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上半年,生猪养殖产业的各端发展却走出了截然不同的态势,养殖企业利润丰厚,而屠宰企业却大面积出现亏损。 根据卓创资讯监测,2020年上半年生猪自繁自养盈利值2313.07元/头,环比涨幅达到1897.83%;对此,有养殖类上市公司对记者介绍,“上半年,有一些月份和地区,头均生猪的利润可以达到2300元,但在价格高点,头均利润可达2800元。” 不过,2020年上半年生猪屠宰企业毛利均值14.70元/头,同比跌幅77.13%。其中不少地区出现毛利呈负值的情况,鲜品屠宰亏损严重,部分厂家表示头均毛利亏损值达到100元以上。“我们观察到的60%的屠宰企业有亏损。”卓创资讯分析师王凌云对记者介绍,从她的观察来看,生猪价格在第三季度仍有价格支撑,而屠宰企业的亏损转机,却只能寄希望于第四季度。 猪价走出深V走势 来自卓创资讯的研报显示,上半年中,生猪饲料价格呈上涨走势,半年度均价2287.55元/吨,同比涨幅5.42%。虽饲料成本有所上涨,但其同比涨幅远不及猪价涨幅,因此自繁自养盈利值涨势明显。 图片来源:卓创资讯 卓创资讯研报提及,进入今年二季度,全国猪价走出了深“V”走势,尤其是5月中旬之后,猪价上攻之势愈演愈烈,此波猪价上涨的原因,除了目前正值断档期外,各种突发性因素的叠加也起到了一定的助推作用。 “生猪养殖行业在第三季度会有断档期,从供需等层面来看,三季度的生猪价格仍将维持在高位。第三季度出栏的育肥生猪,来自今年年初的补栏,不过,从养殖成本来看,这批育肥生猪成本较高,在今年年初,仔猪价格处在高位,高价达2500元/头;而自繁自养的生猪虽然排除了仔猪成本的因素,但也受到了饲料价格小浮上涨等影响。再综合供需等市场变化,三季度生猪价格有支撑的因素。”王凌云对记者说。 不过,卓创资讯在研报中也建议,养殖单位谨慎压栏,逢高出栏。 此前,两市有一些拥有生猪养殖业务的上市公司发布了上半年业绩预报情况,从预报的数据中可知,上半年,这些企业的利润表现良好。“生猪价格上涨是多方面原因导致的,包括供需关系、散户退出释放的市场份额等。在一些区域和月份,头均生猪的利润可以达到2300元。”有上市公司人士对记者介绍,不过,根据上述人士的测算,“上半年,在一些价格的高位节点,生猪的头均利润接近2800元。” 屠宰企业大面积亏损 而相较之下,屠宰企业的状况则不大乐观,“从卓创资讯了解的情况可知,屠宰企业自春节以后开工率持续走低,较往年同期开工率下降了50%至60%,而行业的亏损是大范围内的。”王凌云对记者说。 对于屠宰企业亏损的原因,卓创资讯分析,是受三方面的因素影响,“肥白条价格低,肥瘦白条价差大;需求量减少,鲜品被迫入库;屠宰量少,但人工、防疫等成本难减,头均人工费用成本增大。” 卓创资讯研报认为,当前市场成交量较大的白条肉膘厚较小,级别较高,价格高位运行。但与此同时,级别低的肥白条价格每公斤却低出三到五元。此外,肥白条的市场份额十分有限,对走货形成压力。此外,上半年屠宰企业开工率同比缩减五成左右,局部地区缩减六到七成,但即便如此,许多屠宰企业的鲜品猪肉仍然难以当天销售完毕,此时便需要将鲜品放入冷库,在此情况下头均亏损较严重。 图片来源:卓创资讯 据卓创资讯的数据监测统计,上半年重点代表屠宰企业的毛利率均值是14.7元/头,而且,在不少地区这一指标是负值,“我们观察到的60%的屠宰企业有亏损,这种大范围的亏损会有今年第四季度有所改善,受需求、以及国内生猪产业的复产情况的影响,第四季度预测屠宰企业毛利率会有整体上涨。”王凌云对记者说。
正邦科技披露非公开发行股票预案。本次发行对象为正邦集团、江西永联、邦鼎投资、邦友投资和战略投资者宏桂投资,正邦集团为公司控股股东,江西永联、邦鼎投资和邦友投资均为公司实际控制人林印孙控制的公司。本次发行数量不超过607,902,731股,发行价格为13.16元/股,预计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800,000.00万元,扣除发行费用后将用于发展生猪养殖业务和补充流动资金。 【公司报道】 正邦科技拟定增募资不超80亿元 实控人及一致行动人认购75亿 6月29日晚间,正邦科技推出2020年度非公开发行A股股票方案,拟以13.16 元/股发行不超过 607,902,731 股,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80亿元。值得关注的是,此次定增引入的5家公司,其中4家为公司实际控制人、董事林印孙控制,认购总金额达75亿元。(黄浦江) 正邦科技5月份生猪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38.12% 正邦科技公告,公司2020年5月销售生猪49.62万头(其中仔猪8.27万头,商品猪41.35万头),环比增长1.92%,同比增长20.65%;销售收入18.26亿元,环比下降13.76%,同比增长138.12%。商品猪(扣除仔猪后)销售均价29.86元/公斤,较上月下降10.72%;均重136.84公斤/头,较上月增长0.79%。2020年1-5月,公司累计销售生猪203.13万头,同比下降24.03%;累计销售收入83.89亿元,同比增长121.43%。
