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已行至过半,新冠疫情带来的挑战依旧不容小觑。 在人们重燃对第二波疫情的担忧之火的同时,航空业再度出现一系列的裁员潮,使人对现状不敢掉以轻心。 行业裁员潮再度来袭 近日,美国多元化制造巨头德事隆表示,将暂停在加拿大蒙特利尔的工厂生产飞行模拟器,并计划在多个业务部门裁减1950个职位,相当于其员工总数约6%。而在此前,该公司已让约7000名员工停薪休假。 “由于这一大流行病对商业空运业务预期的长期影响,飞行模拟器的需求正在大幅下降,订单被取消。”——德事隆 而除此之外,近期航空业的裁员潮也似乎再次复燃。 受疫情影响,爱沙尼亚航空产业集群的成员公司必须裁员500人; 日前,北欧航空公司(SAS)宣布裁员90%,将被迫解雇大约10000名员工; 法国航空公司宣布将裁员8000人至10000人,占集团员工总数的15%至20%;且法航管理层计划到2022年底取消1510个岗位; 德国第一航司汉莎航空将原定的裁员规模翻倍,预计将裁员2.6万名员工,此前与政府达成了700亿救助协议... 显而易见,基于疫情时期,为最大化的减少传染风险,人们的出行有所受限,航司不得不减少甚至取消相关航班,这便直接导致了其无法获得及时的盈利,进而被压缩了生存空间。 航空业依旧承压于疫情 整体来说,目前的航空产业还是处于一个“叫苦不迭”的困境之中,毕竟行业亏损的影响使其元气大伤。 根据国际航空运输协会发布的全球航空运输业财务预期报告显示,2020年全球航空公司或将亏损843亿美元(约合5951亿人民币),净利润率下降20.1%;收入预计只有4190亿美元,比2019年收入下降50%。 具体来看,预计客运需求会随着边境关闭和政府封城防疫措施的出台而受到缩减,预计2020年的客运量同比预期下降54.7%,达到约22.5亿人次,相当于2006年的水平;预计客运收入降至2410亿美元,大幅低于2019年的数据(6120亿美元);且预计2020年的平均载客率为62.7%,低于2019年的水平(82.5%)。 “从财务表现来看,2020年将是航空史上最糟糕的一年,损失高达843亿美元,即平均每天损失2.3亿美元(约合16亿人民币),而按照今年22亿人次的客运量计算,航空公司运载每位旅客将损失37.54美元。”——国际航协理事长兼首席执行官亚历山大·德·朱尼亚克 民航旅客运输量及同比增速 与此同时,根据相关数据显示,到2020年底,全球航空业债务或将高达5500亿美元,比年初增加1200亿美元。其中,新债务为670亿美元,包括政府贷款500亿美元、递延税款50亿美元和贷款担保120亿美元;商业债务为520亿美元,包括商业贷款230亿美元、资本市场债务180亿美元、新经营租赁债务50亿美元和现有信贷60亿美元。 “政府救援有一半以上产生了新债务,航空公司资产净值增加不到10%,这彻底改变了行业的财务状况。而偿还政府和私人借贷机构的债务,意味着行业遭遇的危机比客运需求恢复所需的时间要长。”——国际航协理事长兼首席执行官亚历山大.德.朱尼亚克 而值得注意的是,在严格执行防控方针的背景之下,人们对疫情的反弹还是或有些“防不胜防”。 根据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最新统计的数据显示,目前全球新冠肺炎累计确诊病例超854万,累计死亡病例超45万,其中,除了印度、巴西疫情的爆发之外,美国第二波疫情的出现也引人警惕,目前美国确诊病例累计超226万,死亡病例超12万,而本周美国有十个州出现了创出新纪录的新冠肺炎新增病例,例如,加利福尼亚州17日新增4291例确诊病例,首次单日新增超过4000例。 “当你看到病例数量增加了50%或150%,正如我们现在在南部州看到的情况,这不是因为检测能力提高。这些就是新病例,是社区传播。”