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月份第二批起诉的案件已缴纳诉讼费,正在等待法院安排开庭 2021年2月11日,农历大年三十,辽宁省营口市的中小投资者董先生收到了ST抚钢证券虚假陈述案的赔偿款。法院判决ST抚钢赔偿其经济损失25290.11元,案件受理费4825元由董先生自行承担其中的4392.75元,由ST抚钢承担432.25元。 “当初去营业部打交易材料的时候,很多人都劝我别浪费时间,说根本打不赢。真没想到大年三十拿到钱了!”虽然对法院判决的赔偿比例并不满意,但董先生还是很高兴。 自2020年12月份以来,参与ST抚钢证券虚假陈述纠纷索赔的投资者陆续收到辽宁省沈阳市中级人民法院(以下简称:沈阳市中院)一审判决,在扣除系统风险等因素后,ST抚钢须对投资者投资差额损失的17%承担赔偿责任。由于部分投资者认为一审判赔比例较低,已向辽宁省高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而未提起上诉的投资者,大部分已在春节前收到ST抚钢支付的赔偿款。 系统性风险扣除比例存争议 时间回溯到三年前,2018年1月31日,农历腊月十五,也是临近春节,ST抚钢爆出“一颗大雷”。公司公告称自查发现存在存货等实物资产不实问题,自当日起,股票开始停牌。 ST抚钢再度复牌时已是2018年9月21日,因巨额财务造假和出现债务违约,ST抚钢股价连续18个跌停,从停牌前的5.5元/股最低跌至2.08元/股。交易数据显示,2018年10月22日至2018年10月26日,ST抚钢恢复交易的20个交易日中的最后五个交易日里,被集体“闷杀”的投资者趁着“开板”疯狂出逃,5个交易日共计成交2亿余股,换手率超过18%,近两成投资者“割肉”出局。 “我们代理的ST抚钢维权案件中,2020年6月份首批起诉的案件目前已审理终结,投资者已拿到赔款。”北京市盈科(无锡)律师事务所律师齐程军告诉记者,2021年1月份第二批起诉的案件目前已缴纳诉讼费,正在等待法院安排开庭。江苏剑桥颐华律师事务所律师韩友维也表示,由其团队所代理的最早起诉的一批投资者在春节以前就已经收到一审判决。 沈阳市中院判决书显示,ST抚钢证券虚假陈述纠纷一案,在确定投资差额损失与虚假陈述行为因果关系时,应当将虚假陈述之外的其他风险因素导致投资者损失排除在外。结合相关测算结果,酌情确定系统风险等因素对股价影响为83%,ST抚钢应对投资差额损失的17%承担赔偿责任。此外,由于因虚假陈述行为所造成的损失属于破产重整债权,应参照重整计划制定的同类债权清偿条件进行清偿。对于沈阳市中院做出的判决,有投资者和参与本案的律师认为系统风险扣除比例过高,赔偿比例过低。 “由于系统性风险计算的复杂性和专业性,目前全国大部分法院几乎都是委托证监会下属的第三方专业机构进行评估。庭审中我们代表原告也提出评估申请,但法院却没有委托第三方机构进行评估,而是由法庭自己计算一个扣除比例,最终判决扣除83%的系统性风险。也就是说,沈阳市中院认为投资者83%的差额损失并不是由ST抚钢造假而导致的。”韩友维律师告诉记者,ST抚钢股票在造假被揭露揭复盘之后,曾连续18个跌停,给投资者造成巨大损失。收到判决后有不少投资者不服一审判决,已提起上诉。没有上诉的投资者虽然已经拿到赔偿,但仍然表示要继续向辽宁省高级人民法院申请再审,其也正在帮助投资者准备相关的申请再审材料。 还有部分投资者将起诉 韩友维律师表示,近几年来,随着监管部门加大对虚假陈述案件的查处力度,加强对投资者的保护,我国证券市场投资者维权方面出现显著的积极变化,投资者维权意识不断增强,案件审理也越来越规范。“前几年大部分投资者不相信可以维权,需要律师劝说,近几年来,越来越多的投资者主动联系,规模人数都不断壮大。”之前一个案件维权投资者人数总共也就几百人,而ST抚钢一案第一批维权的就有600多人,接下来还有一部分投资者要起诉。 