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自网络 据搜狐财经统计,8月22日-8月28日期间,银保监会共计发出罚单59张,总金额为1.04亿元,为今年以来单周罚金总额的新峰值。其中,保险类罚单11张,涉及6家保险公司,总罚金为90.6万元;银行类罚单48张,涉及15家银行和1位个人,罚金总额达1.03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本周银保监会总局发出两张千万级巨额罚单,刷新年内单张罚金最高排名,农业银行被罚没5316.6万元,建设银行被罚3920万元。 银行业:48张罚单累计金额破亿元,农行、建行领巨额罚单 本周银行业共领罚单48张,涉及15家银行,其中国有行3家、股份行2家、城商行1家、农商行及村镇银行9家,总罚金为1.03亿。 其中占受罚银行数1/5的3家国有大行——农行、建行、工行——罚金总额占本周银行业罚金总额的96.5%,为9950.6万元;占罚单总数的60%,为29张。 农业银行为本周罚金总数和罚单总数的双料“冠军”,农业银行总行及其两家分行一支行共收15张罚单,总金额5430.6万元。 8.22-8.28农行罚单一览 8月28日,针对农业银行风险管理及内控有效性现场检查发现的向关系人发放信用贷款、贴现资金直接回流至银行承兑汇票出票人等共计24项违法违规行为,银保监会依法对该行罚没合计5315.6万元,并对相关责任人员给予行政处罚。 这也是截至目前,2020年的第一大罚单。而银保监会开出的上一张5千万级以上单张罚单,则要追溯至2018年对浦发银行开出两张金额分别为4.62亿和5855.927万的巨额罚单。 图片截取自银保监会官网 分析农行此番被罚原因,搜狐财经发现,主要集中在信贷和不良处置领域,包括:向关系人发放信用贷款、流动资金贷款被用于固定资产投资、超过实际需求发放流动资金贷款、贷后管理缺失导致企业套取扶贫贷款资金用于房地产开发、贴现资金直接回流至银行承兑汇票出票人、贷款资金直接转存银行承兑汇票保证金等。 此外,在银行理财和内控领域,农行也被披露具有违法违规行为,如销售非保本理财产品违规出具承诺函、面向一般个人投资者销售的理财产品投向股权投资、对小微企业不当收费、未按规定报送案件等。 对此,银保监会做出没收违法所得55.3万元,罚款5260.3万元,罚没合计5315.6万元的行政处罚,并有自总行到分支机构的农行多位相关人士被处以警告、警告并处罚款5万元或终身禁止从事银行业工作。 同日,银保监会公告,针对建设银行同业和理财(资管)业务现场检查发现的理财资金违规投资房地产、未做到理财业务与自营业务风险隔离等多项违法违规行为,银保监会依法对该行罚款3920万元,并对相关责任人员给予行政处罚。 图片截取自银保监会官网 银保监罚决字〔2020〕32号内容显示,因内控管理不到位、理财资金违规投资房地产、逆流程开展业务操作、违规为理财产品提供隐性担保、同业投资违规接受担保等共计8项集中在理财和同业投资领域的问题,建行被处以3920万元的行政处罚。 同时,该行多名高管也被处罚,其中时任建行重庆中山路支行行长,因利用伪造授信文件违规提供担保,利用未发行的保本理财产品违规提供担保,而被终身禁止从事银行业工作。 此外,工商银行南宁分行、广西区分行、上海长宁支行、大连沙河口支行、金华兰溪支行因在本周因信贷和内控管理等问题,分别被处25-150万不等的罚款,累计金额达565万元。 保险业:一周累计罚金超90万元,因财务数据不真实华安财险被罚25万 8.22-8.28保险业罚单一览 本周保险业共受罚单11张,涉及6家保险公司,包括新华保险、百年人寿等,总罚金为90.6万元。其中百年人寿领罚单数最多,为三张;华安财险受罚金最多,共30万元。 8月25日,大连监管局罚单信息显示,因在保险销售中存在不实陈述和误导宣传行为而被处罚款12万元,此外两名相关责任人被警告并分处罚款4、5万元。 26日,江苏监管局对华安财险江苏分公司开出25万元罚单,这也是本周保险业最大额单张罚单。苏银保监罚决字〔2020〕24号显示,华安财险此次被罚,因存在财务数据不真实的违法行为。 监管动态:银保监会发布《健全银行业保险业公司治理三年行动方案(2020-2022年)》 为进一步加强公司治理监管,推动健全银行业保险业公司治理,近日,银保监会在监管系统内印发了《健全银行业保险业公司治理三年行动方案(2020-2022年)》并就相关问题答记者问。 《方案》围绕公司治理各个方面规划了一系列重点工作安排,是今后三年我国银行业保险业公司治理监管的行动指南。 明确要坚持问题导向、标本兼治、分类施策、统筹推进的原则,聚焦主要问题、弥补制度短板、强化差异化监管、注重工作整体性和协同性。力争通过三年努力,初步构建起中国特色银行业保险业公司治理机制。
