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A股表现好的全都是和经济复苏相关的行业了。连万年不看好的银行股都涨不了少,而且这还是在国企信用风险事件下发生的。很多人还在问有没有低估值周期板块估值修复的机会,从市场的表现来看,不用怀疑,这些板块的估值修复早就在进行之中了。 但另一方面,创业板的表现就要糟糕多了,市场又开始出现了结构性分化。今年上半年,很明显是创业板好于主板,但到了三季度,就有些变化,科技股有点弱势了,但汽车、化工开始崛起,到了11月,周期板块已经全面上冲,而创业板是彻底冷却了。投研的同仁们表示:“现在券商策略会,周期分会场人是最多的了!” 债券那边就不说了,已经血流成河,国企违约事件还没完,信用债的情绪还没稳定,利率风险又冒了出来。 创业板一二季度的强势其实非常好理解,核心逻辑是流动性。要对冲疫情的影响,货币政策得保持宽松,更重要的是,给到企业的钱一下子也用不出去,因为疫情在国内和海外接连爆发,企业生产和需求都是停滞的,但偏偏这个时候,企业又有流动性支持,所以只能做做基金配置了。 一开始可能考虑的是债券理财还有信托,结果5月开始央行就引导去杠杆,债券大幅下跌,一些净值型理财都出现了亏损,再加上信托也爆了几个雷。投资者估计也没想到债券和信托都会赔钱,想来想去还不如投股票,这些钱在6-7月都冲进了A股。 然后科技板块也有经济转型预期在,全球化红利终结的背景下,科技转型都上升到了国运层面,大家自然也愿意给高估值,而且疫情也确实利好线上替代。再加上钱多,钱多又买了基金,基金各种爆款后,就都抱团到了科技,这就是上半年创业板强势的核心来源。 但问题是,现在随着生产和消费环境都开始恢复,沉淀在金融市场的钱开始向实体回归了。从金融数据里可以看出诸多类似信号: 1、企业的信贷结构越来越长期化。从7月开始,票据+短期贷款的金额持续为负,7月-3442亿、8月-1629亿、9月-1358亿、10月-1961亿,但同期的中长期贷款分别为1.2万亿、1.28万亿、1.7万亿、8172亿。 2、存款结构持续活期化。10月存款数据下降是远超预期的,非金融企业和居民存款下降了1.8万亿,M2同比比上个月下降了0.4个百分点,环比下降了1.4万亿。但与此同时,M1(只包括M0和企业活期存款)却上升了1.4万亿,同比增速比9月还多了1个百分点。 也就是说,上半年支撑企业的短期信贷和票据开始陆续到期后,转为对实体支撑更强的中长期信贷,加上企业自己的存款也开始活期化,随时准备补库存,这意味着流向金融市场的钱少了,流回实体的钱多了。所以8月开始,市场的成交量就没那么多了,科技股也开始下跌了。毕竟,钱是第一位的,没钱很难讲什么长期经济转型的情怀。 但是,越来越多的信号又确实在强化经济周期性复苏的逻辑。于是,市场出现了结构性分化,科技板块持续调整,但受益于复苏的低估值银行和周期类板块持续补涨。 年初的时候,市场都看好基建,觉得要完成小康社会增长目标,必须要靠基建。与此同时,都不看好出口,觉得海外疫情爆发了,出口肯定完蛋了。但事实却刚好相反,基建一直萎靡(看看沥青价格就知道了),但出口却非常强势。 全球疫情扩散后,发达国家都在拼命投放流动性,所以各国的M2同比都出现了非常迅猛的上升,都是过去几十年的高点。2008年QE的时候M2没升,因为放的钱没用到实体去,都是超储,实体融资需求不行。但这一次不一样,因为疫情对实体的冲击,必须要把钱扔到实体去,也就是说,这次不仅是货币宽松,而且财政货币化,货币直接支持了财政,而财政给居民和企业部门做了转移支付。 但我们都知道,中国在对抗疫情的时候,无论减税降费、降利率还是给再贷款,都投向的是企业端,也就是生产部门,居民部门获得的消费券在整个刺激计划里面几乎是忽略不计的。 海外转移支付给居民,也就有了消费,而我们是补贴了生产。在其他新兴市场国家也备受疫情困扰,没有订单接受能力的情况下,目前只有中国的生产能力是完全没问题的,所以这些订单就都来了中国,体现在数据上就是出口非常强势。 出口的强势显然不是短周期的。2008年金融危机拯救金融机构的钱都没收回来,更别说这次疫情后放给居民和企业的钱了,想收回还需要很长时间。所以美联储出来了平均通胀率的概念,核心意思是货币退出会晚于经济修复。印了这么多钱扔到实体里去,不能再沿用过去几年的框架去看待全球需求了。 出口的持续改善显然会对后周期的经济指标有显著拉动。 前期大家不看好的消费和制造业投资都有可能成为后续修复的力量。上半年因为疫情影响,小微企业受到挫伤,居民部门资产负债表受损,但出口的好转带动就业,能改善居民部门资产负债表,进而带动后续的消费。出口订单的旺盛加上订单的转移导致目前不少企业已经出现了产能不足的状况,订单都排到了明年年中甚至接不了新的订单,有些企业甚至反映现在只接受VIP客户的订单,这为后续补库存甚至产能扩张都埋下了伏笔。 实际上,无论是补库存还是扩大制造业投资,几个启动条件现在都已经基本具备: 1、订单高度饱和,需要补库存甚至扩大产能,或者做下技改,提高生产率; 2、融资环境宽松,政策强压制造业中长期贷款,有钱可以支撑补库存和扩大产能的行为; 3、国内疫情基本控制,订单多也在逐步修复悲观预期,企业中长期预期在逐步改善。 当然,大家还是会担心房地产融资紧会不会影响到经济。我们认为,房地产不太可能是一个拖累项,甚至短期需求还会强化。 现在的局面是房地产销售还不错,但有融资收紧预期,这驱使房企加快原有土地储备的新开工,让项目尽快达到预售条件,尽早开盘。 此外,由于房企过去的快周转战略,拿到地以后快速施工符合预售条件后回笼现金继续拿地,所以导致新开工对竣工有较大的缺口,这个缺口在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都会支撑施工周期,至少可以支撑到2022年一季度。 