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媒体报道称,泡泡玛特线下机器人商店已突破1000间。据泡泡玛特招股书,截止2019年12月31日,泡泡玛特在57个城市布局了825间机器人商店,2020年泡泡玛特机器人商店继续扩张,至今已新增300多间。 2017年,泡泡玛特开始在线下布局机器人商店,市场反响良好。据泡泡玛特招股书,2017年泡泡玛特机器人商店销售额为556万元,2018年达到8643万元,2019年达到2.4亿元,三年销售额累计已突破3亿。此外,机器人商店收入占总营收的比重也由2017年的3.5%提升至14.8%。 如今,泡泡玛特的机器人门店已经覆盖了全国绝大多数省份,其中一部分为零售门店未覆盖的城市。机器人商店的租赁、人工和维护成本较低,且泡泡玛特可以快速获得市场反馈,为零售门店的扩张提供依据。 与零售门店不同的是,机器人商店的布局更加灵活,目前泡泡玛特的机器人商店已经进驻了机场、地铁、写字楼、商圈等多个渠道,满足消费者在旅行、通勤、午休、逛街等不同场景中的购买需求,打造新零售下的优质购物体验。例如一位消费者表示,每次带孩子出门旅行,都会在机场或者沿途的机器人商店买一个盲盒,“一个盲盒孩子能玩一天,就解决了路上的烦闷和枯燥。” 泡泡玛特机器人商店除了在渠道领域不断深耕之外,还通过场景布置和氛围营造,提升顾客的消费体验和情感互动。据泡泡玛特相关负责人介绍,几乎所有的机器人商店都配置了大型的玻璃钢来展示IP形象,增加品牌、IP和消费者的互动。此外,泡泡玛特还在全国开设了多家特色机器人门店,包括无人店、DP点位,打造沉浸式的购物体验。 未来,泡泡玛特将继续深耕机器人商店这一重要渠道,覆盖更多城市和地区,满足消费者多种场景的购物体验,进一步培养消费者品牌心智。
8月25日,碧桂园发布2020年中期业绩。今年上半年,其实现归属公司股东权益的合同销售金额2669.5亿元,实现总收入1849.6亿元,实现毛利448.9亿元,实现净利润为219.3亿元,实现公司股东应占核心净利润146.1亿元。 尽管疫情带来不利影响,但碧桂园在实现可观业绩的同时,各项经营指标依然保持稳健。截至今年6月末,其总借贷余额较去年末下降7.5%,融资成本较去年末下降0.49个百分点;受益于上半年94%的权益回款率,其现金余额为2055.2亿元,占总资产比例为10.5%。 此外,碧桂园拥有业内领先的“全产业链覆盖”能力。在覆盖房地产开发所有环节的基础上,持续围绕地产主业挖掘新市场新动能,机器人建房、机器人餐饮、现代农业等新业务均有显著进展,形成地产、生态、社区产业链的全覆盖,内循环经济的格局初显,成为企业持续长远发展的新动力。 科学复工复产,权益销售额连续五个月正增长 今年初,面对疫情的不利影响,碧桂园一方面捐款捐物助力抗击疫情,一方面在严防疫情的同时复工复产。为减少人员聚焦,100%的在售项目开放线上售楼部,助力客户安全看房。 通过VR看房、线上选房、网上认购等方式,碧桂园线上线下齐发力,确保权益销售金额自3月以来连续五个月保持正增长,且累计同比差距每月逐渐缩小。随着时间推移,碧桂园将努力争取到8月份可实现累计权益销售金额同比持平。 值得注意的是,三四线城市的单月权益销售金额自3月起平均每月同比上升11%,优于一二线城市销售同比变化水平。得益于此,碧桂园今年上半年实现权益合同销售额2669.5亿元,权益销售面积3185万平方米。 紧跟新型城镇化步伐,是碧桂园业绩高速发展的基石。今年以来,国家推出多项利好城镇化的政策,碧桂园创始人、董事会主席杨国强亦多次表示看好三四五线城市的地产市场。 截至今年6月末,碧桂园已获取的权益可售资源为16698亿元,潜在的权益可售资源为6706亿元。今年下半年,其权益可售资源为6412亿元,其中目标市场为一二线城市的比例为44.7%,目标市场为三四线城市的比例为55.3%,城市布局均衡。 