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2011年上市的光伏配件企业,爱康科技近期受到了对外担保事项的影响。5月25日晚间,公司对外披露了对外担保贷款逾期风险提示公告,公司作为担保人在最高额保证担保范围内承担担保责任的可能性极大。不过,公司在2019年年报中已就上述担保计提全额损失,对未来业绩影响较小。 近日,爱康科技对外发布公告称,为增强对爱康科技的实际控制权,公司实控人邹承慧拟引入外部投资,募资10亿元设立江苏新爱康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新爱康集团”),新爱康集团最终将成为公司的重要股东。 爱康科技实控人方面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设立新爱康集团并将其全部资金用于持有上市公司股权体现了实控人邹承慧及相关合伙人对爱康科技经营的充分信心,在海达担保链风险对上市公司大股东爱康实业受到影响的背景下,增强实控人对于爱康科技的控制对爱康科技至关重要。” 盘古智库高级研究员江瀚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对于上市公司目前的情况来讲,担保链对上市公司有所影响,此时增强实控人的控制十分重要,可以间接降低担保的担忧,而且这一举动相当于回购股票,对于提升市场信心有帮助。” 拟募资10亿元“打造”新股东 此前公告显示,5月20日,爱康科技实控人邹承慧及父亲邹裕文共同设立的张家港爱康企业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爱康企业管理”)与广东西部环保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西部环保投资”)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爱康企业管理与西部环保投资拟共同作为普通合伙人设立有限合伙企业江阴金贝一号新能源发展合伙企业(以下简称“金贝一号”)。 金贝一号拟募集资金总额为人民币10亿元。投资于新爱康集团,拟用所获得的全部资金通过二级市场购入、协议转让或定增等法律法规允许的方式全部用于持有爱康科技股票。其中,张家港金贝五号信息科技企业(有限合伙)、刘罗秀、江阴爱康投资有限公司作为有限合伙人进行出资,三方出资总额拟定为人民币3亿元;由爱康企业管理负责;西部环保投资负责引入政府产业基金等有限合伙人并拟募集资金7亿元。 记者初略计算发现,按5月25日收盘价1.31元/股计算,新爱康集团或将持有爱康科技超过7.6亿股股票,超过目前上市公司控股股东江阴爱康投资有限公司及爱康实业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爱康实业”)持有的近7亿元股票。爱康科技实控人方面也回应《证券日报》记者称,新爱康集团未来将可能成为上市公司第一大股东或第二大股东。 爱康科技实控人方面告诉《证券日报》记者,“金贝一号的出资方为一致行动人,如顺利募资并完成以上动作后,约可占股15.09%(按照1.4元/股)与爱康科技大股东爱康实业一起控股爱康科技,从而增强了对上市公司的控制权。” 为控制权稳定打下“强心针” 记者注意到,此前江苏海达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资金紧张,而为其提供担保的爱康实业或需承担相应的担保责任。此外,2019年年报显示,爱康科技对海达集团两家子公司的担保余额共计3.11亿元,已全额计提预计负债。 公司董事长邹承慧在业绩说明会上坦言,“近期海达集团生产经营出现困难,对其担保圈企业产生了一定影响。目前上市公司大股东爱康实业集团正在积极面对,加速处理中,一方面继续联合各方债委会成员召开协调会维稳,另一方面,爱康实业正分步实施引进战略投资者,实现对爱康实业的混改等战略突围的举措,以争取解除爱康实业对海达的担保风险。后续公司将对非并表子公司的担保事宜审慎决策。” 据爱康科技方面介绍,海达集团成立于1979年,是华东地区最大的民营马口铁和铝型材生产厂商,爱康科技自成立开始,便与海达集团子公司东华铝材存在上下游业务合作,并基于国内融资要求形成了互保关系。 在爱康科技实控人看来,此次设立设立新爱康集团并将其全部资金用于持有上市公司股权对于目前受担保影响下的爱康科技存在积极意义。 江瀚表示,“从公司实际控制人的架构来看,上市公司多了一个联合股东,大股东及一致行动人持股比例超过30%,达到了实际控制人的标准,股权更加集中,不容易被举牌及外部侵入。”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数字经济研究院执行院长盘和林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股权分散不利于提高上市公司决策效率,若公司具有完善的治理结构,上述情况出现的概率较小。在目前A股的环境下,实控人控制权增强还是持积极的肯定态度,股权更集中对整个公司的经营稳定性有一定好处。” 此次新设立的新爱康集团未来是否会有实质性业务?爱康科技实控人方面表示,“新爱康集团目前计划暂持有爱康科技股票,未来考虑将部分新能源服务业务装入,实现新老集团的良性健康发展。”(编辑 孙倩)
