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科蓝软件(300663.SZ)为“渤海银行互联网金融核心服务中台采购项目”成交供应商 智通财经APP讯,科蓝软件(300663.SZ)公告,近日,中国金融集中采购网发布了《渤海银行互联网金融核心服务中台采购项目的公示》,公司为“渤海银行互联网金融核心服务中台采购项目”的成交供应商。 公告显示,“渤海银行互联网金融核心服务中台采购项目”公示期3日,公示截止时间为2020年11月27日。 据悉,公司高度重视创新产品的研发,对银行科技金融产品持续进行创新、优化、升级。公司在互联网核心业务和大中台业务一直处于业界领先地位。本次中标渤海银行互联网金融核心服务中台,是对公司原有互联网核心业务与中台业务产品的进一步升级与创新,不但使公司互联网核心与中台业务继续处于业界的领军地位,而且项目实现的产品创新也将对众多商业银行向数字银行升华起到重要示范作用。此项目也将为银行客户带来更加高效、快捷、优质的产品体验。
2020年,百年不遇的新冠疫情席卷全球,全球化遭遇严重打击,世界经济陷入衰退。从政治、经济、环境多维度来看,中国再一次来到历史的关键时期,面对百年未有之变局。12月5日,笔者参与了“2020凤凰网财经峰会”。该会议是由凤凰网、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主办,人民日报出版社协办,凤凰网财经、中华网财经承办。这一年来,旧物速死,新物速生。国家、企业、社会团体和个人都在用全新的视角审视自己和世界。因此,笔者梳理了众多重要嘉宾在会议上发表的重要讲话。金融是国家重要的核心竞争力国务院参事、中国银保监会原副主席王兆星认为,“十四五”时期,要紧紧围绕增强我国金融业的核心竞争力下工夫、谋改革、扩开放、促创新,只有提升金融的核心竞争力才能够增强我国金融的抗周期、抗风险的能力。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金融是国家重要的核心竞争力,金融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当今世界各国之间,特别是大国之间的竞争不仅仅是军事、科技、产业、产品的竞争,同时也更是资本、货币、金融的竞争,是金融核心竞争力的竞争。在金融领域,货币政策非常关键。中国银保监会副部长级干部、中国银保监会国有重点金融机构监事会主席于学军认为,宏观经济最重要的调控手段是货币政策,而货币政策的调整变化最后都会作用到货币供应的增量变化上。综观近20年来中国货币政策操作,其基础货币的投放与控制,从大的方面来看,一是受外汇储备的增减变化影响很大;二是2013年之后新出台的一些政策性操作工具,如中期借贷便利、抵押补充贷款、逆回购等。一般情况下,当外汇储备处于不断的增加状态,就以收购外汇形成外汇占款来投放基础货币;当外汇储备处于减少的情况下,就以其他政策工具投放基础货币,并对冲因外汇储备减少而收回的货币。今年新冠肺炎疫情突然暴发以来,由于全球各国货币政策集体调整所带来的货币环境的变化,人民币由贬值压力转变为升值压力,外资从流出转变为流入,必然会对中国的货币管理形成多方面潜在的影响。这使基础货币的投放渠道、货币特征等也会随着发生变化,并对宏观经济调控、资本市场、企业经营管理等都会带来深刻的影响。而这种变化、影响,一般是看不见、摸不着的,短期内外界甚至很难把握和理解。金融的责任和担当财政部原副部长朱光耀主要分享了关于金融在疫情期间的责任和担当。他在演讲中提到,今世界的金融体系和1929年的金融体系有着巨大的不同,1929年的时候,全球尽管已经有了中央银行体系,但是实行的是金本位制,中央银行没有灵活操作货币发行的权限,因为黄金的储备直接决定货币发行量的,所以金本位制制约了在特殊危机情况下采取灵活的货币政策扩张的可能性。但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后,G20体制发挥了重大的作用,在G20体制下,金融稳定理事会对G20政策的协调和在全球的推广政策、宏观经济政策发挥了重大的建议和引导作用,因为最终金融稳定理事会的建议要经过G20领导人的批准,所以金融稳定理事会在这种特殊危机的情况下,对完善国际金融体制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更重要的是,新经济、数字经济的发展,在这种特殊危机的情况下得到了突出的运用,而且危机也使数字经济有了进一步发展上升的空间,包括数字货币、数字税收等新的政策议题也提到了日程上来了,所以数字经济确实在这种情况下发挥了重要作用。金融根植于产业,服务于社会。中国是全球最大的生产制造中心,工业门类齐全,尤其是以电子消费产品为代表的生活类消费品的生产制造,更具有产业链、供应链的明显优势。由于我国疫情控制的好,中国国内供应链先于其他国家得以恢复,转移到国外的一部分生产回归国内,这也拉动了中国的出口。未来,随着“十四五”时期的到来,金融开放的大门会越开越大,我们改革的步伐也是越来越坚定,我们将逐步构建起金融大国、金融强国。
