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2020年疫情让每个人的生活都发生了改变,对于那些靠网络借贷为生的年轻人来说,疫情更是让债务危机提前爆发,有关年轻人负债的话题一度冲上热搜。 本文作者曾经也是其中的一员:因为生意失败负债100多万元,为了躲债远离家乡沦为“三和大神”。但与其他欠债人不同的是,他通过努力重新“上岸”,并且因为在网上分享自己的流浪及还债经历,吸引了一大波粉丝;他开始给负债的年轻人做债务咨询,前后共接手了近8000个案例。 他通过经手案例总结出,赌博和超前消费是让年轻人债务缠身的两大原因,网络贷款的兴起在其中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借钱容易,还债太难,只有极少数人能靠自己还清贷款。 以下是他的自述,编者反复确认过其真实性: 这是一个听起来很魔幻,却又实实在在发生的故事,一个关于小镇青年梦碎千万富翁,欠了一屁股债,背井离乡远离家人,从身无分文、睡大街、吃剩菜剩饭到逐渐还清债务,再到成为为一大批债务缠身者指明道路的人的故事。 黄粱一梦:从“县城首富”到负债百万 大学毕业之后,我拿着大学期间在酒吧做兼职赚的钱,与人合伙在老家一所大学附近开了一家小型清吧。由于这是当地第一家清吧,没费多大劲我就赚到了人生的第一个30万。 在常来光顾的客人中,老K对我很是欣赏。一天晚上他告诉我,他手头上有一个政府的项目,稳赚不赔,问我要不要加入跟着赚一笔,趁着酒劲加年轻气盛,以及他呈现出来的靠谱与这个绝佳的机会,我立马点了头应下来。 后来发生的事情远远出乎我的预料,在短短半年内,我30万的资金滚到了60万,而且这个雪球还在越滚越大。 看着账户里越来越多的余额,我感觉自己就要飘起来了。我开始频繁地出入各种娱乐场所,由于我出手阔绰大方,经常拿酒吧的消费冠军,身边结交了一大批爱喝酒又有点闲钱的各类人士,很快在小县城里出了名。各种传言添油加醋,说我资产少说也有七个零,而此时我才二十出头。 渐渐的,前来打探、攀朋友的人越来越多,大家都很好奇我是怎么从一个穷小子变成有钱人的。对于兄弟,我还是毫无保留地“先富带动后富”,不少人都跟着在这个投资项目中赚到了钱。有钱赚的消息不胫而走,越来越多的人慕名而来想找到我投资。 到了2015年中旬的时候,我的三十万本金已经滚到了三百多万。我决定压上自己所有的资产,再借一些钱,一步到位赚他个一千万。不到二十五岁成为千万富翁这样的诱惑实在是太大了。 然而好运就止于此。突然有一天,那个项目的联系人手机关机,怎么也联系不上了。这个噩耗犹如晴天霹雳,把我整个人都打懵了。我三百多万的资金全部都投进去了,身上只剩下了两三万块钱。我怎么也不愿意相信,然而接踵而来的催款人让我不得不接受这个事实。 这一次的投资我不仅仅投入了自己的全部身家,也向当地的一些民间借贷机构借了一部分钱来把雪球滚大,总计100多万元。不仅仅如此,一些参与投资的朋友也翻了脸,来问我要钱。这些虽然不是我的债务,投资前也说清楚了我不担保,但是没了钱的人已经急红了眼,不管不顾地来家里堵我威胁我。催款人声势浩大,甚至用石头砸门、砸玻璃,家里人不堪其扰,只得搬到了亲戚家。 这期间,我也尝试过做点生意来把欠款还上,但不论我去和哪一家供货商洽谈进货事宜或者租店铺,都有人在背后指指点点,说我是不是又想吞别人的钱。这件事只能不了了之。 欠款之后,我99%的朋友都消失了。我很颓废,只能用酒精麻痹自己的身体和大脑,逃避着现实的压力。混乱的生活作息和巨大的精神压力终于压垮了我。我重病了一场,在医院一住就是七八天,曾经的朋友一个都没有出现。临到缴费的时候我发现自己的钱根本不够,最后还是父亲从单位请了假过来给我缴费。 看到父亲疲惫的身影,我终于忍不住哭了一场。这是事情发生之后我第一次落泪。 后来,我和我父母进行了一次彻夜长谈。父亲试探着问我说要不把家里住的房子卖了来偿还债务。这场事情之后,父母一下子也苍老了许多,我心里真不是滋味。自己赚到的钱没怎么给父母享受,现在却要他们把自己辛苦半辈子买下的房子卖了去还债,我实在是接受不了。 当晚我们做了两个决定:因为每天都有好多人上门讨债,我就让父亲暂时先搬到我的外婆家住,并传出话去说这套房子已经卖掉了以躲避不断找上门的催债人;我第二个决定是离开家乡,到北京去闯一闯,赚到钱后把债还上。 闯荡北京:睡过马路吃过剩饭,最终还完债务 带着奶奶给我的1000块钱,我只身前往北京。 火车票和吃饭花掉了我400块钱,到北京的那天晚上我兜里只剩下600元不到。