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图看懂!8组最新经济数据释放这些信号
原标题:朱光耀:针对大型平台的数字税收研究应提上日程 12月15日,由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等主办的2020第四届中国互联网金融论坛在京召开,财政部原副部长朱光耀出席会议并发表演讲。 朱光耀表示,如果我们统一都认识到数据是数字经济的基本要素,在这个前提下,在宏观框架下推动数字经济发展,需要认真研究五个政策性问题,并在全球范围内也需要统一认识。第一,互联网是数字经济的基础;第二,数据安全、数据隐私、数据流动、数据保护的普遍规则制定,是极为紧迫的;第三,数字税收的研究和制定、实施问题;第四,数字货币问题;第五,反垄断问题。 朱光耀认为,今天,是时候对数字税收进行总体研究了,特别是对拥有大型科技平台、拥有大型数据平台、拥有巨大消费者流量的针对性研究需要提上日程。“就像银行可能‘大而不能倒’一样,巨型数字平台也可能有‘大而不能拆’的特征。如何进行合理的监管,对世界都提出了挑战。” 来源:金融界网站
跨年之际,天眼查用一系列数据展示了中国人在2020年所经历的大起大落、五味杂陈。这组与老百姓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数据,展现出了中国经济活力和韧性。 从短暂的迷茫中迅速复苏,我国经济全年增长成功跑赢全球,这在从2020年的大环境来看不可谓不是一个奇迹。年初时,肉眼可见的春运繁忙景象不再,餐饮业的推迟重燃让城市少了些烟火气......然而,天眼查大数据显示,2020年餐饮企业新增超249万家,生鲜电商企业新增超1.7万家,水产养殖企业陆续复工近40万家。消费大军的经济推力并不止步于此,尾款人和干饭人们在自嘲的同时,也让直播电商企业新增注册数达到了去年增量的9.8倍。 另一方面,在建设“新基建”的倡导下,科技创新创业热度不减。据天眼查大数据显示,2020全年科技相关企业新增注册量同比增长达74%。保持社交距离也让“远程”、“在线”成了人们生活中的常态,2020年在线教育、在线医疗、在线办公企业增量近25万家。 2020全年批发零售业个体户新增超800万家,移动支付企业新增234家,跨境电商企业新增超11万家……这一系列数字的出炉,正源于天眼查对商业数据的专业挖掘和深刻洞察。作为全国领先的商业查询平台,天眼查2020年用户覆盖超3亿。 在金融、法律等行业人士手中,天眼查专业版可以快捷查询企业和高管的资本版图、股权穿透、最终受益人等详实的商业信息,分析企业风险和履约能力,极大节约调查时间和人力成本。 而随着人们对商业查询需求的越来越多样化,天眼查的使用场景边界也不断扩展。像是今年流行的直播电商,很多播主都选择在天眼查上寻找稳定可靠的供货方;而内容创作者也将天眼查当做核实企业信息、寻找信息线索,以及提升内容质量和可信度的平台。 “天眼一下”很形象的描绘了用户使用时的感受:面对天眼查对复杂商业关系的可视化智能呈现,用户如同获得了一双天眼,可以轻松洞察商业信息。相信随着诚信新基建逐渐普及,所有人都会更珍视自身的诚信,整个社会的营商环境也会变得更加优良。
【研究报告内容摘要】 政策指导积极坚定,坚持推进新基建仍是政府重点工作内容:发改委牵头各部门强调加快构建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创新体系。指导意见主要涵盖以下三个层面:其一,基础网、IDC 等基础设施建设是基础,加强区域联动,推进网络互通互联;其二,加快数据流通融合,优化算力资源需求结构,实现降本增效。最后:强化平台建设,打破数据壁垒,加快实现传统企业数字化转型。我们认为,本次指导意见,围绕“基建”、“数据”以及“数字化转型”三个关键,渐次对应基础设施建设、流量基建以及应用三个层面,建议重点关注相关板块的投资机会。 通信行业估值处于历史低位,市场悲观情绪有望恢复,行业配置价值凸显:截止 12月 28日,通信行业整体 TTM PE 为 35.61倍,相比今年 7月估值高点下降 17倍,当前估值水平仅超过历史 15.21%的区间,而在新基建政策和全球数据流量带动下,通信行业业绩增速仍维持快速提升,行业估值和基本面存在偏离。当前市场情绪较悲观,Q3通信行业持仓比重为 0.91%,较 Q2下降 0.41pct,随着后续板块业绩的释放以及行业外部不利因素的缓解,市场情绪有望恢复,行业配置价值凸显。 流量作为核心驱动力,带动板块加速向上:据工信部统计,2020年 11月国内移动用户 DOU 为 11.65GB/户,同比上升 40.87%,同比增速相比10月提升 6.68pct,数据流量加速向上趋势明确。