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网北京12月30日讯 (记者 康博) 邻近年底,2020年权益基金业绩已无太大变化。天天基金网显示,截至12月28日收盘,公募混合型基金的平均收益率为38.21%,然而在如此靓丽的业绩下,依然有为数不多的混基遭遇亏损,其中万家基金旗下的万家精选混合(519185)因全年始终坚持重仓地产股,令基金净值年内亏损了3.32%,但由于该基金成立于2009年,多年下来累计净值也达到了2.3729元。 从已经公布的今年前三个季度的前十大重仓股看,万家精选的风格非常稳定。一季度为保利地产、金地集团、万科A、常熟银行、中南建设、阳光城、正邦科技、荣盛发展、华夏幸福、温氏股份,行业分布为7只地产股、1只银行股和2只与生猪养殖有关的公司。 二季度为金地集团、保利地产、万科A、中南建设、天康生物、常熟银行、荣盛发展、华夏幸福、阳光城、金科股份,其中地产股有8只,银行股和动物疫苗与饲料公司各1只,三季报里地产股也达到了7只,可见该基金今年来始终将地产股作为绝对重仓行业。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在今年其业绩不佳的影响下,基金规模呈现出缩水态势。截至去年底时,万家精选基金份额还有15.07亿份,规模17.56亿元,到了今年一季度末变成11.12亿份和11.57亿元,二季度末继续缩水到8.56亿份和9.17亿元,好在7月份之后地产股的反弹让该基金的份额即便小幅下滑到8.53亿份,但资产规模出现上升,达到了9.85亿元。 但在整体资产规模下滑的背景下,该基金对房地产行业的持仓占比却出现提升。与一季度房地产行业占其资产净值的51.98%相比,二季度和三季度分别为59.97%、59.09%。 基金经理在三季报中表示:“在三季度的投资中,期末仓位较二季度末变化不大,以低估值、高分红的地产/金融板块为主,持有一定比例的军工及农业板块。目前的流动性和市场情绪不足以支撑市场估值的系统性提升,但相对较好的基本面对市场的底部区域形成支撑,预计后市将更多由基本面驱动。投资方向上,我们继续看好地产和银行板块的优势企业,该类龙头公司在行业集中度提升的背景下,业绩增长的稳定性高,是当下性价比最强的标的。” 但这并非万家精选首次看好地产股的估值,事实上,该基金从2016年初开始就一直将房地产作为第一大重仓行业,当时持仓比例达到了31.32%,超过前一个季度制造业的29.17%。然而从近3年的业绩看,其可谓是一直跑输同类产品均值。 如近3年来该基金净值涨幅为5.82%,但同类产品均值和沪深300指数却是59.46%、26.02%,近2年的业绩涨幅为26.04%,同类产品均值和沪深300指数却是84.61%、68.22%,近1年的业绩涨幅为-1.09%,同类产品均值和沪深300指数却是39.85%、25.92%。各阶段涨幅四分位排名均为不佳。 目前万家精选的基金经理只有黄海一人,这位任职公募基金经理不足百天的新人从今年9月23日才开始管理该基金,而此前多年,该基金一直由莫海波陆续和李文宾、孙远慧管理,其中由以莫海波名气和资历最大,其任职公募基金经理已经超过5年,李文宾和孙远慧分别3年多和4年多,但这几位老将如今都已经离任该基金管理工作。 莫海波最早是在2015年5月6日与其他基金经理共同参与管理该基金,在2016年1月23日其正式独自管理,巧合的是,从2016年一季报开始,万家精选就主要以房地产行业为主,多年来一直以此风格为主。 资料显示,莫海波2010年进入财富证券,任分析师、投资经理助理;2011年进入中银国际证券,任分析师、环保行业研究员、策略分析师、投资经理。2015年3月加入万家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现任投资研究部总监及基金经理。 万家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成立于2002年8月23日,注册资本为人民币3亿元,总部位于上海,股东为中泰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新疆国际实业股份有限公司、齐河众鑫投资有限公司。截至目前其管理规模为1633.51亿元,排名行业第32位。
15年前,马晓立首次站上新财富的领奖台,开启了6年蝉联新财富第一的不凡历程,当时他并没有想到,15年后自己将两度穿越“旋转门”,以分管研究所的证券公司高管的身份重新站到这里。 “新财富改变了证券分析这个行业,也改变了众多证券分析师的人生之路。”马晓立感慨道。 如今,这位在新财富中淬炼成长的资深卖方业者,正厉兵秣马准备做另一件可能深度改变行业、改变更多分析师人生的“大事”——锚定财富管理新赛道,打造特色标杆型证券研究所,重新定义卖方业务。 从所长到首席再到销售,财通证券(行情601108,诊股)研究所正在进行迄今最大规模的核心岗位招聘。财通证券总经理助理、财通证券资管董事长马晓立表示,打造一支强大的卖方研究团队,是财通证券“大财富管理转型”和“深耕浙江”两大战略之下的“重头戏”,公司已经做好了长期投入的准备。 此前马晓立接管财通证券资管,花8年时间一砖一瓦地将其送入行业前十。财通证券旗下永安期货、财通基金等其他子公司也在各自领域占有重要一席,这背后的文化成色和制度基因——信任、授权的文化,可兑现、可持续的机制,务实、开明的浙商精神,都能够并且即将在研究所这个平台上得到复制,这也是财通证券做大做强研究所的最大底气。 为了解决研究行业的两大人才痛点——首席分析师老化带来的研究机构梯队僵化、资深分析师个人的转型需求,财通证券研究所规划了一座围绕“大财富管理”的人才流转宝库。券商中国记者了解到,财通证券不仅为此提供了良好的、可兑现、可持续的激励机制,也在酝酿打造一个完善的职业路径发展体系,研究员可通过这一“旋转门”,流转到买方投资、投顾、投行等不同领域,全面服务于公司的财富管理转型战略,同时达到培养人才、成就人才的目的。 以长远之计,战略性重塑财通研究所 券商中国记者:财通证券近期启动研究所招聘计划的背景是什么?为什么选择在当前发力研究团队建设? 马晓立:我们是以全力重新打造研究所的力度在做本次招聘,引进岗位包括研究所所长、总量首席、各大行业首席以及销售团队负责人等等。