证监会公告显示,齐鲁银行昨日首发上会获通过。招股书显示,齐鲁银行本次发行股票的数量为不低于发行后总股本的10%(含10%),且不超过发行后总股本的25%(含25%),募集资金在扣除发行费用后,将全部用于补充核心一级资本,提高资本充足水平。 今年以来,齐鲁银行、重庆银行、上海农商行成功过会,厦门银行也已顺利完成上市。截至目前,还有15家银行排队等待A股上市。 近年来,商业银行补资本压力持续存在,今年更是如此。在政策加码及补资本压力下,商业银行通过多种渠道“补血”。Wind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商业银行融资已经超过万亿元,最主要的融资渠道是永续债、二级资本债,已发行规模分别为5995亿元、11856.8亿元。 通过A股IPO融资的只有厦门银行1家,该行募资净额17.39亿元;完成定增的有4家银行,合计314亿元;发行上市可转债的有2家银行,合计95亿元;1家银行成功实施优先股总共融资60亿元;配股成功的有1家银行,融资200亿元。 目前,商业银行补资本的主要问题在于资本结构仍失衡——最缺核心一级资本。银保监会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三季度末,商业银行(不含外国银行分行)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为10.44%,较上季末下降0.02个百分点。 从A股上市银行情况来看,今年前三季度,超过三分之二银行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同比下滑。“未来,商业银行仍将面临较大的资本补充压力。虽然国有大行现在的资本充足率较高,但考虑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及TLAC(总损失吸收能力)等额外资本补充要求,未来仍有缺口。”东吴证券首席银行分析师马祥云表示,对于中小银行而言,本身内生的资本补充能力较弱,核心一级资本的补充工具比较有限,再加上投资者普遍对中小银行长期经营前景不乐观,资本压力更为明显。 一般来说,商业银行补充核心一级资本的渠道,一靠利润留存,二靠外源性资本补充工具。今年受疫情影响,在减费让利的政策导向下,商业银行通过利润留存补资本空间十分有限。而外源性资本补充核心一级资本工具相对有限,且实现难度较大,目前包括IPO、定增、配股、可转债以及今年刚开始探索的地方专项债。从上述数据来看,今年以来,这些渠道融资规模不到1000亿元。
汇宇制药科创板上市申请近日获得受理。公司本次拟募集资金扣除发行费用后合计约19.07亿元,主要用于汇宇欧盟标准注射剂产业化基地(二期)项目、汇宇创新药物研究院建设项目以及补充流动资金。研发驱动汇宇制药是一家研发驱动型的综合制药企业,主要从事抗肿瘤和注射剂药物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公司于2014年首次通过英国GMP认证和中国GMP认证,2015年7月全资子公司英国海玥取得欧盟药品放行资质认证。同年,公司的抗肿瘤注射剂盐酸伊立替康注射液在欧盟实现销售。选择的上市标准方面,招股说明书显示,发行人存在差异表决权安排,选择适用《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股票发行上市审核规则》第二十四条第(二)项上市标准:预计市值不低于人民币50亿元,且最近一年营业收入不低于人民币5亿元。2017年至2019年及2020年上半年,公司分别实现营业收入1398.38万元、5432.01万元、70707.62万元和58564.89万元;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分别为-8471.84万元、2200.46万元、17694.45万元和16214.6万元。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158.34%、72.07%、7.87%和5.62%。