近日,爱康科技对外发布公告称,为增强对爱康科技的实际控制权,公司实控人邹承慧拟引入外部投资,募资10亿元设立江苏新爱康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新爱康集团”),新爱康集团最终将成为公司的重要股东。 作为2011年上市的光伏配件企业,爱康科技近期因对外担保事项受到了一定影响。爱康科技实控人方面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设立新爱康集团并将其全部资金用于持有上市公司股权体现了实控人邹承慧及相关合伙人对爱康科技经营的充分信心,在海达集团担保链风险对上市公司大股东爱康实业产生影响的背景下,增强实控人对于爱康科技的控制对爱康科技至关重要。” 盘古智库高级研究员江瀚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对于上市公司目前的情况来讲,担保链风险对上市公司有所影响,此时增强实控人的控制十分重要,可以间接降低担保的担忧,而且这一举动相当于回购股票,对于提振市场信心有帮助。” 实控人拟募资10亿元 5月20日,爱康科技实控人邹承慧及父亲邹裕文共同设立的张家港爱康企业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爱康企业管理”)与广东西部环保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西部环保投资”)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爱康企业管理与西部环保投资拟共同作为普通合伙人设立有限合伙企业江阴金贝一号新能源发展合伙企业(以下简称“金贝一号”)。 金贝一号拟募集10亿元资金,投资于新爱康集团。新爱康集团拟用所获得的全部资金通过二级市场购入、协议转让或定增等法律法规允许的方式全部用于持有爱康科技股票。 记者粗略计算发现,按5月25日收盘价1.31元/股计算,新爱康集团或将持有爱康科技超过7.6亿股股票,超过目前上市公司控股股东江阴爱康投资有限公司及爱康实业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爱康实业”)持有的约7亿股股票。爱康科技实控人方面也回应记者称,新爱康集团未来将可能成为上市公司第一大股东或第二大股东。 金贝一号拟募集资金总额为人民币10亿元。其中,张家港金贝五号信息科技企业(有限合伙)、刘罗秀、江阴爱康投资有限公司作为有限合伙人进行出资,三方出资总额拟定为人民币3亿元,由爱康企业管理负责;西部环保投资负责引入政府产业基金等有限合伙人并拟募集资金7亿元。 爱康科技实控人方面告诉记者,“金贝一号的出资方为一致行动人,如顺利募资并完成以上动作后,约可占股15.09%(按照1.4元/股)与爱康科技大股东爱康实业一起控股爱康科技,从而增强了对上市公司的控制权。” 上市公司股权集中度提升 《证券日报》记者注意到,此前因江苏海达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资金紧张,而为其提供担保的爱康实业或需承担相应的担保责任。此外,2019年年报显示,爱康科技对海达集团两家子公司的担保余额共计3.11亿元(已全额计提预计负债)。 邹承慧在2019年业绩说明会上坦言,“近期海达集团生产经营出现困难,对其担保圈企业产生了一定影响。目前上市公司大股东爱康实业集团正在积极面对,加速处理中,一方面继续联合各方债委会成员召开协调会,另一方面,爱康实业正分步实施引进战略投资者,实现对爱康实业的混改等战略突围的举措,以争取解除爱康实业对海达集团的担保风险。后续公司将对非并表子公司的担保事宜审慎决策。” 在爱康科技实控人看来,此次设立新爱康集团并将其全部资金用于持有上市公司股权对于目前受担保影响下的爱康科技存在积极意义。 江瀚表示,“从实际控制人的架构来看,上市公司多了一个联合股东,大股东及一致行动人持股比例超过30%,达到了实际控制人的标准,股权更加集中,不容易被举牌及外部侵入。” 此次新设立的新爱康集团未来是否会有实质性业务?爱康科技实控人方面向记者表示,“未来考虑将部分新能源服务业务装入新爱康集团,实现新老集团的良性健康发展。”