这是集团着力推进大财富管理转型战略之下的关键之举。 我们希望用3到5年时间,把研究所打造成具有较大影响力的行业特色标杆。对于这个目标,我们会分步骤来走,首先在目前研究所数十人的基础上,将团队(研究+销售)扩充到100人左右,之后计划进一步扩容至200人左右,我们对优秀的人才求贤若渴。 在当前时点发力研究,主要是出于两方面考虑。第一,随着公司资管、投行等各项业务蒸蒸日上,大财富管理战略转型如火如荼,财通证券亟需一支强大的研究团队来支撑业务发展,因此建设高水平研究所被提到战略性高度。第二,从2017年完成上市,到近期38亿可转债发行,财通证券已然栖身全牌照综合类上市券商行列,资本金相对充足,并具备了持续投入的能力与信心。 提供可兑现、可持续的良好激励 券商中国记者:行业内近年来并不缺少重金打造明星研究所的案例,但结果却并不尽如人意。财通证券如今大手笔投入研究所的信心源自于哪里? 马晓立:我曾做过10年卖方研究,也曾在大平台上磨练过很多年,见证了行业的起起落落。近年来,崛起的一些研究所新秀,大多有个共同点,即拥有一个非常强的灵魂人物。而在这背后,则是一整套良好的、稳定的考核激励机制。 事实上,财通证券也在探索大财富管理转型的路径,如今我们的业务发展战略已经清晰,对研究所亦有明确的目标定位——在业务上,先做“卖方”,后增加内部协同;在财务上,把研究所定位成非盈利部门,做好了长期稳定投入的准备;在机制上,将给予研究所充分的授权,坚持市场化考核激励机制。 需要特别强调的是,财通研究所的激励机制是良好的,不一定是全行业最好,但其最大特点在于可兑现、可持续,这点非常重要。一旦激励机制朝令夕改,公司投入不稳定或不能长期化,团队必然会有变化,而稳定的人才团队是发展的核心。以财通证券资管为例,用8年从籍籍无名成长为行业前10,委实离不开集团给予的持续稳定的激励机制。事实上,财通证券旗下的永安期货、财通基金等子公司也都发展良好,这背后都有“制度”因素。我们希望将务实、开明的浙商精神,与信任、授权的合伙人文化,在研究所这个平台上碰撞出火花。 还有一点非常重要的是,一个成功的研究所,一定要尊重人才。优秀的分析师是研究所最重要的资本,只有给予他们足够的尊重和空间,他们的能力与个性才会得到充分发挥。 券商中国记者:除了具有竞争力的激励机制外,财通证券研究所还有哪些特殊的人才战略? 马晓立:作为曾经的同行,我非常了解研究行业的两大人才“痛点”。一是对研究机构来说,首席分析师老化带来的人才梯队僵化;二是对部分一定年龄的资深分析师而言,转型需求比较迫切。对此我的设想是,围绕大财富管理打造一个人才“旋转门”,帮助他们切入到大的投资和财富管理体系中。 如果想转型做投资,这扇“旋转门”既可以通往财通证券资管、财通基金、财通自营等二级市场投资的子公司和部门,也可以通往财通创新这样的一级市场投资子公司,从事投资研究工作;如果想要转型投行,可以转向投行相关部门;有资金方优势的分析师,还可以选择资产配置方向,为客户提供投顾等有价值的财富管理服务。 券商中国记者:作为财通证券资管的董事长,您用8年时间一手将财通证券资管带进行业前十,如今分管研究所,有何经验可以借鉴? 马晓立:研究所和资管在管理上确实有一些共性,可以概括为四点。 首先,要制定与集团公司一脉相承的发展战略,有清晰的目标和正确的定位,在这一点上,经过几年讨论,财通研究所已经有了很充分的规划。 其次,打造一个敬业、专业且团结的核心班子,在此基础上做好人才梯队建设,实现造血机制。 再次,要有完全市场化的机制,初期考核机制要简单、清晰、透明。在经营上,集团给予充分信任与授权,以及可持续的资金投入。 最后,要打造良性的企业文化。财通证券资管打造的是一个类合伙制文化,通过扁平化的管理和充分授权,充分发挥人才的主观能动性,形成专业、团结的良好文化氛围。 我们相信,这些成功的经验是可落地、可复制的,对研究所的打造很有借鉴意义。 守住研究“初心”,外引内培专家型分析师 券商中国记者:针对此次招聘,您期待能收获什么样的人才? 马晓立:资本市场是讲实效、讲执行的,我们希望尽快打造出成熟的卖方研究服务,必然首先希望邀请已有较大影响力的优秀分析师团队加盟。 第一是所长及核心班子成员。作为研究所的核心人物,所长首先要具备过硬的专业能力,比如连续多年位居新财富前三的首席分析师。其次,要有较强的管理意愿和管理能力,比如曾担任所长、副所长或大组长等职务。此外,必须要有正直诚实的人品和较大的格局,“人正财通,财通人和”是财通证券的文化底色,也是我们的用人理念。我们希望找到这么一位优秀的人选,未来带领研究所走专业化的道路,实打实在市场上去比拼硬实力,为中国资本市场发展贡献力量。 第二是研究员。与一些研究所对内主要协同投行不同,财通证券希望研究所在对内方面能更多拥抱财富管理,服务于集团的财富管理转型战略。为此财通证券研究所更青睐“专家型分析师”,希望在总量研究和行业研究之外,构建起资产配置的能力,更好地服务以银行、保险为代表的机构资金,和营业部的零售客户。 “外引”和“内培”我们同样看重,不仅希望能够网罗到市场上较为资深的首席或一助、二助,或者从产业领域邀请资深人士转型研究员;同时将着力打造一套有效的造血机制,吸纳一批优秀的名校毕业生作为种子不断培养出优秀分析师,助力他们在财通证券研究所点燃青春,实现自我。 第三是销售团队。我们希望销售团队的负责人要真正以客户为中心,凭借勤奋和专业服务好客户。 券商中国记者:您是10年卖方老将,又曾多年蝉联行业第一。在当前券商研究巨变的历史时期,您认为优秀的研究员应该是怎样的? 马晓立:“后浪”们越来越优秀,也都非常勤奋,但是行业的环境在改变,现在研究员服务的对象更多了,占用了一些研究精力。此外A股风格轮动频繁,10年前周期行业独领风骚,如今大家更偏向消费、科技、医疗等。但事实上,研究的本质没有变化。 不论如何,研究员还是要回归本源,不忘初心,扎扎实实把公司研究好。从专业技能角度,我认为研究员可以划分为三个层次。 一是合格,能把行业脉络研究清楚,把上市公司未来业绩预测准确,这是基础要求。 二是优秀,在做好基本面分析的基础上,有能力挖掘出优秀的个股。 三是卓越,成为真正的行业专家,能够前瞻性洞悉行业发展趋势,为上市公司发展出谋划策,乃至参与行业政策的制订,最终影响行业格局。 根植浙江沃土,打造产业特色政府智库 券商中国记者:按照您的规划,财通证券研究所未来的发展路线是怎样的?