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实际增长7.0%(以下增加值增速均为扣除价格因素的实际增长率),增速较10月份加快0.1个百分点。从环比看,11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月增长1.03%。1—11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3%。 分三大门类看,11月份,采矿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0%,增速较10月份放缓1.5个百分点;制造业增长7.7%,加快0.2个百分点;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5.4%,加快1.4个百分点。 分经济类型看,11月份,国有控股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9%;股份制企业增长6.8%,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增长8.3%;私营企业增长6.8%。 分行业看,11月份,41个大类行业中有34个行业增加值保持同比增长。农副食品加工业增长2.9%,纺织业增长6.5%,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增长9.2%,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增长7.7%,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增长9.6%,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增长4.0%,通用设备制造业增长10.2%,专用设备制造业增长10.5%,汽车制造业增长11.1%,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增长2.6%,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增长18.0%,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长9.3%,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增长5.1%。 分地区看,11月份,东部地区增加值同比增长8.8%,中部地区增长6.7%,西部地区增长5.2%,东北地区增长6.4%。 分产品看,11月份,612种产品中有439种产品同比增长。钢材11734万吨,同比增长10.8%;水泥24330万吨,增长7.7%;十种有色金属549万吨,增长6.1%;乙烯198万吨,增长11.6%;汽车278.3万辆,增长8.1%,其中,新能源汽车20.7万辆,增长99.0%;发电量6419亿千瓦时,增长6.8%;原油加工量5835万吨,增长3.2%。 11月份,工业企业产品销售率为98.3%,较上年同月上升0.2个百分点;工业企业实现出口交货值12205亿元,同比名义增长9.1%。 2020年11月份规模以上工业生产主要数据 11月 1—11月 绝对量 同比增长 (%) 绝对量 同比增长 (%)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 … 7.0 … 2.3 分三大门类 采矿业 … 2.0 … 0.0 制造业 … 7.7 … 2.9 其中:高技术制造业 … 10.8 … 6.4 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 … 5.4 … 1.5 分经济类型 其中:国有控股企业 … 5.9 … 1.8 其中:股份制企业 … 6.8 … 2.6 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 … 8.3 … 1.7 其中:私营企业 … 6.8 … 3.2 主要行业增加值 农副食品加工业 … 2.9 … -1.9 食品制造业 … 2.3 … 1.4 纺织业 … 6.5 … 0.2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 9.2 … 2.9 医药制造业 … 13.6 … 4.6 橡胶和塑料制品业 … 7.7 … 1.3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 … 7.7 … 2.3 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 … 9.6 … 6.3 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 … 4.0 … 2.4 金属制品业 … 13.8 … 4.3 通用设备制造业 … 10.2 … 4.4 专用设备制造业 … 10.5 … 6.0 汽车制造业 … 11.1 … 6.3 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 … 2.6 … -1.4 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 … 18.0 … 8.1 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 9.3 … 7.2 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 … 5.1 … 1.6 主要产品产量 布(亿米) 36 -4.8 331 -18.3 硫酸(折100%)(万吨) 725 0.6 7531 -2.5 烧碱(折100%)(万吨) 337 16.4 3286 4.9 乙烯(万吨) 198 11.6 1952 3.3 化学纤维(万吨) 574 5.1 5563 1.2 水泥(万吨) 24330 7.7 216317 1.2 平板玻璃(万重量箱) 8351 7.4 86243 1.3 生铁(万吨) 7201 4.7 81290 4.2 粗钢(万吨) 8766 8.0 96116 5.5 钢材(万吨) 11734 10.8 120203 7.0 十种有色金属(万吨) 549 6.1 5632 4.6 其中:原铝(电解铝)(万吨) 318 8.7 3382 4.0 金属切削机床(万台) 4 25.7 40 4.1 工业机器人(套) 23635 31.7 206851 22.2 汽车(万辆) 278.3 8.1 2178.4 -2.7 其中:轿车(万辆) 106.3 7.4 824.4 -10.1 运动型多用途乘用车(SUV)(万辆) 101.0 9.3 751.1 1.3 其中:新能源汽车(万辆) 20.7 99.0 114.1 7.6 发电机组(发电设备)(万千瓦) 1597 39.6 12488 30.1 微型计算机设备(万台) 3934 25.4 33478 10.1 移动通信手持机(万台) 14966 -2.7 130369 -3.7 其中:智能手机(万台) 11354 5.7 97619 3.8 集成电路(亿块) 252 19.6 2339 15.9 原煤(万吨) 34727 1.5 348173 0.4 焦炭(万吨) 4046 4.5 43170 -0.2 原油(万吨) 1596 1.2 17863 1.6 原油加工量(万吨) 5835 3.2 61441 3.1 天然气(亿立方米) 169 11.8 1702 9.3 发电量(亿千瓦时) 6419 6.8 66824 2.0 火力发电量(亿千瓦时) 4701 6.6 47096 0.3 水力发电量(亿千瓦时) 917 11.3 11378 4.9 核能发电量(亿千瓦时) 323 -0.8 3310 5.0 风力发电量(亿千瓦时) 378 5.9 3731 10.7 太阳能发电量(亿千瓦时) 100 5.3 1308 8.1 产品销售率(%) 98.3 0.2(百分点) 97.8 -0.3(百分点) 出口交货值(亿元) 12205 9.1 110052 -1.2 附注 1、指标解释 工业增加值增长速度:即工业增长速度,是用来反映一定时期工业生产物量增减变动程度的指标。利用该指标,可以判断短期工业经济的运行走势,判断经济的景气程度,也是制定和调整经济政策,实施宏观调控的重要参考和依据。 产品销售率:是销售产值和工业总产值的比率,用来反映工业产品的产销衔接情况。 出口交货值:是指工业企业自营(委托)出口(包括销往香港、澳门、台湾地区)或交给外贸部门出口的产品价值,以及外商来样、来料加工、来件装配和补偿贸易等生产的产品价值。 日均产品产量:是以当月公布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量除以该月日历天数计算得到。 2、统计范围 规模以上工业的统计范围为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工业企业。 由于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范围每年发生变化,为保证本年数据与上年可比,计算产品产量等各项指标同比增长速度所采用的同期数与本期的企业统计范围尽可能相一致,和上年公布的数据存在口径差异。主要原因是:(一)统计单位范围发生变化。每年有部分企业达到规模纳入调查范围,也有部分企业因规模变小退出调查范围,还有新建投产企业、破产、注(吊)销企业等影响。(二)部分企业集团(公司)产品产量数据存在跨地区重复统计现象,根据专项调查对企业集团(公司)跨地区重复产量进行了剔重。 3、调查方法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工业生产报表按月进行全面调查(1月份数据免报)。 