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见领袖丨刘元春(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 李克强总理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开幕式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篇幅精炼,突出问题导向,推出了一系列重磅举措,措施方法明确精准,突显‘以保促稳’特点,是疫情冲击下,符合实际的科学精准的经济社会政策大纲。政府工作报告是走出疫情困局的一揽子方案,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稳定我国经济运行的坚定决心,进一步树立了正向市场预期,坚定了发展信心,增强了发展动力,当前的难关一定能够闯过去。 用“六保”替代经济增速目标,将使政策更加精准明确 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指出,今年没有提出经济增速具体目标,主要因为全球疫情和经贸形势不确定性很大。当前全球疫情和世界经济形势仍然严峻复杂,我国发展面临的挑战前所未有。今年全国两会上,政府工作报告将怎样确定经济社会发展目标,海内外格外瞩目。报告中没有提出经济增速具体数字目标,这是为了更加务实灵活地应对不确定性,有利于开展底线管理,特别是有利于“六保”政策的落实。 不确定经济增速目标不等于对经济增长没有相应要求,而是对经济增长有很高的要求,总理在报告中诠释得非常明确。一定要认识到,目前是非常时期,面对超级不确定性,必须强化底线思维。而强化底线思维很重要的是不能被GDP增速的数字目标束缚住,因为GDP总量指标很难反映我国在结构上和特殊时期面对的风险和问题。面对疫情及疫情带来的超级不确定性的风险和问题,用“六保”替代经济增速目标,将使政策更加精准和明确,更能体现底线思维。 守住“六保”底线,就能稳住经济基本盘;以保促稳、稳中求进,就能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夯实基础。只要守住充分就业、中小企业发展、社会大局稳定等底线,那么经济的增速潜力就不会小到哪里去,而且一旦内外形势好转,就能迅速形成供需良好循环的态势,推动经济达到一定的增速。 推出超常举措,使财政政策更加积极有为 特殊时期需要超常的举措。抗击疫情和稳定经济,需要大量财政支出。政府工作报告指出,今年预算赤字率将从2.8%上升到3.6%以上,确保财政赤字规模比去年增加1万亿元,同时发行1万亿元抗疫特别国债,专项贷从去年的2.15万亿元提升到今年的3.75万亿元,这将使政府可支配的资金增长接近4万亿元,使我国积极的财政政策更加积极有为,这是今年我国疫情阻击战和经济保卫战的最核心的支撑力。 新型基础设施建投是这一轮扩大有效投资的重点内容,是扩张性投资中的‘先锋队’。新基建的作用不仅是短期需求扩张政策,同时也是我国中期调结构,加大新动能构建,为下一轮技术创新谋求发展的基础,它是短中长期结合得很好的举措。 此次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为扩大有效投资,还将重点支持既促消费惠民生又调结构增后劲的“两新一重”建设,即新基建、新型城镇化和重大工程建设。应在战略上重视新基建,应以新型城镇化、都市圈建设以及重大工程建设为扩大有效投资主力军。 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共同走出疫情困境 受疫情影响,我国外部环境发生变化,特别是产业链、供应链和外贸基本盘受到急剧冲击。根据WTO和联合国贸发会议预测,今年全球贸易增速或下降20%甚至更多。我国作为出口大国和世界工厂,对外贸依赖度较高,这轮冲击对我国影响更严重。加上中国和美国贸易冲突,如何稳定我国产业链、供应链和外贸基本盘成为我国经济平稳发展的关键。 为推进更高水平对外开放,稳定外贸投资基本盘,政府工作报告提出,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这将促进我国出口结构和出口地多元化,打破过去过度依赖发达国家的状况。 保证内部经济循环的稳定是稳住外贸很重要的基础,应通过内部经济循环,稳定相关企业主体和供应链供应能力的稳定性和竞争性。此外,应通过服务贸易创新发展,提升我国贸易短板,加大贸易弹性。“一带一路”建设对我国贸易和投资的稳定起到了很好的效果。但受疫情影响,“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也面临大量问题,随着全球经济同步下降,一些国家和地区出现债务恶化、经济下滑情况。通过“共商共建共享”和能力构建,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有利于共同走出疫情困境。 赋予自贸试验区更大改革开放自主权 我国自贸试验区在贸易层面的开放力度很大,但金融、投资层面的开放力度还需不断提升。目前我国对金融服务进一步开放已进行了全方位的改革,达到新的高度,与自贸试验区全面对接。同时,自贸试验区还迫切需要扩大服务贸易,在服务贸易综合试点方面要有新的举措。 自贸试验区必须以高标准开放水平为核心。零关税、零壁垒、零补贴的“三零”政策可同时推出,并促进负面清单与国际高标准对接并真正落地。
中国政府在今年的工作报告中决定不设全年经济增速具体目标,这通常被视作领导人愿意释放资源来支持经济发展的信号。中国政府工作报告还提到,今年赤字率拟按3.6%以上安排,财政赤字规模比去年增加1万亿元,同时发行1万亿元抗疫特别国债。特别国债可以用于支持受疫情暴发影响的公司和地区。 ——据英国《卫报》报道 分析人士指出,中国政府在今年的工作报告中淡化经济增速要求,但强化了对“六稳”和“六保”的要求,体现了中国政府在非常时期的底线思维。不设经济增速具体目标并不代表着宏观政策不作为,而是要通过更加积极有为的财政政策和更加灵活适度的货币政策,为就业优先政策和扩大内需战略提供重要保障。 ——据路透社报道 两会开幕彰显中国在防控疫情方面取得的成功,凸显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力。今年两会会期比往常缩短了近一半,新闻发布会次数也减少了,而且所有的发布会都将采取线上方式进行。这次两会传递了一个清晰信息:疫情之后的中国,正在恢复正常。 ——据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报道 中国将通过两会在对外关系方面释放积极信号,包括打造更加紧密的国际合作关系,为国际社会消除贫困、防控疾病和实现发展作出贡献,致力于建设更加公正合理的国际秩序等。 ——埃及贝尼苏韦夫大学政治学教授纳迪娅·希勒米 (记者 张红 李嘉宝整理) 【我要纠错】 责任编辑:安雪晴
(微信公众号lixunlei0722) 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受到社会广泛热议,资本市场也有所反应。我作为连续三届的地方人大代表,可能比一般学者对政府工作报告的理解会更深入些。 今年不设GDP增长目标是件好事 全球恐怕没有哪个国家比中国居民更关心本国的GDP增长目标了,这也使得海外媒体也格外关注我国的GDP目标。每年年末,我们都要预测下一年度政府工作报告的经济增长目标和其他目标,去年年末,我预测的GDP增长目标是6%左右,CPI为3.5%左右。如果没有疫情,我相信这两大预测结果都能应验。 由于新冠病毒疫情突发,并蔓延到全球,尽管中国疫情得以顺利控制,但全球下半年疫情能否得到控制还不好说,中国作为全球制造业中心,一定会受到全球疫情不确定性的影响,故不设目标合乎逻辑。 实际上,笔者认为全社会长期存在对GDP增长目标过度关注和过度解读问题。昨晚我与连续两届当选为全国人大代表的中泰证券(行情600918,诊股)李玮董事长沟通,询问他什么时候拿到《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的,他说正式开会的时候才拿到,与媒体直播总理宣读政府工作报告的时间几乎一致。这一方面说明全国人大的会议保密工作做得非常好,另一方面,也反映出社会关注度过高使得国务院的《政府工作报告》公开披露的时间被严格规定。 地方开两会,通常在开幕式前一天,人大代表们就已经拿到了政府工作报告的纸质材料,这也从一个侧面证明政府工作报告并不是保密材料;而且,在正式报告发布以前,人大代表们和社会各界提前约一个月就《政府工作报告草案》进行了广泛讨论并提出修改意见。 五六天前,一位外地朋友打电话向我咨询,说他所在的城市刚开完两会(因疫情而延迟),确定的GDP增长目标居然为6.5%,这是难以实现的目标啊。