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印发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20年下半年重点工作任务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日前正式公布。 通知提出,完善药品耗材采购政策。有序扩大国家组织集中采购和使用药品品种范围,开展高值医用耗材集中采购试点。鼓励由医保经办机构直接与药品生产或流通企业结算药品货款。指导地方全面执行中选药品和高值医用耗材的采购、配送和使用政策。 业内认为,下一阶段,中成药口服制剂、胰岛素、生物类似药被纳入集采的可能性较大。另外,在应采尽采这一原则的指导下,被纳入集采的品类大概率将持续扩充。 通知还提出,促进科学合理用药。实施合理用药监测,定期公布监测情况,推动医疗机构优化和规范用药结构,促进优先配备使用国家基本药物,落实“能口服不肌注、能肌注不输液”等要求。加强国家药品使用监测平台建设。推进药品临床综合评价工作,组织开展重大疾病基本用药临床综合评价试点。制定第二批鼓励仿制药品目录。 分析人士认为,此前,国务院就曾发布过相关文件要求促进基本药物优先配备使用,提出“逐步实现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二级公立医院、三级公立医院基本药物配备品种数量占比原则上分别不低于90%、80%、60%”。随着基药目录地方增补的取消,国家基药目录调整的常态化,在政策保证使用的背景下,基药目录的准入将获得医药企业更多的重视。
7月16日晚,2020年中央广播电视总台3·15晚会正式播出。山东即墨公司养殖海参使用敌敌畏。 节目中,公司负责人表示,海参抗药性较强,敌敌畏药不死海参。但据《兽药管理条例》显示,兽药禁止使用于水产等原料。 启信宝信息显示,即墨海参的所属公司是即墨市渔业协会,注册资本3万元,法定代表人付玉甲,成立于2012年5月19日。
近日,高德上线家人地图功能,可随时查看彼此位置,特别针对空巢老人家庭,儿女可实时查看其是否偏离日常行动轨迹,还能精确记录家人近72小时内的行动轨迹等。 用户在高德地图上搜“家人地图”进入功能页,添加亲人即可组建“家人地图”。“家人地图”除了与家人位置共享,可实时获取家人所在地点外,还可以给家人设置“亲友位置提醒”,可以以某个地理位置150米到2公里为半径,设置位置提醒,当家人到达或离开安全半径时会收到消息提醒。 此外,还有“家人历史轨迹记录”,可以精确记录家人最近72小时内的行动轨迹,回溯家人去过的地点。 有网友认为,这个功能对于有老年痴呆的家庭伸很受用,也有用户表示,“不管什么角色身份,都需要一个空间感,不需要随时被关注。” 不过,此家人地图产品在设计之初,就确定了开启功能的原则:对于有切身需要的家人,彼此都同意组建“家人地图”,是重要的衡量标准和必须的使用前提,“开启家人地图服务时,需要所有加入用户同意,并输入共同的‘家庭密码’,获得用户确认授权后才能使用。”
你有多久没使用现金了? 我想每一个被问到这个问题的人,都要思考几十秒。在移动支付、银行卡交易已十分便捷的今天,现金似乎扮演着一个无感的补充角色。 日常生活中现金使用程度的下降,让很多人产生错觉,现金似乎在逐渐消失。 所以,当央行发布“大额现金管理试点”的通知时,很多吃瓜网友都提出了质疑。 一是“有必要吗?”,以及“自己的钱,自己的财产信息,凭什么登记?” 首先来看有没有必要,答案是肯定的。但是,为什么有必要? 大额现金“逆势”狂飙 按照人们的日常认知,在银行卡交易、电子支付越来越便捷的时代,现金交易理应越来越少,如果考虑经济的增长和交易的增长,即便现金交易的绝对额增加,其在经济活动中的占比应该是下降的。 