生猪养殖上市公司2020年再掀扩产潮。29日晚,正邦科技、新希望两大生猪养殖头部企业齐发公告,其中前者拟通过定增加码生猪养殖业务并引入战投,后者则在全国持续扩张生猪业务版图。记者梳理发现,今年以来,已有新希望、温氏股份、正邦科技、牧原股份、傲农生物、天邦股份、京基智农、金新农等近10家上市公司相继公告加码生猪养殖产业。 正邦科技:引入战投加码主业 正邦科技定增预案显示,公司拟以13.16 元/股的价格,向正邦集团、江西永联、邦鼎投资、邦友投资以及宏桂投资等5名投资对象合计募资80亿元,用于沾化正邦存栏10万头生猪的育肥场“种养结合”基地建设等多个养殖项目并补充流动资金。 据披露,项目建设与补流的比例大致为4:6。经记者统计,待15个养殖项目建成后,将新增约380万头的生猪出栏规模,项目建设期为9个月或2年不等。 而由披露的定增对象可知,此次定增不仅有自家人站台,也有战略投资者入局。 预案显示,正邦集团为正邦科技控股股东,江西永联、邦鼎投资和邦友投资均为正邦科技实控人林印孙控制的公司。据披露,林印孙控制上述公司97.2%的股权,正邦科技董事长程凡贵控制上述公司2.8%的股权。 另一名认购对象宏桂投资,则为正邦科技本次定增引入的战投。预案显示,宏桂投资拟出资5亿元,认购3799.39万股定增股份。定增完成后,宏桂投资将持有公司1.22%股权。 股权结构显示,广西宏桂资本运营集团有限公司(简称 “宏桂资本”) 持有广西国有企业改革发展一期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99.97%的份额,后者持有宏桂投资99.6%的份额。 这家来自广西的国资属性战投,究竟能给正邦科技带来怎样的战略资源以及协同效应? 对此,公司表示,宏桂资本是广西壮族自治区自属国有独资企业,同时是广西壮族自治区首家国有资本运营公司试点企业。此外,公司认为主要有三大方面的合作优势,一是养殖用地资源;二是生猪饲料产品;三是仓储、物流。 正邦科技表示,广西是上市公司的重要市场,宏桂资本可发挥自身优势积极引导旗下企业将拥有的养殖用地资源,以土地流转等合法方式提供给公司用于生猪规模化养殖。 新希望:“从南到北”积极扩张 同一日晚间,新希望披露,公司决定继续加大在生猪养殖业务的投资力度,计划建设12个生猪养殖项目,项目总投资额为33.41亿元。所有项目满负荷生产后,每年将新增商品猪达285万头。 公告显示,公司拟在河北廊坊、山东烟台、湖南邵阳、江苏镇江、四川宜宾、海南海口等12地布局生猪养殖项目。其中,在海南海口,公司计划投资逾5亿元进行项目建设。 具体来看,海南海口红明农场二队项目将由公司控股公司海南新六农垦农牧科技(公司全资子公司西藏新好科技有限公司持股比例为51%,海南农垦草畜猪业有限公司持股比例为49%)投资建设,海南海口红明农场六队项目则由公司参股公司海南农垦新希望农牧科技(西藏新好科技有限公司持股比例为49%,海南农垦草畜猪业有限公司持股比例为51%)投资建设。 股东信息显示,海南农垦草畜猪业有限公司是海垦控股集团下属全资子公司,注册资本1亿元,成立于2017年5月,法定代表人为孙志刚。 公司表示,该项目的实施有利于进一步提升公司对优势养殖资源的占有率,不仅有利于推进公司的区域产业布局,更能为当地肉品供应和肉品安全提供有效保障,推动当地猪品种改良,促进当地社会经济的和谐发展。 事实上,新希望今年以来已多次在生猪业务上进行布局。今年3月底,在披露2019年年报的同时,新希望还发布了一份2020年定增预案,拟向控股股东新希望集团及关联方南方希望发行股份募集不超过40亿元资金,主要用于扩大生猪养殖业务以及补流。而早在今年3月初,新希望就披露计划建设10个生猪养殖项目,项目总投资额约43.59亿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约31.62亿元,生物性资产和流动资金投资约11.96亿元。 记者梳理发现,今年以来,已有新希望、温氏股份、正邦科技、牧原股份、傲农生物、天邦股份、京基智农、金新农等多家上市公司相继公告加码生猪养殖产业,其中行业新进者京基智农在今年6月初就曾披露,计划出资近30亿元投建生猪养殖项目。