截至2020年6月30日,公司合并报表未分配利润为4390.38万元,母公司财务报表未分配利润为17819.45万元。随着公司盈利能力的逐步增强,公司已消除未分配利润为负的情形,不会影响公司未来持续盈利能力。汇宇制药指出,强大的药品研发能力是公司在市场竞争中保持优势的基础,也是未来发展壮大的核心条件。公司以丁兆等研发骨干为核心,通过多年发展和培养,建立起了专业的研发团队。公司在抗肿瘤注射剂领域积累了较丰富的经验,形成了一定的竞争优势。扩充产能公司本次拟发行不超过6360万股,发行后流通股股数占总股本的比例不低于10%,实际发行新股数量由股东大会授权董事会根据实际情况与本次发行的保荐机构(主承销商)协商确定。本次全部为新股发行,公司原股东不公开发售股份。募集资金扣除发行费用后合计约19.07亿元,主要用于汇宇欧盟标准注射剂产业化基地(二期)项目、汇宇创新药物研究院建设项目以及补充流动资金。公司表示,本次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围绕主营业务开展,是从公司战略角度出发,对现有业务的产能扩展、研发实力增强和配套体系完善。“汇宇欧盟标准注射剂产业化基地(二期)项目”将有效提升公司注射剂产品的生产能力,以响应快速增长的行业和客户需求;“汇宇创新药物研究院建设项目”可以大幅提升公司研发的软硬件实力,加快公司产品研发进度,增强公司未来竞争能力;补充流动资金项目将改善公司现金管理水平,优化资金使用效率,改善资产结构,保障公司主营业务的顺利开展。本次募集资金投资项目的关键技术主要是公司现有核心技术,以及在现有核心技术基础上的延伸、拓展或升级。项目实施不会导致公司主营业务发生变化。招股说明书显示,本次发行后,公司净资产总额与每股净资产都将大幅提高。鉴于项目资金投入的阶段性,短期内公司的资产负债率将会大幅下降,净资产收益率会有所降低。随着项目的陆续投产,公司营业收入与利润水平将大幅增长,盈利能力和净资产收益率随之会有很大提高。提示风险公司表示,在药品价格下降、核心技术失密、原材料供应等层面存在风险。报告期内,公司在售产品中注射用培美曲塞二钠收入占比较高,2019年度及2020年1-6月注射用培美曲塞二钠销售收入占公司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分别达到92.77%和91.88%。公司表示,如果注射用培美曲塞二钠受到竞争产品冲击、遭受重大的政策影响或由于产品质量和知识产权等问题使公司无法保持该产品的销量、定价水平,且公司目前其他在售产品收入不能快速增长或无法适时推出替代性的新产品,则上述主导产品的收入下降将对公司未来的经营和财务状况产生不利影响。随着国家药价谈判、医保目录调整、一致性评价和带量采购等政策的相继出台,部分药品的终端招标采购价格逐渐下降,企业竞争日益激烈。公司表示,目前在售产品未来可能面临销售价格下降的风险,从而对公司产品销售和盈利水平产生不利影响。经过多年的研发,公司在药物研发、药品生产等环节积累了大量技术和商业秘密,形成了公司的核心竞争优势。为保护核心技术、维持竞争优势,公司已建立了保密制度,并为相关技术积极申请专利保护。如核心技术泄露或被非法使用,均可能对公司经营发展产生不利影响。原材料供应方面,公司核心产品之一注射用培美曲塞二钠的主要原材料培美曲塞二钠原料药采购自重庆药友制药有限责任公司下属的三家子公司重庆凯林制药有限公司、重庆医工院制药有限责任公司、重庆医药工业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以及山西振东泰盛制药有限公司。报告期内,公司对重庆药友制药有限责任公司下属的三家子公司培美曲塞二钠原料药的采购占比较高。公司与该供应商合作关系稳定。同时,公司保留较高水平的安全库存。公司表示,如果该供应商无法按合同约定供货或者供货数量、质量不能满足公司需求,可能对公司正常生产经营产生不利影响。
自2003年“信用卡元年”起,中国信用卡市场处于蓬勃发展的状态,信用卡业务以几乎每年30%以上的复合增长率实现着高增长。这种级别的业务体量和增长速度,远超上一代基于IOE架构的银行信用卡核心系统可承受范围,好比一辆高速行驶的列车容纳不了更多新乘客,就需要及时扩容升级。早在2014年,中信银行信用卡就已着手研究其新核心系统项目。2019年10月,新核心系统StarCard成功投产。据介绍,这是我国首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一代云架构信用卡核心系统。近日,中信银行信用卡StarCard新核心系统一周年沙龙在深圳举行,11家机构在会上联合启动“生态市场”,宣布正式开启无界开放的数字金融新业态。