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交所数据显示,截至4月30日,百家科创板上市公司全部披露2019年年度报告或按要求以上市公告书形式披露2019年主要经营数据。科创板公司上市元年“成绩单”符合市场预期,展现出这些公司鲜明的科创风貌。 截至4月29日晚间,沪市主板1500余家公司,除极个别公司外,也已披露2019年主要经营业绩。初步统计显示,沪市主板公司在营业收入、净利润、扣非净利润及经营性现金流方面均实现正增长。 科创板亮点频现 从整体上看,科创板公司去年经营状况亮点频现。 一是业绩稳中有升。2019年年报显示,科创板公司保持良好发展态势。这些公司共实现营业收入1471.15亿元,同比增长14%。 二是主要行业均衡发展。以新一代信息技术及人工智能、云计算等为代表的新基建类公司,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分别增长15%、42%。 三是创新经济特征明显。一是轻资产。二是毛利率和净利率高。三是净资产收益率高。 四是研发投入持续加大。科创板公司2019年合计投入研发资金117亿元,增幅23%。 五是科技创新成果喜人。2019年,科创板公司合计新增专利2500余项。 六是民企和混合所有制企业活力不断释放。在科创板公司中,民营企业和混合所有制企业占比逾九成。 七是信息披露有效性提升。风险导向更鲜明。一致性和可理解性的注册制披露要求得到落实。 八是亏损上市、红筹、特别表决权公司发展态势良好。在科创板更具包容性的上市条件下,已有3家亏损企业、1家红筹企业、1家设置特别表决权企业上市。年报显示,这5家企业发展态势良好,市值均超百亿元。 九是现金分红保持较高比例。在满足分红条件科创板公司中,已有88家提出现金分红预案。 十是普遍重视投资者关系管理。 中国经济韧性强 2019年,沪市主板公司在营业收入、净利润、扣非净利润以及经营性现金流上均实现正增长,集中体现我国经济的强大韧性。 统计显示,2019年,沪市主板公司共计实现营业收入37.21万亿元,净利润3.19万亿元,扣非后净利润2.97万亿元,增幅分别为9%、9%和7%。 同时,科创板公司按期披露2020年一季度报告。数据显示,一季度科创板上市公司业绩分化。共实现营业收入261.14亿元,同比下降9%;归母净利润28.44亿元,同比增长14%。 (责任编辑:赵金博)
二闯科创板的公司再添一例。4月22日晚间,上交所官网显示,成都苑东生物制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苑东生物”)科创板申请获受理,这也意味着自2019年8月终止审核后,苑东生物“卷土重来”,二度向科创板发起冲击。 对比上交所前后发布的信息可见,苑东生物二度冲击科创板的保荐机构、会计师事务所 、律师事务所、评估机构均未发生改变,仅具体负责人员发生了些许变化。诸如,首次冲击科创板时苑东生物的保荐代表人为彭浏用、洪立斌,此次科创板IPO的保荐代表人为彭浏用、程杰。 从募集资金额度来看,苑东生物此次科创板IPO募资额由前一次的拟募资11.13亿元增至11.61亿元。就具体的募投项目而言,相比较前次冲击科创板,苑东生物募投项目由6个变为7个,增加生物药研究这一募投项目。根据最新招股书,苑东生物生物药研究项目预计投入募集资金为12855万元。 回溯历史,此前苑东生物曾有过一次冲击科创板的经历,但最终未能获得科创板的入场券。根据上交所资料,一年前,苑东生物首次科创板申请在2019年4月3日获得受理。之后,苑东生物科创板IPO在2019年4月16日进入问询阶段。但经历过4轮问询后,苑东生物科创板IPO之路突生变数。2019年8月29日,因苑东生物撤回发行上市申请,上交所终止其发行上市审核。 二度冲击科创板,相较于此前,苑东生物做了哪些改善或准备工作引发关注。针对该问题,苑东生物在回复北京商报记者采访函中称,“公司符合此前中国证监会发布的《科创属性评价指引(试行)》,并继续保持高研发投入。此外,公司加大了在生物药领域的投入”。 北京商报记者注意到,在最新的招股书中,相较于首次冲击科创板,苑东生物的化学药制剂产品、化学原料药产品的产业化数量发生了变化。最新的招股书显示,“公司已成功实现20个化学药制剂产品和14个化学原料药产品的产业化”。首次冲击科创板时,苑东生物披露的招股书显示,公司实现产业化的化学药制剂产品和化学原料药产品分别为16个和11个。 值得一提的是,2019年苑东生物归属净利润同比上一年出现了一定幅度的下滑。数据显示,2017-2019年,苑东生物实现的归属净利润分别为6436.56万元、13502.01万元、10861.16万元。由计算可知,2019年苑东生物归属净利润同比下滑幅度为19.56%。 (责任编辑:张紫祎)