将在哪些方面打造差异化特色? 马晓立: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从发展的眼光来看,我们并不期望一开始就实现全行业覆盖,而会分三步走:首先,通过优化重点行业研究,重塑卖方业务,打出财通研究品牌;然后,逐渐增加对内服务比重,围绕投行、投资、资管、自营等条线提供服务,并为集团大财富管理转型提供必不可少的支撑;长远看来,研究所应当成为财通证券的大脑和人才储备库。 作为浙江省属国有券商,财通证券具有天然的地缘优势和品牌优势,研究所希望充分利用浙江本土资源,打造产业特色。 浙江自古便是江南富庶之地,目前拥有510家(未来有望增加至800甚至1000家)上市公司,在全国位居第二,其中不乏广受投资者认可的优质公司。浙江还拥有浙江大学、西湖大学等高校旗下的众多科研团队,以及赛伯乐、天堂硅谷、阿里等知名投资机构。2017年,浙江省提出了“八大万亿产业”概念,未来有望诞生更多优质的新经济企业。 财通证券与省内各大国企渊源深厚,并得到众多民企的认可,将努力成为“最懂浙江上市公司”的区域研究特色标杆,并发挥研究所的智囊团作用,为浙江省整体的经济规划贡献一份力量。 券商中国记者:目前一些券商研究所的卖方服务客户正在逐渐从公募、银行等传统资管机构,扩展到公司、产业甚至政府,您如何看待这一趋势? 马晓立:这将是研究所未来重要的布局方向和收入来源。作为浙江省的正厅级国企,财通证券研究所不仅要当好集团的“大脑”,也要为浙江乃至长三角各级政府的战略规划、产业规划、区域发展、政策研究等发挥智库作用。 集团领导曾多次提到要重视和支持打造省内智囊团,而财通证券本地优势,也为浙江的地方产业投融资服务提供了天然基础,在此过程中建立的良好互动、产生的业务机会,也会反哺其他业务条线。
12月28日,中国保险行业协会联合中国健康管理协会在京正式发布《保险机构健康管理服务指引第1部分:总则》《保险机构健康管理服务指引第2部分:服务内容》《保险机构健康管理服务指引第3部分:风险分类》和《保险机构健康管理服务指引第4部分:方案设置》四项健康管理领域标准。这四项标准基于保险业务特点和保险行业健康管理服务建设的需要,对保险行业健康管理服务体系建设、能力和系统建设、人群划分、服务分类、服务方案设置、服务实施和要求等内容进行了规范。 为全面实施健康中国战略,落实银保监会《健康险管理办法》《中国银保监会办公厅关于规范保险公司健康管理服务的通知》等精神,有效发挥标准的支撑和引领作用,切实服务于保险行业高质量发展,努力推进保险行业的健康服务能力建设,中国保险行业协会联合中国健康管理协会组建了由前海再保险、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以及中国人寿、太平洋人寿、泰康人寿、百年人寿、阳光保险等保险机构,妙健康、君岭健康、大禹医疗健康科技等健康管理公司专家组成了课题组,历时两年多,充分、深入调研保险行业健康管理服务模式与特点,经过10余次专家论证和研讨会,收集吸收保险行业及健康管理行业数百条意见,最终完成了该四项标准制定工作。 《保险机构健康管理服务指引第1部分:总则》适用于保险行业对健康管理服务体系的规划和设计,也可为相关健康服务商和第三方服务机构设计和建设面向保险行业的健康服务提供依据与遵循。《保险机构健康管理服务指引第2部分:服务内容》规定了保险机构提供的健康管理服务产品需包括的基础构成成分,以及可以使用的服务方式,用“矩阵模块分类法”来制定、分解、规范和评价健康管理服务。《保险机构健康管理服务指引第3部分:风险分类》规定了高风险人群的选择依据、选择方法和风险分类方法,有利于规范客户健康风险分类方法。《保险机构健康管理服务指引第4部分:方案设置》规定了保险行业在设置健康管理服务方案时的设置原则、方案的要素、设置方法、内容选择,为保险机构以及服务商健康管理服务方案的设置提供依据。 四项标准的发布和实施,充分体现了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将有利于填补保险行业健康管理服务相关标准的空白,促进保险行业提升健康管理水平,丰富健康管理服务产品,完善健康管理服务技术,提升服务效能,推动保险行业服务于“健康中国”,更好地发挥社会健康保障功能;将有利于推动保险行业与大健康行业跨界融合,更好地引导健康服务支撑保险业务发展;将有利于加强险企健康风险管理与经营,依法引导保险健康管理和健康服务正向发展;也将有利于推动保险行业的健康服务新基建建设,繁荣保险行业的健康管理服务,加速保险和大健康产业的融合。四项标准的发布,为保险业的健康管理服务设计了总体的框架,为引导行业后续的分项健康管理服务的标准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中国保险行业协会、中国健康管理协会将在“服务指引”的基础上,根据健康保险中健康管理服务需求的现状,围绕着健康管理的主要手段,对健康管理的主要应用策略进行梳理和分析,讨论出后续要制定的健康管理服务标准化的工作清单,加快推动健康管理服务在健康保险中的应用。
回首2020,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一度给全球经济划下了休止符。而国内影视行业上演了一曲“冰与火之歌”,线下影院搁浅长达半年之久;线上一派繁荣景象,网络视频平台上线内容层出不穷。 业内一致认为,影视行业经过过去几年的深度调整,已进入筑底阶段。尽管今年受疫情影响,影视剧开机率有所下滑,但不利影响在逐步消除,未来优质内容的持续供给能力将成为各大平台的核心。在网生内容行业高景气度的背景下,具有内容、模式和效率优势的原创剧集制片方无疑会更抢手,对下游议价能力将提升,其与平台方的利益分配模式将以分账为发展趋势。 在多项政策以及市场调整的影响下,影视行业迎来了新的开端。今年以来,港股市场也陆续迎来影视行业新贵。近期,备受市场关注的稻草熊娱乐集团(以下简称“稻草熊”)已于日前通过港交所上市聆讯。 据传雪湖资本为其IPO基石投资者之一。雪湖资本一向低调,但在资本市场的战绩却颇为亮眼,其在中概股市场中的几笔重要投资包括海底捞(6862.HK)、呷哺呷哺(0520.HK)、好未来(TAL.US)及华住酒店(HTHT.US),前述投资标的均在市场上表现良好,其投资可谓眼光独到。