我解释说,该城市有它的苦衷:省里的两会疫情前就开过了,确定的GDP目标为6.5%,该城市不能“拖后腿”,而全国两会还未召开,不知道会定什么目标和怎样力度的政策,故该城市只能与省里之前设定的GDP增速目标保持逻辑一致。 事实上,大部分人可能都不了解,政府的工作目标通常分两类,一类叫约束性目标,另一类叫预期性目标,前者必须得完成,后者不一定要完成。 例如,十三五规划为经济社会发展主要设置了“经济发展”、“创新驱动”、“民生福祉”和“资源环境”等四大主要指标,又在此基础上分为25个具体指标。25个具体指标中,有13个约束性指标,也就是说,必须完成的全都是涉及资源环境和民生福祉方面。在民生福祉方面,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农村贫困人口脱贫、城镇棚户区住房改造等都被列入约束性指标。 另外12个指标属于预期性指标,如到2020年,我国经济年均增长保持在6.5%以上,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0%、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达到45%,服务业增加值比重达到56%;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强度达到2.5%,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0%,迈进创新型国家和人才强国行列;居民人均收入要实现比2010年翻一番,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达到九成等。这表明,这些指标需要去努力完成,但不是必须实现的。 这表明,全国人大和国务院,早就把经济发展中的GDP增速指标列为预期性指标,地方人大与地方政府也是如此。为此,我们应该去关注环境保护、教育、脱贫、居住条件等这些约束性指标的执行情况,这才是硬指标。 因此,今年不设GDP增长目标,说不定可以避免地方政府为了实现GDP目标而去做一些“重复建设”等事情;不设目标则更有利于集中精力抓好“六稳”和“六保”,从而花更大的精力去关注中小微企业、关注民生、关注就业。 从其他目标反推GDP“隐含目标”:3-4% 虽然没有设定经济增长目标,但报告中实际上也隐含了“目标”。一方面,报告仍然设定了城镇新增就业目标为900万,从往年情况来看,1个百分点的GDP增速对应新增就业不断增加,2019年达到221.6万,中泰宏观首席梁中华据此认为,今年隐含的经济增长目标或许在3-4%之间。 另一方面,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把财政赤字率提高到3.6%以上,根据财政赤字率反推的名义增速约为5.4%,按照GDP平减指数在1-2%之间,那么实际增速大概也是在3-4%左右。 那么,靠什么来实现新增就业900万和对应3-4%的GDP增速呢?我认为还是靠扩大内需,包括扩大投资和消费,投资主要靠基建投资,尤其是要大力发展新基建。在今年不设GDP增速目标的情况下,更不要期待房地产政策有什么放松,而且报告也再次强调房住不炒。 报告中明确提出,今年新开工改造城镇老旧小区3.9万个,支持加装电梯,发展用餐、保洁等多样社区服务,说明今年房地产投资增速虽将比去年有所下滑,但幅度不会过大。 “加强交通、水利等重大工程建设。增加国家铁路建设资本金1000亿元”,“加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发展新一代信息网络,拓展5G应用,建设充电桩,推广新能源汽车,激发新消费需求、助力产业升级。”由此推测,今年拉动固定资产投资的主要靠传统基建和新基建,全年基建投资增速估计要达到7-8%左右的增长,才能让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维持在3-4%左右的增速。 中泰研究所政策组负责人杨畅判断,医疗卫生领域仍将是建设重点。因为新冠疫情显露出在重大疫情防控体制机制、公共卫生体系等方面还存在一定的短板,未来大的趋势将聚焦补短板、堵漏洞、强弱项。 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1)发行1万亿元抗疫特别国债,对具体投向都做出了明确要求;(2)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尤其是“用好抗疫特别国债,加大疫苗、药物和快速检测技术研发投入,增加防疫救治医疗设施,增加移动实验室,强化应急物资保障,强化基层卫生防疫”。 在稳消费方面,报告提出:“推动消费回升。通过稳就业促增收保民生,提高居民消费意愿和能力。支持餐饮、商场、文化、旅游、家政等生活服务业恢复发展,推动线上线下融合。发展养老、托幼服务。改造提升步行街。支持电商、快递进农村,拓展农村消费。要多措并举扩消费,适应群众多元化需求”,“居民医保人均财政补助标准增加30元,上调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 说明稳消费主要通过两种路径来实现,一是通过稳就业促增收保民生,提高居民消费意愿和能力;二是提高社保的覆盖面和社保标准,让老百姓(行情603883,诊股)敢消费。 货币政策空间大于财政:降息仍会持续 这次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的特别国债、财政赤字和地方专项债的规模都低于市场平均预期,而且提出“一般性支出要坚决压减,严禁新建楼堂馆所,严禁铺张浪费。各级政府必须真正过紧日子,中央政府要带头,中央本级支出安排负增长,其中非急需非刚性支出压减50%以上。各类结余、沉淀资金要应收尽收、重新安排。要大力提质增效,各项支出务必精打细算,一定要把每一笔钱都用在刀刃上、紧要处”。 2016年以来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已经使得宏观杠杆率水平的提升大幅放缓,也为今年政府加杠杆腾出了空间,但考虑到仍有很多隐性债务存在,以及地方到期债务压力巨大,故丝毫不能放松支出的口子。 由此可见,积极财政政策的背后实际上是“节约财政”,财政要“提质增效”。这在今年各地方两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有所体现,即要大力压缩政府部门的日常开支,把更多的财政支出用于中小微企业的减负和民生投入。 在两会之前,学术界为“财政赤字货币化”的问题争得不可开交,如今,抗疫特别国债和增发国债的规模之和也就2万亿,不会给金融市场造成多大的“挤出效应”,只要央行继续降准和发放再贷款就足够让“流动性适度和充裕”了。因此,我认为在当前情况下,高层希望财政支出能够“细水长流”,倒是货币政策的空间稍大。 之所以我认为货币政策的空间更大,有以下理由:自2018年以来,政府工作报告就没有对M2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长设定具体目标,2018年的表述为“合理增长”,2019年的表述为“与名义GDP增速相匹配”,今年的要求为“明显高于去年”。假设今年的名义GDP为5%,M2为10%(去年为8.7%),那么M2-名义GDP高达5个百分点,相比19年的1个百分点,大幅上升。 此外,目前某些期限的存款利率和市场利率之间已经出现了“倒挂”现象,适度下调存款利率恐怕也为期不远了。 “稳健的货币政策要更加灵活适度。综合运用降准降息、再贷款等手段,引导广义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明显高于去年。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基本稳定。创新直达实体经济的货币政策工具,务必推动企业便利获得贷款,推动利率持续下行。” 报告中提及的“创新直达实体经济的货币政策工具”,究竟是什么样工具呢?应该是结构性的工具吧,旨在避免资金在金融体系内空转,或产生各种套利。 随便提一下,这次政府工作报告中,对于金融和资本市场提及较少,只是分别就银行、证券和保险行业分别提了一句话的要求:”推动中小银行补充资本和完善治理,更好服务中小微企业。改革创业板并试点注册制。强化保险保障功能。”可见,今年经济重心还是放在重振实体经济方面。 留得青山,赢得未来—— 中央支持地方,银行让利企业,富裕扶持贫困 这次政府工作报告给我的留下的深刻印象是,中央对地方的支持力度非常大,对中小微企业及个体工商户的支持力度非常大,对稳就业和低收入群体的支持力度非常大。 