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3亿元“政策红包”秒达,惠及27万家企业;100个企业高频事项上线,29个事项自动秒办,累计办件90.5万余件;企业开办“分钟制”,工业项目全流程审批“小时制”……秒办、分钟办、小时办,是杭州推进政府数字化转型、打造最优营商环境的一个缩影。 新冠肺炎疫情以来,杭州依托“城市大脑”中枢,在全国率先建立“亲清在线”新型政商关系数字平台,助力惠企政策精准推动、补贴资金实时到账。在“亲清在线”平台框架下,将“无感智慧审批”纳入城市智慧管理体系中,打造“线上行政服务中心”。最新公布的《2020年“万家民营企业评营商环境”》报告显示,杭州在营商环境城市排名中全国第一。 “以前要几个月才能办成,现在66分钟现场可取。”近日,浙江景嘉医疗科技有限公司通过“亲清在线”平台领到了首张杭州市本级工业项目施工许可证,企业经办人李欣说,只要在平台上输入项目基本信息,简单操作后就可以拿证了,真正实现了“数据多跑路,企业少跑腿”。 “让群众和企业办事像网购一样方便。”杭州市行政审批服务管理办公室副主任施甜甜告诉记者,“通过流程再造、数字赋能、系统优化,最终实现‘零纸质’‘零人工’‘零时限’‘零跑次’的‘四个零’无感智慧审批,打造在线政务服务全国新标杆。” “亲清在线”平台让更多部门实现政务数字化协同。一键直达、全程在线,“亲清在线”勾勒出数字政府新图景;数据指路、服务上门,职能部门工作人员只需坐在“驾驶舱”内,就能感知城市动态、把握管理全局。 施甜甜介绍,去年11月,杭州“亲清在线”平台启动镇(街)“亲清”“驾驶舱”建设,进一步打通服务企业的“最后一公里”。简单地说,就是“线上行政服务中心”通过“驾驶舱”下沉,数字赋能乡镇(街道),实现服务直达“末梢”。 目前,“亲清在线”上线惠企、惠民直达政策330条,上线办事事项100项,服务市民200余万人次。今后,杭州将根据各地实际需求,定制个性化数据接口开放给基层,做好“企业画像”,帮基层管理者做好分析研判和企业服务落地工作,让“亲清在线”平台更有生命力。(经济日报记者 黄 平)
日前,记者从广发银行了解到,该行杭州分行通过线上发放各类贷款总计近500亿元。 此外,广发银行依托杭州互联网资源优势,围绕互联网创新金融思路,积极融入“浙江省金融综合服务平台”建设,打通金融服务小微企业的“最后一公里”,短短半年多时间,该分行已通过该平台在线发放贷款近20亿元。 据了解,广发银行杭州分行于今年4月推出的全线上、纯信用信贷产品“税银通2.0”,通过与政府部门、第三方平台等信息的互联互通,利用大数据分析,服务于小微企业融资,至今已正式授信近百户。目前,“税银通”2.0已覆盖广东、江苏、湖北、山东等十二省市30家一级分行,累计发放贷款超过70亿元,贷款余额27.3亿元。 在深入布局普惠金融,服务小微企业的同时,广发银行利用线上渠道提升机构服务。广发银行杭州分行介绍,该分行此前仅用两周时间完成保费代扣集中入账项目的开发投产。截至12月,杭州分行已与国内数十家保险行业头部公司及国寿省分公司开展合作,其保险用户可通过线上渠道完成保险缴纳,取得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另外,在开放银行领域,广发银行杭州分行依托总行开放银行“E清算”产品,与第三方平台合作成功建设破产案件在线管理平台,利用互联网平台的跨地域和信息集约化优势,解决行业难点痛点,短时间内就归集破产清算资金上亿元,成为行业解决方案的标杆。 广发银行介绍,从全行看,该行利用互联网思维,多场景打造金融服务新高地。例如首推小企业捷算通卡,实现首家对公移动支付;首推粤澳商事注册登记离岸代办,助力地方营商环境优化;首推跨境瞬时通和e秒供应链服务,让跨境交易和供应链融资效率提速至秒级。 广发银行表示,下一步,该行将通过数字赋能平台建设,实现智能获客,持续丰富全生命周期、综合金融产品和服务,完善金融与泛金融生态。