坚持“一率五力”,则是碧桂园形成长期竞争力的重要保障。今年初,碧桂园提出“一率五力”,即指在合法合规、保证安全质量的前提下,做好高效率、成本力、产品力、营销力、服务力和科技力。而其坚持打造的健康住宅理念,更是与后疫情时代的人们需求相契合。 地产、机器人、农业多元协同,构建全产业链内循环 除了支柱板块地产业务表现优异,近年来碧桂园践行多元发展战略,在机器人、现代农业等赛道上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今年上半年,其投入研发费用10.3亿元,首先从资金层面保障了新兴业务的发展。 在建筑机器人领域,碧桂园力争做全球领先的特种机器人服务商。截至今年8月14日,已累计递交专利申请2314项,获授权567项,在关键领域拥有一批自主核心技术。现有在研建筑机器人50款,其中35款已投放工地测试,填补行业空白。 在餐饮机器人领域,碧桂园致力于为智慧餐饮服务升级提供解决方案。它旗下的千玺机器人集团参与制定并发布了我国首个食品机器人行业标准,拥有61款在研样机、5万平方米的已投产组装工厂以及6家机器人智慧餐厅。 与此同时,碧桂园现代农业板块也在蓬勃发展。该板块通过布局农业全产业链,做现代农业系统方案提供者和服务商,为社会提供丰富、安全、好吃、实惠的产品。截至目前,该板块已投资运营湖北“中国种谷”等多个优质项目,与华大基因多家科研机构、企业达成合作。 据悉,现代农业板块已引进研发人才174名,其中博士学历占12%。在“公司+基地+农户的高效生产模式下,该板块广泛运用农业大数据、分子育种、第三方权威检测等手段,通过自有零售平台面向碧桂园450万业主提供产品。 这些快速发展的板块并非是割裂的。在碧桂园“希望社会因我们的存在而变得更加美好”的理念下,它们恰恰完成了有机融合,实现了齐头并进。 一方面,碧桂园的业务覆盖房地产开发所有环节,能够打造“一条龙”模式。其中,它旗下的广东博意建筑设计院、广东腾越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博实乐教育集团、碧桂园服务在各自的行业均处于领先地位。 另一方面,碧桂园关注地产和社区生态链的投资机会,截至今年7月30日,已先后投资贝壳找房、企鹅杏仁、蓝箭航天等新兴技术企业。其将通过支持细分行业领军企业发展,形成紧密联动、全面完备的全产业链内循环,最终给予主业强有力的助推,助力房地产全产业链持续革新。 名列全球地产行业首位,获国内外机构认可 有了强劲的业绩背书,碧桂园自然得到了国内外各类机构的全面认可。 今年5月,《福布斯》杂志发布2020年度全球上市公司2000强榜单,碧桂园以701亿美元销售额、57亿美元利润、2738亿美元资产和278 亿美元市值位列榜单111名,较去年上升18名。这也是碧桂园自2010年首次入选该榜单以来连续第11年实现排名的提升。 今年8月,《财富》杂志发布2020年世界500强榜单。碧桂园榜单以703.35亿美元的营业收入位居147位,名列全球房地产行业首位。碧桂园排名“四连跳”,共提升320位,反映企业规模实力快速增长。 三大国际评级机构则一致给予了碧桂园较高评级。其中,惠誉给予投资级的BBB-企业信用评级,当前只有3家内地民营房企得到了惠誉投资级评级。标普及穆迪也分别给予碧桂园BB+及Ba1评级,距投资级均只有一级之遥。 截至目前,碧桂园跻身43支蓝筹股已有两年多的时间,从2000多支港股中脱颖而出实属不易。港股市场蓝筹股具有行业代表性、流通量高、财务状况良好、盈利稳定及派息固定等特征,反映了资本市场对其的充分肯定。 至于各大投行、智库,同样持续看好碧桂园。东吴证券(国际)称,随着三四线市场韧性凸显,碧桂园的今年下半年销售将持续发力,超额完成全年目标确定性高。西南证券认为,碧桂园的三四线项目依然存在复工返工更早、市场定价能力强、产品竞争力突出等优势。 亿翰智库表示,碧桂园全覆盖的方式极有利于推动公司销售金额的增长。