但事实并非如此,现实中纸币的流通数量非常巨大,大到超乎一般人想象。同时,现金的交易的增速也很快。 据2017 年央行的一份调查统计,个别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现金存取业务中单笔超过10 万元的业务占比,笔数不及1%,金额接近27%,有的客户单次取款超过亿元现金,如今多元化支付方式快速发展,这些情形显然不合常理。 同时,2017年8-9月央行根据互联网抽样调查进行保守估算,我国流通中去向不明的现金规模达万亿元以上。 国外同样如此。例如澳大利亚,银行卡在2016 年就取代现金成为主要支付手段,但截至2018 年6 月其现金流通张数却增长了7%。肯尼亚有较为普遍的移动支付,但近年来现金需求每年增速仍超过8%。 从世界范围来看,现金流通量增长也是普遍现象。2001至2014 年,包括美国、欧元区、日本等在内的72 个国家和地区现金流通量与名义GDP 的比例从6.5% 增至8.5%(见图1)。 如此大的流通量和现金交易占比,显然并不正常,其中有一部分现金的流向和交易并不明朗。问题是,在所有的交易中,非正常的现金交易有多少?如果极少,当然并不需要专门的监管政策来管理。 对此,不妨看一个调查。 合法经济活动需要多少现金? 从流通中的现金持有主体来看,主要有企业、银行、个人消费者。 总体来看,企业在现金管理中非常讲究效率,因此它们持有的现金只占全部流通中现金的一小部分。 在上世纪90年代就有研究显示,企业的现金在全部流通现金中的占比不超过2%,随着零售交易中的非现金交易的快速提升,企业持有的现金占比肯定是下降的。 对于银行,2016年2月,美国的银行库存现金加上ATM中的现金共750亿美元,其中610亿是法定准备金,计入流通现金仅有140亿,占彼时流通中现金总量比重仅为0.9%。 除此之外就是消费者持有的现金。2012年美国的“消费者支付选择调查”和“消费者支付选择日记”调查数据显示,调查对象人均现金持有量为46美元,中位数为25美元,即便包括在不动产中存放的现金在内,每位调查参与者平均所持有的现金量为250美元。而根据同年美联储和统计数据计算,全美(国内)人均持有4200美元,调查结果和统计显示的人均持有现金量相差甚远。 也就是说,总体看,企业、银行、个人消费者持有现金占全部流通现金比例的数量级大约在10%以内。 欧洲央行也根据其调查结果认为,2008年年底全部发行在外的7500亿欧元纸币中,个人和公司持有的现金数量总共为1000亿欧元,占比在13%左右。 其他各国同样如此。2014年澳大利亚、德国、法国等七国中央银行联合调查显示,消费者对现金的需求并不能解释现存的现金供应量(见表1)。 假定德国和法国手持现金和在不动产中存放现金的比例与美国的类似,那么德国人均持有的欧元现金量约500至600美元,法国则为285至340美元。可以看到,这一数字远远不能解释人均现金持有量。 因此,合法的经济活动只能解释全部现金持有量中的一小部分。大部分的现金是在合法的、税务完全合规的经济活动之外的,而且占比极大。 灰色经济中的超级现金需求 以上结论我们已经知道,大量的现金都在灰色或违法的经济地带中流通。这其中包含大量赤裸裸的违法活动,比如,逃税、毒品交易、敲诈勒索、贿赂、贩卖人口以及洗钱等不一而足。从各类公开可见的报道统计中的现金量,就可见一斑了。 首先,现金可以极度方便逃税,个人经营者通过大量使用现金进行交易,低报经营收入。还是以美国为例,IRS(美国国税局)在2006年通过调查发现,税收缺口(自愿缴纳税款和应缴税款之间的差额)超过了4500亿美元。这一差额产生的原因包括低报营业收入、工资收入以及租赁收入等。其中,IRS预计可收回650亿美元,剩下3850亿美元的税收净缺口,其中超过60%是由于现金交易所导致的。而在2006年,3850亿美元占比当年联邦税收比重为14%、占当年GDP比重为 2.7%。 