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铁集团旅客发送量因疫情腰斩。 “铁老大”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铁集团”)8月31日于上海清算所披露了2020年半年报。 上半年,国铁集团实现收入4039.30亿元,相比于去年同期的5281.78亿元同比下降1242.48亿元,同比降幅达到23.52%. 同期,国铁集团净利润亏损955.43亿元,相比于去年同期亏损2.05亿元,亏损额度大幅扩大。 贝壳财经记者注意到,国铁集团的运输收入主要包括货运、客运和其他运输。受到疫情影响,今年上半年,国铁集团客运收入同比减少52.7%;而由于铁路货运实施降费政策,货运收入同比减少37亿元。 除了上述营收下滑原因之外,一如既往,国铁集团是重资产企业,计提折旧属刚性支出,承担负债的还本付息也是刚性支出。 截至今年上半年,国铁集团实现总资产8.49万亿元,总负债达到5.59万亿元。 不过,中诚信国际出具的评级报告指出,总体来看,国铁集团将面临一定的债务压力。考虑到国家发改委将铁路建设债券明确为政府支持债券,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均出台了相关政策为公司融资提供支持,中诚信国际认为,公司依然具有极强的偿债能力。 旅客发送量因疫情腰斩 客运收入减少近千亿 上半年,国铁集团实现收入4039.30亿元,相比于去年同期的5281.78亿元同比下降1242.48亿元,同比降幅达到23.52%。同期,国铁集团净利润亏损955.43亿元,相比于去年同期亏损2.05亿元,同比大幅下滑。 “疫情冲击,客流大幅下降”,谈及今年上半年的业绩,国铁集团在官网中表示,集团收入减少、净利润亏损的主要原因包括铁路作为服务行业,直接受到疫情冲击。 半年报显示,今年上半年,国铁集团客运收入为892.80亿元,相比于去年同期1887.92亿元,同比减少995亿元,减幅52.7%。 而如果从旅客发送量来看,今年上半年,国家铁路旅客发送量完成8.06亿人,同比下降53.5%。 同样,因为疫情影响,国铁集团的酒店、旅游、餐饮等非运输收入同比减少133亿元。 面对疫情,国铁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上半年,国铁集团累计向湖北、武汉地区运送防疫物资1.87万批51.2万吨,圆满完成458批1.39万人次援鄂医务人员等运送任务;免费为旅客办理退票2.06亿张,开行务工、学生专列401列,运送旅客45.4万人;严把铁路进站、上车、出站等防控关口,站车共排查3.5万名发热旅客,有效切断了疫情在铁路的传播途径。 国铁集团表示,铁路始终保持了运输安全畅通和科学防控力度,虽然增加了成本,但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目前,铁路旅客发送量已经出现回暖。 国铁集团表示,集团及时推出城际铁路票价优惠措施,大面积实施电子客票服务,持续开好81对公益性慢火车,6月份日均旅客发送量545万人,较最低谷的2月份日均增长422万人。 其中,二季度客货运输收入逐月回升,4至6月环比增加额分别为5亿元、80亿元、21亿元。 实际上,国铁集团旗下上市公司京沪高铁也面临着同样挑战。 8月27日,京沪高铁(601816)发布了上市后的首份半年报。今年上半年京沪高铁实现营业收入100.46亿元,同比下滑40.13%,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30亿元,同比下滑90.06%。 京沪高铁表示,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影响,游客乘车出行意愿较低,从短期来看,旅客乘车需求难以完全恢复,公司预测年初至下一报告期期末的累计净利润可能与上年同期相比有较大幅度下滑。 但长远来看,京沪高铁表示,本次疫情预期不会对公司长期经营和核心竞争力产生重大不利影响,待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后,铁路运输行业将迎来需求释放的拐点。京沪高铁表示,公司将利用铁路运输业复苏的有利时机,采取加强经营手段、严格控制成本费用、争取有利的政策支持等措施,尽量减少本次疫情对公司造成的不利影响。 货运收入同比减少37亿元 尽管国铁集团铁路客流量下降,但铁路货运量增长。国铁集团表示,集团货补客成效明显。国家铁路货运发送量实现逆势增长,完成16.94亿吨,同比增长3.6%。 其中,日均装车屡创新高,达15.26万车,同比增长3.4%;中欧班列战略通道作用突出,开行5122列,同比增长36%。 