北京最便宜的旅店也需要100元一晚,那天晚上我在动车站附近的一家饺子店门口熬了一晚上。 那天晚上我在手机上找了许久,找到了一个北京某肿瘤医院附近的一个房子,那里居住的几乎都是病人的家属,只要50块钱一天。那个地方非常阴暗潮湿,没有阳光,房间在地下室,洗手间与卫生间都是公用的。由于实在是太累了,找到房子的当晚,我倒头就睡,起来已经是第二天下午了。醒来之后我恍惚了很久,过去的一个月就像一场梦,现在梦醒了。 作者在朋友圈记录当时睡马路的经历 由于我有做酒吧的经验,北京酒吧行业发达,再加上酒吧对打工者往往采用现金结账,我就专门找酒吧营销的工作。没有费很大劲,我在北京某个娱乐场所里面找到了一份订台的工作,主要工作内容就是吸引顾客去酒吧喝酒,我按人头和消费拿提成。 但我工作的酒吧并不提供吃饭住宿。很快,奶奶给我的钱花光了,而酒吧还没给我结工资,吃饭就成了我最直接需要面对的问题。实在是太饿了,怎么办?那就只有讨饭一条路了。我的办法是等在小快餐店门口,等他们吃完了走的时候我去把剩下的饭菜吃了填饱肚子。有的时候一天只能吃上一顿剩饭。偶尔运气比较好,有些客户会喊着我一起过去喝酒吃饭,我就跟着去蹭点饭。 由于信用的缺失,再加上不想让父母担心,我咬着牙没有找家人要钱,更不敢去贷款。无奈之下,很多个夜晚我都是在一个银行的ATM取款机中过的夜。眼看天就要凉下来了,天无绝人之路,我幸运地在三里屯附近找到了一间车库。我去捡了一些纸板在车库里搭了一个小床,捡了一套防寒服,将就不冷,住的问题解决了。 渐渐地,我的工作稳定了下来,凭借着自己在酒吧行业的经验,我的收入也有了增加。但是我依然欠着钱,在北京这个偌大的城市,我时常感到孤单。为了能结交一些朋友,也为了能给酒吧招徕一些客户,我开始把自己的经历在网上分享出来。有的帖子意外爆红,吸引到了大量的欠债人群的关注。 这些人多是一些和我一样经历着债务危机的人。刚背上债务的人十分迷茫且孤独,而我正好是一个过来人,很多人都想要找我聊聊。有时候光一天就会有上百个人加我为好友要跟我聊天,还要工作的我完全回复不过来,无奈之下我想到了通过收费来筛选好友。我收的不多,就50块钱,不限时间不限次数的跟欠债人聊天。 因在知乎上持续分享自己的“上岸”经历,作者收获了15万名粉丝 出于同情或是其他的原因,有不少有一定经济条件的人来酒吧光顾我的生意,和我喝酒聊天问我这段时间是怎么过来的。说起来这段经历给我最大的收获就是:无论在多糟糕的境地下,一定要坚强,不能被自己打败。只要熬住挺住,未来一定会有转机的。 到了18年下半年,我逮住了一个机会,靠着以前的人脉和自己在打工过程当中积累的人脉,我做了一些投资,终于还完了债务。这也给更多的欠债人提供了希望。我就把更多的精力转向了债务咨询,退出了酒吧行业。 转型咨询:8000个案例,赌博和超前消费最多 从2019年的6月份到2020年的6月份这一年中,我接到的咨询量进入了一个高峰期。没有工作室,所有的咨询我都是一个人对接解决的。到目前我一共接手了近8000个案例咨询。有欠银行的,有欠私人的,有从网络贷款的,有的是民间借贷的…… 这其中因为网贷和信用卡欠债的是最多的,做生意创业失败的还只占少数。 作者在知乎上的付费咨询数,更多的案例通过微信聊天进行 接触的人多了之后,我发现赌博和超前消费是让人债务缠身的两大原因,而网络贷款的兴起在其中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比起传统的向亲戚朋友借钱,网络贷款方便快捷,审核宽松,而且不会被人知晓。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在中国的人际关系中,谁向谁借钱,其实谁就欠了谁,有点低一等的感觉,很多人爱面子,不愿意让亲朋好友知道了自己的财务危机或者是消费行为,所以会倾向于选择简单快捷、隐私得到保护的网络贷款。 随着消费主义的普及,初入社会的年轻人们看到了外面花花世界的纸醉金迷,也不禁想要体验一把“中产阶级”的生活。背上同款的包包,用上同款口红,仿佛自己就拥有了梦想中的生活。包包很贵要上万,工资完全不够,怎么办?自制力不强的年轻人很容易就被网贷吸引了。一方面是紧紧巴巴的经济收入,另一方面是大手大脚的超前消费。收支不平衡的雪球越滚越大,终于,危机爆发了。 还有一些人不到南墙不回头,一个平台借不出钱后就去找其他的平台。从一个平台慢慢蔓延到十个二十个甚至三四十个平台,一直到最后滚不动了,信用卡也是一张又一张地刷爆。这些钱,用起来有多么潇洒,还起来就会有多么痛苦。 各式各样的互联网平台会推出不同的借贷广告和借款方式,什么低利息啊,免息期啊,先付后用啊,都是在引导一大批自制力缺失的人提前消费。