中指研究院强调,碧桂园风险管控得力,实现了经营效益和风险管控的平衡,净借贷比率多年低于70%,打破行业“高增长高负债”定律。 在诸多机构排名中,少不了因热心慈善而屡屡上榜的碧桂园创始人、集团董事会主席杨国强家族的身影。今年7月,杨国强家族第12次入选福布斯中国慈善榜,以15.2亿元的捐赠总额位列榜眼。 自1997年第一笔大额捐赠算起,杨国强家族、碧桂园集团、国强公益基金会为社会累计捐赠超67亿元,涉及精准扶贫、职业教育、教学科研等各个方面。截至目前,碧桂园已助力13个贫困县脱贫摘帽,脱贫超31.8万人。
你知道吗?苏州工业园区有一家奇葩企业,不是因为他们有多奇葩,而是他们真的叫奇葩!不是专注造机器人,而是致力于管控机器人,赋予机器人生命的2020年科技领军人才企业―苏州奇葩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8月19日的科技领军专访,带大家一起走进这里,听总经理刘宇泰讲述公司的科技创新之路。 如今,无人化被运用到了各个行业,诸如亚马逊、阿里、京东都在全面转向仓储物流智能化,智能搬运机器人、无人分拣机器人、无人驾驶卡车和无人叉车等越来越多的工业新装备,开始投入到实际运用中。 瞄准痛点,打造万物智联体系 工厂仓库使用的移动机器人,大多是多厂商、多系统、多种类的机器人共同作业。系统采购成本高、反复对接周期长、统一调度难度大、运维管理任务重成为制约工厂移动机器人高效率运转的关键问题。 刘宇泰和他的奇葩智能科技瞄准这一痛点,推出MIX-Robot移动机器人工业互联网平台,致力于以一个平台管控所有机器人,助力智能制造产业升级。 刘宇泰对移动机器人工业互联网平台的前景十分看好,“移动机器人工业互联网平台的主要功能是搭架工业互联网云平台,这个平台起的重要性作用就是整合优秀机器人公司,将仓库工厂的使用方和机器人公司进行资源对接。” 基于团队厚实的技术实力和行业经验,奇葩智能科技自主研发成功的智链芯片,以及中枢控制系统、协同作业系统、机器人交通控制系统、机器人算法调度系统、机器人设备控制对接系统等核心技术,实现对设备的实时位置及运行数据进行实时监控,为每台机器人赋予生命,实现机器人智能共享。 园区让创业没有后顾之忧 苏州奇葩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9年,总部位于苏州工业园区,目前已成功对接行业领先的机器人公司30多家。产品已在日月光集团、飞利浦医疗、费舍尔等企业实际运用,实现远程维护、快速定位和解决机器人故障。降低故障处理时间82%,提高故障一次性修复率40%,节省差旅成本50%,降低非预测性停机30%以上。 谈及为何会选择将公司成立在园区?刘宇泰说道:一是深度合作的客户大都在园区,深知园区的相关产业基础深厚;二则是因为园区独特的营商环境。 参加领军答辩面试的时候,当时规定必须要答辩本人到现场面试,彼时刘宇泰本人身处台湾,无法到达现场。正在企业一筹莫展之际,园区科信局今年创新性的通过信息化会议产品,现场部分组别开展线上“云评审”模式,进一步满足了评审需求。最终,刘宇泰顺利参加了答辩面试。 当时真的很感动,如此人性化的安排,既体现了园区的高效率,也温暖我们这些企业的心。 公司创立至今,政府在租金、配套服务、研发、人才引进等方面,都提供了多方面的帮助。比如疫情期间,公司办公场地房租享有“6个月免租”的措施,减缓了企业很大一部分房租压力。 技术创新,助力智慧园区 从20世纪50年代发展至今,人工智能已经形成全新的生产力,对生产结构和生产关系产生了颠覆性的改变和影响。虽然目前人工智能的解决方案尚不能完全满足制造业的要求,但作为一项通用性技术,人工智能与制造业融合是大势所趋。现如今的人工智能通过与物联网、机器人等技术的结合,已经渗透到许多人日常生活中的方方面面。 面对国内人工智能持续火热的发展态势,刘宇泰对未来充满信心,并向我们列举了奇葩智能科技的竞争优势:我觉得我们的竞争优势很多。我们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研发团队实力雄厚。此外,我们秉承“一个平台管控所有机器人,助力智能制造产业升级”的专注理念,定不负众望! 展望未来,园区奇葩智能科技在整合优秀机器人公司的同时,研发团队会同步创新研发,以技术引领创新驱动发展,打造共享与万物智联,赋能智慧园区。