受益于市场需求稳步增长和企业在主营业务方面具备的优势,四川华体照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体科技”)在2019年取得了营业收入、归母净利润双增长的好成绩,2020年第一季度,其净利润更是增长近三成。 作为新经济的代表企业之一,华体科技在5G时代下面临怎样的发展机遇、公司的智慧灯杆业务未来规划前景如何?这些问题受到了市场的广泛关注。 在日前召开的年度股东大会上,华体科技董事长梁熹、董秘张辉向参会投资者们表示,当前,国内各地在智慧路灯的投资建设规模、数量方面需求都较大,公司将加速在国内布局智慧灯杆业务,抢占流量入口。 这也是华体科技智慧路灯业务,颇受受投资者关注的原因之一。 “去年公司智慧路灯方面的收入占道路照明产品的比例大约在30%左右,从今年的趋势来看,智慧路灯占公司产品的比重会逐年增加,而且增速会相对较快。”张辉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 《证券日报》记者注意到,华体科技2019年实现智慧路灯产品销售9544.94万元,合计8999套,同比实现了大幅度增长。公司2019年完成了包括上海、深圳、成都在内的多个规模化智慧路灯产品销售项目,同时开展了成都市双流区智慧城市(智慧路灯)建设运营项目,实现了规模化的智慧路灯投资建设运营。同时,华体科技中标成都智慧绿道项目并开始建设,实现了与腾讯等智慧城市生态圈企业的合作,将智慧路灯与智慧城市新场景服务结合。 智慧路灯业务,成为华体科技在文化定制路灯、景观照明之后又一个新的增长点。 在华体科技董事长梁熹看来,智慧路灯业务仅为“入口端”,其背后有望带来的智慧城市业务拓展空间更加值得关注。 “智慧灯杆只是入口而已,只有占据更多的‘量’,在此基础上进行业务叠加的可能性才更多。我认为,未来十年内能叠加的产品服务是非常多的。”梁熹透露,目前,公司在智慧路灯基础上拓展的“智慧泊车”业务已在成都双流建立示范点。 值得一提的是,在行业风口之下,越来越多的企业加入智慧路灯业务领域的竞争,包括通信类、智慧城市类、物联网类、照明类企业等纷纷进入“战局”,抢食行业蛋糕。 “我认为,我们的最大优势就是先发优势,公司从2017年左右就开始做这个工作,同时,公司已经真正涉入到了智慧路灯相关业务的运营当中,运营是非常复杂的,公司积累的经验非常宝贵。”梁熹介绍。 资料显示,华体科技实施智慧路灯产品加运营服务双模式战略,已在智慧路灯快速发展的风口拔得头筹,其智慧路灯销售收入遥遥领先竞争对手,在全国各地实施了大量的智慧路灯项目,同时,公司第一个建立全国最大的区域及智慧路灯运营项目,建立了广泛的品牌影响力。 “这两年公司最重要的事,就是抓紧较短的时间窗口。从今年开始到包括未来两年的时间段内,在智慧路灯相关业务方面,公司会把销量和占据的‘点位’放在最重要的位置。”梁熹表示,“从区域来看,如果要在北上广深地区拿到运营权比较困难,这些地区我们就会以卖产品为主;而在一些新一线城市,公司跟平台、企业合资成立运营公司的可能性比较多,那么我们就会更加关注这里的业务拓展机会;接下来,公司还将积极将业务下沉拓展到更多的城市市场。”
作者丨范迪 5月25日,物美科技集团被传考虑在香港进行IPO,可能包括百安居和麦德龙的中国业务持股。据报道,其相关负责人回应称,不清楚此事。 据Wind数据,截至2020年一季末,物美科技集团拥有总资产802.98亿元,其中货币资产156.11亿元。 物美科技集团审计报告数据 据物美科技集团披露的审计报告显示,2016至2019年,物美科技集团的营收逐年递增,分别为377.39亿元、405.57亿元、413.19亿元、429.77亿元。今年一季度实现营收120.25亿元。 从净利润来看,2016年最高为44.30亿元,2017年腰斩至20.24亿元,2018至2019年分别为21.36亿元、24.90亿元。今年一季度净利润为3.68亿元。 近年来,物美的经营活动现金流较为稳定,2016至2019年分别为18.84亿元、18.64亿元、21.18亿元、21.06亿元。今年一季度达到12.16亿元。 此外,2016年至2020年一季末,物美科技集团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出累计达108.54亿元。 公开资料显示,物美科技集团成立于1994年,总部设立在北京,经营和管理零售连锁店超过1000个,其中包括大卖场、超市、便利店、百货店和家居改善店等各种业态。 