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3日,港股上市的第三方支付公司汇付天下(1806.HK)宣布私有化退市。对此,汇付天下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目前公司经营情况一切正常。”此前汇付天下于12月18日起停牌,23日上午九时,汇付天下正式复牌。截至发稿,汇付天下股价为3.35港元。私有化为股东提供“极具吸引力溢价”。12月23日早晨,汇付天下及要约人Purity Investment Limited发布联合公告宣布,2020年12月22日,要约人要求董事会,根据公司法第86条通过计划安排将汇付天下除牌,向计划股东提呈一项建议。建议完成后,汇付天下将成为要约人的全资附属公司,并将在联交所撤回上市地位。公告显示,要约人Purity Investment Limited为注册在开曼群岛的公司,自2020年11月17日起生效。于公告日期,要约人的全部已发行股本包括30万股要约人股份,由周先生、穆女士及金先生分別通过SPV-Z、SPV-M及SPV-J持有约70.7030%、24.6620%及4.6350%。根据公告,私有化计划有两种方式实施。一种是现金选择,即每持有一股计划股份收取现金3.50港元;另一种方式是股份选择,即每持有一股计划股份收取要约人2.709677股新股份。此次私有化对于汇付天下股东和公司本身都有裨益。私有化将会使计划股东有机会“以极具吸引力的溢价”将投资变现,具体益处有以下四点:首先,私有化可以让计划股东退出缺乏流通性的投资。过去一段时间内,汇付天下股票流通量较低,截至最后交易日(包括该日)止三个月内平均每日交易量约为每日1401059股,仅占最后交易日已发行股份约0.11%。而此次私有化将为计划股东提供套现良机。其次,私有化为计划股东提供按高于现行股价的溢价变现的机会。在现金选择下,每股计划股份的现金代价3.50港元,较最后交易日的收市价2.76港元,及截至最后交易日(包括该日)止30个交易日的平均收市价2.38港元,分別溢价约26.81%及47.04%,较60个交易日均价溢价55.38%。再次,自2018年以来,恒生指数整体呈下降趋势,截至最后交易日累计下跌约10.83%,同时全球市场目前也受到一些潜在不确定性影响。私有化可以让计划股东在目前不明市况下实现收益。对汇付天下公司而言,由于股票流通量偏低,交易表现相对欠佳,其上市平台缺乏融资能力,短期内也不太可能出现重大改善。而维持该上市平台则要投入较大行政成本及管理资源,私有化将会降低这部分投入。同时,公告称,汇付天下成功退市后,要约人没有对公司业务作出重大变化(包括对固定资产的调配)的计划,也不会对人员的持续聘用作出重大变动。汇付天下成立于2006年6月。2018年6月,汇付天下成功于香港交易所上市,成为中国“金融支付行业第一股”。汇付天下提供聚合支付服务、账户服务、营销服务、数据服务,同时,针对商户及个人的经营及消费需求,汇付天下在支付基础上,提供叠加消费分期、信贷居间、余额理财、保理等金融增值服务。今年上半年的疫情,让线下商户数字化转型加快,汇付天也下进一步明确数字化战略方向。今年半年报显示,截至2020年6月30日,汇付天下总收入为17.098亿元,较去年同期下降9%,毛利润为3.405亿元,较去年同期下降26%,经调整净利润为8460万元,较去年同期减少45%。至于利润下跌的原因,财报表示是因为SaaS服务业务占比上升,但同时也指出SaaS服务的毛利率也在不断提升。另一方面,汇付天下支持渠道合作伙伴支付的佣金及费用增加,导致毛利率下降。