编者按:企业从未像今天这样被关注,也从未像今天这样成为社会的中流砥柱。而当下,商业模式从未如此错综复杂,也从未如此孕育生机。新业务、新经济、新模式令人眼花缭乱,但万变不离其宗。一家优秀的企业,必然是价值充盈的。她不仅要有一定的规模当量和盈利能力,还必须有着积极的价值观,能够改善人的生产生活环境,能够促进社会文明进步,能够扎根过去和现在,指向我们共同憧憬的未来。记录、探寻、发现,我们的每一次表扬和批评,都为抵达那个最具价值的核心。【价值分析】出栏量快速增长,营收持续攀升。2014~2019年,牧原股份的营收六年复合增速为46.5%,这主要源于其生猪销量的增加。2019年,其销售生猪1025.33万头,是六年前的7.8倍。业绩随猪价起伏不定。上市以来,牧原股份的扣非归母净利润年增速在-82.2%至1186.6%之间徘徊。今年一季度,其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41.89亿元,而去年同期亏损5.6亿元。自繁自养模式助力逆周期扩张,融资活动保驾护航。在2017~2018年的猪价下行区间,牧原股份的生猪销量复合增速达到了88%。近六年,其资本开支累计达313.4亿元。在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较小的2014~2018年,融资活动为大量的资本开支提供了资金保障。猪价景气年份毛利率排名靠前。在猪价上行区间,牧原股份销售了更多毛利率较高的仔猪。由于不用支付“公司+农户“模式下的委托养殖费用,并且在饲料、人工成本上占据优势,其生猪完全成本相对较低。固定资产折旧成本较高,多元化抗周期能力不足。在猪价大跌的2018年,牧原股份仍然需要计提12.18亿元的固定资产折旧。其当年销售毛利率、净利率分别仅为9.83%、3.94%,且无法利用盈利水平较好的养鸡等业务对冲风险。采用轮回二元育种体系,受非洲猪瘟冲击较小。受非瘟影响,部分三元育种体系的公司,被迫将三元商品猪转化为种猪。而牧原股份的二元猪具备肉、种兼用的特点,这使其既能保持生产节奏,又可以出售种猪获益。主要营运指标、偿债指标表现较好,研发投入数据一般。行业属性决定牧原股份的应收账款极少,存货主要为目前无跌价风险的生猪。因为去年业绩大增,其各项偿债指标改善明显。不过,其研发投入的绝对值及相对值均逊于同行。去年员工总数增加68%至5.03万人。上市以来,牧原股份的累计现金分红总额为31.14亿元。截至2019年末,其及控股股东依托养殖产业开展的“5+”扶贫模式,已带动13.98万户建档立卡贫困户逐步实现脱贫。综合各项指标,牧原股份的整体评分为4颗星。6月23日,据商务部监测,上周全国食用农产品市场猪肉批发价格为43.41元/公斤,比前一周上涨5.1%。这已是该数据的连续第四周上涨。在猪价的带动作用下,牧原股份的股价“水涨船高”。截至6月24日,其股价报收75.2元,最近一周累计涨幅达7.4%;TTM市盈率更是上升至26.1倍,分别是A股另外三大猪企——温氏股份、正邦科技、新希望的3.1倍、1.8倍、1.3倍。与此同时,牧原股份董事长、实控人秦英林的身家也得以暴增。截至6月27日,秦英林及其家族的身家为335亿美元,仅次于马化腾、黄峥和马云,在福布斯实时富豪榜中位列中国第4名、世界第29名。整整三年前,牧原股份的TTM市盈率仅为11.6倍,与其他同行不相上下。而2017年秦英林及其家族的身家也只有20亿美元,在福布斯当年的全球富豪榜中排名第1030位。同样都以生猪为主营业务,牧原的估值为何发生了“脱胎换骨”的变化?出栏量应该是最直观的指标。2014年,牧原股份销售生猪185.9万头,仅为彼时行业老大温氏股份的15.3%。而在今年1~5月,其生猪销量为525.8万头,比温氏股份高出了30.9%。牧原股份的高成长性来自于哪里?又能否持续呢?近六年生猪销量复合增速41%与涵盖养鸡、饲料等业务的多元化养殖企业不同,牧原股份专注于养猪业务。2014年上市至今,销售生猪对其营收的贡献均超过97%。牧原股份近年业绩主要呈现两方面特征。第一是营收持续攀升,上市以来的最低年营收增速也能达到15.3%。2014~2019年,其营收由26.05亿元增长至202.21亿元,六年营收复合增速为46.5%。第二是利润的周期性。近六年,牧原股份的扣非归母净利润随着猪肉价格的变化而起伏不定。在2014年、2017年及2018年的猪肉价格下行区间,其扣非归母净利润增速分别为-82.2%、2.9%及-80.5%。