去年,因据传为瑞幸咖啡(LK.US)做空报告的实际制作方,雪湖资本被推至台前为众人所知晓。如今传其现身稻草熊基石阵营,无疑又为后者增添了几分吸引力。那么,稻草熊是如何获得顶级投资机构青睐的呢? 一、国内头部剧集制片及发行商,首开先网后台播映模式 据招股书介绍,稻草熊于2014年创立于江苏南京,是国内头部剧集制片商及发行商,业务涵盖电视剧及网剧的投资、开发、制作及发行。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按2019年在五大电视台黄金档首轮播映电视剧数目计,稻草熊国内市场(联合制片商)排名第一;按2019年首轮播映电视剧数目及剧集收入计,公司市场(制片商及发行商)排名第四和第六。 稻草熊是江苏省唯一一家拥有《电视剧制作许可证(甲种)》的剧集制片商,而2019年全国18000多家剧集公司中只有73家企业拥有该资质,其中非国有企业仅有29家。持有该证一方面证明了稻草熊的过往表现获得了市场的广泛认可,另一方面亦可以帮助稻草熊加快剧集的制作和发行,并吸引更多优质的行业资源。 此外,稻草熊也是2019年唯一一家在五大电视台(包括江苏卫视、浙江卫视、东方卫视、湖南卫视及北京卫视)及三大视频网站(包括爱奇艺、优酷及腾讯视频)都有发行新剧集的剧集制片商及发行商。 而稻草熊之所以有如今的地位,与其创始人刘小枫的背景和战略眼光是分不开的。 据了解,刘小枫在影视剧集行业已有数十年从业经验,在业内具有较强的影响力和资源,曾先后打造过20多部、逾千集剧集,代表作包括《新白发魔女传》、《蜀山战纪》系列、《繁星四月》、《国宝奇旅》等。早在2015年公司成立之初,刘小枫便通过稻草熊首部自制剧《蜀山战纪之剑侠传奇》首次推出“先网后台”播出模式,引发行业广泛关注,成为当时全力拥抱新媒体时代的先行者。 据招股书披露,稻草熊公司目前拥有30个可影视化的优质IP储备,包括6个原创及24个改编IP,其中包括马伯庸的长篇历史小说《两京十五日》,为未来两年发展备足弹药。 如果说其天然的新媒体基因及行业资源的原始积累是其发展的压舱石,那平台型运营模式,则是对资源进一步整合推动公司快速发展的加速器。 二、平台型运营模式打开想象空间,深度绑定主流渠道进一步锁定风险 与传统影视制作公司不同,稻草熊独创平台型运营模式,即利用自身在资金、版权、销售发行等方面的优势资源,敞开怀抱与市场上IP所有者、创作者等进行多元化的合作,实现对剧集产业链上下游资源的整合,进而打开了未来的想象空间。 据业内人士分析,这一模式的益处显而易见:一方面,在产能及效率上,通过整合行业优势资源,可提高整体生产效率及产能最大化,且符合未来影视剧制作流程高度工业化发展趋势。招股书显示,自提交影视剧项目备案至剧集实现首轮播映,稻草熊平均需要大约17.8个月,显著低于业内平均周期(约22.5个月)。另一方面,在剧集类型上,借助与优势不同的制作公司和创作者的合作,稻草熊将拥有多样化类型剧集持续生产能力。因此,简单来说,稻草熊的平台化运营模式核心优势在于形成持续、稳定及多元化的剧集生产能力。 此外,稻草熊将着力发展定制剧。与传统的自制版权剧赚取发行收入的模式不同,定制剧模式下,稻草熊通过向头部网络视频平台提供全方位的剧集承制及制片管理服务,进而提高资金周转率并最大程度降低剧集发行风险。 招股书显示,稻草熊与网络视频平台爱奇艺早在2015年初便已开始合作,其先后在爱奇艺平台播出了自制版权剧《蜀山战纪》系列、《月嫂先生》、《一场遇见爱情的旅行》等。此外爱奇艺于2018年与2020年先后对其进行两轮投资,成为稻草熊的第二大股东。近年来,主流网络视频平台都在通过新设或参股制作公司的方式向影视产业上游渗透,而爱奇艺重金投资稻草熊,既是出于对内容制作赛道看好,也是出于其对该头部剧集公司能力的认可。 三、多元且协同的业务组合,营收逐年增长 招股书显示,稻草熊收入主要由三项业务构成,包括自制剧集播映权许可及出售、买断剧集播映许可及出售、定制剧集承制服务,三项业务各有优势且相互协同。 尽管过往几年影视行业处于深度调整中,稻草熊的营收依旧维持逐年增长趋势。2017-2019年,稻草熊收入分别为人民币5.43亿元、6.79亿元、7.65亿元。此外,根据稻草熊更新聆讯后的资料集显示,2020年上半年,稻草熊实现净利润人民币5413万元,同比增长43%;同期毛利率为23.4%,同比提升了12.2个百分点。可见,在今年疫情的影响下,稻草熊依然显示出了良好的抗风险能力和稳定性。 (数据来源:公司招股书) 不难发现,不论是从创始人背景还是整个发展路径来看,稻草熊拥有多元化的内容储备及行业资源。而其平台型运营模式,正好提供了持续有效且多元化生产内容的能力。或许这两点正是其受资本看好的核心所在。 结语 众所周知,影视行业以内容为王,最大的不确定性在于高品质内容的持续输出能力,技术则是重要推动力。 稻草熊在科技创新方面亦有所布局。招股书显示,稻草熊于2020年6月收购诺华视创,据悉,该公司专注于视觉效果及虚拟拍摄以及研发其他先进拍摄及特效制作技术,其已自主开发出一系列先进的制作基础设备,例如绿幕背景、3D数码摄影及实时虚拟实境制作。稻草熊有望在技术驱动下,把握技术应用创新,提升剧集出品质量,并不断升级观众视觉体验。 此外,稻草熊也正在积极筹谋出海,其进军全球市场的战略布局可见一斑。招股书显示,公司已经开展了对海外剧集市场的调研,包括用户偏好的主题及题材以及比较目标市场的剧集行业等,并开始购买相关的IP、制作剧本并组建摄制团队。初期计划选择国内的演员和制作工作室以更好地控制成本,从而尽量降低拓展新业务的风险。 招股书显示,稻草熊本次募集资金将主要用于剧集制作相关的事项。不难预见,在上市之后,稻草熊凭借上市平台资源,有望加速其产业布局,逐步成为多元化和国际化的娱乐集团。