4、东、中、西部和东北地区划分 东部地区包括北京、天津、河北、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广东、海南10个省(市);中部地区包括山西、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6个省;西部地区包括内蒙古、广西、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12个省(市、自治区);东北地区包括辽宁、吉林、黑龙江3个省。 5、行业分类标准 执行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标准(GB/T 4754-2017),具体请参见http://www.stats.gov.cn/tjsj/tjbz/hyflbz。 6、环比数据修订 根据季节调整模型自动修正结果,对2019年11月至2020年10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环比增速进行修订。修订结果及2020年11月份环比数据如下: 月份 环比增速(%) 2019年 11月 0.84 12月 0.62 2020年 1月 -2.32 2月 -23.99 3月 30.19 4月 1.93 5月 1.39 6月 1.37 7月 0.92 8月 1.08 9月 1.10 10月 0.78 11月 1.03
11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实际增长7.0%(以下增加值增速均为扣除价格因素的实际增长率),增速较10月份加快0.1个百分点。从环比看,11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月增长1.03%。1—11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3%。 分三大门类看,11月份,采矿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0%,增速较10月份放缓1.5个百分点;制造业增长7.7%,加快0.2个百分点;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5.4%,加快1.4个百分点。 分经济类型看,11月份,国有控股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9%;股份制企业增长6.8%,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增长8.3%;私营企业增长6.8%。 分行业看,11月份,41个大类行业中有34个行业增加值保持同比增长。农副食品加工业增长2.9%,纺织业增长6.5%,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增长9.2%,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增长7.7%,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增长9.6%,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增长4.0%,通用设备制造业增长10.2%,专用设备制造业增长10.5%,汽车制造业增长11.1%,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增长2.6%,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增长18.0%,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长9.3%,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增长5.1%。 分地区看,11月份,东部地区增加值同比增长8.8%,中部地区增长6.7%,西部地区增长5.2%,东北地区增长6.4%。 分产品看,11月份,612种产品中有439种产品同比增长。钢材11734万吨,同比增长10.8%;水泥24330万吨,增长7.7%;十种有色金属549万吨,增长6.1%;乙烯198万吨,增长11.6%;汽车278.3万辆,增长8.1%,其中,新能源汽车20.7万辆,增长99.0%;发电量6419亿千瓦时,增长6.8%;原油加工量5835万吨,增长3.2%。 11月份,工业企业产品销售率为98.3%,较上年同月上升0.2个百分点;工业企业实现出口交货值12205亿元,同比名义增长9.1%。 2020年11月份规模以上工业生产主要数据 附注 1、指标解释 工业增加值增长速度:即工业增长速度,是用来反映一定时期工业生产物量增减变动程度的指标。利用该指标,可以判断短期工业经济的运行走势,判断经济的景气程度,也是制定和调整经济政策,实施宏观调控的重要参考和依据。 产品销售率:是销售产值和工业总产值的比率,用来反映工业产品的产销衔接情况。 出口交货值:是指工业企业自营(委托)出口(包括销往香港、澳门、台湾地区)或交给外贸部门出口的产品价值,以及外商来样、来料加工、来件装配和补偿贸易等生产的产品价值。 