首先,在支持地方方面,“中央本级支出安排负增长,其中非急需非刚性支出压减50%以上”,这样的压缩中央财政支出力度是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同时又提到,“上述2万亿元全部转给地方,建立特殊转移支付机制,资金直达市县基层、直接惠企利民,主要用于保就业、保基本民生、保市场主体,包括支持减税降费、减租降息、扩大消费和投资等,强化公共财政属性,决不允许截留挪用”,支持地方态度之鲜明、措辞之强烈,都十分罕见。 其次,在均衡社会各部门之间收入差距方面,《报告》的表述也十分明确:“金融机构与贷款企业共生共荣,鼓励银行合理让利。为保市场主体,一定要让中小微企业贷款可获得性明显提高,一定要让综合融资成本明显下降。” 说白了,长期以来,金融机构在全社会经营收入构成中的占比过高,早就成为人们所诟病的现象了。以上市公司为例,所有上市公司中,银行的净利润占比接近一半。今年第一季度,GDP增速为-6.8%,但金融业增加值居然达到6%。 为此,《报告》“鼓励银行大幅增加小微企业信用贷、首贷、无还本续贷。大幅拓展政府性融资担保覆盖面并明显降低费率。大型商业银行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增速要高于40%。支持企业扩大债券融资。” 第三,扶贫方面的力度继续加大,因为今年由于疫情原因,实现2020年翻番目标有一定难度,但扶贫是底线,今年必须“确保完成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也就是说,GDP不设目标,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没有变,全面脱贫的目标没有变,一定要确保剩余贫困人口全部脱贫。 为此,提出“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所得税缴纳一律延缓到明年。预计全年为企业新增减负超过2.5万亿元。要坚决把减税降费政策落到企业,留得青山,赢得未来。” 根据蚂蚁金服运用大数据估算,中国个体经营户的就业人数约为2.3亿人,因此,在疫情之下,确保个体经营户能够活下来,就是保就业的最好办法。据统计,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中,30次提到“就业”,2020年则39次提到“就业”,提及频率增长30%。就业改善,对于全面脱贫至关重要。 中国经济增速下行的过程中,存量经济特征越来越明显,存量经济导致的结果就是分化,包括区域经济、居民收入、产业和行业、头部与非头部企业这四大分化。这也给全面脱贫工作带来一定难度。 为此,我在去年7月参加克强总理座谈会的时候,建议“当前经济改革核心是重塑利益格局,把政府部门、企业部门和居民部门这三大部门之间的关系及部门内部关系进一步理顺和协调。”克强总理在座谈会上也特别强调大型企业要支持中小微企业,要与中小微企业共生共荣,银行则要向中小微企业适度让利。这次政府工作报告,也体现了总理的这一理念。 通读《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我并不觉得该报告超出或不及预期,该报告实际上与今年以来政治局会议的主要精神非常一致,即保持定力,切合实际,底线思维,意在长远。而有些市场人士总是盼着大干快上,高举高打,短期纵然可以实现翻番目标,但对经济可持续发展不利。
意见领袖丨颜色(方正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北京大学经济政策研究所副所长)、党崇钰 党的十八大提出2020年两个翻一番目标:即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在GDP翻一番目标因新冠疫情客观上较难完成的背景下,城乡居民人均收入翻一番备受关注。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再提“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假定居民人均收入翻番目标今年可以完成,则潜在或隐含GDP增速即使在今年不设GDP目标的背景下也应该存在。本报告测算城乡居民人均收入翻番所要求的2020年全国居民人均收入增速,并以此来估算2020年的隐含GDP实际增长率。 摘要:党的十八大提出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我国近40年来历次翻番目标并不一定单一指向GDP,所以在GDP翻番完成困难的情况下,城乡居民人均收入翻番的实现对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 改革开放以来的实际同比数据显示GDP增速经常跑赢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速以及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的增速。但近年来居民人均收入增速与GDP增速背离大幅改善,两者基本同步,有利于提高收入翻番目标的可实现程度。 国家统计局从2012年12月1日开始实施城乡一体化住户调查制度,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数据始从2013年录得, 2010年的数据需要估算。经过最终测算,2020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实际增速需要达到2.52%才能满足GDP翻番目标。 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再提“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所以虽然2020年不设经济增长目标,但假设居民收入翻番可以实现,则对应了GDP隐含的实际增速。近5年来GDP实际增速与全国居民人均收入实际增速的差值最高在千分之五左右,所以在收入翻番假设所要求的2020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实际增速(2.52%)的基础上浮动0.5%,则对应出2020年GDP的实际增速大约为2%-3%。 风险提示:中国疫后经济恢复不及预期、中国政策变化超预期、海外疫情防控超预期。 一 两个翻一番目标的回顾 党的十八大提出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发展同步”,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坚持在经济增长的同时实现居民收入同步增长”,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再提“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而2020年在百年不遇的新冠疫情影响下,我国第一季度GDP下滑6.8%,而理论上要求今年GDP实际增速达到5.5%以上才能完成GDP翻番目标,所以今年在客观上完成GDP翻番较为困难。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没有提出全年经济增速具体目标,主要因为全球疫情和经贸形势不确定性很大,我国发展面临一些难以预料的影响因素。而不设定全年经济增速具体目标,有利于引导各方面集中精力抓好“六稳”、“六保”。但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努力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那么两个翻一番中的另一个翻一番-城乡居民人均收入翻一番能否完成就显得更为重要。而图表1显示出我国近40年来历次翻番目标并不一定单一指向GDP,所以在GDP翻番完成困难的情况下,城乡居民人均收入翻番的实现对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 近年来收入增速与GDP增速背离逐渐改善 2012年党的十八大提出城乡居民人均收入翻番的目标,但是当时有观点认为城乡居民人均收入翻番的目标并不容易达到,逻辑是改革开放以来的实际同比数据显示GDP增速经常跑赢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速以及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的增速。