——宾夕法尼亚大学医学伦理和卫生政策系主任伊泽基尔·伊曼纽尔 除此之外,由北京新发市场爆发的疫情也值得重视。 根据公开数据显示,6月18日0时至24时,北京新增报告本地确诊病例25例、疑似病例2例、无症状感染者2例;截至6月18日24时,累计报告本地确诊病例603例,累计出院411例,在院183例,累计死亡9例。尚在观察的无症状感染者15例。 而为了尽早把疫情反弹的萌芽扼杀在摇篮里,从16日开始,北京宣布应急响应级别由三级提升至二级,中高风险街乡、新发地市场相关人员禁止离京,其他人员坚持“非必要不出京”,确需离京的须持7日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 作为国内最大的航空港之一,北京这一航空重镇也将继续做出表率,做好相关应对预案,这也便意味着:北京的航班班次或将会面临新一轮的减少和取消,进而对行业的复苏进程施以一定的负面阻力。 三大航单月ASK增速以及单月客运量增速 等待航空股的复苏 基于上述,可以发现,航空业的暖春或许还需要一些时日,毕竟疫情所带来的冲击也需要时间去消化。 但时间不等人,航司运营压力的增加是有目共睹的,行业的自救举措势在必行。 一方面,航空公司普遍采取减少航班班次、降薪裁员等措施来减少运营成本,同时通过“客改货”航班来保障国际物资运输的稳定性;另一方面,在这一危机之下,行业的洗牌进程或会再度加快,国内航空的并购重组、混改等举措不仅可以稀释疫情带来的负面影响,也可以进一步提高行业集中度。 “在一定程度上,行业复苏的关键是全球统一执行国际民航组织的重启措施,以确保旅客和机组人员的安全。采用有效的接触者追踪系统,重启措施将帮助政府树立信心重开边境,而无须隔离。”——国际航协 而来看我国航空股,不同于遭到巴菲特抛弃的美股航空股,目前A股航空运输板块估值处于相对低位,从长期来看,其后续的发展或将随着疫情受控,各国逐渐开放航班限制等利好因素的释出而得到上涨的助力。 2020年以来美国三大航股价变化走势图 美国三大航 PE 及平均值 然而,基于目前抗疫仍在继续,近期航空股虽有所反弹,但依旧呈现震荡走势,其中,内地航线持续得到改善,而由于国际航线依旧表现疲弱,且各大航司因“平均票价”还有待进一步提升而使得营收承压,这一具有重资产、高负债、高风险属性的行业复苏或将还会继续受疫情这一阶段性冲击风险影响颇深,或可继续关注我国三大航等龙头标的表现。 东航A股PB最低点与股价最低点 南航A股PB最低点与股价最低点 “中国国航(0753.HK)目标价由7.5港元下调2.7%至7.3港元,将中国南方航空(1055.HK)目标价由5.2港元下调4.8%至4.95港元,中国东方航空(0670.HK)目标价则由4.2港元下调4.8%至4港元,但维持三股“买入”评级。——高盛 国航A股PB最低点与股价最低点 结语 整体而言,本次疫情的突发使得航空业遭遇了近年来最大的生存危机,无论是裁员降薪,还是寻求援助,都可以直接看出各大航司的处境艰难,毕竟置身于全球化浪潮之下的航空业无法幸免于难,也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对其营运模式、竞争格局等方面潜移默化地产生深远影响。 而基于这一特殊时期还未过去,疫情反复的不确定性辅以出行受限这一关键因素或将继续影响人们对航空业的发展预期。但可以确定的是,若疫情的“反扑”得到遏制,处于估值低位的航空板块基本面的修复便或有所可期,但这一回暖过程或将较为漫长,毕竟相关经营数据指标的好转并不是一蹴而就的。