物美科技集团的第一大股东为北京卡斯特科技投资有限公司,持股97.02%;第二大股东为西藏爱奇弘盛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持股2.98%。 北京卡斯特科技投资有限公司股东情况 卡斯特科技公司的股东分别为北京京西硅谷科技有限公司、北京中胜华特科技有限公司,两者的持股比例分别为80%、20%。 物美集团创始人张文中为北京京西硅谷科技、北京中胜华特科技两家公司的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分别为100%、99%。 此外,物美集团的子公司物美商业曾于2003年在港交所创业板上市,2010年转至主板交易,2015年宣布私有化从港股市场退市。 今年4月,物美科技集团宣布完成收购麦德龙中国80%股权。自此之前,物美始终保持着高速扩张的状态,发起多次收购和增持行动。 2006至2008年,物美科技集团先后收购了北京美廉美超市、宁夏新华百货、浙江供销超市等国内超市。 2014年12月,物美集团以14亿元收购百安居中国70%的股权。 2018年8月至10月,物美集团接盘乐天玛特华北区21家门店、邻家便利店70多家门店。 2019年6月,物美以70.75亿元现金入股重庆商社集团,持有重庆商社集团45%的股权,曲线入股重庆百货。 2019年11月,物美集团增持新华百货股份共计21万股,增持耗资307.02万元。增持完成后,物美系合计持有新华百货股份9052.66万股,占后者已发行股份总数的40.12%。
今年的两会大幕正式开启,毫无疑问,今年武汉的相关代表和企业家是两会关注热点之一。近日,证券时报记者采访到全国人大代表、华工科技(行情000988,诊股)董事长马新强,作为全球光模块产品核心供应商,他向记者分享了关于建设武汉创新中心、“芯屏端网”产业集群发展等建议。 华工科技疫情以来的生产经营情况也受到关注,马新强介绍,一些疫情带来的直接影响正在逐步被消化,华工科技现在是满工超产状态,一季度订单、发货均同比增长30%,恢复情况良好。 支持武汉打造 “芯屏端网”产业集群 今年两会,马新强带来3份建议,均是和武汉密切相关。主要内容包括关于支持武汉市打造世界级“芯屏端网”产业集群的建议,关于加快构建长江经济带公共卫生服务和应急体系的建议,以及关于支持建设武汉综合性国家产业创新中心的建议。 马新强指出,武汉拥有良好的科教优势,是国家重要的信息光电子产业基地,聚集了一批具备相当实力的企业,主要业务涉及光纤光缆、光芯片、光电器件、光接入设备等多种类别,具备一定规模的产业综合配套能力,在中国光通信产业中占据着重要的战略地位。 但他也指出,目前武汉的光电产业还存在着一些困难和问题,主要包括具有世界影响力,在资本输出能力、技术创新能力、产业化能力位居世界行业头部的总部企业数量不多,品牌影响力有限,产业链条还需进一步完善等。 而且马新强还表示,由于中高端芯片大都用在高端通信产品、工业设备、存储设备中,一旦芯片出现问题,会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所以大多数国内客户不愿、不敢使用,难以完成“进口替代”。 为更好地在5G、数据中心等新基建建设中承接国家战略、充分发挥地方产业优势,确保芯产业链安全,助力武汉市、湖北省对冲疫情不利影响,形成可持续健康发展的新动能,马新强建议支持武汉打造世界级“芯屏端网”产业集群,包括建议构建世界级产业集群的创新平台、集聚产业发展的智力要素资源;利用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基金,重点建设开放式硅光子工艺平台,提升流片效率;支持华中科技大学等“985”高校创立微电子一级学科,创新现有研究生培养模式,建设应用型微电子国家级人才培养高地;构建有利于武汉芯片企业发展的政策环境等。 另外,作为武汉本地企业,马新强还表示,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长江经济带省市密切合作,为长江经济带各省市构建一体化公共卫生服务和应急体系打下了良好基础。 疫情影响正在逐步消化 华工科技作为全球光模块产品核心供应商,以激光技术及应用、传感器为主营业务,近年来形成了从半导体激光器芯片到激光器到装备再到智能制造整体解决方案完善的产业布局。据马新强介绍,华工科技核心客户涵盖ICT、3C、汽车、工程机械、船舶、轨道交通、新能源、家电等国民经济重要领域。作为武汉本地企业,疫情以来公司的生产经营情况也备受关注。 马新强介绍,从2月上旬开始,华工科技核心业务经政府批复后分类分批推进复工复产,3月20日实现全面复工复产,4月初产能恢复,现在是满工超产状态,一季度订单、发货均同比增长30%,恢复情况良好。 马新强表示,今年突如其来的疫情,不仅使华工科技,也让大部分湖北省企业经受了巨大的压力测试,从一些企业已发布的一季报来看,除与疫情相关的设备、医疗企业、线上教育等企业获得了较为充分的发展,其他企业都受到了较大的冲击,影响了一季度的发展节奏。总的来说,一些直接影响正在逐步被消化。 华工科技相关业务也与两会期间的热点“新基建”密切相关。马新强称,从信息基础设施这个角度,随着5G网络、数据中心建设的加速推进,会直接拉动公司光通信业务发展,间接拉动激光装备业务发展。
