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影响,国内外市场对口罩、消毒免洗手液等防疫品的需求激增,带动生产相关原料的上市公司上半年业绩大增。而这些公司在防疫原料和化工新材料的双轮驱动下,下半年的业绩表现依然值得期待。 在生产防疫用品原料的头部化工企业中,有不少半年报业绩预喜。其中,道恩股份预计2020年上半年净利润约5.21亿元至6.16亿元,比上年同期大增560%至680%;金发科技预计上半年实现净利润约23.45亿元至24.46亿元,比上年同期增加18.35亿元至19.36亿元;天赐材料预计上半年业绩为盈利3.05亿元至3.25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503.72%至543.31%。 上述公司均表示,防疫物资销量增长和相关化工新材料是业绩增收的主要动力。一位卖方分析师认为,虽然防疫用品销量受疫情影响,下半年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但这些上市公司生产的化工新材料凭借科技含量高、实现进口替代等优势,目前基本产销两旺,下半年业绩将持续受益。 金发科技表示,除了防疫用品,公司上半年业绩大增的另一个原因是改性塑料、完全生物降解塑料和特种工程塑料板块产品销量稳步增长、经营利润提升。 据悉,公司深耕生物降解塑料行业,目前PBAT产能达6万吨,满产满销,客户结构优异。此外,公司还有6万吨PBAT和3万吨PLA在建,并收购了宁波金发完善产业链。目前公司改性塑料产能186.8万吨,受益于下游需求增加及原材料端价格趋势下行,该项业务有望持续向好。 道恩股份从1月26日开始生产聚丙烯熔喷专用料,并不断提升产量。截至5月底,其日产量已从最初的120吨提升至1200吨,为全国20多个省份提供聚丙烯熔喷专用料。 此外,道恩股份持续发力高分子新材料领域。7月20日,道恩股份公开发行的可转换公司债券在深交所挂牌交易。此次可转债发行公司募得资金总额为3.6亿元,其中2.6亿元用于道恩高分子新材料项目,将建设一家年产12万吨热塑性高分子新材料工厂,落成后将缓解公司控股子公司产能不足的问题。 不同于口罩产业链,乙醇凝胶免洗手液中间体——卡波姆持续被市场看好。中金公司认为,疫情或影响个人消毒产品使用习惯,带来卡波姆疫后需求稳定提升。 “卡波姆是日化品的重要原料,生产门槛较高。目前,天赐材料是唯一生产粉末状卡波姆的国内上市公司,公司三季度订单较为饱和。”相关消息人士表示,天赐材料现有卡波姆月产能约5000吨,处于供不应求状态,预计下半年将贡献较大的业绩弹性。
上周,7月16日,中国中免发布业绩快报:上半年公司营业收入同比下降22.12%,为193.09亿元;净利润同比下降71.73%,为9.31亿元。而当日的一个跌停板也确实反映惨淡的业绩。当时不少网友在业绩快报下揶揄: 然而经过连续四个交易日上涨,过往就好似已经被遗忘,股市继续着狂欢。中国中免今日收盘在206.61元,涨5.01%,盘中股价更是一度来到216.43,这与7月7日回调前的最高价218.05元已经相去不远。 图:中国中免日线图 今日公布的公募基金重仓股排行,也应征神免的辉煌。榜上,中国中免赫然以201亿元的持股总市值排行在第七,毫无争议的是基金在二季度重仓股。 图:2020年二季度公募基金偏股主动型基金重仓持股TOP10 自从上个月关于海南离岛旅客免税购物政策发布,免税店行业就彻底起飞了,而免税龙头中国中免无疑是其中最大受益者。 目前中国中免距离今年的低位已经上涨超过200%,市盈率也水涨船高,来到183倍。在以往,这个估值是很难想象的。中国中免受到的疯狂追捧,让人不禁好奇:海南政策成效究竟如何,为什么会对中免乃至整个免税行业的影响如此大呢? 目前看起来,做大蛋糕的决策确实初见成效。在海南政府网站我们可以看见这样的报道: 《福布斯》双周刊网站报道,海南离岛免税销售额有望超过去年业已强劲的零售额。数据显示,7月份的日均零售支出将在860万至1000万美元之间,这表明仅2020年下半年的销售额就可能非常接近2019年全年的销售额。 受益海南免税政策,加上中国中免积极布局线上销售渠道,除了线下机场免税业务,市场对于离岛免税业务与线上有税直邮业务普遍有较为乐观的的预期。 