齐程军律师表示,在2011年4月14日到2018年1月31日之间买入ST抚钢股票,并在2018年1月31日后卖出或继续持有的投资者都符合索赔条件,目前所持股票盈利的投资者也不排除在外,ST抚钢索赔案诉讼时效截至2022年12月11日,目前还未提出维权索赔的投资者应当尽快参与进来。投资者仅需提供开户确认单、对账单以及身份证公证书,专业的律师会对可索赔金额进行核算,确认符合索赔条件后,律师会准备好委托手续等材料给投资者签字,其余事项均可由律师代为处理,完全不用担心索赔过程的繁杂。 “这一类案件的特点决定了维权的复杂性,而且审理周期也很长,风险也比较大。”韩友维律师支持广大投资者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己合法权益,并提醒投资者不必担心和顾虑,可以委托经验丰富的专业律师来维权。
保护投资者一直都是证券市场都在强调的一个话题。近年来,管理层也确实在法制建设上突出了对投资者的保护工作。最明显的标志就是今年3月1日起正式实施的新《证券法》新增了“投资者保护”章节,引入了有中国特色的“代表人诉讼”制度,这对于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有着积极的意义。 10月9日晚,国务院发布的《关于进一步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再次提到保护投资者的话题。在“健全上市公司退出机制”内容里,“意见”表示:支持投资者依法维权,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在“提高上市公司及相关主体违法违规成本”内容中,“意见”提到:完善证券民事诉讼和赔偿制度,大幅提高相关责任主体违法违规成本。支持投资者保护机构依法作为代表人参加诉讼。虽然是在两处提到,但表达的意思基本上是一致的,即是通过依法维权来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 从法律的角度来说,通过依法维权来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这是无可厚非的,这也是国外投资者维权的一个重要途径。而从A股市场来说,依法维权虽然一直存在立案难、判决难、执行难等问题,但随着“代表人诉讼机制”的推出,这些问题也正在得以解决。所以,“意见”表示“支持投资者依法维权,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这是无可非议的,一些投资者保护自身权益,也确实需要走依法维权这个途径。 但由于A股市场并不成熟的原因,在保护投资者方面更是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一些不足之处,包括涉及到投资者保护方面司法上也存在不足的地方,如此一来,就很有可能出现这样一种情况,那就是投资者依法维权,但投资者的合法权益仍然得不到保护。在未来的日子来,这种情况的出现有可能是经常性的。因此,这个问题需要引起各方面尤其是监管者的高度重视。 新《证券法》引入“代表人诉讼机制”,这对于保护投资者确实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解决了投资者诉讼难的问题。尤其是在投资者保护机构依法作为代表人参加诉讼的情况下,这可以在最大程度上保护广大中小投资者的利益,让违法违规者为此付出巨大的代价。因为通过这种特别代表人诉讼,一些中小投资者即便没有亲自参与诉讼,他们的利益同样也可以得到保护。所以,从保护投资者权益的角度来说,这种特别代表人诉讼更值得提倡。 但在解决了投资者诉讼难问题的情况下,也很容易出现依法维权也保护不了投资者合法权益的问题,也即投资者赢了官司赢不了钱,最后仍然得不到赔偿。