变部门分割、小而散的状态。对大家提出的加强科技力量统筹问题,我们将通盘研究考虑。 第六,加强国际科技合作。国际科技合作是大趋势。我们要更加主动地融入全球创新网络,在开放合作中提升自身科技创新能力。越是面临封锁打压,越不能搞自我封闭、自我隔绝,而是要实施更加开放包容、互惠共享的国际科技合作战略。一方面,要坚持把自己的事情办好,持续提升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在一些优势领域打造“长板”,夯实国际合作基础。另一方面,要以更加开放的思维和举措推进国际科技交流合作。在当前形势下,要务实推进全球疫情防控和公共卫生领域国际科技合作,开展药物、疫苗、检测等领域的研究合作。要聚焦气候变化、人类健康等共性问题,加强同各国科研人员的联合研发。要逐步放开在我国境内设立国际科技组织、外籍科学家在我国科技学术组织任职,使我国成为全球科技开放合作的广阔舞台。 三、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 科学成就离不开精神支撑。科学家精神是科技工作者在长期科学实践中积累的宝贵精神财富。新中国成立以来,广大科技工作者在祖国大地上树立起一座座科技创新的丰碑,也铸就了独特的精神气质。去年5月,党中央专门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弘扬科学家精神加强作风和学风建设的意见》,要求大力弘扬胸怀祖国、服务人民的爱国精神,勇攀高峰、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追求真理、严谨治学的求实精神,淡泊名利、潜心研究的奉献精神,集智攻关、团结协作的协同精神,甘为人梯、奖掖后学的育人精神。广大科技工作者要肩负起历史赋予的科技创新重任。这里,我重点强调一下爱国精神和创新精神。 科学无国界,科学家有祖国。我国科技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是一代又一代矢志报国的科学家前赴后继、接续奋斗的结果。从李四光、钱学森、钱三强、邓稼先等一大批老一辈科学家,到陈景润、黄大年、南仁东等一大批新中国成立后成长起来的杰出科学家,都是爱国科学家的典范。希望广大科技工作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秉持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至上,继承和发扬老一辈科学家胸怀祖国、服务人民的优秀品质,弘扬“两弹一星”精神,主动肩负起历史重任,把自己的科学追求融入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伟大事业中去。 科技创新特别是原始创新要有创造性思辨的能力、严格求证的方法,不迷信学术权威,不盲从既有学说,敢于大胆质疑,认真实证,不断试验。原创一般来自假设和猜想,是一个不断观察、思考、假设、实验、求证、归纳的复杂过程,而不是简单的归纳。假设和猜想的创新性至关重要。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如果选不准,即使花费很大精力,也很难做出成果。广大科技工作者要树立敢于创造的雄心壮志,敢于提出新理论、开辟新领域、探索新路径,在独创独有上下功夫。要多出高水平的原创成果,为不断丰富和发展科学体系作出贡献。科学研究特别是基础研究的出发点往往是科学家探究自然奥秘的好奇心。从实践看,凡是取得突出成就的科学家都是凭借执着的好奇心、事业心,终身探索成就事业的。有研究表明,科学家的优势不仅靠智力,更主要的是专注和勤奋,经过长期探索而在某个领域形成优势。要鼓励科技工作者专注于自己的科研事业,勤奋钻研,不慕虚荣,不计名利。要广泛宣传科技工作者勇于探索、献身科学的生动事迹。好奇心是人的天性,对科学兴趣的引导和培养要从娃娃抓起,使他们更多了解科学知识,掌握科学方法,形成一大批具备科学家潜质的青少年群体。 各级党委和政府以及各级领导干部要认真贯彻党中央关于科技创新的决策部署,落实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遵循科学发展规律,推动科技创新成果不断涌现,并转化为现实生产力。领导干部要加强对新科学知识的学习,关注全球科技发展趋势。 马克思讲过:“在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劳苦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我相信,我国广大科学家和科技工作者有信心、有意志、有能力登上科学高峰,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应有贡献!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讯 记者吴陆牧、通讯员熊浩报道:近日,位于重庆璧山高新区的得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向德国保时捷汽车集团交付了一批22kW功率车载充电机,该产品将应用于保时捷旗下首款纯电动车Taycan。“目前,公司已经为多家全球知名品牌汽车厂商提供车载充电机产品。”得润电子负责人说,公司产品之所以畅销全球市场,靠的就是企业持之以恒的科技创新。 在璧山,像得润电子这样注重自主研发的企业还有很多。今年以来,璧山区抢抓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机遇,瞄准未来产业发展方向,从创新主体培育、创新平台建设、创新生态打造、科技成果转化等多方面入手,着力激发创新主体活力,提升产业技术创新实力,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积蓄新动能。 