日均产品产量:是以当月公布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量除以该月日历天数计算得到。 2、统计范围 规模以上工业的统计范围为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工业企业。 由于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范围每年发生变化,为保证本年数据与上年可比,计算产品产量等各项指标同比增长速度所采用的同期数与本期的企业统计范围尽可能相一致,和上年公布的数据存在口径差异。主要原因是:(一)统计单位范围发生变化。每年有部分企业达到规模纳入调查范围,也有部分企业因规模变小退出调查范围,还有新建投产企业、破产、注(吊)销企业等影响。(二)部分企业集团(公司)产品产量数据存在跨地区重复统计现象,根据专项调查对企业集团(公司)跨地区重复产量进行了剔重。 3、调查方法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工业生产报表按月进行全面调查(1月份数据免报)。 4、东、中、西部和东北地区划分 东部地区包括北京、天津、河北、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广东、海南10个省(市);中部地区包括山西、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6个省;西部地区包括内蒙古、广西、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12个省(市、自治区);东北地区包括辽宁、吉林、黑龙江3个省。 5、行业分类标准 执行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标准(GB/T 4754-2017),具体请参见http://www.stats.gov.cn/tjsj/tjbz/hyflbz。 6、环比数据修订 根据季节调整模型自动修正结果,对2019年11月至2020年10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环比增速进行修订。修订结果及2020年11月份环比数据如下:
12月23日,由工业和信息化部指导,中国制造企业双创发展联盟主办、福田汽车协办的中国制造企业双创发展联盟第二届理事会换届大会暨“2020中国制造业双创发展高峰论坛”盛大开启。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技术发展司副司长王建伟、处长冯伟,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院长张立,福田汽车党委书记、总经理巩月琼,副总经理杨国涛,联盟会员单位代表,以及致力于制造业“双创”发展的专家学者、企业高管等上百人齐聚一堂,共话工业互联网新未来。 大会上,福田汽车工业互联网自主品牌-智云(FOTON-ICLOUD)隆重发布,智云将拓展“智能+”,提供场景化的商用车智能制造解决方案,为制造业转型升级赋能,为客户赋能,致力成为中国制造场景式变革和数字化转型的引领者。 科技引领 赋能商用车数字化变革 依托‘一云、四联、四化’福田汽车工业互联网战略平台搭建,福田工业互联网致力成为中国制造场景式变革和数字化转型的引领者,以数据驱动企业质量发展,引领实现商品运营数字化、网联产品智能化。其中,“一云”指的是由公有云和私有云共同构建的福田混合云,其中传统核心业务,以私有云方式部署;车辆运营、汽车电商等创新型业务,采用公有云部署。 而“四联”指的是工厂内部互联、产业链系统互联、企业与产品互联、企业与客户互联四种互联方式及标识解析数字底座,构成泛在连接。“四化”指的是数据驱动规模化定制、智能化生产、网络化协同、服务化延伸四大业务流程。在完善的“一云、四联、四化”的工业互联网架构下,福田汽车加速构建工业互联网互联部分,推进规模化定制、智能化生产、网络化协同、服务化延伸的“四化”进程。 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入融合协同发展中,数据就是制造业的“眼睛”和“大脑”。福田汽车持续推进工业互联网,加速提升整个产业链的效益和质量,让质量互联可控。“一件一码”就是典型例子,以福田制定的企业标准及技术要求为基础,通过供应商端赋码的方式为每个核心零部件增加了可追溯性标识,通过整车及零部件的可追溯性标识动态关联关系,对整车及核心零部件进行全生命周期动态管理。 着眼未来 福田汽车打造汽车产业新生态 当前中国经济步入存量主导时代,数字经济是影响中国经济未来10年发展的重要因素。完善的“一云、四联、四化”的工业互联网顶层架构,指引福田汽车工业互联网做到数据安全、网络安全、平台安全、应用安全,同时助力工业生产的过程优化、企业资源配置优化及汽车运行的智能化,将进一步推动着生产方式发生变革,满足新的商业模式需求,构建汽车产业新生态。 杨国涛表示,当前商用车市场竞争从“增量分享”转向了“存量博弈”,商用车客户结构和需求发生了很大变化,购车关注点也从价格向全生命周期运营成本TCO转变。同时,个性化的定制需求逐渐增多。得益于领先的工业互联网战略平台架构和庞大的数据支撑,福田汽车轻松实现与每一辆车全生命周期的互联,并深入洞察上下游价值链需求,为客户提供规模化定制、精准场景化服务解决方案等,让数字化成果深入从客户选车、购车、用车到养车、换车全过程,为客户赋能。 工业互联网是推动中国制造转型升级的关键,也是中国从制造业大国迈向制造业强国的重要动能。福田汽车正在加速构建汽车产业互联网生态,引领制造工业与信息化两化融合发展步入深化应用、走深向实的新阶段,为中国制造在新一轮国际竞争中抢占制高点。