其次,除了偷税漏说外,毒品交易中的现金需求也不小。2014年,墨西哥当局在绰号“矮子”的大毒枭古兹曼家中,搜出来的现金高达2亿美元。电影《绝命毒师》中甚至普及了如何借道合法的现金密集型业务(如酒店等)洗白脏钱的方式。甚至有一种说法:全部美元纸币中大约有90%沾染了可卡因,尽管有些夸张,但也足见现金与毒品交易关系的密切性。 再次是腐败,即使用现金来贿赂官员。世界银行曾调查,2001-2002年,全球用于行贿的支出大约在1万亿美元。美国国会议员就曾在2010年被FBI在家中搜出用锡箔包裹的9万美元现金。前文提到的大毒枭“矮子”古兹曼也曾用藏匿的5000万美元打通各个关节,得以第二次越狱。 其实这种现象,国内也有。如2015 年在某官员家中查出2.3亿元的巨额受贿现金;2018 年,泉州警方破获一起网络赌博案,涉案人员家中搜出8000 万元现金等。 其他还有人口走私、恐怖主义融资、假币、偷税漏税等各种利用现金进行洗钱的非法活动。 显然,非法的大额现金使用,极大的增加了社会的成本,因此需要合理、严格的监管。 国外是怎么管理大额现金使用的? 世界各国普遍建立了一系列较为系统完善的大额现金管理体系。除了反洗钱框架下的交易报告、出入境申报等较为传统常规的措施外,出于降低社会成本、增加税收、打击恐怖融资考虑,各国还采取从严、从紧管理措施,预防和遏制非法大额现金使用。 中国也同样如此,央行试点“大额现金管理制度”便是其中重要的制度之一。 其一,银行账户存取现金限制。如意大利自2016 年11 月起规定,每日从银行取款超过1000 欧元或每月取款超过5000 欧元的用户,将被锁定为“假设逃税人”调查对象。俄罗斯规定银行限制日取现额度。 其二,设置现金交易限额。法国、意大利、西班牙等13 个欧洲国家,现金交易限额在1000 欧元到1.5 万欧元之间。俄罗斯、印度、墨西哥、以色列、越南等国也设置现金交易限额,限额从等值4500 美元到2.5 万美元不等。 其三,限制公共资金使用现金。法国规定交纳税费、罚款、医院账单超过300 欧元时,不能使用现金。韩国规定政府部门部分开支在50 万韩元以上必须通过信用卡支付。越南规定除财政部或越南国家银行特别允许的现金支付交易外,使用国家预算或资本的组织不得使用现金付款。 其四,限制特定领域使用现金。意大利规定租金不得使用现金支付。韩国规定特定行业年营业额在3亿美元以上的企业,限额以上的招待费等必须通过信用卡支付。 其五,大额现金存取收费。各国金融机构自行收费较为普遍,如美国、英国、日本等对个人和单位现金存取收费。美联储对存款机构每季度取款超过875 捆(每捆1000 张)的部分按照每捆5 美元收取费用。 最后,部门间协同配合。美国联邦金融犯罪执法网络收集金融交易信息并分析整理,与相关部门进行传递共享。澳大利亚、英国等国都与各自的警察局、国家税务局等机构共享报告和分析。 现金有罪,取消现金可以么? 不仅限制大额现金,甚至取消现金,推行无现金社会,这确实是一部分人的观点。部分国家也在大力的推行无现金社会,在疫情的影响下,这一进程还被加速了。因为无现金社会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减少偷税漏税、减少假币威胁、减少公共健康安全等…… 然而,负面影响同样巨大。例如个人隐私保护问题,应对停电等紧急情况,网络犯罪之害,低收入群体无银行账户,弱势群体如何使用等…… 更重要的是,货币是一种真正的全民使用的物品,其承载和表现形式也需要符合人们最基本的使用诉求。 现金,每个人都可以持有,但是又如何要求每个人都有一个银行账户和用于支付的设备呢? 参考资料: 1、肯尼斯S·罗格夫著,纪晓峰等译,《无现金社会:货币的未来》,机械工业出版社,2018 2、中国人民银行课题组,《额现金管理国际经验及启示》,中国金融,2019 3、新周刊,《2016语录》,中信出版社,2017