记者8月28日从银保监会获悉,为进一步深化银行业保险业公司治理改革、加强公司治理监管,持续提升我国银行业保险业公司治理的科学性、稳健性和有效性,银保监会日前印发《健全银行业保险业公司治理三年行动方案(2020-2022年)》。 方案显示,总体目标是力争通过3年时间的努力,推动我国银行业保险业进一步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率先落实《二十国集团/经合组织公司治理原则》,初步构建起中国特色银行业保险业公司治理机制。 银保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表示,党的领导是做好一切金融工作的根本保证,是中国特色银行业保险业公司治理的本质特征。方案将推动党的领导与公司治理有机融合放在首要位置,强调要推动国有机构党组织切实发挥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的领导作用。 “今年要进一步明确并推动国有机构认真落实党的领导融入公司治理的具体要求,如制定和完善党委前置研究讨论的重大经营管理事项清单并严格落实。明后年要持续探索完善党的领导与公司治理有机融合的方式和路径,如研究完善国有机构党组织与董事会、监事会之间的沟通机制等。”银保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表示。 开展公司治理全面评估方面,银保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表示,公司治理全面评估,是监管部门及时准确掌握行业公司治理全貌,推动机构改进公司治理薄弱环节,提升公司治理质效最重要的方式之一。巴塞尔委员会《银行公司治理原则》等国际规则突出强调各国监管部门应当采取措施全面评估机构的公司治理。 “方案明确,今年要压实评估责任、严把评估标准、强化问责处罚、进行适度披露、推动问题整改,确保首次银行保险机构公司治理全面评估取得实效;明后年要重点抓好评估结果应用和难点问题整改,完善评估制度和工作机制,更好发挥公司治理全面评估对健全行业公司治理的引领作用。”银保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表示。 规范股东行为方面,2020年深入整治股权与关联交易乱象,同时着力完善大股东行为约束机制;2021年侧重于健全中小股东权益保障机制,推动股东股权存量问题整改;2022年进一步探索完善银行保险机构股东治理机制。 提升董事会等治理主体的履职质效方面,2020年重点规范董事、监事和高管人员的履职行为;2021年侧重于健全董事会、监事会和高管层的运作机制;2022年进一步推动机构建立并严格执行高标准的职业道德准则,并持续优化各治理主体的工作机制。 银保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表示,良好的公司治理是金融机构长期稳健运行的前提和基础。银行保险机构外部性强、财务杠杆率高、信息不对称性严重,公司治理的缺陷往往成为其风险的主要诱因。“今年是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攻坚战的收官之年,通过加强公司治理监管推动银行保险机构健全公司治理机制具有突出的重要性和紧迫性。”银保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表示,制定出台方案是银保监会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完善金融机构公司治理一系列决策部署的重要举措,将全面提升公司治理监管的系统性、针对性和前瞻性,推动我国银行业保险业切实提升公司治理质效。 据悉,方案在监管系统内印发,是银保监会加强和完善公司治理监管、推动行业提升公司治理质效的行动指南。方案不属于行政规范性文件,不直接作为监管执法依据。
“不管今后疫情变化怎么样,经济发展怎么样,风险怎么样,一定要夯实银行的资本基础,确保银行有足够的资本来抵御风险。另一方面,要加大拨备,虽然我们今年降低了拨备覆盖率要求,但对于金融机构还是要按照预期信用损失法来计提拨备,把风险防范做在前面,做到早发现、早处置、早预防,使风险消灭在萌芽状态。”8月25日,银保监会首席风险官兼新闻发言人肖远企在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表示。 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之下,实体经济受到了比较大的影响,而这种风险正在从实体经济向金融体系传导。近几个月,央行、银保监会等多部门密集发声,释放进一步强化金融风险防控的政策信号。而在防控金融风险以及帮扶小微企业等方面,监管还将出台哪些举措? 禁止存贷挂钩、强制搭售保险 根据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今年要推动金融系统全年向各类企业合理让利1.5万亿元,其中银行部门减免收费也是重要途径之一。 肖远企表示,银行的收入主要分两个部分,一是利息收入,二是费用收入。费用收入是银行收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减费让利是过去几年银保监会一直在倡导和督促的一项重要措施,能不收就不收,能少收就少收,重点包括不允许银行机构对企业和个人乱收费、整治高收费、坚决清理和严格处罚隐性收费、整治附加收费等。” 肖远企介绍,今年以来,在整治收费方面采取了更大的力度和措施,从多方面渠道来实现合理让利目标。首先,开展了专项监管检查;其次,公开通报典型案例,增加了对违规银行管理层、董事会的压力,同时对其他银行也是一个警示,敲响了警钟;第三,加强制度建设,治标和治本相结合。间接新增减费让利,包括禁止存贷挂钩和强制搭售保险,加强第三方机构管理来推动整体的降费。 肖远企表示,下一步,银保监会将持续推进银行业落实减费让利政策,规范收费行为,整治各种形式的乱收费,督促银行加强对第三方助贷等合作机构的管理,规范银保合作,聚焦减轻企业负担,支持实体经济发展。 