另外除了对业绩的乐观预期,中国中免本身成长性也过硬。在最近10年,中国中免ROE常年维持在15%到20%这一区间,并且每年逐步走高。另外,中国中免本身经过30多年的发展,旗下免税店已经覆盖全国30多个省(区、市),拥有200多个免税店,这意味着公司具备较深的行业壁垒。 今年受疫情影响,除了离岛免税政策的出台,北京、广州、上海等地近期发布的相关政策文件中也都明确提出鼓励免税店的发展,伴随一系列免税利好政策的出台,中国中免更有可能持续受益。 因此,总结上述结论,中国中免之所以能在净利降逾7成的背景下依旧受到追捧,离不开两点加持。一是它的想像空间;二是撇开这次净利下滑的业绩,它还算得上一个优质公司。 然而神免本身的成长性究竟有没有优秀到足以配上市场对其的期待?不妨以理性而数据化的视角看看当前中国中免的成色究竟如何。 当下的中国中免值得投资吗?为您带来诊股宝的诊断结果: 免费诊断更多股票?认准-诊股宝
进入7月份,两市公司半年报披露正在有序推进,同花顺数据显示,截至7月21日收盘,两市共有21家公司发布中报,这21家公司中,有15家公司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有不同程度的增长,同比增长幅度最高的是牧原股份。 而更多公司的业绩状况,则可以从公司此前发布的业绩预报中管窥一斑。 同花顺数据显示,截至7月21日,共有1566家公司发布业绩预报,其中,有323家公司预测净利润同比增长有望超过100%(按预告净利润同比增长最大变动幅度这一指标排序,下同),这322家公司中,有29家公司称预计净利润同比增长幅度有望超过1000%。 综合各项数据来看,无论是预计净利润金额还是预计净利润增长幅度,拥有养殖业务的上市公司都是今年上半年的“两市赢家”。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副研究员朱增勇对记者介绍,从他的观察来看,养殖企业下半年的利润可能将高于上半年。 养殖企业业绩“一骑绝尘” 7月18日,牧原股份发布半年报,半年报显示,上半年公司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93.76%,约为210.3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增长7026.08%,约为107.8亿元。牧原股份表示,影响业绩变动的主要因素,除了猪价的上涨之外,还有智能化、标准化管理提升。 对于养殖行业的状况,朱增勇对记者说,企业下半年的利润可能将高于上半年:“一方面,企业产能释放加速,出栏量会高于上半年;另一方面,三季度猪价依旧处在高位,四季度猪价回落将会比较平稳。” 朱增勇进一步解释,虽然养殖行业产能释放会带来供需的变化,但是,三季度价格依旧会季节性上涨,虽然价格创新高的可能性比较小,但保持较高价格水平问题不大,“企业第三季度的产能释放会明显增加,需求也会释放,供需均会有不同程度提升。” 从其他已披露业绩预报的养殖行业上市公司的情况来看,猪价上涨让这些公司上半年的业绩呈现了“一骑绝尘”的现象。温氏股份、新希望、正邦科技等公司,净利润同比都有很高的增幅。 温氏股份称,报告期内,公司养猪业务利润同比大幅上升,养禽业务业绩同比下降,公司预计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较上年同期上升189.24%至207.32%,约为40亿元至42.5亿元。 新希望预测,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增长101.68%至104.88%,约为31.5亿元至32亿元,对于业绩增长的原因,公司也提及了生猪价格上涨等。 医药制造企业业绩抢眼 除了养殖企业,制造业企业上半年的业绩表现也比较抢眼。从已披露中报的21家上市公司的财报数据来看,医药制造企业上半年的业绩整体向好,有些医药制造业上市公司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增长超100%。 7月15日,南卫股份发布中报,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增长260.57%,约为8321.6万元。报告期内,公司加大对产品结构的调整、营销模式的转变,保证了防疫类防护用品的生产、供货,整体平衡疫情对公司销售所带来的影响。 此外,另有一些细分领域龙头企业的业绩预报中的数据,展示了公司经营业绩“稳扎稳打”的一贯风格:虽然净利润同比增长幅度并不大,但和过往的业绩相较可知,这类公司业绩增长比较稳健。