因此,后续房地产对经济的支撑不会减弱,反而可能会加强。除非房地产销售突然冷却了,不过在目前宽松的金融条件下,不太可能出现这种情况。 后续应该继续围绕着经济复苏的主线,拉起主动补库存周期的大旗前进,围绕相关板块继续布局投资机会。但在主动补库存周期里,债券市场是没机会的。 值得一提的是,出口的好转也会让我们做一些过去想做但不敢做的事。2008年到2019年,在出口低迷的时候,我们都是通过土地产业链不断加杠杆来支撑经济增长的底线,所以出现杠杆率偏高、增长对信贷的依赖度上升、房价高等问题。 那现在既然出口能扛起来,后续就可以考虑解决杠杆的问题了。出口转化为现金流本身就有助于去杠杆,除此之外,出口和经济稳了后,政策还可能会偏向打破刚性兑付、加强对房地产的调控、抑制地方加杠杆冲动等等。 上述政策后续的严格执行可能会形成信用宽松的拐点,进而冲击到经济复苏的进程。这个时候不仅仅是流动性问题,经济基本面也没什么溢价,此时会出现利率债的买入机会,但它却是A股较为艰难的时期。当然这是后话了,至少是2021年一季度以后的事情。 喜欢此内容的人还喜欢
监管加强后,现在剩下1000多家在正常运营。不仅P2P行业,财富管理公司、基金公司、证券公司都还在挤泡沫的过程中。 今年,随着宏观经济走势的起伏,本来要从中国转移出去的产业链,还是留在了国内,因为这里有安全的生产环境和完整的配套设施。 熔断了4次的美股还是反弹了,因为科技类和消费类的股价走强。 在全球新冠感染人数不断刷出新高的时候,中国有一半以上的人出门旅行了,虽然景点人挤人,但是外媒还是非常眼红。 与之相关的是,2020年,注定要被写进历史。 上半年全民抗疫,下半年复工复产,我们正在被迫回应历史的挑战。国家统计局10月19日发布数据,中国前三季度GDP增速由负转正。 经济发展压力巨大,赚钱逻辑扑朔迷离。 当前最重要的事,还是认清我们所处的经济阶段,处于什么样的大周期和什么样的小周期中;其次,我们处于什么样的位置;最后才能知道自己的赚钱逻辑应该是什么。 最重要的是,知道敬畏市场,知道坑在哪里。 善战者,求之于势 毋庸置疑的是,我们处在一个很重要的历史转折点上。 2019年经济下行,迟迟没有触底,2020年撞上疫情,代价巨大。虽然实现了快速恢复生产,但内有结构性改革,外有不稳定因素,我们现在处于一个什么样的经济周期呢? 01.未来大周期 经济周期可以分为大周期和小周期。 举个例子,就像一个人一样,大周期指的就是从幼年,到成年,到中年,到老年,一个周期可能持续数十年;小周期指的是短期的生活和工作状态,比如一份工作、一份学业等等。 经济周期也一样,我们要判断现在的小周期是复苏还是衰退,就要先判断处于大周期的哪个阶段,看看我们处于青春期还是老年期。 过去40年,中国经济毫无疑问处于高速成长的青春期,从1978年到2017年,我国世纪GDP增长了33.5倍,年均增长9.5%。 但最近几年,中国经济增速放缓,尤其是2015年后,我国年度GDP增速20年来第一次跌破7%,2019年为6.1%。 我们曾经做过一个测算,发展中国家在经历了20-30年,有的甚至30多年的高速增长之后,一般都会经历一个减速期,这个减速期大概平均20年。 中国的减速期从2009年开始算起,到现在大概10年时间,算下来还要经历10年的时间。 那么,整个世界经济开始步入一个什么状态? 现在不仅有效需求不足,还有通胀率的抬升,PPI(生产物价指数)负增长。而在全球股票市场,我们看到各国央行采取无上限宽松政策,释放流动性,对冲股市下跌带来的一系列问题。 所以,从长期来看,我们还是处于一个增速换挡减速的大周期。 当然,增速放缓并不意味我们就应该悲观。 02.当前小周期 大周期里尽管有很多压力,但仍然不能妨碍经济出现短期的反弹和轮动。 这时候,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我们可以学习认识一些重要的经济指标,判断自己处在小周期的什么阶段。 通常,我们把经济周期划分为衰退、复苏、过热和滞涨四个阶段。 经济周期的四个阶段划分 什么时候是经济上行?什么时候是通胀低迷? 举个例子,2014年年初以来,我们基本经历了一轮完整的经济周期。我们来看一下这个周期中的各项指标。 粗略来看,2014-2015算是衰退期,当时经济一路下行,物价也很低迷。 从经济增长指标来看,GDP增速从7.4%一路下行至6.8%,经济增速明显放缓。从通货膨胀指标来看,CPI(中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维持低位震荡,PPI(中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持续为负,经济较为低迷。 2016年算是复苏期,经济已经开始回暖,通胀整体可控。 2015年9月,面对经济下行趋势,国家发改委召开会议,部署了10项举措来促进投资稳增长。2016年,稳增长成效初显,GDP增速企稳,开始上行。通货膨胀指标方面,CPI仍在低位,PPI一路震荡上行,房价开始上涨,通胀相对可控。 2017年前三季度,算是过热阶段,经济稳中向好,但通胀也开始走高。 GDP增速一度达到6.9%,经济发展势头强劲。虽然CPI还在低位,但前三季度的PPI同比上涨6.9%,房价继续上行,经济明显过热。 2017年第四季度到2018年年初,算是类滞胀,经济增长乏力,通胀还在高位。 这一阶段的GDP增速持平,均为6.8%。CPI一度上升至2.9%,PPI虽然有所下滑,但仍处相对高位,三四线城市楼市依旧火爆。经济增长动力不足和物价上涨并存,出现类滞胀。 2018年第二季度以来进入衰退周期,经济加速下行,通胀开始松动。 