图片来源@全景视觉你有多久没使用现金了?我想每一个被问到这个问题的人,都要思考几十秒。在移动支付、银行卡交易已经遍布全球的今天,现金似乎扮演着一个无感的补充角色。日常生活中现金使用程度的下降,让很多人产生习以为常的错觉,现金似乎在逐渐消失。所以,当央行发布“大额现金管理试点”的通知时,很多吃瓜网友都提出了质疑。一是“有必要吗?”,以及“自己的钱,自己的财产信息,凭什么登记?”首先来看有没有必要,答案是显然的。但是,为什么有必要?大额现金,“逆市”狂飙按照人们的日常认知,在银行卡交易、电子支付越来越便捷的时代,现金交易理应越来越少,如果考虑经济的增长和交易的增长,即便现金交易的绝对额增加,但在经济活动中的占比应该是下降的但事实并非如此,现实中纸币的流通数量非常巨大,大到让人感到不可思议。同时,现金的交易也增长极快。据2017 年央行的一份调查统计,个别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现金存取业务中单笔超过10 万元的业务占比,笔数不及1%,金额接近27%,有的客户单次取款超过亿元现金,如今多元化支付方式快速发展,这些情形不合常理。根据2017年8-9月人民银行互联网抽样调查进行保守估算,我国流通中去向不明的现金规模达万亿元以上。国外同样如此,例如澳大利亚,银行卡在2016 年就取代现金成为主要支付手段,但截至2018 年6 月其现金流通张数却增长7%。肯尼亚有较为普遍的移动支付,但近年来现金需求每年增速仍超过8%。从世界范围来看,现金流通量增长也是普遍现象。2001至2014 年,包括美国、欧元区、日本等在内的72 个国家和地区现金流通量与名义GDP 的比例从6.5% 增至8.5%。如此大的流通量和现金交易占比,显然并不正常,其中有一部分现金的流向和交易并不明朗。问题是,在所有的交易中,非正常的现金交易有多少?如果极少,当然并不需要专门的监管政策来管理。对此,不妨看一个调查。合法经济活动,需要多少现金从流通中的现金持有主体来看,主要有企业、银行、个人消费者。总体来看,企业在现金管理中非常讲究效率,因此它们持有的现金只占全部流通中现金的一小部分。在上世纪90年代,就有研究显示,企业的现金在全部流通现金中的占比不超过2%,随着零售交易中的非现金交易的快速提升,企业持有的现金占比肯定是下降的。对于银行,2016年2月,美国的银行库存现金加上ATM中的现金共750亿美元,其中610亿是法定准备金,计入流通现金仅有140亿,占全部流通中现金比重约为0.9%。除此之外就是消费者持有的现金。2012年美国的“消费者支付选择调查”和“消费者支付选择日记”调查数据显示,调查对象人均现金持有量为46美元,中位数为25美元,即便包括在不动产中存放的现金在内,每位调查参与者平均所持有的现金量为250美元。而根据同年美联储和统计数据计算,全美(国内)人均持有4200美元,调查结果和统计显示的人均持有现金量相差甚远。也就是说,总体看,企业、银行、个人消费者持有现金占全部流通现金比例的数量级大约在10%以内。欧洲央行也根据其调查结果认为,2008年年底全部发行在外的7500亿欧元纸币中,个人和公司持有的现金数量总共为1000亿欧元,占比约为13%左右。其他各国同样如此。2014年澳大利亚、德国、法国等七国中央银行联合调查显示,消费者对现金的需求并不能解释现存的现金供应量(见表1)。假定德国和法国手持现金和在不动产中存放现金的比例与美国的类似,那么德国人均持有的欧元现金量约500至600美元,法国则为285至340美元。可以看到,这一数字远远不能解释人均现金持有量。因此,合法的经济活动只能解释全部现金持有量中的一小部分。大部分的现金是在合法的、税务完全合规的经济活动之外的,而且占比极大。灰色经济中的超级现金需求以上结论我们已经知道,大量的现金都在灰色或违法的经济地带中流通。