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去年近四成人得到过银行贷款 中新经纬客户端10月21日电 央行网站21日发布中国普惠金融指标分析报告(2018年)显示,去年全国使用电子支付成年人比例为82.39%,比上年高5.49个百分点。个人信贷使用方面,2018年,全国成年人在银行获得过贷款的比例为39.88%。 根据报告,截至2018年末,全国人均拥有7.22个银行账户,同比增长9.39%;人均持有5.44张银行卡,同比增长13.08%(其中人均持有信用卡和借贷合一卡0.49张)。东部地区人均账户和持卡量最高,中西部略低。 电子支付使用情况上,2018年全国使用电子支付成年人比例为82.39%,比上年高5.49个百分点;农村地区使用电子支付成年人比例为72.15%,比上年高5.64个百分点。 个人投资理财情况上,购买过投资理财产品的成年人比例持续提升,农村地区居民投资理财意识提升较快。2018年,全国平均有47.81%的成年人购买过投资理财产品,比上年调查水平高1.84个百分点;农村地区这一比例为36.11%,比上年调查水平高3.32个百分点。 报告称,经济发达地区居民投资理财意识较强,上海、北京、天津、浙江、江苏等省(市)购买过投资理财产品的成年人比例均超过60%。 另外,个人信贷使用情况方面,获得过借款的成年人比例与上年基本持平,在银行以外的机构、平合获得过借款的成年人比例城乡差距较小。2018年,全国成年人在银行获得过贷款的比例为39.88%,农村地区为34.62%;在银行以外的机构、平台获得过借款的成年人比例为22.85%,农村地区为21.08%。个人消费贷款持续迅速增长态势。截至2018年末,全国人均个人消费贷款余额为27089.4元,同比增长19.54%。
因暴力催收被查,51信用卡的隐患早已埋下 互金圈再次大地震。这次的震源,是位于杭州市紫霞街80号西溪谷国际商务中心G座,51信用卡(2051.HK)的总部。 10月21日,杭州警方在官方微博公告称,对51信用卡有限公司委托外包催收公司涉嫌寻衅滋事等犯罪行为开展调查。 当日,这家于2018年7月上市的科技金融独角兽,股价直线下挫。截至收盘,51信用卡报收1.77港元/股,跌幅达到34.69%,创下历史新低。 事实上,游走在监管边缘的51信用卡,一路走来的种种选择,早已为如今的困局埋下了隐患。眼下的地震,或许只是迟到的刹车。 剑走偏锋 “摒弃银行,每个人都有更好的交易。”这是全球第一家P2P网贷平台Zopa的口号。 51信用卡董事长孙海涛对此显然有不同的理解,他创立的51信用卡并没有“摒弃银行”,而是和银行形成了同盟,充分利用了银行的信用卡客户,从信用卡管理需求切入,通过“曲线”实现他的P2P王国。 他的这种剑走偏锋的思想,可能来源于早年创业经历。 2007年,年仅28岁的孙海涛创立了房途网,这已经是他第三次创业。在房途网,他凭借之前创业积累的三维地图实景技术,试图通过让购房者和租房者直接在三维地图上找到房东或经纪人,从而摆脱房地产公司的中介,让个人与个人直接交易。由于房地产中介公司已经形成了强大的利益集团,这种另类的P2P尝试并未取得成功,但P2P已经在孙海涛心中埋下种子。他最终将业务交给团队,自己选择另起炉灶。 2012年,孙海涛拉着创始团队闭关一个月,开发出了51信用卡。在金融领域,最大的利益集团无疑是银行,与银行合作而不是竞争,51信用卡在推广时受到的阻力更小,在业务上更多承接的也是银行不愿意做的高风险业务。 但正是这种剑走偏锋,为51信用卡今日的困局埋下了隐患。 51信用卡起家时的主要业务并非是P2P,而是信用卡科技服务费。这项业务占据公司2015年营业收入的一半。 具体而言,信用卡科技服务费主要包括两部分的业务。