6月19日美股,美国最大电影院线集团AMC迎来大涨,截至发稿时间,AMC股价涨7.46%,报6.043美元,市值6.30亿美元。 主要原因在于据媒体报道,该集团计划在7月24日之前重新开放其600家美国影院。而AMC公司在当地时间周四表示,将于7月15日开放450家国内影院,到7月24日前将再开设150家国内影院。但是在最初重新开放时会将容量限制在30%,并且预计至少在11月下旬之前容量都不能恢复到正常水平。此外,电影放映时间也将调整,以便在每次放映之间进行深度清洁。 AMC成立于1968年,实际上是由Stanley的父亲开创于1920年。在美国、加拿大,在英国、法国、中国香港等地区都有影院。万达在2012年以26亿美元的交易金额购买AMC院线100%股权,从而成为全球最大规模的院线运营商。 疫情之下损失惨重,全球拥有超过1000家电影院的AMC在今年3月份关闭全球1000家影院(美国630家),而且截至2019年年底,其库存的现金及等价物为2.65亿美元,此外还包括3.3亿美元的信贷额度。那么在此情况之下,AMC可以说是毫无应收并且要付出巨额债务利息与运营支出。 直接可以从其业绩表现出来,根据相关数据显示,AMC2020财年第一财季归属于母公司普通股股东净利润为亏损21.76亿美元,对应今年股价截至到上一个交易日整体区间跌幅近27%。 该公司表示“由于新冠大流行带来的财务影响仍在继续,其未来的前景将具有不确定性...对我们作为一个持续经营的企业在合理的时间内继续经营的能力深表怀疑。” 而作为其第一大股东的万达日子同样不太好过,根据数据显示,万达电影一季度营收达到12.55亿元,同比下降70.12%,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亏损达到6亿元,同比下降249.75%。截止到6月19日收盘万达影院股价跌幅达到12.56%。
外汇局新闻发言人、总经济师王春英昨日表示,5月,银行结售汇继续呈现顺差,规模为238亿美元,环比扩大61%。王春英表示,我国经济结构和区域布局持续优化等多因素将继续为外汇市场平稳运行提供基本面支撑。同时,我国具有外汇储备规模总体稳定等优势,有能力应对各类外部冲击和挑战。 王春英表示,综合考虑境外机构在银行间外汇市场的外汇买卖、银行外汇头寸变动等因素,5月,外汇市场供求总体平衡。同时,非银行部门跨境资金延续小幅净流入,规模为57亿美元。此外,外汇储备规模小幅上升,5月末为31017亿美元,较4月末增加102亿美元。 王春英表示,市场主体外汇交易理性有序,主要渠道跨境资金流动总体稳定。一方面,市场主体结汇意愿有所上升、购汇意愿有所下降,汇率预期总体较为稳定。5月,衡量结汇意愿的结汇率,也就是客户向银行卖出外汇与客户涉外外汇收入之比为73%,同比上升3个百分点;衡量购汇意愿的售汇率,也就是客户从银行买汇与客户涉外外汇支出之比为64%,同比下降4个百分点。 另一方面,货物贸易跨境收支和结售汇顺差上升,证券市场外资流入增多。王春英介绍,5月,货物贸易跨境收支顺差同比增长28%,结售汇顺差同比增长82%;境外投资者净增持境内债券和上市股票合计236亿美元,较4月增长25%,其中净增持境内债券194亿美元,增长106%。 “展望未来,我国经济结构和区域布局持续优化,复工复产复商复市稳步推进,积极变化累积增多,将继续为外汇市场平稳运行提供基本面支撑。同时,我国外汇市场日臻成熟,风险防范机制更加健全,外汇储备规模总体稳定,有能力应对各类外部冲击和挑战。”王春英称。
图片源自网络6月17日,有报道称,汇丰银行正在恢复冠状病毒爆发后搁置的大规模裁员计划,将在中期裁员约3.5万人,此外将冻结几乎所有的外部招聘。今年2月,有消息称,汇丰未来3年内将可能裁员3.5万名,员工人数将从23.5万人减少至20万人,裁员总数将达到15%。据悉,上述裁员计划系汇丰为削减45亿美元成本而进行的更广泛的重组的一部分。今年3月,汇丰推迟了上述裁员计划,消息称这是系受疫情影响,“冠状病毒大流行的特殊情况意味着将员工赶出去是错误的”。汇丰控股行政总裁祈耀年表示,“我们不能无限期地暂停失业,这一直是个‘并非是否,而是何时’的问题。”他补充说,汇丰银行2月份首次宣布的措施“今天更为必要”。Choice金融终端显示,汇丰控股今年以来的股价已经从37.945港元/股跌36.38%至24.14港元/股。