这其中包含大量赤裸裸的违法活动,比如,逃税、毒品交易、敲诈勒索、贿赂、贩卖人口以及洗钱等不一而足。从各类公开可见的报道中的现金量,就可见一斑了。现金可以极度方便逃税,个人经营者通过大量使用现金进行交易,低报经营收入。还是以美国为例(美国具有更加全面的数据),IRS(美国国税局)在2006年通过调查显示,IRS发现税收缺口(自愿缴纳税款和应缴税款之间的差额)超过了4500亿美元。这一差额由原因包括低报营业收入、工资收入以及租赁收入等。其中,IRS预计可收回650亿美元,剩下3850亿美元的税收净缺口,而这些差额中超过60%是由于现金交易所导致的。而在2006年,3850亿美元占比当年联邦税收比重为14%、占当年GDP比为 2.7%。除了偷税漏说外,毒品交易中的现金需求首当其冲。2014年,墨西哥当局在绰号“矮子”的大毒枭古兹曼家中,搜出来的现金高达2亿美元。电影《绝命毒师》中甚至普及了,如何借道合法的现金密集型业务(如酒店等)洗白脏钱的方式。甚至有一种说法:全部美元纸币中大约有90%沾染了可卡因,尽管有些夸张,单页足见现金与毒品交易关系的密切性。其次则是腐败,使用现金来贿赂官员。世界银行曾调查,2001-2002年,全球用于行贿的支出大约在1万亿美元。美国国会议员就曾在2010年,被FBI在冰箱里发现的饼皮中用锡箔包裹的9万美元现金。前文提到的大毒枭“矮子”古兹曼也曾用藏匿的5000万美元打通各个关节,得以第二次越狱。其实这种现象其实在国内也时有发生,并见诸报道。如2015 年在某官员家中查出2.3亿元的巨额受贿现金;2018 年,泉州警方破获一起网络赌博案,涉案人员家中搜出8000 万元现金等。其他还有人口走私、恐怖主义融资、假币、偷税漏税等各种利用现金进行洗钱的非法活动。显然,非法的大额现金使用,极大的增加了社会的成本。因此需要合理、严格的监管。世界各国都是如何管理大额现金的使用的世界各国普遍建立了一系列较为系统完善的大额现金管理体系。除了反洗钱框架下的交易报告、出入境申报等较为传统常规的措施外,出于降低社会成本、增加税收、打击恐怖融资考虑,各国还采取从严、从紧管理措施,预防和遏制非法大额现金使用。中国也同样如此,央行试点“大额现金管理制度”便是其中重要的制度之一。其一,银行账户存取现金限制。如意大利自2016 年11 月起规定,每日从银行取款超过1000 欧元或每月取款超过5000 欧元的用户,将被锁定为“假设逃税人”调查对象。俄罗斯规定银行限制日取现额度。匈牙利规定增值税缴纳者必须开立银行账户,每月现金限额为150万福林。其二,设置现金交易限额。法国、意大利、西班牙等13 个欧洲国家,现金交易限额在1000 欧元到1.5 万欧元之间。俄罗斯、印度、墨西哥、以色列、越南等国也设置现金交易限额,限额从等值4500 美元到2.5 万美元不等。欧债危机后,很多欧洲国家出于控制国内地下经济、打击逃税漏税考虑,规定现金交易限额,有的还根据居民和非居民、自然人和机构等主体设置差异化的限额。法国、意大利、西班牙等13 个欧洲国家,现金交易限额在1000 欧元到1.5 万欧元之间。除了欧盟国家,设置现金交易限额的国家还有俄罗斯、印度、墨西哥、牙买加、乌拉圭、以色列、越南等,限额从等值4500 美元到2.5 万美元不等。其三,限制公共资金使用现金。法国规定交纳税费、罚款、医院账单超过300 欧元时,不能使用现金。韩国规定政府部门部分开支在50 万韩元以上必须通过信用卡支付。越南规定除财政部或越南国家银行特别允许的现金支付交易外,使用国家预算或资本的组织不得使用现金付款。其四,限制特定领域使用现金。意大利规定租金不得使用现金支付。韩国规定特定行业年营业额在3亿美元以上的企业,限额以上的招待费等必须通过信用卡支付。其五,大额现金存取收费。各国金融机构自行收费较为普遍,如美国、英国、日本等对个人和单位现金存取收费。