中国经济网北京12月17日讯据浙江广电总台《1818黄金眼》栏目近日报道,11月份,王女士看中了一套公寓。她说跟销售人员确认过,房子里是落地窗,可付了定金后,发觉窗户有遮挡,她想要退房。 王女士家在温州,她的孩子要来杭州上学,就想在杭州买套房子,之后他们看中了杭州汇铂金座公寓的房子,总价99万8千8。 “当时销售也再三跟我们确实,说有落地窗,整面全是落地窗,等于就是全透明那种,采光比较好,想着接下来孩子来住的话,相对来说视野也比较好,所以才考虑买下来的”。杭女士告诉记者。 杭女士表示,她和销售确认过,房子朝外的部分,全部都是落地窗,得到的答复是肯定的,然后他们才付了10万定金,可现在她才发现,本该是落地窗的地方,实际上下半部分是墙体。 “之前销售带领我们只是在外围走了一圈,里面没有带我们去看,因为当时我们也要求去内部看看,销售就说没有钥匙,不好进去看,他是带了我们看了40多平方的样板间,样板间里面是有落地窗的,我们又问了下,销售说跟样板间一样,也是有落地窗的”,王女士说。 从外部看,王女士购买的房型下半部分有明显的墙体,另一边的房型则是落地窗,王女士表示不想要这套房子了。 “一开始销售说帮我申请退房,说是可以的,过几天我问他申请进展,他说领导不同意退房,只同意换不同意退”,王女士说,前面能退,销售意思是自己失误了。具体失误就是他之前不知道这个户型里面的机构是这样的,不是全落地窗的。 记者问当时是否有到过房子里看过,杭州汇铂金座公寓销售章先生说,“我没有权限回答你的任何问题,不好意思”,对于该联系谁,也没有回答,便挂断了电话。 记者找到杭州汇铂金座销售中心,工作人员让记者留下联系方式,表示会有专人回复。不过截至发稿,对方仍没有作出回复。 中国经济网记者查询发现,杭州杭盛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成立于2017年11月1日,为招商局蛇口工业区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招商蛇口”,股票代码:001979)旗下全资子公司。招商蛇口发布2020年半年度报告显示,杭州杭盛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业务性质为房地产开发;招商蛇口间接持股100%。
岁末年初,楼市动静不小,先是上海的楼市蠢蠢欲动,结果引来了新一轮调控,而且不光是上海在调控,一线城市集体行动,也全都收紧了政策,而且最关键的是,深圳,广州,上海,北京,接连传出房贷告急的消息。各家银行在年初的时候,就已经都不批贷了,给的解释基本都是额度紧张,只能原地等待。住建部的领导,也亲自带队,杀奔了上海,看看到底是什么问题,所以上海的新一轮调控估计还没完,未来甚至不排除把法拍房纳入限购。甚至还有其他更加严厉的政策出台。很多人估计很快就没有购房资格了。 面对这样的态度,很多城市也开展了自宫,比如杭州,一看一线城市全都动起来了,那么励志加入一线城市的杭州,昨天也出台了新一轮调控,其中有一条很关键,规定本市限购范围内,新建商品住房项目公证摇号公开销售中签率小于或等于10%的,自取得不动产证之日起5年内不得转让。优先满足无房家庭购房需求的热点商品住房项目,购房人以优先购买方式取得的商品住房,自取得不动产证之日起5年内不得转让。什么意思?就是说,如果一个楼盘摇号火爆,认筹的数量过多,那么就自动限售5年。你们不是想炒吗?不是看到新房价格低于周边二手房有价差吗?那么我就给你这种套利,增加成本和不确定性。这个办法其实挺好,这就让很多打新房的投机客心里打鼓,到底要不要去参与一些项目,5年限售,这个不确定就有点大了,所以一下让这个打新的活动充满了博弈论的味道,可能因为自己的参与,而让机会消失,而自己不参与,则机会就摆在那里。看着难受。 其实很多城市,之前采取了限价措施,让新房和二手房价格出现了倒挂,这就让套利机会肉眼可见,于是很多人甚至凑钱,代持的方式去打新房。从而实现套利。那么解决这个事情的办法要么取消限价,让一手房价格归位,要么就是增加限售年限,增加投机炒作的成本,之前这两种方法,城市管理者都不敢尝试,让一手房价格归位,那么也就意味着新房价格跳涨,这在统计数据上将十分难看,甚至会被问责,也容易引起楼市预期的变化,实在是不太敢。至于增加限售年限,容易误伤真实需求,还可能造成二手房数量减少。形成二手房价格上涨预期,杭州这个思路还是不错的,新房,而且是热门楼盘限售5年,这样绝大多数需求被保证的同时,也让炒房资金有所忌惮。同时也平抑了热门楼盘的抢房现象。只是统计的时候,会相对麻烦一些。得给这些楼盘的房子,打个标签才行。所以老齐认为这是一个很好的政策,可以全国推广。 