但在猪价上行的2015年、2016年及2019年,牧原股份的扣非归母净利润增速分别为1062.4%、304.2%及1186.6%。而牧原股份能够在一众养猪企业中脱颖而出,主要依靠的就是其快于同行的产能扩张速度,以及在猪价景气年份相对较强的盈利能力。(牧原股份近年业绩 来源:公司公告、Choice) 首先看产能扩张情况。2019年,A股TOP4猪企——温氏股份、牧原股份、正邦科技、新希望的生猪销量分别为1851.66万头、1025.33万头、578.4万头、354.99万头,分别是2014年销量的1.5倍、5.5倍、4倍、6.2倍(新希望忽略统计口径变化)。近五年,温氏股份的生猪销量增速明显落后于其他同行。而经营模式的差异,是导致这一现象的重要原因。牧原股份、温氏股份的经营模式分别为自繁自养、“公司+农户”。两种模式的主要区别,就是由公司自行承担或委托给农户承担生猪的育肥环节。正邦科技、新希望则具备这两类模式。西部证券称,两种模式各有利弊。“公司+农户”的轻资产模式,对资金要求低,容易快速扩张,风险防范能力一般。自繁自养的重资产模式,对资金要求高,较难扩张,风险防范能力较强。(A股TOP4猪企生猪销售情况 来源:公司公告)农户的存在,还给“公司+农户”模式增添了更多的变量。2016年末至2018年6月末,温氏股份养猪合作农户的数量由2.22万户下降至2.07万户。温氏股份在2019年初称,这主要源于环保和当地土地政策的因素影响,还有一部分规模较小的农户主动退出或单户合并。不过,2017~2018年的猪价下行区间,恰恰是其他头部猪企加码产能的关键阶段。牧原股份、正邦科技两年间的生猪销量复合增速分别为88%、56.4%。温氏股份的该指标为14.1%,从而错失了逆周期快速扩张的机会。(牧原股份近年资本开支 来源:iFinD)牧原股份通过利润再投资与融资,也为其自繁自养模式提供了资金保障。2014年~2019年,其资本开支(即购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支付的现金)由7.35亿元暴增至131.21亿元,今年一季度更是达到78.05亿元。在此期间,牧原股份一直保持着较高的融资力度。2014年至今年一季度,其资本开支与筹资现金流净额的比值徘徊在0.6~2之间。主要依靠大手笔的融资,辅之以利润再投资,其重资产的扩张模式得到了输血。(牧原固定资产增速、生猪销量增速 来源:iFinD、公司公告)随着牧原股份持续加大资本开支,其固定资产从2010年末的3.17亿元大幅增加至2019年末的188.64亿元。而其生猪销量增速恰恰与固定资产增速具有高度的相关性。除了非洲猪瘟肆虐的2019年外,其固定资产增加后提升的产能,基本会在一年后体现在生猪销量上。猪价景气年份毛利率排名靠前牧原股份近年较好的业绩,也源于其在猪价景气年份保持较强的盈利能力。根据Choice数据库中22个省市生猪平均价估算,2015~2017年的22省市生猪年均价皆超过15元/公斤,在此期间牧原股份养猪业务的毛利率在A股TOP4猪企中领跑。2019年22省市生猪年均价约为21.29元/公斤,当年牧原股份养猪业务毛利率为37.05%,略低于新希望(38.53%)排名第二。牧原股份较高的毛利率,部分来自于其在猪价景气年份较高的仔猪销量占比。仔猪为出售给其他企业或养殖户进行育肥的小猪,其毛利率远高于商品肉猪。在猪价景气年份,仔猪有旺盛的市场需求。2015~2017年及2019年,牧原股份的仔猪销量占比在10.6%~26.8%之间,商品肉猪销量占比相应下降。而温氏只销售商品肉猪,正邦外销仔猪占比较小,仅新希望销售较高比例的仔猪。这部分解释了牧原为何毛利率高于同行。(A股TOP4猪企养猪业务毛利率 来源:Choice、公司公告)相对较低的生猪完全成本,则被多家券商视为牧原股份盈利能力较强的另一原因。牧原股份在今年3月称,其2019年生猪完全成本约为13.5~14元/公斤。据Choice、iFinD数据库,在温氏股份2019年年报发布后,有东方证券等6家券商估算了其当年的生猪完全成本,数值在14.6~15.5元/公斤之间。开源证券称,牧原股份的成本优势源自饲料、人工、自繁自养模式。其中,自繁自养模式,可以为其节省“公司+农户”模式下必须支付的委托养殖费用。与此同时,其也要承担重资产模式下更高的折旧、高养殖密度下更多的疫苗兽药投入。但在2018年猪价低迷时,牧原股份的盈利能力明显下滑。其当年的养猪业务毛利率为9.83%,低于新希望(16.23%)、温氏股份(12.32%)。由于2018年鸡价回暖,温氏股份当年合并养鸡等业务后的销售毛利率上升至16.85%,销售净利率为7.44%。