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国家丰收节也适逢阿里巴巴为期一个月的丰收购物节。淘宝直播开启了史上最大规模的新农人主播大赛,将覆盖陕西、云南、湖北、广东、山东、浙江等全国多个省份。上手机淘宝搜索“我的直播致富经”,就可以测测你适合直播带什么农产品。在这些农人主播中,有在农村土生土长的菜农、果农,也有返乡创业的大学生、白领。他们在直播间里各显神通,不少已经是十里八方农产品直播的带头人。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传统农业已经进入了一个新时代,农民、农业、农村均会发生全方位的变化,这是社会生产三次产业转型升级的必然要求。一直以来,我们都更加注重制造业和服务业的创新进步,不断地通过科技化、数字化赋能传统制造和现代服务,然而却忽略了作为基础产业的农业,同样也需要进行生产环境和生产力的革新。 而且,新型城镇化的推进,对提高农业生产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国社科院发布的《中国农村发展报告2020》指出,“十四五”规划将会在2025年让我国城镇化率达到65.5%,新增农业转移人口将高达8000万人以上,农业就业人员比重将下降到20%。这就意味着农业所吸纳的就业人数将有所下降,其占用的土地等资源体量也会下降,因而为了顺应这个趋势,农业农村必须要走上一条低耗高产,高质量发展的道路。 创造新农具,是农业生产转型升级的客观前提。 推进农业农村创新,首要就是要升级基础设施建设,增加机械化、智能化设备供给。增加机械化、智能化设备供给能够有效对目前的人力生产模式进行改进,形成规模化的生产模式,提高生产效率。而提升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则主要包含网络基础设施、通讯基础设施、交通基础设施等等,为这些机械化设备和农民的智能化管理提供良好的网络基础和通讯条件,进一步应用现有的科技赋能农业生产,这是进行农业生产转型升级的基础。 产生新农活,是传统农业生产经营模式的有效替代。 在农业的生产设备得到革新、农村基础设施水平得到提升之后,农业生产模式也将发生质的改变。除了机械化生产替代农民下地、智能化设备辅助进行生产管理以外,农业也将紧跟数字化、线上化潮流,实现线下与线上的融合。作为中国最大的农产品上行平台,阿里巴巴公布的2020脱贫半年报显示:截止目前832个国家级贫困县在阿里巴巴平台网络销售额已经超过2000亿。这充分说明农业线上化的广阔前景和庞大市场,未来的农业将不仅仅是在田间地头,还将包含线上销售、线下旅游体验、脱贫文旅产品等等贯穿线上线下全渠道的生产经营模式,全面替代现有的传统农业生产。 培养新农人,是转变农民生产角色,提升农业劳动生产率的关键。 有了良好的客观设施基础,也有了明确的产业转型道路,接下来就需要一大批优秀的新农人投入到这个事业中来。数据显示目前淘宝直播农民主播足迹已经覆盖全国31个省、市、区的2000多个县,累计开展直播240万场,已有9万多农民主播。除了农民自身进行线上化转型以外,其他行业的佼佼者也均参与到这场变革中来。比如一年累计引导公益成交额高达4.87亿元的淘宝主播薇娅,还有联合诸多娱乐明星在四小时内实现农活销售3500万元的李佳琦,还有投入到推介当地农产品直播工作中的政府官员,比如湖北省商务厅厅长就曾带领30多位县长走进直播间,当天销售农产品超过6000万元等等。 积累新资本,是农业农村进一步升级改造的后盾保障。 一直以来,农业的产品附加值相比较其他行业来说都比较低,产业链较短,缺乏深加工,因而农业农村的投资热情并不高。随着农业生产环境的改善,农业生产方式的革新,以及农业劳动力的升级,农业的加工产业链得以深化,销售渠道也实现了线上线下的双扩张,农产品附加值比例有所增加,投资回报率显著提升,再加上农业开始集成旅游业等其他产业共同发展,充分调动了社会投资的积极性,这为后续农业农村的进一步转型升级提供了资金支撑。 综上,窃以为,国家进入经济发展的新时代,这对农业的提质增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农业农村的转型升级,则需要从“人、活、具、资”四个方面入手,从资源供给、生产方式、劳动力水平、资本力量等角度全方位进行创新。