毕竟在一些案例中,上市公司因为违法违规带给投资者的损失是巨大的,那不是几百万、几千万的问题,也不是一两个亿的问题,而是几十亿、上百亿的问题。上市公司或有关责任人根本就赔付不起。如欣泰电气欺诈发行被强制退市,按要求需要回购上市公司发行在外的全部股份,但公司及大股东表示没有回购能力,最后欣泰电气欺诈发行,投资者来为此买单。因此,面对这种赔付不起的问题,投资者赢了官司又能如何呢?投资者的利益仍然还是得不到保护。 而除了“赢了官司赢不了钱”这种情况之外,还有的情况是投资者想依法维权都无从下手。比如,有的上市公司高溢价收购的一些劣质资产,向有关方面进行利益输送。结果这种高溢价收购变成了上市公司商誉的增加。然后就是商誉减持,股价爆雷下跌,投资者损失严重。但对于这种商誉减持带给投资者的损失,目前还很难通过依法维权的途径来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而这种情况目前在股市比比皆是,投资者也只能是自求多福。 因此,尽管“意见”表示“支持投资者依法维权,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但对于A股市场存在的,或将会出现的依法维权也难以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的问题,希望能够引起市场各方尤其是监管部门的高度重视,以便能早日解决这个问题,切实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
近年来,以“代理全额退保”“代理处置信用卡债务”为主要形式的“代理维权”现象激增。北京银保监局3日发布提示指出,这些专职“代理维权”的团伙打着为消费者维权的旗号,一般不具备法律从业资质,却收取高额手续费,实际上严重侵害了消费者权益。 北京银保监局结合消费者的相关案例指出,代理维权主要存在多种陷阱。 首先,“全额退保”猫腻多。以消费者张某为例,其购买某保险产品后与保险公司发生争议,在网站上找到了一个号称能“全额退保”的代理,遂向代理交纳500元;若退保成功,代理再收取一定金额的“手续费”。然而,代理人向保险公司索要五倍赔偿未果,后诉至法院,法院未支持张某诉求。历时半年,张某维权失败,失去了及时沟通解决问题的机会,还损失了代理费、诉讼费共计上千元。 其次,“退保理财”实为非法集资。消费者李某最近接到了一通自称是保险公司工作人员的电话。对方告知李某,其名下的这张保单收益太低,可以帮助转换成更高收益的产品。在这位“工作人员”的指导下,李某不仅退保,还购买了一款理财产品。几个月后,产品无法兑现,李某才发现自己中了非法集资的圈套。 第三,信用卡“维权”征信受损又失财。消费者王某想向银行申请分期还款,这时王某收到一条短信,号称可以帮助其向银行维权,申请将欠款分成60期,并免除利息和手续费,只需缴纳1000元“代理费”。王某签订了代理维权协议。一个月后,王某收到银行短信,发现自己未按期还款的行为被记入征信记录,利息和手续费也没有免除。 北京银保监局提示消费者,不当维权面临诸多风险,包括泄露个人信息、制造征信污点、加重经济负担等。如要维权,消费者应依法进行。
“3.15晚会”因疫情延期举行,今年被曝光企业的问题集中在民生产品质量上。海参池塘中添加敌敌畏,过期、变质原料做汉堡,旧袜子、旧内衣当毛巾生产原料,精装修房屋漏水、漏气……面对林林总总的产品质量问题,消费者应坚决维护自己的权利。 经济学家时寒冰说,利益主体是根据消费者所能带给它的风险程度来解决问题。如果不能让对方感知到风险,问题就永远得不到解决。所以要维权,首先要打破商家对消费者“好说话、怕麻烦”的刻板印象。 一、维权意识 很多消费者将自己不维权的原因归咎于没有良好的维权制度。然而,制度是需要群体首先产生意识,进而在社会生活中逐步演化出来的。 (一)改变观念 “财经天下周刊联合腾讯财经对2019年消费者维权现状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90.6%的消费者遭遇过消费侵权,但仅有45%的人选择维权,这可能是我们“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想法作祟。然而,消费者一味地忍气吞声,只会把企业“惯坏了”。还有一种需要改变的观念是“谴责”维权者,把维权意识强的人视为没事找事的人。 (二)更新认知 消费者放弃维权的理由主要有二:(1)维权效率很低,监管部门之间总爱“踢皮球”;(2)维权成本太高,折腾下来可能得不偿失。但值得庆幸的是,随着“互联网+消费投诉”时代的到来,上述情况大有好转。 为了简化维权流程,12315热线整合原工商、质检、食药、价监、知识产权5条投诉通道,集中力量解决问题。全国12315平台上线微信小程序,消费者只要动动手指就可以轻松“云维权”。 为了降低维权成本,“黑猫投诉”“聚投诉”等消费者服务平台应运而生。“集体投诉”可快速集结有同样维权诉求的消费者,信息共享、形成合力;“帮帮团”由知名媒体、法律人士、行业专家等组成,提供专业建议;“红黑榜”通过抓取投诉回复量、完成量、响应时间等数据,生成排行榜,实现商家信誉透明化。 如果不想和高速发展的时代脱节,我们就要像操作系统一样,不断更新自己的认知。消费者也应通过认识新事物,重拾对维权的信心。 (三)不轻易原谅失信企业 “3.15晚会”曝光南昌汉堡王店员随意更改食品保质期,用过期的面包、鸡腿排制做汉堡。该事件导致大量消费者义愤填膺,但是这种激愤的声讨持续一周基本就淡化了。如果后续的惩处措施也不够严厉,有可能导致企业“好了伤疤忘了疼”。消费者不轻易原谅失信企业,一方面是让企业真正感受到违法的市场代价;另一方面也是对诚信企业的市场激励。 二、维权方法 维权方法多种多样,并不限于下文介绍的四种。在合法的范围内,只要能解决问题的就是好方法。 1.找销售者协商赔偿 (1)搞清楚向谁主张赔偿。 消费者依法有权向销售者、生产者任何一方要求赔偿损失。从方便消费者的角度,通常可以先找销售者协商。 (2)搞清楚能获得多少赔偿。 ①经营者提供商品或服务有欺诈行为的,消费者可以要求“退一赔三”,即在退还产品费用的基础上,再赔偿消费者产品费用的三倍。赔偿金额不足500元的,按500元计算。 ②经营者提供明知存在缺陷的商品或服务,造成死亡或健康严重损害的,受害人有权要求所受损失二倍以下的惩罚性赔偿。 ③消费者因食用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受到损害的,除了要求赔偿医药费、误工费等直接损失外,还可以要求赔偿购买该食品价款的十倍或直接损失的三倍。赔偿金额不足1000元的,按1000元计算。 2.向有关行政部门投诉 在商家推诿时,消费者可以选择拨打12315投诉举报专线、12345市长热线进行投诉,或登陆12315网站或其他合法投诉平台提交投诉意见,也可以直接去销售者或生产方当地的市场监督管理部门进行投诉。 作为公民,如果发现生产者或销售者存在可能导致消费者权益受损的违法行为,也可以通过上述途径进行举报。如举报属实,举报人可以获得一定的奖励。 3.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如果投诉无法解决问题,消费者可以选择向法院起诉。但需要注意两个问题:(1)因产品缺陷造成损害要求赔偿时,消费者避免过分拖延,错过二年的诉讼时效。(2)消费者应当保留能够证明其权益受损的相关证据,比如:①保留购买产品或服务的发票;②留存不合格产品、食品的样本及照片;③保留与生产者或者销售者沟通的记录;④如果因相应产品、食品导致就医,还应当保留其为就医产生的医疗、药物、交通费用的发票等。 4.向人民检察院提供线索 消费者如果发现问题产品可能损害公众利益,比如这次曝光的“海参事件”“毛巾事件”等,可以向人民检察院举报。