其一是申请人通过51信用卡办理银行信用卡,51信用卡向银行收取渠道费;其二是51信用卡利用沉淀的客户消费数据,为银行提供信用、风险等各类分析服务,由此获得51信用卡与银行的联名信用卡分成。 在这两类业务的推动下,51信用卡的信用卡科技服务费收入从2015年的4501万元增长到2018年的2.56亿元,几乎每年都有翻倍增长。 数据来源:Wind,界面新闻研究部 但这种速度并不能让公司满意。光靠2.56亿元的信用卡科技服务费,显然撑不起51信用卡这个“互金独角兽”的体量。信贷服务(即P2P业务)是必经之路。 根据招股书披露,公司信贷服务的借款客户包括两类,一类是已经持有信用卡的客户,但是他们有更“即时”的金融需求。另一类客户是非信用卡持卡客户。第一类客户虽然持有信用卡,但在资金周转不畅时,需要通过向第三方借款来保证信用卡不发生逾期;第二类客户则缺乏信贷基础数据。这两种客户对银行来说质量较差,这也是P2P的通病。 不过,51信用卡还是把P2P业务作为2018年上市时最大卖点,以证明其信用卡生态强大的变现能力。公司的招股书中指出:“2017年,面向信用卡持卡人的贷款有74.1%来自公司的信用卡管理用户,信用卡管理平台的借款人数占平均月活用户的比例从2015年的0.9%快速上升到2017年的10.2%,证明了公司将信用卡管理用户转化为借款人的强大能力。” 2015年,51信用卡信贷服务收入仅为1675万元,2018年增长到20.5亿元,三年增长近136倍,占营收的比例也从不到20%增长到70%以上,这种成长速度甚至超出了孙海涛的预期。 挣扎 转折点就发生在2019年。51信用卡2019年上半年信贷撮合及服务费收入8亿元,同比下滑13.9%,在营收中的占比从去年同期的73.2%骤降至57.4%。 51信用卡在半年报中指出:“我们在2019年上半年采取审慎增长的策略,实施更加严格及稳健的风控措施。”这样的“审慎”也许还是来的太晚。2018年,各地就开始对互联网金融风险开始专项整治,要求P2P平台落实“三降”(即出借人人数、业务规模、借款人人数下降)。 51信用卡的“审慎”策略并不是降低贷款撮合总量。可以看到,51信用卡2019年上半年针对信用卡和非信用卡持有人的贷款撮合量分别为120.9亿元和17.4亿元,相比去年同期分别增长4.77%和20.3%。 事实上,51信用卡试图通过降低信贷的笔均借款规模和笔均期限来控制风险。针对信用卡持卡人的贷款笔均规模从去年同期的1.54万元降至1.08万元,笔均期限从去年同期的14.5个月降至10.8个月。但对风险更高的非信用卡持有人借款,51信用卡却更加“放任”,贷款笔均规模和笔均期限不降反升。 数据来源:公司公告,界面新闻研究部 不过,由于非信用卡持有人贷款规模占比较小,公司2019年上半年总体信贷的笔均借款规模和笔均期限还是下降的。这最终导致了公司上半年信贷服务收入的下滑。对此,一位互金从业人员告诉记者:“一般来说,单笔贷款规模越大和贷款期限越长,对借款人的吸引力越大,公司可以收取更高的服务费。” 在信贷服务收入下降的同时,51信用卡的另一项业务介绍服务费却增长迅猛,但这可能也是公司无奈的选择。 介绍服务费本质是51信用卡对其他互金平台的渠道费,公司利用自身的流量将一部分客户导给外部的线上借贷平台。2019年上半年,51信用卡介绍服务费收入接近2亿元,同比大增134.5%。也就是说,很多贷款业务其实公司已经不敢接了,不得不将其转给外部P2P平台。51信用卡在半年报中提到,2019年6月,公司赋能其他金融机构向公司客户提供的信贷规模已经超过自身P2P平台。 这说明51信用卡自身P2P平台的发展受到了很大限制,一方面是因为政策监管,另一方面可能源自公司P2P业务粗放发展带来的损失。 