央行21日发布通知,《银行业存款类金融机构绿色金融业绩评价方案》(征求意见稿)(下称《意见稿》)现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旨在进一步加强对绿色金融业务的激励约束。 根据《意见稿》,绿色金融业绩评价是指中国人民银行及其分支机构依据相关政策规定对银行业存款类金融机构绿色金融业务开展情况进行综合评价,并依据评价结果对银行业存款类金融机构实行激励约束的制度安排。 评估指标及方法方面,《意见稿》拟明确,绿色金融业绩评价指标包括定量和定性两类,其中,定量指标权重80%,定性指标权重20%。定量指标包括绿色金融业务余额占比、绿色金融业务余额份额占比、绿色金融业务余额同比增速、绿色金融业务风险余额占比等4项。 值得注意的是,定量指标中的绿色贷款余额采用中国人民银行调查统计部门提供的统计数据。绿色债券持有量采用登记托管机构(包括中央国债登记结算公司、中央证券登记结算公司和上海清算所)提供的统计数据。绿色金融业绩评价定性得分由中国人民银行结合银行业存款类金融机构日常管理、风险控制等情况并参考定性指标体系确定。 央行进一步说明称,在编制上述评价方案过程中,始终坚持以下原则: 一是公开透明。内容完全公开,并先行征求和吸收了代表性金融机构的意见建议。 二是因地制宜。方案鼓励中国人民银行分支机构根据辖区实际情况出台实施细则,适当调整评价指标和权重系数等内容,合规拓展评价结果应用方式,使评价办法更加契合区域经济发展特征,更好发挥绿色金融对区域绿色产业发展的支持作用。 三是全面完整。在考核范围上,修订后的方案进一步丰富了绿色金融业务的覆盖范围,统筹考虑绿色贷款和绿色债券业务开展情况。在指标设定上,采用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的考核方法,定量指标的设置兼顾数量与质量,有利于更加全面地反映金融机构的绿色金融业绩。 四是动态考核。绿色金融业绩评价在定量考核部分不设置固定门槛,而是根据方案公布的既定规则对参评机构进行整体考核,有利于动态反映金融机构绿色金融业绩的变化。 对于反馈意见的途径和方式,央行表示,一是通过电子邮件方式将意见发送至:greenfinance@pbc.gov.cn;二是通过信函方式将意见邮寄至:北京市西城区成方街32号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邮编:100800)(在信封上注明“绿色金融业绩评价”字样);三是将意见传真至:010-66016481。意见反馈截止时间为2020年8月19日。
资本市场是经济的晴雨表。今年第二季度我国GDP同比增长3.2%,展现出强劲复苏态势。而作为中国经济支柱力量的上市公司群体,第二季度的业绩表现也透出了浓浓暖意。 截至7月20日,沪深两市已发布半年报业绩预告的1264家可比公司中,共有601家预增、扭亏、续盈,“报喜”比例达47.55%。 尽管业绩预告喜忧各半,但根据上市公司预测的业绩上、下限计算,1264家可比公司今年一季度净利润合计为466.96亿元,第二季度预测净利润上限为1559.54亿元,下限为1150.51亿元,分别较一季度增长234%和146%,显示出在经济回暖的大背景下,上市公司的经营业绩也逐季向好。 分行业来看,机械设备、建筑材料、通信、化工等行业(申万行业,下同)第二季度业绩增长最为显著,即便按下限来算,行业内公司整体业绩也都较一季度增长4倍以上;汽车、军工、计算机板块第二季度整体业绩环比实现扭亏,呈现出反转迹象;在一季度已展现出强劲盈利能力的生物医药和农林牧渔板块,继续保持高景气度,第二季度业绩表现依旧抢眼。 