4月23日,上交所以“真抓实干 履职尽责 奋力推动上交所事业再上新台阶”为题,发布上交所总经理工作报告(节选,以下简称《报告》)。《报告》表示,上交所将深入推进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改革,总结梳理可复制可推广经验,支持创业板和新三板改革。 前海开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4月23日独家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上交所明确表示深化科创板改革,做好科创板的发行上市、并购重组、再融资审核工作,优化审核注册制,并且对信息披露加强管理等,都是为了进一步推动科创板作为改革试验田的作用,支持经济转型,为科创企业服务。同时,之所以强调总结梳理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来支持创业板和新三板改革,是因为资本市场改革现在进入到深化阶段,将会释放出改革红利,科创板开市以来整体运行平稳,有助于经济的转型和产业升级,同时积累了关于注册制以及市场交易方面的一些经验,值得向其他板块推广。 2019年,上交所认真执行所党委和理事会的决策部署,真抓实干,履职尽责,带领上交所各项工作取得新成效:第一,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落地见效;第二,市场建设和国际化发展提质增效;第三,一线监管水平有效提升;第四,防抗风险的能力持续增强;第五,内部管理水平进一步提升。 对于2020年工作计划,《报告》提出,2020年,上交所将在中国证监会的领导下,认真落实《全面深化资本市场改革总体方案》和证监会系统工作会议精神,奋力推动交易所事业再上新台阶。 首先,牢牢守住安全生产的底线红线。进一步增强风险意识、忧患意识和底线意识,在责任落实、安全运行、技术建设、应急管理上再深化,为资本市场运行提供有力安全保障。全力以赴抓好疫情防控工作,积极支持市场主体做好疫情防控工作。以推进“大运行”机制为契机,进一步明确责任、加强协作,形成安全生产的工作合力。 其次,深入推进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改革。坚守定位,支持和鼓励“硬科技”企业上市。加大对技术过硬、代表性强、市场认可度高、已启动上市准备的科技创新企业服务力度。做好科创板发行上市、并购重组、再融资审核工作,优化审核注册衔接机制。落实以信息披露为核心的注册制理念,持续提升信息披露的有效性,及时处置苗头性违规行为。压严压实中介机构责任。总结梳理可复制可推广经验,支持创业板和新三板改革。 第三,全面建设高质量的市场服务体系。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引,支持更多优质企业通过股票市场融资。制定差异化的制度安排,增强资本市场弹性和包容性。完善定价配售制度,做好承接科创板再融资发行承销准备。稳步拓展债券融资功能,有效支持民营企业和中小微企业发债融资。坚持“期现联动”原则,稳步推动基金和衍生品市场创新发展。扎实做好企业培训,结合新证券法开展常态化投保教育宣传。 第四,稳步推进国际化战略。推动沪伦通东向开通。推动出台交易所债券市场跨境互联互通方案,以及公司债等信用债券品种逐步纳入全球主流债券指数。稳步推进“一带一路”交易所联合会筹备,继续推进阿布扎比国际交易所筹备。 第五,持续强化一线监管效能。认真学习宣传贯彻新证券法,优化各项配套制度。大力推动上市公司提高质量,建立健全退市工作预案,加强风险警示板公司监管。做好IPO现场检查。落实“总对总”线索平行移送机制,完善交易监管协同机制。强化稽查执法重点线索研判,提升案件处理效率。继续做好会员监管,大力推动行业文化建设。 第六,切实防控市场重大风险。