51信用卡2018年贷款利息收入为8837万元,支付给信托优先级持有人的利息开支(相当于资金成本)为4464万元,预期信用损失为5165万元,两者相加已经高于公司贷款利息收入,相比2017年明显恶化,这显然是很难持续的。 数据来源:公司公告,界面新闻研究部 节流换来的利润增长 尽管51信用卡已经面临诸多问题,但这家公司2019上半年经调整纯利还是达到3.08亿元,奇迹般的同比增长12.9%。 节流在其中做了最大贡献。半年报显示,51信用卡在营收增长9.8%的同时,销售费用、管理费用、研发费用分别同比下滑9.8%、30%、30.7%,显得很反常。 如果不是遇到了严重问题,很少有公司会这么做。 如今,随着51信用卡被查,孙海涛离他的梦想越来越远。如果51信用卡最初不涉足P2P业务,甚至如果P2P业务能够早点刹车,51信用卡可能成为一个为用户提供信用卡管理服务的金融科技公司。但历史没有如果。
祸起暴力催收,身陷暴风眼的51信用卡这次无法再“甩锅”了 杭州市西溪谷国际商务中心,金融科技上市公司51信用卡(股票代码:2051.HK)总部所在地,正在成为整个互金圈的风暴中心。 10月21日上午,51信用卡遭遇杭州警方突击调查,数十名业务条线负责人被十多辆警车带走询问。杭州警方如此大阵仗行动,引起业内的诸多震惊、猜测和不安。 当日晚间,鉴于行动引发巨大的舆论影响,杭州警方“破例”在深夜公开了行动缘由:该公司的外包催收机构涉及暴力催收,而非此前业内猜测的爬虫软件问题。 根据通报,今年9月以来,杭州警方接上级部门线索传递,结合日常工作发现,“51信用卡”涉及大量各地异常投诉信息。经初步调查发现,“51信用卡”委托外包催收公司冒充国家机关,采取恐吓、滋扰等软暴力手段催收债务的行为,涉嫌寻衅滋事等犯罪。目前,案件还在进一步侦办中。 22日早间,已于前一日紧急停牌的51信用卡在港交所发布公告称,行政总裁兼执行董事及控股股东孙海涛,公司执行董事及首席财务官赵轲及集团部分员工现亦正应有关政府部门的要求协助调查,需两位董事协助之调查已暂时完结,两位董事未被相关政府部门扣留,且集团资产并无被扣押或冻结。 根据公告,孙海涛也表示,目前,51的核心管理层全部在岗在位,旗下51信用卡管家、51人品等核心业务均运转正常,其中投资业务到期提现正常。 作为51信用卡创始人和实控人,孙海涛在今日早晨6点通过微博发布致歉声明。 “这个风波是因为我们管理上的不完善,尤其是对合作公司的培训和监督不够,导致在对借款人联络沟通过程中出现了一些过激的行为,给个别借款人造成了伤害,为此我们非常抱歉。” 孙海涛表示,在后续的经营活动中,将自觉并认真接受政府的指导,严格遵循上市公司运作规程,进一步落实各项风控措施,杜绝一切不规范的第三方合作。 目前51信用卡仍继续处于停牌状态,停牌前的当日股价暴跌34.32%,市值仅跌剩21.26亿港元。 过去这24小时里,处在风暴眼中的51信用卡究竟经历了什么?祸起暴力催收 数十位中高管被带走,不少员工仍在加班 10月21日傍晚,界面新闻记者探访了51信用卡所在的办公大楼。 一位警方行动的目击者对记者回忆称,在当日上午10时至下午3时的几个小时内,警方通过大巴车接走了几十名楼内员工,阵仗很大,并于当日下午3点左右陆续离开。 据该目击者称,在该办公区内,51信用卡租用了12~15楼作为部分员工的办公室,但12楼已经空置了一段时间。界面新闻记者发现,当晚7点左右,13楼~15楼大部分办公区域依然灯火通明。其间,有不少51信用卡的技术部门员工出入办公区域,不乏有说笑结伴外出吃晚餐的年轻员工。 一位戴着“51NB”黑色工牌外出吃饭的员工向界面新闻表示,今天警方带走了数个部门的负责人,而不是单一部门的员工。她也向记者强调,这些负责人只是被带走询问,并非被“抓捕”,现在还有不少员工选择继续加班。 