GDP增速出现明显下滑,从6.8%降至6.1%,创下10年来新低。通胀方面,受猪瘟、水灾的短期影响,CPI有所上行,但整体可控。PPI明显下滑,房价开始回落,这就是衰退的典型特征。 03.读懂市场信号 在分析经济周期时,我们要学会读懂最常用也最有效的经济指标。我可以教大家一些操作方法,大家自己去实践。 第一,经济增长类指标,也就是GDP。 拉动GDP的有三驾马车是消费、投资、出口,其中市场最关注的是投资,包括基建、房地产和制造业三大板块,三者在固定投资中占比接近80%。 消费、出口和投资的数据每月公布一次,出口数据是海关公布,一般在每个月的上旬。 投资和消费数据由统计局公布,会晚一些,一般在每个月的中旬。 总的来说,这三个数据也是经济的同步指标。 第2个常用且好用的指标是PMI,也就是采购经理人指数。 顾名思义,就是对众多企业采购经理的调研。从历史来看,PMI走势能够较为准确地预测未来的GDP走势,分别为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官方PMI和市场化的财新PMI。 第3个经济增长类指标是社会融资总量,这意味着社会融资可以最为准确地反应实体经济的资金需求,也因此成为预测未来实体增长的领先指标。 第二,是通胀类指标。 在通货膨胀指标中,最重要的是两个:CPI和PPI,一个是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一个是生产价格指数。 每年政府工作报告都是根据CPI来制定通胀目标的。 比如2019年的目标就是控制在3%左右,也就是说,中央政府认为,当CPI低于3%时,物价相对稳定,反之,则出现了通货膨胀迹象。 单纯根据CPI来衡量物价还不够合理,还需要配合PPI来看。 PPI针对的是生产者,反映了社会生产成本上升还是下降。这部分虽不直接影响消费者,但最终会传导到消费环节的价格指数上去。 每个月的第二周,统计局会公布上个月的CPI和PPI,具体的大家可以去统计局官网查询。 结合这些经济指标,我们就可以看出来,2014-2018年,中国经济走过一个完整的小周期。 04.小周期资产配置 那么在这样的小的经济周期中,我们的居民财富是如何配置的? 经济周期决定了大类资产选择。 理论上来讲,衰退期应该配置债券和现金,复苏期应该配置股票和债券,过热期应该配置商品和股票,滞胀期应该配置现金和商品。 比如在上一轮小周期中,2014年是衰退期,债券开启大牛市; 2015年是复苏期,股票走牛; 2016年是过热期,大宗商品和房价暴涨; 2017年是滞胀期,货币市场表现最好; 2018年我们基本上进入衰退周期,股票走熊,债券走牛。 所以,要判断下一步各类资产的走势,其实关键是判断现在衰退周期有没有结束,复苏周期有没有开始。 虽然经济开始弱复苏,但这轮经济下行的压力并没有充分释放 尽管从政策信号来看,我们的政策底和经济底已经出现,在房地产和基建的拉动下,GDP增速从-6.8%开始触底回升到4.9%,前三季度经济增速转正,但复苏力度偏弱,持续性不强,主要是这轮调整的几个压力还没有完全释放。 01.房地产 第一个压力来自房地产。 房地产受到供需两端的双重挤压。从需求端看,房住不炒的政策没有变,未来也不大可能变。 而从需求端来看,房地产企业的融资压力越来越大,只能依靠销售回款为主。 02.金融去杠杆 过去几年,由于监管缺位,金融泡沫丛生,一大批违规或者不合理的金融机构、金融业务冒出来。 但自从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成立以来,金融开始强监管,主要任务就是清理不合理业务和机构。 比如,2015年之前,中国的P2P几乎处于无监管状态,结果几年就搞出6000多家平台。 监管加强后,现在剩下1000多家在正常运营。不仅P2P行业,财富管理公司、基金公司、证券公司都还在挤泡沫的过程中。 03.地方债务 根据国际清算银行数据,2018年一季度,政府显性债务的杠杆率为47.8%。 看上去不高,但这只是表内,这一轮地方基建加杠杆主要在表外,就是明股实债的PPP(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是公共基础设施中的一种项目运作模式)和产业基金。 2017年后,财政部牵头加强对地方融资行为的规范,债务风险使得地方政府投融资受到严格约束,地方政府歪门被堵住了,但正门开得并不大,加杠杆空间有限。 04.贸易摩擦 中美关系发生重大变化,逆全球化思想不断蔓延。随着11月3日美国大选投票日的临近,中美关系变数丛生。 所以,总的来看,如果我们想判断下一步各类资产走势,关键是判断现在衰退周期有没有结束,复苏周期有没有开始。 从目前来看,衰退周期已经结束,经济开始弱复苏,但在上面四重压力下,复苏持续性不会太强,明年经济可能重新回落,经济下行大概率还要继续。 如何与趋势做朋友? 但是,在危机中也有被忽略的投资机会。 很多人会在危机前逃跑或倒下,却很少有人有逆向思维,努力从危机中寻找机会。 举个例子,2018年,宏观经济下行,叠加中美贸易摩擦,股价跌了1/3。 但有些行业在经济形势艰难的情况下也表现出繁荣迹象,比如,经济低迷时,有三个典型的收益行业是:低端烟酒、文娱和口红。 理由也很简单,压力忧愁的环境中,廉价低端的烟酒、价格不高的口红都可以起到情感寄托的作用,而文娱也成为慰藉现实的工具。 那么,我们如何读懂市场信号,找到增长的逻辑呢? 01.如果只能做一件事,那就是敬畏市场 读懂市场信号的第一步,是要敬畏市场。 2015年股市最疯狂的时候,每天都有很多人问我买什么股票,让我不堪其扰,就在微博上调侃了一句:“别问我股市了。除了股市,我们还有诗和远方。” 网友竟然从中解读出“诗和远方”的首字母是SHYF,正好和“石化油服”这支股票的简称相同。 