很多自以为可以不被网贷困住的年轻人,还是在上车之后就无法停车了,一路前行,直到债务全面爆发。 在接触的这些人中,有两个人让我印象特别深刻。第一个是个河南郑州的小男孩,20多岁。家中条件很不错,为他购置了房车。这个孩子迷恋上赌博之后,不停的借钱。因为他本人条件信用都不错,一通操作下来通过网贷借到了100多万,但在18年世界杯的时候赌球输了个精光,出于无奈他卖掉了自己的房车来偿还债务。 当时我苦口婆心劝告他不要再碰赌博了,但是他依然不死心,还想着要通过赌博来翻身,把之前输掉的钱再赚回来。他又通过网贷平台借了几十万,并且又一次输得血本无归。最后还是他的家人站出来帮他还清了贷款,我每每想到这个小男孩都觉得可惜。 第二个让我记忆犹新的是一个单亲妈妈,丈夫是做生意的,网贷了70多万之后在生意场上都赔完了。丈夫因为害怕就跑路了,这个单亲妈妈自己带着女儿,每天没日没夜的工作,打好几份工,终于在2017年到2020年9月这段时间中还清了贷款。 还完最后一笔欠款的那天,她特地找到我说感谢我给了她鼓励,我也是真心为她感到高兴。即使是普通人家,夫妻二人一起工作的情况下,一个家庭一年要攒下20万何其困难,更何况是这样一个单身母亲,其中吃了多少苦大概也只有她自己知道。 还债太难:只有极少数人靠自己还了钱 大多数欠债的朋友找到我的时候,几乎都是要崩盘的节奏,很少有人及时止损,主动断掉贷款,因为他们普遍有一种心态,先把眼前的钱借来用,后面一定能逮住一个很好的机会赚一大笔钱把债务还清。可悲的是,他们低估了赚钱的难度。 我会为这些欠债者提供一些基本的法律知识和债务知识,他们将会面临怎样的处罚和前景,综合分析他们原生家庭的状态、赚钱能力和性格,结合实际为他们指出一条最合适的道路。 这里必须要说一句,我做债务咨询这么多年,也跟踪了大量欠债人的还款状况,不靠非法方式,不靠父母亲人出面,不靠占地拆迁横财等状况的,自己辛辛苦苦打工,做生意赚钱还清债务的,寥寥无几。为什么还债会这么难呢? 首先,是欠债人要面对催收这一关,会干扰他们的正常工作。对于征信出问题的欠债人来说,很多公司不会聘请他们,他们的就业渠道相对狭窄;其次,欠债人的名誉受到了巨大的影响,亲朋好友不再信任他们,他们很难获得创业的初始资金支持或者是其他方面的信任;再次,他们焦虑,惶恐不安,自卑,自责,害怕面对熟人,也不太爱跟陌生人交流,渐渐自闭。 这里面的欠债人心态比较差,他们看不上慢钱,眼中一般盯住了快钱。比如一个人欠债一百万,你给他一个月一万块钱的薪资,他不会很满意,因为觉得不吃不喝要还完钱,起码要十年。其实是他们思维固化了,现在拿一万,不代表以后一直拿一万,后面有机会拿更高的工资,但他们心态普遍在债务的压力下显得浮燥,沉不下心做事儿。 我给欠债人的建议是,他们必须忘记过去的一切,不要想着欠了多少钱,手上有事儿就干着,不要做梦,不要幻想,随便干点什么,总比什么也不干要好。可是在现实中,很多欠债人的心态崩了,终日无所事事,沉浸在后悔中,啥也不干的人相当多,他们似乎在等待上天掉馅饼。 机遇是留给那些有准备的、正在做事儿的人,而那些痴心妄想、不想辛勤努力的人,往往就此沉沦,背负着债务,越来越多。这时候,他们沉沦的概率是很大的。 我们可以想象一下,一个二十出头的小男孩小女孩,欠了五六十万,要在短时间之内把这个钱还完,不然就会影响自己的学业或是事业。他们别无选择,只能去赚快钱,去一些不光彩的不太合法的一些灰色行业。 就我知道的一些灰色产业里面有大量的人是有欠债背景的,比如我们熟悉的海外的博彩行业,国内的夜场行业,这是对于底层欠债人来说,是相对安全且快速的一条还款途径。 做债务咨询这些年来我接触了太多人,每个背上债务的人都是一样的迷茫。但是之后的道路却把人带向了不同的方向:有的人往父母背后一缩,让父母帮自己解决;有的人选择跑路,到一个没人认识的地方重新生活,甚至不惜抛妻弃子;更有的人把个人征信置之身外,出了任何一个平台,就去贷钱,平台上的钱也不还,就靠贷款生活;只有非常少数的人能靠自己努力把钱还上。无论他们一开始出于什么原因借了钱,这些浪子回头并决心自己承担的人都值得尊重。 我总结了一下,解决债务问题,有几个重要步骤: 第一,实事求是认识自己的问题,不要逃避,不要幻想,不要害怕承担责任,不要害怕被人知道,不要一直想着捂着,可以告诉家人一起想办法; 第二,一定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不要一直后悔,不要责备自己,不要萎靡不振,要让自己保持乐观理性的心态,要对未来充满信心; 第三,对债务知识和法律法规要有一定的基础常识,结合实际制定好还款计划,努力去挣钱,节约开支,开源节流。 到中年,暮然回首,林林种种好比南柯一梦; 想当年,初出茅庐,意气风发更念前程似锦。 喜荣华正好,恨无常又到; 眼睁睁,把家业故乡全抛。 金银本是身外物,何必枉悲伤! 世间富贵来若匆匆,去必无踪。 劝看官,莫要蒙了心,珍惜眼前人眼前事,人生本就一场梦。