近日,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推进中心镇改革发展的指导意见》,《指导意见》全文如下。 为巩固深化乡镇行政区划调整改革成果,健全农村基层治理体系,夯实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底部基础,现就推进中心镇改革发展提出如下指导意见。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新型城镇化战略和“一干多支”发展战略,坚持“以人为本、绿色发展,因地制宜、分类培育,优化提升、扩权赋能”的原则和城乡融合发展理念,深入实施“6大提升工程”“5项改革措施”,推动中心镇做大做强,引领带动全省小城镇高质量发展,为推动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提供坚强支撑。 (二)主要目标。到2025年,在城市化发展区打造一批加工制造、商贸物流、科技教育等类型中心镇,将其培育成为城市卫星城镇;在农产品主产区打造一批特色农业、农旅结合、商贸物流等类型中心镇,将其培育成为高产优质、特色鲜明的城乡融合发展示范小城镇;在重点生态功能区打造一批生态旅游、文化体验、健康养生等类型中心镇,将其培育成为宜居宜业宜游的新型绿色低碳小城镇。在全省中心镇(除“三州”地区外,原则上不含城关镇)范围内培育一批“经济发达、配套齐全、环境优美、文化厚重、治理完善、辐射广泛”的省级百强中心镇,推动有条件的省级百强中心镇发展成为县域副中心和现代新型小城市。 二、主要任务 (一)实施基础设施提升工程,着力完善城镇功能 构建便捷交通网络。加强中心镇与高速公路、普通国道省道和重要交通枢纽的连接,完善与县城、周边城市及乡镇的交通体系。优化城镇内部路网结构和交通组织,加快实施道路黑化工程,完善公共停车设施,健全非机动车和行人交通系统。加快建设“四好农村路”,推进较大人口规模自然村(组)通硬化路建设。完善农村客运和物流配送体系。 完善配套基础设施。加快推动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加强污水处理设施及配套管网建设,因地制宜实施雨污分流改造。加快防洪排涝设施和应急避难场所建设。推动公共厕所改造提升。推进高标准农田和农村水利设施建设,加快农村电网改造升级。积极推广智慧广电、5G基站、新能源汽车充电装置等新型基础设施。 (二)实施公共服务提升工程,着力增进民生福祉 有效改善住房条件。严格规范中心镇建成区新建农民自建房。加强农村宅基地审批和住房建设管理,推动“数字农房”建设,发展新型结构农房。有序推进房地产开发,提升住房品质,完善基本公共服务配套,推行专业化物业管理服务。完善公租房租赁补贴发放制度,逐步实现公租房保障范围中心镇常住人口全覆盖。 提升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推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县域医保总额预算分配向中心镇卫生院倾斜,支持中心镇卫生院创建达标二级医院,打造县域次医疗中心,改造提升村卫生室。健全重大疫情监测预警、医疗救治、紧急征用等制度。支持中心镇开展医养结合服务。 促进教育文体均衡发展。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加强优质教育资源供给,推动学前教育普及普惠、义务教育优质均衡。推进“三通两平台”建设,积极探索智慧教育。大力发展社会教育和老年教育,办好社区教育学校。因地制宜规划建设综合文化站、健身中心等多样化、综合性文体设施和群众娱乐休闲场所,并向群众免费或低收费开放。 加大养老扶幼支持力度。试点建设社区养老服务综合体,构建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鼓励有条件的中心镇卫生院、养老院探索“两院一体”发展。健全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关爱服务体系,加强对留守老人、残疾人等特殊困难群体的关爱服务。 (三)实施产业集聚提升工程,着力强化产镇融合 优化产业结构。立足“人、产、镇”深度融合,精准定位特色主导产业发展方向,加快形成错位发展、特色鲜明、优势互补的城镇产业发展新格局。打造一批农业、工业、商贸、旅游强镇,吸引更多农业转移人口在中心镇落户。 做强产业平台。以现代农业园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经济开发区等各类园区为载体,培育壮大优势特色产业,创建一批特色产业和新型产业示范基地。支持建设小微企业创新创业示范基地,开展返乡创业示范园(孵化园)建设。 创新产业业态。以“互联网+”“大数据+”“物流+”等新模式提升传统产业,发展文化旅游、休闲农业、现代物流、电子商务、健康养生、“宅经济”等新业态。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支持各类人才利用数字技术创新创业。 (四)实施环境风貌提升工程,着力打造美丽城镇 强化生态环境保护。落实生态保护红线有关规定,系统治理山水林田湖草生态环境,加强对生态廊道、景观廊道、山体、河流、林盘等的保护,在中心镇周边因地制宜建设自然生态公园、农业主题公园,合理布局建成区内的公共绿地,形成绿水青山生态格局。 加强城镇风貌管理。开展中心镇整体风貌设计,加强风貌建设管控,住宅以多层建筑为主。