中国经济网北京12月8日讯 今日,惠程科技(002168.SZ)遭遇跌停,截至收盘报5.72元,跌幅9.92%。 12月2日晚间公司曾发布公告称,深圳市惠程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于近日接到公司控股股东中驰惠程企业管理有限公司的一致行动人北京信中利普信股权投资中心(有限合伙)的通知,因触及融资融券业务合同中约定的维持担保比例的最低标准,信中利普信在江海证券有限公司信用担保账户中的部分公司股份被江海证券通过深圳证券交易所集中竞价交易系统被动减持。信中利普信于2020年12月01日被动减持公司股份69万股,减持股份占公司总股份为0.09%。 三季报显示,富兴投资基金(广州)有限公司旗下的富兴沁园春1号私募证券投资基金在三季度新进买入2715.37万股,占其流通股比例的3.42%,为第4大流通股东。 资料显示,富兴沁园春1号成立于2019年11月26日,截至2020年10月9日最新净值披露日,其净值为0.8048元,今年来收益率为-19.52%,成立以来的收益率为-19.52%。 富兴投资基金(广州)有限公司于2017年06月05日成立。法定代表人郭文杰,公司经营范围包括:商品批发贸易(许可审批类商品除外);商品零售贸易(许可审批类商品除外);贸易代理;贸易咨询服务;受托管理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等。公司两大股东上海融展会展服务中心(有限合伙)、郭文杰分别持股80%和20%。
近日,限售股解禁的数据再度引起市场关注。数据显示,本周共有47只个股限售股解禁,按照12月7日收盘价计算,合计解禁市值逾800亿元。如果从本月情况来估算,解禁限售股的合计市值逾5100亿元。 笔者认为,相较于减持,解禁的规模数据包含了大量“数据虚影”——有威慑力但更像是一场压力测试。最终决定减持是否发生的因素有很多,从“触发点”来看,包括股东自身的资金需求、对上市公司不看好等等;而从“绝缘点”来看,则是资本市场生态优化进程、上市公司的质量提升、投资者的财富获得。 首先,限售股解禁和股份减持虽然经常被相提并论,但解禁并不等于减持。 关于解禁和减持的关系,有一个类比可以参考:A股市场坐拥数十万亿元流通市值,但是其日常的成交额通常也仅在万亿元左右。 限售股解禁其实是规则赋予股东出售股份的选择权,是其所有权在二级市场的变现资格。不过,测算解禁规模属于理论上的统计极值,对于判断上市公司股权供求关系的真正变化其实仅具有参考价值,因为其包含了对于最终并未发生的减持行为的“规模假定”。 减持则是股东对于持股真正进行处置并转移所有权的行为,同一时间段内,减持与解禁规模可能有着较大的差异,因为减持通常较解禁有着时间上的滞后性、规模上的不确定性。例如,在今年科创板首批限售股解禁之际,虽然多家上市公司披露了股东减持计划,但是减持主要是创投类股东的退出,产业股东和创始人股东的持股则较为稳定。此外,从市场表现来看,科创50指数在首批股份集体解禁后也走势平稳,甚至在9个交易日后创出实时行情发布以来的年内最高点。 第二,真正决定A股市场股权和资金供求关系的,其实并不是可流通股权的数量,而是资本市场大环境和上市公司微观环境的发展质量。 证监会主席易会满在2020年“5·15全国投资者保护宣传日”活动上表示,资本市场是一个内涵丰富、机理复杂的生态系统,做好资本市场工作,必须统筹兼顾投资者和融资者、上市和退市、再融资和减持、新股东和老股东、机构投资者和个人投资者、存量和增量等关系的动态平衡,求取最大公约数。 “动态平衡”其实已经点明了A股市场供求关系的真谛。解禁反映的是流通股供给侧可能的增加,但没有充分反映需求侧可能的增加。对于市场交投而言,新股权和新资金始终在动态匹配,并不断达成新的平衡,且新平衡的估值重心并不必然低于原平衡点。真正决定估值重心的,其上市公司的质量和发展预期。 去年以来,资本市场持续通过规则完善、分类监管、政策引导提高上市公司质量。今年10月份,国务院印发《关于进一步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的意见》,更是“点名”部署了证监会、央行、发改委等15个部门和各省级人民政府在共计17个方面进行协同,粗略统计,至少涉及40余个省部级行政单位。 上市公司质量提升的现实表现和发展预期,能够在解禁和减持之间设置“绝缘层”,从而保护市场高水平的投融资平衡。 第三,监管部门持续优化基础制度,从规则上平滑了减持行为对市场的影响,设立了缓冲区,降低了减持引发市场非理性情绪和反应的可能。 