在图表2中,从1985年到2009的25年里,其中有19年GDP的实际增速超过了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或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增速中的最高值。但从2010到2019的10年里,其中仅有1年GDP的实际增速超过了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或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增速中的最高值。2013年之前,在国家统计局的城镇和农村住户抽样调查中,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分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而国家统计局从2012年12月1日开始实施城乡一体化住户调查制度,把城镇和农村居民收入指标合二为一(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因此在2013年之前只有城镇和农村分开计算的数据。所以在图表2中,从2013年开始才有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实际同比数据;图表2中,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实际同比数据从2013年开始用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实际同比数据代替,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的实际同比数据从2013年开始用全国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实际同比数据代替。图表2和图表3显示GDP实际增速同比与人均收入实际增速的差值自2015年以来最大为0.44%,最小为-0.54%,体现了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两者增速不再大幅度背离。 三 满足翻番要求的2020年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实际增速测算 Bernanke(2020)介绍了量化宽松、前瞻指引、以及其他货 上文提到,2013年之前,在国家统计局的城镇和农村住户抽样调查中,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分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而国家统计局从2012年12月1日开始实施城乡一体化住户调查制度,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数据始从2013年录得。所以若要估算2020的翻番要求,需先估算2010年的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本报告采用两种不同的方法估算2010年的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作为交叉验证。第一种方法是根据人口结构来估算, 2010年我国城镇人口数66978万人,农村人口数67113万人,总人口134091万人,2010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9,109.44元,我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6,272.40元,则2010年的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城镇人口数*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人口数*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人口总数=(66978*19109.44+67113 *6272.40)/134091=12,684.46元。第二种方法,启示来源于图表3最后一列,2013年以来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实际增速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速的两者均值相比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实际增速而言最大相差仅约为0.42%,所以可以考虑用此均值来代替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速来逆推2010年的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但是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名义值,为了绕开通胀率问题,所以我们再考察城镇与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名义增速的两者均值与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名义增速的最大偏离度,仅为0.55%,用来估算较为合适,则可利用估算的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名义增速以及名义值倒推2010年数据,经估算,则2010年的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2590.76元,与第一种方法的计算误差仅为0.74%。基于简便和精准原则,本报告采用第一种估算方法,即认为2010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2684.46元。 若要完成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翻一番,则2020年的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2684.46*2= 25,368.92元,而公布的2019年的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30733元,所以名义收入在2019年已完成翻番,更需关注实际收入。利用2010年全国人均可支配收入的12684.46元为基期数据,利用2011年-2019年的实际增长率(其中2011年和2012年的实际增长率采用城镇和农村实际增长率的两者均值估算,其他年份有公开数据)估计出2019年的全国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实际值=12684.46*(1+9.9%)*(1+10.15%)*(1+8.1%)*(1+8%)*(1+7.4%)*(1+6.3%)*(1+7.3%)*(1+6.5%)*(1+5.8%)=24744.36元。所以若要完成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翻一番,则2020年的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实际增速为25369.92/24744.36-1=2.52%。 四 从居民收入翻番看2020年GDP隐含的实际增速 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再提“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所以虽然2020年不设经济增长目标,但假设居民收入翻番可以实现,则对应了GDP隐含的实际增速。图表3第3列显示近5年来GDP实际增速与全国居民人均收入实际增速的差值最高在千分之五左右,所以在收入翻番假设所要求的2020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实际增速(2.52%)的基础上浮动0.5%,则对应出2020年GDP的隐含实际增速大约为2%-3%。 (本文作者介绍: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应用经济系副教授。)