整治违搭乱建现象,集中清理彩钢棚、电气线路私拉乱接等问题。重点抓好进出通道、车站、广场等公共空间、重要节点的景观打造,建设一批具有代表性的建筑精品。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有序推进农村“厕所革命”,探索建立生活垃圾分类处置机制,加快推进农村生活垃圾收转运处置体系全覆盖。积极推广城镇周边就近接入污水管网、聚居区建设集中污水处理站的农村污水治理模式。全面实施村庄清洁行动,建立完善常态化保洁制度。 (五)实施文化传承提升工程,着力彰显人文特色 保护传承文化遗产。加强对古镇古村落、工业遗产、传统技艺、地名文化等文化资源的调查、申报和保护利用。实施中心镇文化记忆工程,打造一批民俗博物馆、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农村生产生活遗产传习所等文化保护示范基地,加强“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建设管理。加强传承人队伍建设,培育乡土工匠。 创新发展传统文化。推进文旅融合,积极开展“古镇古村+”行动,鼓励通过资源对接、跨界合作、平台搭建等方式,利用传统建筑发展民宿、演艺、餐饮等经营性项目。发展文化创意、乡村旅游、传统手工艺等特色产业。 (六)实施城镇治理提升工程,着力释放基层活力 建立完善基层治理体系。坚持党建引领,以村(社区)为基本单元,实施大联动、微治理,全面提升网格化服务管理水平和治理效能。开展“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活动。建立综合服务平台,实现企业和群众到政府办事“最多跑一次”。推广新时代“枫桥经验”,深化法治示范乡镇、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等创建活动。 推进城镇治理精细化。实施“互联网+社区”行动计划,促进城乡综合治理数字化平台向中心镇延伸。持续推进“雪亮工程”建设,健全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推进综合行政执法改革,合理配置与中心镇发展实际相适应的综合执法力量,强化中心镇统一指挥和统筹协调的职责,实行“一支队伍管执法”。 三、改革措施 (一)创新规划编制强化国土空间规划引领。在市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中明确中心镇数量、规模结构和功能定位,统筹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和特色产业布局。支持中心镇单独编制或与辐射范围内乡镇共同编制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有序推进中心镇详细规划和村规划编制。 完善专项规划编制。以市政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城镇风貌、绿化景观、历史文化保护等为重点,编制中心镇建设专项规划,积极推动中心镇开展城市设计。制定重大建设项目清单,坚持“先规划、后建设”,实现空间布局、土地指标、建设时序的统筹协调。 (二)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推动扩权赋能。按照依法依规、权责相称、能放尽放的原则,将中心镇迫切需要且能够有效承接的经济社会管理权限、审批服务执法权限下放到中心镇,重点扩大在中心镇建设管理、市场监管、农业农村、交通运输等方面的行政权力。参照全省经济发达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依法拟制中心镇扩权事项目录,按程序报批实施。 创新机构设置。转变中心镇政府职能,重点强化发展产业经济、提供公共服务、加强社会治理和村镇规划建设等职能。支持中心镇在限额内综合设置党政机构,因地制宜设置特色机构。除党中央明确要求实行派驻体制的机构外,县直部门设在中心镇的机构原则上下放中心镇实行属地管理;继续实行派驻体制的,派驻工作纳入中心镇考核范围,主要负责同志任免须听取中心镇党委意见。 完善运行机制。建立健全中心镇权责清单和事权准入制度,科学规范属地管理内容。厘清县镇职责边界,县直部门不得随意将承担的工作职责转移给中心镇,确需下放或委托的,要充分听取基层意见并按程序报批。建立完善中心镇信息公开制度,畅通群众监督投诉渠道,确保依法行政、规范运行、有效监督。 (三)深化财政和投融资制度改革完善财政管理体制。进一步完善县本级与中心镇的财政体制,建立激励中心镇发展的财政奖补机制,合理划分县本级与中心镇的财政收入和支出责任,构建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的财政管理体制,加大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奖励资金支持力度。 