按照41.38亿总股本计算,市值蒸发了约571亿港元(约合522.03亿元人民币),截至发稿总市值为999亿港元(约合913亿元人民币)。图片源自Choice金融终端此前,汇丰控股宣称将取消派息,对市场产生影响。4月1日,汇丰控股发布公告称,董事会决定取消原定于4月14日派发的2019年第四次股息,以及在2020年底前,暂停派发季度和中期股息,并暂停股份回购事宜。当天汇丰控股股价跌去10.25%。经营方面,今年一季度,汇丰控股实现136.86亿美元收入(约合969.13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同期的144.28亿美元下降5.14%;母公司普通股股东应占利润为17.85亿美元(约合126.4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同期的41.34亿美元下降56.82%。疫情对汇丰银行的经营造成了多方面的冲击。一季报称,疫症爆发的实时财务影响之一是用以计算预期信贷损失的经济境况有变,导致预期信贷损失增加。此外,新型冠状病毒爆发亦将对资本及流动资金带来影响。“尽管各地政府及中央银行已采取重要措施提供资金及流动资金,疫情仍可能导致客户信贷评级下跌等效应,或会对集团的风险加权资产和资本状况产生负面影响;同时,客户增加提取信贷等因素,亦可能对流动资金构成压力。”
6月16日,有消息称贝壳找房内部已正式启动上市,或在今年内完成,上市地点定在中国香港或美国。对此,贝壳找房内部人士向长江商报记者表示,目前没有上市时间表,一切以公告为主。 据了解,贝壳找房目前已完成D+轮融资,总融资额超过24亿美元,估值为140亿美元,参与方包括软银、腾讯、高瓴、红杉。市场多次传闻,贝壳找房计划最快于今年在香港首次公开募股,估值200亿至300亿美元。 上市消息也并非毫无根据。贝壳大中华南区COO张海明曾在2018年11月表示,未来上市主体是贝壳,而不是链家,链接只是贝壳的一部分。 随后在2019年,链家资本结构发生变化,原投资方在链家的股份将通过协议镜像平移到贝壳找房。当时,贝壳找房回应称,本次调整目的在于企业发展所需,优化不同业务板块的持股架构。而且之后,贝壳找房还在香港建立了多家公司,包括贝壳集团 ( 香港 ) 有限公司、贝壳发展 ( 香港 ) 有限公司、贝壳投资 ( 香港 ) 有限公司和贝壳 ( 香港 ) 房地产经纪有限公司等等。 在2020贝壳新居住大会上,链家掌门人左晖提到,贝壳以“提效”为原则定了个小目标,希望助力2020年中产线的门店达到1/4,约为1万家;温饱线的门店达到1/2,约为2万间,2025年有90%的门店可以跃过温饱线。据行业大数据分析,门店年均GMV达到5000万是温饱线,年均GMV1亿以上为中产线。 诸葛找房研究员王小嫱对长江商报记者表示,作为一个房产经纪,贝壳找房其实是让线下房产中介的五公里辐射圈变成了一个无边际的长尾,但这个长尾太过细长,很难真正形成足够增量,只是线下变线上的撮合,扁平化渠道降低了一定成本而已。所以,如果不能找到差异传统房产经纪的更多姿势,其实它的前景并不会太有期待值。
6月18日消息,据外媒报道,据两位知情人士透露,短视频平台TikTok(抖音海外版)预计今年仅从美国就可以获得5亿美元收入,有望超过去年全球收入一倍。2019年,TikTok全球收入约为2亿至3亿美元。尽管如此,员工们表示,TikTok开始赚钱的努力仍处于初级阶段。此外,新冠疫情爆发也导致许多广告商大幅削减支出,这也可能影响TikTok的增长。 TikTok计划吸引更多广告收入的举措之一是,扩大美国和欧洲广告买家进入自助服务平台的机会。这将使营销人员更容易在TikTok上购买广告,并为特定群体量身定做广告活动,就像他们在Facebook、Snap和其他平台上已经可以做到的那样。