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1日,奈雪的茶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正式冲刺“奶茶第一股”,摩根大通、招银国际、华泰国际为保荐人。 招股书披露,截至2020年9月30日,奈雪的茶门店数量达到422间,营收达21.1亿元,亏损2751万元。 今年1月,奈雪的茶完成C轮1亿美金融资,领投方为PAG太盟投资集团。以PAG持股6.22%计算,奈雪的茶估值约为16亿美元。 快速扩张成为奈雪的茶发展的关键。 其招股书显示,目前奈雪的茶门店数量仍低于喜茶,其市占率为17.7%,低于喜茶25.5%的市占率。 奈雪的茶表示,融资金额将在未来三年用于进一步开展整体运营的数字化,提升供应链能力,用作营运资金及一般企业用途等。 2020年三季度亏损近3000万元 风险提示未来仍可能继续亏损 尽管获得了多轮融资,奈雪的茶目前仍处于亏损中。 招股书显示,近年来奈雪的茶规模不断扩大,茶饮店数量由2017年的44间增长至截至2020年9月30日的422间,包括中国大陆61个城市的420间及分别位于香港特区及日本的各1间奈雪的茶茶饮店。 其中一线城市数量155间、新一线城市148间、二线城市98间, 2018年、2019年奈雪的茶营收分别为10.87亿元、25亿元,2020年前9个月营收为21.14亿元,同比增长20.8%。 2018年、2019年、2020年三季度对应期内亏损分别为6972万元、3968万元、2751万元。 奈雪的茶表示,公司盈利能力有所提升,2020年前三季度实现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经调整淨利润450万元,主要是由于继续快速扩张业务取得的规模经济效益。 奈雪的茶同店利润率于2018年及2019年维持稳定,分别为24.9%及25.3%。但因新冠疫情的影响,奈雪的茶同店利润率暂时由截至2019年前九个月的21.8%下降至截至2020年同期的12.6%。 同时,奈雪的茶提示风险称,未来的盈利能力将取决于多项因素,包括茶饮店的扩张及表现、竞争格局等,未来可能继续产生亏损。 今年两年将开店650间 营运资金净额连续三年赤字 规模成为奈雪的茶发展的关键。在招股书中,奈雪的茶还将不断开店。 其计划2021年、2022年主要在一线城市及新一线城市分别开设约300间、350间奈雪的茶茶饮店,其中约70%将规划为奈雪PRO茶饮店。 快速开店则考验着奈雪的茶现金流能力。 招股书显示,截至2018年、2019年、2020年9月30日以及2021年1月31日,奈雪的茶营运资金净额赤字分别约5.65亿元、9.31亿元、10.85亿元及10.52亿元。 奈雪的茶称,主要是由于大额可赎回注资,分类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负债的认股权证、境内贷款等。 其进一步提示风险,公司营运资金需求巨大,过去曾面临营运资金赤字。若未来继续面临营运资金 赤字,业务、流动性、财务状况及经营业绩可能会受到重大不利影响。 创始人彭心夫妇为控股大股东 市场占有率低于喜茶 奈雪的茶创始于2014年,获得了天图资本、深创投、PAG太盟投资集团等多轮融资。 招股书显示,IPO前创始人彭心、赵林夫妇通过林心控股持股为67.04%,奈雪的茶的持股平台Forth Wisdom Limited持股为8.32%,投票权归彭心、赵林夫妇管理;天图兴立和成都天图,分别持股4.57%、3.91%。 今年1月,奈雪的茶完成C轮1亿美金融资,领投方为PAG太盟投资集团。以PAG持股6.22%计算,奈雪的茶估值约为16亿美元。 作为奈雪的茶主要竞争对手,市场传闻喜茶也将于今年冲击上市。 喜茶2月1日发布2020年年度报告显示,喜茶2020年已累计在海内外61个城市开出695家门店。 奈雪的茶招股书中披露,截至2020年9月30日,门店数量为600家的品牌A市场份额为25.5%,而奈雪的茶市场份额为17.7%。