当然,由于股东自身需求等原因,合规减持是一个正常行为。因此,减持制度受到市场各方高度关注。如果规定过松,可能对二级市场造成扰动,影响中小投资者信心和权益;如果限制过紧,又可能降低市场流动性,影响资金入市意愿,特别是资本形成。因此,监管部门的态度是分阶段改革——“分类施策,分步走、稳步调”。一方面,继续从严规范控股股东、实控人、董监高减持。例如,上市公司大股东、董监高计划通过证券交易所集中竞价交易减持股份,应当在首次卖出的15个交易日前向证券交易所报告并预先披露减持计划,内容应当包括但不限于拟减持股份的数量、来源、减持时间区间、方式、价格区间、减持原因。另一方面,监管部门对于创投基金、民企纾困等适当开口子、给政策,便利资金的进入与退出路径。 笔者认为,对于A股市场而言,与其担忧解禁股的“压力山大”,穿过不如解禁数据“虚影”,切实把握减持的“绝缘点与安全阀”——通过规则明确减持行为预期、通过上市公司提质化解股东减持动力、通过投资者保护引入增量资金有力应对。
据天眼查App显示,12月10日,浙江东阳栗子熊影视文化有限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为赵晓磊,注册资本1000万元人民币,经营范围含电影摄制服务;文艺创作;文化娱乐经纪人服务等。 股东信息显示,赵晓磊、许晴分别持有该公司35%的股权,为最终受益人。该公司第三大股东为江苏稻草熊影业有限公司,后者股东包含刘诗施(即刘诗诗)、赵丽颖等人;第四大股东为天津童乐影视文化有限公司,后者股东中包含由贾乃亮100%持股的南京亮闪天下影视文化工作室,及由李小璐100%持股的新沂薪雨瑞璐影视文化工作室等。
美芝股份公告,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李苏华、股东上海天识与广东怡建签署《股份转让协议》、李苏华与广东怡建签署《表决权放弃协议》,李苏华、上海天识将其合计持有的公司股份40,580,300股(占公司总股本的29.99%)以18.4757元/股交易价格协议转让给广东怡建,转让价款合计为749,749,448.71元。自上述股份过户至广东怡建名下之日起,李苏华不可撤销地放弃其持有公司27,062,562股股份对应的表决权(占公司总股本的20.00%)。如本次股份转让事项顺利实施完毕,广东怡建将成为公司控股股东,佛山市南海区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局将成为公司实际控制人。
妙可蓝多公告,公司拟非公开发行股票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300,000万元,发行价格为29.71元/股,发行数量不超过100,976,102股。本次发行对象为内蒙蒙牛,内蒙蒙牛将以现金方式认购本次发行的全部股票,并已与公司签署附条件生效的《股份认购协议》。此外,内蒙蒙牛与公司现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柴琇签订《合作协议》。 本次交易完成后,内蒙蒙牛将取得上市公司控制权,上市公司的控股股东将变更为内蒙蒙牛;本次交易完成后,上市公司不存在实际控制人。公司股票自2020年12月14日上午开市起复牌。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蚂蚁集团虽然上市折戟,但是其投资的科技公司深圳微众信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微众信科”)则顺利过会。近日,被业内誉为“征信科技第一股”的微众信科科创板IPO过会,若成功挂牌上市,将是行业首家聚焦于征信数据科技领域的上市公司。证券时报记者注意到,微众信科由龙头券商中信证券作为主承销商,股东亦是不可小觑,除了控股股东中润四方,第二大股东为蚂蚁集团全资子公司云鑫创投,其余股东还包括海通证券、华林证券和“涌金系”掌门人陈金霞。