防止股票市场出现异常波动,完善系统性风险防控指标体系和分析模型,加强风险监测研判,研究完善针对极端情形的政策储备。坚持分类施策、精准拆弹,遏制增量与化解存量并举,稳妥处置股票质押、债券违约风险,健全市场化法治化违约处置机制。 第七,积极推进科技监管建设。推进监管科技分析中心建设,进一步完善企业“画像”系统、财务舞弊风险智能识别系统等,推进新监察系统二期建设。优化上证综合指数编制方案。推进行业基础设施建设与金融科技生态打造。 第八,进一步加强内部管理。庆祝上交所和中国资本市场成立30周年。 武汉科技大学金融证券研究所所长董登新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2020年对上交所十分重要,毕竟上交所将‘三十而立’”。 董登新表示,《报告》的亮点主要是在两个方面:一是国际化,在资本市场的国际化方面,上交所2020年可能有比较大的动作和安排。上交所的国际化改革非常主动,今年的工作将进一步扩容,交易所的债券市场也将纳入到跨境互联互通;另一个是上证指数的编制可能要作出修订。编制出能够反映中国的大市值、大蓝筹等大型企业、特大型企业的股价指数,应该是上证综指的使命。 针对《报告》其他亮点,杨德龙表示,上交所提出的全面建设高质量的市场服务体系,是进一步优化交易所的市场服务功能,为上市主体、投资者提供最好的服务;此外,加强信息披露等,也是建设多层次资本市场的重要工作。 (责任编辑:张紫祎)
4月23日发布的上交所总经理工作报告提出,深入推进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改革。坚守定位,支持和鼓励“硬科技”企业上市。加大对技术过硬、代表性强、市场认可度高、已启动上市准备的科技创新企业服务力度。 《证券日报》记者根据同花顺iFinD数据梳理,截至4月24日,科创板运行9个月以来,已有98家企业上市,总市值达到1.34万亿元,募集金额合计1183.72亿元。从行业来看“科创”成色十足,主要集中在专用设备制造业;医药制造业;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等。 中山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湛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科创板作为新设的增量板块在企业申报时就已规定是要符合国家战略、突破核心技术、市场认可度较高的高新技术企业,因此研发投入占比成为衡量此类高新技术企业的重要考核及参考指标。从资本市场运行角度来看,一方面,科创板已运行满9个月,整体运行平稳,有助于经济的转型和产业升级。另一方面,科创板不仅为科创型企业提供了全新融资通道,也为创投资金搭建了新的退出渠道,更好的完善了私募投资和创业投资退出机制,用市场化的方式为中国科创型企业定价。 川财证券研究所所长陈雳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当前科创板公司科技属性较强,成长潜力较大。目前看,科创板上市公司平均市盈率较高,但根据已公布年报的63家科创板上市公司2019年业绩,其中23家公司去年净利润增速超过了50%,实现了高速发展。由此可见,科创板个股质量较高,这些高成长个股受到资本的青睐,愿意付出高溢价购买;而上市公司也能够以公允的估值获得融资,并借此加速企业的扩张、发展。 值得关注的是,当前科创板中已有一家上市公司发起了并购重组,去年12月6日,华兴源创公布了科创板首个并购重组计划,并在今年3月9日披露重组草案。4月10日公司公告,收到上交所审核问询函。 业内人士预计,并购重组、再融资作为科创板的基础制度今年将会进一步推进,年内并购重组规模也将进一步提升。此次上交所总经理工作报告提出,做好科创板发行上市、并购重组、再融资审核工作,优化审核注册衔接机制。 (责任编辑:张紫祎)