第二天,石化油服竟然真的大涨,当月涨幅接近40%。 我猜中了开头,却没有猜中结尾。 类似的事情还有不少,历史上一次次意想不到的反转告诉我们,在这样的市场里,我们首先应该学会敬畏市场。A股市场就是一只桀骜不驯的猛兽,如果你过于自信,一定伤得很惨。 我坚信:市场是一个客观的存在,不管它是涨还是跌,你必须要敬畏它,因为市场永远是对的。我们的股市是有问题,但在这个喜怒无常的庞然大物面前,个人的力量非常渺小。 我们想要穿越牛市和熊市,唯一要做的就是了解市场、适应市场、尊重市场。 投资不是你改变市场,而是你向市场学习的过程。 02.尊重专业 很多人都在想有立竿见影的赚钱方法,还是要有对专业的尊重和敬畏感。 那些能够赚到钱的人,他们有一些什么样的共性? 第一,对市场有着深入骨髓的理解; 第二,长期战斗在一线; 你在参谋部和在一线阵地里,感知是不一样的。在仓库里,炮火打不到;在一线战壕里,炮弹随时打得到,所以在一线的人一般都是非常优秀的战斗员。 第三,过去这些年,有些人会凭借不正当手段赚钱,很多人希望学习这种不正当手段,我觉得这是学不来的。而且随着市场的规范,这些不正当手段已经没有了存在空间。 那么,大家在市场上通常会犯什么样的错误呢? 我觉得,人性的弱点在市场上全部都有,而且都会被放大。我们曾经总结过几个常见的错误。 第一,羊群效应,也就是盲目跟风; 第二,过度自信; 第三,忽视风险。很多人对风险的认识都停留在表面,其实应该对背景信息有足够的了解。 我们如何提醒自己或者控制自己呢? 很大程度上,至少让大家知道自己会犯哪些错误,这是个大实话。 更关键的是, 无论是大小的投资领域,都要有一个投资逻辑。独立思考,勤于学习。 我们举过一个例子,无论你是少林派、峨眉派还是昆仑派,练的功夫可能不太一样,但是基本上都要扎马步,练基本功。 没有人定胜天,只有顺势而为 我是研究宏观经济的,我对自己的定位是这个时代的观察者、记录者和参与者,现在我们算是中国本土的独立第三方投资研究机构,希望借着我们的研究和梳理,让大家不要像蒙着面纱一样,冲进一个风险极高的地方。 对所有人来说,都要有对专业的尊重,对市场的敬畏。 特别是对市场的敬畏,没有人定胜天,从来都是顺势而为。 就像我们说预测,尽管大家知道预测不准,但人们还需要预测这码事儿,就像萨缪尔森说的:正确概率有50%的预测,也比不预测强,如果你完全不预测,就相当于一个人一直在黑暗中行走。
如果央行坚决退出直接的市场干预,那么人民币汇率将大幅升值和快速贬值交替登场。 这种局面当然是监管当局不愿意看到的,特别是在经济增长压力较大、国际经贸与政治环境都不太理想的时候。大家手头都一大堆紧急事务要处理,汇率最好别添乱。 否则,一会儿出口企业抱怨,一会儿进口企业骂娘,绝对是个里外不是人的尴尬局面。 10月27日,外汇市场自律机制秘书处发布消息称,部分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报价行主动将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报价模型中的“逆周期因子”淡出使用。我们再联想到10月12日央行将外汇风险准备金率从20%下调至0,可以清晰地感受到监管当局对人民币快速攀升的谨慎态度。 但谨慎归谨慎,从宣布逆周期因子“淡出使用”这个举动来看,监管当局仍然非常不愿意亲自上阵,而是希望市场能够主动调整单边做多人民币的策略。希望达到一种我给你个眼神儿,你心领神会,然后大家继续愉快玩耍的默契。 自2017年5月逆周期因子诞生,其主要功能就是在人民币贬值预期比较强的时候控制贬值速度。在人民币升值的时候,逆周期因子基本不发挥作用。说直白点,逆周期因子是个给贬值降速的刹车踏板,在升值阶段逆周期因子一般自动进入“休眠”状态。 之所以如此,是因为自2014年初人民币结束长期升值趋势之后,人民币面对的主要问题是避免贬值预期失控,进而危及我国的国际收支安全。 今年5月下旬以来,人民币持续走强。在此过程中,逆周期因子本来就没有什么突出的角色,或者说事实上就处于“淡出”状态。对于报价行来说,这是个常规操作。 “淡出使用”的表述不代表不再使用。其实任何试图对市场汇率走势进行调节的制度设计都可以称为“逆周期因子”,没必要过于纠结名称。 需要关注的是,外汇市场自律机制秘书处强调一下逆周期因子淡出使用这个既成事实,其主要效果,或者是目的可能就是让一般投资者(报价行自然早就知道)知道,在中间价定价机制上,现在没有对贬值进行主动约束的力量了,你们要小心些喽。 逆周期因子淡出是正常操作,但宣布逆周期因子淡出则是试图影响投资者的心理,再次暗示一下监管的立场。 但暗示立场不是宣示底线,打招呼一定是在底线被触碰之前。 在半个月的时间里,监管当局已经连续两次释放希望人民币升值步伐放缓的信号,可能多少也有些不安。那么后市如何呢? 笔者觉得短期市场情绪可能受到一定影响,毕竟监管的威慑力还是有的。但短期内外贸和证券投资项下资金总体净流入大格局可能比较难以改变,而这是驱动人民币升值的直接原因。 虽然监管当局非常不愿意直接出手干预市场走势,但在短期情绪波动过后,市场大概率会继续测试其容忍底线。 接下来如何操作很值得期待。