防止大股东操纵和内部人控制 疫情冲击下,风险正从实体经济向金融体系传导,金融如何更好地在稳增长的同时做好风险防控? 对此,肖远企业表示,监管主要采取了一些前瞻性措施来对冲风险。包括督促银行保险机构继续加大服务实体经济的力度,督促这些机构做好压力测试,并且做好应急预案、加大不良处置力度、化解存量风险、坚决遏制增量风险、做好资本和拨备工作等多个方面。 在化解存量风险方面,肖远企称,主要是针对已经形成的突出风险点,比如高风险机构、高风险业务和高风险地区所存在的风险,与有关部门、地方政府一起,一对一地制定化解方案,这些方案的制定和督促落实目前都在有序开展,很多已经产生了非常好的效果。 此外,肖远企强调,坚决遏制增量风险主要是防止新增风险快速集聚,其中强化公司治理是关键一环,也是防风险的“牛鼻子”,特别要防止大股东操纵和内部人控制。同时,也要督促机构建立全面风险管理体系,使机构对内部的风险管理做到全覆盖,覆盖所有人、所有网点、所有业务、所有环节。另外要加强问责,已经对很多银行保险机构和相关责任人进行了问责,有的已经公布,问责力度非常大,形成了强大震慑。 两方面着手破解首贷难 缺信息、缺渠道、征信少、评估难,首贷难一直是小微企业融资难题的关键一环。下一步,帮扶因疫情遇困的小微企业融资,提高小微企业首贷率,金融部门还会有哪些举措? 银保监会普惠金融部主任李均锋在发布会上称,解决小微企业首贷难主要以两方面作为抓手。一是解决缺信息的问题,银保监会正在打通金融信用信息和政府公共信息、企业信息,在各地推动组建中小企业信用信息平台;二是解决缺担保、缺抵押的问题,当前银保监会正大力推动政府性担保机构发挥作用,提高对小微企业贷款的担保覆盖率。 “通过这两个主要手段,解决小微企业首贷中的缺信息和缺信用的问题,还是比较有效的。”李均锋表示,今年以来,银行新发放的小微企业贷款中,首贷户占到了16%左右,比去年提高了11个百分点,效果还是比较明显的。
近日,银保监会新闻发言人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坚定支持中资金融机构依法合规开展业务,为包括香港居民和企业在内的所有客户提供良好的金融服务。同时,新闻发言人还就普惠金融发展、上半年商业银行净利润同比下降、金融业对外开放措施落实进展等市场上较为关心的问题,作了回答。 发言人表示,一直以来,银保监会注重引导各类银行保险机构按照成本可算、风险可控、商业可持续的原则开展普惠金融业务。越来越多的机构积极践行普惠金融,服务质效和风险管控同步提高。截至6月末,全国银行业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13.7万亿元,同比增速28.4%,较各项贷款高15.3个百分点。上半年新发放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平均利率5.94%,较2019年全年平均利率下降0.76个百分点。 截至6月末,不良普惠小微贷款余额0.4万亿元,较年初增长9.25%,不良率2.99%,较各项贷款不良率高0.88个百分点。发言人表示,目前的不良率水平,已接近原来设定的容忍限度。但是考虑疫情是世纪性灾难,经济完全恢复正常仍需金融做出更大贡献。“金融系统感到很有信心的是,目前普惠金融不仅取得量的提升,也获得质的飞越。通过改革开放、科技赋能和加强管理,普惠金融正逐步实现精准滴灌,信用风险总体上完全可控。” 今年上半年,商业银行累计实现净利润1万亿元,同比下降9.4%,增速较去年同期下降15.86个百分点。“虽然净利润有所下降,但行业整体运行平稳,发展基础更加坚实。截至6月末,商业银行流动性覆盖率142.4%,拨备覆盖率182.4%,资本充足率14.21%,主要指标均处于合理区间。” 对于银行业净利润下降,发言人分析了两方面原因:一是持续向实体经济让利,二是不良处置和拨备计提力度加大。 “下一步,银保监会将继续指导银行保险机构提高服务实体经济质效,以更有力度的举措,推动国民经济的全面恢复和高质量发展。在稳增长的同时,做好防风险各项工作。”发言人表示,根据今年的实际情况,银行系统计划全年处置不良资产3.4万亿元左右,比去年增加1.1万亿元。银行业抵御风险的能力会进一步增强。 最近,美国国务院和财政部以所谓“破坏香港自治”为由,宣布制裁11名中国中央政府部门和香港特区官员,有海外媒体认为可能影响所涉相关金融服务。 对此,发言人表示,坚定支持中资金融机构依法合规开展业务,为包括香港居民和企业在内的所有客户提供良好的金融服务。“目前,香港金融市场总体运行平稳,联系汇率制度基础稳固,这也反映出国际市场对香港充满信心。祖国内地是香港繁荣稳定的坚强后盾。我们坚信,香港的国际金融中心地位不但不会削弱和动摇,而且未来还会更加繁荣更加稳固。” 近年来,我国金融业对外开放步伐明显加快,银保监会陆续出台几十项对外开放措施。对于目前的落实情况,发言人表示,2018年以来陆续出台了34条银行业保险业对外开放措施。目前相关法规制度修订基本完成,同时,监管流程也不断完善,审批速度大大加快。外资在华新设机构数量明显增加,尤其是一批专业化特色机构纷纷落地。 “银保监会将坚定不移地履行开放承诺,在确保金融安全的前提下,继续稳步提升银行业保险业对外开放水平,不断改进完善监管方式方法,增强开放条件下金融管理能力和风险防控能力。”发言人表示。