收获数千条涉暴力催收投诉,甩锅逃避“睁眼瞎” 此次警方突查51信用卡,直指暴力催收问题,并经初步调查发现,“51信用卡”委托外包催收公司冒充国家机关,采取恐吓、滋扰等软暴力手段催收债务的行为,涉嫌寻衅滋事等犯罪。 公开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9月30日,51信用卡旗下网贷产品“51人品”借款人端待还资产余额为107亿元,对应投资人端待还余额仅97亿元,是杭州目前最大的网贷平台之一。 但伴随着规模迅速做大,51信用卡却在管理上越来越力不从心,在消费者投诉网站“21聚投诉”上,51信用卡旗下的产品投诉总量达到数千条,其中涉及暴力催收占了相当大的比重。 在该网站上,数千条涉及51人品贷暴力催收的投诉有着相似的“套路”:用户逾期后遭遇“呼死你”恐吓,被认定为骚扰电话的手机号对用户手机狂轰滥炸、不停发送各类网站的验证码短信;也有催收人员通过短信语言威胁亲朋好友逼迫用户还款,对用户造成心理压力,不乏有人因此失去工作、亲友反目。 更为恶劣的是,51信用卡催收外包公司通过PS 图片、公章的方式,冒充国家公检法机关,或律师事务所,向用户发函催收,严重破坏国家机关形象。 图1 用户被垃圾短信骚扰 图2 用户遭催收人员言语威胁 图3 冒充律师事务所 对于这些投诉情况,51信用卡的官方回复也是相当轻描淡写。 绝大多数情况下,51官方客服会通过“甩锅”外包催收公司来逃避暴力催收带来的不良后果。该公司客服通常会在平台上回复用户:“无效投诉,投诉人反馈电话并未我司电话。” 催收规则亟待完善,两高两院:暴力催收必究 警方曝光的51信用卡的软暴力催收问题并非行业特例。 近年来,在消费贷款呈现两位数高速增长的数年之内,银行、消费金融公司、网络小贷公司等多种持牌金融机构的暴力催收行为也屡见不鲜,“714”、“裸贷”等更极端的非法放贷机构更助长了社会“涉黑势力”的暴力催收气焰,但“老赖”与社会催收人员“黑吃黑”的催收方式显然并非解决之道。 贷款前端问题,如贷款实际利率过高、罚金设置不合理、宽限期限未明示借款人等,都未被有效设置成为防暴力催收的方式。除了外包催收机构之外,51信用卡自身难逃暴力催收责任。 合规催收制度建设方面,社会仲裁、互联网法庭也未得到有效普及,合法催收成本过高、效果不明显也成为网贷公司选择暴力催收方式的推手。 在社会层面,信用体系的建设依然滞后,网络借款不上征信的侥幸心理,助长老赖的嚣张气焰,催收公司的施压则进一步激化矛盾,极易成为引发极端事件的导火索。 明知外包催收公司暴力催收,却选择甩锅逃避“睁眼瞎”的做法背后,实则是中国催收行业规则的长期缺位。 2017年5月,深圳发布《网贷催收行为规范征求意见稿》 这份文件中提出:严禁催收机构在任何非正常时间段与借款人就催收事务进行沟通,正常时间为上午8:00至下午9:00;严禁使用电话、短信或匿名电话等手段重复不断地(同一天不得超过3次)侵扰未清偿债务的借款人;严禁催收人员骚扰债务人的咨询人、家人、同学及朋友,以追问有关借款人的下落或联络方式;严禁使用静坐、文身、堵门、泼墨汁、刷大字等恐吓或威胁手段;严禁使用在借款人同学群、亲属群等QQ群、微信群中公布或威胁公布借款人欠债信息、“裸照”等损害借款人名誉的方式进行催收等。 当时,业内对于这份要求苛刻的意见稿颇有微词,但对严格限制暴力催收这一不符合社会法律、道德的做法,呈现压倒性支持。可惜的是,这份文件却不了了之,两年多以来都未再推出正式版本。 值得注意的是,与当日杭州警方行动存在微妙巧合的是,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和司法部联合印发的《关于办理非法放贷刑事案件若干问题的意见》正式下发且开始实施。 该份意见强调,禁止暴力催收。《意见》指出,为强行索要因非法放贷而产生的债务,实施故意杀人、故意伤害、非法拘禁、故意毁坏财物,寻衅滋事等行为,构成犯罪的,都应当数罪并罚。以及纠集、指使、雇佣他人采用滋扰、纠缠、哄闹、聚众造势等手段强行索要债务,尚不单独构成犯罪,但实施非法放贷行为已构成非法经营罪的,应当按照非法经营罪的规定酌情从重处罚。