然而,货运量增长遭遇了铁路货运实施降费政策,导致国铁营收同比下滑。上半年,国铁集团实现货运收入1698.27亿元,国铁集团表示,货运实施降费政策,货运收入同比减少37亿元。 记者自中国铁路建设债券2020年跟踪评级报告获悉,国铁集团运输收入主要包括货运(货运 收入口径包括建设基金收入)、客运和其他运输,从客货运占比来看,2016年以前铁路客运量逐年攀升, 而铁路货运业务被陆运侵蚀较大,使得公司客运收入占比逐年增长。 而2017年以来交通部公路治超等新政以及国家鼓励调整运输结构、增加铁路运量的政策对铁路货运带来重大利好,铁路货运收入近年实现持续增长,收入占比维持在 45%左右。 不过,2019年,因中国铁路落实减税降费决策,采取一系列降费措施,国铁集团的货运收入增速就低于货运量增幅,公司运输业务收入增速下滑至6.66%。 负债5.59万亿 积极推进混改 除了上述两大营收下滑原因之外,一如既往,国铁集团是重资产企业,计提折旧属刚性支出,承担负债的还本付息也是刚性支出。 截至今年上半年,国铁集团实现总资产8.49万亿元,总负债达到5.59万亿元。 国铁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国铁集团资产负债主要是加快铁路建设、保持较大规模固定资产投入等原因形成的,这与维持简单再生产的经营性负债有着本质的不同,其对应的是优质资产。 据介绍,国铁集团通过发行债券、银行借款等多种方式筹措资金,不断降低筹资成本,债务结构合理,总体处于可控水平。 评级报告也指出,总体来看,国铁集团将面临一定的债务压力。考虑到国家发改委将铁路建设债券明确为政府支持债券,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均出台了相关政策为公司融资提供支持,中诚信国际认为,公司依然具有极强的偿债能力。 今年上半年,国铁集团还积极稳妥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国铁企业优质资产股改上市进展顺利,京沪高铁、铁科轨道成功登陆A股,提高了铁路资产资本化股权化证券化水平;积极深化铁路投融资体制改革,推动市场化债转股工作,有效防范债务风险,国铁企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显着提升。 记者注意到,除了已经登陆A股的公司外,国铁集团旗下还有不少公司也加快了上市节奏。 在2020年年度工作会议上,国家铁路集团指出,2020年要努力扩大直接融资,加快推动国铁企业股份制改造,确保京沪高铁、中铁特货、金鹰重工、铁科轨道公司等企业股改上市工作取得实质性成果,研究探索区域铁路公司、设计集团公司等重点企业股改上市工作。 贝壳财经记者梳理发现,中铁特货2019年开始接受上市辅导,今年7月已经披露招股书;金鹰重工则尚未披露上市进展和经营状况。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 林子
复杂严峻的全球疫情和世界经济形势给经济发展带来较大的风险和挑战,疫情的滞后影响和不确定性风险预计将进一步向银行业传导,在让利实体经济和资产质量承压的背景下,银行业经营业绩或将面临更大的下行压力。 截至目前,6家国有大行半年报已经披露完毕。据记者统计,2020年上半年,6大行实现净利润共计6483亿元。其中,工行净利润最多,为1497.96亿元。气候依次为建设银行1389.39亿元、农业银行1091.90亿元、中国银行1078.12亿元、交通银行365.05亿元、邮储银行336.73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6大行净利润减少724亿元。 在资产质量上,今年上半年,6大行不良率全线上升,上升幅度最大的为交通银行,截至6月末不良率为1.68%,较年初上升0.21个百分点。上半年不良率最低的是邮储银行,不良率为0.89%,较年初上升0.03个百分点。 6大行较去年同期少赚724亿 上半年,为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影响,银行持续提升经营发展质效,基于前瞻审慎原则,加大了减值准备计提力度,国有大行也不例外。 以建设银行为例,上半年该行实现利润总额1687.73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11.72%;净利润1389.39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10.77%。建行称,主要影响因素包括,生息资产增长带动利息净收入实现平稳增长,利息净收入较上年同期增加160.57亿元,增幅6.41%。