近日,《金融时报》等媒体记者就市场上较为关心的问题,采访了中国银保监会新闻发言人,现将采访情况汇总如下。 问题一:近年来,我国普惠金融发展很快,特别是今年上半年,银行业金融机构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同比增长28.4%,五家大型银行较年初增长34.6%,这是在其他国家都看不到的速度,会不会增加很大风险? 答:大力发展普惠金融,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也有利于促进金融业可持续均衡发展。金融部门积极响应党中央号召,主动回应人民群众关切,持续加大对小微、三农等薄弱领域支持力度,推动普惠金融事业取得长足进步,有力支持了经济社会稳定发展。今年上半年遭受百年未遇的疫情冲击,金融必须以超常力度支持小微企业稳定发展。 一直以来,银保监会注重引导各类银行保险机构按照成本可算、风险可控、商业可持续的原则开展普惠金融业务。越来越多的机构积极践行普惠金融,服务质效和风险管控同步提高。中小银行利用贴近社区贴近企业的优势,努力深耕细作,互联网银行的数字化信贷为上千万户企业提供流动资金。国有大型银行在资金、网点、技术和客户等方面有良好基础,发展普惠金融也能形成其独特优势。特别重要的是,一些银行加快数字化转型,改进业务流程,创新服务模式,在普惠金融领域既有效挖掘了潜在需求,又明显提升了风险管控能力。如今年3月,建设银行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成功突破万亿元,不良率控制在1%以内,这在传统模式下是难以实现的。到6月末,全国银行业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13.7万亿元,同比增速28.4%,较各项贷款高15.3个百分点。上半年新发放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平均利率5.94%,较2019年全年平均利率下降0.76个百分点。 截至6月30日,不良普惠小微贷款余额0.4万亿元,较年初增长9.25%,不良率2.99%,较各项贷款不良率高0.88个百分点。目前的不良率水平,已接近原来设定的容忍限度。但是,考虑新冠疫情是世纪性灾难,经济完全恢复正常,仍需金融做出更大贡献。保企业、稳就业也就是保银行、稳金融。所以近期的金融风险 成本上升,既是正常的也是必要的。金融系统感到很有信心的是,目前普惠金融不仅取得量的提升,也获得质的飞越。通过改革开放、科技赋能和加强管理,普惠金融正逐步实现精准滴灌,信用风险总体上完全可控。 问题二:上半年,银保监会联合五部委下发《中小银行深化改革和补充资本工作方案》,很多地方已着手具体实施,请问目前进展情况如何? 答:经国务院批准,上半年,六部委联合印发了中小银行深化改革和补充资本工作方案,目前各省市的相关工作正在推进之中。监管部门主要是发挥专业指导作用,具体有几个方面: 一是配合地方政府制定中小银行深化改革、补充资本和化解风险的实施方案。根据要求,各地要将落实地方党的领导责任、国有金融资本管理责任和属地风险处置责任紧密结合起来,金融管理部门承担监管责任。目前我们的当务之急主要是,配合地方政府摸清风险底数、组织清产核资并据此“一行一策”制定实施方案。二是支持地方政府继续通过多种市场化途径引进投资,增强中小银行资本实力。同时,通过发行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认购中小银行可转换债券等合格资本工具,帮助中小银行补充资本金,夯实发展基础。三是健全公司治理机制。将党的领导融入公司治理各个环节,同时强化股权管理,依法清退问题股东,特别要加强新进入股东的资质审查。强化高管人员任职资格管理,推动职业经理人市场发展,严把行业准入关。建立健全透明高效、相互制衡、适应中小银行特点的公司治理机制。严防大股东操纵和内部人控制。四是坚守市场定位。督导中小银行切实回归本源、专注主业,坚决扭转盲目追求速度和规模的发展模式。引导深耕本地、下沉服务、不跨区域,严格限制通过贷款、投资、同业、非标等业务向外扩张。同时,注重维护地方金融组织体系完整性,尤其要保持农村金融机构县域法人地位总体稳定。五是加快廉洁金融文化建设。树立审慎稳健经营理念,增强风险意识合规意识,加大金融反腐力度,牢牢守住风险底线。 问题三:今年上半年商业银行净利润同比明显下降,主要原因是什么? 答:2020年上半年,商业银行累计实现净利润1万亿元,同比下降9.4%,增速较去年同期下降15.86个百分点。虽然净利润有所下降,但行业整体运行平稳,发展基础更加坚实。6月末,商业银行流动性覆盖率142.4%,拨备覆盖率182.4%,资本充足率14.21%,主要指标均处于合理区间。 银行业净利润下降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是持续向实体经济让利。今年以来,银行保险机构统筹兼顾近期和长远利益,按照商业可持续原则,通过降低利率、减少收费、财务重组和贷款延期还本付息等措施,前7个月已向实体经济让利8700多亿元。二是不良处置和拨备计提力度加大。上半年银行业金融机构累计处置不良贷款1.1万亿元,同比多处置1689亿元。同时,按照预期信贷损失的原则要求,计提减值准备1.3万亿元,同比增长34.4%。 下一步,银保监会将继续指导银行保险机构提高服务实体经济质效,以更有力度的举措,推动国民经济的全面恢复和高质量发展。在稳增长的同时,做好防风险各项工作。根据今年的实际情况,银行系统计划全年处置不良资产3.4万亿元左右,比去年增加1.1万亿元。