19日,在常泰长江大桥6号主塔墩施工现场,智能机器人正在进行水下取土作业。这款由中铁大桥局集团自主研发的智能绞吸机器人,能够实现沉井下沉过程的可控、可测、可视,破解了传统设备“束手无策”的“盲区取土”难题,将大大提高未来桥梁建设中大型水中沉井基础的施工效率。 目前正在建设中的常泰长江大桥主要施工点是江面上两个巨大的桥墩,其中,由中铁大桥局施工的6号主塔墩沉井平面尺寸面积相当于13个篮球场大小。 据了解,该沉井最大入土深度达48米,水下地质条件复杂,要穿越3层粉质黏土层,传统的空气吸泥机难以在粉质黏土层吸泥作业,且取土时存在盲区,施工工艺效率较低。 此次投入使用的智能绞吸机器人有两种,相较于传统设备有了质变的提升:一种履带式绞吸机器人外形像个坦克,履带可以在高低不平的水底平稳前行,通过前端的液压绞吸头旋转将泥土打碎进入排渣系统;另一种龙门式绞吸机器人为框架结构,主框架位于沉井内壁,绞吸头在水下泥面灵活取土。 据介绍,这两种绞吸机器人均安装了水下传感器,水上的操作平台可以实时监测机器人取土情况,实现井孔内高效、精准取土作业,确保沉井安全可视、可测、可控下沉。
轻型机器人领军企业珞石机器人宣布完成1亿元C1融资,由著名风险投资基金襄禾资本投资。此前,珞石机器人已获得多家知名机构的青睐,其中包括梅花创投、德联资本、清控银杏、顺为资本、金沙江联合资本等。本轮融资将主要用于加速机器人创新应用的技术研发,促进新一代智能柔性协作机器人xMate系列产品开发,推进其在医疗、服务、柔性生产等场景的落地,加速推进珞石成为全球轻型机器人的市场领导者。 珞石机器人成立于2015年,致力于新一代柔性协作机器人、轻型工业机器人及高端智能装备的技术研发与开拓创新,已广泛应用于汽车零部件、3C电子、精密加工、医疗等垂直领域,业务遍布美洲、欧洲、亚洲等全球十余国。公司总部及研发中心位于北京,在国内拥有华北、华东、华南三大区域公司,珞石机器人汇聚了大量来自北大、清华、浙大、北航、哈工大等知名院校优秀毕业生,及海外留学、科研归国的高端人才。 珞石机器人通过丰富的技术积累与行业经验,抓住国产机器人市场的发展机遇,突破海外技术的垄断,获得众多荣誉,得到业内多方的认可。2016年,公司自主研发出高性能机器人控制系统,并赋予XB系列工业机器人产品全球一流的高精、高速运动性能。随着智能技术在制造业的不断深入,珞石做出更加前沿的布局――成功开发了新一代智能柔性协作机器人xMate,其采用国际领先的7轴独立力控关节与无控制柜设计技术,从机器人本体上赋予xMate在人机交互中更好的安全性、灵活性与轻量性。同时,xMate采用基于关节力闭环的力位混合控制技术,辅以全关节灵活的自适应阻抗控制,在兼具高精度定位能力的同时,强调自适应柔顺力控与高动态性的运动能力,全新的智能控制技术使得xMate能够在最大程度上复现人类手臂的灵活运动。搭配以机器视觉、深度学习与通信5G技术,xMate已应用于远程医疗、手术辅助、柔性生产等多个新兴应用场景。 珞石机器人创始人兼CEO庹华表示:“伴随着劳动力成本的上升、机器人应用技术的进步,以及人们对产品品质更高的要求,涌现出越来越多新的应用场景。珞石将专注于机器人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技术的创新,针对市场需求快速推出高品质的产品和服务,以机器人技术创造美好生活,以效率持续为客户创造价值!” 