2月16日晚间,信阳毛尖发布公告,建议将公司英文名称由“XinyangMaojianGroupLimited”更改为“ChinaDragonMoutaiGroupLimited”,并采纳“中国国龙茅台集团有限公司”为公司的中文第二名称,以取代现有名称“信阳毛尖集团有限公司”。 该公司在公告中提到,更改公司名称将更能反映集团业务发展的现况及其未来发展方向。 作为一家主要从事化工业务的公司,信阳毛尖此次更名引发热议,尤其是名称中的“茅台集团”与贵州茅台母公司茅台集团相同。 搜狐财经盘点发现,信阳毛尖已连续三年亏损,2020年下半年亏损7842万港元。 受更名影响,截止2月17日午间收盘,信阳毛尖暴涨17.24%,不过股价仅为0.510港元/股,市值仅为7.6亿港元。 搜狐财经就此询问贵州茅台相关负责人,截至发稿未得到回复。 酒类业务去年下半年收益400万港币 信阳毛尖曾于2月2日发布公告披露,公司间接全资附属公司牡丹江龙晋酒业向独立第三方收购内地酒类业务——北京耀莱龙微酒业(简称“北京耀莱”)100%股权,代价8000万港元,包括现金500万港元,及7500万港元一年期零息承兑票据。 北京耀莱拥有成龙、橡金成龙等多个酒类商标,同时与上海高诚创意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上海高诚”)分别持有上海曜石企业发展有限公司(简称“上海曜石”)35%和65%的股份。 上海曜石主要从事国台成龙酒的市场推广及销售,需每年向北京耀莱提供价值人民币4000万元的国台成龙酒。 而国台成龙酒由贵州国台文化创意酒有限公司供应,该公司由贵州国台酒业股份有限公司间接持股53%。 根据收购协议披露,截至2020年年底,北京耀莱资产净值约为1.3亿元,税后亏损6.9亿元。 公开信息显示,信阳毛尖已连续三年亏损。收购这样一家亏损的酒业公司,信阳毛尖能否扭亏为盈? 其2月5日最新披露的的财报显示,截至2020年12月31日止的6个月,公司营业额2.23亿港元,同比增长49%;期间亏损7842万港元,亏损同比扩大52%。 其中,热能供应业务营收为1.33亿元,占比六成左右;酒类销售6897万港元,已经成为公司第二大业务,占比30%。 信阳毛尖在财报中提到,集团于2020年末投过销售酒类开展饮料部,收益为400万港币,由于该业务经营期短,但市场需求充足。管理层认为,这项新业务将为公司股东创造价值,收购北京耀莱正是为了加速酒业业务的发展。 搜狐财经搜索发现,京东、天猫并无国台成龙酒相关产品在销售,搜索关键词出现的多为国台龙酒、国台龙耀年份酒等产品,同时贵州茅台曾和成龙打造过一款产品为“茅台成龙酒”。 曾跨界茶叶市场并多次更名 这不是信阳毛尖第一次更名并跨界谋求自救。 资料显示,信阳毛尖原名中国天化工,2001年5月2日登陆港交所,主要从事石油和煤化工业务,2018年其收购信阳毛尖控股有限公司子公司信阳国际,即负责信阳毛尖电商和海外业务板块,并更名为“信阳毛尖”,跨界转型进军茶市场。 彼时更名就曾引起过争议,不仅是因为化工企业跨界茶叶比较罕见,更因为涉及了“信阳毛尖”这一区域公用品牌。 中国天化工负责人曾表示,董事会认为中国茶业务将成为集团未来主要收入及利润来源之一,因此建议将该公司现有名称更改为“信阳毛尖集团有限公司”,以匹配集团未来发展。 不过,截至2019年6月30日止年度,信阳国际亏损416.4万元,未能达到补充协议的业绩保证,即截至2019年6月30日止年度实现盈利850万港元。 随之,中国天化工终止收购协议,出售了收购的信阳毛尖国际,不再持有其任何股份。 已经更名为“信阳毛尖”的中国天化工也未逃出亏损的命运,2017年至2019年分别亏损1.99亿港元、6.67亿港元、3.73亿港元。 2020年3月,信阳毛尖曾计划将公司第二名称更改为“新中国经济集团控股有限公司”,称新名称将为公司提供更佳识别度及认知度,数月之后更名计划流产。 根据披露,最新更名仍需提供股东特别大会通过,并由百慕达公司注册处处长批准。
1月28日晚,全聚德(002186.SZ)发布了2020年度业绩预告。 公告显示,预计2020年,全聚德营业收入7.6亿元– 8亿元,同比下降约50%;净亏损2.4亿元-2.64亿元,由盈转亏,上年同期盈利4462.79万元。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亏损2.56亿元-2.8亿元。 对于业绩大幅下降,全聚德表示,2020年度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其餐饮及商品销售业务收入出现较大幅度下滑,餐饮业务全年接待人次同比减少。同时,全聚德年内优化资产结构,关闭部分亏损门店产生关店损失,致使公司全年经营业绩同比出现亏损。 值得注意的是,除疫情影响外,全聚德的业绩下滑时日已久。 截至2020年底,全聚德已连续四年净利润下滑。2017-2019年,全聚德分别实现营业收入18.61亿元、17.77亿元、15.66亿元;实现净利润1.36亿元、0.73亿元、0.45亿元。 