华夏、合煦智远、华宝等基金公司今日率先披露了2019年三季报。从基金经理三季度的操盘路径看,主要减持了前期涨幅可观的消费和农业板块,增持了医药与华为产业链个股。 看好结构性机会 三季度行情分化较为明显,5G、自主可控、国产替代等主题明显反弹,而钢铁、石化、煤炭、地产等和宏观经济高度相关的公司股价表现相对较弱。 就A股市场而言,恒越核心精选基金经理李静表示,从三季度走势看,A 股市场对外部因素的承受能力在增强,市场底部在逐步夯实。目前市场依然以存量博弈为主,后市震荡向上的概率较大,存在结构性机会。 合煦智远嘉选混合基金经理朱伟东表示,中期视角下,中国经济处在新旧动能转换期,未来仍然拥有巨大的发展潜力。目前市场呈现区间筑底、结构分化等特征。 消费板块吸引力下降 今年三季度,贵州茅台、五粮液等消费龙头股持续上涨。从公募基金的操作情况看,不少基金经理已经趁着股价大涨而落袋为安。 合煦智远消费主题基金经理程卉超表示,三季度末,消费指数已处于过去10年来的较高水平,整体消费板块的风险回报吸引力较年初下降。在家电、轻工和汽车等消费行业,仍有相当数量的公司估值不高,经营正在逐步走出底部,值得关注。 华夏行业精选基金经理王劲松表示,8月份适当提升了仓位,减持了涨幅较大的部分农业和食品饮料标的,增持了新能源汽车和新能源设备供应商。 程卉超表示,从中长期风险和收益角度考虑,主要配置了地产下行风险暴露充分、预期回报有较大吸引力的家居和厨电行业,以及估值偏低、产品生命周期长、持续经营能力强的价值型公司。 加仓医药和华为产业链 谈及后市的布局方向,基金经理表示,主要看好医药和华为产业链。从三季报来看,基金已经着手进行了加仓。 华夏策略精选基金经理林晶表示,三季度降低了地产、航空和部分化工行业的配置,增加了华为国产化产业链、自主可控等子行业配置,对电子、计算机等个股配置进行了优化。 李静表示,三季度减持了少量银行股、部分业绩不达预期的中等市值股票以及公司治理不佳的标的。“目前股票仓位在80%左右,主要布局在医药、电气设备、家电汽车、非银以及公用事业等方面。”李静同时表示,港股部分品种已经具有中长期正向收益预期,要耐心布局,等待开花结果。此外,后续会更多关注行业景气度见底回升、估值较低的行业和板块。 华夏磐晟基金经理董阳阳表示,三季度减少了金融板块的配置,仅保留了成长性较高的保险行业和龙头效应明显的地产行业,适当地从自下而上的角度加大了对云计算、5G 、OLED和医药板块的配置比例。 华夏潜龙精选基金经理潘中宁也看好华为产业链,增加了TMT 的配置比例。 对于看好的方向,朱伟东表示,未来会选择更高品质、产业地位牢固、长期商业价值确定性更强的核心标的,投资主线可概括为“资产荒受益股+景气行业的龙头股+周期底部掘金”,关注创新药、疫苗、军民融合等投资机会。
据第一消费金融消息,10月21日,51信用卡遭到警方调查,杭州某金融科技公司高管透露照片显示,现场路边停靠多辆警车;有消息表示,有一百多名警察冲进51信用卡所在西溪的办公大楼;有51信用卡公司员工对朋友保平安称,自己没被抓,因为警车坐不下了。 据知情人透露,现场12辆警车坐满,51信用卡CEO孙海涛昨日已被带走协助调查。 财视传媒联系51信用卡公关负责人求证,电话处于无人接听状态。 天眼查数据显示,51信用卡为实用的信用卡管理工具及理财服务平台,由杭州恩牛网络技术有限公司开发,旗下还有51信用卡优惠、51记账、51银行卡保险箱系列app,基于商户和用户行为的大数据为生活服务O2O业务提供数据和平台服务。CEO为孙海涛,联合创始人杨宇智。 据同花顺数据,港股51信用卡(02051)开盘下跌,截至10月21日13点16分,报1.76港元,跌幅扩大至35.06%。