5月26日,北京市博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路演开启。据悉,博汇科技拟在上交所科创板上市,此次公开发行股票不超过1420万股,发行完成后公开发行的股份占公司股份总数比例不低于25%。公司拟募资3.66亿元,主要用于产品升级与研发测试展示能力提升项目及市场营销与服务网络建设项目,同时补充流动资金。 截至2020年3月25日,招股说明书签署之日,公司的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为孙传明、郭忠武。孙传明持有公司23.47%股权,郭忠武直接持有公司8.70%股权,并通过博聚睿智控制公司7.63%股权,孙传明、郭忠武合计控制公司39.80%股权,为公司的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 公开资料显示,博汇科技是一家专注于视听大数据领域的信息技术企业,主营业务涵盖视听业务运维平台、媒体内容安全和信息化视听数据管理三个主要领域。博汇科技自成立以来相继参与了载人航天工程信息化显示项目、上海进博会安保指挥调度工作、中央广播电视总台5G+4K媒体应用实验室建设、人民日报“中央厨房”可视化展示工作,圆满完成了北京奥运会、国庆阅兵、十九大的安全播出保障任务。且值得一提的是,博汇科技的客户资源已覆盖我国所有省级行政区和大部分的市级行政区。 公开数据显示,2016年至2019年,博汇科技营业收入分别为1.5亿元、1.96亿元、2.84亿元、2.75亿元,净利润分别为0.21亿元、0.31亿元、0.55亿元、0.51亿元。 随着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的广泛普及,媒体传播渠道不断延伸和多元化,使媒体内容的监管范围日益扩大。 目前来看,博汇科技已经能够通过大数据分析、人脸识别、语音识别、视频内容AI识别等先进算法,满足相关政府管理机构加强对新兴媒体信息传播的监管需求,公司先后承担了北京市网络视听新媒体综合监管平台、云南省新媒体监管平台、兰州市互联网监管平台、杭州市移动互联网监管平台、青海省广播电视综合监管智慧服务大数据平台项目等的建设。
相继与国电南自、许继电气等竞争对手合作后,西南交通大学电气工程学院教授王牣,将其团队最新研究成果与运达科技“深度绑定”———运达科技拟5亿-7亿元收购成都交大运达电气有限公司(简称“运达电气”)100%股权。 5月25日,王牣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运达电气是中国电气化铁路牵引供电领域的领军团队,广域保护测控系统是我们的独门武器,历经十年研发,技术含量高。外界没有认识到其潜在价值。”与运达科技联姻,可以解决公司在招投标中遇到的“门槛”问题。 运达科技董秘王海峰称,运达电气的并购是一个典型的产业并购,意在丰富公司的五大轨交智能产品线,运达电气已经孵化多年,将进入快速成长期,并购时机已然来临。 股权出售“舍不得” 王牣是西南交通大学电气工程学院教授,也是运达电气董事、副总经理。 5月22日晚,运达科技发布重组预案,拟以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方式购买运达电气100%股权。同时,拟非公开发行股票募集配套资金,用于支付本次交易的现金对价、中介机构费用和补充流动资金等。运达电气100%股权估值区间为5亿元-7亿元。目前,运达电气的资产审计、评估工作尚未完成,具体交易价格尚未确定。 公告显示,运达电气专注于干线铁路及城市轨道交通电气保护与控制领域,主要产品为广域保护测控系统、综合自动化系统及智能辅助监控系统等,主要应用于高速铁路、高速客运专线、普速电气化铁路及地铁、轻轨的牵引供电。 “广域保护测控系统经过了十年时间的研发,导致运达电气前些年处于亏损状态。”王牣说,广域保护测控系统与市场上现有的产品差别,类似于“现在的苹果手机与老版诺基亚手机的区别”。 最初,王牣团队与阿城继电器厂(现为“阿城继电器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开发了中国第一套微机保护设备用于南昆线。