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较上年同期增加33.26亿元,增幅4.34%。业务及管理费较上年同期增长0.98%,主要受疫情因素影响,费用列支进度有所放缓。6月末,该行成本收入比为21.09%,较上年同期下降0.74个百分点。 值得注意的是,考虑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建行加大了贷款和垫款损失准备计提力度,减值损失总额1115.66亿元,较上年同期大幅增长49.18%。 同期,工商银行实现净利润1497.96亿元,同比下降11.2%;计提资产减值损失1254.56亿元,大幅增长26.5%。中国银行上半年减值损失664.84亿元,同比增加328.14亿元,增长97.46%,其中,贷款减值损失达607.28亿元,同比增加250.07亿元,增长70.01%。 邮储银行今年上半年的信用减值损失为335.90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58.97亿元,增长21.29%。其中,客户贷款减值损失337.60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79.10亿元,增长30.60%。“减值损失的增加主要是审慎的风险管理政策,为增强未来风险抵御能力,对受疫情影响的重点区域和重点领域的资产减值进行前瞻性计提,以及贷款规模的增长所致。”邮储银行半年报称。 (来源:6大行2020年半年报) 随着国内疫情防控形势逐渐平稳,复工复产持续推进,中国经济正在逐步恢复,但防范疫情输入和世界经济风险的压力仍然较大,疫情对国内经济运行的冲击仍在。有分析人士称,下半年银行业面临更加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全球疫情仍在蔓延,中国经济下行压力仍存,银行资产质量承压,收入和利润增长都受到影响;外部经贸摩擦持续,不确定性较大,全球化进程受阻,银行发展面临的不确定性也在增大;商业银行在移动支付、消费金融、小额信贷等业务领域面临的跨界竞争加剧,对银行业务结构和收入结构将产生一定影响。 “不过,两新一重、先进制造业、产业链供应链、普惠金融等重点领域蕴含巨大金融服务需求。疫情对数字化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产生了明显的催化作用,银行数字化转型加速。”上述人士称。 中行非息收入下滑最大,建行增速最快 非息收入主要是银行中间业务收入和咨询、投资等活动产生的收入。当前银行收入结构中,利息收入仍占据主体。但由于受经济周期影响很大,不少银行为谋求安全、稳定、较高的收益,前些年开始加码非息收入。 因受疫情影响,6大行中多家银行的非息收入呈现下滑。例如,今年上半年,工商银行实现非利息收入1419.07亿元,同比减少17.07亿元,下降1.2%,占营业收入的比重为31.6%。其中,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为889.00亿元,增长0.5%,其他非利息收益530.07亿元,同比减少21.06亿元,下降3.8%。 与工行相似,农业银行非息收入同比也出现下滑。上半年,农业银行实现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523.50亿元,增长2.9%。不过,其他非利息收入279.25亿元,同比减少67.23亿元。其中,投资损益减少89.86亿元,主要是由于衍生金融工具投资损失增加。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增加20.67亿元,主要是由于衍生金融工具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增加。汇兑损益减少17.27亿元,主要是由于汇率波动导致外汇相关业务产生汇兑损失。 非利息收入下滑最大的是中国银行。今年上半年,中国银行实现非利息收入888.15亿元,同比减少62.34亿元,下降6.56%。其中,实现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同比减少2.22亿元,下降0.44%;外汇买卖、结算相关业务等收入下降。其他非利息收入384.73亿元,同比减少60.12亿元,下降13.51%。 非利息收入增速最快的是建设银行。上半年,建设银行实现非息收入1226.16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115.81亿元,增幅10.43%。 