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2日,湖南农业电商平台惠农网发布统计数据,2020年上半年,湖南省农业B2B电商交易额较去年同比增长280%,种子苗木、肉禽蛋奶等农资、农品的销售量有明显上升。 记者了解到,在疫情来袭期间,农民借助B2B电商平台等线上销售渠道获得隆平高科旗下的多种再生稻等农业生产资料,为湖南省夏粮丰收、农业脱贫平添动力。 农业电商助力农耕 依据惠农网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湖南农业B2B电商呈现出“供销两旺、农资通达、产品畅销”的良好局面。其中,种子种苗、苗木花草成为农资当中一马当先的销售品种,种子种苗销售占电商平台总销售收入近20%。禽畜肉蛋、农副加工和粮油米面则成为农产品当中最旺销的品种。分地区来看,湖南怀化市、娄底市、衡阳市、株洲市、长沙市农业B2B电商销售较去年同比大增,分别为1531%、10212%、504%、440%、374%。 惠农网联合创始人李俊杰向记者表示:“农业电商异军突起,有多种因素在共同发挥作用。从短期因素来看,种子种苗交易受季节性影响明显,农民的需求普遍在上半年释放。从政策因素来看,湖南推动高标准良田建设事业,推广双优种子和先进耕种方法,我们平台配合推出‘保耕行动’,使得相关产品销售热度持续走强。从长期因素来看,湖南多地积极开展农业扶贫、网络扶贫、消费扶贫等行动,在培训电商人才、扶持特色产品、培育地方品牌、打造区域供应链等方面狠下功夫,为农业电商持续发力奠定了良好基础。” 洪江市种子种苗经营户段幸福向记者介绍称:“今年,我开设的网店主要销售种苗,柑橘苗、桃树苗卖得特别好。虽然有疫情影响,但是直播活动加上快递服务,两大利器帮助我的销售比去年同期增长4倍。” 在惠农网之外,阿里、拼多多、京东、一号店等电商平台也持续发力,拓宽上下游渠道,壮大电商产业链。 李俊杰向记者表示:“疫情短期内对市场冲击较大,但从长期来看,反而倒逼了线下销售主动牵手线上渠道,加快了农业产业数字化进程。未来5年是农业电商高成长时期,随着国家扶持政策的力度加大、电商基础设施建设的完善、农业电商人才培训的加强,在农业电商领域中将跑出一批优秀的头部企业。” 再生稻种喜获丰收 在惠农网销售的众多明星产品中,热销的再生稻种引起记者的注意。今年虽有疫情、洪涝等不利因素影响,湖南夏粮收获仍取得良好成绩。其中,作为湖南省大力推广的再生稻播种面积超过400万亩,单产也在稳步提升。 隆平高科深耕水稻育种多年,旗下拥有多个再生稻产品,在湖南、湖北、江西、四川等地赢得市场口碑和广泛赞誉。公司技术推广人员向记者表示:“再生稻的特点是‘一种两收’,实现了稻田一次耕整、育秧和栽插,收获两季稻谷,具有省工省料、省种省水、省肥省药、省田省地等诸多优势。再生稻不仅是乡村高效发展的金钥匙,也是农民脱贫摘帽的金钥匙,还是绿色生态环保的金钥匙。” 8月10日,湘北丘陵区再生稻现场观摩会在湖南桃源县举行。湖南省农技推广总站站长彭向阳向记者介绍称:“2019年,岳阳汨罗1000亩示范片达到亩均产498.6公斤。如果加上头季稻,综合亩产突破1200公斤,创下湖南全省再生稻产量最高纪录。2020年,我们在湖南桃源进行再生稻的实割测产,头季亩产达739.3公斤,加上再生季每亩400公斤的预计产量,初步估算再生稻比单季稻每亩可增收800元以上。今年,桃源县种植再生稻9万亩,可为当地农民增收超7000万元。” 湖南省农技推广总站副站长刘登魁告诉记者:“我们走访湖南常德部分地区农民,发现再生稻在抽穗扬花期刚好避开雨季,头季平均亩产干谷达到739.3公斤,每亩再生稻纯收入有望突破1000元。” 正是再生稻的良好致富效果,加之政府大力推广种植,再结合农业电商为其铺平通路,湖南农民收取“一片大好金黄”的理想成为现实。以湖南常德为例,2019年,常德粮食生产面积达976.4万亩、总产量达到378万吨,位居湖南全省第一。其中,常德地区的再生稻种植面积由2016年的11.4万亩增加到当前近40万亩。