据知情人士表示,该公司已考虑聘请专门的高管来监督其美国销售情况。TikTok今年还将首次通过远程方式参加NewFronts,这是一系列由广告驱动的科技公司举办的演示活动,旨在吸引广告商的兴趣。 对于母公司字节跳动来说,在提高TikTok收入方面取得成功至关重要,该公司如今是世界上估值最高的私营科技公司之一,估值达750亿美元,在二级市场上的股票交易估值甚至更高。TikTok已经成为一种现象,市场研究机构Sensor Tower的数据显示,自推出以来,其已经被全球用户下载了超过20亿次。 尽管字节跳动的收入在快速增长,去年达到170亿美元,这主要归功于短视频平台抖音等中国应用,但TikTok的扩张成本始终在拖累其利润。例如,字节跳动在营销上投入了大量资金,以便为TikTok注册新用户。字节跳动始终被视为可能的上市候选者,尽管它似乎并不急于上市。该公司去年11月借入20亿美元,降低了融资需求。 对于新任首席执行官、前迪士尼高管凯文·梅耶尔(Kevin Mayer)来说,TikTok快速增长的触角可能会帮助他赢得广告商的青睐。知情人士称,早在几个月前,TikTok在美国就拥有5000万日活跃用户,几乎是去年的五倍。相比之下,截至3月31日,Snapchat日活跃用户为8800万,Twitter为3300万,Facebook为1.95亿。TikTok的广告收入与这些公司相比看起来微不足道。例如,Snap去年收入为17亿美元,Twitter为25亿美元,而Instagram在2019年的收入约为200亿美元。 TikTok现在允许营销人员购买“赞助标签挑战”等广告产品,这些产品在整个应用程序中推广一个标签,以鼓励人们制作与特定品牌相关的视频。例如,Chipotle已经发起了标签挑战,催生了25万个用户制作的视频。TikTok还出售赞助,当用户首次打开应用程序时,这些赞助会出现在视频之间,或者会填满屏幕。创作者市场将应用程序上的热门账户与品牌联系起来,TikTok从广告收入中抽取佣金。 TikTok得益于其母公司字节跳动的规模不断扩大,后者有庞大的广告销售系统来支持其应用程序。TikTok可能会借鉴抖音在销售广告和电商方面的经验。抖音的大部分收入来自广告,尽管它也说服营销人员通过应用程序上的直播销售他们的产品。Michael Kors、必胜客(Pizza Hut)和奥利奥(Oreo)等,都在抖音上进行了营销活动。 据知情人士透露,随着新冠疫情封锁限制措施的取消,中国的广告支出在5月份强劲复苏,促使字节跳动本月将其2020年全球广告收入目标从人民币1500亿元上调至1800亿元(约合254亿美元)。 与此同时,直播带货在中国已经成为新的商业现象,大牌企业高管正加入网红行列,销售从面霜到旅游服务等各种产品。截至2月份,抖音约有三分之一的用户使用该款应用观看直播,每天产生约1800万美元的收入,高于2月份的1000万美元。据两位知情人士透露,抖音目前在中国拥有4.4亿日活跃用户,高于去年底的4亿。 说到TikTok,字节跳动在TikTok用户最多的印度遵循的是抖音模式。但这个市场不太可能产生巨额收入,因为整个数字广告市场规模很小。员工们说,为了打入美国利润丰厚的广告市场,字节跳动必须调整其广告销售方式。 甚至在聘请梅耶尔之前,TikTok就已经在建立其美国业务团队,从社交媒体和Facebook、Spotify和Snap等科技公司大量招人。去年6月,该公司聘请了在Facebook工作了12年的布莱克·钱德利(Blake Chandlee)担任全球商业战略副总裁。 TikTok发言人在声明中表示:“越来越多的品牌通过TikTok以有意义和真实的方式接触更广泛受众的独特能力中看到了价值。随着TikTok作为一个平台不断发展壮大,我们的目标是继续为营销者创造产品、服务和资源,让他们以一种全新的、创新的方式让他们的社区参与进来,并向他们展示TikTok是多么有创意和价值。”TikTok拒绝就营收预估置评。 