意见领袖丨颜色(方正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北京大学经济政策研究所副所长)、党崇钰 党的十八大提出2020年两个翻一番目标:即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在GDP翻一番目标因新冠疫情客观上较难完成的背景下,城乡居民人均收入翻一番备受关注。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再提“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假定居民人均收入翻番目标今年可以完成,则潜在或隐含GDP增速即使在今年不设GDP目标的背景下也应该存在。本报告测算城乡居民人均收入翻番所要求的2020年全国居民人均收入增速,并以此来估算2020年的隐含GDP实际增长率。 摘要:党的十八大提出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我国近40年来历次翻番目标并不一定单一指向GDP,所以在GDP翻番完成困难的情况下,城乡居民人均收入翻番的实现对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 改革开放以来的实际同比数据显示GDP增速经常跑赢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速以及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的增速。但近年来居民人均收入增速与GDP增速背离大幅改善,两者基本同步,有利于提高收入翻番目标的可实现程度。 国家统计局从2012年12月1日开始实施城乡一体化住户调查制度,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数据始从2013年录得, 2010年的数据需要估算。经过最终测算,2020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实际增速需要达到2.52%才能满足GDP翻番目标。 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再提“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所以虽然2020年不设经济增长目标,但假设居民收入翻番可以实现,则对应了GDP隐含的实际增速。近5年来GDP实际增速与全国居民人均收入实际增速的差值最高在千分之五左右,所以在收入翻番假设所要求的2020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实际增速(2.52%)的基础上浮动0.5%,则对应出2020年GDP的实际增速大约为2%-3%。 风险提示:中国疫后经济恢复不及预期、中国政策变化超预期、海外疫情防控超预期。 一 两个翻一番目标的回顾 党的十八大提出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发展同步”,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坚持在经济增长的同时实现居民收入同步增长”,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再提“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而2020年在百年不遇的新冠疫情影响下,我国第一季度GDP下滑6.8%,而理论上要求今年GDP实际增速达到5.5%以上才能完成GDP翻番目标,所以今年在客观上完成GDP翻番较为困难。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没有提出全年经济增速具体目标,主要因为全球疫情和经贸形势不确定性很大,我国发展面临一些难以预料的影响因素。而不设定全年经济增速具体目标,有利于引导各方面集中精力抓好“六稳”、“六保”。但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努力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那么两个翻一番中的另一个翻一番-城乡居民人均收入翻一番能否完成就显得更为重要。而图表1显示出我国近40年来历次翻番目标并不一定单一指向GDP,所以在GDP翻番完成困难的情况下,城乡居民人均收入翻番的实现对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 近年来收入增速与GDP增速背离逐渐改善 2012年党的十八大提出城乡居民人均收入翻番的目标,但是当时有观点认为城乡居民人均收入翻番的目标并不容易达到,逻辑是改革开放以来的实际同比数据显示GDP增速经常跑赢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速以及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的增速。在图表2中,从1985年到2009的25年里,其中有19年GDP的实际增速超过了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或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增速中的最高值。但从2010到2019的10年里,其中仅有1年GDP的实际增速超过了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或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增速中的最高值。2013年之前,在国家统计局的城镇和农村住户抽样调查中,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分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而国家统计局从2012年12月1日开始实施城乡一体化住户调查制度,把城镇和农村居民收入指标合二为一(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因此在2013年之前只有城镇和农村分开计算的数据。所以在图表2中,从2013年开始才有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实际同比数据;图表2中,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实际同比数据从2013年开始用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实际同比数据代替,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的实际同比数据从2013年开始用全国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实际同比数据代替。图表2和图表3显示GDP实际增速同比与人均收入实际增速的差值自2015年以来最大为0.44%,最小为-0.54%,体现了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两者增速不再大幅度背离。 三 满足翻番要求的2020年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实际增速测算 Bernanke(2020)介绍了量化宽松、前瞻指引、以及其他货 上文提到,2013年之前,在国家统计局的城镇和农村住户抽样调查中,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分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而国家统计局从2012年12月1日开始实施城乡一体化住户调查制度,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数据始从2013年录得。所以若要估算2020的翻番要求,需先估算2010年的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本报告采用两种不同的方法估算2010年的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作为交叉验证。