随着 5G 应用以及数字化转型的持续推进,将带动 5G 流量加快实现稳步增长。 建议关注的标的:5G 主设备:中兴通讯(000063);光模块:天孚通信(300394)、中际旭创(300308)、新易盛(300502)、华工科技(000988)、光迅科技(002281)、博创科技(300548);IDC:宝信软件(600845)、数据港(603881)、奥飞数据(300738)、光环新网(300383)、佳力图(603912)、杭钢股份(600126)、沙钢股份(002075)、城地股份、鹏博士(600804)、立昂技术(300603)、世纪互联、万国数据;高清视频:淳中科技(603516)、兴图新科;物联网/车联网:移远通信(603236)、广和通(300638)、移为通信(300590)、道通科技、锐明技术(002970)、鸿泉物联;云计算/边缘计算:优刻得、网宿科技(300017);量子信息产业: 国盾量子;小基站:上海瀚讯(300762)、震有科技;PCB:崇达技术(002815)、深南电路(002916)、沪电股份(002463);运营商/铁塔:中国移动、中国联通(600050)、中国电信、中国铁塔; 服务器/路由器/交换机:烽火通信、兴森科技、浪潮信息;线上教育: 世纪鼎利、立思辰;线上办公:亿联网络、会畅通讯、二六三;UWB: 浩云科技(300448);低轨卫星:和而泰(002402)、华力创通(300045)、海格通信(002465)、中国卫星(600118)、中国卫通。全国一网:歌华有线(600037)、广电网络;网络可视化:中新赛克(002912);5G 行业专网:海能达(002583);国网信息化:恒华科技(300365)、朗新科技(300682);工业互联网:工业富联(601138)、威胜信息;大数据:每日互动(300766)、慧辰资讯、东方国信(300166)。 风险提示:政策红利不及预期;云厂商资本开支不及预期。
近日,为促进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创新应用和产业发展,加快培育产业主体,广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组织开展了2020年大数据/人工智能骨干(培育)企业遴选和大数据骨干(培育)企业复审工作,入选企业需具备大数据或人工智能研发机构或拥有稳定的研发团队,掌握大数据或人工智能关键技术和核心产品,创新能力强、市场前景好、产业带动作用大,具有国内乃至国际领先优势。13家企业被新认定为“2020年广东省大数据骨干企业”,欧比特(300053.SZ)是其中之一。 公开资料显示,欧比特于2000年3月在珠海特区创立,是首家登陆中国创业板的IC设计公司,现隶属于珠海国资委,由珠海格力集团控股,是我国为数不多的进入卫星运营环节的企业之一,也是我国极少数成功迈入遥感卫星大数据行业的上市公司。 除此之外,欧比特还凭借“珠海一号”高光谱卫星星座建设与应用荣获2020年度“创新珠海”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据了解,创新珠海科学技术奖由珠海市科技发展促进会在珠海市科技创新局的指导下发起设立,目的是为了落实国家及广东省深化科技奖励制度改革的要求,充分发挥科技奖励激励自主创新的积极作用,营造良好的科技创新氛围。
“我已阅读并同意用户使用协议。”,恐怕是 21 世纪最大的谎言。 以色列艺术家 Dima Yarovinsky 曾经做过这样一个艺术作品,Dima 打印了几大平台(WhatsAPP,Google,Tinder,Twitter,Facebook,Snapchat 和 Instagram)的用户使用协议,最长的 Instagram,一共有 17161 个单词,你读得再快,也得好几十分钟,大概率没有人能真正读完。 而这样冗长的用户协议,配合极为快速的“阅读并同意”点击,意味着你的个人隐私信息在瞬间就转移了归属权。 为什么保护隐私这件事情虽然看上去绝望,但是又特别重要。 很多人都看过三体,里面有个黑暗森林理论编得不错。对于三体人来说,人类最有力的武器就是谎言,那与之相对应的,人类最宝贵的资源就是隐私。而隐私需求,其实是人类刻在基因中的。这事儿从我们非洲的祖先从树上爬下来,回家路上不能让野兽发现自己搁哪儿住就已经开始了。 失去隐私,就意味着你要和你攻击力完全不对等的攻击者面对面,接受降维打击。这个降维打击,就是你在攻击者眼里,根本不是一个真实的人,你只是一行存着你个人特征的数据。 每一代 iOS 更新以及新硬件的发布,苹果都会根据全新的功能来更新隐私规定,并公开给用户,让用户安心。 