知情人士表示,TikTok已经联系了几家广告技术公司,寻求将他们的广告购买软件与TikTok整合。TikTok目前只允许一项服务(Sprinklr)插入其广告购买界面,但正在洽谈增加更多服务。TikTok还与广告管理平台BidShake和Bidalgo合作,并聘请了总部位于纽约的数据和分析公司OpenSlate,帮助TikTok上的广告商追踪他们的广告效果。 一位广告公司高管表示,TikTok已经聘请了一名中小型企业负责人向该集团销售广告。中小型公司始终是字节跳动在中国广告业务中的强项。但在美国数字媒体公司中,Facebook和谷歌主导着这个市场。 TikTok在建立广告业务方面面临的一个潜在挑战是,它的大部分受众都在25岁以下,其中包括许多青少年,他们的年龄太小了,无法吸引大多数广告商的兴趣。Snapchat自称覆盖了美国所有13岁至24岁年轻人中的90%,早年也曾面临过类似的问题。 Queen‘s Road Capital创始人、中国旅游网站去哪儿网联合创始人弗里茨·德莫波洛斯(Fritz Demopolous)表示,虽然字节跳动没有Facebook和Snap那样关于用户社交网络的信息,但它可以访问应用程序中大量的用户数据,这些数据对定向广告很有用。 到目前为止,TikTok的广告定价低于Facebook等竞争对手网站,至少在印度是这样。在印度,TikTok正在大力推广广告,一位社交网络应用的创始人说,他已经把目前营销预算的15%花在了TikTok上。他说,在TikTok上让人下载他的应用程序只需几美分,大约是在Facebook上通过广告获取用户成本的三分之一。
中国基金报消息,小马哥最近动作不小,近期刚刚减持了超40亿港元腾讯股票,今天又传出大消息,貌似要买下百度李彦宏手里的爱奇艺,网友们纷纷猜想,难道要把腾讯视频跟爱奇艺合并了? 受消息影响,爱奇艺股价盘前涨超41%! 腾讯计划入股爱奇艺 已与百度就购买股份进行接洽 两家相爱相杀的竞争对手,如今要入股了? 路透社今日援引两位知情人士的消息称,腾讯控股有限公司计划成为爱奇艺的最大股东,以降低成本,提升在网络视频领域的竞争力。 当前,百度拥有爱奇艺56.2%的股份。其中一位知情人称,腾讯已经与百度进行了接触,商讨收购爱奇艺股份事宜,具体的购股规模尚未确定。 报道还称,目前尚不清楚腾讯是否已经与爱奇艺进行了直接接触,也不清楚双方的合作计划。 这位知情人士称:“合作将提高双方在制作和购买内容时的议价能力,并降低营销成本。否则,这些成本将用于从对方手中抢夺用户。” 这些知情人士还称,该计划目前还处于早期阶段,可能会发生变化。在纳斯达克上市的爱奇艺被誉为“中国的Netflix”,当前市值约为140亿美元。百度拥有其56.2%的股份,以及92.7%的投票权。 截至发稿,爱奇艺盘前一度涨超40%。 外界普遍认为,市值达140亿美元的爱奇艺,在中国的地位相当于Netflix。 对此消息,腾讯与爱奇艺均表示,不予置评。 网友评论 大V向小田评论称,腾讯视频和爱奇艺基本上已经成为中国在线视频领域的TOP2(芒果不算严格意义上此类),基本上网综热门皆出自这两家。腾讯对于娱乐产业有长期的专注,爱奇艺的资产对腾讯来说肯定有价值;爱奇艺140亿美元,b站130亿美元,从价格上来说差不大,对腾讯来说这个价格不贵。百度目前市值400亿美元,如果能套现一部分出来分给股东,也是给股东回馈了。而且百度现在完全可以抛开包袱,跟腾讯合作怎么了,图点实惠就好……如果爱奇艺和腾讯视频合并,那不得了了,奈飞市值1870亿美元,可以往上看一看了 大V刘春则有疑问,控股后,爱奇艺和腾讯视频是并存呢,还是只剩下一家? 也有网友表示,充了两家的会员到时候怎么办? 爱奇艺有多难? 国内长视频市场份额长期被爱奇艺、腾讯视频、优酷所瓜分,这项收购一旦成功,爱优腾三足鼎立格局将被打破。 在视频网站的三国杀格局中,爱奇艺一直是相对激进、又相对不稳定的那一极。