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网络 8月14日晚间,泰禾集团发布半年报。 财报显示,泰禾集团上半年实现营收24.63亿元,同比减少83.02%;净亏损15.82亿元,去年同期盈利15.61亿元。 “受2020年上半年新冠肺炎疫情及公司房地产开发项目结算排期的影响,无集中交付的地产项目,仅有零星项目交付结转收入,造成收入较上年同期大幅下降。”泰禾集团表示。 从收入构成看,房地产开发业务仍是泰禾集团收入的最主要来源,占营业收入的比重为86.90%,服务、零售和其他业务占比较小。 值得注意的是,泰禾集团房地产业务的毛利率仅为18.38%,同比下降9.71个百分点。泰禾集团表示,主要原因是当期结转的房地产项目拿地成本较高,导致利润水平显著下降。 分类别看,上半年泰禾集团房地产业务营业收入19.53亿元,结转面积3.68万平方米,其中住宅地产实现销售收入18.06亿元,结转面积2.89万平方米;商业地产实现销售收入1.47亿元,结转面积0.79万平方米。 泰禾集团在财报中称,经多方努力筹资,未能完成17泰禾MTN001、18泰禾01、17泰禾MTN002、17泰禾01本息的按时兑付。 截至2020年6月30日,泰禾集团已到期未归还借款金额为225.25亿元,截至8月15日,已到期未归还借款金额为349亿元,尚未支付的利息为43.32亿元。 此外,泰禾集团本期对已到期尚未还款的借款计提预计负债并支付其他违约金等约7.76亿元。 “公司因子公司未履行还款义务而被列为被执行人,相关事项可能导致公司持续经营能力存在重大不确定性。”泰禾集团提到。 财报显示,最近一年控股股东泰禾投资作为主债务人和因履行担保义务涉及的已到期未归还有息负债金额共计41.88亿元。 “公司将继续以房地产业务为核心,抓销售促回款,加强现金流管控,通过多种渠道筹集资金,积极解决债务问题。与此同时,公司将积极推动引入战略投资者事宜,优化股权结构,完善公司治理,改善公司流动性问题。”泰禾集团表示。
中国房价太高,超出很多居民购买力,购房压力山大,对于购房支出很多刚需购房者非常敏感,毕竟为了首付可能就是东挪西借,该借的钱能借的钱都借完了,才能支付首付,接着就是繁重的月供和不知道哪儿来的装修款,如果继续增加一笔购房支出,很多家庭可能有点难以承受。 2019年,商品房销售面积171558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0.1%;商品房销售额159725亿元,增长6.5%,按照销售额除以销售面积,大概可以算出19年全国新房均价大约是9310元/平方米,比2018年的均价上涨了6.5%。2019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0733元,比上年名义增长8.9%,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5.8%。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2359元,增长(同比名义增长)7.9%,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5.0%。 非常明显,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扣除物价因素以后,是没有跑赢房价的,因此很多人感到买房压力越来越大,就在于房价涨幅超过了收入增长,尤其是私营企业,收入增长更加缓慢,大部分民营企业又没有住房公积金,私营企业职工购房压力更大。 即使按照人均可支配收入除以新房均价,计算收入房价比,一个居民不吃不喝一年可支配收入可以购买4.55平米房子,购买100平米房子需要22年,一个居民能够不吃不喝吗?能够不承担赡养老人的责任和抚养孩子的义务吗?因此全国居民购房压力是很大,专家的话是可以借用六个钱包的钱,可是六个钱包得有钱才可以借,很多家庭六个钱包是没有钱可借的,甚至还需要向他们经济资助。对于很多职工而言,实际上只有工资性收入,而没有其他收入,会感到自己工资拖了后腿,购房压力更大。 931000元总房价,首付按照30%计算,大约是28万元,人均可支配收入是42359万元,不吃不喝大约需要7年,如果扣除生活费,很多人士购房连首付都十分困难,很多人感叹做房奴辛苦,可是对于不少中低收入者而言,连做房奴的资格都没有,能够做房奴还是一种幸福。