拓宽投融资渠道。鼓励各地依法依规统筹整合资金,研究设立中心镇建设基金,搭建投融资平台;研究制定支持中心镇建设发展的投融资政策,支持金融机构在中心镇设立分支机构,鼓励民间资本参与中心镇建设发展,逐步形成财政资金引导、金融机构支持、民间资本参与的多元化投入格局。 (四)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加强农村产权流转交易体系建设。以完善产权制度和要素市场化配置为重点,整合各类农村产权流转交易机构职能,依托中心镇便民服务中心,建设农村产权交易平台。鼓励金融创新,延伸拓展农村产权抵押融资服务,推动农村产权抵押贷款增量扩面,提高农户信贷能力。 拓宽农村集体经济发展路径。明晰农村集体资产产权归属,强化资产管理,因地制宜形成“村级集体经济组织+企业+X”的多元化发展路径。加快集体资源资产“三权分置”改革,鼓励通过盘活闲置宅基地和闲置住宅发展农村新产业新业态;通过优化村庄用地布局,有效利用零星分散存量建设用地,以出租、入股等形式发展乡村经济。依法依规推进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 强化用地保障和管理。合理确定中心镇建设用地规模、耕地保有量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任务,留足发展空间。实行增量供给与存量挖潜相结合的供地、用地政策,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向中心镇倾斜,并与吸纳落户数量挂钩。支持将符合条件的中心镇纳入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支持文化旅游、休闲观光农业、农产品冷链物流等项目实行“点状供地”。 (五)完善人才振兴制度夯实基层队伍。在人员编制上给予中心镇重点倾斜,鼓励从上往下跨层级调剂行政和事业编制。推行岗编适度分离机制,实行“县招镇用”“县管校用”。鼓励政府机构、国有企业、科研院所、高等学校等选派优秀人才到中心镇挂职锻炼。按程序选拔中心镇优秀党政主要负责同志作为县级领导班子成员、市(州)直部门领导班子成员、省直机关内设机构负责人。 深化就业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建立健全中心镇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平台,完善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制度,提高专业技术人才素质。保障农业转移人口与城镇居民享受同等的社会保障服务,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在完成确权的基础上,允许在中心镇有合法稳定职业或住所的农民在落户的同时继续保留在农村的原有各项合法权益。 四、工作保障 (一)加强组织领导。按程序建立省级推进中心镇改革发展工作联席会议制度,住房城乡建设厅牵头做好综合协调、组织推进、督促落实等工作,省直有关部门按照职能职责抓好各项任务落实。各市(州)党委、政府对省级百强中心镇培育工作负总体责任,县(市、区)党委、政府为省级百强中心镇培育工作的责任主体,中心镇党委、政府为具体的实施主体。县(市、区)政府要认真制定省级百强中心镇培育工作方案,并按程序报备。 (二)加大支持力度。从2021年起,按照力度不减的原则,继续从省级城乡建设发展专项资金中安排资金支持中心镇改革发展工作。省直有关部门要加强政策、资金和项目统筹,形成合力,优先支持省级百强中心镇高质量发展。研究制定省级百强中心镇建设技术指南,建立综合性服务专家库,推行“设计下乡”和驻镇规划师制度,引导规划、建筑、景观、市政、策划等专业技术人员下乡服务。 (三)强化考核激励。研究制定省级百强中心镇考核验收办法,对通过考核验收的中心镇,按程序报省政府批准后命名为“省级百强中心镇”。每两年对已命名的中心镇进行复核检查,对考核排名前列的,加大资金补助、干部选拔任用等方面支持力度;对工作推进不力、发展滞后的,进行通报并限期整改;对整改不达标的,按程序撤销其“省级百强中心镇”称号。