如果你目前在用最新系统的苹果设备,每当你打开一个 app,你的苹果设备会弹出很多窗口,来确定你对各种隐私维度的授权。 而今年苹果隐私的重点更新,在 App Store。 苹果希望用户能在 App Store 的 app 产品页面很容易地就能看到开发者的隐私惯例摘要。 简单来说,就是不需要用户特别费劲去读完全的用户许可,就可以在一款 app 的 App Store 页面中,看到 app 究竟会调取你哪些权限,用这些权限打算干什么。 从 12 月 8 日起,苹果开始要求开发者向 App Store 提交新的隐私信息,以更新其 app。这并不需要开发者改变 app 或商业模式,这只是要让用户知道 app 若会收集数据,那是收集哪些数据,或用哪些数据来追踪或关联到用户。 而从用户的角度看,在 app 开发者更新页面后,App 产品页面将呈现 app 可能会收集的数据类型,以及该 app 是否会使用该数据来追踪你,或该数据是否会关联到你。 收集的数据会分为三类:「用来追踪您的数据」、「与您关联的数据」与「不会与您关联的数据」。 追踪是指关联从 app 收集的用户或设备数据与从其他企业的 app、网站或线下场所所收集的用户或设备数据,用于定向广告或广告评估目的;或者与数据代理商共享从您的 app 中收集的有关特定终端用户或设备的数据。 与您关联的数据是指通过 app 上的用户帐户、设备或其他详情与您的身份关联的数据。 当然,在 App Store 的产品介绍段有了这样的简介后,你下载 app 后,app 如果需要调用一些数据或者权限,依然是需要弹窗来获得用户许可的。 按照苹果的说法:App Store 对于让开发者提交隐私信息,其实是一个创新项目的开始,这样的工作能够协助用户拥有更高的透明度,并更了解 app 可能会收集关于用户的哪些数据。我们坚信,所有开发者的数据收集与使用惯例都应该公开透明,用户才能做出知情决定。 这样的做法,是非常值得点赞的。 虽然苹果没有彻底消灭反人类的用户使用协议,但在努力通过尽可能简单的页面,帮助用户了解自己在使用一款 app 时,隐私会被如何对待。 另一方面,因为所有的隐私惯例信息都是由开发者自主提交的,所以这可能会涉及到一个开发者的诚信问题,苹果也表示了,所有的 app 在提交时都会有专人或者是数据的审核工作,如果有任何反馈说,某一个 app 违规侵犯了用户的隐私,经过投诉后,苹果是有权对违规 app 做下架处理,甚至是对开发者彻底封号的。 如果你还有印象,估计还能记得,去年时候我写过一篇《每个国产手机,都该学学苹果如何对待隐私》里面提到了其实在每年,苹果都会提升隐私保护的力度,比如: 知乎用户 Coa 在知乎问题“iOS 是不是能比安卓更能保护隐私”中做了一个盘点: 在iOS 5及之前的时候,Apple 是允许厂商自由获取与手机绑定的UDID和IMEI识别码的。从iOS 6开始,出于对用户的隐私保护,苹果开始禁止App获取IMEI。但考虑到广告商希望监测广告投放效果,因此变发明了一套与硬件完全无关的标识符,提供给广告商进行广告追踪。也就是我们说的IDFA(广告标识符)。同时,Apple 允许用户在设置中重置新的IDFA,避免被长期跟踪。 2013年9月iOS 7发布,Apple完全禁止获取mac和openUDID。受限于iOS 的封闭性,不符合规范的App被禁止上架,所以IDFA(广告标识符)虽然可以被用户重置,但也成为广告商最通用标记用户的方式(况且很多用户也不会去重置IDFA)。 2016年6月,苹果发布了iOS 10,再一次引起广告业震动。这次,苹果加入了“限制广告追踪”的选项。在iOS 10之前的版本,用户可以不断重置IDFA(广告标识符),但无法彻底关闭。从iOS 10开始,只要用户打开了这个功能,App只能获取到一串无意义的0。 后来开发者还是找到了绕开限制的方法,但苹果都会通过软件的更新来封堵“漏洞”,避免开发者追踪用户。 去年的 iOS 13,重点提升的是苹果硬件权限的隐私保护力度,而今年的 iOS 14,则是重点通过一些软件手段,让用户清楚开发者的 app 在怎样调取你的各类权限,让你提升保护隐私的意识,详细的内容我当时还做过一期视频,可以看看《你的隐私,是怎么被手机扒光的》这篇。 当然,令人喜闻乐见的是,不光是苹果,国内的很多手机厂商也开始着重注意保护用户隐私,系统层面的更新,尽可能严格规范开发者行为,而不是让开发者举着你根本不会看的用户许可,冠冕堂皇拿走你的隐私。 最后和去年一样吧,厂商们用各种手段提升用户隐私意识是一方面,更重要的还得是开发者足够良心,别因为各种利益,去无限制获取用户隐私,毕竟你在做的,同样也是你自己会遭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