百舸争流科创板 283天,100家!科创板站上新起点 4月29日上午9点30分,光云科技(688365)将在上交所科创板首发上市交易,成为科创板第100家上市公司。 这距离科创板首批25家公司集体上市,过去了283天。 2019年7月22日,黄浦江畔的一声锣鸣,见证了科创板的诞生,中国资本市场迈入新时代。今天,科创板上市公司数量突破100家,科创板建设站上新起点。 从地域分布来看,这100家科创板上市公司的注册地与国内科创生产力的地域分布高度吻合,主要集中于广东、江苏、北京、上海、浙江这五个省市。其中,注册地为北京的科创公司有17家,广东18家,江苏17家,上海16家,浙江10家。 从行业分布来看,科创板上市公司所处的行业高度集中在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新兴产业,细分行业龙头集聚。在这100家企业中,新一代信息技术和生物医药领域占比超过60%,分别为39家和25家,此外,高端装备、新材料和节能环保行业的公司分别有15家、12家和9家。 科创板设立之初,就瞄准了那些能诞生真正“硬科技”公司的行业,提出要重点支持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以及生物医药等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和制造业深度融合。开市至今,科创板在高端医疗设备、集成电路、生物医药等行业,吸引了一批具有关键核心技术、科技创新能力突出的企业,并汇集了中微公司、澜起科技、泽璟生物等一批市场知名度和科研硬实力兼具的科创明星公司。 从公司特质来看,科创板体现了极大的包容性。例如,首家以港元为面值的红筹企业华润微电子,首家同股不同权企业优刻得,尚未实现盈利的泽璟生物,都见证了科创板全新上市门槛体系的开放。 中信证券董事总经理、全球投行委信息传媒行业组负责人王彬对澎湃新闻记者表示,科创板对券商投行来说带来的业务模式改变是巨大的。科创板落地后,投行工作在强调规范的同时更注重价值发现,投行价值也在承销、定价过程中得以更好地体现。 对科创企业来说,不少企业过去由于内部结构、盈利情况等特殊性无缘A股,科创板则让这些企业对接资本市场有了更多的选择。 从二级市场的反响来看,科创板交易运行整体平稳。上交所官网显示,4月28日,科创板前99家上市公司的市价总值达到1.31万亿元,平均市盈率88.17倍,当日科创板成交金额178.49亿元,占整个A股市场的2.64%。 市场化定价也已经深入人心。 截至4月28日,科创板上市公司的股价表现分化明显。金山办公、中微公司、安集科技上市以来的累计涨幅超过400%,另有32家科创板公司的股价自上市以来实现翻倍。与此同时,有10家公司的最新股价比发行价还低,其中“破发”最厉害的是久日新材,股价较发行价下跌26%。 283天,科创板建设进入新阶段。 4月27日召开的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三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创业板改革并试点注册制总体实施方案》,创业板将接棒科创板试点注册制。 上交所表示,创业板改革秉持了与科创板改革相一致的理念和思路,更加重视发挥市场机制和法治的作用、更具包容性创新性、注重以信息披露为核心的注册制等。科创板和创业板都是中国资本市场改革的试验田,将通过落实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共同为中国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 下一步,科创板发行、上市、信息披露、交易、退市、产品创新等基础性制度改革的先行先试仍将继续。上交所将从四个方向发力。 一是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科创板注册制改革“试验田”经验,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做法,全力配合创业板、新三板市场化改革推进工作; 二是不断优化提升科创板注册制改革“试验田”基础性制度建设,提升市场活跃度、提升投资者获得感; 三是坚守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的板块定位,进一步支持科技创新企业登陆科创板,扩大板块示范性和引领性; 四是稳住金融基本盘,加强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的韧性,助力企业平稳度过经济波动期,实现高质量发展。 100家,是科创板的新起点。 展望未来,王彬表示,国内的科创企业储备量完全足以支持科创板的持续发展。 截至4月28日,共有258家企业的科创板上市申请获得上交所受理,其中111家的注册结果已经出炉。(责任编辑:赵金博)