2月19日讯,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据对全国流通领域9大类50种重要生产资料市场价格的监测显示,2021年2月上旬与1月下旬相比,23种产品价格上涨,23种下降,4种持平。其中,生猪(外三元)价格为31.4千克/元,环比下降9%。
中央一号文件在农业生产方面相比于过去主要有三个方面变化,粮食安全问题高度提升、种业首次单独成段表述、生猪养殖政策由短期产能恢复转为长期健康发展。推荐四条投资主线,种植板块苏垦农发、中粮糖业,种业板块大北农、荃银高科、登海种业,生猪养殖板块牧原股份、天康生物、中粮家佳康,农业绩优股海大集团、圣农发展。 中央一号文件在农业生产方面相比于过去主要有三个方面变化,粮食安全问题高度提升、种业首次单独成段表述、生猪养殖政策由短期产能恢复转为长期健康发展。结合当下基本面我们推荐四条投资主线,种植板块苏垦农发(行情601952,诊股)、中粮糖业(行情600737,诊股),种业板块大北农(行情002385,诊股)、荃银高科(行情300087,诊股)、登海种业(行情002041,诊股),生猪养殖板块牧原股份(行情002714,诊股)、天康生物(行情002100,诊股)、中粮家佳康,农业绩优股海大集团(行情002311,诊股)、圣农发展(行情002299,诊股)。 ▍粮食安全问题提至更高高度。 两个方面变化值得关注:1)粮食安全问题部分阐述由前两年的“强化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考核”变为“地方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切实扛起粮食安全政治责任,实行粮食安全党政同责”。2)将“坚决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单独成段表述更加清晰,提出具体的工作开展形式、监管制度和惩罚措施。 ▍打好种业翻身仗。 从今年种业内容首次作为小标题单独成段表述,其中提到“尊重科学、严格监管,有序推进生物育种产业化应用。”我们预计生物育种有望持续得到政策呵护,转基因玉米商业化进程将继续稳步推进。 ▍生猪养殖政策着眼于长期发展。 今年表述由“加快恢复生猪生产”转为“加快构建现代养殖体系,保护生猪基础产能,健全生猪产业平稳有序发展长效机制”可以看出政策重点从短期和增加供给转为长期和有序发展,这也表明落后产能扩张将很难得到政策支持,而龙头企业或将获得政策倾斜。 ▍风险因素: 动物疫病大规模爆发;食品安全问题;自然灾害等。 ▍投资建议:建议把握以下投资主线。 1)种植:粮食安全问题重视程度提升,推荐受益于农产品(行情000061,诊股)价格上涨、公司经营稳健的苏垦农发、中粮糖业等。 2)种业:“打好种业翻身仗”首次作为标题写入一号文件,预期转基因玉米商业化政策将稳步推进,转基因种子的推广将使得掌握核心技术的企业充分受益。推荐种业龙头企业大北农、荃银高科、登海种业等。 3)生猪养殖:非洲猪瘟疫情反复,高猪价时间预期延长,推荐成本控制得当、出栏量高增的牧原股份、天康生物、中粮家佳康。 4)推荐政策持续支持的技术社会化服务、品牌和标准化生产相关的海大集团、圣农发展等。 中信证券(行情600030,诊股)研究 文丨盛夏 熊承慧 彭家乐 朱欣頔
国家发展改革委18日称,根据近期国际市场油价变化情况,按照现行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自2021年2月18日24时起,国内汽、柴油价格每吨分别提高275元和265元。本次调价后,2021年成品油调价将呈现“三涨零跌零搁浅”的格局。 此次调价折合成升价后,92#汽油每升上调0.21元,0#柴油每升上调0.23元。以油箱容量50升的普通私家车计算,加满一箱油将多花10元左右。 国家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表示,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三大公司要组织好成品油生产和调运,确保市场稳定供应,严格执行国家价格政策。各地相关部门要加大市场监督检查力度,严厉查处不执行国家价格政策的行为,维护正常市场秩序。 本轮成品油调价周期内,国际市场原油价格大幅上涨,伦敦布伦特和纽约WTI油价双双突破每桶60美元。国家发展改革委价格监测中心预测,支撑当前国际油价上涨的因素并不稳固,短期内国际油价可能呈现区间波动态势。(记者 熊丽)