检察院进行调查核实后,通过发出诉前检查建议书、提起公益诉讼等方式,督促行政部门加大监管、整改力度,要求违法者承担惩罚性赔偿责任。 经济学家研究发现,当服务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超过60%之后,国家通常会从保护厂商转变为保护消费者。2019年,中国服务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53.9%,这预示着我们正在向“消费者友好型社会”迈进,但它能否真的来临,取决于消费者们是否敢于说“不”。
天眼查数据显示,6月28日,上海竞集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注销,注销原因为宣告破产。据上游新闻今年5月的报道,2019年初,一段女子坐奔驰车引擎盖上维权的视频被大量转发之后,维权女薛某引起大量网友关注。同年4月,薛某却被曝出其经营的竞集公司拖欠商户近600万欠款,并已失联6个月。今年5月20日,记者从上海维权商户代理律师处了解到,上海竞集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已进入破产清算程序,法院认定其存在违约行为,并判定合同解除。
原标题:砍头息“穿上花马甲”,网贷“变形记”怎么破? 网络上动动手指,验证一下身份,就能轻松借到钱……相对传统借贷,网络借贷因审核周期短、放款流程简单而受到借款者青睐。随着网贷平台整治不断深入,该行业风险持续得到缓释。但记者调查发现,仍有网贷平台玩起了巧立名目的“变形记”,对借款者“雁过拔毛”,亟须引起警惕。 雁过拔毛、巧立名目,借款人防不胜防 “一共只借1500元的钱,却花了720元买会员,利息还得另算,太坑了!”来自江苏无锡的周女士1月份在同程旅行App上借了1500元,借款时系统弹出一个“乐活会员”开通界面,费用一栏写着“60元月/年卡”。 “必须开会员才能借钱,当时以为会员总值60元,没想到是个每月付60元的年卡,最终借了3次钱,开3次会员,花了3份钱。”周女士说,由于当时急用钱,没有认真看条款,导致现在即使还清贷款,还要继续交会员费。 来自成都的小梅的困惑则是借的钱总是不能足额到账。由于此前毕业旅行“经费”紧张,小梅在某第三方信贷推荐平台上找到了指上旅行App,“当时平台上写的是借3000元,分三期还,最后只需还3090元”。 “到手时傻眼了,只有2096元,App客服告诉我扣掉的904元用来给我买违约保险。后来我仔细一看三期还款时间一共1个月,每期10天。粗算下来借款年利率超过300%。”小梅说。 来自上海的小谢也有类似经历。2019年以来,他多次在小花旅行App上借款,几乎每次都要求购买约占借款金额30%的“超值厦门五日游”旅游代金券。“例如,前期借3000元,买了900元的券,实际到账只有2100元。” 记者了解到,随着监管趋严,如今各个网贷平台套路越来越隐蔽。除了会员费、违约保险、旅游券,还有的以管理费、服务费等各种名义扣除借款人的费用。 “挖窟窿”“擦边球”,维权路上困难重重 借钱过程中,稍不留意就进了“坑”,但维权却不容易。 在某投诉平台,投诉同程旗下提钱游产品捆绑会员消费、变相收取“砍头息”的帖子超过百条。但同程的官方回复却为“提钱游确保在法律法规及协议允许的范围内收费,平台相关业务均符合相关规定,是合法合规的经营”。 “借完钱才发现,平台和实际放款方不是一家公司,维权只能被‘踢皮球’。”小谢觉得,有的网贷平台精心设计好了“窟窿”,就等着借款人“往里跳”。 广东的廖女士反映,她在惠花钱App借款时被搭售多份华泰保险产品,“但给惠花钱和华泰保险打了无数次电话,双方就没一个肯退钱”。 记者发现,有的网贷平台在App条款里就埋下了推责“伏笔”:“如您与平台合作方(实际放款方)之间发生纠纷,由您与平台方自行解决”,但实际发生纠纷时,借款人想要找到放款方就很不容易。 