主要观点 12月以来我国多地启动有序用电(限电),引发多部门和社会广泛关注。 一、哪些地方限电了? 12月以来已有浙江、湖南、江西三省发出限电通知,陕西、湖北、河北等多地电网用电负荷已创新高,电网处于“紧平衡”状态。 二、为什么限电? 针对南方多地电力供应偏紧,国家发改委17日回应了三点原因:一是工业生产快速恢复拉动用电增长;二是遭遇极寒天气进一步增加用电负荷;三是外受电能力有限和机组故障增加电力保供困难。除上述三点共性原因外,各省限电各有特殊因素,可分为两大类: 第一类是“客观缺电”,主要由发电能力滞后叠加气温异常偏低、煤炭供给偏紧等客观因素催化,后续影响可能发酵。湖南、江西以及“紧平衡”潜在限电的陕西、湖北等属于这种情形。 第二类是“主观控电”,主要出于突击完成节能减排目标需要,后续影响可能较小,浙江属于这种情形。 三、限电对经济有什么影响? 历史上2003年和2010年两次限电影响较大,其中2010年限电造成当地工业增加值增速下滑,并导致当地乃至全国范围内工业品涨价。2003年限电的主因是电力供应总量不足、电力建设滞后于电力需求增长,同时高耗电行业迅速扩张、叠加夏季持续高温干旱导致的缺电。2010年限电的主因是各地突击完成“十一五”节能减排约束性指标。 2010年限电造成当地工业增加值增速下滑。以限电最严重的浙江、河北两省为例:9月开始限电后,两地工业增加值增速均有下滑,其中浙江工业增加值当月同比由8月17.2%降至11月13.6%,河北由8月14.6%降至10月9%,制造业投资方面,限电前两地累计增速已明显下滑,限电期间低位徘徊。 2010年限电导致当地乃至全国范围内工业品涨价。华东地区限电范围较广,供给紧张导致地区水泥价格由9月初350元/吨攀升至年末超500元/吨,钢价方面,螺纹钢期货由9月初约4300元/吨涨至2011年2月超5000元/吨。浙江企业为保订单转用大功率柴油机发电生产,一度导致“柴油荒”,柴油零售价由2010年9月约7300元/吨涨至2011年4月近8300元/吨。 本轮限电会重演2003年或2010年吗?目前难以确定,有待后续观察。分类看,“主观控电”的浙江限电明确在年底截止、影响有限,而“客观缺电”的湖南、江西等地限电将主要取决于极寒天气和煤炭供给,目前均不明朗。 参考2010年经验,能够大致确定的是什么?2-3个月限电对工业品价格的影响可能比对工业增加值更大:即便是在限电最严的浙江和河北,限电期间工业增加值同比最多分别下了3.6和5.6个百分点,而华东水泥价格在4个月内涨幅超40%,限电结束3个月内下跌10%。若后续限电向全国蔓延,化工、有色、黑色品种可能面临上涨压力。 风险提示:气象变化超预期,环保政策超预期,煤炭价格波动超预期。 报告目录 报告正文 一 哪些地方限电了? 12月以来已有浙江、湖南、江西三省发出限电通知,多省电网处于“紧平衡”状态:浙江省机关事务管理局要求至12月31日期间,省级各有关单位办公区域在气温达到3℃以下(含3℃)时方可开启空调等取暖设备,且设置温度不得超过16℃,义乌发改局12月13日发布《节约用能倡议书》,倡议行政事业单位尽量少开或不开空调,提议合理使用灯光照明、三楼以下停开电梯。湖南省发改委要求自12月8日起全省启动限电措施,长沙市发改委呼吁全市所有空调一律控制在20℃以下,不使用电炉、电烤炉等高耗能电器,湘潭、株洲、岳阳等多市向市民发出有序用电倡议。江西发改委要求自12月15日起,早晚高峰实施可中断负荷,有序用电。此外,陕西、湖北、河北等多地电网用电负荷已创新高,电网处于“紧平衡”状态。 二 为什么限电? 针对南方多地电力供应偏紧,国家发改委17日回应了三点原因:一是工业生产快速恢复拉动用电增长,主要体现在限电三省11月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较快,1-11月工业增加值累计同比超全国水平较多。二是遭遇极寒天气进一步增加用电负荷:12月以来受强冷空气影响,湖南、江西气温异常偏低,这些地区采暖以电力为主,遇到极寒天气进一步加剧电力消耗;三是外受电能力有限和机组故障增加电力保供困难。湖南外受电通道能力600万千瓦、江西外受电通道能力260万千瓦,目前已全部送足。煤电因长期高负荷运行故障风险增加,湖南岳阳电厂、宝庆电厂机组近日相继故障停运,影响电力供应102万千瓦。 除上述三点共性原因外,各省限电各有特殊因素,可分为两大类: 第一类是“客观缺电”,主要由发电能力滞后叠加气温异常偏低、煤炭供给偏紧等客观因素催化,后续影响可能发酵,湖南、江西以及“紧平衡”潜在限电的陕西、湖北等属于这种情形。 