第一种方法是根据人口结构来估算, 2010年我国城镇人口数66978万人,农村人口数67113万人,总人口134091万人,2010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9,109.44元,我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6,272.40元,则2010年的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城镇人口数*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人口数*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人口总数=(66978*19109.44+67113 *6272.40)/134091=12,684.46元。第二种方法,启示来源于图表3最后一列,2013年以来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实际增速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速的两者均值相比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实际增速而言最大相差仅约为0.42%,所以可以考虑用此均值来代替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速来逆推2010年的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但是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名义值,为了绕开通胀率问题,所以我们再考察城镇与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名义增速的两者均值与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名义增速的最大偏离度,仅为0.55%,用来估算较为合适,则可利用估算的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名义增速以及名义值倒推2010年数据,经估算,则2010年的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2590.76元,与第一种方法的计算误差仅为0.74%。基于简便和精准原则,本报告采用第一种估算方法,即认为2010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2684.46元。 若要完成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翻一番,则2020年的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2684.46*2= 25,368.92元,而公布的2019年的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30733元,所以名义收入在2019年已完成翻番,更需关注实际收入。利用2010年全国人均可支配收入的12684.46元为基期数据,利用2011年-2019年的实际增长率(其中2011年和2012年的实际增长率采用城镇和农村实际增长率的两者均值估算,其他年份有公开数据)估计出2019年的全国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实际值=12684.46*(1+9.9%)*(1+10.15%)*(1+8.1%)*(1+8%)*(1+7.4%)*(1+6.3%)*(1+7.3%)*(1+6.5%)*(1+5.8%)=24744.36元。所以若要完成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翻一番,则2020年的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实际增速为25369.92/24744.36-1=2.52%。 四 从居民收入翻番看2020年GDP隐含的实际增速 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再提“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所以虽然2020年不设经济增长目标,但假设居民收入翻番可以实现,则对应了GDP隐含的实际增速。图表3第3列显示近5年来GDP实际增速与全国居民人均收入实际增速的差值最高在千分之五左右,所以在收入翻番假设所要求的2020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实际增速(2.52%)的基础上浮动0.5%,则对应出2020年GDP的隐含实际增速大约为2%-3%。
文/意见领袖专栏作家 李迅雷 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受到社会广泛热议,资本市场也有所反应。我作为连续三届的地方人大代表,可能比一般学者对政府工作报告的理解会更深入些。 今年不设GDP增长目标是件好事 全球恐怕没有哪个国家比中国居民更关心本国的GDP增长目标了,这也使得海外媒体也格外关注我国的GDP目标。每年年末,我们都要预测下一年度政府工作报告的经济增长目标和其他目标,去年年末,我预测的GDP增长目标是6%左右,CPI为3.5%左右。如果没有疫情,我相信这两大预测结果都能应验。 由于新冠病毒疫情突发,并蔓延到全球,尽管中国疫情得以顺利控制,但全球下半年疫情能否得到控制还不好说,中国作为全球制造业中心,一定会受到全球疫情不确定性的影响,故不设目标合乎逻辑。 实际上,笔者认为全社会长期存在对GDP增长目标过度关注和过度解读问题。昨晚我与连续两届当选为全国人大代表的中泰证券李玮董事长沟通,询问他什么时候拿到《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的,他说正式开会的时候才拿到,与媒体直播总理宣读政府工作报告的时间几乎一致。这一方面说明全国人大的会议保密工作做得非常好,另一方面,也反映出社会关注度过高使得国务院的《政府工作报告》公开披露的时间被严格规定。 地方开两会,通常在开幕式前一天,人大代表们就已经拿到了政府工作报告的纸质材料,这也从一个侧面证明政府工作报告并不是保密材料;而且,在正式报告发布以前,人大代表们和社会各界提前约一个月就《政府工作报告草案》进行了广泛讨论并提出修改意见。 五六天前,一位外地朋友打电话向我咨询,说他所在的城市刚开完两会(因疫情而延迟),确定的GDP增长目标居然为6.5%,这是难以实现的目标啊。我解释说,该城市有它的苦衷:省里的两会疫情前就开过了,确定的GDP目标为6.5%,该城市不能“拖后腿”,而全国两会还未召开,不知道会定什么目标和怎样力度的政策,故该城市只能与省里之前设定的GDP增速目标保持逻辑一致。 事实上,大部分人可能都不了解,政府的工作目标通常分两类,一类叫约束性目标,另一类叫预期性目标,前者必须得完成,后者不一定要完成。 例如,十三五规划为经济社会发展主要设置了“经济发展”、“创新驱动”、“民生福祉”和“资源环境”等四大主要指标,又在此基础上分为25个具体指标。25个具体指标中,有13个约束性指标,也就是说,必须完成的全都是涉及资源环境和民生福祉方面。在民生福祉方面,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农村贫困人口脱贫、城镇棚户区住房改造等都被列入约束性指标。 另外12个指标属于预期性指标,如到2020年,我国经济年均增长保持在6.5%以上,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0%、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达到45%,服务业增加值比重达到56%;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强度达到2.5%,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0%,迈进创新型国家和人才强国行列;居民人均收入要实现比2010年翻一番,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达到九成等。