记者获悉,8月7日,浙江省衢州市人民政府与盒马鲜生达成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在衢州共建数字农业示范区,一期面积达到1.1万亩,这是目前国内最大的盒马村。 盒马村是阿里巴巴数字农业基地的典型代表,产销提前对接的订单农业,打破农业生产、销售的信息壁垒。示范区建成之后,衢州将成为中国华东地区的数字化菜篮子,也将成为连接长三角、泛珠三角和海西经济区的数字农业重要节点和示范样本。届时,大量品质上乘、产量稳定的果蔬将向上海、杭州等城市持续供应。 具体来看,生产端,衢州将建设万亩水生蔬菜基地、富里万亩农田基地,用高科技体系和衢州的好山、好水、好土地,种出数字化的好田,打响衢州农产品的品牌;供应链端,建设盒马蔬菜加工、包装、配送基地,建立衢州到上海、杭州、宁波、苏州、南京等城市的全程冷链物流配送体系,让衢州拥有辐射华东乃至全国的数字化供应链能力;销售端,盒马、天猫、淘宝、大润发等线上、线下平台全面对接,采用社区团购、直播等多种互联网销售形式。 农业示范区将建在衢州市衢江区,涵盖四大板块、八大基地,囊括蔬菜、水果等核心品类。目前,一期项目已开工,涉及两个乡镇、6个村,2650亩土地率先升级,为中国最大的盒马村打造基础。
4日下午,省农业农村厅与省农投集团、中国建设银行黑龙江省分行在哈尔滨签署了黑龙江省数字农业综合服务体系战略合作协议,旨在进一步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与农业产业深度融合,助力黑龙江农业全方位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为构建黑龙江省数字化农业全新业态、建成全国数字农业先导区和数字丝路北向开放门户打下坚实基础,此举标志黑龙江省数字农业综合服务体系建设正式启动。 按照协议,今后“政企银”三方将依托数字农业综合服务体系方案重点打造“13456体系”,即构建1个数字农业综合服务体系,搭建政府端、客户端、消费端3个数字化农业服务入口,打造农业生产要素供需平台、初级农产品购销平台、大宗农产品交易平台、农产品销售平台4个电子化经营服务平台,连接农资经营主体、农业生产主体、农产品收储主体、农产品加工销售主体、商业零售主体5类农业生产经营主体,提供生产、经营、收储、销售、政务、金融6类服务。数字农业综合服务体系的建立,将贯通农业“种管收储运加销”产业链主体,实现“三农”领域的数字化监管与服务,提高各生产经营主体的协同效率,进一步促进农业提质、企业增效、农民增收。
宏观经济上的小行业不可能诞生大企业,联想的失误比百度更严重! 我们前面讲过,制造业占GDP的比重最终在20%左右,农业占GDP的比重也就5%左右,而联想的失败就是把大量精力放到了最终只占GDP5%的一个小行业中,而放弃了最终要占GDP20%的制造业和80%的消费服务业。联想的起点比阿里和腾讯还高,柳传志一直被认为是企业教父,但是联想的战略是最失败的,联想的衰落也是最另人惋惜的。 联想目前的状态是服务业没做,制造业下滑,农业不赚钱,金融放贷倒成了联想最赚钱的业务,但是不稳定,政策风险大。而且如果靠放贷生存,那还是我们想要的联想吗,还是一家值得尊重的企业吗? 这些年,联想很大的心思都放在了布局农业上,最开始是蓝莓和猕猴桃,后来是葡萄酒、茶叶、白酒、目前是水果、海鲜等,联想在金融贷款领域还收购了主要做农业贷款的翼龙贷和主做农业保险的安华农业保险,有农产品(行情000061,诊股)电商“丰收汇”平台,农村物流“乡间货。