顺着这个思路,如果不怕麻烦的话,老齐甚至都觉得,限售年限可以动态调节,热炒的网红盘,可以限售再增加,比如10年不许卖,而且这个东西,事先不公布,交完钱再公布。甚至还有人提出,在同等价格的条件下,购房者自由申报限售年限,优先按照这个排队,我承诺10年不卖,那我排号就在你前面。你说5年不卖,也基本上铁定能排到一个号,那些炒房的,肯定不敢跟!这就跟拆盲盒一样,大大增加这种打新房的不确定性吗,还保护了刚需!让那些就想短期炒一把的游资望而却步,击退他们之后,刚需才能有机会。希望其他城市考虑一下这些办法。只是统计比较麻烦,但是既然能够一个楼盘贴一个标签,一套房贴一个标签,在互联网时代了,应该也不是啥难事,所以只是想不想的问题,而不是能不能的问题。 楼市炒新危害很大,这几年这么多轮调控,预期始终都降不下来,主要就是跟这个抢房热有关。所以这块真的得好好想想办法。起码杭州的做法,在限售上给予动态调节,这是一个全新的思路。 另外,杭州还在堵借人才落户炒房的,昨天的规定还说,落户本市未满5年的,在本市限购范围内限购1套住房。高层次人才转让本市限购范围内住房的,须在本市限购范围内无自有住房记录满3年方可享受高层次人才优先购房。这就是防止有人接着落户之名,到杭州拼命买房。其实老齐早就在星球粉丝群里说过,随着各地抢人,放开落户政策,限购这个东西,基本上已经快名存实亡了,现在除了北京上海,你到哪个城市,基本上想想办法都能落下来,所以等一段时间也都能买房。有些地方,还乐于看到这样的效果,变相放开限购,推动楼市上涨。但这其实都是有害的。因为这些人,并不会给你的城市贡献财富,他们来就是为了赚钱的,反而增加了城市的成本,过几年,他们把房子一卖,撤离的时候,你就发现竹篮打水一场空。反而城市被掏空了。所以这个事,还是早点补漏洞为好。 综合来看,从年初各个城市的这一系列操作来看,楼市调控并不会放松,反而更严了,露头就打,甚至一打还一大片,没露头的刚有个想法的,也跟着打,而且房贷收缩,会成为今年楼市的最大利空,让今年楼市比前两年可能压力更大。这个效应在下半年会明显显现。所以刚需贷款买房的,早点去排队,刚需全款的可以稍微等一等。投资买房的,就千万别考虑了。政策绝不会妥协。即便涨一下,也很快就会给你按回去。
南京迎来了历史性的一刻! 1月12日,南京市市长在作政府工作报告时宣布,2020年预计南京全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48万亿元,可比价增长4.5%左右,增幅居GDP超万亿元城市前列,经济规模自改革开放以来首次跻身全国大中城市前十强。 如此漂亮的成绩,并不令人意外。其实早在2019年,就有不少人预测南京将取代天津进入全国经济前十名,不过按照当年的最终核算,南京还是比后者少了74亿元;到了2020年上半年,南京再度交出一份亮眼的成绩单:实现GDP规模6612.35亿元,跻身全国经济十强,GDP增速在所有“万亿俱乐部”城市当中拔得头筹。 而今的年终盘点,南京正式进入全国十强序列,翻开了经济发展的全新篇章。 1 身为全国第二经济大省省会的南京,地处长三角的核心位置,它是江苏的政治、文化、科技中心,也是长三角辐射带动中西部地区发展的国家重要门户城市,还是“一带一路”战略与长江经济带战略交汇的节点城市。 虽然如此,南京在所有省会城市中却并不算“强势”,且不说要时刻面对来自隔壁省省会杭州的竞争压力,即便是在省内,经济体量也要逊色于有“最强地级市”之称的苏州,14.1%的省会首位度更是排在全国倒数第二位,仅强于山东的济南。 不过,这并不妨碍南京的稳站稳打与一路前进。 从经济总量上看,南京GDP于2016年突破万亿大关,跻身于“万亿俱乐部”行列,2020年步入全国各城市经济十强,经济增速始终高于全国;从人口规模上看,截至2019年底,南京共有常住人口850万,距离超大城市的千万级人口规模越来越接近;人均方面,2019年南京人均GDP达到16.6万元,遥遥领先于全国的7.1万元(见图1),如果按照国际标准,人均GDP超过2万美元即为初等发达国家,超过3万美元即为中等发达国家,那么南京的人均GDP(约合2.4万美元)已相当于到初等发达国家水准。 值得一提的是,在实现自身稳步增长的同时,南京还显著带动了周边地区的发展,并形成了地跨苏皖两省、覆盖8个地级市32个市辖区的南京都市圈(见图2)。