这表明,这些指标需要去努力完成,但不是必须实现的。 这表明,全国人大和国务院,早就把经济发展中的GDP增速指标列为预期性指标,地方人大与地方政府也是如此。为此,我们应该去关注环境保护、教育、脱贫、居住条件等这些约束性指标的执行情况,这才是硬指标。 因此,今年不设GDP增长目标,说不定可以避免地方政府为了实现GDP目标而去做一些“重复建设”等事情;不设目标则更有利于集中精力抓好“六稳”和“六保”,从而花更大的精力去关注中小微企业、关注民生、关注就业。 从其他目标反推GDP“隐含目标”:3-4% 虽然没有设定经济增长目标,但报告中实际上也隐含了“目标”。一方面,报告仍然设定了城镇新增就业目标为900万,从往年情况来看,1个百分点的GDP增速对应新增就业不断增加,2019年达到221.6万,中泰宏观首席梁中华据此认为,今年隐含的经济增长目标或许在3-4%之间。 另一方面,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把财政赤字率提高到3.6%以上,根据财政赤字率反推的名义增速约为5.4%,按照GDP平减指数在1-2%之间,那么实际增速大概也是在3-4%左右。 那么,靠什么来实现新增就业900万和对应3-4%的GDP增速呢?我认为还是靠扩大内需,包括扩大投资和消费,投资主要靠基建投资,尤其是要大力发展新基建。在今年不设GDP增速目标的情况下,更不要期待房地产政策有什么放松,而且报告也再次强调房住不炒。 报告中明确提出,今年新开工改造城镇老旧小区3.9万个,支持加装电梯,发展用餐、保洁等多样社区服务,说明今年房地产投资增速虽将比去年有所下滑,但幅度不会过大。 “加强交通、水利等重大工程建设。增加国家铁路建设资本金1000亿元”,“加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发展新一代信息网络,拓展5G应用,建设充电桩,推广新能源汽车,激发新消费需求、助力产业升级。”由此推测,今年拉动固定资产投资的主要靠传统基建和新基建,全年基建投资增速估计要达到7-8%左右的增长,才能让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维持在3-4%左右的增速。 中泰研究所政策组负责人杨畅判断,医疗卫生领域仍将是建设重点。因为新冠疫情显露出在重大疫情防控体制机制、公共卫生体系等方面还存在一定的短板,未来大的趋势将聚焦补短板、堵漏洞、强弱项。 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1)发行1万亿元抗疫特别国债,对具体投向都做出了明确要求;(2)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尤其是“用好抗疫特别国债,加大疫苗、药物和快速检测技术研发投入,增加防疫救治医疗设施,增加移动实验室,强化应急物资保障,强化基层卫生防疫”。 在稳消费方面,报告提出:“推动消费回升。通过稳就业促增收保民生,提高居民消费意愿和能力。支持餐饮、商场、文化、旅游、家政等生活服务业恢复发展,推动线上线下融合。发展养老、托幼服务。改造提升步行街。支持电商、快递进农村,拓展农村消费。要多措并举扩消费,适应群众多元化需求”,“居民医保人均财政补助标准增加30元,上调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 说明稳消费主要通过两种路径来实现,一是通过稳就业促增收保民生,提高居民消费意愿和能力;二是提高社保的覆盖面和社保标准,让老百姓敢消费。 货币政策空间大于财政:降息仍会持续 这次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的特别国债、财政赤字和地方专项债的规模都低于市场平均预期,而且提出“一般性支出要坚决压减,严禁新建楼堂馆所,严禁铺张浪费。各级政府必须真正过紧日子,中央政府要带头,中央本级支出安排负增长,其中非急需非刚性支出压减50%以上。各类结余、沉淀资金要应收尽收、重新安排。要大力提质增效,各项支出务必精打细算,一定要把每一笔钱都用在刀刃上、紧要处”。 2016年以来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已经使得宏观杠杆率水平的提升大幅放缓,也为今年政府加杠杆腾出了空间,但考虑到仍有很多隐性债务存在,以及地方到期债务压力巨大,故丝毫不能放松支出的口子。 由此可见,积极财政政策的背后实际上是“节约财政”,财政要“提质增效”。这在今年各地方两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有所体现,即要大力压缩政府部门的日常开支,把更多的财政支出用于中小微企业的减负和民生投入。 在两会之前,学术界为“财政赤字货币化”的问题争得不可开交,如今,抗疫特别国债和增发国债的规模之和也就2万亿,不会给金融市场造成多大的“挤出效应”,只要央行继续降准和发放再贷款就足够让“流动性适度和充裕”了。因此,我认为在当前情况下,高层希望财政支出能够“细水长流”,倒是货币政策的空间稍大。 之所以我认为货币政策的空间更大,有以下理由:自2018年以来,政府工作报告就没有对M2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长设定具体目标,2018年的表述为“合理增长”,2019年的表述为“与名义GDP增速相匹配”,今年的要求为“明显高于去年”。假设今年的名义GDP为5%,M2为10%(去年为8.7%),那么M2-名义GDP高达5个百分点,相比19年的1个百分点,大幅上升。 此外,目前某些期限的存款利率和市场利率之间已经出现了“倒挂”现象,适度下调存款利率恐怕也为期不远了。 “稳健的货币政策要更加灵活适度。综合运用降准降息、再贷款等手段,引导广义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明显高于去年。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基本稳定。创新直达实体经济的货币政策工具,务必推动企业便利获得贷款,推动利率持续下行。” 报告中提及的“创新直达实体经济的货币政策工具”,究竟是什么样工具呢?应该是结构性的工具吧,旨在避免资金在金融体系内空转,或产生各种套利。 随便提一下,这次政府工作报告中,对于金融和资本市场提及较少,只是分别就银行、证券和保险行业分别提了一句话的要求:”推动中小银行补充资本和完善治理,更好服务中小微企业。改革创业板并试点注册制。强化保险保障功能。”可见,今年经济重心还是放在重振实体经济方面。 留得青山,赢得未来—— 中央支持地方,银行让利企业,富裕扶持贫困 这次政府工作报告给我的留下的深刻印象是,中央对地方的支持力度非常大,对中小微企业及个体工商户的支持力度非常大,对稳就业和低收入群体的支持力度非常大。 首先,在支持地方方面,“中央本级支出安排负增长,其中非急需非刚性支出压减50%以上”,这样的压缩中央财政支出力度是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同时又提到,“上述2万亿元全部转给地方,建立特殊转移支付机制,资金直达市县基层、直接惠企利民,主要用于保就业、保基本民生、保市场主体,包括支持减税降费、减租降息、扩大消费和投资等,强化公共财政属性,决不允许截留挪用”,支持地方态度之鲜明、措辞之强烈,都十分罕见。 其次,在均衡社会各部门之间收入差距方面,《报告》的表述也十分明确:“金融机构与贷款企业共生共荣,鼓励银行合理让利。为保市场主体,一定要让中小微企业贷款可获得性明显提高,一定要让综合融资成本明显下降。” 说白了,长期以来,金融机构在全社会经营收入构成中的占比过高,早就成为人们所诟病的现象了。以上市公司为例,所有上市公司中,银行的净利润占比接近一半。今年第一季度,GDP增速为-6.8%,但金融业增加值居然达到6%。 为此,《报告》“鼓励银行大幅增加小微企业信用贷、首贷、无还本续贷。大幅拓展政府性融资担保覆盖面并明显降低费率。大型商业银行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增速要高于40%。支持企业扩大债券融资。” 第三,扶贫方面的力度继续加大,因为今年由于疫情原因,实现2020年翻番目标有一定难度,但扶贫是底线,今年必须“确保完成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也就是说,GDP不设目标,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没有变,全面脱贫的目标没有变,一定要确保剩余贫困人口全部脱贫。 