技术服务“农技通”,农资电商平台“云农场”,这几年联想并没有在农业方面停下来的意思,反而在加码,并且对外参股澳洲海鲜公司、新西兰苹果公司,收购了智力三文鱼Australis。因为农业企业都规模很小,所以联想控股也变成了一个农业大杂烩。 但这些我并不看好,不管是早期的蓝莓、猕猴桃还是后期的葡萄酒、海鲜、茶叶、水果、海鲜,虽然都迎合了中国的消费潮流,但是中国这些行业也不是爆发式增长,这些行业并没有超出中国整体经济增长的多少。而且这些行业整体加起来也不会有多大的市场。 而且农业是非常分散的行业,市场门槛很低,很难由一两个企业垄断市场,联想虽然是大企业,但是也很难在这些行业建立起支配地位。联想如果想在本来市场就很小的行业,还占不到很大的市场份额,那就更没有操作的意义。 农产品也不会是太暴利的行业,农产品的经营需要精打细算,受季节、市场因素影响很大,很难标准化,适合分散经营,而不是集中经营。即使在发达国家,从事农业生产的也主要是小型农场、而非农业大企业,这是农业本身的特点决定的,而且最关键的是农产品的利润在下游,而不一定在上游,联想的收购大部分是上游,上游的利润有限。马云虽然也做生鲜,但主要做下游,利润空间大。 联想总是说,农业不可能马上盈利,但是时间即使很长也很难盈利。我不是说农业不好,其他人做农业没问题,付出辛苦,赚点小钱,但联想这样的企业却不合适,联想做农业的“机会成本”很高,联想本来是超过阿里、腾讯的企业,最差也要成为小米,但是联想因为把精力放到农业上,导致失去了大量的机会。另外联想在IT领域没有新产品问世,目前只能靠电脑业务维持,而在新兴的互联网领域一无所获,电脑业务有下降趋势,手机业务更是萎缩殆尽。 而联想本来有着非常多的机会。这就是机会成本,而联想如果将这些投资农业的钱用于联想研发,仅仅手机一个业务可能就比几十家农业企业的收入要高,如果联想一门心思投资手机,可能就没有后来的小米。对于企业来说, 精力用在哪里,收获就在哪里。但是同样是投入精力,回报率却是不同的。投资农业的回报率不如投资IT,投资IT的回报率不如投资互联网。 不过联想唯一跟上潮流的就是做投资和放贷,联想通过投资和放贷赚了不少钱,联想的品牌可以帮助他们寻找到好的投资标的,也可以募集到更多的资金,但是这些都有风险,只是占到了风口上,但是现在金融领域也在极大的下滑,联想几乎没有一个可以拿的出手的主业。因此联想真是危机重重。 不仅联想布局农业,这几年进军农业的大佬很大,恒大也多次进军农业,马云养牛、腾讯养鹅、丁磊养猪,碧桂园种水稻等等,但目前没有成功的。我们不妨听听网易的总结,“确实高估了自己,也高估了养猪中所面临的问题。在全新的养殖模式下,我们碰到过很多困难,比如场地选址,比如种猪挑选,比如排污臭气的处理,比如浙江历史上最恶劣的高温天气。我们从来没有如此缓慢的推进过项目。互联网需要快如闪电,而农业则需要慢工细活。我们犯过很多错误,走过很多弯路,这些弯路连起来甚至可以绕地球一圈”。这也是技术性总结,归根结底是市场太小。 警惕毛利率陷阱 另外做企业也要避免毛利率陷阱,毛利率高的行业不一定赚钱。毛利率高的行业,我们也要看它资本周转率怎样,如果资本周转率不高也不行。第二,我们要看这个行业是否容易复制扩张,如果一个行业不容易复制扩张,毛利率再高,也不容易做大,第三,我们看人均毛利润怎么样,毛利润很高的企业,人工成本也可能很高,最终还是不赚钱。房地产毛利率也不是最高的,但是人均毛利很高,扩张很快,标准化很容易,所以做房地产的都很赚钱,而农业看起来毛利率很高,但人均毛利率很多,不容易复制,资本周转率也非常差,所以不值得大企业投资。中国那么多知名企业家都兵败农业,归根结底是掉入了毛利率陷阱。