美联储对存款机构每季度取款超过875 捆(每捆1000 张)的部分按照每捆5 美元收取费用。最后,部门间协同配合。美国联邦金融犯罪执法网络收集金融交易信息并分析整理,与相关部门进行传递共享。澳大利亚、英国等过都与各自的警察局、国家税务局等机构贡献报告和分析。现金有罪,取消现金可以么不仅限制大额现金,甚至取消现金,推行无现金社会,这确实是一部分人的观点。部分国家也在大力的推行无现金社会,在疫情的影响下,这一进程还被加速了。因为无现金社会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减少偷税漏税、减少假币威胁、减少公共健康安全等……然而,负面影响同样巨大。例如个人隐私保护问题,应对停电等紧急情况,网络犯罪之害,低收入群体无银行账户,弱势群体如何使用等……更重要的是,货币是一种真正的全民使用的物品,其承载和表现形式也需要符合人们最基本的使用诉求。现金,每个人都可以持有,但是又如何要求每个人都要一个银行账户和用于支付的设备呢?
你有多久没使用现金了?我想每一个被问到这个问题的人,都要思考几十秒。在移动支付、银行卡交易已十分便捷的今天,现金似乎扮演着一个无感的补充角色。日常生活中现金使用程度的下降,让很多人产生习以为常的错觉,现金似乎在逐渐消失。所以,当央行发布“大额现金管理试点”的通知时,很多吃瓜网友都提出了质疑。一是“有必要吗?”,以及“自己的钱,自己的财产信息,凭什么登记?”首先来看有没有必要,答案是肯定的。但是,为什么有必要?大额现金“逆势”狂飙按照人们的日常认知,在银行卡交易、电子支付越来越便捷的时代,现金交易理应越来越少,如果考虑经济的增长和交易的增长,即便现金交易的绝对额增加,其在经济活动中的占比应该是下降的。但事实并非如此,现实中纸币的流通数量非常巨大,大到巢湖一般人想象。同时,现金的交易的增速也很快。据2017 年央行的一份调查统计,个别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现金存取业务中单笔超过10 万元的业务占比,笔数不及1%,金额接近27%,有的客户单次取款超过亿元现金,如今多元化支付方式快速发展,这些情形显然不合常理。同时,2017年8-9月央行根据互联网抽样调查进行保守估算,我国流通中去向不明的现金规模达万亿元以上。国外同样如此。例如澳大利亚,银行卡在2016 年就取代现金成为主要支付手段,但截至2018 年6 月其现金流通张数却增长了7%。肯尼亚有较为普遍的移动支付,但近年来现金需求每年增速仍超过8%。从世界范围来看,现金流通量增长也是普遍现象。2001至2014 年,包括美国、欧元区、日本等在内的72 个国家和地区现金流通量与名义GDP 的比例从6.5% 增至8.5%(见图1)。如此大的流通量和现金交易占比,显然并不正常,其中有一部分现金的流向和交易并不明朗。问题是,在所有的交易中,非正常的现金交易有多少?如果极少,当然并不需要专门的监管政策来管理。对此,不妨看一个调查。合法经济活动需要多少现金?从流通中的现金持有主体来看,主要有企业、银行、个人消费者。总体来看,企业在现金管理中非常讲究效率,因此它们持有的现金只占全部流通中现金的一小部分。在上世纪90年代就有研究显示,企业的现金在全部流通现金中的占比不超过2%,随着零售交易中的非现金交易的快速提升,企业持有的现金占比肯定是下降的。对于银行,2016年2月,美国的银行库存现金加上ATM中的现金共750亿美元,其中610亿是法定准备金,计入流通现金仅有140亿,占彼时流通中现金总量比重仅为0.9%。除此之外就是消费者持有的现金。2012年美国的“消费者支付选择调查”和“消费者支付选择日记”调查数据显示,调查对象人均现金持有量为46美元,中位数为25美元,即便包括在不动产中存放的现金在内,每位调查参与者平均所持有的现金量为250美元。