银行业抵御风险的能力会进一步增强。 问题四:今年是决战决胜脱贫攻坚之年,请问银保监会在金融支持脱贫攻坚方面有哪些安排? 答:今年3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出席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银保监会深刻领会、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各项决策部署。尽管遭遇疫情冲击,我们坚持主动作为,及时制定采取有效措施,稳步推进金融扶贫工作。银保监会与国务院扶贫办联合印发通知,完善扶贫小额信贷政策安排。我们研究细化2020年扶贫工作重点任务,将金融支持深度贫困地区脱贫、银行业保险业定点扶贫、抵御洪涝灾害和支持灾后重建等工作引向深入。 经过各方共同努力,金融扶贫工作成效明显。截至6月末,全国金融精准扶贫贷款余额较年初增加3100多亿元。334 个深度贫困县各项贷款增速高于全国贷款平均增速3.73个百分点。全国扶贫小额信贷累计发放4735.4亿元,惠及全部建档立卡贫困户的1/3 以上。832 个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农村基础金融服务覆盖率达99.6%。农业保险向43.8万户贫困户支付保障赔款6.1亿元。 下一步,我们将保持金融帮扶政策总体稳定,聚焦“三区三州”等深度贫困地区,向未摘帽贫困县加大金融资源投入;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机衔接,推动金融支持和产业扶贫融合;开展金融助力决战决胜脱贫攻坚专项督查,确保扶贫惠民措施精准落地。 问题五:最近,美国国务院和财政部以所谓“破坏香港自治”为由,宣布制裁11名中国中央政府部门和香港特区官员,有海外媒体认为可能影响所涉相关金融服务。请问银保监会对此有什么看法? 答:美方有关行径粗暴干涉中国内政,严重违反国际法和国际关系基本准则,我们对此坚决反对。香港事务是中国内政,香港的经济、金融活动由特区政府管辖,任何外国政府无权插手。 长期以来,美国经常滥用所谓“长臂管辖”,利用金融霸权搞所谓“单边制裁”。美方将国内法凌驾国际法之上,对金融机构正常开展业务横加干涉,不仅缺乏法律效力,也违背市场经济原则,受到了国际社会的一致谴责。中国解放已经70多年,香港回归祖国已经20多年。今天如果还有人想使用过去强权政治的把戏欺侮中国人民,那从一开始就注定会彻底失败。香港是最重要的国际金融中心之一,涉及到许多国家和企业的经济利益,各国金融机构,包括美国的许多金融机构,都在香港有业务联系和商业存在。美方做出任何有损香港金融稳定的动作,都不仅是与中国人民故意为敌,而且也是与世界人民包括美国人民存心做对。美国是现行国际金融体系的最主要参与者,也是最大受益人,奉劝美国政府不要一意孤行,不要干搬起石头砸自己脚的事情。我们始终相信,合作和协商是解决中美经贸、金融问题的唯一正道。 我们坚定支持中资金融机构依法合规开展业务,为包括香港公民和企业在内的所有客户提供良好的金融服务。目前,香港金融市场总体运行平稳,联系汇率制度基础稳固,这也反映出国际市场对香港充满信心。祖国大陆是香港繁荣稳定的坚强后盾。我们坚信,香港的国际金融中心地位不但不会削弱和动摇,而且未来还会更加繁荣更加稳固。 问题六:近年来,我国金融业对外开放步伐明显加快,银保监会陆续出台几十项对外开放措施,请问目前落实进展如何? 答:近年来,银保监会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金融业对外开放决策部署,2018年以来陆续出台了34条银行业保险业对外开放措施。目前相关法规制度修订基本完成,同时,监管流程也不断完善,审批速度大大加快。外资在华新设机构数量明显增加,尤其是一批专业化特色机构纷纷落地。 2018年以来,银保监会共批准外资银行和保险公司来华设立近100家各类机构,其中包括外资独资或控股的保险公司和理财公司。今年上半年又有来自世界各地多家知名优质的外资银行保险机构获准批设。例如,美国贝莱德金融管理公司与建信理财有限责任公司、新加坡淡马锡旗下富登管理有限公司,在上海合资筹建由外资控股的贝莱德建信理财有限责任公司;美国安达保险集团增持华泰保险集团股份至46.2%,成为其最大股东;中法合资、中澳合资和中英合资的3家外资保险公司也分别下设了专门的资产管理公司;来自韩国的大韩再保险在华设立了再保险分公司。目前还有一些来自亚洲、欧洲和美洲的外资机构正在开展市场调研,有的已明确了扩大在华业务的计划,有的已递交了开设机构的初步申请。预计在今后一段时期将会有更多的外资机构参与到我国金融市场,成为我国金融业高质量发展的有生力量。 银保监会将坚定不移地履行开放承诺,在确保金融安全的前提下,继续稳步提升银行业保险业对外开放水平,不断改进完善监管方式方法,增强开放条件下金融管理能力和风险防控能力。