从代工到定制 莆田鞋业正经历深刻的转型之变 新华社福州10月21日电题:从代工到定制 莆田鞋业正经历深刻的转型之变 去年底,在杭州做电商十多年的黎茂成做了创业生涯中的一个重要决定:将公司总部从杭州搬到福建莆田。 此前,黎茂成自创的鞋业品牌在业界小有名气,通过电商渠道年销售量数百万双。“莆田制鞋工艺水平高,有完整的产业链,和当地鞋企合作前景广阔。”黎茂成告诉记者,新公司正在大量招兵买马,2000多平方米的办公楼已经装修完成。 莆田是中国鞋类产品的主产区和重要出口基地之一,鞋业是当地传统支柱产业,全市工商登记鞋业及相关企业4000多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325家,从业人员超过50万人,2018年鞋业全部产值超过千亿元,70%以上鞋企以代工为主。 近年来,一场深刻的鞋业产业转型正在这里发生。 “外贸环境不确定性增大,特别是来自美国的订单减少10%,出口利润变薄。”莆田市工信局总工程师陈俊杰告诉记者,复杂的外部环境逼迫当地鞋企加快转型升级步伐。 莆田市永丰鞋业有限公司是出口龙头企业,2018年鞋业产值10亿余元,此前,对美出口占到公司订单总量的90%以上。 “去年开始,我们调整出口方向,在欧洲、澳洲十多个国家获得新的订单,尽管这些国家没有像美国那样动辄数十万、上百万双的订单,但出口到更多的国家和地区,量也能上去。”永丰鞋业副总经理林华忠告诉记者,经过一年多转型,公司出口到美国的鞋从此前占比90%降到50%左右,今年来企业订单保持稳中增长态势。 “尽管国际贸易环境存在不确定性,但世界离不开中国制造”,莆田百合鞋业有限公司行政总监方志远告诉记者,不少美国客户提出和企业一起分担加征的关税,宁可在美国卖场提价也要采购莆田鞋。 更多鞋业企业转变给国外品牌做代工的单一发展模式,“两条腿走路”,通过创设自主品牌,和国内知名品牌合作开发鞋业产品,给国内知名品牌代工等方式,进军国内市场。 在双驰实业股份公司产品展厅,有一块“现场私人定制”区域,消费者现场扫描测试脚型数据,选定鞋款、配色、面料、鞋面图案等,公司进行自动化生产,最快20分钟就能拿到一双专属定制运动鞋。 “私人定制”是莆田鞋近年来转型的一个成功案例,通过细分市场,满足消费者差异化需求,受到越来越多年轻人的青睐。 莆田市鞋业协会会长陈文彪说,经过数十年发展,莆田制鞋工艺、技术工人、产业链配套等方面都有较大优势,运动鞋等产品不输于国际知名品牌一线产品,这是鞋业转型升级的底气所在。 针对鞋业出口面临的复杂形势,莆田市也出台多项措施帮助企业转型升级。据莆田市政府负责人介绍,市政府通过建立滚动认定“白名单”制度,培育鞋业产业链龙头企业、核心企业、创新型企业,列入“白名单”企业,贷款按基准利率,贷款额只增不减,信用等级不降,市再担保公司给予每家单笔不超过500万元的担保,担保费由市财政给予补助,减轻银行压力。 莆田市还通过建立原材料集中采购平台,降低采购成本,成立鞋业产业投资基金,投资于提升产业基础和产业链水平的创新型企业、项目,加大稳外贸、电商扶持力度,成立鞋业创新服务中心等措施,扶持鞋企发展。 莆田市市长李建辉说,市委市政府全力支持打造莆田鞋区域品牌,对各家鞋企产品质量严格把关,经过权威检测质量过关的鞋企可以使用区域品牌,使用区域品牌的鞋企要做到和耐克、阿迪达斯等国际知名品牌质量“同线生产、同标检测、同质输出”;同时,鼓励、扶持各家鞋企打造自己的自主品牌。 