平地很少,土地零散的分布在大山里,这是云南省怒江州典型的地貌。 常年湿热、降水量大,按理说,土壤和气候都并不适合种植高要求的作物,但当地的村民却热衷于种植草莓。 即便种植条件比较差,经验有限,但村民们却很坚定。「因为在比较边远和贫困的地区,种植草莓成了大家脱贫的希望。」建智科技首席专家程飚对此深有感触,他们曾经为村民提供草莓种植的科技支撑。 「在实际农业生产中,只要帮助农民解决一些实际的小问题,对于品质和产量就会有很大提升。」 云南,怒江大峡谷地貌 他意识到,传统的草莓种植模式在云南会遇到认知、种苗、技术、设施、采购和市场等问题,「专家资源有限,但种植问题无限。」 长期从事大数据、图像识别、光谱识别领域的他,一直在探索如何用技术来实现简单可复制、精细化培植的种植模式。他在找一个突破口。 身在荷兰的闵钱希曦,是全球顶尖农业学府荷兰瓦赫宁根大学的博士。她本身就是一位云南人,出于对农业的热爱,这两年一直在参加一些探索智慧农业前沿的比赛,以此来积累数据,同时检验新的种植理念。 抱有不同但又相似的追求,前不久,他们各自所组成的队伍都进入到了「第一届多多农研科技大赛」决赛。他们将去研究并落地:通过算法来远程「定制」草莓的口味和产量。 从选手招募,到初赛答辩,极客公园一直对这项比赛进行了见证与报道。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的专家团队,为此次比赛准备的「章姬」草莓 在决赛中,以青年科学家为主的 4 支 AI 队伍,和来自草莓种植强县的 4 支顶尖农人队伍,将开展为期 120 余天的高原草莓「人机」种植竞赛。 可以感受到,掌握前沿技术、理念的人正在改变农业这个古老的产业。这些由程序员、科学家、擅于运用科技工具的农人构成的人群,将成为新一代的农人。我们可以暂且称之为「科技农人」。 在决赛于云南昆明正式启动的当天,我们和这些队伍深入地聊了聊,关于「科技农人」,关于 AI 与人的关系,关于对农业领域的亲身感受,以及怎么改造这个世界。 你得看到真实的农村 程飚所在的智多莓队是一支来自云南本土的混编强队,由 11 位来自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昆明市农科院的专家组成,产业经验丰富。 程飚介绍,在推广过程中,即便是将先进的技术方案教给了村民,他们也很难完全照做。「他们更愿意按照自己的习惯来,这导致方案效果大打折扣。」 新技术推广的难度不仅仅体现在村民的接受度上,也体现在农业人才减少上。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减贫与创新官员董乐也有相似的亲身经历。「我们走了很多贫困县发现,即便是有了网络和电脑,但当地的电商办公室或者信息化平台办公室,很多时候都是大门紧锁。我们找到当地的领导,他们说村里面没有这方面的人员。」 世界各国农业就业人口都在呈现下降趋势,中国最为明显。农业人才的稀缺似乎正成为一种不可逆的趋势。此次比赛评委,中国农业大学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教授、国际信息处理联合会(IFIP)农业先进信息处理专委会主席李道亮表示,「未来 30 年,劳动力减少这个趋势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会有越来越少的人从事农业领域,劳动力会越来越贵,这是不可逆转的。」 云南昆明,每支 AI 组决赛队伍都会配备一个独立的智能温室大棚 他觉得「无人农场」的解决方案会成为未来的主流,「这次疫情给我极大的震撼,什么都能停,但农业不能停。农业停了没有吃的。如何在无人的状态下还能生产出高品质的产品,是现在搞农业自动化必须要梳理的问题。」 科技不能纸上谈兵。