重启两年多以后,“逆周期因子”再次淡出了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形成机制。 10月27日晚间,外汇交易中心发布公告称,近期部分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报价行基于自身对经济基本面和市场情况的判断,陆续主动将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报价模型中的‘逆周期因子’淡出使用。 10月28日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调贬206个基点,报6.7195。当天,在岸人民币对美元16:30收盘报6.7138,较上一交易日上涨19个基点。 中银证券全球首席经济学家管涛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最近一段时间可以看到,境内确实出现了一些人民币升值情况下的顺周期“羊群效应”,这是要避免的。所以,有关部门释放了一系列政策信号,来引导市场预期。 谨防单边升值预期 今年5月底以来,美元持续走弱,中国国内经济在新冠肺炎疫情后迎来复苏,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开始了持续升值,6月初至10月中旬,短短3个多月升值幅度接近6%。 10月12日,央行将远期售汇业务的外汇风险准备金率从20%下调为0,降低企业远期售汇成本,对冲人民币升值预期。 10月21日,外汇局宣布近期将QDII(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计划新增约100亿美元。这一扩大境内金融市场开放的举措,也是为了引入更多资金流入,维护国际收支平衡。 此次宣布逆周期因子淡出同样是为了引导汇率预期,防止出现单边升值的预期。 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报价模型中引入“逆周期因子”始于2017年5月26日,目的是为了缓解外汇市场可能存在的“羊群效应”。它通常在人民币汇率出现贬值的时候用,防止出现单边贬值预期。 2018年初,伴随着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的一波强势上涨,1月9日“逆周期因子”暂停使用。8个月后,随着市场出现一定顺周期性,“逆周期因子”重启。 对比上一次“逆周期因子”暂停使用,此次外汇市场自律机制秘书处在措辞方面略有不同。2018年1月9日晚,秘书处表示,在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报价模型中,计算“逆周期因子”的“逆周期系数”由各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报价行自行设定。而此次则是,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报价模型中的“逆周期因子”将陆续淡出使用。 这是否意味着,这一回“逆周期因子”将永远从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报价机制中剔除?对此,管涛认为,不必过分解读字面的意义。外汇市场自律机制秘书处27日晚上的声明,描述的是已经发生的事情,即近期部分中间价报价行陆续主动将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报价模型中的“逆周期因子”淡出使用。该声明并不涉及未来“逆周期因子”是否使用。 勿赌单边走势 回顾过往“逆周期因子”出现和退出的时机,它往往在人民币对美元汇率贬值时出现,在升值时淡出。央行在此时出手,是否意味眼下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的水平已经到了“心理价位”?未来的人民币汇率走势如何? “人民币汇改一直强调机制比水平更重要。因此,我个人理解,央行调控的不会是具体的点位,而可能是更加关心汇率水平变化的过程中,是否出现了一些过度或异常的波动。比如,在升值过程中是否出现了单边预期,有可能会造成外汇市场的供求失衡,进而影响外汇市场平稳运行,扭曲汇率价格信号。”管涛说。 2020年10月23日国家外汇管理局召开新闻发布会,反复强调未来人民币汇率的双向波动。外汇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王春英在发布会上表示,近期人民币升值,主要是受到经济基本面的支撑。总体来看,人民币升值的幅度还是相对温和的。 王春英说,未来人民币汇率有望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继续保持双向波动和基本稳定。既充分认可国内经济基本面对人民币汇率的支撑,同时也高度关注各种外部不稳定、不确定性因素可能使人民币保持有涨有跌、双向波动。 管涛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回顾2015年8月11日汇改以来这些年人民币汇率的走势,大开大合已经成为一种新常态。从2017年年初到2018年3月底,历时15个月累计上涨了10%。而从2018年4月到10月,短短7个月又跌去10%,一度下跌至7附近。 外汇局有关数据显示,人民币的波动率在过去长期低于2%,现在是5%。今年以来,境内期权市场1年期隐含波动率平均水平在5%,最高价和最低价之间的波幅是7.5%。 管涛认为,下一阶段,中国经济基本面好就会支持人民币汇率走强,这是基本逻辑。而这些利好因素逐渐兑现后,如果没有新的利好支持,甚至出现新的利空,汇率回调的压力就有可能重新占上风,但我们很难去预测这个拐点什么时候出现。未来,人民币汇率是在均衡水平基础上,跌多了会涨、涨多了会跌,有涨有跌、大开大合的双向震荡走势。对于企业和个人来说,不要去赌汇率的单边走势,要树立风险中性的意识。 “运用避险工具主动管理汇率风险,不是让你去赚钱或者让你少亏钱,而是借此用合适的工具和成本,把汇率波动给生产经营活动造成的不确定性变成确定性,然后按照已经锁定的成本和收益来安排企业的主业经营。今年以来人民币汇率先抑后扬、大起大落的震荡走势,对企业是生动的汇率风险教育。”管涛说。