以湖南为例,湖南省发改委12月8日发文显示:“全省最大负荷已达3093万千瓦,超过冬季历史纪录,日最大用电量6.0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4.1%,电力供应存在较大缺口”。究其原因,一是湖南近年来电源装机容量并未随用电量大幅增长,造成高峰缺电风险不断增加;二是湖南属大陆性亚热带季风气候,夏酷热、冬寒冷形成两个用电高峰,气温异常偏低造成居民空调用电需求陡增,冬季枯水使湖南水电调峰能力偏弱,新能源体量尚小;三是近期北方供煤紧张,加剧电力供给形势严峻性:11月30日湖南全省电煤库存同比下降18.5%,而近期动力煤期货涨破700元/吨,发改委要求电力企业煤炭采购价格不能超过640元/吨,供煤形势持续紧张。目前秦皇岛港煤炭库存仍在500万吨低位水平徘徊(600吨附近为正常水平),供煤紧张或仍将持续,后续春运运力有限可能形成干扰。 第二类是“主观控电”,主要出于突击完成节能减排目标需要,后续影响可能较小,浙江属于这种情形。一方面,正如发改委回应的,浙江是工业生产快速恢复拉动用电增长的典型。11月浙江出口同比增长20.8%,工厂加班加点生产,客观上增加了供电压力。但另一方面,与湖南、江西未规定限电结束时间不同,浙江明确规定限电截止到12月31日,显示其并不缺电,且通知明确是应省、市能源“双控”和“减煤”工作面临的严峻形势和绿色发展的要求:根据《浙江省进一步加强能源“双控”推动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2018-2020年)》要求,到2020年,浙江将建立能源“双控”倒逼转型升级体系;在各市平衡基础上,累计腾出用能空间600万吨标准煤以上。 三 限电对经济有什么影响? 历史上2003年和2010年两次限电影响较大,其中2010年限电造成当地工业增加值增速下滑,并导致当地乃至全国范围内工业品涨价。2003年限电的主因是电力供应总量不足、电力建设滞后于电力需求增长,同时高耗电行业迅速扩张、叠加夏季持续高温干旱导致的缺电。2010年限电的主因是各地突击完成“十一五”节能减排约束性指标。2003年限电的季节性、随机性较强,我们选取2010年限电进行简要复盘。 2010年限电造成当地工业增加值增速下滑。2010年12月15日是“十一五”节能减排任务考核截止期,按照国务院规定,若地方政府未能完成节能减排任务,主管领导将被问责,甚至免职。进入2010年9月时,仅北京、天津完成了节能目标,一些地方因完成节能减排任务无望,开始“拉闸限电”,最严重的是浙江、河北两省:在河北,拉闸限电现象遍布全省,工业发达的市县主要限制工业用电,工业不发达的一些市县连农电也一并限制,在浙江,9-10月有70%的企业被政府要求不同程度限电(11月降为30%)。9月开始限电后,两地工业增加值增速均有下滑,其中浙江工业增加值当月同比由8月17.2%降至11月13.6%,河北由8月14.6%降至10月9%,制造业投资方面,限电前两地累计增速已明显下滑,限电期间低位徘徊。 2010年限电导致当地乃至全国范围内工业品涨价。华东地区限电范围较广,供给紧张导致地区水泥价格由9月初350元/吨攀升至年末超500元/吨,钢价方面,螺纹钢期货由9月初约4300元/吨涨至2011年2月超5000元/吨。此外,当时浙江企业为保订单转用大功率柴油机发电生产,一度导致“柴油荒”,柴油零售价由2010年9月约7300元/吨涨至2011年4月近8300元/吨。 本轮限电会重演2003年或2010年吗?目前难以确定,有待后续观察。分类看,“主观控电”的浙江限电明确在年底截止、影响有限,而“客观缺电”的湖南、江西、陕西等地限电将主要取决于极寒天气和煤炭供给,目前均不明朗:对于极寒天气,根据12月18日中央气象台每日天气提示,周末期间,南方降水范围将缩小、气温将回升,预计下周一江南大部的气温将重回双位数。南方多地电力供应形势预计将缓和,但后续迎峰度冬形势仍较严峻。对于煤炭供给,一方面,国家发改委表示下一步将多渠道增加电煤供应,及时协调解决电煤运力,确保煤炭稳定供应。煤炭工业协会也发出迎峰过冬期间“保安全、保供应、稳价格”工作倡议书。但另一方面,动力煤涨势未停,秦皇岛港煤炭库存仍在500万吨低位水平徘徊,后续春运运力有限也可能形成干扰,煤炭供应形势仍难言明朗。 参考2010年经验,能够大致确定的是什么?2-3个月限电对工业品价格的影响可能比对工业增加值更大:即便是在限电最严的浙江和河北,限电期间工业增加值同比最多分别下了3.6和5.6个百分点,而华东水泥价格在4个月内涨幅超40%,限电结束3个月内下跌10%。若后续限电向全国蔓延,化工、有色、黑色品种可能面临上涨压力。