问题是支付30%首付,申请银行按揭贷款,需要足够的流水,没有足够多的流水,银行的按揭贷款是无法获得批准的,因此很多收入不高的购房者需要增加首付比例,进一步增加了购房的难度,为了房子的首付,很多家庭是求爷爷告奶奶的到处找亲朋好友借钱,能够借钱的亲朋好友全部借了钱,支付首付以后,很快就是归还银行月供,每个月都得省吃节用才能归还月供,家庭也剩不了几个钱,即使剩下几个钱,还需要偿还私人借贷的钱,可以说恨不得把钱颁成两瓣花。 8月1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一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契税法》,该法自2021年9月1日起施行。其中最受公众关注的是第三条:契税税率为3%-5%。基于目前1%-2%的实际税率,公众也纷纷表达了“契税上调”的忧虑,这不能责怪公众,说实在话,买房支出公众非常敏感,在支付首付以后,很多家庭生活质量明显下降,后续还要承担月供和装修费用,现在很多地方一套房契税是1.5%,如果契税增加到3%,按照均价9307元计算,100平米房子契税增加在1.5万元左右,相当于四个月可支配收入,要说剩余钱,恐怕就需要一年左右了,这可不是一笔小数目,某地房价更高,可是收入并不高,稍好一点小区房价不会低于200万元,增加1.5%契税,相当于增加3万元以上开支,等于是我等低收入群体等人10个月左右工资,这还真不是一笔小的开支。 国家税务总局工作人员明确表示,《中华人民共和国契税法》和《财税〔2016〕23号》,是共同存在的,两份文件并不冲突。目前来看,如果具体地方不做出调整,新契税法的出台,并不会影响目前的税率。显然国税总局把契税增加不增加的锅甩给了地方,地方不调整契税,购房者就不会增加负担,地方如果调整契税,购房者就会增加负担,但地方调不调整契税,税务总局大概率不会进行干涉,让地方自己决定。 地方究竟会不会调整契税,这还真的不好说,现在地方财政收支平衡比较大,能够调整契税,也是增加一笔不小的收入,不排除部分地方会增加契税,但增加契税可能影响到房地产市场价格,地方需要平衡地产市场和增加财政收入之间矛盾,才能做出决策,在一些地产调控政策比较严厉的地方,是有可能增加契税的,这会增加刚需购房的压力,在一些房价上涨压力不大不需要调控的地方,可能会增加契税。 我个人观点,还是建议税务总局,对第一套房子执行1.5%的全国统一税率,第二套房可以增加到5%契税税率,对于三套房者,可以增加到10%的契税,抵消一套房契税的下调带来的契税损失,这可以减轻刚需购房者的购房压力,又可以遏制过度投机炒房。
8月13日晚间,药明康德对外发布2020年半年度报告,1月份至6月份公司实现营业收入72.31亿元,同比增长22.68%;实现净利润17.17亿元,同比增长62.49%;实现基本每股收益0.75元/股,同比增长63.04%。 据了解,药明康德主营业务可以分为中国区实验室服务、合同生产研发/合同生产服务(CDMO/CMO)、美国区实验室服务、临床研究及其他CRO服务,服务范围覆盖从概念产生到商业化生产的整个流程。 分板块来看,上半年,中国区实验室服务收入增长26.47%至37.80亿元;CDMO/CMO服务收入增长25.83%至21.62亿元;美国区实验室服务收入增长10.12%至7.82亿元;临床研究及其他CRO服务收入增长5.92%至5亿元。 药明康德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李革表示:“上半年,公司业绩实现强劲增长。尽管COVID-19疫情在第一季度对公司中国区实验室服务、在第二季度对公司美国区实验室服务、以及临床试验服务造成影响,但中国区实验室服务和CDMO/CMO服务板块表现优异,弥补了美国区实验室服务和临床试验服务板块由于COVID-19疫情,收入增速阶段性放缓的影响。” 对于净利润实现大幅增长的原因,药明康德方面则称,在公司主营业务增长的同时,本期投资收益及公允价值变动分别实现人民币4.08亿元以及人民币2.22亿元,合计较上年同期增长人民币5.58亿元,增幅较大,主要原因系公司所投资的已上市公司标的市场价值上涨,增加了公司部分非流动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收益以及投资收益。 记者注意到,上半年,药明康德新增客户约600家,活跃客户超过4000家,公司全球化的赋能平台和一体化的商业模式持续发力。报告期内,公司来自海外客户收入55.46亿元,同比增长22.3%;来自中国客户收入16.86亿元,同比增长23.9%;来自原有客户收入68.31亿元,同比增长22.5%;来自新增客户收入4.01亿元,同比增长26.7%。 值得一提的是,公司“长尾客户”战略持续发力、大型制药企业渗透率继续提高。报告期内,公司来自全球“长尾客户”和中国客户收入49.26亿元,同比增长28.7%;来自全球前20大制药企业收入23.05亿元,同比增长11.6%; “公司中国区实验室服务和CDMO/CMO服务板块在复工复产以后,客户需求强劲、产能利用率和经营效率不断提升,收入实现高速增长。公司美国区实验室服务和临床研究及其他CRO服务板块在COVID-19影响下,收入仍然实现稳步增长,新签订单逐季提高。2020年8月,公司完成新增发行H股配售,募集资金净额约72.9亿港元,将有效支持公司业务拓展,以及外延并购战略。”李革说道。