全球均面临着经济下行的压力,中国也不例外。从GDP增长单季度看,2019年第三季度增速6.0%,创下自1992年有统计以来的27年新低,中国经济面临增速换挡的挑战,经济发展的新动力来自哪里? 中央已经明确,房地产刺激对经济的贡献越来越低,不再作为短期剌激经济的手段,综合政策和产业的发展脉络,经济增长的下一个爆发点,是科技创新。 从政策方面看,国家支持科技创新,科创板的推出,长期利好我国的经济转型; 从产业方面看,5G爆发有望拉动中国经济增长,2019年是中国5G商用元年,根据中国信通院的模型测算,2030年5G带动我国经济直接产出、间接产出分别将达到6.3万亿元、10.6万亿元,十年间的年均复合增长率分别为29%、24%。 综合券商2020年投资策略,“科技股”、“成长股”是被提及最多的关键词之一。布局科技成长股,除了市场上已经存在的科技成长类主题基金,当前第二批陆续登陆市场的开放式科创基金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银华科技创新(008671)将于2020年1月13日起发行! 布局“科创驱动”, 为什么选银华科技创新基金? 理由一:监管层认证的“开放式科创基金”,很稀缺。 监管控制开放式科创基金审批数量,目前仅两批基金获批,第一批有6只,在今年5月左右成立;时隔半年多,本次有11只科技创新基金获批。银华科技创新,就是其中一只。 根据监管规定,开放式科技创新基金限购10亿元,超出须进行比例配售。根据第一批成立的开放式科技创新基金发行情况看,其均发行1天即提前结束募集,配售比例均在10%以下。(OS:也就是说,买入1万元此基金,经过比例配售,投资者仅能成功获配售约408元,额度稀缺!) 根据监管窗口指导,科技创新开放式基金在成立之后6个月内不开放申购,目前第一批成立的6只基金均处于暂停申购,开放赎回状态。因此,想通过公募基金参与科技创新板块投资,只能认购最新获批的科技创新基金。(OS:银华科技创新基金上市发行,上次开放式科技创新基金没买够的投资者,现在参与机会来了!) 理由二:科创基金历史业绩佳,银华科技创新值得期待。 2019年来,科技成长成为资本市场的先锋,备受投资者关注。Wind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1月6日,在申万28个一级行业中,电子指数的涨幅达到了83.55%,排名第一;计算机指数的涨幅达到了49.89%,排名第六。 搭乘科技东风,从历史表现来看,目前第一批成立的科技创新开放式基金成立以来业绩表现优异,最高收益率达46.19%,平均上涨28.47%,相较于业绩比较基准均获得正收益。 (数据来源:Wind;截至2019年12月16日) 此外,同样以科创主题为主要投资方向的银华科创主题3年封闭运作基金,成立于2019年7月5日,成立以来净值稳健上涨,累计收益12.06%。(数据来源:银河证券;截至时间:2019年12月31日) 理由三:银华基金科创战队“双轮驱动”,配置强大。 选好了投资赛道,还要选对投资团队,方能有更好的投资收益。银华科创战队由科创投资团队与科创研究团队组成,双轮驱动、配置强大。 科创投资团队共有3人,团队成员在科创板块有深入的研究经历,科技板块投资胜率高。科创投资团队的负责人唐能,毕业于中国人民银行研究生部,拥有10年证券从业经历和多个行业多年研究经验,坚持长期价值投资、相信研究创造价值、投资风格稳健。其他两位投资团队成员,在科技板块也有深入的研究经历。 科创板研究团队主要包含TMT、消费、海外三个大组,共有16名成员,全方位研究支持科技投资。此外,该团队核心人员有海外大型跨国企业工作多年,对于海外科技企业的经营模式有深入了解,便于看清国内科技企业未来的发展方向。 经济复兴,科创先行,对于普通投资者来说,科创板上市公司都是高科技企业,具有较高的专业门槛。与其费心自己研究,投资者不妨借助科创主题基金——银华科技创新(008671),由基金经理和投资团队代为打理,掘金科创板。
吴清:在人工智能领域将设立上海人工智能产业投资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