为此,提出“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所得税缴纳一律延缓到明年。预计全年为企业新增减负超过2.5万亿元。要坚决把减税降费政策落到企业,留得青山,赢得未来。” 根据蚂蚁金服运用大数据估算,中国个体经营户的就业人数约为2.3亿人,因此,在疫情之下,确保个体经营户能够活下来,就是保就业的最好办法。据统计,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中,30次提到“就业”,2020年则39次提到“就业”,提及频率增长30%。就业改善,对于全面脱贫至关重要。 中国经济增速下行的过程中,存量经济特征越来越明显,存量经济导致的结果就是分化,包括区域经济、居民收入、产业和行业、头部与非头部企业这四大分化。这也给全面脱贫工作带来一定难度。 为此,我在去年7月参加克强总理座谈会的时候,建议“当前经济改革核心是重塑利益格局,把政府部门、企业部门和居民部门这三大部门之间的关系及部门内部关系进一步理顺和协调。”克强总理在座谈会上也特别强调大型企业要支持中小微企业,要与中小微企业共生共荣,银行则要向中小微企业适度让利。这次政府工作报告,也体现了总理的这一理念。 通读《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我并不觉得该报告超出或不及预期,该报告实际上与今年以来政治局会议的主要精神非常一致,即保持定力,切合实际,底线思维,意在长远。而有些市场人士总是盼着大干快上,高举高打,短期纵然可以实现翻番目标,但对经济可持续发展不利。 (本文作者介绍:中泰证券首席经济学家。)
文/意见领袖专栏作家 东方金诚 王青 5月22日,疫情特殊背景下的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开幕,李克强总理作《政府工作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制定了2020年主要发展目标,对下一阶段工作进行了总体部署。以下重点对包括财政和货币政策在内的一揽子宏观政策内容进行解读。 一、财政政策力度明显加大,将在本次逆周期调节中发挥担纲作用。今年目标财政赤字率设定为3.6%以上,明显高于上年的2.8%;财政赤字规模比去年增加1万亿元—— 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设定的财政赤字规模为2.76万亿元。考虑到2019年我国名义GDP为99.1万亿元,今年若增加财政赤字规模1万亿元,保守估计财政赤字率也将达到3.8%左右,这已接近此前市场预期的上限(4.0%左右)。 在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方面,今年安排的规模是3.75万亿元,比去年大幅增加1.6万亿元。而且与去年专项债资金约七成投向棚改和土储不同,今年专项债将主要投向基建领域,并且允许部分资金作为基建项目的资本金,以撬动更大规模的社会资金投入。我们判断,今年仅专项债一项,保守估计就可拉动基建投资增速加快8-10个百分点——过去两年基建投资增速均仅为3.8%。 3月27日政治局会议要求发行特别国债,市场对特别国债的规模、用途讨论较多。4月17日政治局会议明确发行抗疫特别国债;本次《报告》则明确发行规模为1万亿元,用途范围包括保就业、保基本民生、保市场主体,包括支持减税降费、减租降息、扩大消费和投资等。这意味着特别国债对今年促消费、扩大“两新一重”等有效投资的支持会更加直接,力度也会相应加大。 总体上看,《报告》宣布的财政支持规模已达2019年名义GDP的8.6%左右,与当前已宣布的全球财政政策总体支持水平相当。其中,今年针对企业的新增减负将超过2.5万亿元,与上年减税降费 2.36万亿元相比,力度进一步加大,改变了原定今年减税降费将以提质增效为核心的政策基调。这样来看,与此前的2012年、2015年逆周期调节主要由货币政策发力不同,此次财政政策开始起到担纲作用,主要是发挥财政政策定向支持效应更为明显、疫情过后更易撤回的优势——例如,以上财政支出扩张中很多都属于一次性开支,因此选择以特别国债形式融资。 二、货币政策部分内容超出市场预期,宽信用还将进一步发力。这具体体现在“引导广义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明显高于去年”的表述上。此前央行发布的2020年第一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相关的表述为下一阶段“保持 M2 和 社会融资规模增速与名义 GDP 增速基本匹配并略高 ”。两相比较,最新的政策表述更加积极,意味着今年以M2和社融增速为代表的宽信用力度会进一步加大,两个指标的增速会超出“略高”于名义GDP增速的水平。这也意味着在疫情特殊时期,监管层对宏观杠杆率短期上行的容忍度在增加。 我们认为,未来货币政策在降息降准及再贷款等手段方面的边际宽松空间扩大。其中,伴随下半年CPI同比趋势性下行,年内MLF利率有可能进一步下调40个基点——甚至不排除央行适时小幅下调存款基准利率的可能,这将引导企业贷款利率持续下行100个基点左右;同时,年内还将有两次全面降准空间,总体幅度约在1个百分点上下,将释放长期资金约1.6万亿元。这一方面有助于提升银行放贷能力,还能与财政政策相配合,确保国债及特别国债顺利发行。今年以来央行已增加再贷款、再贴现额度1.8万亿元。我们预计,下半年为实施精准滴灌,专项再贷款额度还有进一步扩大空间,再贷款利率也存在小幅下调的可能;我们判断,下一步“创新直达实体经济的货币政策工具”可能也将围绕再贷款设计,这将直接带动国有大行进一步增加对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完成《报告》设定的“大型商业银行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增速要高于40%的目标——2019年5家国有大型商业银行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增长53.1%,小微企业信贷综合融资成本降低1.35个百分点,均超额完成任务。 总体上看,两会后货币政策将量价配合、多管齐下,下半年M2和社融存量增速有可能达成14%-15%左右,将较当前(4月末)11%-12%的增速进一步加快,并显著高于上年末8.7%(M2同比)和10.7%(社融存量同比)的增长水平。 三、“六保”取代经济增长目标,未来宏观政策力度还存在加码空间。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未设GDP增长目标,而是强调守住“六保”底线,意味着今年就业已取代GDP增速,成为最主要的宏观经济管理目标。这一方面因为年内全球疫情和经贸形势不确定性很大,不设GDP增长目标显示今年的经济管理、宏观调控将更为务实[1]。另一方面,多年以来我国地方政府习惯于通过投资推动GDP增长,而一些投资项目短期内吸纳就业的能力有限,这可能不利于今年各方面工作聚焦于保就业这个“六稳”和“六保”的交叉点。此外,从疫情后各省召开的两会情况看,今年《报告》不设置明确的GDP增长目标已现端倪。 不过,今年新增就业目标仍设定为900万以上,而上年在GDP实际增长6.1%的背景下,城镇新增就业规模为1352万。鉴于今年就业优先政策要全面强化,财政、货币和投资等政策要聚力支持稳就业,这意味着单位GDP增速对就业的拉动作用会有所增强。我们预计,为完成预定就业目标,今年的实际GDP增速仍需保持在3.0%以上。最后,考虑到下半年全球疫情和经贸形势确实存在较大变数,我们判断《报告》宣布的宏观政策还有灵活调整的空间,不排除若下半年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特别是如果就业压力超出预期(即城镇调查失业率显著高于6.0%的控制目标),宏观政策对冲力度进一步加大的可能。整体上看,当前我国政府负债率较低,政策利率远高于零利率水平,宏观政策仍存在较大逆周期调节空间,能为如期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提供有力保障。 [1]从全面奔小康的25项指标来看,GDP增速等与经济发展相关的12项指标属“预期性指标”,而与扶贫、环保、教育等相关的13项指标为约束性指标。因此,即使今年GDP增速低于预期的5.6%,也不会影响全面奔小康目标任务的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