四大行业环比业绩预增超4倍 第二季度,A股上市公司群体环比业绩显著增长,这在机械设备、建筑材料、通信、化工等行业体现得尤为明显。 先看机械设备行业,统计显示,该行业已发布业绩预告的125家可比公司今年一季度整体净利润仅为4.50亿元,按照半年度业绩预告所预估净利润计算,上述125家公司第二季度合计净利润则至少将达83.24亿元(下限计算),环比增长17.5倍。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机械设备行业第二季度业绩的“高歌猛进”,与行业龙头的抢眼表现密不可分。 中联重科今年一季度实现净利润10.26亿元,同比仅微增2.39%。不过,在前期发布的半年度业绩预告中,中联重科预计上半年净利润将达到38亿元至42亿元,较上年同期大增47.50%至63.03%。公司二季度表现对整体业绩的拉动明显。 针对业绩大增原因,中联重科表示,上半年国内基建、新能源等下游行业需求保持高景气,“两新一重”相关项目拓展工程机械行业空间。公司在坚持高质量经营战略、严控业务风险的前提下,核心产品板块市场反馈良好,订单和销量持续高增长。此外,公司体制机制变革充分激发销售队伍活力、提升客户服务能效,混凝土泵车、塔式起重机、工程起重机等系列4.0产品市场竞争力进一步加强。 再以建筑材料行业为例,该行业已发布业绩预告的28家公司今年二季度预计实现净利润85.79亿元至99.63亿元,业绩环比增幅在789%至932%之间。 作为建筑材料行业的代表,北新建材不久前刚刚向上修正了半年度业绩预期。公司预计上半年将实现净利润7.5亿元至10.5亿元(此前预计盈利5亿元至7.5亿元)。需要指出的是,上述业绩是在公司一季度净利润仅为3323.32万元的背景下实现的,足见公司二季度业绩贡献之大。北新建材表示,随着我国新冠肺炎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公司全力推进复工复产,经营情况较前次预计有所好转,收入及利润情况也较前次预计有所增长。 此外,通信、化工行业内上市公司业绩也在二季度强势反弹,即便按预测下限计算,两大行业所属上市公司(已发布业绩预告的)二季度净利润环比增幅同样均在4倍以上。 三大板块环比扭亏现反转趋势 相较于上述行业业绩的节节攀高,汽车、军工、计算机板块可比公司在一季度整体亏损的背景下,在二季度快速实现扭亏,难能可贵。 具体来看,已发布业绩预告的汽车、军工、计算机行业可比公司,一季度合计净利润皆为亏损状态,但半年度业绩预告显示,按下限计算,汽车行业46家可比公告二季度业绩已整体盈利46.81亿元,军工、计算机板块分别盈利了2.43亿元和35.21亿元。 其中,汽车行业内公司二季度业绩大增,有部分属于非经常性损益“助攻”所致,但也有一些公司得益于主业的好转。例如,钧达股份去年上半年以及今年一季度业绩均亏损超过千万元,但公司最新预计今年上半年将实现净利润在500万元以内。钧达股份表示,受疫情及汽车行业下滑的影响,一季度公司销量下降,但二季度随着疫情得到有效控制以及汽车行业逐步复苏,公司销量较一季度大幅增加;同时通过开源节流、降本增效、合理控制费用等积极措施,降低疫情和市场波动对公司的影响,上半年得以实现扭亏为盈。 与之类似,军工板块上市公司业绩也在今年二季度渐有起色。如安达维尔在一季度业绩亏损1230.27万元的背景下,预计今年上半年将盈利3000万元至3300万元。在公司看来,上半年在有效降低疫情对生产经营不利影响的同时,公司实现了经营业绩稳步增长,其中机载防护装甲业务增长突出,带动主营业务利润的增长。 同样,计算机板块也在二季度实现“逆袭”。从盈利规模来看,紫光股份、宝信软件对整个行业的业绩贡献度最大。 与上述三大行业不同,以生猪养殖为代表的农林牧渔板块和在疫情防控中“大展身手”的生物医药板块,在一季度便有着较高的净利润基数,两个行业可比公司一季度合计净利润分别为117.81亿元和95.22亿元,在所有行业中位居前两位。而随着行业景气度的持续高企,两个行业在二季度业绩表现依旧抢眼,业绩环比分别增长129.82%和207.59%(按下限计算)。 部分行业、公司减亏明显韧劲足 从目前披露的半年报业绩预告来看,预亏数亿元以上的公司并非少数,但仔细梳理发现,即便因各种因素致一季度业绩表现不佳,但不少公司仍凭借自身的韧性,在二季度铆足干劲力争减亏增效,如旅游行业在二季度便显露出积极好转的迹象。 