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底,南京都市圈地区生产总值为38880.32亿元,常住人口3469.41万人,在全国十大最具发展潜力都市圈中排名第五,仅次于上海、北京、深莞惠、广佛肇四大都市圈。 在都市圈中,南京展现出了极高的城市首位度,GDP占比超过1/3,常住人口约占1/4,制造业基础扎实,产业体系完备,已初步形成了“4+4+1”的全市主导产业体系——即四大制造业、四大服务业和一批未来产业,并通过技术转让、产业转移、信息传播和交流、资本输出和优化配置等方式来影响着周边城市;而周边城市都迫切希望与南京加强对接,利用南京丰富的高等教育资源、医疗资源、区域大交通资源及其他公共服务资源等,为自身的发展提供动力。 近些年,以南京为中心、连接都市圈城市与全国各中心城市的现代化轨道交通网都逐步得以建成,从都市圈的成熟程度、认同程度以及实施的水平来看,南京毫无疑问是走在全国最前列的城市之一。 2 除了庞大的经济体量、完备的产业体系和强大的辐射带动能力,南京还具备三大优势——消费、科教和文旅。 消费方面,作为六朝古都的南京,是商家必争之地。从夫子庙到湖南路,再从桥北到仙林,处处商圈林立,尽显泱泱金陵繁华;而孙中山铜像坐落之处、拥有百年历史的新街口广场区域,更是有着“中华第一商圈”的美誉,其影响力之大,放眼全国乃至放诸四海皆可以称一道二;同时,南京还拥有苏宁、汇鸿等零售巨头,为广大市民与周边地区居民提供优质的商品和服务。 得益于此,南京市民的日常消费与休闲娱乐气息极为浓厚,其消费市场的繁荣更是有目共睹。统计显示,2019年南京社会消费品零售在全国约300个地级市中排名第九,在华东地区仅次于上海和杭州位居第三,且与杭州仅差61.8亿元;与此同时,南京的人均社零总额高达7.24万元,在所有城市中高居榜首,且大幅度领先于北京、上海、广州等一线城市,充分佐证了南京居民出众的消费能力(见表1)。 科教方面,南京是我国高等教育资源最集中的城市之一,市内211、985大学云集,其中不乏南京大学、东南大学这样的名校;在全国双一流大学排名中,南京仅次于“教育第一城”的北京(29所)和国际大都市上海(13所),以12所的数量排名全国第三位(见表2)。 强悍的科教实力,为南京的经济发展提供了丰富的智力支持与坚实的人才保障。根据英国《自然》增刊发布的《自然指数-科研城市》报告,在全球科研城市50强中,南京高居第12名,国内则位列三甲,仅次于北京与上海,“天下文枢”的称号名不虚传。 文旅方面,南京是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也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长期扮演着中国南方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有着7000多年的文明史、近2600年建城史和近500年的建都史,有“六朝古都”、“十朝都会”之称,在整个中国历史上具有特殊地位和价值。 “江南佳丽地,金陵帝王州”,身为古都的南京在文化魅力与历史底蕴方面丝毫不亚于任何城市。夫子庙内,文人雅士饮酒赋诗;秦淮河畔,桨声灯影斑斓;老巷子里的寻常生活和藕断丝连的民国风……南京的骨子里依然保持着处变不惊的优雅。56个国家A级景区,2个5A级景区(钟山风景名胜区、夫子庙秦淮河风光带)同样支撑起南京作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及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地位。 这些,既促进了旅游消费的壮大,又提升了南京的城市品牌影响力。在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发布的《中国城市营销发展报告(2019)》中,南京荣登年度中国城市品牌前十强。 以上种种,构成了南京经济强大的内生动力。 3 说到2020年,新冠疫情自然是绕不开的话题。 与其他城市一样,南京也曾受到新冠疫情冲击。官方数据显示,2020年1~2月,南京各项主要经济统计指标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滑,其中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固定资产投资、财政收入均呈负增长态势。 