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农业信息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及首席专家赵春江认为,未来,小农仍将是我国农业生产经营的主要组织形式。同时,电商的发展也离不开农产品的标准化。因此,如何让技术真正发挥作用,与农业深度融合,促成一个消费体系,而不是只能展示演示,是发展智慧农业的关键。 「就目前技术水准来看,人工智能大规模取代农民尚需时间。」传统队伍「圣野浆果富民队」队长马廷东觉得,人可以根据不同环境立马调整,机器未必,数据积累需要更长时间,并且智慧农业及设施农业的投资回报率并不高。他判断,AI 是农业的未来趋势,但还需要很远的路要走。 让农民成为「技术工人」 AI 完全进入农业当然需要一个过程。来自传统代表队伍的纪荣喜是全国劳模,虽然身在传统队伍中,但他认为农业生产中的人工智能应用是必然趋势。 他在镇江的实验大棚里,也加装了补光、补温、温湿度传感器,以及水肥一体化设备。「我 60 岁可能就不种草莓了,将来谁来种?怎么种?这是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如果人工智能能学习到几十年的种植经验,那是最好不过。」 比赛基地内,纪荣喜在为草莓定植做前期准备工作 实际上,即便是 AI 组,大家提的更多的是「用 AI 辅助人,而不是替代人」。 「当前的人工智能,是大数据和深度学习为代表的弱人工智能,更高级形式则是碳智能和人机混合智能。」CyberFarmer.HortiGraph 队伍的代表林森认为,顶尖农人们所担心的「人被机器取代」的问题,并不存在。 闵钱希曦所在的 AiCU 队一共有 7 名成员,队伍中有 4 位博士,3 位硕士,目前都在荷兰不同领域、不同公司和不同机构工作,涵盖了从作物模型、植物生理、采后品质、电子工程、AI 算法和应用数学等各个领域。 他们将完全在国外参与这次比赛,闵钱希曦介绍,「人类的知识和经验仍然在农业生产中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我们希望未来的世界是任何 AI 共存的世界。人工智能将替代人类比较繁杂的工作,但是会作为强有力的工具服务于人类创造性的工作,同时也是一个强大的分析工具,让人类可以进行更好的生产工作。」 AI 组的队伍将通过物联网等设备来远程控制施肥、光照等数据 她认为,「人类的知识和经验,可以和 AI 共存,并且用更简单、更可持续方法为每个人提供优质美味的蔬果」。 「数字化的农业一定是未来的趋势,但我们需要有一条从现实走向未来的路径。」程飚说,这条路径要更多照顾到人的因素。智慧农业最终应该解决两个系统问题,一个是当前劳动力不足的问题,一个是当前技能不足的问题。 也正是遵循这样的理念,他们的参赛方案是用人工智能来做辅助,一个是对专家的辅助,一个是对种植人的辅助。「用算法训练机器的同时,也希望可以训练农人,让其灵活掌握应用这套技术,让农民变成技术工人,能够对草莓生长节点和模型对应,进而提升整个草莓的商品化率和附加值。」 这样,让 AI 融合进专家经验,也能让专家有更多精力去解决一些特殊的问题。 120 天:前沿科技与小农户 实际上,这次多多农研科技大赛吸引了大量的优秀队伍,在初赛中,有一支叫「红海行动」的队伍同样令我们印象深刻。 他们在初赛中,提出了用智能机器人和物联网设备执行种植的方案,可以利用机器人来实现在合适的时间自动、精准地采摘草莓,进而提升商品果率,以及大幅减少人力成本。 不过,对于本次的 AI 组来说,算法是他们比拼的重点。「红海行动」也因此比较遗憾地未能进入到决赛中。但队长邓捷说,团队的数字化种植探索并未停止。就在前段时间,他们结合初赛评委的意见,邀请了一位中国农科院研究作物模型的专家加入,「我们一起搭建了个小团队,在各个地方开展试验,可以和决赛队伍开展一场『云比赛』」。 