记者采访到,今年来,尽管来自美国的订单出现减少,但今年来莆田鞋业出口及产值仍然保持稳定增长态势。 “作为企业还是要练好内功,加快转型升级,才能在复杂的形势下取得主动。”多位企业家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全国社保卡持卡人数达12.99亿人 覆盖超93.1%人口 中新网10月21日电 在人社部21日召开的第三季度新闻发布会上,新闻发言人卢爱红介绍,截至9月底,全国社保卡持卡人数达12.99亿人,已覆盖超过93.1%人口。 在会上,卢爱红指出,今年以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取得积极进展,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就业形势持续保持总体稳定。前三季度全国城镇新增就业1097万人,基本完成全年目标任务,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登记失业率均低于控制目标,稳就业各项政策措施持续发力,失业保险援企稳岗工作力度不断加大。1-9月,全国共有75万户企业享受到稳岗返还275亿元,惠及职工3993万人,81万人次领取了职业提升技能补贴12.9亿元。 社会保障制度运行平稳,全民参保工作稳步推进。截至9月底,基本养老、失业、工伤保险参保人数分别为9.56亿人、2.03亿人、2.5亿人,较去年底分别增加1323万人、642万人、1136万人。降低社会保险费率工作取得积极成效,1-9月,全国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减费2725亿元。随着调整缴费基数政策逐步落实到位,政策减负效果进一步增强。1-9月,三项社会保险基金总收入4.17万亿元,总支出3.91万亿元,截至9月底三项社会保险基金累计结余6.72万亿元。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工作进一步推进,10个省份提高了基础养老金水平。社会保险管理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截至9月底,全国社保卡持卡人数达12.99亿人,已覆盖超过93.1%人口。 人才队伍建设取得新的成效。人才评价制度改革稳步推进,职业技能提升行动扎实开展。劳动关系保持和谐稳定,根治欠薪夏季专项行动取得较好效果,省级政府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工作考核顺利完成,属地责任进一步压实。 人社扶贫工作取得积极成效,已累计帮扶贫困劳动力实现就业1126万人,比去年底增加138万人。2017年以来,组织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参加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516万余人次。全面落实为贫困人员代缴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费等政策,基本做到应保尽保。人才专家助力脱贫攻坚工作持续推进。 同时,人社系统行风建设取得新进展,30个省份制定并公布了事项清单和办事指南,告知承诺制试点已陆续启动开展。行政审批服务进一步优化,人社公共服务进一步便民化,窗口单位经办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