而牧原股份当年的销售净利率仅为3.94%,这凸显了单一养殖业务公司在猪价下行区间中较弱的风险对冲能力。不过,受猪周期叠加非洲猪瘟影响,本轮的猪价上行尚未结束,目前牧原股份面临的利好仍多于利空。与“公司+农户”模式相比,牧原股份的自繁自养模式拥有较好的防疫条件。此外,其独有的轮回二元杂交技术也在这一时期显露出优势。轮回二元杂交,即用两个种群轮流作为父本杂交,杂交用的母本种群均用杂种母畜,每代产生的杂种除继续杂交外,其余杂种全部作商品。目前国内普遍采用的技术为三元杂交,即用两个种群杂交,所生杂种母畜再与第三个种群杂交,所生二代杂种用作商品。(轮回二元杂交技术、三元杂交技术 来源:《家畜育种学》)平安证券认为,两种杂交技术均有优缺点。但非洲猪瘟造成三元杂交体系下祖代、父母代严重的产能去化,大多数采用三元杂交繁育体系的公司被迫在2019年下半年采取“三元肥转母”的方式补充产能。然而,三元杂交的商品代并不适宜作为种猪。牧原股份则在今年2月表示,轮回二元育种体系具备肉、种兼用的特点,可以直接留种作为种猪使用,在现在母猪极度缺乏的形式下,为其快速发展奠定种猪基础。其通过轮回二元母猪的留种既可以满足自身快速发展的种猪需求,又可以为市场提供优质种猪。(A股TOP4猪企生产性生物资产环比增速 来源:iFinD)生产性生物资产包含种猪、种禽、奶牛等,该会计科目近年的变化印证了牧原股份在种猪领域的优势。受非洲猪瘟影响,A股TOP4猪企的生产性生物资产在2018年9月末出现环比下降或环比增幅放缓,在2019年3月末更是出现全部环比减少的情况。由于种猪存栏增加,2019年6月末及2019年9月末,牧原股份的生产性生物资产环比增速分别上升至31.9%及60.5%,较温氏股份率先实现了复苏。同一时期,正邦科技、新希望的生产性生物资产也在大幅增加。到了2019年末,牧原股份的生产性生物资产环比增速为35.2%,仍处于较高的位置,已远落后于正邦科技、新希望。但在后者大幅增加的生产性生物资产中,外购的种猪占有相对较高的比例。一组可供对比的数据为,截至2019年末,牧原股份、正邦科技养猪业务、新希望的外购生产性生物资产金额占当年生产性生物资产总增加金额的比重分别0.01%、53.8%、36.9%。而在2018年末,该指标分别为0.07%、4.4%、24.6%。2019年计提固定资产折旧16亿元由于采用自繁自养的模式,牧原股份对硬件设施的性能提升颇为看重。截至2019年末,其设计出的猪舍及相关养殖设备等共获得百余项各类型专利。此外,其还在生猪育种、饲料加工等方面进行了长期的研发投入。2019年,牧原股份的研发投入金额为1.12亿元,研发投入金额营收占比为0.6%;截至2019年末,研发人数为786人,占员工总数的比重为1.6%。尽管其当年的研发投入金额、研发人数分别同比增长22.3%、17.5%,但四项研发数据与同行相比仍有一定的差距。(A股TOP4猪企研发投入情况 来源:iFinD)营运能力方面,由于国内企业生猪销售基本采用“钱货两清”模式,应收账款期末一般不存在余额。2018年末及2019年末,牧原股份的应收账款分别为0元及1571.97万元,坏账对资产质量的影响极小。2018年末及2019年末,牧原股份的存货周转率分别为2.4次及2次,在可比公司中处于较低水平。不过,同期牧原均未计提存货跌价准备,其消耗性生物资产占存货的比重分别为75.7%及71.4%。考虑到牧原股份的消耗性生物资产主要为生猪,以目前的猪价判断,其存货并无太大风险。在重资产模式下,牧原股份资产中更需要关注的是非流动资产。2018年及2019年,其固定资产周转率分别为1.1次及1.2次,在同行中处于极低水平。截至2019年末,其固定资产及在建工程余额为274.63亿元,超越温氏股份在A股TOP4猪企中排名第一。2018年及2019年,牧原股份分别计提固定资产折旧12.18亿元及16.11亿元,分别占其当年净利润的230.7%及25.4%。由于固定资产折旧通常采用年限平均法,每年计提的折旧相对刚性。当猪价进入下行区间时,牧原的净利润将受到较大程度地侵蚀。(A股TOP4猪企营运指标 来源:iFinD)持续增加的固定资产及在建工程,源于牧原股份上市六年来313.4亿元的资本开支。因此,其近六年的投资现金流净额均为负值。虽然牧原的近六年的经营现金流净额均为正值,但与投资现金流净额抵销后,其2014~2017年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并不多。在2018年猪价下行时,牧原股份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曾净减少17.76亿元。