信贷投放力度持续加大 百亿金融债力挺农田建设 今年以来,金融机构对“三农”领域的信贷支持力度不断加大。上市银行中报显示,今年上半年,中国农业银行“三农”方面的信贷和多家农商行的贷款增速均超过10%。专家表示,随着乡村振兴战略向纵深推进,一系列政策效果正逐渐显现,有效地疏通了金融资源流向农村的梗阻。未来在科技赋能下,农业互联网贷款、农业保险等领域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多家农商行贷款增速超10% 多家商业银行日前披露了2020年中报,从贷款总体存量和增速来看,这些商业银行对“三农”重点领域的信贷支持在加强。 “农业银行持续加大对‘三农’信贷领域的投放力度,上半年在‘三农’和县域贷款余额超过五万亿元,较年初增长超过5000亿元,增速11%,高于全行贷款平均增速2.1个百分点。”农业银行副行长张旭光在中报业绩发布会上表示。 作为农村金融服务的主力军,多家农商行上半年贷款投放大幅增长。从八家上市农商行来看,贷款增速均超过总资产增速,逾半数上市农商行贷款增速超过10%。多家农商行表示,未来将继续增加农村地区授信。如上海农商银行提出,到2022年,计划为长三角地区重点农村金融机构提供授信不少于500亿元。 除加大信贷支持外,金融债引导大量社会资本回流农村的重点领域、薄弱环节和贫困地区。近日,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成功发行五年期、七年期支持高标准农田建设主题金融债券各50亿元,共计100亿元。农发行有关负责人表示,截至7月末,农发行累计投放高标准农田建设等农地提质增效类贷款余额1401亿元,项目全部建成后,预计可新增高标准农田或补充耕地面积约3300万亩。 在增加投入资金总量的同时,农村金融产品也在不断创新。以近期农行重点推出的乡村振兴主题信用卡为例,该卡专门为农村地区客户提供普惠金融服务,免年费优惠,并提供App免费申领涉农意外保险、绑卡免费领红包等特色权益。业内人士分析,此前罕有金融机构主动开拓农村地区的信用卡业务,今年来大型商业银行纷纷涉足这一领域,可见其加强涉农金融服务的决心。 农业农村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副处长、副研究员吴比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农村金融系统必须主动适应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要求,因地制宜地开展本地化的金融产品创新,由传统的农村金融产品向全面支持农业产业、乡村发展的金融产品转化,以精准化创新满足农业农村客户需求。 多路改革并进疏通农村金融血脉 今年以来,完善金融机构服务乡村振兴考核标准、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等多项改革向纵深推进,为资金的通畅流转和金融资源向农村地区进一步倾斜打下了坚实基础。 央行近日发布的《2020年第二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提出,将加快出台商业银行服务乡村振兴考核办法,引导金融资源向乡村振兴领域集聚。此前,央行联合银保监会发布《金融机构服务乡村振兴考核评估办法(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办法》),将贷款总量、贷款结构、制度建设等定量、定性指标纳入金融机构服务乡村振兴考评范围。 “《办法》提供了一套明确的考核工具,有利于及时发现和解决政策实施过程中的问题,使政策目标更加精准。”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普惠金融研究院研究部主任莫秀根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办法》鼓励金融机构从服务高端客户转向农村小微客户,有利于减缓乡村资本外流,增加乡村发展的资本投入,同时鼓励金融机构积极参与金融基础设施建设,对于创造高效率的农村普惠金融环境意义重大。 另一方面,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的推进,进一步疏通了投融资进入农业农村的渠道。在近日举行的全国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工作会议上,农业农村部数据显示,目前全国有74.5%的村完成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其中河北、湖南、陕西等11个省份90%以上的村完成改革。 吴比指出,通过产权制度改革,可以进一步明晰产权归属,清晰划分所有权、经营权,进而实现农村资产、资源的价值提升,做到集体资产的保值增值,为金融机构围绕相关资产引入信托、政策性金融等现代农业投融资模式创造有利条件。 地方层面,乡村振兴金融支持力度也在稳步加强。近日,山东省表示,将财金融合支持乡村振兴金融政策扩围至32县,章丘市、商河县等18个县(市、区)被纳入试点政策支持范围。据悉,山东省将强化政银保担业务合作,鼓励新增县创新乡村振兴专属信贷产品等措施,助力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 金融科技赋能助力乡村振兴 专家指出,农村金融服务总体上市场效率不高,存在“供需缺口”,为了将金融对乡村振兴的支持进一步落到实处,金融科技或成为未来提高效率、填补缺口的有效手段。 “农业企业融资难、融资贵是长久以来难以破解的问题,是信贷资源未充分配置的体现,农业本身存在弱质性且传统抵押物不足,即使付出较高的风险溢价也难以获得有效的信贷资源。”吴比表示,农信社系统必须建立满足服务乡村振兴需要的金融科技服务能力,借助现代化科技平台,可一定程度上规避农村市场地域偏、成本高、信息不对称等缺点,提高涉农信贷资金的效益和效率。 金融科技在农业农村领域的运用在不断增加。近日,央行成都分行公示了新一批金融科技创新监管试点,其中四川商通、成都农商行联合申请的农村金融惠民服务系统颇受关注。央行科技司司长李伟透露,下一步,将及时总结试点经验,加快成果推广,同时把关注点转向广大农村地区。 “互联网贷款是大多数金融机构主攻的突破口。目前西部地区的生产性信贷仍然是一个短板,不过当地政府部门正在对数据进行整合,一旦成功,这些地区的互联网贷款将有突破。”莫秀根表示,随着农村地区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金融以及商业保险领域将成为金融科技的另一个着力点。 莫秀根表示,金融科技在农村地区落地,需解决数据问题。传统金融机构有比较完善的存量客户的信息,但没有足够的潜在客户信息,也缺乏其他场景信息。数据鸿沟是当前面临的主要阻碍之一,各方数据掌握在不同部门手中,如何较好地利用数据这种生产要素并加以整合是一个重要课题。
互联网这条信息高速公路的发展,可与过去的修路相提并论。中国的公路网络建设,让人们可以到处见朋友、做生意、获取物资。如今互联网在全国各地普及,生活在贫困、偏远地区的人也可以通过网络发家致富。中国先进科技公司在与互联网交互方面至关重要,它们通过电子商务平台和分销网络提供从前无法获取的机会。近年来,中国最大的电子商务公司阿里巴巴见证了农村电子商务的迅速发展。“淘宝村”数量飙升,就是一大例证。这些“淘宝村”主要集中在中等发展水平的省份,大量私营企业参与其中。电子商务越来越注重在农村地区的发展。这是一个强有力的模式,一方面将农产品运往城市,给农村地区创造收入;另一方面,又让城市居民可以获得从前买不起或者难以获取的商品。比如,中国在线食品配送和票务服务提供商美团点评通过其平台与地方政府、农民、农产品供应商以及饭店合作,从青藏高原购买青稞,然后将其转化为可以在线推广的食品。事实上,互联网不仅增加了赚钱的机会、获取商品的途径,而且可以提供在线教育、培训以及医疗。农村地区、收入较低的城市地区一直在挣扎着获取教育和医疗资源,而今在线课程越来越多,在线医疗信息和咨询也唾手可得。据估计,2019年农村网民达到2.25亿人,占中国网民总数的25%以上。中国有超过7亿人喜欢在抖音等应用上观看直播或短视频,越来越多的人喜欢观看城镇底层民众质朴、富有文化魅力的日常生活。一些农村在线主播已经成为网红,在直播的同时还可以出售农产品,这种做法被称为“带货”。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就是借助电子商务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的典型,当地农民将棉花、核桃和大米等农产品售往其他地区。中国政府将继续发挥关键作用。中国有关部门近年来大力发展“宽带中国”和“互联网+”,5G网络则是各地建立强大而可靠的连接的最新机遇。2018年,中央网信办、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务院扶贫办、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印发《2018年网络扶贫工作要点》,部署了5个方面21项重点任务,包括深入推进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推动健康医疗大数据在脱贫攻坚中的应用、鼓励更多网信企业参与网络扶贫行动等。截至2019年10月,中国行政村通光纤和4G网络比例均超过98%,贫困村通宽带比例达到99%。互联网不仅带动了农产品销售,也极大改善了贫困人口的生活。为了向儿童提供优质的在线教育,中国政府在2018年宣布提升农村学校网速。得益于高速宽带互联网技术,中国农村偏远地区几乎所有学校都可以接受在线教育。互联网不仅直接推动了脱贫,而且促进了阿里巴巴、腾讯等大企业的发展,进而创造了千千万万个就业机会。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估计,到2030年,5G将带来800多万个就业机会。也就是说,互联网提振了中国整体经济,让更多资源用于农村发展成为可能。这种趋势将持续下去。(作者系卡帕国际教育中国项目主管、经济学家科林·斯皮克曼)