早料到2021春节档会火,但没想到会这么火。 2021年,中国电影行业迎来了开门红。 2月12日,大年初一《唐人街探案3》、《你好,李焕英》、《刺杀小说家》等7部院线电影如期上映,虽然今年电影上座率仍然被控制在75%以下,但抵不住大众的观影热情。春节档首日,全国超3400万观众走进电影院,当日票房超17亿,刷新了中国影史的单日总人次和单日票房的新纪录。 与此同时,2021年春节档票房也创下了历史新高。灯塔数据显示,截止2020年2月17日24点,缺席一年的春节档院线票房已经突破80亿,超越2019年春节档68亿总票房,迎来深V反弹。 有网友开玩笑,“今年春节没看过几部电影,都不好意思跟朋友聊天”;而“一票难求”的情况也再次出现。 1 《唐3》领跑,《李焕英》逆袭 据统计,截至2月18日0时,春节档电影实时总票房已突破80亿元,远超往年同档期票房,同时刷新了全球单一市场单日票房、全球单一市场周末票房等多项世界纪录。其中,2月12日,农历正月初一,全国3400多万观众走进电影院,全天产生票房超17亿元,刷新了中国影史的单日总人次和单日票房的纪录。 图片来源:人民日报微博 从单部影片来看,《唐人街探案3》以6天豪取35.52亿元,夺得今年春节档票房冠军,不仅超过了《唐人街探案2》33.98亿元的票房,而且首周末3天(2月12日至14日)3.98亿美元(25.73亿元人民币)的票房打破了《复仇者联盟4》保持的北美首周末3.57亿美元的单一市场票房纪录。 图片来源:猫眼影业 《你好,李焕英》以27.24亿元票房夺得今年春节档亚军。该片上映首日票房2.9亿元,与《唐人街探案3》差距非常大,但是凭借好口碑发酵,票房和排片占比不断逆袭,到大年初七时,单日票房仍有5.59亿元。尽管春节档票房大幅落后《唐人街探案3》,但如果能继续保持目前强劲的票房走势,最终票房有可能逆袭。 奇幻大片《刺杀小说家》以5.39亿元票房夺得第三名,《熊出没·狂野大陆》3.68亿元,《新神榜·哪吒重生》2.34亿元,《侍神令》2.1亿元,《人潮汹涌》1.51亿元分别位居第四至七名。 虽然受疫情影响,影院上座率与排片场次都有所减少,但在经历2020年电影荒与《唐人街探案3》等大IP的双重作用下,大众的观影需求反而在春节档得到了集中爆发。 灯塔数据显示,2021年春节档首日观影人次达3432.1万人次,较疫情前2019年春节档首日3229.3万人次增长6.27%。如果将时间放长可以发现,今年春节档较2020年下半年最重要档期国庆档1842万人观影人次也有巨大提升,增长幅度高达86.32%。 2 观影“一票难求” 从大年初一到大年初六,影院几乎场场满座。社交平台上,不少网友都“吐槽”今年电影票难买,价格也是“水涨船高”。 根据灯塔专业版数据,今年春节档(数据统计为初一至初五)全国平票价为49.1元,比2019年春节档平均票价高出4.5元,增幅为10%。其中北上广深一线城市涨幅明显,较2019年春节档一线城市平均票价高出10.5元。 图片来源:官方微博 据某一影城店长坦言,今年春节档他所在的影院主要经历了三次涨价。“我们1月29日开始出售大年初一的票,刚开出30%的场次就看到卖得非常快,所以有了第一轮涨价,从50元左右涨到60元左右。临近春节时发现大家调整到七八十元,那就都调成七八十元。过了初一发现,即便涨到七八十元,售卖速度没有降,因此又涨了一二十块钱,这时观众的购票速度回复到一个相对正常的水平。整个春节期间都维持在这个价格区间。” 对于票价上涨,影院经理普遍认为,这是一个必然的市场规律,在春节档全民观影的热潮下,电影票变成紧俏商品,供不应求,价格就会上涨。“今年很多因素加在一起:一是提倡就地过年,北京人口也比往年春节要多很多;二是庙会等活动取消,看电影成为节日期间的主要娱乐活动;三是北京影院上座率受限50%,这么大的市场少了一半的座位,每开一个厅,票都瞬间卖光,第一排都得抢,根本没有选择的余地。”业内人士认为,高票价没有抑制观众观影,对行业来说也是一个比较好的讯号,“说明大家对电影的热情还是很高涨的。” “等大家初七上班后,票价就会降下去。”