来自文旅部的数据显示,五一假期,全国接待国内游客总人数1.15亿人次,实现国内旅游收入475.6亿元;端午假期,全国接待国内游客总人数4880.9万人次,实现国内旅游收入122.8亿元。 新时代证券研报认为,如今随着跨省团队游的放开,下半年旅游人次和旅游收入将出现大幅改善。可喜的是,随着国内疫情的有效防控,包括峨眉山A、三特索道、桂林旅游等一批旅游公司在二季度已经看到了“曙光”。 其中,峨眉山A预计上半年净利润亏损1.4亿元至1.2亿元之间,但鉴于公司一季度净利润亏损额就已接近1亿元,公司二季度的经营改善明显。 三特索道也是如此。按预测下限计算,公司今年二季度的净利润亏损额较一季度大幅缩窄。公司表示,其全部旅游项目均已恢复运营,正积极开拓线上线下营销渠道,结合疫情防控要求提升服务水平,游客接待量逐步恢复。 值得一提的是,丽江股份甚至发布了一份向上修正的业绩预告。公司最初预计上半年的净利润为亏损8000万元至亏损5000万元,修正后为亏损3000万元至亏损1500万元。公司表示,业绩修正的主要原因是公司实际游客接待情况好于预期。 除旅游板块外,一些单体公司的环比业绩表现也显现出减亏迹象。 中国长城日前发布的上半年业绩预告显示,报告期内净利润亏损3.6亿元至亏损2.6 亿元。公司今年一季度的净利润为亏损2.82亿元,即便按预测上限推算,公司二季度的亏损额不足8000万元;若以预测下限计算,中国长城仅用一个季度便实现扭亏。 通过积极应对疫情、推动订单增量等有效途径,部分上市公司也在今年二季度走出了“向上曲线”。 数字认证预计上半年的净利润为亏损1500万元至亏损1200万元。公司一季度的净利润为亏损近800万元。根据公司的表述,二季度业绩改善主要得益于当期的新签订单。公司表示,二季度业务全面恢复并有所增长,二季度新签订单金额1.8亿元,比上年同期增加13%。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已开始实施但尚未验收的项目金额比上年同期增加12%。 业务逐渐恢复,订单开始增长的还有青岛金王。按预测值上限计算,公司二季度的亏损额大幅小于一季度。对此,公司称,各项业务处于逐步恢复中,且消毒产品已经具备生产条件,可以满足公司海外客户对消毒产品的需求,并开始陆续接受订单。 诚志股份则是受益于行业供需反转。公司预测上半年亏损2.2亿元至亏损1.8亿元,对应的一季度业绩为亏损1.55亿元。公司认为,上半年所经营的大宗化工类产品国内外市场需求急剧恶化,尤其是产品价格受疫情及前期原油价格暴跌等因素影响不断走低。不过,从5月份开始,相应市场需求及价格有所好转,该类业务亏损面逐步收窄。另据公司透露,报告期内,公司TFT液晶产品保持稳定增长,上半年的销量同比增长超过90%。
云铝股份(000807.SZ)近日发布2020年半年度业绩预告,今年上半年公司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约2.4亿元,同比增长约50%左右。继今年首季度实现净利润同比上涨257.77%之后,云铝股份再次实现大幅度业绩上涨。公司认为业绩上涨的主要原因是有效的降本措施以及产销增加。 今年以来,铝价并不乐观,但是云铝股份积极实施降本、减库存以及产量增长等措施,最终实现业绩的增长。公告显示,2020年上半年,南储铝锭、长江铝锭现货价分别为1.319万元/吨、1.3137万元/吨,相比去年同期分别下跌4.61%、4.77%;其中,2020年第二季度南储铝锭、长江铝锭现货价分别为1.3065万元/吨、1.299万元/吨,与2020年第一季度环比分别下跌1.89%、2.23%。 对于报告期内,公司经营业绩与去年同期相比实现增长,云铝股份表示,受新冠肺炎疫情及今年上半年铝价下跌的冲击影响,公司面临较为严峻的外部环境。为此,公司积极应对并精心做好疫情防控和生产经营各项工作。首先,灵活调整产品结构,加大营销力度,增销降库;其次,大力实施全要素对标和挑战极限降本措施,并积极争取疫情防控及复工复产等各项政策扶持;最后,在国内疫情缓解后,国内市场企稳,公司克服各种困难抓紧项目建设和投产,产销量明显增加。 