然而就在这时,南京展现出强大的组织力和执行力。面对疫情来袭,南京采取了高效的应对和防控措施,早在除夕之夜就以“战时”状态开展了一场大排查,一夜工夫便排查完1万多个重点人员;自2月19日之后,确诊病例数几乎就一直保持0增长,并且在3月9日实现93个确诊患者全部出院。 得益于防疫工作的出色落实,南京经济并没有被影响太多。当其他城市还在应对疫情之时,南京早在2月10日就启动了复工复产,9天后就有2006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复工,复工率达80%,全市工业用电量也恢复到去年同期的73%,而新街口商圈大商场、夫子庙等旅游景点也都逐步恢复开放。 其结果便是,南京成为了率先走出经济困境的城市之一,一季度GDP同比增长1.6%,为全国唯一正增长的万亿级城市,此后更是稳中有升,持续向好。 在此过程中,南京对于消费的提振格外重视。2020年3月13日,南京市政府决定面向市民和困难群体发放总额3.18亿元、共计七大类的消费券,成为全国首批发放消费券提振消费的城市之一;3月16日,南京市市长韩立明在苏宁总部考察指导时强调,“恢复经济运行秩序、完成全年目标任务,需要进一步提振消费信心、稳定消费市场”;4月11日,南京市举行“战疫情扩内需稳增长四新行动动员发布会”,发布了新基建、新消费、新产业(行情300832,诊股)、新都市等四个行动计划,又在“新消费”的基础上明确提出“新消费聚力提质扩容”,并布置了“九新”工作任务。 与之相应的,是南京消费市场的持续回暖,1-11月,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突破6400亿元,累计同比下降幅度仅为0.5%,明显好于同期全国整体水平(见图3)。 反观天津,由于后续疫情的小范围反弹以及城市自身的一些问题,导致经济复苏进程相对较慢(见图4)。考虑到2019年南京与天津的GDP差距原本就不大,2020年实现反超也在情理之中。 4 跻身全国前十之后,南京会在不久的将来超越杭州吗? 我们不妨从“量”和“质”两个维度来做个简单分析,先说前者。 由于杭州2020年GDP规模暂时还没有公布,我们可以参考前三季度的数据。可以看到,2020年前三季度南京和杭州分别实现了1.06万亿元和1.16万亿元的GDP,南京仍稍微落后,且二者累计同比增速相当,分别为3.3%和3.2%(见图5)。不过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南京在2020年第一季度就率先实现了经济正增长,但杭州的后劲明显更足,增速反弹幅度更大,所以可以预判的是,南京的经济规模暂时无法超越杭州。 那么,为什么杭州的后劲更足呢?这就涉及到了“质”的层面——主要原因在于,杭州拥有极为发达的数字经济,以及活力十足的民营经济。数据显示,2019年杭州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实现营业收入11296亿元,同比增长19.4%,增加值3795亿元,同比增长15.1%,占GDP比重24.7%;民营经济增加值为9378亿元,占GDP的61%。如此便成就了杭州经济增长动能的强劲。 南京虽然近些年产业转型升级步伐在提速,新型电子信息、新能源汽车和城市轨道交通等先进制造业正快速发展,但主导产业仍以石化、钢铁、电子、汽车为核心,数字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另外,南京民营经济体量也不及杭州,2019年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6514.11亿元,比杭州少了2863.89亿元,占全市GDP的比重为46.4%,比杭州低了14.6个百分点。 这些或许也是南京未来应该重点完善的地方。 话说回来,在官宣进入全国十强之后,南京政府工作报告中还特别提到了下一阶段经济发展的四大目标——建设高质量发展的全球创新城市(行情300778,诊股)、建设高能级辐射的国家中心城市、建设高品质生活的幸福宜居城市、建设高效能治理的安全韧性城市。 可以看到,四个方面既明确了“量”的扩张,又明确了“质”的提升,还兼顾了居民生活与城市治理,雄心壮志溢于言表,也给足了所有人期待的理由。 南京还会创造多少惊喜?拭目以待。