据农业农村部官网8月18日消息,7月份以来,各级农业农村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全力以赴做好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突出抓好早稻抢收和中晚稻抢插,持续推进生猪生产恢复,努力保障“菜篮子”产品稳产保供,统筹抓好农业农村各项工作,农业农村经济运行总体良好。近日,农业农村部发展规划司有关负责人接受采访时表示,农业农村经济克服了新冠肺炎疫情和洪涝灾害等影响,延续向好态势,主要表现在5个方面。 早稻预计增产。早稻基本收获完毕,据农业农村部水稻专家指导组田间调查,今年早稻亩穗数和穗粒数增加,结实率和千粒重受前期洪涝影响下降,由于面积增加较多,总产有望增加。 秋粮作物长势较好。东北玉米大部分处于吐丝至灌浆期,大豆处于结荚期,水稻处于齐穗至扬花期,长势总体好于上年。黄淮海地区玉米大部分处于大喇叭口期至抽雄吐丝期,长势正常。洪涝灾害对中晚稻生产影响总体有限;双季晚稻抢插抢栽加快推进,目前已完成九成以上。 生猪恢复势头持续向好。7月份能繁母猪存栏环比增长4.0%,连续10个月环比增长,同比增长20.3%;生猪存栏环比增长4.8%,连续6个月环比增长,同比增长13.1%。蔬菜、水果、肉牛肉羊、家禽、水产品生产保持平稳。 涉农企业运行良好。7月份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为52.1%,连续5个月保持在荣枯线以上,高出制造业1个百分点。农产品电子商务快速发展,1—7月农产品网上零售额保持两位数增长。 农业投资继续保持回升态势。1—7月地方政府专项债用于农业农村规模超过900亿元,高标准农田、农产品仓储保鲜冷链物流设施等加快建设。第一产业固定资产投资达到9806亿元,同比增长7.7%,连续2个月正增长,其中畜牧业投资同比增长59.2%。 但农业农村部同时表示,也要看到,农业农村经济发展面临的内外部环境仍然复杂严峻,国际疫情仍在扩散蔓延,国内经济稳定复苏还面临不少挑战,洪涝干旱与病虫害交织叠加,对粮食和生猪生产、鲜活农产品稳定供应、农民工就业增收、农产品贸易等影响值得关注。 农业农村部将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扎实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全力以赴抓好防灾救灾工作,及时发布预警信息,落实各项防灾减灾措施,加强秋粮中后期田管和病虫害防控,努力实现抗灾夺丰收;坚定不移抓好生猪生产,加强非洲猪瘟疫情防控,巩固生猪恢复好势头;大力发展现代种养业,持续推进休闲农业复业复市,拓展返乡留乡农民工就业空间;加强供需形势研判,多措并举保障大豆稳定供应,促进优势农产品出口;统筹推进农业农村各项重点工作,巩固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好形势。
重农固本是安民之基、治国之要。越是面对风险挑战,越要稳住农业。今年以来,一系列强农惠农政策措施的落实落地,牢牢稳住了农业基本盘。 “上半年,农业农村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向好,有效发挥了‘三农’压舱石作用。”农业农村部总经济师、发展规划司司长魏百刚说,当前,要进一步围绕保障粮食安全、增加农民收入、加快“三农”补短板等重点领域,采取有力有效措施和超常规举措,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有力支撑。 “米袋子”“菜篮子”供应充足 今年以来,面对新冠肺炎疫情、病虫害偏重发生等风险挑战,我国千方百计抓好农业生产,确保粮食及“菜篮子”产品稳产保供。 上半年,全国夏粮克服了局部干旱、暖冬旺长、“倒春寒”、小麦病虫害等不利影响,再获丰收,产量达到2856亿斤,增产24.2亿斤,同比增长0.9%,创历史新高。目前,早稻收获已基本结束,增产趋势明显。 力促早稻增产是今年国家确保粮食安全的关键之举。“今年早稻生产呈现三大亮点。”农业农村部种植业管理司司长潘文博介绍,一是早稻面积比上年增加470多万亩,扭转了连续7年下滑势头;二是南方洪涝灾害没有逆转总体增产趋势;三是优质早稻面积达到46.2%,比上年提高了2个百分点。展望秋粮,今年秋粮播种面积稳中有增,在田作物长势良好,全年粮食丰收有较好基础。 总的看来,“米袋子”“菜篮子”供给充裕,市场价格总体稳定。据农业农村部监测,上半年稻谷、小麦和玉米三种粮食集贸市场月均价每百斤121.24元,同比持平。全国冬春蔬菜总产量1.7亿吨,同比增长2%,30类主要蔬菜品种平均地头价同比下降8.4%。水果价格先涨后跌,6种水果批发市场均价同比下降13.4%。 “近期,洪涝灾害对部分地区的农业生产造成了一定影响,但影响是局部的、阶段性的。”潘文博介绍,各地通过加强机具调配,确保早稻颗粒归仓、晚稻适时栽插;同时抢排田间积水,及时改种短生育期作物,促进灾后生产尽快恢复,减轻灾害损失。 产业加快复苏,就业创业渠道有效拓宽 4月以来,全国涉农企业全面实现复工,目前产能已基本恢复到常年水平。