今年上半年,全球遭受百年未遇的疫情冲击,金融需要以超常力度支持小微企业稳定发展。目前,中小银行深化改革和补充资本方案进展情况如何?金融业对外开放落实进展怎样?上半年商业银行净利润同比明显下降,主要原因是什么?我国普惠金融发展很快,会不会给金融业增加很大风险? 近日,银保监会新闻发言人对上述热点问题一一回应。 银保监会新闻发言人在接受等媒体采访时表示,中小银行深化改革和补充资本工作方案,目前各省市的相关工作正在推进中。当务之急是要配合地方政府摸清风险底数、组织清产核资并据此“一行一策”制定实施方案。监管支持地方政府继续通过多种市场化途径引进投资,增强中小银行资本实力。同时,通过发行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认购中小银行可转换债券等合格资本工具,帮助中小银行补充资本金,夯实发展基础。 问题一:近年来,我国普惠金融发展很快,特别是今年上半年,银行业金融机构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同比增长28.4%,五家大型银行较年初增长34.6%,这是在其他国家都看不到的速度,会不会增加很大风险? 答:大力发展普惠金融,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也有利于促进金融业可持续均衡发展。金融部门积极响应党中央号召,主动回应人民群众关切,持续加大对小微、三农等薄弱领域支持力度,推动普惠金融事业取得长足进步,有力支持了经济社会稳定发展。今年上半年遭受百年未遇的疫情冲击,金融必须以超常力度支持小微企业稳定发展。 一直以来,银保监会注重引导各类银行保险机构按照成本可算、风险可控、商业可持续的原则开展普惠金融业务。越来越多的机构积极践行普惠金融,服务质效和风险管控同步提高。中小银行利用贴近社区贴近企业的优势,努力深耕细作,互联网银行的数字化信贷为上千万户企业提供流动资金。国有大型银行在资金、网点、技术和客户等方面有良好基础,发展普惠金融也能形成其独特优势。特别重要的是,一些银行加快数字化转型,改进业务流程,创新服务模式,在普惠金融领域既有效挖掘了潜在需求,又明显提升了风险管控能力。如今年3月,建设银行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成功突破万亿元,不良率控制在1%以内,这在传统模式下是难以实现的。到6月末,全国银行业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13.7万亿元,同比增速28.4%,较各项贷款高15.3个百分点。上半年新发放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平均利率5.94%,较2019年全年平均利率下降0.76个百分点。 截至6月30日,不良普惠小微贷款余额0.4万亿元,较年初增长9.25%,不良率2.99%,较各项贷款不良率高0.88个百分点。目前的不良率水平,已接近原来设定的容忍限度。但是,考虑新冠疫情是世纪性灾难,经济完全恢复正常,仍需金融做出更大贡献。保企业、稳就业也就是保银行、稳金融。所以近期的金融风险 成本上升,既是正常的也是必要的。金融系统感到很有信心的是,目前普惠金融不仅取得量的提升,也获得质的飞越。通过改革开放、科技赋能和加强管理,普惠金融正逐步实现精准滴灌,信用风险总体上完全可控。 问题二:上半年,银保监会联合五部委下发《中小银行深化改革和补充资本工作方案》,很多地方已着手具体实施,请问目前进展情况如何? 答:经国务院批准,上半年,六部委联合印发了《中小银行深化改革和补充资本工作方案》,目前各省市的相关工作正在推进之中。监管部门主要是发挥专业指导作用,具体有几个方面: 一是配合地方政府制定中小银行深化改革、补充资本和化解风险的实施方案。根据要求,各地要将落实地方党的领导责任、国有金融资本管理责任和属地风险处置责任紧密结合起来,金融管理部门承担监管责任。目前我们的当务之急主要是,配合地方政府摸清风险底数、组织清产核资并据此“一行一策”制定实施方案。二是支持地方政府继续通过多种市场化途径引进投资,增强中小银行资本实力。同时,通过发行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认购中小银行可转换债券等合格资本工具,帮助中小银行补充资本金,夯实发展基础。三是健全公司治理机制。将党的领导融入公司治理各个环节,同时强化股权管理,依法清退问题股东,特别要加强新进入股东的资质审查。强化高管人员任职资格管理,推动职业经理人市场发展,严把行业准入关。建立健全透明高效、相互制衡、适应中小银行特点的公司治理机制。严防大股东操纵和内部人控制。四是坚守市场定位。督导中小银行切实回归本源、专注主业,坚决扭转盲目追求速度和规模的发展模式。引导深耕本地、下沉服务、不跨区域,严格限制通过贷款、投资、同业、非标等业务向外扩张。同时,注重维护地方金融组织体系完整性,尤其要保持农村金融机构县域法人地位总体稳定。五是加快廉洁金融文化建设。树立审慎稳健经营理念,增强风险意识合规意识,加大金融反腐力度,牢牢守住风险底线。 问题三:今年上半年商业银行净利润同比明显下降,主要原因是什么? 答:2020年上半年,商业银行累计实现净利润1万亿元,同比下降9.4%,增速较去年同期下降15.86个百分点。虽然净利润有所下降,但行业整体运行平稳,发展基础更加坚实。6月末,商业银行流动性覆盖率142.4%,拨备覆盖率182.4%,资本充足率14.21%,主要指标均处于合理区间。 银行业净利润下降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是持续向实体经济让利。今年以来,银行保险机构统筹兼顾近期和长远利益,按照商业可持续原则,通过降低利率、减少收费、财务重组和贷款延期还本付息等措施,前7个月已向实体经济让利8700多亿元。二是不良处置和拨备计提力度加大。上半年银行业金融机构累计处置不良贷款1.1万亿元,同比多处置1689亿元。