第二大股东属蚂蚁集团12月7日,上交所发布的科创板上市委2020年第115次审议会议结果公告显示,深圳微众信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微众信科”)首发获通过,其中,中信证券为其独家保荐人。微众信科的直接客户为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最终用户是具有融资需求的中小微企业群体,公司收入主要来源于为商业银行的中小微企业客户提供信用评价服务,与中小微企业信贷需求及银行客户实际投放信贷规模挂钩。微众信科虽然与腾讯旗下的微众银行名字都有“微众”二字,但是二者却没有关联,反而与腾讯的竞争对手阿里的蚂蚁集团关系极大。证券时报记者注意到,微众信科发行前前十大股东中,控股股东为深圳市中润四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持股32.04%,实际控制人为自然人孙淏添。第二大股东为蚂蚁集团全资子公司云鑫创投,持股25.9%,云鑫创投法定代表人正是井贤栋,该公司提名了蚂蚁集团投资总监祁强和资深总监施震强为微众信科两名董事。这也意味着,在蚂蚁集团上市遭遇挫折和京东数科上市暂无进展之下,蚂蚁集团身居二股东所投资的金融科技企业反而捷足先登上了科创板。此外,微众信科股权较为分散,其余5%以上股东还有2家,分别为发行人员工的持股平台税银一号和共青城兆固投资管理合伙企业,分别持股7.73%、6.16%。而其余知名股东还包括持股4.64%的海通证券、持股1.6%的华林证券和通过上海泓成等合计持股1.47%的“涌金系”掌门人陈金霞。公告显示,微众信科首次公开发行的A股不超过4020万股,占发行后总股本的10.01%。拟募集资金2.59亿元,募集资金将用于大数据风控实验室建设、大数据征信平台建设等项目。前三季净利增近10%微众信科成立于2014年,总部位于广东深圳,主要提供征信科技、风险决策、信用科技一体化等产品和服务,给银行业金融机构等提供信贷场景下的企业征信报告、信贷风险决策系统等。据了解,微众信科的主要竞争对手包括征信公司、金融科技公司、大数据科技公司、银行金融科技子公司等以及其他科技公司。招股书显示,微众信科的主要客户包括六大国有银行、11家股份制商业银行、14家民营银行和超过90家城商行及农商行等金融机构。截至2020年一季度末,基于微众信科的信用科技产品与服务,其客户为企业推出了172个信贷产品,其中152个产品应用于纯信用贷款服务场景;自2017年初至2020年一季度末,微众信科累计为458.58万户中小微企业生成了1097.43万份征信报告。2018年~2019年,微众信科主营业务收入分别为6935.35万元和1.54亿元,同比增速分别达115.17%和122.4%。微众信科解释,业绩保持较快增速,主要是由于期初业务基数较低,且不断开拓新客户及研发新产品,推动了收入的快速增长。不过,今年以来,微众信科的业绩也受到了疫情的影响。基于2020年前三季度的经营情况与市场环境,微众信科今年1月至9月实现营业收入1.15亿元,同比增长4.12%,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3557万元,同比增长9.68%。微众信科表示,受新冠疫情影响业务正常开展、“113号文”银税直连工作对人力资源略有挤占,以及重点发力的信用科技一体化产品收入实现具有一定滞后性等因素的影响,业绩增速同比出现下滑。由于从事数据征信业务,涉及数据采集等敏感内容,在过会当天的公告中,科创板上市委提出问询的主要问题也围绕数据采集方面。作为信用科技服务商,微众信科表示,将普惠金融和金融创新作为自身使命,希望利用互联网的技术、数据分析应用和信用科技创新,来帮助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贵、慢以及企业信用度量难题,促进实体经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