8月13日,中通快递发布了2020年第二季度业绩情况。 财报摘要显示,2020年二季度中通快递完成业务量46.0亿件,同比增长47.9%,市场份额同比提升1.6个百分点至21.5%。调整后净利润为14.5亿元,同比增长5.6%。 具体来看,2020年第二季度营业收入64.0亿元,同比增加18.0%。报告期内,中通快递服务收入55.4亿元,同比上升16.0%,其中直客业务收入9.7亿元,同比增加48.6%。剔除跨境业务收入后,单票收入1.29元,同比下降20.9%。对此,中通快递解释称,单票收入的下降主要由于市场竞争以及为缓解网络合作伙伴的竞争压力而加大补贴力度所致。 跨境服务由于疫情期间跨境电商业务增长和有利的价格政策实现收入4.7亿元,同比增长33.4%。 “2020年二季度,国内疫情状况进一步稳定,国民经济以及消费水平恢复良好,行业该季度绝对增量及业务量增速均刷新2017年以来的记录。中通延续了年初制定的业务量提速增长、扩大领先优势、持续提升市场份额的策略,在市场竞争进一步加剧的态势下,通过调节网络平衡政策敦促收派两端的价格协同,通过中通金融的资金支持赋能网点,与全网近三万个加盟合作伙伴一起担当,保持了网络的稳定性。”中通快递集团董事长赖梅松表示,接下来,中通快递仍然会继续围绕平台与网络各环节基础能力的建设以及管理效能的提升来落地具体工作,充分做好综合的准备工作,迎接日均亿件时代的来临。 中通快递集团首席财务官颜惠萍表示:“二季度,中通快递降本增效结合数智驱动的精细化管理措施继续发挥效益,单票汽运加分拣成本同比下降17.1%,平台运营效益的继续提高,为应对市场竞争赢得了空间。”
8月12日晚,建龙微纳发布半年报,2020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约1.82亿元,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078.02万元,同比增长2.51%,扣非净利润4198.15万元,同比增长13.32%。 其中公司上半年“家用、医疗保健制氧系列分子筛”业务营业收入同比增长约162.40%,实现营业收入约4818.40万元,占同期营业收入26.47%,占同期公司制氧系列分子筛业务营业收入的46.45%。
8月12日下午,腾讯发布2020年第二季度财报。 财报显示,2020年第二季度,金融科技及企业服务业务收入同比增长30%至人民币298.62亿元。其中金融科技业务的增长主要由于日均交易量和单笔交易金额增加带动商业支付及理财平台收入的增长。 具体来看,商业支付及理财平台业务在用户及业务规模上均有所增长,推动金融科技收入同比及环比上升。由于商户对支付解决方案的需求上升,尤其是在零售及餐饮等行业,商业支付的日均交易量及单笔交易金额同比均有所增长。理财平台业务方面,资产保有量及活跃客户量同比均有所增长。 财报显示,在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的持续影响下,线下项目交付工作尚未在第二季度完全恢复,但二季度,腾讯云与金融机构及公共服务领域客户签订了重大合同,同时扩大了在医疗、教育、会议及展览等新兴垂直领域的业务,协助客户实现数字化转型。 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马化腾表示:“自年初以来,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球,影响民众的日常工作及生活规律。值此充满挑战之际,我们利用自身的平台和技术帮助用户通过在线工具适应新常态,支持企业的数字化升级,广泛助力经济复苏。在第二季,我们的运营及财务业绩整体上保持强劲,反映我们的团队坚持不懈和业务模式的韧性。我们会一如既往地在人才、技术和平台等方面进行高效的投入,拥抱新兴的结构性机会,迎接未来挑战。”