业内人士这样说道。 值得注意的是,在就地过年的背景下,票房本应大涨的一二线城市却出现了负增长,反而是多为归乡目的地的三四线城市票房大幅上涨。数据显示,2021年春节档一二线城市总票房占比为56.2%,而三四线城市的票房占比分别为20.4%、23.4%,两者所占比例由2019年的34.5%进一步提升至43.8%,逼近一半。 3 万达电影成最大受益者? 春节档相关影片的票房表现,左右着各家影视上市公司的神经,可以说是几家欢喜几家愁。 《唐人街探案3》出品方包括万达电影、中国电影,联合出品方包括阿里影业、猫眼娱乐、金逸影视、欢瑞世纪,其中万达电影为影片主控方,投资比例最高。据悉,《唐人街探案3》成本在5亿元左右,该片票房预期在45亿元-50亿元之间,万达电影获得的净利润预计可达1.91亿元-2.38亿元。 《你好,李焕英》的“逆袭”有望也让出品方受益。该片主控方为北京文化,出品方还包括猫眼娱乐、阿里影业,联合出品方包括中国电影、横店影视、华谊兄弟。受影片票房表现刺激,恒腾网络2月16日大涨46.26%,猫眼娱乐同日大涨9.55%。上海某基金公司研究员判断,若《你好,李焕英》票房达到50亿元,相关出品方的收益将非常可观,猫眼娱乐或可盈利4亿元-5亿元。 而另外几家上市公司则没有这么幸运了。 作为老牌影视公司的光线传媒,其主控影片《人潮汹涌》由刘德华、肖央等实力派演员主演,但内容题材在春节档并不讨巧,尽管取得了高口碑,但上映6天仅收获1.46亿元票房,业内一致认为出品方在档期选择上出现失误。而华谊兄弟主控出品的《侍神令》从口碑到票房遭遇双输,票房仅有2亿元,公司在近年春节档仍未有大的突破。 华策影视和横店影视均系首次参与春节档,其中华策影视主控影片《刺杀小说家》可以说是“叫好不叫座”,豆瓣评分为7.1分,截至2月17日票房为5.28亿元。市场对该片总票房预期在10亿元左右,该片成本在3亿元-4亿元左右,华策影视在该片取得的收益有限。而横店影视则以高价取得《熊出没之狂野大陆》的保底发行,该片并未有超预期表现,业内预计横店影视收益不会太乐观。 2月16日,港股春节后的首个交易日,媒体及娱乐板块迎来爆发,收盘涨幅高达14.48%,其中阿里影业涨幅为34.58%,IMAX China涨幅31.41%,欢喜传媒涨幅5.39%。 2月18日,A股影视板块开盘走强,北京文化涨停,万达电影、中国电影、横店影视、华谊兄弟等24家公司股价上涨。 图片来源:东方财富截图 几家欢乐几家愁。今年春节档票房火爆的同时,春节电影市场的风险,也前所未有地凸显出来。并非所有参与者都能从中分一杯羹。如果影片体量不够大、类型和定位不符、宣传不到位的话,即使是在春节档上映,依然有可能血本无归。 这样的电影市场格局,用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来形容最合适不过了。 素材综合自:商业数据派、中国网科技、北京日报 乒乓一言
深圳再一次拿出真金白银,扶持辖区民营及中小企业通过资本市场发展壮大。 近日,深圳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发布通知,决定组织实施2022年民营及中小企业创新发展培育扶持计划。主要包括对实施IPO、新三板挂牌、重组外地上市公司并将其注册地迁入深圳市的民营及中小企业以及迁入深圳市的外地优质上市公司给予奖励;以及鼓励支持小型微型企业通过融资性担保机构获得银行贷款,对其银行贷款担保费给予补贴。 据悉,拟境内上市且已完成上市辅导的企业,最高可获得150万奖励;外地上市公司迁入的,可给予不超过500万奖励。而在小微企业银行贷款担保费资助方面,每年每家企业最高补贴额可达30万元。深圳市工业和信息化局表示,此举旨在促进民营及中小企业规范发展,提升民营及中小企业发展质量、市场拓展能力和综合竞争力以及自主创新能力,推动民营及中小企业发展壮大。 百万奖励支持改制上市 文件显示,此次创新发展培育扶持计划主要包括2类资助项目——改制上市培育资助和小型微型企业银行贷款担保费资助。 其中在支持企业改制上市方面,深圳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对实施首次公开发行股票(IPO)、在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挂牌、重组外地上市公司并将其注册地迁入深圳市的民营及中小企业以及迁入深圳市的外地优质上市公司给予奖励。 据了解,该类项目为事后奖励。