同时,按照预期信贷损失的原则要求,计提减值准备1.3万亿元,同比增长34.4%。 下一步,银保监会将继续指导银行保险机构提高服务实体经济质效,以更有力度的举措,推动国民经济的全面恢复和高质量发展。在稳增长的同时,做好防风险各项工作。根据今年的实际情况,银行系统计划全年处置不良资产3.4万亿元左右,比去年增加1.1万亿元。银行业抵御风险的能力会进一步增强。 问题四:今年是决战决胜脱贫攻坚之年,银保监会在金融支持脱贫攻坚方面有哪些安排? 答:今年3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出席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银保监会深刻领会、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各项决策部署。尽管遭遇疫情冲击,我们坚持主动作为,及时制定采取有效措施,稳步推进金融扶贫工作。银保监会与国务院扶贫办联合印发通知,完善扶贫小额信贷政策安排。我们研究细化2020年扶贫工作重点任务,将金融支持深度贫困地区脱贫、银行业保险业定点扶贫、抵御洪涝灾害和支持灾后重建等工作引向深入。 经过各方共同努力,金融扶贫工作成效明显。截至6月末,全国金融精准扶贫贷款余额较年初增加3100多亿元。334 个深度贫困县各项贷款增速高于全国贷款平均增速3.73个百分点。全国扶贫小额信贷累计发放4735.4亿元,惠及全部建档立卡贫困户的1/3 以上。832 个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农村基础金融服务覆盖率达99.6%。农业保险向43.8万户贫困户支付保障赔款6.1亿元。 下一步,我们将保持金融帮扶政策总体稳定,聚焦“三区三州”等深度贫困地区,向未摘帽贫困县加大金融资源投入;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机衔接,推动金融支持和产业扶贫融合;开展金融助力决战决胜脱贫攻坚专项督查,确保扶贫惠民措施精准落地。 问题五:近年来,我国金融业对外开放步伐明显加快,银保监会陆续出台几十项对外开放措施,请问目前落实进展如何? 答:近年来,银保监会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金融业对外开放决策部署,2018年以来陆续出台了34条银行业保险业对外开放措施。目前相关法规制度修订基本完成,同时,监管流程也不断完善,审批速度大大加快。外资在华新设机构数量明显增加,尤其是一批专业化特色机构纷纷落地。 2018年以来,银保监会共批准外资银行和保险公司来华设立近100家各类机构,其中包括外资独资或控股的保险公司和理财公司。今年上半年又有来自世界各地多家知名优质的外资银行保险机构获准批设。例如,美国贝莱德金融管理公司与建信理财有限责任公司、新加坡淡马锡旗下富登管理有限公司,在上海合资筹建由外资控股的贝莱德建信理财有限责任公司;美国安达保险集团增持华泰保险集团股份至46.2%,成为其最大股东;中法合资、中澳合资和中英合资的3家外资保险公司也分别下设了专门的资产管理公司;来自韩国的大韩再保险在华设立了再保险分公司。目前还有一些来自亚洲、欧洲和美洲的外资机构正在开展市场调研,有的已明确了扩大在华业务的计划,有的已递交了开设机构的初步申请。预计在今后一段时期将会有更多的外资机构参与到我国金融市场,成为我国金融业高质量发展的有生力量。 银保监会将坚定不移地履行开放承诺,在确保金融安全的前提下,继续稳步提升银行业保险业对外开放水平,不断改进完善监管方式方法,增强开放条件下金融管理能力和风险防控能力。 问题六:最近,美国国务院和财政部以所谓“破坏香港自治”为由,宣布制裁11名中国中央政府部门和香港特区官员,有海外媒体认为可能影响所涉相关金融服务。请问银保监会对此有什么看法? 答:美方有关行径粗暴干涉中国内政,严重违反国际法和国际关系基本准则,我们对此坚决反对。香港事务是中国内政,香港的经济、金融活动由特区政府管辖,任何外国政府无权插手。 长期以来,美国经常滥用所谓“长臂管辖”,利用金融霸权搞所谓“单边制裁”。美方将国内法凌驾国际法之上,对金融机构正常开展业务横加干涉,不仅缺乏法律效力,也违背市场经济原则,受到了国际社会的一致谴责。中国解放已经70多年,香港回归祖国已经20多年。今天如果还有人想使用过去强权政治的把戏欺侮中国人民,那从一开始就注定会彻底失败。香港是最重要的国际金融中心之一,涉及到许多国家和企业的经济利益,各国金融机构,包括美国的许多金融机构,都在香港有业务联系和商业存在。美方做出任何有损香港金融稳定的动作,都不仅是与中国人民故意为敌,而且也是与世界人民包括美国人民存心做对。美国是现行国际金融体系的最主要参与者,也是最大受益人,奉劝美国政府不要一意孤行,不要干搬起石头砸自己脚的事情。我们始终相信,合作和协商是解决中美经贸、金融问题的唯一正道。 我们坚定支持中资金融机构依法合规开展业务,为包括香港公民和企业在内的所有客户提供良好的金融服务。目前,香港金融市场总体运行平稳,联系汇率制度基础稳固,这也反映出国际市场对香港充满信心。祖国大陆是香港繁荣稳定的坚强后盾。我们坚信,香港的国际金融中心地位不但不会削弱和动摇,而且未来还会更加繁荣更加稳固。