决赛开始前,AI 组的选手正在调试数据接口 在决赛中,各支队伍种出的草莓,将经历严格的评估:产量及品质、投入产出比、算法及种植策略的先进性等。多多农研科技大赛组委会负责人兰克介绍,比赛的关键,在于利用能源及农资最少,种出的草莓品质最优。 NJAI. 莓队长、南京农业大学教授倪军介绍,利用多样性传感器及作物生长感知技术,可以有效减少化肥、农药用量,提升产量和品质。此前,他们已经有过成功经验。「采用新技术的种植策略,肥料利用率可达到 50% 以上。」倪军表示,经过实地测算,亩省水 70%、省肥 50% 左右,相当于每亩地节约了 350 元,而且还能省下 400 元的劳动成本。 看得出来,决赛正式开始后,队长们已经跃跃欲试了。 接下来,在为期 120 天的远程种植过程中,由人工控制生长的草莓长势会如何,在云南高原的这片实验室里还会发生些什么?参赛的青年科学家们会有什么新的感悟?前沿的实验成果能否顺利应用到产业里、解决小农户的问题? 对于他们踏上的这条新道路,极客公园将继续保持关注,并将进展传递于你。
自阿里巴巴数字农业于去年宣布在全国落地1000家数字农业基地之后,云南省已成为阿里数字农业布局的重镇。近年来,云南省农业数字化进程不断加速,借助阿里造的风口,云南省正逐步实现成为中国的“数字化果篮”的目标。 7月21日,据记者了解,阿里巴巴数字农业五大产地仓之一的云南仓,已经为18种云南省农产品制定了品质分级标准并已实施。 此前发布的《2020阿里农产品电商报告》显示,数字农业,成为农产品电商未来发展的重要关键词。基于对此领域的看重,6月以来,针对数字农业阿里连续有大动作:6月29日,与农业农村部战略合作,共推数字农业;6月30日,农产品数字化供应链升级,“产地仓+销地仓”的自营模式,展开一张全国农产品数字化流通网络大图;7月6日,携手中化集团,共建10到15个盒马村,打造“产销直通”;7月8日,于山东淄博打造盒马市,定位是中国北方农产品数字化枢纽。 而具体到云南省来看,公开信息显示,2019年,云南省电商销售额位列全国第九;贫困县农产品电商销售云南文山、勐海进入全国前十;云南勐海的普洱,直播成交量跻身全国TOP10。巨大的供应量背后,农产品的销售渠道及生产方式的原始,仍然让人忧心。例如,在今年2月至4月,云南出现农产品价跌、滞销。阿里数字农业在其中的帮助作用不容小觑,两个月里,阿里数字农业共将近4000吨云南省农产品发往全国,涉及120多万单,农业基地100余个。 而且,在助力产品销售的同时,产品的品质也更有保障。产地仓内的4通道数字化分选设备,能检测出个水果的酸甜度、果面光洁度,是否有霉斑、橘皮和划痕等,果径精确到毫米,重量可精确到正负0.5克。 这也意味着,依托数字化,这些农产品在终端定价权、种植指导上将有标准可循,最终实现质优价优的新型农业生产方式。
为助力夏粮增产提质,保障农民收益,中国大地保险充分发挥农险保障功能,通过科技赋能等举措,为全国近13万农户、60万亩小麦提供风险保障,进一步推进现代农业发展。 科技赋能 助力农险服务升级 中国大地保险积极利用科技手段,开展示范植保无人机作业、高效精准田间管理,引导农户向科学与科技发力,运用先进技术力量服务现代农业生产。 为提升农业保险的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更好的服务“三农”,中国大地保险江西分公司在贵溪市河潭乡开展水稻病虫害统防统治防控项目,利用植保无人机,对1.6万亩水稻实施“一喷三防”作业,防治水稻螟虫、水稻纹枯病、稻飞虱等水稻病虫害。 喷防作业中,10架植保无人机每飞到一处,水田里的水稻都被强大的风场掀起层层波浪,快速高效的作业效果让在场群众们啧啧称叹。