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见领袖丨全球KOL聚焦金融大动荡 文/新浪财经意见领袖专栏作家 连平 一、全球经济衰退定局,刺激政策难挽颓势•疫情对世界经济产生巨大冲击 引发金融市场动荡,点燃前期累积的金融风险 2008年之后,全球进入量宽时代,宽松的货币环境助推了加杠杆行为,由此积累了大量的金融风险。本次疫情突然来袭,点燃了投资者对金融市场已普遍存在的担忧,再叠加石油价格大跌等因素,使得美股于十日内熔断四次。 抑制总需求,冲击消费和服务业 疫情防控需要一定程度的社交隔离,导致大量经济活动无法展开,重创了消费和服务业,而全球经济中服务业占比68%,使得需求骤降。 产业链传导受阻,收缩总供给疫情使得国与国之间的经贸交往活性大大降低,而在全球价值链横纵向高度发达的今天,产品的供给需要多国的合作,一国供给的停摆会沿着产业链传导至所有国家,更何况大多数国家的供给都已接近停摆状态。 就业压力上升 疫情冲击下,生产经营活动的停滞对中小微企业和劳动力市场产生直接影响,各国中小企业在疫情下仅仅能够维持2至3月,如果没有有效的应对手段,这些企业很可能倒在经济循环恢复前,而这些企业的倒闭又会导致大面积的失业。 恶化市场预期,投资进一步下降 一季度全球各主要经济体PMI大幅跳水,如果疫情拐点迟迟不出来,全球范围内对经济活动的限制将延伸至三季度,各国的财政刺激举措可能无法长期支撑收入和消费开支,世界经济下跌的幅度将会进一步加深。 •大规模刺激政策难挽短期增长颓势 财政政策方面,各主要经济体虽然制于政治体制几经波折,但目前已基本取得统一意见,抗击疫情。美国财政部共推出2.2万亿美元的救助方案;欧盟也于3月23日同意临时放松《马斯特里赫特条约》关于“财政赤字不超过GDP的3%、公共债务率不高于60%”的约束,增大财政政策灵活性,但尚未就“共同举债”达成一致意见。 货币政策的出台较为迅速,主要的措施包括降息、宽松监管、量化宽松和负利率。疫情爆发至今,全球约主要央行共降息超过50余次。其中,美联储将利率下调至零水平,降息幅度达到150个BP,并首期推出7000亿美元量化宽松计划;欧央行执行负利率,并在美联储的操作基础上,将量化宽松政策的对象拓展至公司债;日本央行更进一步,允许量化宽松购买ETF基金;英国央行出台的一揽子宽松计划,三月内两次降息至0.10%。 •虽然美国经济尚不至于陷入新的“大萧条”,但美国经济前景堪忧 美国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在实践中不断“有为”。美国政府不断积累逆周期调控经验并丰富工具箱。货币政策针对防范金融系统的“休克”,提供充足的流动性。积极的财政政策则有利于刺激内需,烫平经济的震荡运行。当前疫情冲击下,美国财政部和美联储已经出台规模空前的救济方案,防范金融风险、直接补贴受损企业、保证中小企业流动性、为社会底层兜底保障,政策更具有针对性。随着疫情被逐渐控制住,经济大概率会逐步回到疫情爆发前的情况,走向“大萧条”的可能性较低。 逆周期调节已成为宏观调控的核心理念。凯恩斯主义主张国家采取扩张性的经济政策,通过增加需求来促进经济增长。随着凯恩斯主义政策主张成为发达国家的宏观政策的主基调,逆周期调节目前成为危机冲击下政策制定的核心理念,宏观政策逆周期调节的举措和工具体系日趋成熟和完善,再出现“大萧条”时期那种政府“无为”的状态已不可能。 伴随着宏观调控体系的不断完善,美国的风险防控能力和社会保障能力不断得到加强。针对经济风险向社会风险传导的问题,美国逐步构建和完善了社会保障体系。“大萧条”时期,美国社保体系尚未建立,失业导致大量社会问题爆发。之后,美国开始加大民生保障领域投入,建立起了较为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社会保障体系的形成和完善对于稳定社会、防止经济危机深化发挥了重要的积极作用。 二、投资消费快速回升,物价就业基本稳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达到或超过去年水平 投资方面,新基建将成为下一阶段拉动投资的重要推手,二季度末,基建投资累计同比有望转正,带动固定资产投资的降幅进一步收窄至10%以内。