上半年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营业收入6.2万亿元。 农业农村部乡村产业发展司司长曾衍德介绍,近几个月乡村休闲旅游业逐步复苏,复工复市率稳步提升,接待游客量稳步增多,营业收入稳步增加。6月,规模以上休闲农业经营主体复市率已经超过九成,接待游客量比上月增长一成,已恢复至去年同期60%。 今年年初,许多返乡农民工因疫情滞留乡村。清华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副院长张红宇分析,要通过扶持企业生产经营和产业发展,完善农民工外出务工环境;同时,通过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延长产业链,发展新产业、新业态和富民乡村产业,增加农民在农业内部就业的规模容量。 “乡村产业加快复苏,不仅有效保障了市场供给,还带动了农民就业增收。”曾衍德说,随着一大批涉农企业复工复产,通过到岗就业、共享就业等形式,为乡村提供了大量就业岗位,其中超过70%为农民工。截至7月底,全国新增返乡留乡农民工就地就近就业1300多万人。 农业农村部科技教育司司长廖西元介绍,今年在实施高素质农民培育中,各地进一步提高补助标准,支持返乡留乡农民工、退伍军人等参加技能培训,补齐农业领域知识技能短板,为他们就地就近就业创造更好条件。 人地钱要素持续汇入,基础设施短板加快补齐 上半年,27个省份发行用于农业农村的地方政府专项债865亿元,累计向金融机构推荐农业中小微企业10万家,贷款余额达1407亿元。 “农业农村投资逐步回升,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加快补齐短板。”魏百刚说,当前,扩大农业农村有效投资,关键是抓住国家扩大地方政府债券发行规模的难得机遇,努力增加用于农业农村规模。 多元投资拉动下,高标准农田、农产品仓储保鲜冷链设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现代农业产业园、优势特色农业产业集群等一大批乡村重大项目落地实施。上半年,第一产业固定资产投资额达8296亿元,同比增长3.8%,增速分别比第二、第三产业投资高出12.1个和4.8个百分点。高标准农田建成规模占年度任务量的54%,重点地区新改户厕300多万户。 今年一号文件提出,抓好农村重点改革任务。上半年,四川、山东等省份已分批组织开展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试点。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全面推开,全国已有超41万个村完成改革,确认集体经济组织成员6亿多人。 “乡村振兴,既要真金白银地投,也要实打实地干。”魏百刚表示,接下来,将继续通过深化农村改革,唤醒沉睡的资源,撬动乡村发展活力。同时,不断优化乡村创业环境,加快培育一批具有乡土情怀、创业激情和奉献精神的农村创新创业带头人,带动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就业增收,为广袤乡村注入新动能。
近期,多个农业大省陆续公布了上半年农业经济的运行情况。数据显示,上半年农业稳产保供整体向好,生猪等重点产能在加速恢复。 粮食生产“底盘稳”是上半年农业经济运行的一大特点。江西省日前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早稻种植面积1826.3万亩,比上年增加182.5万亩,占全国早稻总播种面积的四分之一,超额完成了中央下达的面积指标任务;山西省数据显示,今年夏粮生产期间,主产麦区气候条件总体良好,旱地小麦长势好于常年,在面积略减的形势下,实现单产创历史新高、总产稳定增长,全省夏粮总产量236.8万吨,增长4.0%。 多地数据显示,目前生猪产能正在快速回暖。在养猪大省四川,截至6月底,生猪存栏3322.7万头,其中能繁母猪存栏341.3万头,累计出栏生猪2228.7万头,位居全国第一;截至6月底,甘肃全省生猪存栏、出栏分别为584.5万头和441.3万头,同比增长17.6%和2.0%;江西上半年全省生猪产能连续环比增长,生猪存栏1214.8万头,同比增长2.5%。 各省份在半年回顾中梳理了农业各项改革的成果,并部署了下半年的改革任务。安徽省日前召开的全省上半年农业农村经济形势分析会就提出下半年要重点抓好十项工作,包括统筹抓好农村改革,推进农村承包地“三权分置”改革、宅基地改革、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农村“三变”改革、农业综合执法、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等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