8月22日,中国银保监会新闻发言人就市场较为关心的问题回答了记者提问。在发布会上,发言人表示,目前的不良率水平已接近原来设定的容忍限度。但经济完全恢复正常,仍需金融做出更大贡献。所以近期的金融风险成本上升,既是正常的也是必要的。普惠金融正逐步实现精准滴灌,信用风险总体上完全可控。以下为发布会问答实录:问:近年来,我国普惠金融发展很快,特别是今年上半年,银行业金融机构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同比增长28.4%,五家大型银行较年初增长34.6%,这是在其他国家都看不到的速度,会不会增加很大风险?答:大力发展普惠金融,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也有利于促进金融业可持续均衡发展。今年上半年遭受百年未遇的疫情冲击,金融必须以超常力度支持小微企业稳定发展。到6月末,全国银行业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13.7万亿元,同比增速28.4%。上半年新发放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平均利率5.94%,较2019年全年平均利率下降0.76个百分点。截至6月30日,普惠型小微贷款的不良余额为0.4万亿元,较年初增长9.25%,不良率2.99%,较各项贷款不良率高0.88个百分点。目前的不良率水平,已接近原来设定的容忍限度。但经济完全恢复正常,仍需金融做出更大贡献。所以近期的金融风险成本上升,既是正常的也是必要的。金融系统感到很有信心的是,目前普惠金融不仅取得量的提升,也获得质的飞越。通过改革开放、科技赋能和加强管理,普惠金融正逐步实现精准滴灌,信用风险总体上完全可控。问:上半年,银保监会联合五部委下发《中小银行深化改革和补充资本工作方案》,很多地方已着手具体实施,请问目前进展情况如何?答:上半年,六部委联合印发了中小银行深化改革和补充资本工作方案,目前各省市的相关工作正在推进之中。监管部门主要是发挥专业指导作用,具体有几个方面:一是配合地方政府制定中小银行深化改革、补充资本和化解风险的实施方案。目前我们的当务之急主要是,配合地方政府摸清风险底数、组织清产核资并据此“一行一策”制定实施方案。二是支持地方政府继续通过多种市场化途径引进投资,增强中小银行资本实力。三是健全公司治理机制,强化股权管理,依法清退问题股东。四是坚守市场定位,督导中小银行切实回归本源、专注主业。五是加快廉洁金融文化建设。问:今年上半年商业银行净利润同比明显下降,主要原因是什么?答:上半年商业银行累计实现净利润1万亿元,同比下降9.4%,增速较去年同期下降15.86个百分点。虽然净利润有所下降,但行业整体运行平稳,发展基础更加坚实。银行业净利润下降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是持续向实体经济让利。今年以来,银行保险机构通过降低利率、减少收费、财务重组和贷款延期还本付息等措施,前7个月已向实体经济让利8700多亿元。二是不良处置和拨备计提力度加大。上半年银行业金融机构累计处置不良贷款1.1万亿元。同时,按照预期信贷损失的原则要求,计提减值准备1.3万亿元,同比增长34.4%。根据今年的实际情况,银行系统计划全年处置不良资产3.4万亿元左右,比去年增加1.1万亿元。银行业抵御风险的能力会进一步增强。问:最近,美国国务院和财政部以所谓破坏香港自治为由,宣布制裁11名中国中央政府部门和香港特区官员,有海外媒体认为可能影响所涉相关金融服务。请问银保监会对此有什么看法?答:美方有关行径粗暴干涉中国内政,严重违反国际法和国际关系基本准则,我们对此坚决反对。香港事务是中国内政,香港的经济、金融活动由特区政府管辖,任何外国政府无权插手。长期以来,美国经常滥用所谓“长臂管辖”,利用金融霸权搞所谓“单边制裁”。美方将国内法凌驾于国际法之上,对金融机构正常开展业务横加干涉,不仅缺乏法律效力,也违背市场经济原则,受到了国际社会的一致谴责。香港是最重要的国际金融中心之一,涉及到许多国家和企业的经济利益,各国金融机构,包括美国的许多金融机构,都在香港有业务联系和商业存在。美国是现行国际金融体系的最主要参与者,也是最大受益人,奉劝美国政府不要一意孤行,不要干搬起石头砸自己脚的事情。我们始终相信,合作和协商是解决中美经贸、金融问题的唯一正道。我们坚定支持中资金融机构依法合规开展业务,为包括香港公民和企业在内的所有客户提供良好的金融服务。目前,香港金融市场总体运行平稳,联系汇率制度基础稳固,这也反映出国际市场对香港充满信心。祖国大陆是香港繁荣稳定的坚强后盾。我们坚信,香港的国际金融中心地位不但不会削弱和动摇,而且未来还会更加繁荣更加稳固。问:近年来,我国金融业对外开放步伐明显加快,银保监会陆续出台几十项对外开放措施,请问目前落实进展如何?答:近年来,银保监会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金融业对外开放决策部署,2018年以来陆续出台了34条银行业保险业对外开放措施。目前相关法规制度修订基本完成。外资在华新设机构数量明显增加,尤其是一批专业化特色机构纷纷落地。2018年以来,银保监会共批准外资银行和保险公司来华设立近100家各类机构。目前还有一些来自亚洲、欧洲和美洲的外资机构正在开展市场调研,有的已明确了扩大在华业务的计划,有的已递交了开设机构的初步申请。预计在今后一段时期将会有更多外资机构参与到我国金融市场。(雷锋网)参考来源: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