全年基建投资增速有望达到10%至15%之间,带动固定投资回到6%左右的增长水平。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工业增速略低于去年 工业增长方面,全球疫情爆发将抑制需求端增长,二季度产品去库存或存在一定压力,预计二季度工业增速将有限回升至-3%的水平。三四季度,国外疫情可能得到控制,外需开始缓慢恢复,而国内复工复产也已达到或者超过疫情之前的程度,预计工业增加值三季度回到4%以上的增速,四季度达到8%左右的增速。全年工业增速接近去年水平。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消费增长可能恢复至疫情前水平 消费方面,消费提振既靠需求恢复,又靠政策刺激。预计在需求提升以及政策刺激的合力之下二季度消费将逐步回升,社零增速会得到提振,跌幅预计收窄至10%以内。三四季度,随着全球疫情得到控制,住宅、汽车以及大型聚集性消费会有一定回暖,带动消费继续回升。预计三季度消费恢复至2%-3%的正增长,四季度增长至10%上下,全年达到或接近疫情前水平。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房地产市场景气度逐步回暖 预计全年房地产销售回升,投资反弹,价格可控。其中,房产销售增速快速回暖,到三季度开始回升至正增长,全年增长8%-10%。土地供给增速可能达到两位数,节奏上二线城市最快。土地购置全年小幅增长。房地产投资增速全年可能达到20%左右。 受疫情影响,年初房地产销售断崖式下滑,房企现金流压力增加,开发投资大幅下挫,房价增速温和回落,需要关注中小房企面临的行业洗牌风险。 随着全国复工复产逐步恢复,需求转变和政策调整将推动房地产行业复苏。近期房产销售回升,市场情绪开始回暖。宏观政策逆向调节加大,预计后续财政和土地政策料逐步释放积极信号,为房地产行业提供支持。 货币宽松令资金紧张问题得以缓解,房企现金流料改善。建安工程有望修复,带动房产投资反弹。增加土地供给系大概率事件。目前国内土地供给处在下行周期的尾部阶段,提前释放土地供应顺应周期特征。在“房住不炒”的基调下,房价增速低位徘徊。 •物价运行态势趋于改善 全年CPI有望延续下行趋势。生猪产能的逐步恢复将带动猪肉价格持续下行,天气转暖后蔬菜等价格将相对平稳,国内粮价会继续保持稳定,支撑食品价格维持高位的动力衰减。复工复产的加速推进,也会带动居民商品和服务消费的增加,供需平衡下非食品价格走势将保持平稳。 PPI有望出现转折,走向上行。疫情导致的供需平衡仍然需要时间来恢复,且全球石油需求大幅萎缩、库存高企,使得短期内国际油价难有明显提振,预计二季度PPI同比将继续处于负增状态。三四季度随着海外疫情得以控制,外需恢复,叠加刺激内需政策落地。 三、出口遭遇空前压力,国际收支总体平衡•进出口贸易承受巨大压力 中国进出口贸易承受巨大压力,新冠肺炎疫情的全球扩散导致投资者风险偏好下降、避险情绪上涨以及各国疫情处理和防控措施加强,中国的对外贸易、国际收支等均受到冲击。 服务贸易逆差将趋势性缩减。国际航班停飞及出入境管制措施的加强将预计拖累服务贸易进出口,但服务贸易结构性改善的长期趋势并未改变,预计其逆差依然趋势性缩减。 中国出口总额与6大集团耗煤量、汽车半钢胎复工率趋势相近
4月27日,中保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下称“中保投资”)与上海临港经济发展(集团)有限公司(下称“临港集团”)在陆家嘴中国金融信息中心签署了全面战略合作协议。 据悉,双方将以此次签约为契机,建立全方位、多层次的合作关系,发挥中保投资对中长期资金的配置优势和临港集团的园区开发优势,围绕临港新片区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升级中的资金需求,以基金和资管产品等方式开展总规模200亿元的项目合作。 中保投资党委书记、董事长任春生表示,临港新片区聚焦打造全球高端资源要素配置的核心功能,将成为我国深度融入经济全球化的重要载体。中国保险投资基金作为国家级战略性配置平台,将积极服务临港新片区建设和长三角一体化的重大发展战略。(记者/苏向杲)