本轮投资方襄禾资本创始合伙人汤和松表示:“随着制造强国战略的推进以及对国产技术的越发重视,国产机器人迎来巨大的市场。珞石扎根串联机器人技术,致力于为客户提供性能优异的小负载产品及其集成方案。以庹华为核心的珞石团队在技术积累和产品打磨上有钉钉子的精神,在国产机器人行业中积累了很好的口碑,很有前途。” 目前,珞石机器人正处于创新技术与方案的全面价值转化期。在资本助力下,珞石将在市场开拓、高品质产品研发、技术支持与服务、企业发展生态上持续提升,为客户提供更优质、更符合需求的智能化产品、服务和解决方案,帮助产业加快技术变革、提高竞争力。 “用效率改变世界”,珞石机器人正在一步步稳扎稳打地践行自己的使命,阔步迈向新的征程。
继2017年首次上榜《财富》杂志世界500强后,碧桂园的最新排名从177位提升至147位,实现4年不间断提升。《财富》杂志8月10日晚间发布的2020年世界500强榜单显示,今年共有5家房企上榜,碧桂园位列全球房地产行业第一。 业绩持续稳步提升 稳健的业绩表现,有力支撑碧桂园的排名持续上升。今年以来,受疫情影响,房地产销售一度面临挑战,碧桂园显示了极强的经营韧性。今年1至7月,碧桂园累计实现权益销售金额3212.3亿元,稳居行业前列。随着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及行业稳步复苏,3月以来,其销售业绩实现连续5个月同比增长,其中7月同比增长27.52%至542.8亿元。 回溯过往,2017年首次上榜以来,碧桂园的各项业绩指标增长均大幅提升。统计显示,2016至2019年,其销售额从3088.4亿元同比增长149.8%至7715.3亿元,营收从1530.9亿元增长217.4%至4859.1亿元,净利润从136.6亿元增长348%至612亿元。 净资产收益率(ROE)是投资价值的重要参考指标。巴菲特认为,净资产收益率常年保持在20%以上的公司可被评定为值得买入的对象。在2020年《财富》世界500强房企中,碧桂园以26.2%的净资产收益率居首。同时,在上榜的133家中国企业中,碧桂园的净资产收益率同样排名靠前。 现金流管理方面,碧桂园亦表现不俗。截至2019年末,碧桂园可动用现金余额约2683.5亿元,达到公司有史以来最高水平,占总资产比例为14.1%,另有3167.9亿元的银行授信额度未使用。2019年,碧桂园连续第4年在年末实现正净经营性现金流,达146.7亿元。碧桂园由此成为为数不多连续数年实现净经营性现金流为正的民营上市房企。 强劲的发展势头,还让碧桂园亮相另一份权威的商业企业榜单。美国《福布斯》杂志于今年5月发布的2020年度全球上市公司2000强榜单显示,碧桂园以701亿美元销售额、57亿美元利润、2738亿美元资产和278亿美元市值,位列榜单111名,较2019年上升18名,连续第11年实现排名提升。 坚定看好新型城镇化 在探索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上,碧桂园坚定瞄准新型城镇化方向。公司创始人、董事会主席杨国强此前多次表示,看好三四五线城市的房地产市场。 以此策略为谋,碧桂园的“足迹”踏遍31个省区市。截至2019年末,其已签约或摘牌的中国内地项目总数为2512个,业务遍布31个省区市、282个地级市、1299个县镇区,是行业内布局最广泛的房企。 2019年全年,按项目所在地划分,碧桂园位于一二线和三四线城市的销售金额比例为39:61;从目标市场维度看,目标一二线城市与目标三四线城市的销售金额比例为44:56。 再从三四线城市项目投资转化情况看,截至2019年底,碧桂园三四线城市项目获取18个月后的投资转化率为1.27,而行业内一二线城市项目的该项指标为0.71或以下。在碧桂园进驻的三四线城市中,88%的城市处于库存短缺或合理状态,对应三四线城市权益货值的88%。 充足的土储,将进一步助力碧桂园的战略发展。