此外,2020年全聚德大幅亏损超2.4亿元,是全聚德上市后利润首次由盈转亏,全年亏损额已超过去三年净利润之和。 为缓解疫情下的餐厅经营,全聚德在过去的一年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寻求“自救”。 2020年3月,全聚德曾召开股东大会决议终止公司非公开发行股票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并将剩余3.96亿元的募集资金永久补充流动资金。 全聚德在半年报中指出,疫情期间将资金管理制度升格为最严格级别,严控资金支出,守住现金流底线。 上半年,全聚德北京门店产品首次上线饿了么、美团等外卖平台。相关数据显示,其二季度直营门店线上外卖比一季度增长150%。 7月24日,全聚德还宣布下调部分菜品价格,其菜价整体下调10%到15%,同时全面取消服务费。
1月29日晚间,青青稞酒发布业绩预告,预计2020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亏损1.10亿元~1.30亿元,由盈转亏。 公开资料显示,2020年前三季度,青青稞酒营收为5.46亿元,净利润亏损0.64亿元。 据此估算,第四季度青青稞酒亏损在0.46亿元~0.66亿元,或超前三季度整体亏损额。 青青稞酒表示,受新冠疫情影响,从农历大年初一开始各地零售和餐饮终端基本处于停业状态,春节传统的走亲访友和大规模家庭聚会基本停滞,严重影响了春节期间的产品动销;跨省旅游在7月下旬才开放,制约了公司旅游季的销售。 同时青青稞酒深耕青甘、聚焦西北、拓展全国重点区域,导致公司销售费用和管理费用的绝对规模并未与收入同比下滑,压降了利润空间。
1月29日晚间,国内三大航空公司相继发布了业绩预亏公告。 中国国航预计,2020年的归母净亏损约为135亿元至155亿元,扣非归母净亏损约为138亿元至159亿元。而在2019年,其归母净利润、扣非归母净利润分别为64.09亿元、61.74亿元。 南方航空则表示,预计2020年的归母净亏损约为79.07亿元至108.61亿元,扣非归母净亏损约为84.23亿元至117.64亿元。2019年,其归母净利润、扣非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6.51亿元、19.51亿元。 东方航空预计,2020年的归母净亏损为98亿元至125亿元,扣非归母净亏损为107亿元至134亿元。2019年,其归母净利润、扣非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1.95亿元、25.67亿元。 三大航空公司均认为,2020年业绩预亏的主要原因是,全球肆虐的新冠肺炎疫情对全球民航业造成巨大冲击。不过,三家公司均表示,通过抓好疫情防控、严格成本管控、拓源增收等措施,努力降低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 此前披露的运营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国航的客运运力投入(按可用座位公里计)同比下降45.8%;旅客周转量(按收入客公里计)同比下降52.9%;客座率为70.4%,同比下降10.6个百分点。 2020年,南方航空的客运运力投入(按可用座位公里计)同比下降37.59%;旅客周转量(按收入客公里计)同比下降46.15%;客座率为71.46%,同比下降11.35个百分点。 东方航空去年的运营数据亦不理想。2020年,其客运运力投入(按可用座位公里计)同比下降43.73%;旅客周转量(按收入客公里计)同比下降51.62%;客座率为70.56%,同比下降11.5个百分点。 同花顺数据显示,除2020年外,中国国航仅在发生全球金融危机的2008年出现过年度亏损,当年的归母净亏损为91.49亿元;南方航空在2005年、2008年出现过2次年度亏损,2年的归母净亏损分别为17.94亿元、48.29亿元。 除2020年外,东方航空则在1998年、2003年、2006年、2008年出现过4次年度亏损,4年的归母净亏损分别为6.32亿元、8.26亿元、29.91亿元、139.28亿元。 因此,此次业绩预亏公告,也意味着中国国航、南方航空在2020年大概率创下了上市以来的最大亏损纪录。 此外,今日民航业的另一大重磅消息,来源于海航。 今日晚间,海航集团发布声明称,在1月29日收到海南省高级人民法院发出的《通知书》。《通知书》主要内容为,相关债权人因其不能清偿到期债务,申请法院对其破产重整。 海航集团还表示,将依法配合法院进行司法审查,积极推进债务处置工作,支持法院依法保护债权人合法权益,确保企业生产经营顺利进行。