较年初普惠金融增幅仅一家不到20%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国有大型商业银行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增速要高于40%。 国有大行开展普惠金融的进展如何?记者梳理6大行半年报发现,工行、农行、中行、建行、交行这5家大行的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较年初增速均超过30%。 截至6月末,工行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6399.29亿元,比年初增加1684.08亿元,增长35.7%。客户数53.1万户,增加10.8万户。当年累放贷款平均利率4.15%,比上年下降37个基点。 今年上半年,建行普惠金融贷款余额12589.09亿元,较上年末增加2957.54亿元,增幅23.4%,普惠金融贷款客户159.07万户,较上年末增加26.56万户;当年发放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平均利率4.41%。 中行上半年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5254亿元,同比增长39%,比上年末增长27%,上半年累放贷款年化利率4.04%。交行上半年普惠金融“两增”口径贷款余额2147.20亿元,较上年末增加507.69亿元,增幅30.97%。 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在今年增速最快的要数农业银行。截至6月末,农业银行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8661.42亿元,较上年末增加2738.35亿元,增幅46.2%,高于全行增速37.3个百分点;有贷客户数150.34万户,较上年末增加39.43万户;普惠型小微企业不良贷款余额72.10亿元,不良率0.83%;累放贷款年化利率4.26%,同比下降41个基点。 邮储银行上半年的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7566.12亿元,较上年末增加1034.27亿元,增幅为13.7%。 近日,银保监会普惠金融部主任李均锋表示,从今年前7个月的情况看,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量增、面扩、价降”。截至7月末,5家大型国有银行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达3.57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37.1%。
8月31日下午,国美零售发布截至2020年6月30日止6个月期间未经审核中期业绩。 上半年,国美零售营收190.75亿元,去年同期343.33亿元;归母净亏损扩大至26.23亿元,去年同期为亏损3.80亿元。 对于业绩下滑的原因,国美零售表示,主要受新冠病毒爆发的影响。在疫情严重的第一季度,集团的销售收入同比下滑约61.48%,而第二季度借助线上直播等方式获得快速回升,同比下滑大幅缩窄至约26.32%。 半年报称,得益于疫情期间大力拓展社群及国美APP在数字化本地零售上的贡献,集团社群+国美APP的交易总额(GMV)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约70%。 此外,通过四、五月份成功引入京东及拼多多作为战略伙伴,国美零售在该等电商平台的GMV增长超过100倍。 然而,从渠道数据来看,国美电商平台的拓展仍处于有增无量的尴尬阶段。上半年,国美零售来自线上的销售电器及消费电子产品收入仅2.33亿元,占比不足2%,同比下滑85.45%。 而来自线下的销售电器及消费电子产品收入为188.42亿元,占比98.78%,较上年同期减少42.45%。 报告期内,国美零售有1360间门店合资格用作可比较门店,实现销售收入约162.01亿元,比2019年同期的263.76亿元减少38.58%。 此外,来自县域店的收入占比已提升至整体收入的8.23%,对比去年同期为5.49%,而来自新业务(包括柜电一体、家装及家居等)的收入占比已提升至整体收入的7.02%,对比去年同期为5.20%。 2020年上半年,国美零售的毛利为17.13亿元,上年同期为49.97亿元。综合毛利率从上年同期的17.92%降至11.65%。 报告期内,国美零售全额偿付了本金总额为466百万美元的海外债券。截至2020年6月30日,国美零售拥有现金及现金等价物114.37亿元。 进入2020年以来,国美零售动作不断,先后与金融机构、京东达成战略合作协议,被业内认为是在为国美零售创始人黄光裕回归提前做准备。 自2008年11月因涉嫌经济犯罪身陷囹圄以来,黄光裕何时出狱市场关注的焦点。今年6月26日,国美零售公告称,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已裁定对黄光裕予以假释,假释考验期限自假释之日起至2021年2月16日止。