但在2019年至今年一季度的猪价上行区间内,其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了173.93亿元。此外,如前文所述,牧原股份的资本开支在2019年之前更多依靠的是融资活动。近六年,其筹资现金流净额累计为260.66亿元,除了部分来自于权益类融资外,其负债水平相应也有所升高。截至2019年末,其有息负债余额约为92.72亿元。但因为去年的业绩增势迅猛,牧原股份的资产负债率、有息负债率(同花顺口径)、流动比率均由2018年末的同行中较差水平改善为2019年末的较好水平。截至今年3月末,其资产负债率为42.3%,货币资金为204.1亿元,有息负债余额约为179.43亿元。(A股TOP4猪企偿债指标 来源:iFinD)社会责任方面,牧原股份近六年缴纳的税金及附加、所得税费用合计为5297.57万元。其累计纳税金额较低,主要是由于国家法律规定从事牲畜、家禽的饲养所得免征企业所得税,2014~2019年,牧原股份累计现金分红总额(含税)为31.14亿元,年度现金分红总额占归母净利润的比重在18.4%~34.5%之间。截至2019年末,其员工总数为5.03万人,比2018年增加了2.03万人;其2019年度的员工平均薪酬约为7.91万元。截至2019年末,牧原股份及控股股东牧原集团依托养殖产业开展的“5+”扶贫模式,已推广至12省49县(区),带动13.98万户建档立卡贫困户逐步实现脱贫。牧原集团已出资近3亿元,资助贫困大学生1.72万名,奖励优秀农村教师6403人。社会责任报告显示,2016~2019年,牧原股份的公益捐赠总额为1.67亿元。今年1月底,其捐赠1亿元,用于支持新冠肺炎疫情的防控。
证券时报记者 叶玲珍 6月8日晚间,多家养猪企业公布5月份销售简报,销售收入同比均实现较快增长,新希望(000876)以同比增长318%位列榜首。不过,受商品猪销售均价环比下降影响,多数企业5月销售收入较4月略有下行。 销售收入同比大增 新希望自去年四季度坚定落实养猪战略以来,保持较大力度的仔猪投放,直接体现为生猪销售数量及销售收入同步大幅上涨。数据显示,公司2020年5月销售生猪49.31万头,环比增长59%,同比增长123%;实现销售收入16亿元,环比增长38%,同比增长318%。在销售均价方面,新希望商品肥猪为28.53元/公斤,环比下降13%,同比增长90%。 天康生物5月份销售生猪8.71万头,同比增长49.14%,实现销售收入2.33亿元,同比增长288.33%;公司5月份商品猪销售均价为26.34元/公斤,较4月份下降10.7%,导致销量与收入环比增速出现背离,销量环比增长12.1%,但收入却环比下降3.72%。 唐人神因前期加大仔猪销售以及本期加大种猪选留,5月份生猪销量为5.27万头,同比降幅达27.6%;不过受益于生猪价格同比增幅较大,5月份销售收入较去年仍增长116.5%,具体为1.8亿元。 此前,养猪大户牧原股份、正邦科技已公布5月销售数据。牧原股份5月销售生猪144.7万头,实现销售收入40.67亿元,同比增幅为238%;正邦科技销售生猪49.62万头,销售收入18.26亿元,同比增长138.12%。在销售均价上,二者均呈下滑态势,其中牧原股份商品猪销售均价26.20元/公斤,较上月下降9.97%;正邦科技商品猪销售均价29.86元/公斤,较上月下降10.72%。 猪价企稳回升 自2月中下旬以来,国内生猪价格呈现出持续阴跌态势,4月全国外三元出栏均价33.71元/公斤,环比降幅7.29%,东三省生猪价格一度跌破30元/公斤。不过,从目前走势看来,猪价已现企稳回升迹象。 牧原股份在销售简报中表示,5月中旬之前,公司商品猪价格呈现下降趋势,之后呈现回升态势。 数据显示,6月第一周,全国22个省市生猪均价31.18元/公斤,较上周环比上涨6.67%,同比上涨94.63%。 华创证券研报指出,猪价之前大幅回落并非生猪供应拐点已现,而是受猪肉消费恢复迟缓、出栏大猪偏多,以及进口冻肉报价下行影响。 根据涌益咨询数据,出栏体重超过150公斤的生猪占比已从4月下旬17.88%回落至10.71%,北部区域大体重猪消化接近尾声,而南方地区存栏仍未恢复,尚需北方外调,叠加企业复工、学校复学及政府出台措施刺激消费,目前市场供需失衡状态有所缓解,猪价已止跌回升。