近期已有多份券商研报纷纷指出,由于国内建筑业产业化的升级转型,特别是传统现浇建筑方式向装配式建筑方式转变,给中大型塔式起重机带来历史性发展机遇,该领域在未来数年或存在巨大的供需缺口,这将带动对塔式起重机(以下简称“塔机”)服务行业,特别是中大型的塔式起重机及相关服务和解决方案的公司,进入前所未见的高景气周期。 而达丰设备作为首家登陆香港联交所主板的塔机服务商,一直备受市场关注,其招股期定于12月30日至1月5日,招股价区间为1.50港元至1.96港元;据招股书所示,达丰设备的全球公开发售计划发行股份总数为3.72亿股,若按招股区间上限计算,不考虑超额认购情况,公司发行后上市前的市值约为22.87亿港元,富强金融资本将担任达丰设备IPO的独家保荐人。 另外,我们还从招股书看到,中联重科国际贸易(香港)有限公司及仁恒置地投资成为达丰设备IPO的基石投资者,两者将以发售价合共认购总额约2.09亿港元的发行股份。其中,中联重科香港为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的间接全资附属公司,仁恒置地投资乃一家于英属处女群岛注册成立的有限公司及主要从事投资业务,由新交所上市公司仁恒置地集团有限公司的主席、行政总裁兼控股股东钟声坚先生全资拥有。 由此可见,达丰设备的基石投资者均来自于其所处塔机行业及其产业链上下游的代表性公司或长期合作伙伴,可进一步体现出公司在产业链和行业所拥有的领先优势和核心竞争力水平。 据悉,中联重科香港此前也曾成为联交所上市公司远大住工(2163.HK)及云南建投混凝土(1847.HK)的基石投资者,此两者均为港股装配式建筑概念板块的核心标的,其再次出手达丰设备,说明了中联重科本身是极为看好建筑行业向装配式建筑转型升级所产生的历史性发展机遇,并对细分行业的领先公司进行捕捉,另一方面可体现达丰设备这类投资标的稀缺性。 眼下港股IPO市场热度不减,投资者参与打新的乐观情绪有所延续,相信这将为塔机服务第一股达丰设备的招股期创造良好的市场氛围,此外,有券业人士指出,大多数投资者会对达丰设备的基本面和行业发展前景产生兴趣,以下不妨简单对公司相关亮点进行梳理。 达丰设备为国内第二大塔机服务供应商,业绩长期稳健增长,呈“量涨价升”特征 达丰设备在2007年首次进入中国市场,是国内首家外资塔式起重机服务供应商,其主要向中国特级及一级的设计、采购及建造(“EPC”)的承建商提供咨询、技术设计、调试、施工至售后服务等一站式塔式起重机解决方案服务。在“厚德”、“安全”、“卓越”的企业核心价值观及高素质团队的引领下,达丰设备已经从一间区域性公司成长为全国领先的塔式起重机服务供应商,且在行业内树立起良好声誉,达丰重视项目施工安全,以高质量服务和专业技术取得领先优势。 从实力来看,达丰设备已成为中国塔式起重机服务市场的重要参与者,按2019年收益计,达丰设备排在行业第二位。截至最后可行日期,达丰设备拥有塔机数量为1008台,覆盖商业、基建、住宅及能源行业所进行的EPC项目。 作为第一家登陆香港市场的领先塔机服务公司,达丰设备的基本面不俗,业绩呈现出长期稳健增长的特征。 按招股书所示,截止至3月31日的2018到2020年财年,公司营收由5.49亿元人民币(单位下同)增长至约7.45亿,期间复合增长速度约为16.5%;毛利由1.35亿增长至约2.53亿,期间复合增长速度约为36.7%,毛利率也从24.7%逐年增长至34%;公司净利润水平也跟随获得较快的稳定增长,过去三年的复合增长速度约为22.4%。 此外,据招股书提供数据,我们留意到达丰设备的塔式起重机每吨米使用月均服务价格于截止至3月31日的2018到2020年财年,以及最新财年的首个季度约为247、275、326及339元。 因此业务规模的扩张和平均单位价格的提升,正是公司过去数年在业绩方面实现稳健增长与毛利率持续提升的重要原因。 塔机服务市场持续稳健增长,长期趋势稳固之下集中度有望快速提升 今年以来,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新型城镇化建设,以及交通、水利等重大工程建设(即“两新一重”)相关项目持续拓展建筑起重机械行业空间,特别是基建、新能源等下游行业需求保持着高景气,拉动塔机行业的景气度持续超预期,据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建筑起重机械分会提供数据显示,前11个月行业整体增幅22%,预期全年将创下历史新高。 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建筑起重机械分会的喻乐康会长曾在活动中发言表示,预期建筑起重机械行业2021全年增幅将保持在10%-15%,当谈及未来他认为可保持谨慎客观的态度,指出行业的发展基调是稳中求进,保持高质量发展,而从行业发展的规律来看,他预计或至少到2023年左右才达到历史行情的高峰期。 从短期或中期发展趋势来看,整个塔机行业仍将保持稳健增长,市场蛋糕也随之而持续做大做强。而站在长期视野,由于中国城镇化进程的持续,建筑行业产业化升级带来装配式建筑的崛起,塔机市场因而有望长期的增长。 根据国家统计局,2019 年我国城镇化率达60.6%,而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我们认为我国城镇化率仍有进一步提升空间,进而推动城市内房地产和基建项目的需求增长,塔式起重机作为项目施工的重要设备也将持续受益;从另一方面看,在政策推动下,近年来国内持续推广装配式建筑,根据《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业的指导意见》,2020年到 2026年,装配式建筑占比将达到15%和30%。 由于装配式建筑的装配涉及处理大型和重型建筑结构部件,对塔式起重机的吊装承载力和吊装精度提出更高的要求,进而会大大推动中大型塔式乃至超大型起重机的需求。考虑到中大型及以上的塔式起重机的售价和租金更高,有望拉动市场规模的进一步扩大。 达丰设备招股书援引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指出,预期中国塔式起重机服务市场会从2019年的1016亿元持续增长至2024年的1488亿元,期间复合增长速度约为7.9%,即塔机服务市场规模的增速预计未来数年仍将高于我国GDP增速,发展势头不俗。 据了解,目前国内约90%的市场份额是小型塔式起重机所占据的,随着未来传统现浇建筑方式快速转向装配式的建筑方式,小型塔式起重机的市场将被中大型塔式起重机所逐步替代,巨大的需求和供给之间的矛盾正日益凸显。