讨论汇率周期的基础是统一基本概念 今年6月初以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止跌回升,到10月16日,中间价累计升值了约6%。而早在9月初,人民币才升值4%左右时,就有人抛出了人民币进入汇率(升值)新周期之说。这在市场引起一片哗然。然而,现在大家更多争论的是人民币会升值还是会贬值,而忽视了一个更加基础性的问题,即什么才叫“汇率周期”?而这才是讨论问题的起点。 不是每一波升贬值都能够被称之为“汇率周期”,相信大家对此不会有大的分歧,只是对于“汇率周期”的概念可能会见仁见智。经济连续两个季度负增长为经济衰退,股市涨跌20%以上是技术性牛市或熊市,汇率贬值超过20%就是货币危机。这些概念大家都很接受和认可,也是讨论相关问题的基础。但遗憾的是,理论界似乎对于“汇率周期”却没有过统一的、严谨的定义。 经济周期或商业周期,一般是指经济活动沿着经济发展的总体趋势,所经历的经济活动扩张与紧缩的交替或周期性波动变化。显然,汇率升贬值的交替出现也就是汇率周期。但正如按四阶段论划分,复苏与繁荣属于经济扩张(上行)阶段(或周期),衰退与萧条属于收缩(下行)阶段(或周期)一样,汇率升值阶段也被称为升值周期,贬值阶段是为贬值周期。 与实体经济存在价格粘性不同,作为资产价格,汇率超调是其重要金融特征,升贬值的交替变换频繁。如果每一次变换都当作一个周期进行研究,理论价值并不大,故汇率周期宜取持续一段时间、累积一定幅度的汇率升贬值作为研究对象。但这方面没有统一的标准,而只有经验值。下面以美元和日元汇率周期为例,探讨相关经验。 美元正在经历七十年代以来第三轮升值周期 1970年代初期,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美元汇率自由浮动以后,美元指数经历了三次大的升贬值周期,分别是:1971年1月至1980年6月,持续114个月左右,美元指数下跌29%;1980 年7 月至1985 年2 月,持续56个月左右,美元指数上涨87%;1986年3月至1995年3月,持续109个月左右,贬值49%;1995 年4月至2002 年1月,持续70个月左右,升值46%;2002年2月至2011年3月,持续110个月左右,贬值39%;2011年4 月至2016 年12月,持续69个月左右,升值42%(见图1)。 从美元升贬值的周期看,一个是持续的时间足够长(升值周期平均为五年多时间,贬值周期平均为九年多时间),另一个是调整的幅度足够大(累计升值幅度平均约为60%,贬值幅度平均约为40%)。在每个大周期中,不排斥美元指数出现回落或反弹的反向调整,但一般持续的时间较短,并且每次调整都不会有超过本轮升贬值阶段的低点或高点,不改变汇率升贬值的总体运行趋势。 图1:美元指数(1973年3月=100) 资料来源:WIND;中银证券注:美元汇率指数是间接标价法,数值上升代表升值,下降代表贬值。 需要指出的是,美元指数在2016年底2017年初突破100,创下本轮升值周期的高点后,尽管2017年全年跌了将近10%,但今年3月底4月初受新冠疫情冲击又再次突破100。因此,现在最多只能说美元处于本轮升值周期的尾声,至于是否已进入新的贬值周期,则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如果未来美元指数升破2016年底高点的话,则始于2011年初的本轮升值周期还可能会延续。 日元汇率周期也呈现类似特征。1975年以来,日元兑美元汇率经历了几个明显的周期,分别是:1975年10月至1978年10月,持续37个月左右,升值72%;1978年11月至1982年10月,持续48个月左右,贬值37%;1982年11月至1995年5月,持续151个月左右,升值233%;1995年6月至1998年7月,持续38个月左右,贬值42%;1998年8月至2012年9月,持续170个月左右,升值85%;2012年10月至2015年7月,持续34个月左右,贬值38%。此后,日元汇率2015年8月至2020年7月最多升值了19%,但由于升幅较小,并非典型的升值周期(见图2)。 图2:日元兑美元汇率走势(单位:日元/美元) 资料来源:日本央行;WIND;中银证券 注:日元汇率为直接标价法,数值变小代表升值,变大代表贬值。 相比较而言,日元升值周期的持续时间(平均为6年多时间)和升值幅度(平均为130%)均长于或高于美元周期,日元贬值周期的持续时间(3年多时间)和贬值幅度(平均为39%)则均略短于或低于美元周期。 当前人民币汇率仍在本轮下跌周期中面临方向选择 改革开放以来,人民币汇率经历先跌后涨再跌三个大的升贬值周期,分别是:1981年1月至1993年12月(汇率并轨前夕),是贬值大周期,持续156个月,累计下跌了82%;1994年1月(汇率并轨)至2014年1月,转入升值大周期,持续145个月左右,升值44%;自2014年2月至2020年5月则是本轮贬值周期,持续了64个月左右,贬值16%(见图3)。 图3:改革开放以来即期人民币汇率走势(单位:元人民币/美元) 资料来源:国家外汇管理局;中国外汇交易中心;WIND;中银证券注:(1)汇率并轨前,即期汇率为官方汇率;(2)汇率并轨后,即期汇率为境内银行间外汇市场收盘价;(3)人民币汇率为直接标价法,数值变小代表升值,变大代表贬值。 其实,2017年初至2018年3月底,人民币汇率也有过一波持续15个月、累计10%的升值。