北京盈科(杭州)律师事务所律师方超强指出,如果不能证明平台方和实际放款方之间对“雁过拔毛”的收益存在分成关系,很难判定搭售属于“砍头息”或“断头贷”,相关纠纷更容易被看作搭售问题引发的合同纠纷,维权难度较大。 记者还发现,有的网贷平台为了避免被维权,频繁更换“马甲”,加大借款人维权难度。如被多位网友投诉的点点金融App就长期处在闪退无法打开状态。多位借款人表示,因为不能按时还款被迫记入征信系统,或难以保存借款和还款记录用以维权。 网贷平台转型需“堵偏门、开正门” 当前,部分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正向小额贷款公司转型。专家认为,需警惕转型中的网贷平台“搞变通”,对借贷者收“过路费”,应持续提高平台合规审慎经营能力。 新网银行首席研究员董希淼表示,监管部门要加大对不规范、不合法网贷平台的清理整顿力度,加快市场出清;同时,应当鼓励商业银行、正规消费金融公司提供更多规范、合法的互联网贷款产品,更好地满足借贷者的需求。 方超强认为,在实践中,对于钻法律漏洞,利用优势地位,迫使借款方接受不公平借款条件,加重借款人负担,甚至导致实际借款成本超出法定利率上限的,金融和市场监管部门应及时对相关企业进行约谈,进行惩处或提出警示。 中央财经大学应用金融系主任、金融证券研究所所长韩复龄建议,应利用部分网贷平台向小贷公司转型契机,对网贷平台的互联网背景和网络技术资源基础、监管系统对接等方面设置更严格准入门槛,使其真正满足非现场监管要求。 上海金融与法律研究院研究员傅蔚冈指出,当下不少借款人在被“雁过拔毛”后遭遇维权难,主要原因在于对平台的股东、出借方与自身之间的权责不够清晰。网贷平台在借贷时应向借款人进行“强提醒”,明确各方权利和职责,进行合规审慎经营。 “应加强金融消费者的教育力度,帮助其养成审慎的习惯;平台在设置所谓增值服务时需以醒目的方式提醒借款人,不得将捆绑商品或服务作为默示同意的选项给借款人下套。”方超强说。
融街(7.540, 0.05, 0.67%)侦探 半生积蓄买套房,人到中年还得维权。 2019年8月26日,龙湖集团在香港举行业绩发布会。董事长吴亚军携CEO邵明晓以及CFO赵轶现身。 会上吴亚军表示,“我觉得时间过的很快,没有特别值得纪念的,没有故事就是好故事。” 往往天不遂人愿。昨日发布会上一名身穿黑色西装、带一副黑框眼镜、身材壮实的中年男子手自称为龙湖业主,持话筒大声控诉维权,注定要给吴亚军的“好故事”添上值得纪念的一笔。 据公开信息显示,该男子扮作记者混入会场,不仅上前向龙湖三位高层递交请愿信,且在记者会中获得发问机会,大声控诉长沙龙湖楼盘质量。 他称自己出席实属无奈,并质问管理层是否知道龙湖在长沙已经成为维权的代名词。龙湖在长沙的所有项目都在维权,无一例外。 他还提到维权中更具体问题,其新风系统的进气口和燃气出气口只有五十公分。维权过程中,龙湖还请来黑社会打手攻击业主。 (家里装修的小伙伴都应该知道新风系统的进气口和燃气出气口距离应该越远越好,一个不小心是要出事的。) 质问过程中,这个体格壮硕的中年男子一度哽咽。他表示自己十分敬佩吴亚军,“听说您是因为买了房子不满意创立的龙湖。但我不知道为什么会这个样子,真的,我不知道为什么会这个样子。我和龙湖沟通过多少次,龙湖违法违规……” 随后,龙湖CEO邵明晓表示会安排长沙分公司与该名人士接洽,其后该男子与工作人员离开。 昨天,龙湖便回应此事,确实存在沟通不到位、交付品质有瑕疵的现象,向这位业主真诚道歉,并表示目前双方已达成谅解。 01 据了解,该中年男子维权的小区为长沙水晶郦城。 长沙水晶郦城位于长沙市岳麓区滨江新城板块。2017年2月,龙湖以3.11亿元拿下该地建成小区。网站显示,该楼盘早已售罄。 今年5月份,该项目爆发大面积维权。业主们联合向有关部门递交举报材料,称项目违规搭售精装房、拆除样板间…… 此后,业主和龙湖方面分别于5月31日、6月10日进行多次磋商,双方没有达成一致。 