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资料,中国目前仅约有20,000台适用于装配式建筑的大中型塔式起重机,至2023年,合适塔式起重机(即中大型及以上型号的塔机)的需求缺口估计约为50,000至70,000台。 这时回看达丰设备,从所持塔机的结构可知,其所拥有的中大型塔机占据了大部分比例,在加上计划发行募集资金后继续扩充大中型塔式起重机的数量,故而,达丰设备有望较同行更为充分地把握住由装配式建筑推广和城市化进程双轮驱动所带来的新一轮行业黄金发展机会。 值得一提的是,达丰设备除了可以跟上持续壮大的行业规模这一趋势之外,更可以长期受益于行业集中度的提升,即在市场蛋糕持续扩张的基础上获取更多的市场份额。按招股书所示,在国内市场排名第二位的达丰设备,按2019年收入计算,其市场份额仅为0.7%,而前五参与者仅占据市场约4%的份额。 从全球视野和产业发展历史来看,塔机服务行业具有技术、人员、安全责任等壁垒,随着塔机大型化、服务专业化,将逐步形成寡头垄断格局,中国市场也有望复制此发展路径。 参考已进入成熟发展阶段的北美市场的行业竞争格局,排名第一的MORROW公司,其在北美市场市占率在2019年达到了28.04%,北美市场排名第二的Maximus公司,在北美市场市占率也达到了约18.41%,而北美前五的塔机租赁和服务提供商的合计市占率约为68.9%。据此我们认为,无论是CR5,还是前一二名的行业参与者,其在国内塔机服务市场的市占率都是具有巨大的且清晰可见的、长期的潜在发展空间。 与此同时,我们认为在行业集中度持续提升的过程中,类似达丰设备这一类具备核心竞争能力、融资能力及扩张能力,以及行业经验丰富的能够提供全生命周期、全产业链的一站式解决方案的综合服务提供商,更有机会脱颖而出,占据更多市场份额,因而值得长期关注。
2020年,国内房地产开发公司纷纷分拆旗下物管公司赴港IPO,绝大部分物管IPO均顺利以较高估值倍数发行,其中不乏高瓴、奥陆、雪湖等重磅著名投资公司身影隐现,更吸引腾讯、京东等互联网巨头前来重金参与,这些说明物业管理赛道仍被机构投资者长期看好,也从侧面证明物业管理行业的大浪潮仍在延续和深化。 近期,港股市场的整个物管板块展开了反弹。据富途行情软件所显示,物业服务及管理板块指数自低位起已反弹接近10%的幅度。整体上看,物管行业在资本市场已有回暖之势。 回顾全年,港股市场整个物管板块位居涨幅前三的上市公司分别为银城生活服务、永升生活服务和宝龙商业,其累计涨幅分别为221%、199%和150%。 2020年,非住宅物业管理企业,特别是商业物管上市公司得到了市场的青睐,如宝龙商业这类专注于商业零售领域的商业物业服务稀缺标的,其价值更是值得不断进行挖掘。 至截稿时间,恰逢宝龙商业(9909.HK)上市一周年,我们不妨来从各个维度对宝龙商业进行复盘。 一、物管行业进入“双城记”时代,要做“时间的朋友”就要选择龙头公司 查尔斯·狄更斯所著的《双城记》,其开篇就写出了一句传世名言——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代。用它来形容眼下的物管行业的发展状况,最贴切不过了。 自2014年彩生活上市以来,物管公司便纷纷谋求上市之路——2018年物管公司开始加速 上市步伐,2019年迎来了第一次爆发期,2020年更出现了整个行业扎堆上市现象,前所未有的大浪潮业已形成。截至2020年12月底,共计有17家物管公司成功登陆港交所,上市数量同比几乎翻了一番。 目前,主要业务在内地的上市物业管理公司(A股+H股)共有41家,而根据中国物业管理协会提供的数据,整个物业管理行业的收入规模已经超过万亿。 综合存量和增量的发展机会来看,我们认为物管行业仍处于成长阶段,未来数年或持续受益于房地产行业竣工周期及行业渗透率的提升。从行业竞争格局切入,当前百强物管企业的市占率仅约21%,与成熟市场相比存在较大差距,因此行业集中度提升也是大势所趋。 若拉长时间看,自2016年以来整个物业板块的估值都是维持在反复提升的过程当中。 但今年以来,港股物业板块的动态估值走势维持了震荡走势,年初和年末几乎在同一水平附近,当前整个物业板块的估值中枢约为30倍,这是一个历史最优的水平。其实看到下面这张图后,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在2020年物管公司要扎堆上市,因为估值中枢到了这个水平附近,再往上提升的空间或已经不多。这意味着我们的投资,未来在这个行业能赚到的钱大概率是来自于业绩增长的钱。 尽管,物业管理行业已经迈入了发展的黄金时代,但是不可否认,这也是一个残酷的大浪淘沙的时代,留下的剩者将有机会共享庞大的市场空间。因此,各方比拼的更是长跑能力。要以长期主义出发,要做时间的朋友,陪伴优质企业成长。 在这样大背景之下,龙头物管企业的价值会愈发凸显,也是未来持续吸引资金关注的对象。广发研报也对此现象作出了描述,今年以来,物管行业龙头企业的估值提升要远优于非龙头企业,结构性分化剧烈。 当整个物管板块上市企业数量增多之后,未来行业内部大概率会延续或产生三个分化:第一个是强弱的分化,第二个是细分领域的结构性机会,第三个是升级转型的分化。 第一个分化启发我们要选择龙头企业,而第二、第三个分化,告诉了我们要选择那些存在优势的细分领域,以及可面向未来且有能力实现智慧升级的大平台。透过复盘,我们认为这些特征都可以在宝龙商业身上可以找到,更具体的分析我们会在以下的章节来展开,这里就先不展开。 今年以来非住宅物业或商业物管这些赛道受到了市场的青睐,特别是具备稀缺性和不可复制性的核心标的。市场之所以看好非住宅物业或商业物业,其实是因为住宅物业管理的未来增量/增速容易被上游房地产开发所限制了,其次是物管社会化的浪潮,使得非住宅物业管理的渗透速度要优于住宅物业。 另外,非住宅物业相较于住宅物业普遍有更高的物业费,有更顺畅的提价逻辑和理由和更高的收缴率,最重要的是拥有更高的毛利率,在收入和盈利能力两个维度去考量,非住宅物业均优于住宅物业。而在疫情控制之后,国家推出鼓励消费的多项举措,特别是推出以“内循环”为主经济指导方针,实体商业零售的商业板块复苏的速度会更为显著,故而,像宝龙商业这类专注于商业零售领域的龙头企业将持续受益。 具体来说,相较其他商业地产运营商,宝龙商业产品线非常齐全,其也是国内少有的能建立和运营多种类型商业物业的运营服务供应商之一。