但没人将其称为人民币升值周期,一个原因是这波累积升幅较小;另一个原因是后期汇率继续走弱,继去年8月初破7之后,到今年5月底更是跌至7.20附近,创下了2008年3月以来的新低(见图4);再一个原因是,这波升值与市场外汇供求无关,而主要反映了中间价报价机制中美元指数走弱和逆周期因子调节的作用。 显然,今年6月初至今为时4个多月、累计上涨6%的这波升值,就更谈不上升值周期了(见图4)。一方面,境内人民币汇率年内的高点比2018年3月底的高点还低了6%以上;另一方面,鉴于内外部不确定性不稳定性因素较多,不排除后期人民币汇率仍有可能跌破7,甚至可能会有年内的新低。如果出现后一种情况,则本轮人民币贬值周期还可能进一步延长。 图4:2014年底境内即期人民币汇率走势(单位:元人民币/美元) 资料来源:中国外汇交易中心;WIND;中银证券 这并非是中国的特例。如前所述,由于外汇市场经常处于多重均衡状态,目前的美元走弱和日元走强,究竟是老周期下的波段调整,还是新周期的缓慢启动,事前只能是猜测。而任何猜测,都只是可能性而非必然性。 2014年之前的人民币汇率升贬值大周期,持续时间动辄就是十数年,主要是因为当时人民币汇率缺乏弹性,人为拉长了每个周期。如1994年初汇率并轨以来,1998至2000年亚洲金融危机期间和2008年底2009年初全球金融海啸初期,人民币汇率均遭遇贬值压力,但当时中国政府坚持人民币不贬值或主动收窄人民币汇率波幅,故市场汇率并未显性反映贬值的压力。 然而,2015年“8·11”汇改,尤其是去年破7之后,人民币汇率市场化程度提高、灵活性增加,在均衡合理水平上呈现人民币汇率升贬值交替出现、有涨有跌的双向波动。在此背景下,要判断汇率周期的话,应该是升贬值持续的时间较长且累积的幅度较大。 借鉴前述美元和日元汇率周期的经验,并参考货币危机的定义,这波人民币汇率从前期低点反弹20%以上(即升破5.8或至少应该升破汇率并轨以来的高点6.0),似乎才能够被称之为升值新周期。否则,就只是在多空交织因素作用下,人民币汇率涨多了会跌、跌多了会涨的宽幅震荡行情罢了。而从境内外机构的预测看,迄今为止,罕有关于人民币近期会升破6.0的激进预测(表1)。到今年底,大部分预测值落在6.6到6.7,明年底为6.5到6.6,较今年5月底的低点将反弹7%~10%。 表1:部分境内外机构对人民币汇率的预测(单位:元人民币/美元) 资料来源:笔者自行整理;中银证券 如果未来一两年人民币汇率累计涨幅不到10%,就实在不值当市场兴师动众。这与其说是升值新周期,还不如当作波动新常态。当然,即便有人愿意将这种小幅的持续升值当作新周期,这种升值对实体经济的冲击有限,也不值当大惊小怪。 我们要尽力避免的是,一致性预期下可预见的渐进式升值,以及短期内汇率较大幅度的快速升值。前者会刺激无风险套利资本流入,积累货币错配,埋下资本流向逆转隐患;后者容易形成汇率超调,刺激产业空心化、资产泡沫化,加剧经济金融体系脆弱性。 本文原发于腾讯
讨论汇率周期的基础是统一基本概念 今年6月初以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止跌回升,到10月16日,中间价累计升值了约6%。而早在9月初,人民币才升值4%左右时,就有人抛出了人民币进入汇率(升值)新周期之说。这在市场引起一片哗然。然而,现在大家更多争论的是人民币会升值还是会贬值,而忽视了一个更加基础性的问题,即什么才叫“汇率周期”?而这才是讨论问题的起点。 不是每一波升贬值都能够被称之为“汇率周期”,相信大家对此不会有大的分歧,只是对于“汇率周期”的概念可能会见仁见智。经济连续两个季度负增长为经济衰退,股市涨跌20%以上是技术性牛市或熊市,汇率贬值超过20%就是货币危机。这些概念大家都很接受和认可,也是讨论相关问题的基础。但遗憾的是,理论界似乎对于“汇率周期”却没有过统一的、严谨的定义。 经济周期或商业周期,一般是指经济活动沿着经济发展的总体趋势,所经历的经济活动扩张与紧缩的交替或周期性波动变化。显然,汇率升贬值的交替出现也就是汇率周期。但正如按四阶段论划分,复苏与繁荣属于经济扩张(上行)阶段(或周期),衰退与萧条属于收缩(下行)阶段(或周期)一样,汇率升值阶段也被称为升值周期,贬值阶段是为贬值周期。 与实体经济存在价格粘性不同,作为资产价格,汇率超调是其重要金融特征,升贬值的交替变换频繁。如果每一次变换都当作一个周期进行研究,理论价值并不大,故汇率周期宜取持续一段时间、累积一定幅度的汇率升贬值作为研究对象。但这方面没有统一的标准,而只有经验值。下面以美元和日元汇率周期为例,探讨相关经验。 美元正在经历七十年代以来第三轮升值周期 1970年代初期,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美元汇率自由浮动以后,美元指数经历了三次大的升贬值周期,分别是:1971年1月至1980年6月,持续114个月左右,美元指数下跌29%;1980 年7 月至1985 年2 月,持续56个月左右,美元指数上涨87%;1986年3月至1995年3月,持续109个月左右,贬值49%;1995 年4月至2002 年1月,持续70个月左右,升值46%;2002年2月至2011年3月,持续110个月左右,贬值39%;2011年4 月至2016 年12月,持续69个月左右,升值42%(见图1)。 从美元升贬值的周期看,一个是持续的时间足够长(升值周期平均为五年多时间,贬值周期平均为九年多时间),另一个是调整的幅度足够大(累计升值幅度平均约为60%,贬值幅度平均约为40%)。在每个大周期中,不排斥美元指数出现回落或反弹的反向调整,但一般持续的时间较短,并且每次调整都不会有超过本轮升贬值阶段的低点或高点,不改变汇率升贬值的总体运行趋势。 