截至2019年末,公司在国内已获取的权益可售资源约1.7万亿元,潜在的权益可售货值约7159亿元,权益可售资源合计约2.4万亿元,可满足其未来4年以上的销售量。在已获取的可售资源中,97%位于常住人口50万人以上的区域,93%位于人口流入区域,73%位于五大城市群。 新战略谋划新未来 2019年年报中,杨国强表示:“中国新型城镇化的步伐绝不会停下来,14亿勤劳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脚步绝不会停下来,关键是我们如何提高自己在市场上的竞争力。”基于此,碧桂园集团核心管理层于今年年初提出“一率五力”的破解路径,即在合法合规、保证安全质量的前提下,做好高效率、成本力、产品力、营销力、服务力和科技力。 在今年8月举行的碧桂园集团管理会议上,碧桂园总裁莫斌表示,公司追求高质量的发展,不是追求单纯的规模增长,而是追求全面的发展。 莫斌进一步解释称,如提升产品力,碧桂园还需因地制宜,重在实效。疫情发生后,随着健康居住理念更加深入人心、健康住宅产品需求凸显,碧桂园以健康住宅产品为基础,配套公司全产业链打造了家居健康升级产品。 再如科技力方面,碧桂园目前已明确机器人建房、机器人餐饮、现代农业等多元化业务协同发展。如碧桂园于2018年7月成立博智林机器人公司,重点围绕建筑机器人+装配式+BIM技术,搭建系统化研发体系,组建了五大研究院,以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为手段,打造全周期的智慧建造体系。截至今年7月底,博智林累计递交专利申请2332项,已经获得授权577项,在关键领域拥有一批自主核心技术。 机器人餐饮则通过多业态覆盖面向全国市场。截至今年6月,碧桂园成立的机器人餐厅连锁品牌——千玺机器人餐饮集团累积提交超500余项专利申请,自主研发机器人设备及软件系统80多种,其中有61款已投入使用,涵盖火锅、中餐、快餐、煲仔饭等业态。6月22日,FOODOM天降美食王国机器人餐厅综合体在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正式开业。2020年机器人煲仔饭餐厅将细化量产计划,并向全国拓展门店。 现代农业方面,公司在智慧种业基地、无人农场等均有阶段性成果落地。2018年5月成立全资子公司碧桂园农业控股有限公司以来,其已取得多项成果:一是在武汉建立“中国种谷”,推进中国种业发展;二是在黑龙江建三江开展大型无人化农场试验示范,推动农业机械现代化、无人化发展进程;三是携手湖南国家杂交水稻中心,助力非洲实现粮食安全。
机器人被誉为“制造业皇冠顶端的明珠”。工业机器人核心传动部件——RV减速器关键核心技术一直由日企掌握,经过4年多校企合作攻关,我国RV减速器设计制造和批量生产取得重大突破,其精度、刚性、寿命等指标均达到或超过日企水平,打破日企30年的垄断。 国产减速器迎来机遇 RV减速器传动比大、传动效率高、运动精度高、回差小、振动低、刚性大、可靠性高,是工业机器人的“御用”减速器,一台工业机器人的腿部、腰部和肘部需要4至6台RV减速器,减速器成本占40%至60%。目前,国际上具备大规模生产能力且产品性能可靠的RV减速器制造企业有三家。其中,日本纳博特斯克拥有30多年技术积累,发展成为全球最大的精密减速器制造企业,制造规模每年约100万台,占全球60%的市场份额,在中、重负荷机器人领域占有率高达90%。 RV减速器性能决定了工业机器人的水平,是我国机器人产业的“卡脖子”部件。为打压中国机器人产业,纳博特斯克出售给ABB、库卡等四大机器人公司的减速器价格是给我国机器人企业价格的一半甚至更低。国内工业机器人厂商从纳博特斯克拿货还要被迫接受3至6个月的漫长供货期。国产减速器价格虽然便宜,供货期短,但“精度保持性”等产品关键性能远不及日本产品,大多只能供中、低端机器人使用。 