12月18日,科创板拟上市企业三旺通信在上证路演中心举行网上路演。在3个小时的沟通交流中,三旺通信董事长兼总经理熊伟等公司高管回答了投资者围绕公司业务和核心技术提出的百余个问题。三旺通信是专注于工业互联网的高新技术企业,深耕工业级市场近20年,致力于工业互联网通信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公司拥有较为齐全的产品体系,主要包括工业以太网交换机、嵌入式工业以太网模块、设备联网产品、工业无线产品等。此次IPO,三旺通信的募资将聚焦工业互联网主业,用于“工业互联网设备扩产项目”“工业互联网设备研发中心建设项目”等。三旺通信的核心技术优势颇受投资者关注。面对投资者提出的诸多专业问题,技术出身的熊伟一一进行了详细解答。“公司引进了IPD研发体系,研发团队人员数量占公司员工数量超过30%,研发经费占营业收入比例较高,拥有自主可控的核心技术,公司的技术研发能力也成为研发中心建设项目的内在驱动力。”据熊伟介绍,三旺通信多个研发项目正在进行中,包括IES6300系列工业以太网交换机、Linux平台Modbus网关项目、TNS M12交换机项目等。三旺通信长期维持高水平研发投入。2017年至2019年,公司研发投入分别为1635.58万元、2026.25万元、2787.12万元,研发占营收的比例分别为14.54%、13.78%、16.16%,公司积累了一批创新性强、实用度高的核心技术。截至2020年6月30日,三旺通信拥有47项专利、71项软件著作权。凭借良好的技术水平、产品质量、本土化服务及性价比优势,三旺通信在细分领域实现部分国产替代,并与国家电网、中国中车、中国煤科等建立了稳固的长期合作关系。叠加工业互联网的产业政策推动,三旺通信业绩快速增长。招股书显示,2017年至2019年,公司分别实现营收1.13亿元、1.47亿元、1.72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24%。今年上半年实现营收8527.72万元,表现出较强的稳增长及抗风险能力。如何抓住国内工业互联网的发展契机也是投资者关注的重点话题。对此,熊伟给出了详细的“路线图”:产品性能不断完善、产品线持续丰富;新技术科研攻关,部分技术实现应用;设立上海子公司,为产能提升、新产品落地作准备;孵化工业互联网通信解决方案。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北京12月9日讯 国家统计局今日公布2020年11月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和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2020年11月,全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下降0.5%。其中,城市下降0.4%,农村下降0.8%;食品价格下降2.0%,非食品价格下降0.1%;消费品价格下降1.0%,服务价格上涨0.3%。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的核心CPI同比上涨0.5%。1—11月,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比去年同期上涨2.7%。 2020年11月,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下降1.5%,环比上涨0.5%;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同比下降1.6%,环比上涨0.7%。1―11月平均,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比去年同期下降2.0%,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下降2.5%。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北京12月9日讯 今日,国家统计局发布2020年11月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数据。2020年11月份,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下降1.5%,环比上涨0.5%;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同比下降1.6%,环比上涨0.7%。1―11月平均,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比去年同期下降2.0%,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下降2.5%。 一、工业生产者价格同比变动情况 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中,生产资料价格下降1.8%,降幅比上月收窄0.9个百分点,影响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总水平下降约1.34个百分点。其中,采掘工业价格下降3.6%,原材料工业价格下降4.2%,加工工业价格下降0.8%。生活资料价格下降0.8%,降幅比上月扩大0.3个百分点,影响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总水平下降约0.20个百分点。其中,食品价格上涨0.1%,衣着和耐用消费品价格均下降1.8%,一般日用品价格下降0.5%。 