□本报记者 潘宇静 多家生猪养殖上市公司近期发布公告拟扩产。其中,牧原股份披露新设14家子公司开展生猪养殖业务,3家孙公司开展生猪屠宰业务,并拟使用自有资金向49家子公司合计增资约52.08亿元。 分析人士认为,生猪出栏量环比高增长,带动企业利润走高,叠加整体产能持续扩张,生猪养殖企业业绩将加速释放。 扩大养殖规模 牧原股份6月7日晚公告,以自有资金出资设立房山牧原、枣阳牧原、绵竹牧原、武鸣牧原、南昌牧原、睢宁牧原、宿豫牧原、清江浦牧原、淮阴牧原、宝应牧原、高港牧原、栖霞牧原、乌拉特前旗牧原、太子河牧原;子公司牧原肉食以自有资金出资设立开鲁肉食、上蔡肉食、颍上肉食。上述17家公司拟定注册资本金共5.8亿元。 牧原股份表示,随着公司养殖规模逐步扩大,结合公司战略发展需要,将进一步打造集科研、饲料加工、生猪育种、种猪扩繁、商品猪饲养、生猪屠宰为一体的生猪产业链。在上述14个地区设立子公司开展生猪养殖业务,有利于公司扩大生产规模,提高公司产品市场占有率,获取规模经济效益。 公司同时表示,子公司牧原肉食在3个地区设立子公司,开展生猪屠宰业务,是着眼于公司业务布局的完善和长期战略发展规划,是根据行业形势的变化以及公司长远发展规划的考虑,是公司由养殖环节向下游发展的重要举措,对公司未来发展意义重要,有利于进一步增强公司的综合竞争力和盈利能力,巩固公司在行业内的地位。 公告显示,拟对49家子公司进行增资,增资金额合计约52.08亿元。牧原股份称,本次增资有利于子公司的经营发展,提升竞争力和生产经营规模。增资完成后,上述子公司仍为公司控股子公司。 业绩加速释放 近期多家生猪养殖上市公司发布扩产公告。 6月8日,深圳“菜篮子”企业京基智农首个签约的跨省生猪项目举行开工奠基仪式,该项目建成达产可实现年出栏商品猪30万头,标志着京基智农生猪产业规模化、现代化养殖进入加速实施阶段。京基智农表示,项目陆续投资建设,有利于公司扩大业务规模,提升市场竞争力和行业地位,并为后续生猪养殖项目提供人员支撑、技术支撑和体系支撑,增强公司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同时助力各地政府保障生猪市场供应。 新五丰近期公告称,拟以1496.84万元收购广州聚力科技全资子公司广州壮壮科技90%股权,并向其增资3600万元。新五丰表示,本次交易将有利于自身扩大生猪养殖规模,增加自建猪场规模,加快新五丰参与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基地建设,拓展广东当地的生猪市场。 唐人神公告,与云南省禄丰县人民政府签署《年出栏100万头生猪绿色养殖项目投资协议书》。养殖项目计划总投资20亿元。公告显示,该投资项目建设包括苗猪场、母猪场、育肥场等,做大做强公司生猪全产业链。唐人神表示,投资项目达产后,有利于加速推进生猪产业的发展,同时带动项目区及周边地区养猪业的发展及增加农民收入,实现产业扶贫、助农增收等功能。 天风证券认为,规模猪场未来几年有望快速扩张。短期看,预计二三季度猪价有望上涨,且上市公司出栏量有望环比高增长,从而带动利润走高。 5月销售收入大增 截至6月8日,多家生猪养殖企业披露5月份生猪销售情况简报,生猪销售收入同比均实现大幅增长。 金新农5月生猪销售合计4.39万头,销售收入1.21亿元,环比增长95.21%,同比增长77.37%。正邦科技5月销售生猪49.62万头,销售收入18.26亿元,环比下降13.76%,同比增长138.12%。牧原股份5月销售生猪144.7万头,销售收入40.67亿元,4月份销售收入为39.90亿元,去年5月为12.03亿元。新希望5月销售生猪49.31万头,销售收入16亿元,环比增长38%,同比增长318%。 新希望表示,生猪销量同比、环比上升幅度较大,主要是2019年四季度坚定落实养猪战略,保持较大力度的仔猪投放。同时,生猪价格上涨,生猪销量上升。牧原股份在公告中表示,5月中旬之前,公司商品猪价格呈现下降趋势,之后呈现回升态势。 华创证券农林牧渔团队指出,猪价之前大幅回落并非生猪供应拐点已现,而是受猪肉消费恢复迟缓、出栏大猪偏多以及进口冻肉报价下行等因素影响。上市公司披露的5月月报显示,出栏量均有不同程度改善,目前猪价已经止跌回升。 方正证券研报显示,拥有完善的生物安全防控体系和成本管控能力的企业将充分受益于整个行业升级,持续看好防控和成本管控能力强的公司,预计随着产能的持续扩张,相关公司业绩将加速释放。