2020年对于众合科技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新冠病毒疫情肆虐,项目进度一度停摆,但作为国内轨道交通行业中的佼佼者,众合科技抗击疫情与工作两不误,依旧不负众望,顺利收官。 2020年,在信号系统领域,众合科技完成了包括杭州地铁1号线三期、杭州地铁5号线后通段,杭州地铁6号线一期,杭富城际铁路,杭州地铁7号线首通段、成都6号线一二三期等在内的共计9条线路约247公里的项目交付及开通运营任务。其中杭州地铁5号线后通段、杭州地铁6号线一期、杭州富阳城际铁路、杭州地铁7号线首通段及西安6号线一期共5条线路均采用众合科技自主研发的BiTRACON型CBTC信号系统,这充分证明了众合科技卓越的项目交付能力和在轨道交通信号领域的超强实力。 而在AFC系统领域,众合科技共完成了包含杭州地铁5号线、16号线等在内的共9个项目的交付工作。自去年下半年以来,众合科技采取了研发新技术、强化品牌宣传、提高交付服务质量等措施,市场占有率大幅回升,截至2020年9月底,公司AFC系统业务在3座城市取得6个项目,以22.94%的市场占有率位居行业第一,并且进军南通,攻克了华东新市场,强化了公司AFC业务市场竞争力。 从信号系统市场占有率看,众合科技近四年在轨道交通信号系统市场总份额始终保持在行业第一集团。公司根据自身优劣势不断进行调整、改进,在既有市场不断扩大领先优势,在新市场奋力追赶、大展拳脚。2020年继郑州1号线信号中标之后,时隔多年再次进入郑州市场,拿下第二条UTO业绩。大连3号线信号改造项目中标成为了众合科技第二条改造业绩。 去年8月,众合科技发布公告称拟将经营发展战略优化升级为“智慧交通+泛半导体”紧密型经营发展战略并采取了一系列强劲的措施,使得公司的业务理脉更加清晰,未来的业绩也更稳定和可预测。分析人士认为,统观众合科技2020年出色的表现,加之公司主动调整自身主营业务体系,新战略双轮驱动的协同效用加之财务在风险管理方面的优化,公司盈利能力将持续增强,前景可期。
原标题:杭州闯进前四,“北上深杭”金融新格局初显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血液,是未来支撑城市发展的核心产业之一。证券时报社中国资本市场研究院和新财富编制的《2020中国内地省会城市金融竞争力 排行榜》从经济竞争力、资本市场规模、金融机构实力、资本市场活跃度等维度选取29个指标,对国内省会城市金融发展成果及潜力进行评估,探究其在金融业发展过程中的薄弱环节,为各省会城市明确未来金融发展方向,抢抓发展机遇提供参考。 27城3个梯队 金融资源集中趋势明显 采用统计软件对经济竞争力等四个子项的得分进行聚类分析,27个省会城市被划分成3个梯队: 第一梯队为杭州、广州,金融竞争力综合得分均大于30; 第二梯队为南京、成都、济南、长沙、武汉5城,金融竞争力综合得分介于15至30之间; 第三梯队为西安、福州、合肥、郑州、昆明、乌鲁木齐、哈尔滨、呼和浩特、沈阳、海口、石家庄、长春、南昌、贵阳、太原、兰州、南宁、银川、拉萨、西宁20城,金融竞争力综合得分小于15。 从整个榜单来看,第一梯队远超后两个梯队,第三梯队城市间金融竞争力得分平均差距最小,为0.5。 从榜单上的四个维度考察,资本市场规模、金融机构实力、资本活跃度三个维度上,头尾部城市间的差距巨大,显示出省会城市金融资源主要集中在杭州、广州等头部几个城市。 杭州凭什么拔得头筹? 榜单显示,杭州金融竞争力得分险胜广州,仅高出0.95分,在内地所有城市的得分中仅次于北京、上海、深圳,成为第四大金融中心城市。 从城市定位来看,杭州定位为全国一流新金融中心和区域金融中心;广州立足广东、辐射华南、面向东南亚,打造区域金融中心,在金融实力上各具优势,而杭州在资本市场规模和资本市场活跃度优势更为明显,总得分稍高出广州。 在资本市场规模方面,杭州得分为39.9,超出广州近两成,上市公司数量及总市值、新增上市公司市值均高于杭州。截至11月30日,杭州上市公司数量为201家,多出广州12家,总市值达8.58万亿元,为广州的2.64倍,2020年新增上市公司市值为广州的2.18倍,彰显其民营经济发达带来的充足活力。 