8月31日,36氪发布了2020财年第二季度财报。财报显示,2020财年第二季度,36氪收入总额为7670万元(约合美元1090万元),上半年收入总额为1.42亿元(约合美元2010万元)。 36氪第二季度毛利为2220万元(约合美元310万元),毛利率29%,环比上升20.6个百分点。美国通用会计准则下,归属于普通股股东净亏损7950万元,同比减亏56.7%。 财报显示,36氪全网流量持续增长,在截至2020年6月30日的12个月期间里,全网平均月访问量达到了4.99亿次,同比增长43.6%,连续九个季度实现全网月均访问量环比上涨,影响力持续提升。 具体收入构成方面,企业增值服务类收入为4260万元(约合美元600万元),占比55.6%;随着广告市场的复苏,2020财年第二季度线上广告类收入为3130万元(约合美元440万元),占比40.9%,线上广告类收入环比大幅增长48.9%;订阅服务类收入为270万元(约合美元40万元),占比3.5%。 另外,36氪在二季度首次实现经营现金流为正,现金储备持续增加。在充满挑战的市场环境下,36氪经营现金流逆势转正,也反映出公司业务模式的韧性以及经营效率的提升。 在直播及短视频日益流行的背景下,36氪也在积极抓住这一市场机会,进一步巩固其在新经济内容领域的领先地位。36氪在二季度加大了视频内容的生产,以丰富泛商业内容体系。除了在主站上增加了大量视频内容产出,36氪也在抖音、哔哩哔哩、西瓜视频、微信等平台开通了官方视频账号,短时间内生产了多款爆款视频内容。 疫情暴发以来,36氪推出了多场线上对接活动,包括“暖冬计划”、“8分钟发布会”等活动,“暖冬计划”与超过1800家企业建立了有效联系、帮助超过800家企业负责人入驻增长社群,与重庆、杭州、西安等地方政府合作举办云商招商,促进合作120余次。“8分钟发布会”通过线上直播路演,聚焦银发经济、单身经济、健身、宠物、医美、时尚、母婴等新兴消费行业,帮助新兴行业的企业提升品牌和产品曝光度,获得更多商机对接机会。 近日,36氪还在上海举办了WISE2020超级进化者大会和2020中国投资人未来峰会,邀请冯仑、巴曙松、江南春、甘剑平、朱啸虎等企业领袖、头部投资人和监管部门代表,就不同行业未来的发展方向、企业复产复工过程中的真实诉求进行分享。36氪还与凤凰卫视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未来双方将在商业机会、产业资源、内容生产、品牌赋能等方面进行深入合作。 为了更高效地助力LP和GP的对接,36氪还成立了LP俱乐部,并发布了“源计划”宣言。36氪CEO冯大刚表示,“源计划”希望帮助更多新的LP加入到这个行业,为行业提供源头和活水,让整个市场充分地进行配置和流动。36氪也将为新的LP提供内容、咨询、链接三块服务,帮助GP与LP进行充分对接,消除信息不对称,获得共同发展。
近日,500彩票网(NYSE:WBAI)公布了截至2020年6月30日的第二季度未经审计的财务业绩。 这一季度,500彩票网净营收为360万元,与年同期的970万元相比,同比下降62.9%,环比下降16.1%;营运亏损有所收窄为5230万元,去年同期为1.383亿元。营运开支为5510万元,同比下降40.2%;500彩票网位于马耳他的子公司TheMultiGroup(下称“TMG”)所运营的欧洲在线彩票投注及在线博彩平台是500彩票公司最大收入来源。财报显示,截至2019年12月31日财年,TMG产生的收入约占公司总净收入的89.7%,其中约61.3%来自瑞典。自2020年4月以来,TMG作为500彩票网的将全资子公司,其财务和经营成果被合并到财务报表中。 对此,500彩票网表示,截至2020年6月30日,公司第二季度的收入一直受到TMG在瑞典业务暂停的重大不利影响,预计2020财年的收入也将受到重大不利影响。此外,500彩票网归属于母公司的净亏损为8630万元,上一季度为3680万元,去年同期为1.378亿元;非GAAP净亏损为3400万元。自2015年1月15日起,财政部、民政部、国家体育总局联合下发《关于开展擅自利用互联网销售彩票行为自查自纠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因此自2015年3月以来,500彩票网彩票业务所涉及的省级体彩管理中心都已暂停接受彩票产品在线下单。500彩票网在财报中表示,公司已于2015年4月4日起暂停所有网上彩票销售服务,公司自2015年第二季度以来未从上述业务中获得任何收入。2018年7月20日,日本参院本会议通过了IR(赌场度假区)实施法,标志着赌场将在日本合法化。中国在线博彩公司500彩票网因此想要在日本建造一座赌场,并贿赂了日本议员而遭到了东京检察官的指控。