本次沙龙会议也揭晓了StarCard新核心系统从广泛调研、设计实施到正式上线、稳定运行,以及中信银行信用卡团队与华为、中兴等生态合作伙伴的协同努力等种种细节。开启自主创新之路在调研决策阶段,中信银行信用卡中心就先经历了一场头脑风暴。中信银行信用卡党委委员穆银芳介绍到,由于业务高速发展,首先要解决系统“有没有”的问题,最快速解决的方式就是购买。但购买也会遇到一些问题:一个核心系统加上一百多个外围系统,各种架构、各种软件标准五花八门,这对银行IT从业人员要求极高。从技术来讲,这些是混搭式架构,归根到底都是烟囱式的形态,很难完成数据的融通和业务流程的穿透。想尽快提升敏捷度,找到应对互联网竞争之道,他们开始探寻一种更大胆也更直接的方案:能不能一次性解决,只升级一次就彻底解决容量和功能问题?2014年,中信银行信用卡中心启动广泛调研,包括全球范围的合作伙伴、供应商、华为等国内硬件解决方案提供商以及软件提供商。此外还特别邀请普华永道和德勤协助评估调研结果,最终给出了一份长达数十页的结论报告,总结出来无外乎两点:技术是成熟的,云架构是可行的。全球范围内主流信用卡供应商的系统,基本上都无法解决跨越式发展的要求。在充分论证后,2016年,他们决定把银行的核心挪到云架构平台上。在没有先例可依的情况下,中信银行管理团队果断决策,正式启动新一代信用卡核心系统的自主建设和研发。有了“换车”的决心,接下来要解决的是:应该造一辆怎样的“新列车”?难点在于,新一代核心系统不能光是解决现有问题,同时也要布局未来,要穿过时间的迷雾去预判和防御可能的挑战。如果总结行业情况,贯穿三十年的发展角度来看,信用卡系统核心大致经过了如下迭代:第一、二代系统,以交易为核心,第三代系统,已经开始面向精细化管理。新一代系统,则要以智能为核心,依托实时大数据能力,构建新一代的信用卡核心系统。在团队的构想里,这次不仅要实现系统的升级,还要借此机会实现信息技术、管理和功能层面的升级,也是新技术平台云架构的升级,依托这一机遇,实现"新服务、新技术、新管理"三维一体的综合能力提升。整个IT研发过程的管理,也将采用新的敏捷交付管理模式——与其说这次系统升级是配备“新武器”,其实更像是借此良机获得大规模协同作战的能力。一张98分的评估结果在本届沙龙的研讨环节,毕马威企业咨询(中国)有限公司项目合伙人于凤友回忆投产之前:“我们有一套评估模型,在第三阶段项目成熟度评估中显示所有的项目评估结果几乎所有都是绿的,获得了98分。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认为上线不会有太大问题。”这个98分来之不易——这场系统升级战打响之时,其实并没有先行案例可供学习。目标很高远,但是动作要一步步来。项目组提出“先外围、后核心”的作战方针,有序推进信用卡新核心系统的升级,了解到一个大概路径就先全力开发,同时锻炼队伍、培养人才;在组织架构或者业务协同上,项目组以业务单元组建作战队伍,来大幅提升协作能力。新核心系统升级三大战役(授权交易子系统、账户处理子系统、数据&应用服务子系统)随即展开。在投入过程中,他们也采用了新的策略:大规模应用开源技术并深度定制,同时采用了不同的科技资源分配比例投入方式。传统的银行核心系统,是把80%的资源投入到硬件设备上,例如大数据存储这类昂贵设备。但项目组的逻辑是结合当下软件定义的概念通过软件来解决问题,而不是把压力放到设备上,从应用层面实现自有知识产权升级。同时项目组采用了很多开源中间件和数据库、服务器,包括中兴的GoldenDB数据库、华为服务器和网络设备。“造车”难,“换车”更难。项目组面对的考验相当于是要在不“停车”的情况下,把一辆高速列车上的“乘客”,转移到一辆性能更强、容量更大、更能平稳运行的“新列车”上。据介绍,把旧系统迁移到新系统一般是2-5年的项目实施周期,他们则用23个月的时间,实现了系统升级,同时把原系统迁移上去。作为中信银行信用卡的合作伙伴之一,天阳宏业总裁欧阳建平回忆称,业务系统面对的数据量、交易量都非常大,当年对于卡中心选择的这条较为“果敢”的技术路线还是有一些担心,但后来了解到新核心系统是经过反复的调研、论证后做出的决定,所以取得的成功是必然的,既果敢又非常谨慎。通过与江融信、长亮、天阳、毕马威等合作伙伴的协同努力,以及新核心系统背后上千人的技术团队和五六百人的业务团队,最终在八个月内交付四大版本,囊括了超过一万个功能点。越接近上线,困难和压力也逐渐显现,系统评估中出现过运维支撑能力、稳定性、质量等问题。为此,项目组采用“业务专家、合作公司”双线并行的办法,开展大规模业务测试,累计完成了接近50万个测试案例,把极端情况下的容器云、数据库、授权系统、网络等各种故障情况都包括在内,最终模拟了接近600个异常场景,保证即使出现异常情况时,系统仍能平稳运行,保障业务的连续性。