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中,有色金属材料及电线类价格上涨4.0%,黑色金属材料类价格上涨3.5%;燃料动力类价格下降8.4%,化工原料类价格下降4.6%。 二、工业生产者价格环比变动情况 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中,生产资料价格上涨0.7%,涨幅比上月扩大0.6个百分点,影响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总水平上涨约0.50个百分点。其中,采掘工业价格上涨0.8%,原材料工业价格上涨1.5%,加工工业价格上涨0.4%。生活资料价格由上月下降0.1%转为上涨0.1%,影响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总水平上涨约0.02个百分点。其中,食品价格上涨0.3%,衣着和一般日用品价格均持平,耐用消费品价格下降0.2%。 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中,化工原料类价格上涨1.7%,燃料动力类价格上涨1.2%,有色金属材料及电线类价格上涨0.8%,黑色金属材料类价格上涨0.3%。 2020年11月工业生产者价格主要数据 环比涨跌幅 (%) 同比涨跌幅(%) 1-11月 同比涨跌幅(%) 一、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 0.5 -1.5 -2.0 生产资料 0.7 -1.8 -2.9 采掘 0.8 -3.6 -5.7 原材料 1.5 -4.2 -5.9 加工 0.4 -0.8 -1.4 生活资料 0.1 -0.8 0.5 食品 0.3 0.1 3.1 衣着 0.0 -1.8 -1.0 一般日用品 0.0 -0.5 -0.3 耐用消费品 -0.2 -1.8 -1.8 二、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 0.7 -1.6 -2.5 燃料、动力类 1.2 -8.4 -8.6 黑色金属材料类 0.3 3.5 0.0 有色金属材料及电线类 0.8 4.0 -0.9 化工原料类 1.7 -4.6 -7.7 木材及纸浆类 0.2 -0.7 -2.0 建筑材料及非金属类 1.1 -0.8 0.6 其它工业原材料及半成品类 0.3 0.0 -0.1 农副产品类 0.7 1.7 5.5 纺织原料类 0.6 -2.1 -3.4 三、主要行业出厂价格 煤炭开采和洗选业 2.2 -2.9 -6.0 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 0.9 -29.8 -27.4 黑色金属矿采选业 0.0 12.5 6.0 有色金属矿采选业 -0.4 6.9 4.5 非金属矿采选业 0.3 1.6 1.4 农副食品加工业 0.8 0.8 5.1 食品制造业 0.4 0.6 0.6 酒、饮料及精制茶制造业 0.3 0.7 0.6 烟草制品业 0.0 0.8 1.4 纺织业 0.5 -4.7 -4.8 纺织服装、服饰业 0.0 -1.6 -1.1 木材加工和木、竹、藤、棕、草制品业 0.0 -1.1 -0.7 造纸和纸制品业 0.5 -1.3 -3.0 印刷和记录媒介复制业 -0.3 -2.1 -1.2 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 1.7 -16.3 -14.5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2.2 -3.0 -6.4 医药制造业 0.1 0.5 0.7 化学纤维制造业 1.9 -10.4 -14.0 橡胶和塑料制品业 0.3 -1.9 -2.0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 0.7 -2.5 -1.5 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 1.5 2.0 -2.7 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 1.1 4.1 0.1 金属制品业 0.1 -0.1 -0.1 通用设备制造业 0.0 -0.7 -0.3 汽车制造业 -0.1 -0.4 -0.4 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 0.2 -0.1 0.5 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0.4 -1.9 -1.4 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 0.3 -1.8 -1.9 燃气生产和供应业 2.8 -3.9 -4.5 水的生产和供应业 0.0 -0.2 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