今年的游戏股可谓备受投资者青睐,开启了一场业绩与估值同步修复的戴维斯双击行情。但笔者观察到,港股还有一只业绩迎来大爆发,但是估值尚处于很低水平的游戏股,为避免遗珠之憾,建议多加关注百奥家庭互动。 百奥家庭互动是一家专注于女性向、宠物对战、二次元细分领域的互联网内容及服务提供商,公司在以上三个细分领域均处于国内领先地位。8月26日,百奥家庭互动公布了一份亮眼的中期报告,下面具体来看一看。 一、业绩迎来大爆发,上半年经调整净利润暴增658.4% 财报显示,今年上半年,百奥家庭互动实现营业收入6.5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37%。净利润1.5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645%;净利润率由去年同期的13%增长至23%。经调整净利润1.5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658.4%;经调整净利润由去年同期的14%增长至24%,提升了10个百分点。利润增长显著快于收入的增长反应出公司的收入爆发式增长的同时,盈利能力也在持续强化。 从收入构成来看,公司主要分为在线娱乐业务及其他业务两个业务分部。2020年上半年,由于公司成功由页游拓展至手游且手游推广到不同的海外市场,在线娱乐业务的收入达到6.5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38.2%。 分地区来看,随着百奥家庭互动发力海外市场,公司来自海外业务的收入快速增长。今年上半年,来自中国大陆以外市场的收入达到1.14亿元人民币,占总收入的比重由去年同期的4%大幅上升至17%,公司国际化战略卓有成效。目前公司手游已经在港澳台及日本地区推出,接下来还会在韩国及欧美地区发行,因此预计公司的海外市场收入占比有望进一步提升。 分产品来看,新手游成为引爆公司业绩的强劲催化剂。百奥家庭互动成立于2009年,早期致力于页游的研发与运营,随着页游市场受到冲击,公司开始向手游进行转型,2019年9月开始推出了《食物语》、《奥拉星手游》等手游。 今年上半年,《食物语》和《奥拉星手游》分别贡献了50.3%及18.8%的收入,核心手游的收入占比达到了约70%,证明百奥家庭互动从页游转手游非常成功,收入结构越来越多元化,且手游已经成为公司最重要的收入来源。 另外,从公司的现金流和账面现金来看,公司不仅业务经营稳健能够带来充沛现金流,而且账面现金充裕,具有很强的财务实力。财报显示,今年上半年公司录得1.9亿元人民币的经营活动所得现金流净额。 截至2020年6月30日,百奥家庭互动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达到14.42亿元人民币,而去年同期为12.74亿元人民币。另外,公司还拥有2.296亿元人民币的短期存款,而去年同期为2.26亿元人民币。这意味着公司拥有现金、现金等价物及短期存款高达16.7亿元人民币。 二、手游转型已见成效,单用户价值大幅提升147.2% 百奥家庭互动于2008年开始进军女性向市场,2009年进军宠物对战市场,2014年在香港主板上市的同时又布局了二次元领域。目前百奥家庭互动已经在女性向游戏、宠物收集和养成类游戏、二次元三个细分领域精心打造了多款游戏产品,成为行业的领先者。 百奥家庭互动以页游起家,由于页游遭受冲击,公司前几年经历了阶段性的业绩调整。凭借在细分行业多年的经验和优势,百奥家庭互动成功布局手游市场。从中期业绩来看,公司的转型之路卓有成效,正式迈入新一轮增长周期。 目前,百奥家庭互动核心页游包括《奥奇传说》、《奥拉星》、《奥比岛》、《奥雅之光》。值得注意的是,尽管产品的运营年限已经高达8-12年,但仍然能够为公司献稳定的流水,表现出极强的生命力。今年上半年,《奥奇传说》、《奥拉星》两款经典游戏的核心用户持续活跃,留存率和用户粘性非常高。 手游方面,目前百奥家庭互动的核心手游包括《食物语》、《奥拉星手游》、《造物法则2》,均获得广泛市场欢迎。其中,《食物语》是一款主要以中国传统菜肴为特色、宣扬本土文化的女性向游戏,该游戏位列游戏品牌价值排行榜TOP9,也被评为2019年最佳国产游戏、金茶奖2019年度最佳原创游戏。 除此之外,公司还在继续积极开发更多新手游,丰富产品线,其中包括《奥奇传说手游》及《奥比岛手游》。这两款游戏均采用公司经典的虚拟世界IP,分别拥有超过两亿注册用户数量。