投产过程前期,项目组也完成了一系列完整的数据比对、仿真测试。指挥系统实行“线上、线下”双指令体系,双边确认,确保指令的执行或决策过程准确无误,有效化解“三新叠加”风险:新技术、新运维模式、新数据库。2019年10月26日,中信银行信用卡StarCard新核心系统成功投产上线。整个系统上线完成后,运行情况较为平稳,中信银行信用卡中心从传统架构“4个9”的时代进入“5个9”的时代,可承载亿级账户量。每一笔授权交易的服务响应时长在40毫秒以内,成功率可达99.999%。尤其在双十一期间,新系统也经历过压力测试,生产上已经轻松突破4500 TPS,在实际测试环节用20台x86就可以支持20000+ TPS的压测值,这是同业双十一峰值的两倍以上。新系统也在今年9月,按照监管要求完成了同城机房无感切换演练。StarCard真容在本届沙龙活动上,中信银行信用卡中心方面介绍,StarCard系统是基于大数据时代重新构建而成,具备微服务、容器云、海量存储、海量计算和机器学习的能力。相比于传统的三代信用卡系统,IT时代的系统做到最极致的是参数化、模块化。但实际上,基于DT新时代打造的全新分布式StarCard系统,已经将系统微服务化,同时把业务系统功能简化。从另外一层面来说,微服务也可以达到参数化、模块化。其次是容器化部署。从单线程升级为多线程以后代表着技术上很大的进步,系统稳定性大幅提升,但是用容器云把多线程扩展到多机器,比如100个线程扩展到20台机器上,哪怕20台机器中有两三台出现故障,对整体业务并无太大影响。另外,这个系统支持将容器云部署在多台机器上,可达成设备资源的节省效果。项目组也全面使用容器云部署,提出了“同城双活、异地灾备”的两地三中心部署方案。新核心系统背后,其实是银行人对数字化转型的深刻理解。麦肯锡曾经提出数字化驱动的业务战略、数字化增长、开放银行等,项目组参考这一系列概念,结合自身经验,总结出了数字化所需的六大IT能力支撑:1. 重塑客户旅程,整个系统以客户为视角,将业务流程重构,将源代码重写。围绕客户体验,把新的科技能力(如人脸识别、活体检测、OCR技术)都融入其中,通过用户行为分析、员工行为分析的手段提升客户体验。2. 内置大数据平台,提供OneData数据服务,简而言之,100多个系统的数据趋近于实时,统一采集管理运算,把结果再运用回去。3. 微服务架构,把原来的很复杂的银行系统变成一个个单元的小功能。只有系统从服务层面解耦,才能跟后面的敏捷开发配合起来,才更方便。4. 敏捷交付,协同系统。很多人一说IT就讲项目管理,其中的确有项目成本、进度等相关内容,但更多的是大规模队伍的协同体系。每个人在底层中有工作量分配和架构设计,之后分解、分拆任务,每个人按照任务内容开展,最后再快速组装到一起——按以前邮件或者一般的协同工具来做,难度相当高。而中信银行信用卡中心这次的案例管理、测试过程,全部用工具平台来支撑,最终实现人员数字化管理。5. 智能运维,系统报警可以实时派出任务,项目组能及时跟进、没有遗漏地进行处置。从应用系统监控能看到,每个微服务就像心电图一样,能够直观看到服务运作和调度运营情况。6. 数字化还有API和AaaS平台(API as a Service),整个核心合作伙伴系统遵循Restful API接口的标准,可以按业务需要和未来场景需要往外对接。从系统的服务架构、项目管理、程序代码的发布来看,StarCard新核心系统也与Google等主流互联网企业的做法基本一致。目前核心授权已完成所有联机微服务的单元化部署,这种单元化逻辑架构,利用有限资源投入即可支撑故障隔离和灰度发布。据透露,中信银行信用卡StarCard新核心系统也依托这项能力,建成了业界首个业务策略实时在线预评估系统。在这次沙龙上,新核心系统的各项功能亮点也被逐一介绍。例如:账户管理这一核心能力,对账户进了高度抽象:账户就是交易流水的分类汇总;每完成一笔交易之后只需记下交易流水,账户根据用户需要随时设定。“双改单”的实时入账处理也在新系统中得以体系,现在从技术层面已经实现实时入账、实时到账、实时对账。在中信银行信用卡团队看来,以前经常提到核心系统用什么数据库、大数据用什么技术,而新构建的系统技术,归根结底是服务于业务场景的。写程序过程中,有一种说法叫做“读写分离”,他们把这个微观逻辑用到宏观层面的框架设计,实现这一大层面的读写分离,从而实现传统数据跟大数据平台双向融合。从最后实现的效果来看,数据采集同步能从T+1天提升到秒级实时;客户的复杂查询需求迁移到大数据平台,通过这一平台可以率先实现十年账单在线查询。