过去几年里,从产品创新到付费机制的探索,长视频平台屡有尝试却难言收获。 最新财报显示,爱奇艺2020年第一季总营收达76亿元人民币(约合11亿美元),同比增长9%,但运营亏损仍然达到22亿元人民币(约合3.166亿美元)。 根据易观千帆的数据显示,2019年9月国内综合视频app排行,日均使用时长上,爱奇艺和腾讯视频分居第一和第二位。 天风证券文浩指出,当前爱奇艺付费用户数已达1.19亿,庞大的付费用户基础下,用户需求对会员服务的要求已成长至新的阶段,而多个会员权益体系有利于满足用户多元化的观影需求。20Q1因疫情影响一方面推动爱奇艺付费会员数高速增长,但由于经济活动停滞造成宏观经济面临下行压力,企业品牌广告投放需求疲软,广告收入出现同比明显下滑。持续看好爱奇艺付费会员和ARPPU长期增长空间,同时期待疫情缓和后广告投放需求的回暖。 作为国内第一视频平台,爱奇艺曾经在2014年立志要实现盈利,然后这个想法变成了爱奇艺遥远的梦想。爱奇艺自己也很难给亏损制定一个deadline。它不是没有努力过,中国奈飞、中国迪士尼、线上迪士尼、中国YouTube,每一次称呼的改换,都是爱奇艺的盈利摸索,但迟迟不能成功? 爱奇艺盈利有多难?财报显示,2019年,爱奇艺净亏损103亿元,较2018年亏损91亿元扩大11.7%,而其近5年亏损合计已达288亿元。 龚宇在爱奇艺成立两年时评价说,长视频行业就是个有钱人的游戏,有钱就玩,没钱就自动退出,不买版权,你就死定了。 2015到2019年,爱奇艺的营收分别为:53.19亿元、112.37亿元、173.78亿元、249.89亿元、289.94亿元,增长势头非常明显。但同一时期的内容成本分别为:36.94亿元、75.41亿元、126.17亿元、210.61亿元、222.47亿元,几乎吃掉了营收的增长。这五年之间,爱奇艺的净亏损额为:25.76亿元、30.75亿元、37.38亿元、90.61亿元、102.77亿元。 而在几个月前,还被做空了。 浑水在协助Wolfpack做空爱奇艺的报告中称,其在去年10月至11月期间对中国1563名爱奇艺用户进行的面对面调查中发现,约有31.9%的会员用户是通过爱奇艺合作伙伴(例如京东、小米电视)的会员渠道获得了VIP访问权限。这些会员只是“蹭”剧,并没有给爱奇艺付费,但爱奇艺却将这部分用户付费计入收入,并将合作伙伴的分成记为费用。 由此他们推断,爱奇艺2019年营收,虚增金额高达80亿-130亿人民币,约占财报营收的27%-44%。这份报告还称,爱奇艺在2015-2017财年,将其递延收入(deferred revenues)夸大了261.7%、165.5%和86.2%。消息一出,爱奇艺股价瞬间跌去10%。 对此,爱奇艺创始人兼CEO龚宇第一时间在朋友圈发声,“邪不压正,看最后谁赢!”随后几个交易日,在各大投行的声援下,爱奇艺股价不断攀升至19.25美元,相比做空当天上涨11.3%。 在优爱腾三家视频网站中,爱奇艺显得“形单影只”,相比优酷背靠阿里、腾讯视频背靠腾讯,爱奇艺虽有百度,但也一直处于单打独斗的状态。在此之前,爱奇艺也曾两次发债为内容投入输血,共计17亿美元。 内容成本过高,这里面既有明星薪酬高企的原因,但更重要的是,视频网站之间的激烈竞争也使得IP剧综的购买价格水涨船高。从目前来看,按传统的视频网站格局划分,目前腾讯视频和爱奇艺的敌人有优酷、芒果TV。不过,在视频网站的竞争中,显然优酷已经掉队。但如果将视野放大,会发现B站、抖音、快手、西瓜视频……等内容平台都是视频网站的对手,他们也在不遗余力地采购剧综、电影版权,这也将增加视频网站的成本压力。 而结盟,意味着视频网站两巨头将站在同一梯队,他们的竞争成本将大大减少。 资本市场对于这次结盟的看好已经表现在股价上了,截止发稿,爱奇艺盘前股价上涨28.98%%,报24.7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