唐人神(行情002567,诊股)20多天火速签下近80亿元合作协议,大部分用于布局生猪产能。此举马上引起深交所的关注。 26日晚,公司回应深交所时表示,上述资金来源可靠,其中自筹一半资金,将通过资本性融资和产业基金融资完成。也就是说,砸下巨资养猪完全没问题。 唐人神是知国内名饲料厂商,真正介入生猪养殖业务不到4年。去年,公司刚尝到养猪的甜头,其养猪业务所获利润占公司利润约57%。 光大证券(行情601788,诊股)一份研报显示,今年一季度,唐人神生猪头均净利约1500-1600元。 这么好生意何乐而不为呢? 80亿加码养猪,一半资金自筹 80亿养猪没问题! 26日晚间,唐人神(002567.SZ)在回复深交所的《关注函》中时自信满满。 公司这样回应,主要是此前20多天内集中签约多项涉及养猪、饲料项目合作协议。 今年4月27日至5月21日期间,公司陆续披露与相关方面签署的5个正式合作协议、3个框架协议,累计金额达到79.3亿元。 上述合作协议数量,3个用于饲料产能扩张,5个用于布局生猪产能。 斑马消费注意到,上述投资金额已占到一季度末公司总资产的90.57%。今年猪价已连续回落,公司大幅加码生猪产能,庞大资金如何来保障? 今年一季度末,公司现有货币资金18.40亿元,短期借款14.78亿元,在手资金尚难支撑上述投资规模。 针对上述巨额投资,公司在关注函中表示初步规划在未来将采用自筹资金、自有资金以及银行贷款融资等相结合的方式保障资金。 公司将上述巨额投资资金的融资渠道分为三块:银行中长期贷款19亿元、自有资金15.9亿元以及自筹资金44.4亿元,分别占比筹资总额的24%、20%和56%。 一半资金来自自筹资金,公司表示主要通过资本性融资和产业基金融资解决,分别为15亿元和29.4亿元。 截至今年3月底,公司资产负债率升至51.38%,比2019年底增加3.57个百分点。公司认为未来不会增加短期债务满足投资需要,并确定不会出现流动性枯竭的情况。 老牌饲料厂商为何执着养猪? 作为一家知名饲料厂商,唐人神半路杀出来加码养猪业务,其主要动力是能赚大钱、赚快钱。 在猪周期和非洲猪瘟双重因素重叠影响下导致猪肉供给偏紧,大多数养猪上市企业在去年迎来不小的市场机遇:牧原股份(行情002714,诊股)、温氏股份(行情300498,诊股)等企业靠养猪赚翻了,其净利润同比分别增长1075.37%和252.94%。 唐人神也尝到了“甜头”,据公司披露数据显示,生猪业务实现收入8.94亿元。虽说来自养猪的收入在公司营收中比重仅5.23%,但其为公司贡献的利润并不低。 光大证券在研报测算,去年,唐人神全年出栏生猪近83.93万头,其中外销生猪63.72万头,头均净利润约180-190元。 2020年一季度,猪价持续高位运行,公司生猪售价同比增长380%,头均净利约1500-1600元。 唐人神的生猪业务毛利率36.45%,与牧原股份(002714.SZ)毛利率37.50%基本持平。 公司的养猪业务主要通过子公司龙华农牧实现。这家企业是公司2016年底通过现金收购而来。启信宝显示,公司持有龙华农牧90%股权,其主要业务是种猪繁殖、牲猪养殖与销售。 2019年,龙华农牧实现营业收入5.86亿元,净利润2.04亿元。同期,唐人神归母净利润2.02亿元。 相较之下,公司的饲料业务受下游生猪存栏量大幅减少影响较大。 2019年,公司销售饲料467万吨,实现收入135.51亿元,同比分别下降2.78%和5.15%,毛利率降至7.74%。从最近3年来看,其收入规模虽在百亿以上,占公司收入约9成比重,但毛利率在10%左右徘徊,盈利能力有限。 画下千亿“大饼” 唐人神从1992年介入饲料行业、1995年兼并株洲肉联厂、1996年北上河南收购驻马店出口外贸猪场,逐渐形成以饲料为主,种猪繁育、肉品销售一条龙的产业链条。在这个链条上,唯独缺少重要环节——生猪养殖。 这也成为公司加码生猪产能,构建生猪全产业链条的另一个原因。 自2016年以来,公司开始从种猪繁育向生猪育肥领域延伸,先后在湖南茶陵、河北大名、河南南乐落地生猪自繁自养基地。 去年4月,公司扩增生猪产能再次提速,祭出“TRS313追梦工程”,提出到2031年,要做到1000亿营收、1000万吨饲料、1000万头生猪以及300亿肉品营收和30亿净利润。 按照董事长陶一山的说法,公司将要打造从种猪繁育、生猪养殖到肉制品及销售终端闭环。尽管依托龙华农牧已将“喝泉水、吹空调、听音乐”的猪肉销售到消费终端,不过,离这个千亿大梦实在太远。 截至2019年末,唐人神生猪养殖库存量20.52万头,同比下降49.62%。公司计划在今年底实现母猪存栏16万头、生猪出栏130-150万头、生猪产能达到500万头的宏大目标,不靠大跃进式扩张别无他法。 颇为意外的是,从去年提出千亿工程当天至7月底,迎来公司股东、高管等减持潮,包括实控人陶一山、二股东大生行、财务总监等排队减持。公司股价也从发布追梦工程后的18.72元跌至昨日收盘9.11元。 从主营业务上看,公司无论是在饲料领域布局,还是介入生猪养殖、开拓食品终端,这几年难有亮眼的业绩。即便进行过一系列融资并购,也没能彻底改善公司利润水平,2016年至2019年,其净利率从2.35%降至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