图1:美元指数(1973年3月=100) 资料来源:WIND;中银证券注:美元汇率指数是间接标价法,数值上升代表升值,下降代表贬值。 需要指出的是,美元指数在2016年底2017年初突破100,创下本轮升值周期的高点后,尽管2017年全年跌了将近10%,但今年3月底4月初受新冠疫情冲击又再次突破100。因此,现在最多只能说美元处于本轮升值周期的尾声,至于是否已进入新的贬值周期,则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如果未来美元指数升破2016年底高点的话,则始于2011年初的本轮升值周期还可能会延续。 日元汇率周期也呈现类似特征。1975年以来,日元兑美元汇率经历了几个明显的周期,分别是:1975年10月至1978年10月,持续37个月左右,升值72%;1978年11月至1982年10月,持续48个月左右,贬值37%;1982年11月至1995年5月,持续151个月左右,升值233%;1995年6月至1998年7月,持续38个月左右,贬值42%;1998年8月至2012年9月,持续170个月左右,升值85%;2012年10月至2015年7月,持续34个月左右,贬值38%。此后,日元汇率2015年8月至2020年7月最多升值了19%,但由于升幅较小,并非典型的升值周期(见图2)。 图2:日元兑美元汇率走势(单位:日元/美元) 资料来源:日本央行;WIND;中银证券 注:日元汇率为直接标价法,数值变小代表升值,变大代表贬值。 相比较而言,日元升值周期的持续时间(平均为6年多时间)和升值幅度(平均为130%)均长于或高于美元周期,日元贬值周期的持续时间(3年多时间)和贬值幅度(平均为39%)则均略短于或低于美元周期。 当前人民币汇率仍在本轮下跌周期中面临方向选择 改革开放以来,人民币汇率经历先跌后涨再跌三个大的升贬值周期,分别是:1981年1月至1993年12月(汇率并轨前夕),是贬值大周期,持续156个月,累计下跌了82%;1994年1月(汇率并轨)至2014年1月,转入升值大周期,持续145个月左右,升值44%;自2014年2月至2020年5月则是本轮贬值周期,持续了64个月左右,贬值16%(见图3)。 图3:改革开放以来即期人民币汇率走势(单位:元人民币/美元) 资料来源:国家外汇管理局;中国外汇交易中心;WIND;中银证券注:(1)汇率并轨前,即期汇率为官方汇率;(2)汇率并轨后,即期汇率为境内银行间外汇市场收盘价;(3)人民币汇率为直接标价法,数值变小代表升值,变大代表贬值。 其实,2017年初至2018年3月底,人民币汇率也有过一波持续15个月、累计10%的升值。但没人将其称为人民币升值周期,一个原因是这波累积升幅较小;另一个原因是后期汇率继续走弱,继去年8月初破7之后,到今年5月底更是跌至7.20附近,创下了2008年3月以来的新低(见图4);再一个原因是,这波升值与市场外汇供求无关,而主要反映了中间价报价机制中美元指数走弱和逆周期因子调节的作用。 显然,今年6月初至今为时4个多月、累计上涨6%的这波升值,就更谈不上升值周期了(见图4)。一方面,境内人民币汇率年内的高点比2018年3月底的高点还低了6%以上;另一方面,鉴于内外部不确定性不稳定性因素较多,不排除后期人民币汇率仍有可能跌破7,甚至可能会有年内的新低。如果出现后一种情况,则本轮人民币贬值周期还可能进一步延长。 图4:2014年底境内即期人民币汇率走势(单位:元人民币/美元) 资料来源:中国外汇交易中心;WIND;中银证券 这并非是中国的特例。如前所述,由于外汇市场经常处于多重均衡状态,目前的美元走弱和日元走强,究竟是老周期下的波段调整,还是新周期的缓慢启动,事前只能是猜测。而任何猜测,都只是可能性而非必然性。 2014年之前的人民币汇率升贬值大周期,持续时间动辄就是十数年,主要是因为当时人民币汇率缺乏弹性,人为拉长了每个周期。如1994年初汇率并轨以来,1998至2000年亚洲金融危机期间和2008年底2009年初全球金融海啸初期,人民币汇率均遭遇贬值压力,但当时中国政府坚持人民币不贬值或主动收窄人民币汇率波幅,故市场汇率并未显性反映贬值的压力。 然而,2015年“8·11”汇改,尤其是去年破7之后,人民币汇率市场化程度提高、灵活性增加,在均衡合理水平上呈现人民币汇率升贬值交替出现、有涨有跌的双向波动。在此背景下,要判断汇率周期的话,应该是升贬值持续的时间较长且累积的幅度较大。 借鉴前述美元和日元汇率周期的经验,并参考货币危机的定义,这波人民币汇率从前期低点反弹20%以上(即升破5.8或至少应该升破汇率并轨以来的高点6.0),似乎才能够被称之为升值新周期。否则,就只是在多空交织因素作用下,人民币汇率涨多了会跌、跌多了会涨的宽幅震荡行情罢了。而从境内外机构的预测看,迄今为止,罕有关于人民币近期会升破6.0的激进预测(表1)。到今年底,大部分预测值落在6.6到6.7,明年底为6.5到6.6,较今年5月底的低点将反弹7%~10%。 表1:部分境内外机构对人民币汇率的预测(单位:元人民币/美元) 资料来源:笔者自行整理;中银证券 如果未来一两年人民币汇率累计涨幅不到10%,就实在不值当市场兴师动众。这与其说是升值新周期,还不如当作波动新常态。当然,即便有人愿意将这种小幅的持续升值当作新周期,这种升值对实体经济的冲击有限,也不值当大惊小怪。 我们要尽力避免的是,一致性预期下可预见的渐进式升值,以及短期内汇率较大幅度的快速升值。前者会刺激无风险套利资本流入,积累货币错配,埋下资本流向逆转隐患;后者容易形成汇率超调,刺激产业空心化、资产泡沫化,加剧经济金融体系脆弱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