北京工业大学教授张跃明介绍,全球工业4.0推动工业机器人需求不断增长。全球工业机器人“四大家族”都在扩充规模,产量每年增长20%,对RV减速器的需求每三个季度翻一番,纳博特斯克供不应求,给国产减速器带来机遇。然而,国内开发RV减速器的企业最多时达50多家,现在真正有产品上市的不超过10家,能满足机器人使用的不过两三家。 打破日企30年垄断 6年前,作为北京市科委国家重大专项,张跃明将日本RV减速器理论研究作为课题。他介绍,RV减速器设计制造涉及齿轮啮合原理、动态力学分析,精度保持性、产品一致性、减速器与机器人算法结合是三项最核心的技术要求,需要长达10年的基础理论和经验数据积累。 2015年底,河北智昆精密传动科技有限公司(下称“河北智昆”)与北京工业大学开展“产、学、研、用”一体深度合作,在RV减速器产品设计、数学建模、计算机仿真技术及齿轮啮合理论等方面深入研究,解决了精度、寿命等困扰国内企业多年的关键问题。经过4年校企攻关,完成RV减速器产品设计、关键零部件制造工艺和测试技术研究,开发多种规格产品并批量生产,其精度、寿命、噪音等指标均达到或超过纳博特斯克水平,实现国产化和产业化,打破日企30年的垄断。 河北智昆首席科学家、精密传动研究院院长、北京工业大学教授张跃明说,RV减速器是精密传动领域技术难度非常高的产品,纳博特斯克为了维护其垄断地位,将精度最高、加工难度最大的核心零部件放在日本生产。河北智昆与国家级实验室合作,全部解决钢材、铸造、热处理等问题,国家级实验室和高精尖的机床设备、专门快速检测工具支撑了RV减速器的低成本、高效率、稳定性、批量化生产制造。目前,河北智昆已经与ABB等十余家机器人企业建立合作关系,产品进入测试、试用阶段,利用一年时间,完成6000小时以上全面功能测试印证和市场化应用,2至3年内将产品打入ABB、库卡公司。 张跃明说,全球机器人“四大家族”伴随汽车工业发展壮大,其在汽车、3C电子等行业的地位难以撼动,国产机器人与“四大家族”在汽车、3C电子工业领域竞争已不太现实。国产RV减速器和工业机器人产业要良性互动,共同成长,不断创新,培育更多应用场景,开拓新市场、做大新蛋糕,与日本RV减速器和“四大家族”开展错位竞争,争取“弯道反超”。 河北智昆负责人陈阳认为,国产工业机器人企业可在全球机器人“四大家族”无暇顾及的制药、钢铁、物流、家具、纺织、鞋服领域以及水下、防爆、无菌等特殊应用环境开拓市场,提升机器人设计制造配套和系统集成服务能力,单个企业在细分领域完成纵向经验技术积累,再向横向扩展更多应用空间。预计经过5年的高强度投入,随着我国自主机器人产业的提升,相关制造业可以实现智能化、自动化升级,“中国制造”将重塑成本优势。 短板需要尽快弥补 “RV减速器虽小,却反映出一个国家的整体工业水平、制造能力。”张跃明说,国产RV减速器设计制造和批量生产取得重大突破,但是仍有一些短板需要尽快弥补,才能真正形成完全自主化优势。 首先是国产制造设备落后造成RV减速器生产成本较高,缺乏竞争力,存在技术风险隐患。核心零件针齿壳和摆线轮的加工设备从欧洲进口,单台均在1500万元以上,日本设备相对便宜,但对我国减速器企业禁售。国产机床精度与国外差距不大,但是对RV减速器零件加工工艺缺乏经验。因此,需要机床企业与减速器企业联合攻关,加速开发便宜好用的国产核心设备,提高减速器产品竞争力。 其次是RV减速器核心零部件轴承仍受制于国外。国产轴承在RV减速器装机时间短,精度和寿命不及进口产品。鉴于欧洲轴承价格昂贵,日产RV减速器轴承对我国禁售,RV减速器轴承国产化迫在眉睫,需要国内轴承企业潜心研究基础理论,提高设计制造技术工艺水平,批量制造性能稳定的产品。 第三是由于热处理技术不过关,使零件变形较大,需提高热处理工艺和国产热处理设备制造水平,替代高价进口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