近期,AI公司科创板排队IPO引人注目。 11月3日,以智能语音技术为核心的AI公司云知声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云知声”)在科创板披露了招股书。 截止到12月1日,云知声科创板IPO审核状态变更为“已问询”,有望成为寒武纪之后国内又一家AI上市公司。 云知声自2012年创办以来,8年期间总共获得9轮融资,其中不乏高盛、奇虎360、京东等知名企业,且估值达12亿美元,早早便戴上独角兽光环。 但同绝大多数AI公司一样,云知声面临着“行业标配”般的亏损难题,报告期内净利润亏损持续扩大、累计亏损7.9亿元。 云知声三年半累计亏损7.9亿元,存在触及终止上市标准的风险 据招股书显示,2017年-2020年上半年,云知声营收分别为6114.07万元、1.97亿元、2.19亿元和8468.93万元;净亏损分别为1.74亿元、2.13亿元、2.79亿元和1.06亿元,三年半已累计亏损7.9亿元。 云知声称,亏损主要原因为主营业务营收乏力,但更糟糕的是,公司至今没有找到稳定的商业之路,其管理及销售等投入费用远高于行业水准。 鉴于行业存在技术壁垒高、研发周期长及投入大的特点,云知声在招股书风险提示部分称:“若公司净利润持续亏损,则会导致累计未弥补亏损继续扩大,存在未来持续无法进行现金分红的风险。若公司未盈利状态持续存在,或累计未弥补亏损继续扩大,可能导致触发退市条件,存在触及终止上市标准的风险。” 对于云知声巨额亏损问题,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数字经济研究院执行院长盘和林表示: 首先,从投入方面来说,云知声在科技研发上面可谓是下了大功夫,作为由一群理工博士创立的企业,该公司始终注意科技研发投入,2019年、2020年上半年,研发费用占营业收入的比重均大于100%,可以说,云知声把挣到的钱都又投入到了企业的下一轮研发中。 其次,从收入方面来讲,大量的研发投入的确让云知声占据了AI跑道的前列位置,然而,技术落地渠道仍然有拓宽的空间,2020年上半年,公司存货金额比去年增加926万元,销售很明显也遇到了一些问题。 最后,从行业发展过程来看,AI刚刚走过科技研发的前中期,如今已经到了大规模落地的阶段,前期投入变现还需要一定的时间。 从盘和林谈到的这些原因来看,这些综合因素都将导致以云知声为代表的大多数人工智能企业仍处于亏损状态。 云知声经营现金流表现惨淡,仅2019年现金流负3.4亿元 据云知声招股书显示,公司现金流量净额一直为负,且从2017年-2019年所流出的现金流量净额一直在增加,在2019年达到了3.4亿元。 截至2020年上半年,云知声可供周转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2.05亿元,资产负债率为9.16%,仅适合短期及日常非付息债务。 禾父领鲜说
1月29日,顺利办(000606.SZ)发布业绩预告,预计公司2020年实现营业收入为57.5亿元,同比增长158%;预计2020年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亏损7亿元,较上年同期减亏超过三成。 公司对亏损主要原因的解释为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影响,公司门店运营受到较大冲击,营收压力巨大,对公司市场开发和业务量的提升均造成了影响。 “顺利办虽然倚靠行业内先发优势及现有规模优势,全年营收增长明显,实现营业收入57.5亿元,同比增长158%,但市场占有率抢眼的光鲜背后,毛利率在行业倾轧下导致的净利润亏损在所难免。”有业内人士如是说。 公司在2020年度继2019年之后再次形成商誉减值备受投资者关注。有业内人士认为,顺利办较重资产企业相比,作为轻资产运营的信息科技类企业存在该比例商誉是存在合理性的。 上述业内人士分析称:“在业绩连续两年报亏压力之下,公司必须选择性的剥离部分盈利能力较差且占商誉较高的终端资产,以期减少负债规模,轻装上路,谋求在年内实现扭亏为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