随后,国电南自与王牣团队合作开发成套的微机保护装置。这使得国电南自一度主导该市场。后因合作分歧,王牣团队与许继电气合作开发中国第一套牵引变电所综合自动化系统。 2002年,王牣团队离开了许继电气旗下的交大许继,运达科技实控人何鸿云与王牣团队展开了合作。“为了避免产权纠纷,我们新设了运达电气,研发新一代产品。”王牣说,研发过程很艰辛,铁路产品研发一般需要两年时间,产品研发成功后还要上网运行,运行完了之后要做第三方试验,最后才能有供货资格。 “运达电气2016年才拿到准入证,2017年开始盈利,2018年盈利624万元,2019年盈利2709万元,公司迈入高速发展期。”王牣说,运达电气与国电南瑞、国电南自、许继电气、凯发电气既是竞争对手也是朋友,“我与他们很多高管是师生关系”。 王牣坦言,招标中对投标资格设定了诸如注册资本、系统集成资质、员工人数等指标,运达电气自身难以满足投标资格。并入运达科技后,这些问题将迎刃而解,“但我自己内心舍不得出售股权”。 收购时机已来临 重组预案显示,运达电气成立于2013年9月12日,注册资本5100万元,共有27名股东,包括一名法人股东和26名自然人股东。其中,西藏立霖企业管理有限公司(简称“西藏立霖”)持有运达电气51%股权,为运达电气控股股东。西藏立霖与运达科技属于同一控制下的企业,为上市公司关联方。因此,此次交易构成关联交易。 运达科技为何选择此时收购?5月25日,王海峰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这是一个典型的产业并购。运达电气研发成果已经形成并顺利商业化,前期的研发风险已经消除,其核心产品具有相当的竞争优势,且步入了业绩向上发展期,上市公司此时并购能够最大程度降低并购风险。同时,运达电气的业务与公司现有业务具有协同、互补效应,收购是双赢的结果。 根据重组预案,牵引变电所是电气化铁路供电系统的心脏,其主要任务是将地方变电站输送来的110kV(220KV)三相交流电变换为27.5kv单相电,然后以单相供电方式经馈电线送至接触网上。运达电气研制的广域保护测控系统技术先进,是智能牵引变电站的基础,能够解决现有综合自动化存在的诸多缺陷,既适用于新建数字化变电所,也适用于传统变电所的数字化改造,很大程度上代表牵引自动化系统的发展方向。广域保护测控系统已先后在瓦日铁路山西中南部通道、京沈客专辽宁段、浩吉铁路蒙华段、京张高铁成功运行。2019年度,标的公司在广域保护测控系统产生的合同总订单超过1亿元,市场占有率100%,目前为该细分行业唯一供应商。 未经审计的财报显示,截至2020年3月31日,运达电气资产总额1.18亿元,负债总额5247.45万元,所有者权益总额6602.19万元。2018年、2019年及2020年1-3月,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3704.58万元、9788.69万元和3686.96万元,净利润分别为624.08万元、2709.16万元和1563.80万元,对应期内资产负债率分别为67.55%、54.91%和44.28%,净利率分别为16.85%、27.68%和42.41%。 对于上述财务表现,王牣说,前期研发、认证周期长,导致运达电气直到2017年才开始盈利。经过近两年的发展,公司产品获得了市场认可,从2019年开始业绩增长很快。 王海峰称,收购前运达科技控股股东对相关业务进行了前期投入和孵化,降低了上市公司直接进入该领域的风险。 强化五大产品线 王牣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广域保护测控系统(数字化变电站)拥有更多高级功能,“现在客户要求减少变电所人员,一个变电所一般8-10人,全国共有800-1000个变电所。广域保护测控系统技术含量很高,目前仅运达电气一家实际商用,未来发展空间很大。” 王牣称,随着中国铁路网的建设,变电所数量越来越多,所需要的维护人员也越来越多,运营成本不断增加,“运达电气的产品是用机器取代人,保障铁路供电安全。”重组完成后,运达电气与运达科技将深度整合。对于运达电气而言,“卡脖子”的招标条件将不复存在,公司将迎来更好发展。 对于运达科技而言,收购运达电气进一步完善了其轨交智能产品线。王海峰称,运达科技作为一家轨道交通智能系统供应商,致力于打造智能控制、智能运维、智能培训、智能供电、智慧物流五大轨交智能业务板块。此前,为快速进入牵引供电设备业务领域,完成公司的产业布局,先后收购了湖南恒信和四川汇友。此次收购运达电气,将进一步完善公司牵引供电设备产业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