河潭乡村民毛雄高兴地说:“这无人机真是好呀,喷得快还均匀,我们省钱省力,中国大地保险既给我们的粮食上保险,还给我们除病除害,我们作田老表一年的收成有了保障,我是打心眼里高兴,真是为我们办了一件大好事呀!” 据悉,中国大地保险江西分公司已在汛期来临前为全省8个地市,19个县近50余万亩小麦,通过植保无人机喷洒的形式完成水稻病虫害的统防统治,助力早稻丰收,努力构建多层次、多种类、全方位的农业保险服务体系。截至2020年5月,在江西承保区域范围内已建立91个三农保险服务站,在承保数量较大的10个行政村设立了三农保险服务点。公司设立农险专岗41人,聘用协保员人数达到96名,配置13台三农保险服务专用车辆,以及无人机用于理赔查勘、加快查勘定损速度,提高服务时效。江西分公司还通过宣传资料、气象灾害提示、联合当地政府开展防灾培训会议等手段,认真履职尽责,主动担当作为,进一步提升了农业保险的服务能力,得到了当地政府和农民群众的好评。 全力保障 为农业增产撑起保护伞 除科技赋能农业生产,中国大地保险还积极开展农业保险,不仅为夏粮增产提质撑起“保护伞”,还通过转移不确定风险损失,提高了农业应对灾害风险的能力,给农民增产增收装上“稳定器”。 在内蒙古,为尽快将农业保险送至老百姓手中,切实为农户们吃下一颗“定心丸”,中国大地保险内蒙古分公司提早布局、积极行动,为农业丰产丰收保驾护航。一是广泛开展宣传,将国家惠农政策、监管最新要求、公司服务标准宣导至每位农户,让农业保险深入农村最基层,深入农业最前端,也深入到农户的心底。二是加快承保进度,一方面加班加点收集、整理、核对资料,及时录入系统,另一方面深入田间地头,不管烈日炎炎还是刮风下雨,都不停下脚步,尽快的完成承保验标、公示。三是主动靠前上门服务,在承保工作完成后,及时将保险凭证交至农户手中,并做好农户的回访,了解农户需求及建议,积极解决,让农民朋友们真正感受到“大地温度”。2020年,中国大地保险内蒙古分公司将为自治区7个盟市12个旗县的广大农户提供种植业风险保障,保障作物包括玉米、小麦、水稻、马铃薯、向日葵、大豆、甜菜、油料作物等。截至目前,公司已为12.58万农户提供风险保障21亿余元,担当农户的“加油站”和“减压阀”,为农业丰产丰收保驾护航。 在宁夏,中国大地保险宁夏分公司按照农业保险高质量发展提标、扩面要求,积极对接政府相关部门、完善基层服务站点建设、加强政策宣导,多措并举强化粮食安全保障力度,助力夏粮丰收增产。在宁夏各县市政策性农业保险招标结果发布后的两个多月时间里,分公司全辖农险人员全力以赴完成夏粮承保工作,做好愿保尽保、应保尽保。截至2020年6月19日,宁夏分公司中标服务区域内夏粮作物承保覆盖率达90%以上,已承保小麦10847亩,为933户农户提供保险保障共计542.34万元。此外,在高质量完成承保、理赔服务的同时,宁夏分公司相关责任人积极对接气象、农技部门,及时获取天气灾害预警、关注病虫害防控信息,并利用广播、宣传彩页、新媒体等渠道广泛宣传农业保险政策、麦田病虫害防控技术等,提高广大农户的风险防范意识和科学防控病虫害的意识。 根据财政部、农业农村部、银保监会、林草局联合印发《关于加快农业保险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农业保险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要以科技为农业保险赋能,这是农业保险必须坚持的前进方向。对此,中国大地保险将加大保险科技投入,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应用方面持续发力,推进现代农业发展,扩大农业保险覆盖面,提高保障水平,推动农业保险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