若结合其自身的发展规划(如宝龙地产和宝龙商业在中期业绩发布会上提出的五年计划)考虑,不难发现,宝龙商业的发展和增长更具备确定性和持久性。 二、全面布局商业赛道,凝聚核心优势,打造智慧商业领头羊 以下我们想以规模扩张、赛道布局、地域优势,以及科技化与数字化转型领等几个方面来简单论述宝龙商业的基本面情况和投资价值。 A 规模扩张 按公告所示,2020上半年,宝龙商业的收入规模约为8.69 亿元,同比增长16.0%;实现净利润1.45 亿元,同比增长66.4%。这是在疫情影响最大的上半年所做出的成绩,实属难得。2020年上半年,公司在管商场平均出租率87.1%,较2019年底仅下降2.3 个百分点,可充分体现公司项目的优质和运营能力的强大。 截至2020年中期,公司的商业在管面积698万平米,合约面积990万平米,商业的合约面积/在管面积约为141.8%,上半年由于商业并无新项目开业,所以其对应的在管/合约面积并没有增长,上半年公司在管51个零售商业物业。另外,公司的住宅在管面积1165万平米,合约面积1991万平米,住宅的合约面积/在管面积约为170.9%,上半年住宅的在管和合约面积几乎没有增长,但储备丰厚,支撑未来数年的增长。 就全年来看,公司的内生性增长主要的来源乃集中在公司商业项目,其集中在下半年推出,据了解,宝龙商业在今年下半年计划集中新开业项目13个,开业面积135万平米,将为明年业绩增长提供保障,而按照2019年底披露的筹备计划,宝龙商业在2021年和2022年分别有27个和5个项目开业,另据悉,目前公司筹备中的项目共计有45个,其中40个来自关联母公司宝龙地产,5个来自于独立第三方,计划全部会在2022年前全部落地。 此外,宝龙地产和宝龙商业在中期业绩发布会上提出的五年计划表示,宝龙商业未来五年计划将新增100个商业项目开业,若按此计划的进度,宝龙商业未来五年的年均新增项目开业仅来自于宝龙地产的,就有约50个项目新增在管项目的预期。这是驱动公司在商业方面持续实现内生性成长的重要因素,而另一个方面就是随着商业景气周期进行提价和平均出租率的提升所带来的收入增长。 另一方面,透过外延式并购来增强其自身业态组合的构建和服务能力的提升、在管/合约规模的提升,宝龙商业在今年也做出了重要的突破——收购浙江星汇商业管理有限公司60%股权。 据公开资料所示,浙江星汇的在管面积(含停车场)约89万平米,在管项目14个,是浙江省领先的轻资产商业管理公司,公司合作商户1000家,战略合作伙伴50家,其具有丰富的商业街运营的管理经验。通过收购浙江星汇,宝龙商业将显著增强自身的商业街运营实力,与宝龙商业所擅长的购物中心的产品线形成良好的互补,同时也符合公司深耕长三角地区的战略布局。通过收购在特定领域表现优秀的团队及其资源网络,进一步巩固了对公司长期发展更为重要的运营服务和管理能力、人才梯队的建设能力,这将支撑公司品牌输出、管理能力输出之下的在管面积的持续扩张。 收购浙江星汇是对公司现有业务的有效补充,同时将大大加快公司轻资产模式输出或拓展的速度,管理层也曾对外表示,未来还会以相似的并购思路延续到其他省份的外拓实践之中。 B赛道布局和地域优势 目前,聚焦在商业方面的优势,公司已经形成了“宝龙一城”、“宝龙城”、“宝龙广场”和“宝龙天地”四大品牌,实现了低中高端定位的全覆盖。由此可见,相较其他商业地产运营商,宝龙商业产品线非常齐全。从定位于社区商业的“宝龙广场”和商业街的“宝龙天地”, 到中高端“宝龙城”,最后到定位高端商业的“宝龙一城”,公司各大商业品牌线定位清晰,差异化显著。主要瞄准中高端消费群体的宝龙商业,现已发展成为国内少有的能建立和运营多种类型商业物业的运营服务供应商之一,这种能力使得公司在业内具有稀缺性和辨析度。 公司深耕长三角的发展战略,确保了其长期业绩的稳健性,一方面,长三角地区城镇化率和人均可支配收入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消费潜力旺盛,有利于公司在商业零售赛道的布局;另一方面,公司在长期深耕长三角区域拥有领先优势,长三角区域也是布局的主要布局阵地,2020上半年,公司在长三角地区的商业在管面积和住宅的在管面积分别占两项业务在管总面积的45.26%及55.13%,而按照2019年底公布的规划,筹备中的45个项目中,其中有35个位于长三角地区,数量占比高达 78%,建筑面积占比达到了80%。 最后,从行业竞争格局来看,长三角地区商业运营服务公司的集中度并不高,据招股书提供数据所示,2018年CR5的市场占有率为12.8%,因此作为长三角区域领先的商业物业管理企业——宝龙商业,未来可继续基于其在长三角的优势和布局,持续提升市场份额,进一步加强公司在长三角区域的优势。 值得一提的是,按照短中期的发展趋势,基于公司在长三角的优势,提升长三角项目的占比将显著改善公司项目整体的运营情况,提升盈利水平。 C科技化与数字化转型领先 2018年,宝龙商业和腾讯旗下附属公司结为战略伙伴,共同推出"纽扣计划",双方共同开发"宝龙悠悠"和"宝龙商+"微信小程序,并将小程序和公司已有的PM系统进行整合,使得管理团队、商户、业主和消费者多方的数据可汇集到一个平台。 可见,宝龙商业在打造和构建智慧商业生态方面,与同业比较,存在较强的领先优势。 大行报告指出,用科技赋能物业管理,能够使得商业管理团队更好地整合商户资源、提升商业资产对客流量的吸引力,从而实现商业资产长期稳定的收入和确保资产的增值保值。换而言之,透过科技赋能和数字化升级转型,可大大增强消费者和商户、业主、品牌及各战略合作方对商业物业管理公司的粘性,同时通过提升服务附加值来最终达到业绩改善的目的。 三、结尾 经过上述盘点之后,不难发现,上市后的宝龙商业正逐步加速成长,随着公司新提出的未来五年规划,将继续加强在商业项目方面的布局,并且进一步聚焦优势所在的长三角区域,分享行业集中度提升带来的发展机会。 而其在外拓和轻资产收购方面,宝龙商业继续延着能力收购、团队或人才收购、业态收购等最终打造成为大平台的思路来进行,这也意味着,该公司在打磨运营和服务能力方面的付出和毅力是不能小觑的,这或许是公司商业项目拥有较高平均出租率的重要归因之一。 最后,据wind收录的数据显示,大行合共发布了17份研报,一致性评级为「增持」,而一致目标价为30.67港元,潜在上涨空间为28.85%,大行一致性预期的2020/2021/2022年公司的收入(E)和归母净利润(E)增速分别为25.5%/37.4%/35.0%和66.1%/42.9%/36.5%,按照该盈利增速预测,宝龙商业在2020-2022年按现价对应的预期估值(倍数)分别为43.3/30.5/22.4倍。 据此来看,虽然在过去一年宝龙商业累计涨幅愈150%,但其估值从中长期的角度仍处于合理水平,这表示长期持有公司的投资者,仍将有机会分享到来自公司长期业绩释放带来的成长和增值。此外,该公司在科技与数字化转型方面取得领先,有望进一步开创出新的盈利模式,这进一步为未来的稳步行进照亮的前路。