璧山区科技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以来,璧山区加快打造以重庆高新技术产业研究院为代表的科技成果产业化平台、以重庆大学璧山先进技术研究院为代表的“政产学研”融合平台和以重庆康佳光电技术研究院为代表的专业技术平台,从原始创新、基础研究、成果孵化3个方向同时发力,着力打造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重庆高新技术产业研究院通过市场化运作,有效推动了成熟科研成果产业化。今年以来,重庆高新技术产业研究院已对接洽谈智慧储能电池、燃气微泄漏检测等75个项目,成功孵化出6家科技型企业,获得6000万元订单。 璧山区还积极构建科技创新政策体系,优化创新环境。为破解科创企业融资难题,璧山区组建了总规模3000万元的创业种子投资基金、1亿元的科技型企业知识价值信用贷款风险补偿基金、3亿元的高新技术股权投资基金,引导社会资源投入创新,形成财政资金、社会资本多方投入的新格局。 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璧山区兑现研发机构、高新技术企业和产品等奖补资金2374万元,189家科技型企业获得知识价值信用贷款3.24亿元;新增科技型企业149家,全区初步形成了以智能装备、电子信息等领域为重点的高新技术产业集群。
常州武进国家高新区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近日举行签约仪式,共建长三角化合物半导体创新基地。 根据协议,双方将共建宽禁带半导体国家工程中心常州分中心,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将为常州分中心提供技术支持,并协助本地高校一起,联合培养微电子技术专业人才,为常州分中心建设发展提供人才支持。 集成电路是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的核心,其中化合物半导体已成为集成电路产业新的驱动与方向。常州紧跟长三角区域集成电路产业布局,以战略性眼光谋划布局集成电路、第三代半导体产业,集全市之力支持创新基地建设,打造工业智造的强劲“心脏”。
第十六届中国(南京)软件产品和信息服务交易博览会(下称“软博会”)9月6日至9月9日在南京国际博览中心开幕。毕马威中国作为参展商携数字经济产业最新洞察亮相2020软博会现场,并称未来将为南京智能创新布局贡献自身价值。 此届软博会以“数字经济 智创未来”为主题,搭建软件和信息服务企业与用户企业之间的交流合作平台,重点展示工业互联网、5G、人工智能、智能网联汽车等数字经济新产业新业态,吸引了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000多家企业参展。 集成电路产业和软件产业是信息产业的核心,是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关键力量。毕马威智能创新空间总监孙乐成表示,南京是毕马威重要的战略布局城市之一,毕马威已在多个领域进行深耕。作为芯片发展的重要城市,毕马威南京半导体小组具有针对性的配套陪伴式服务,让产品和网络安全成为企业基因的一部分,助力企业提高研发效率,积极应对人才和技能差距,借助物联网、AI系统等科技浪潮,助力企业屡创佳绩,抢占行业先机。 孙乐成称,南京打造世界级数字经济名城的愿景与毕马威未来几年在“一带一路”建设及数字化转型的创新应用战略高度契合。毕马威十分重视科技创新领域的新常态,积极推动智慧解决方案在中国市场的应用。此外,毕马威将持续深耕南京本地市场,持续推出涵盖芯科技、生物科技、金融科技、汽车科技以及消费科技等领域的未来50榜单系列,并利用自身优势资源帮助企业进行科技转型升级与创新,为南京的智能创新布局贡献自身价值。
上海市国资委近日发布的《关于鼓励本市国有企业进一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到2025年,上海将聚焦主责主业,初步形成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相融通,新经济、新技术、新模式创新与制度创新并举的上海国资国企创新发展新格局。 根据意见,上海将进一步提升服务国家战略和科创中心建设能力。“十四五”期间,上海将在“五个重点”方面进一步支撑上海科创中心建设。其中,重点区域累计投入1000亿元,强化创新载体和项目建设(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临港新片区等)。重点产业将形成3个到5个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重点技术领域将推出8项到10项自主产品或服务,打破国外垄断、填补国内空白并实现规模化量产。重点平台方面,上海将建设3个到5个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创新成果转化和应用平台。重点成果方面,上海将实现承担省部级重大项目超过600个,申请专利累计超过4万件,新产品销售累计超过4万亿元。 意见还提出,上海将进一步以创新为驱动力推动主业更好发展,将培育10家创新型龙头企业,10家具备创新模式和业态的领军企业,10个国际领先、国内一流的智慧城市应用场景示范项目,将培育不少于360家高新技术企业,孵化培育科创板上市企业15到20家。 为此,意见提出九大举措:第一,建全创新规划和实施保障体系。第二,完善以企业为主体的创新投入持续增长机制。第三,加强创新人才队伍建设。第四,完善金融推动创新发展的机制。第五,优化创新为导向的考核评价机制。第六,探索区域性创新型企业综合试点。第七,推进完善容错机制。第八,营造开放协同创新的发展氛围。第九,坚持体现党对国有企业领导的公司治理结构。 其中,围绕完善创新投入持续增长机制,意见提出,市场竞争类企业,创新投入增速应不低于营业收入或利润增速,功能保障类和金融服务类企业的创新投入应保持稳步增长。力争上海市国有企业创新投入年均增长率不低于5%,“十四五”期间创新投入累计不低于300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