天风证券分析师杨诚笑也认为:“云铝股份2019年第三季度以来,单季利润持续同比高增长,其中2020年第一季度毛利率回升至14%以上,实现归母净利润1.8亿元,第二季度铝价先抑后扬,盈利持续修复。未来几年公司水电铝产能或超过320万吨/年,有望持续发挥水电铝环节弹性优势。” 此外,记者采访了国内知名期货投资博主赵笑苍,他表示:“7月以来的铝价走势向好,价格出现反弹且逐步趋稳。对铝市看好的投资者较多,这对铝企来说也是个利好消息。”云铝股份下半年表现可期。 作为“绿色低碳水电铝”发展的践行者,环境友好一直是云铝股份的标志。云铝股份表示:“公司大力践行国家生态文明理念,始终坚持走绿色发展之路,构建了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的水电铝产业模式,所有生产环节均使用清洁水电能源。” 记者了解到,2018年及2019年云铝股份连续两年投入环保费用均在2亿元上。排查环保隐患2212项,整改完成率100%。二氧化硫,氟化物,氮氧化物,颗粒物等主要污染物100%达标排放;固体废物处置合规率100%;环保设备设施与生产主体设备同步运转率100%,突发环境事件为零,全年未受到环保行政处罚。 值得一提的是,云铝股份生产的“比头发丝还薄”的超薄铝箔仍处于行业技术领先地位,厚度仅为0.0045mm,约为头发丝直径的二十分之一。记者采访了河北清河县专做精密金属材料销售的冠泰金属材料有限公司,销售经理王清玉表示:“铝箔按用途来说,可分为包装用箔、日用品箔、电气设备用箔和建筑用箔。一般家庭用的铝箔厚度在0.01mm至0.02mm,多用于食品保鲜、烧烤,这也是我们普通设备可以生产的铝箔厚度,也是市面上最常见的一类铝箔。厚度低于0.01mm的铝箔厚度越薄生产难度越高。”
7月16日,作为半导体行业风向标的全球最大晶圆厂台积电发布二季度业绩,释放不少积极信号。统计显示,截至7月17日晚,申万半导体板块中24家行业公司发布2020年中报业绩信息(包括业绩预告和业绩快报),其中15家预喜。受益于半导体产业国产替代持续推进以及5G、高性能计算产品强劲需求,半导体材料和封测厂商业绩普遍亮眼,而半导体设计类公司则表现分化,部分公司受疫情影响大。 □ 台积电上调全年收入指引 制造产能满载 台积电二季度净利润为40.4亿美元,毛利率达53%,超出此前所给指引区间上限。公司产能利用率持续高位,公司表示,虽然受疫情影响,消费者需求疲软,全球智能手机销量下滑,但这种负面影响正在收窄,且5G手机的渗透率高于预期。受益于5G以及高性能计算,公司预期2020年整个半导体市场(除内存)将同比持平或略有增长,全球晶圆代工行业则将有中高双位数的增长水平。 台积电预计,2020年第三季度收入在112亿美元至115亿美元之间,毛利率在50%至52%之间,公司未对四季度情况进行预测,但表示下半年的增长将高于上半年,并上调全年收入增长指引,从15%至17%提高到逾20%。 同时,台积电表示,芯片先进工艺制程需求强烈,在此前已经上调的全年资本开支水平(150亿美元至160亿美元)基础上,再次上调至160亿美元至170亿美元。台积电表示,公司5nm工艺已经开始量产,预计全年收入贡献达8%,公司计划在2021年实现3nm风险量产,2022年下半年正式量产。 中金公司表示,国内晶圆代工厂在2020年二季度产能利用率也满载,收入端环比持续增长。中芯国际此前预测2020年第二季度收入环比增长3%至5%,毛利率介于26%至28%的范围内,主要系公司产能、产量增加带来的规模效应及产品组合的优化。 港股华虹半导体一季度受疫情影响业绩低于预期,其二季度随着无锡产能利用率爬升,业绩将有所好转,预计二季度收入达到2.2亿美元,环比提升,毛利率在22%至24%之间。 同时,中金公司也提示,国内半导体上市公司市盈率处于历史估值最高水位,且7月22日科创板多家半导体公司大量股份解禁,需要警惕估值过高及解禁压力带来的股价回调风险。 国产替代逐步兑现 材料、设备需求旺 业内人士认为,半导体制造高产能利用率对产业链上下游均有提振。受益于国内制造项目产能扩张以及技术推进过程中的国产替代机会,半导体材料、设备等上游均有明显受益。 