8月12日,腾讯发布了2020年第二季度及半年度业绩报告。财报显示,2020年第二季度,腾讯营收1148.83亿元,同比增长29%;净利润(Non-IFRS)301.53亿元,同比增长28%,超出市场预期。在此基础上,上半年腾讯营收2229.48亿元,净利润(Non-IFRS)572.32亿元。 从财报数据来看,第二季度,增值服务业务的收入650.02亿元,同比增长35%;网络游戏收入382.88亿元,同比增长40%;金融科技及企业服务业务的收入298.62亿元,同比增长30%;网络广告业务的收入185.52亿元,同比增长13%。 在增值服务领域,腾讯近期提出整合虎牙、斗鱼,控股搜狗,通过并购重组提高行业效率,加强在消费互联网的核心竞争力。 商业化提速 微信及Wechat合并月活增至12.06亿 值得一提的是,在腾讯擅长的社交领域,微信在加速“谋变”,实现从社交产品向数字经济产品的转化。 一方面,小程序不断升级商业服务能力,推出小程序直播、微信小商店、小程序订单管理、交易保障、微信物流助手等系列能力,电商交易生态日益成熟。另一方面,微信与企业微信互联互通升级,让更多商家激活私域流量的巨大商业价值。同时,微信支付分正式开放查询功能,已支持超千种信用服务。 此外,微信近期还升级了搜一搜“服务搜索”功能,站内搜索可以直接连接各类服务小程序,在安卓应用端小程序也可以开始被分享到朋友圈,这无疑将进一步带来小程序生态的流量转化。 财报显示,二季度微信及Wechat的合并月活增至12.06亿。以12亿社交用户为基础,以“小程序”为载体,加之支付、广告营销、视频等各类内容流量互动,直播乃至搜索入口等服务功能完善,“小程序经济圈”不断爆发活力,微信商业化步伐明显提速。 伴随着微信商业化生态的发展,广告、支付等业务受到了直接的拉动作用。 财报显示,腾讯第二季度网络广告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3%至185.52亿元。其中,社交及其他广告收入增长27%至152.62亿元。该项增长主要由于流量上升及价格较高的视频广告的占比上升推动移动广告联盟收入增长,亦受惠于微信朋友圈因广告库存及曝光量增长而带动收入的增加。 财报称,微信生态正重新定义中国的网络广告,让广告主可在其私域,例如公众号及小程序与用户建立关系,使其投放可有效维护长远而忠诚的客户关系,而非只是单次交易的广告投放。 在2015年到2019期间年,腾讯社交广告收入已经翻了将近6倍,从93亿元增长至529亿元。 虎牙并表 网络游戏收入382.88亿元 游戏仍然是腾讯的支柱性收入,腾讯通过加速产业链整合,提高核心竞争力。疫情下的“宅经济”也持续为游戏产业赋能,助推游戏市场活跃,以游戏为代表的数字内容也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动力。 财报显示,腾讯网络游戏收入382.88亿元,同比增长40%。该项增长主要由包括《和平精英》及《王者荣耀》在内的国内游戏及海外市场的智能手机游戏的收入增加所推动,部分被个人电脑客户端游戏(如《地下城与勇士》及《穿越火线》)收入减少所抵销。 2020年第二季,智能手机游戏收入总额及个人电脑客户端游戏收入分别为359.88亿元及109.12亿元。社交网络收入增长29%至267.14亿元。该项增长主要由数字内容服务包括HUYA Inc.(“虎牙”,自2020年4月起作为附属公司合并)直播服务的贡献、音乐会员数增长以及游戏虚拟道具销售收入增长所推动。 国信证券研报认为,腾讯的端转手研发能力全球领先。中国是全球最大的手游市场,游戏大厂的手游研发能力全球领先。尤其是腾讯两大工作室天美、光子,分别经历了《PUBG》和《英雄联盟》端转手的锤炼后,端转手能力进步显著。以往,投资者对于腾讯的印象停留在运营能力很强、但自研能力稍显薄弱,依靠微信和QQ的渠道优势在中国游戏行业立足。但是,从近些年的自研产品来看,腾讯在不断的吸收全球优质工作室的能力和打磨中,其自研能力得到了较为快速的提升。 国信证券研报指出,此外,对于IP储备,腾讯优势明显。尽管IP并不是制造爆款的唯一因素,但在强IP的加成下,制作精良的游戏往往能站在更高的起跑线。如腾讯的两款端转手游《PUBG mobile》《Callof Duty Mobile》,在海外均表现亮眼。其他游戏厂商基于现有IP改编的产品如《权力的游戏:征服》《漫威:超级争霸战》《精灵宝可梦Go》同样取得了较好的成绩。2019年全球移动游戏流水TOP50中,超过50%为有IP游戏。 基于二季度以来的新变化,来自野村等近40家券商均对腾讯给出了“买入”“增持”等积极评级。其中,野村证券上调腾讯控股目标价至655港元,充分反映了对腾讯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