专项审计是否符合资助条件,根据专项审计结果,综合年度预算规模确定资助计划。对于三种不同的适用情况,奖励金额在50万至500万不等。 一是对拟在境内证券交易所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已经完成上市辅导的,给予最高不超过150万元的奖励;对直接在境外证券交易所首次公开发行股票的,给予最高不超过80万元的奖励; 二是对已在“新三板”成功挂牌的,给予最高不超过50万元的奖励;对进入“新三板”创新层的,在挂牌奖励基础上再给予最高不超过30万元的奖励; 三是对外地优质上市公司迁入深圳行政区域的,给予最高不超过500万元的奖励;对按照市场运作原则重组外地上市公司,并将外地上市公司注册地迁入深圳行政区域的,给予最高不超过500万元的奖励。 需要注意的是,此类项目的申请单位,必须是在深圳行政区域内(含深汕特别合作区)依法登记注册的民营及中小企业,并需满足以下三大要求之一: (1)项目单位在2020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期间,拟在境内证券交易所首次公开发行股票(IPO),并已经完成上市辅导的,或已直接在境外证券交易所首次公开发行股票(IPO)。境内证券交易所指深圳证券交易所和上海证券交易所(含科创板),境外上市不含柜台交易上市、借壳上市以及红筹间接方式上市。 (2)项目单位进入2020年“新三板”创新层名单的,或2020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期间在“新三板”成功挂牌。 (3)外地优质上市公司迁入深圳行政区域的,或按照市场运作原则重组外地上市公司,并将外地上市公司注册地迁入深圳行政区域的,仅限于在国内沪深两市(包括科创板)上市的企业。 同时迁入公司应符合深圳市的产业发展战略和产业政策;注册地迁入深圳行政区域满一年,上年度在深圳行政区域的实际纳税总额不低于1000万元;可在完成重组或完成注册地变更的5年内申报奖励。 需要注意的是,已获得相关阶段市政府财政资金资助的,将不再重复获得资助。 小型微型企业银行贷款担保费资助 而在小型微型企业银行贷款担保费资助方面,通知指出,该项目同样为事后资助,根据专项审计结果,综合年度预算规模确定资助计划。 其中,对小型微型企业发生的单笔担保额小于500万元(含)的银行贷款,将给予实际发生的担保费最高100%的补贴;单笔担保额500-800(含)万元的银行贷款,将给予实际发生的担保费最高80%的补贴;且每年每家企业最高补贴额不超过30万元。 申请要求方面,项目单位除了要求是在深圳行政区域内(含深汕特别合作区)依法登记注册的小型微型企业外,还需要在2020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期间,通过融资性担保机构担保获得银行贷款,单笔贷款额在800万元(含800万元)以下,且贷款用途符合深圳产业政策规定的项目。 深圳市工业和信息化局还特别强调,凡贷款用途为购置车辆与房地产项目,均不在资助范围内。而对于小型、微型企业的划分,则需要依据《关于印发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的通知》(工信部企业〔2011〕300号)的有关规定。 京沪亦有相关政策出台 就在本月8日,上海市经济信息化委也下发通知,宣布正式开展2021年度上海市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项目申报工作。其中同样重点提及,将支持中小企业以境内资本市场上市为目的进行改制重组的项目;支持辖内法人银行、商业银行在沪分行主动承担小微企业贷款相关的附加费用,进一步降低小微企业贷款成本;并对专精特新企业的无抵押信用贷款给予一定比例的贴息。 具体来看,对于中小企业改制上市培育项目,奖励额度不超过50万元。对商业银行承担的抵押登记费、中长期财产险、评估费、公证费等附加费用,按照支出额的最高30%给予奖补,奖补范围为1000万元以下小微企业贷款业务(含个人经营贷),每家机构最高奖补100万元。 对上海专精特新企业上年度的9个月及以上的无抵押信用贷款,按照不超过银行贷款基准利率的30%且不超过贷款合同额的1%(单户贷款合同额超过3000万元按3000万元计),给予贴息。项目由提供信用贷款的商业银行代为申报,在获得贴息资金后返还相关专精特新中小企业。 