(原标题:水泥错峰生产常态化行业盈利水平连续破新高) 证券时报记者 赵黎昀“国办34号文”行至最后一年,备受水泥行业关注的错峰生产政策延续问题最终落定。12月28日,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官网发出《两部委关于进一步做好水泥常态化错峰生产的通知》要求,推动全国水泥错峰生产地域和时间常态化,所有水泥熟料生产线都应进行错峰生产。错峰生产将常态化2016年,工业和信息化部、环境保护部联合下发《关于进一步做好水泥错峰生产的通知》,即“国办34号文”,提出在2015年北方地区全面试行错峰生产的基础上,进一步做好2016年至2020年期间水泥错峰生产。2020年行至尾声,“国办34号文”面临到期,错峰生产政策是否将延续?在行业的争议声下,12月28日《两部委关于进一步做好水泥常态化错峰生产的通知》发布,肯定了错峰生产的常态化推进模式。根据《通知》,辽宁、吉林、黑龙江、新疆每年自11月1日至次年3月底;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山东、河南每年自11月15日至次年3月15日;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每年自12月1日至次年3月10日;其他地区应结合本地实际,在春节、酷暑伏天、雨季和重大活动期间开展错峰生产。各地区可根据以上要求,结合本地实际及空气质量情况进一步明确具体错峰生产时间。《通知》明确,所有水泥熟料生产线都应进行错峰生产。各地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要组织电石渣生产水泥熟料的生产线与当地非电石渣水泥熟料生产企业沟通协调,通过“错峰置换”参与错峰生产;承担居民供暖任务的生产线,应当在非采暖季、非错峰生产期间补足错峰时间;有全年协同处置城市生活垃圾及有毒有害废弃物等任务的生产线可以不进行错峰生产,但要适当降低水泥生产负荷。《通知》指出,当前水泥产能严重过剩的结构性矛盾依然存在,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任务仍然艰巨,全行业要适应水泥错峰生产常态化要求,合理缩短水泥熟料装置运转时间,有效压减过剩产能,避免水泥熟料生产排放与取暖污染排放叠加,减轻采暖期大气污染,促进水泥行业提高绿色生产水平。对于错峰生产常态化的问题,中国水泥协会副秘书长、数字水泥网执行总裁陈柏林此前与证券时报·e公司记者交流时曾表示,水泥行业去产能没有很明显改善的情况下,错峰生产政策对于行业供需矛盾缓解还是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错峰生产对水泥行业平稳效益增长的作用也是非常明显的。今年10月起,各地在重污染天气预警下,都已陆续展开了对水泥行业的错峰生产政策。年末水泥高价现回调基于错峰生产带来的水泥市场供需调节,水泥价格近年来屡攀高点,行业整体盈利水平也从2018年的1546亿元,到2019年的1867亿元,连续创出历史新高。而2020年上半年,受疫情防控影响,部分地区水泥企业盈利水平锐减,7月初河南地区水泥价格甚至一度逼近盈亏平衡线。进入三季度后,随着国内疫情防控形势趋稳,基建需求激增,多地水泥价格轮番调涨,行业盈利水平又重回高点。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9月全国水泥总产量达23341万吨,同比增长6.4%。前三季度,全国水泥总产量达167627万吨,同比降幅缩窄至1.1%,远超市场预期。陈柏林曾表示,2020年在疫情背景下,水泥全行业的盈利水平仍有望与上一年实现持平,超过1800亿元或是大概率事件。不过,与2019年末“翘尾”行情不同,今年12月份以来,国内水泥市场价格已启动下跌模式。水泥网数据显示,近期河北承德地区多数项目已经基本停工,多数往外围发货,P.O42.5散装北京到位410-430元/吨左右。河北各地环保要求不同,停产情况不一,除保定年底赶工项目较多,需求尚可,整体需求淡季收缩。低温,环保预警影响,冀中南石家庄、邯郸、邢台等地工程停工较多,企业库存中高位运行,P.O42.5散装主流出厂360-390元/吨左右,较前期有所下滑。同时,随着气温下滑,环保压力的持续,河南市场需求下滑已进入传统淡季,郑州及周边地区多数施工再次停滞。受此影响,主要厂家生产受限,销量也下滑明显,局部市场基本有价无市。整体来看,河南一些地区持续出现间歇性重污染天气预警,一些工地及搅拌站已提前放假,市场需求将持续清淡为主。此外,为提升销量,12月中旬广东粤东地区散装水泥价格下跌10元/吨,珠三角需求表现明显不如往年同期,局部价格也略有松动,广州、惠州地区部分成家市场成交价暗降下滑10-20元/吨左右。 “上周全国水泥价格小幅下跌,大部分区域价格都较稳定,主要是华北部分省市价格小幅松动。”卓创分析师侯林林称,受错峰和环保管控措施影响,部分省份限电影响相对有限,供应总体趋弱。而需求方面,此前降温天气影响较大,尤其是北方停工后需求基本不会反弹,南方市场水泥需求也逐步下滑,部分省份也有不利天气影响。此外,动力煤价格高位运行,水泥企业受成本影响仍较小,目前也没有因为煤炭供应问题导致的停产出现。水泥价格调整空间不大,元旦前后将维持平稳。但按往年惯例,元旦前后水泥企业价格一般不会再有调整,需求将继续减弱,元旦后南方情况可能相对较好,北方需求会继续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