材料方面,江丰电子(300666)填补了国内超高纯溅射靶材制造的空白,是中芯国际、台积电等制造公司的供应商,公司此前还表示5nm技术节点靶材样品正在客户端验证中。7月14日,江丰电子上修业绩预告,预计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约5.34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53.76%,预计实现净利润3723.38万元至4137.09万元,同比增长170%至200%,远超此前预计的50%至80%增速。 雅克科技(002409)通过系列并购切入电子材料领域,主要包括半导体前驱体材料/旋涂绝缘介质(SOD)、电子特气、半导体材料输送系统(LDS)、光刻胶和球形硅微粉等业务种类,客户包括SK海力士、三星电子、台积电、英特尔等,在中芯国际、华虹宏力、长江存储、合肥长鑫等国内客户开拓方面也取得一定进展。雅克科技预计2020年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增长99.30%至129.20%,可达到2亿元至2.3亿元。 设备方面,国内主要半导体设备公司尚未公布中报业绩信息。不过,台积电宣布上调资本开支水平,中芯国际上市募资500亿元左右,均可能带动半导体设备采购量继续上升。一般来说,先进制程生产线投资的80%都将用于购买半导体设备。 据SEMI统计,北美半导体设备制造商5月出货金额为23.46亿美元,环比上升2.9%,同比增长13.6%,1-5月累计出货115.60亿美元,同比增长21%,而去年同期同比下滑24%,全球半导体设备市场景气度持续向上。 中国大陆半导体设备支出也有望正向增长,据SEMI统计,中国大陆的半导体设备支出将同比增长5%,今年有望超过120亿美元,并在2021年同比增长22%,达到150亿美元。 封测订单饱满 设计表现分化 与代工环节的高稼动产能情况基本一致,作为半导体代工制造的下游的封测厂商订单同样饱满。 国内第二大封测厂商通富微电(002156)7月14日晚发布业绩预告称,上半年,尽管新冠肺炎疫情对公司生产经营活动造成一定影响,但公司通过精细化组织,国产替代效应逐步显现,客户订单较去年同期大幅上升,公司大客户利用制程优势进一步扩大市场占有率,公司整体销售较去年同期增长,盈利能力稳步提升,预计上半年较去年同期实现扭亏为盈,实现净利润1亿元至1.3亿元,去年同期亏损7764.05万元。 申万宏源指出,通富微电景气度提高,与其大客户AMD密切相关。AMD有90%以上的CPU芯片由公司封测,伴随AMD销量提升,公司盈利状况有望进一步好转。 国内第三大封测厂华天科技(002185)7月13日晚业绩预告显示,受益于国产替代加速,上半年集成电路市场景气度较2019年同期大幅提升,公司订单饱满,预计上半年实现净利润2.3亿元至2.9亿元,同比增长168.66%至238.74%。 不过,作为半导体制造上游的芯片设计公司业绩表现分化。受益于5G手机渗透率提升及国产替代推进,射频行业龙头公司的卓胜微(300782)业绩亮眼,公司7月9日晚发布公告,预计上半年净利润为3.44亿至3.59亿元,同比增长125.09%至134.91%。 紫光国微(002049)日前上调了中报业绩预测,从预计净利润增长40%至70%,上调至预计净利润增长85%至115%,公司表示,特种集成电路业务保持快速增长,持续贡献稳定利润,因此报告期经营业绩好于前次预测。 但北京君正(300223)等公司因产品下游销售受到疫情较大影响,业绩出现明显下滑。北京君正7月15日晚业绩预告显示,预计上半年实现净利润261.11万元至1405.29万元,同比下滑92.94%至61.98%,主要原因是公司收购的北京矽成在中国和海外的市场先后受到新冠肺炎疫情不同程度的影响,尤其在汽车电子市场,客户工厂停工、市场需求下降等导致出现较多的订单取消或延期情况。 北京君正还提示称,由于欧美市场是北京矽成在汽车电子领域的重要市场,尽管部分地区陆续开始谨慎复工,但仍无法确定北京矽成2020年度经营情况受疫情的影响程度,如汽车电子市场无法得到快速回暖,北京矽成将面临无法完成业绩承诺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