而在2020年8月,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也对支持中小企业发展资金的拟支持项目进行公示。根据公开信息,此项资金主要是为支持担保机构、再担保机构为小微企业提供融资担保(再担保)服务项目。 一方面,鼓励各机构扩大小微企业贷款融资担保业务规模,特别是扩大首贷担保、单户贷款500万元及以下担保业务规模;并对小微企业融资担保(再担保)业务规模增速快、费率降低明显的担保(再担保)机构给予业务绩效奖励。单个担保、再担保机构获得的奖励资金每年最高不超过1000万元。 另一方面,则支持融资租赁机构为中小微型企业提供融资租赁服务项目。单个融资租赁机构获得的奖励资金每年最高不超过500万。
“就地过年”将过去跨区域消费转化成了本地消费,也促进形成了新的消费亮点。一些贯通城市乡村、涵盖线上线下的消费场景和服务新业态新模式,不仅更好地满足了老百姓春节假期多样化、个性化的消费需求,也有助于激发更多的消费潜力。 今年春节期间,很多人响应“就地过年”号召,长途旅游、交通运输及住宿餐饮等行业受到了一些影响,但文化休闲、“云消费”等多种消费形式的兴起,让别样的“年经济”热度不减、年味十足。 春节向来是传统消费旺季,在倡导“就地过年”的背景下,如何合理引导居民消费意愿,有序促进消费潜力释放,成为今年春节各地必须面对的新课题。对此,有关部门采取政企联动、区域联动、商旅文联动等方式,围绕特色年货、年俗、年夜饭等春节消费热点,开展了一系列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消费促进活动。很多地方还有针对性地发放新春大礼包、电子消费券等,在鼓励民众“就地过年”的同时,也起到了促进消费、繁荣市场的作用。 年夜饭一直是春节消费的热点。在“就地过年”少聚集的要求下,今年的冷冻年菜和年菜半成品带动了年夜饭销售业务的直线飙升,即便是简单便捷的“一人食”年夜饭,也受到不少“就地过年”消费者的热捧。数据显示,在“2021全国网上年货节”十大热销年货中,半成品年夜饭位列榜首。 同样炙手可热的还有电影票房。今年春节档期电影票房不仅远超往年同档期票房,还刷新了全球单一市场单日票房、全球单一市场周末票房等多个世界纪录。此外,“就地过年”还带火了各地游乐园、农家乐等“微度假”场所,进一步提升了新春消费市场的热度。 从供需两端看,“就地过年”虽然对居民消费结构产生了一定影响,但供给端保障充足、需求端消费旺盛的总体格局并未改变,特别是随着疫情防控成效显现及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民众消费信心在进一步增强,市场持续回暖态势有望延续。换言之,“就地过年”将过去跨区域消费转化成了本地消费,也促进形成了新的消费亮点,诸如家乡年货“反向狂奔”与“淘宝式拜年”的互为补充、“云旅游”与“宅经济”的相映成趣等,让传统的周期性假日消费变成了更为新潮的常态化消费。 消费大数据让我们看到了春节消费的新动向与社会发展的新变迁。比如,洗碗机、扫地机器人、干衣机成为孝敬长辈“新三大件”,智能按摩仪、擦窗机器人等“黑科技年货”,春节期间的销售增速同比增长了1倍至3倍。此外,春节消费市场上还出现了一批深受消费者喜爱的定制化、智能化商品,一些贯通城市乡村、涵盖线上线下的消费场景和服务新业态新模式也广受欢迎,这些新型消费不仅更好地满足了老百姓春节假期多样化、个性化的消费需求,也有助于激发更多的消费潜力。从这个意义上看,今年的春节已不仅是传统意义上的“过大年”,它更是创造强劲消费的重要时间节点。 值得关注的是,在今年春节消费中,品质消费的趋势变得更加明显。从过去“买得起”“买得到”,到如今“买得好”“买得方便”,尤其是经历了春节高频集中消费的压力测试后,我们做好消费扩容提质工作的信心更足了,也更有底气了。 强大的国内需求是推动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坚实基础,也是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内在要求。新的一年,我们要在消费结构变化中找准需求,把扩大消费与改善人民群众生活品质结合起来,在提高居民消费能力、改善消费环境、开拓消费新增长点等方面精准施策、持续发力,进一步发挥好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顾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