而根据同年美联储和统计数据计算,全美(国内)人均持有4200美元,调查结果和统计显示的人均持有现金量相差甚远。也就是说,总体看,企业、银行、个人消费者持有现金占全部流通现金比例的数量级大约在10%以内。欧洲央行也根据其调查结果认为,2008年年底全部发行在外的7500亿欧元纸币中,个人和公司持有的现金数量总共为1000亿欧元,占比在13%左右。其他各国同样如此。2014年澳大利亚、德国、法国等七国中央银行联合调查显示,消费者对现金的需求并不能解释现存的现金供应量(见表1)。假定德国和法国手持现金和在不动产中存放现金的比例与美国的类似,那么德国人均持有的欧元现金量约500至600美元,法国则为285至340美元。可以看到,这一数字远远不能解释人均现金持有量。因此,合法的经济活动只能解释全部现金持有量中的一小部分。大部分的现金是在合法的、税务完全合规的经济活动之外的,而且占比极大。灰色经济中的超级现金需求以上结论我们已经知道,大量的现金都在灰色或违法的经济地带中流通。这其中包含大量赤裸裸的违法活动,比如,逃税、毒品交易、敲诈勒索、贿赂、贩卖人口以及洗钱等不一而足。从各类公开可见的报道统计中的现金量,就可见一斑了。首先,现金可以极度方便逃税,个人经营者通过大量使用现金进行交易,低报经营收入。还是以美国为例,IRS(美国国税局)在2006年通过调查发现,税收缺口(自愿缴纳税款和应缴税款之间的差额)超过了4500亿美元。这一差额产生的原因包括低报营业收入、工资收入以及租赁收入等。其中,IRS预计可收回650亿美元,剩下3850亿美元的税收净缺口,其中超过60%是由于现金交易所导致的。而在2006年,3850亿美元占比当年联邦税收比重为14%、占当年GDP比重为 2.7%。其次,除了偷税漏说外,毒品交易中的现金需求也不小。2014年,墨西哥当局在绰号“矮子”的大毒枭古兹曼家中,搜出来的现金高达2亿美元。电影《绝命毒师》中甚至普及了如何借道合法的现金密集型业务(如酒店等)洗白脏钱的方式。甚至有一种说法:全部美元纸币中大约有90%沾染了可卡因,尽管有些夸张,但也足见现金与毒品交易关系的密切性。再次是腐败,即使用现金来贿赂官员。世界银行曾调查,2001-2002年,全球用于行贿的支出大约在1万亿美元。美国国会议员就曾在2010年被FBI在家中搜出用锡箔包裹的9万美元现金。前文提到的大毒枭“矮子”古兹曼也曾用藏匿的5000万美元打通各个关节,得以第二次越狱。其实这种现象,国内也有。如2015 年在某官员家中查出2.3亿元的巨额受贿现金;2018 年,泉州警方破获一起网络赌博案,涉案人员家中搜出8000 万元现金等。其他还有人口走私、恐怖主义融资、假币、偷税漏税等各种利用现金进行洗钱的非法活动。显然,非法的大额现金使用,极大的增加了社会的成本,因此需要合理、严格的监管。国外是怎么管理大额现金使用的?世界各国普遍建立了一系列较为系统完善的大额现金管理体系。除了反洗钱框架下的交易报告、出入境申报等较为传统常规的措施外,出于降低社会成本、增加税收、打击恐怖融资考虑,各国还采取从严、从紧管理措施,预防和遏制非法大额现金使用。中国也同样如此,央行试点“大额现金管理制度”便是其中重要的制度之一。其一,银行账户存取现金限制。如意大利自2016 年11 月起规定,每日从银行取款超过1000 欧元或每月取款超过5000 欧元的用户,将被锁定为“假设逃税人”调查对象。俄罗斯规定银行限制日取现额度。其二,设置现金交易限额。法国、意大利、西班牙等13 个欧洲国家,现金交易限额在1000 欧元到1.5 万欧元之间。俄罗斯、印度、墨西哥、以色列、越南等国也设置现金交易限额,限额从等值4500 美元到2.5 万美元不等。其三,限制公共资金使用现金。法国规定交纳税费、罚款、医院账单超过300 欧元时,不能使用现金。韩国规定政府部门部分开支在50 万韩元以上必须通过信用卡支付。