随着12月7日确成股份在上海证券交易所鸣锣上市,以及正和生态的首发申请于近日获通过,盈科资本今年IPO过会项目总数将增长至14个。其中,科创板6家、创业板4家、主板3家、港股1家。 细观盈科资本今年的IPO项目,14家已过会项目涵盖生物医药、核心科技以及大消费,尤其以三友医疗、康华生物、嘉和生物等为代表的生物医药板块,占据了盈科资本年内IPO成绩单近二分之一的名额。 作为国内最早一批将生物医药作为核心赛道的机构,盈科资本董事长钱明飞表示,生物医药一直是盈科资本的标志性赛道之一,在盈科资本的投资版图上,生物医药始终是重头戏。“投资一定要自上而下地来做,机会主义无法持续,布局式投资是盈科资本典型的模式,也是我们目前能够有一点成绩的核心因素。” 据悉,盈科资本已成功上市的投资项目近40个,投资项目中有超过50个项目正在筹备或已经进入IPO排队阶段。 在今年IPO丰收之际,盈科资本已把目光投向更为长远的2030,着手从2030年后人类健康刚需的5大疾病领域切入,对生物医药和生命科学领域的核心资产展开新一轮战略布局。 “布局的过程会很长,我们也耐得住性子,踏踏实实一步一步地走。” 钱明飞表示,坚定的看多中国,加大布局核心资产力度。8月份设立的百亿元“中国核心资产战略配置基金”一期基金将于2021年3月完成资产布局,将于近期启动二期发行,继续专注聚焦生物医药、核心科技、大消费等领域的核心资产,通过孵化式投资、布局式投资、控股式投资等多手段配置精选的优质核心资产,助力核心产业发展,从而发现经济前行的力量。(周健)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26日上午在京召开,关涉中国未来发展航向的“十四五”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展望“十四五”时期,以科技创新缔造新发展动能,提高我国关键核心技术创新能力,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仍是重中之重。 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抓住了科技创新就抓住了牵动我国发展全局的牛鼻子。“十四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需要科学技术解决方案。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工作,加快科技创新,不仅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需要,是实现人民高品质生活的需要,更是顺利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需要。 人民的需要和呼唤,是科技进步和创新的时代声音。在总结“十三五”成就的基础上,全面推动科技创新,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还要努力做好三方面工作: 第一,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建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新机制。集中优势力量,攻坚关键核心技术,特别是在基础研究领域,持之以恒加强基础研究,解决核心难题。 第二,以市场投入为主,改善科技创新生态。企业是科技和经济紧密结合的重要力量,应该成为技术创新决策、研发投入、科研组织、成果转化的主体。要给企业、给民营资本更大的发展空间,推动大规模的创新。同时,要整合优化科技资源配置,让广大民营企业或者民间力量参与到科技创新的涌流中,进一步壮大科技创新实力。 第三,适度管控,建立责任制。防止科研项目毫无秩序一哄而上或大搞拼盘。在攻坚克难、发展顶尖技术的过程中,需要国家的有组织、有规划的统一安排。 值得一提的是,推动新时代科技创新,也要明确数据作为核心生产要素的重要性,夯实数字基础。当今的中国,已在逐渐成为数字经济的全球领导者。新时代的数据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数据。只有正确认识数据的生产价值与重要性,有计划地安排、使用好数据,才能为科技创新提供更多可能。 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科技创新的决策部署,大力推动科技创新,必将为我国未来发展提供更多的新动能。 来源:人民财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