其中,《奥奇传说手游》是一款以精灵为主题的回合制角色扮演游戏,已于今年四月在各大渠道开放预约。截至公司发中期业绩时,这款新手游的预约人数已近500万。 正所谓“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百奥家庭互动能够顺利转型与公司过往十几年的积淀以及公司精准的发展定位密不可分。 一方面,百奥家庭互动在行业内深耕多年,人才培养机制完善,拥有超强内容创作及技术研发实力,公司更是推出过多个经典的IP。在进军手游市场的时候,公司基于原页游IP进行创新改造,能够更快地推出用户喜好的具有差异化的产品。 另一方面,百奥家庭互动对自身的定位足够清晰,专注于研发女性向、宠物对战、二次元游戏,对用户玩家极度了解。而且公司所面向的用户群体具有非常高的粘性,目前公司累积用户已经超过了4亿。 从公司最新交出的中报来看,百奥家庭互动今年的运营数据非常不错,用户数、付费用户以及单用户价值都取得了亮眼的成绩,尤其是公司的单用户价值显著提升,反应出公司用户的消费能力在提升,从而带动公司收入的强劲增长。 财报显示,百奥家庭互动的网络虚拟世界平均季度活跃账户1530万户,同比增长33%;平均季度付费账户190万户,同比增长72.7%;平均每季季度付费账户平均收入175.3元,同比增长147.2%。 三、高成长有望延续,低估值凸显投资价值 展望未来,百奥家庭互动会持续保持高成长性。公司的中期业绩已经用数据和事实证明了公司的出海能力,目前公司还有多款新游戏蓄势待发,有望在国内和海外市场双线驱动公司业绩增长。 海外市场方面,公司计划于下半年在日本、韩国和欧美地区陆续上线《造物法则2》、《食物语》和《奥拉星手游》,推进成熟手游的海外版本上线。国内市场方面,公司将继续推进国内新手游版号的推进和上线,预计下半年会陆续推出《奥奇传说手游》、《奥比岛手游》、《拂晓胜利之刻》和一款SLG 游戏。 公司的产品储备很丰富,因此预计公司未来的收入结构会更加多元化。根据百奥家庭互动的发展目标,公司未来每年至少推出3款新游,而且每款新游会推向海外市场,计划未来3-5年海外市场收入和国内市场收入的比例将达到1:1。此前公司已经表明,公司明后年收入的增长目标为每年40%的增速。 靓丽的业绩表现以及未来的高成长性预期进一步凸显了百奥家庭互动的投资价值。截至8月28日,百奥家庭互动的总市值为32亿港元,PE(TTM)为10倍,在行业内处于非常低估的水平。对比A股的游戏公司,行业市盈率大约在40倍左右,其中完美世界的PE(TTM)为45倍,三七互娱的PE(TTM)为42倍。 如果说不对比A股,对比港股市场的市盈率,百奥家庭互动的估值也是非常具有吸引力的。在港股中,祖龙娱乐的PE(TTM)为138倍,心动公司的PE(TTM)为50倍,创梦天地和网龙的PE(TTM)都为18倍左右。 回顾公司历史股价表现,百奥家庭互�
8月30日晚间,周大生公布2020年半年度报告。报告显示,上半年周大生实现营业收入16.73亿元,同比下降29.97%;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31亿元,同比下降30.43%。 2020年上半年,受新冠疫情影响,珠宝首饰行业增长压力持续加大。在此背景下,周大生2020年上半年营业收入及净利润分别同比下降29.97%、30.43%。其中,第二季度营业收入及净利润分别下降22.94%和18.21%,6月份销售实现正增长,经营业务出现了明显向好的发展趋势。 2020年上半年,周大生自营线上(互联网销售)实现营业收入3.87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73.98%,线上营业收入占比由上年同期的10.67%提升至23.12%。线上布局领先行业,率先抢占直播爆发机遇。周大生2014年即组建电商团队,并于2018年成立互联天下独立运营电商业务,电商业务处于业内领先地位,上半年头部主播合作累计30多场,并且带来品牌曝光超5.3亿次。 周大生上市已届满3年,将IPO时提交的2016年度数据作为参照,2017年到2019年销售收入、营业利润、净利润的复合增长率分别为23.29%、34.78%、32.40%、三年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22.23%。往前追溯,周大生已经连续九年净资产收益率(ROE)都在20%以上,并且每年都保持比较高的分红比例。截至2020年6月30日,公司门店数量达4005家,居行业之首。 有分析人士认为,未来行业进入复苏周期,景气度向上。周大生直播电商创新运营方式,年轻化时尚饰品带来新增量;行业集中度持续提升利好具有创新进取特质龙头品牌商周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