越南规定除财政部或越南国家银行特别允许的现金支付交易外,使用国家预算或资本的组织不得使用现金付款。其四,限制特定领域使用现金。意大利规定租金不得使用现金支付。韩国规定特定行业年营业额在3亿美元以上的企业,限额以上的招待费等必须通过信用卡支付。其五,大额现金存取收费。各国金融机构自行收费较为普遍,如美国、英国、日本等对个人和单位现金存取收费。美联储对存款机构每季度取款超过875 捆(每捆1000 张)的部分按照每捆5 美元收取费用。最后,部门间协同配合。美国联邦金融犯罪执法网络收集金融交易信息并分析整理,与相关部门进行传递共享。澳大利亚、英国等国都与各自的警察局、国家税务局等机构共享报告和分析。现金有罪,取消现金可以么?不仅限制大额现金,甚至取消现金,推行无现金社会,这确实是一部分人的观点。部分国家也在大力的推行无现金社会,在疫情的影响下,这一进程还被加速了。因为无现金社会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减少偷税漏税、减少假币威胁、减少公共健康安全等……然而,负面影响同样巨大。例如个人隐私保护问题,应对停电等紧急情况,网络犯罪之害,低收入群体无银行账户,弱势群体如何使用等……更重要的是,货币是一种真正的全民使用的物品,其承载和表现形式也需要符合人们最基本的使用诉求。现金,每个人都可以持有,但是又如何要求每个人都有一个银行账户和用于支付的设备呢?参考资料:1、肯尼斯S·罗格夫著,纪晓峰等译,《无现金社会:货币的未来》,机械工业出版社,20182、中国人民银行课题组,《额现金管理国际经验及启示》,中国金融,20193、新周刊,《2016语录》,中信出版社,2017特别提示:近日,苏宁金融研究院发布了《2020互金二季报》,读者可在“苏宁金融研究院”公众号后台回复“2020互金二季报”,一键获取网盘链接和提取码。
图片来源:微摄 近年来,信用卡业务发展较快,已成为银行零售业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促进居民消费、方便居民生活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使用信用卡过程中的问题也日益突显。根据信用卡业务的一些投诉热点和消费误区,中国银保监会消费者权益保护局发布2020年第四号风险提示提醒消费者:应正确认识信用卡功能,合理使用信用卡,树立科学消费观念,理性消费、适度透支。 一是科学认识信用卡功能。信用卡的主要作用是满足金融消费者日常、高频、小额的消费需求,方便消费者生活。但有些消费者过度依赖信用卡透支消费,背负了超出其偿还能力的大额信用卡贷款,甚至陷入“以贷还贷”“以卡养卡”的境况,导致资金紧张、还款压力倍增等问题。还有消费者将信用卡借款违规用于房地产、证券、基金、理财等非消费领域,放大资金杠杆,易导致个人或家庭财务不可持续,并会承担相应后果,也致使金融机构风险累积。消费者应当正确认识信用卡功能,理性透支消费,不要“以卡养卡”“以贷还贷”,更不要“短借长用”,合理发挥信用卡等消费类贷款工具的消费支持作用。 二是合理使用信用卡。信用卡如有欠款或拖欠年费情况,会产生息费成本,也可能影响个人征信。消费者在申请、使用信用卡时,应充分了解信用卡计结息规则、账单日期、年费/滞纳金/超限费收取方式等信用卡相关信息。信用卡分期还款和最低还款方式可以暂时缓解压力,但也会产生相应的费用和利息,消费者应当合理选择信用卡分期还款或最低还款方式,避免信用卡逾期。 三是要树立理性消费观念。在使用信用卡消费时,消费者应合理规划资金,做好个人或家庭资金安排和管理。考虑自身实际需求、收支状况理性消费,坚持“量入为出”的科学消费观念,做好个人或家庭财务统筹,防止因为过度消费而影响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