在资本市场活跃度方面,广州辖区证券营业部股债基交易金额、创业投资额及投资案例均低于杭州。杭州2019年股债基交易额达7.1万亿元,高出广州两成,2020年创投投资金额为广州的2.1倍,创投案例数比广州多出46%。 金融业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金融科技。 杭州作为新一线城市,在金融科技尤其是互联网金融方面,发展势头迅猛。在浙大互联网金融研究院发布的《2019金融科技中心城市报告》中,北京蝉联全球金融科技中心城市榜首,杭州、深圳逐鹿激烈,并列全球第六,国内仅次于北京、上海,位居第三位。作为中国互联网金融发源地,杭州不仅拥有世界级金融科技巨头蚂蚁金服,还拥有阿里巴巴、海康威视、大华股份等超50家上市科技企业,为金融科技产业发展提供科技支撑。 杭州去年5月发布了《杭州国际金融科技中心建设专项规划》,致力于建设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金融科技“四地两区”,即国际化的金融科技研发与创新策源地、金融科技基础设施先行区、金融科技产业与应用集聚地、金融科技创新生态示范区、金融科技产业集聚首选地、金融科技政策低洼地。力争到2022年底,打造10家以上国际知名的金融科技领军企业,实现杭州市在全球金融科技企业市值总额城市排名中进入前三;杭州金融科技产业增加值达到1200亿元以上,占全市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20%以上。广州也发布了《关于促进金融科技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定位为国内金融科技强市,用3到5年时间推动建成数字化、电子化、智能化的广州现代金融服务体系。 此外,杭州2018年7月发布了《关于加快推进钱塘江金融港湾建设更好服务实体经济发展的政策意见》,旨在推动金融产业聚集发展,对总部金融机构及其一级分支机构、私募投资机构、金融科技企业设立均有大力度扶持政策,如对金融机构总部累计最高给予5000万元落户奖励。加之其在打造财富管理和新金融创新中心上动作不断,杭州未来的金融竞争力非常值得关注。 未来谁将更胜一筹? 与广州相比,杭州在经济竞争力和金融机构实力上仍存差距。 在经济竞争力上,广州去年GDP为2.36万亿元,仅次于北上深,在省会城市位居第一,高出杭州超五成;去年金融业增加值达2079.46亿元,高出杭州14%,为其第四大支柱产业。不过广州金融业增加值2019年增速为8.2%,低于杭州的9.1%。 与此同时,广州在金融机构实力得分上也明显高于杭州。广州2018年保险机构保费收入为1153.1亿元,高出杭州超七成;在广州注册的券商有中信证券(华南)、广发证券等4家,合计注册资本达220.6亿元,在浙江注册的券商有浙商证券、财通证券等5家,合计注册资本为85.2亿元。 广州今年9月发布了《关于贯彻落实金融支持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意见的行动方案》,明确指出要提升本外币兑换和跨境流通使用便利度;推动广州期货交易所落地,配合有关部委做好交易所落地及交易品种研究储备;加快推动设立粤港澳大湾区国际商业银行等。 广州去年1月还发布了《关于支持广州区域金融中心建设的若干规定》,明确对金融机构及相关企业落户、增资扩股、并购最高分别奖励2500万元、1000万元、1000万元,对金融机构地区总部、金融机构专业子公司最高奖励200万元,对保险中介机构最高奖励500万元,对全国性金融市场交易平台奖励2000万元。《规定》还聚焦金融科技发展,增加金融科技相关补贴项目,对金融科技类主体最高奖励300万元。 杭州与广州各具优势,杭州作为新一线城市,在金融业增加值增速、民营经济和金融科技等方面优势明显;广州作为一线城市,拥有经济体量上的优势,目前两个城市的金融竞争力水平得分差距很小,且都对金融业给与了较大的政策支持,未来在金融业上必定还有一番较量。 2020中国内地省市金融竞争力排行榜系列: 作者系中国资本市场研究院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