6月23日,部分业主穿着统一在小区周边拉起了横幅。据长沙当地媒体报道,现场爆发冲突,有不明人士与业主抢夺横幅,最后只得民警登场。 至今,还有多封该项目的投诉信躺在长沙市长的信箱网站上。长沙住建局官方曾回复投诉信表示,龙湖多项举措未违反相关规定,但确实存在违规拆除样板间的问题。 2017年7月4日,一名业主在“红网”上再次投诉该项目涉嫌“高价低配”。该业主表示,2018年3月购入一套水晶郦城住宅。相关部门公示该房毛坯均价仅10790元/平米。而销售给业主的均价达13258.56万/平米。按照相关规定,精装价格不得超过毛胚15%,显然售价超过了这个上限。但开发商拒绝公示毛胚价格和精装价格。对此,业主希望龙湖一方能够提供精装清单。 能摊在阳光底下的必定是经得起考验的。 按理说,作为消费者了解自己每一分钱花在哪,这要求并不过分也不难满足。可是水晶郦城的业主们从交涉到拉横幅、网上投诉再到大闹香港业绩发布会,从5月走到8月,为何矛盾愈演愈烈?业主和地产商之间为何总是很难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问题得不到解决到底该怎么办?这是带给业主的思考,也是亟待解决的行业问题。 02 多年来,业主和地产商之间上演了无数次爱恨相杀。 很多人吐槽如今房价高得让人望而止步。对于青年来说,一套房可能用掉半生积蓄、掏空三个家庭的口袋,而最终还被迫走上维权路,业主的心酸有几多? 当然,不少改善型住房的购买者已经是小有所成的中年人。话说,人到中年,上有老下有小,相信一套房对他们来说也不是九牛一毛。 再回看,视频中的中年男子,穿着体面,谈吐不俗,还不得不远途跋涉的去维权,令人唏嘘。 业主维权,不止龙湖一家。业主们打出的维权方式也是花样百出。 拉条幅、占领售楼部、书写请愿书、律师起诉甚至产生暴力冲突……这都是稀松平常的。 2014年,一大波豪车涌上武汉武昌区中北路,车尾挂着“xx欺诈”等标语。其中有数十辆路虎,也不乏保时捷、宝马等。 豪车云集迅速引来吃瓜群众围观。原来他们是武汉一个高端豪宅小区的业主。该小区住宅最低价也在400万元以上。因为外墙剥落和电梯井积水问题屡屡得不到解决,业主们愤而走上街头,要求维权。看来,甭管有钱没钱,对于正当要求,维权起来都不容易。 “佛祖保佑,退房退房”,你见过拜佛维权的吗? 2015年6月,无锡市区一个小区项目因地下车库渗水、精装修缩水、配套等问题遭遇二期业主拒收。双方多次交涉无果的情况下,业主们跑到无锡灵山大佛的脚底下维权,上演一出“拜佛维权”,希望在人多的地方,让更多人知道项目的真实情况。 不过,要说最无奈的维权,非青岛的业主们莫属。2019年6月10日,青岛某小区业主在维权无果的情况下爬上了楼顶,引发诸多关注。 不为别的,只因户型太过奇葩——客厅“开天窗”,室内没有电线,厨房没有管道……钱都花了,你就给我住这?? 君不见,多少业主为维权憔悴了容颜。 维权无奈,路远且艰,还望开发商们和业主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公允的解决机制,理智、和平的解决问题。 在这,侦探君也给业主们提个醒,维权要注意方式方法,可以向相关部门投诉和反映。如,房管局、住建局、市场监督局等。还可以咨询律师或者选择第三方平台曝光等,既可以保护自身,也可以得到和开发商平等对话的机会。 不过,正常维权支持,“过度”维权就不好了。 此前,四川阆中市一小区业主因要不要收停车费与开发商闹了起来。开发商拥有小区地下停车场所有权,要求缴纳停车费使用,而部分业主认为停车场属于公共区域,拒绝交费,强行使用。业主多次要求免费开放停车场,还因风水问题要求改建楼盘大门引发双方冲突,最终通过民警才得到解决。 买房不易,维权艰难。各路小主们在买房前一定要擦亮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