本报讯 4月28日,由上海华证指数信息服务有限公司(简称华证指数)推出的华证ESG评价数据在Wind资讯金融终端正式上线。 业内人士认为,此举使关注中国A股市场的海内外投资者和资产管理机构可以更加便捷直观地获取和使用华证ESG数据,将有助于推进ESG投资在我国资本市场中的发展。国内的ESG投资发展即将进入快车道。 ESG是英文Environmental(环境)、Social(社会)和Governance(治理)的缩写,是一种关注企业环境、社会、治理绩效的投资理念。经过十余年的发展,在国际市场中ESG投资已成为成熟主流的投资理念,全球ESG资产管理规模已经超过30万亿美元。近几年,ESG投资理念在国内的实践应用也逐步受到重视,中国证券基金业协会已发布了《上市公司ESG评价体系研究报告》和《绿色投资指引》,基金公司、保险资管、券商资管等各类机构也开始积极研究ESG理念在资管产品中的应用。 据介绍,华证指数公司成立于2017年9月,专业从事指数与指数化投资综合服务,已获得上海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和香港交易所的指数编制行情授权。 华证ESG评价数据具有贴近中国市场、覆盖范围广泛、时效性高等特点。目前华证ESG数据的应用场景包括ESG指数构建、投资组合风险管理、资管产品ESG评价、量化策略研发等各个领域,客户已经覆盖基金、保险、券商等各类金融机构。华证指数表示,此次与万得资讯开展ESG数据方面的深度合作,将为国内的ESG投资研究提供更加丰富的基础工具和应用场景,共同推进可持续发展投资理念在我国的深入发展。(见习记者/郑馨悦)(编辑 田冬)
公募基金嬗变:打破“基金赚钱、投资者亏钱”怪圈 2019年,把握住市场结构性行情的公募基金赚得“盆满钵满”,主动股票型基金、偏股混合型基金年度平均收益率均超过40%。不过,处于大资管时代,只让基金赚钱恐怕还不够。这一年,监管风向标有了些许变化,新的行业共识是:公募基金急需摆脱“基金赚钱、投资者亏钱”的怪圈,提高“基民”的获得感。 围绕改善基民投资体验相关的革新已经展开。2019年年末,基金投顾业务正式起航,浮动费率基金获批……但从“基金赚钱”到让“更多基民赚钱”,或许还需假以时日。 基民收益与基金收益不对等 近年来,基金的“赚钱”能力一次次得到验证,但基民的投资体验却普遍不佳。究其原因,基金业绩的稳定性、基民频繁申赎、“追涨杀跌”的投资习惯,以及代销渠道的销售策略,或许都是“基金赚钱我亏钱”背后的“元凶”。 Wind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12月31日,全年收益率超过50%的主动权益类基金共有720只,占比接近四分之一;其中,收益率翻倍的基金共有5只。同时,主动股票型基金平均收益率高达47.94%,大幅跑赢沪深300(36.07%)。 不过,行业内流传的另一组数据是:某只公募基金,2019年赚取了超过60%的收益率,但该基金近万名投资人中,斩获30%以上收益率的投资者人数甚至不到两位数。 《中国经营报》记者了解到,截至2019年11月底,某只2019年收益排名靠前的指数基金,年内收益率超过70%,但年内清仓的客户平均收益率仅11%;2019年清仓的客户中,亏损客户比例竟高达27%。 上述情况并非偶然事件。虽然过往实践已经证明基金产品收益高于基础市场收益,但基民收益与基金收益不对等也是公募基金行业长期存在的现象。即使是业绩优秀的基金,投资者也不一定能从中盈利;而当一只基金长期盈利时,投资者也更倾向于让阶段性收益“落袋为安”。 广发基金营销总监曹磊在十年前提出过“基金投资的不等式”,即基金产品收益>基础市场收益;而投资者账户收益
IT企业信雅达加码炒股:主业不振并购遇坑,靠投资收益支撑业绩 A股行情的回暖,让一些押宝成功的投资者喜笑颜开,连上市公司也按赖不住加仓的心思。根据信雅达(600571,SH)1月7日晚公告,拟提升用以证券投资的资金额度。 信雅达的大举加仓,似乎有其底气所在。公司炒股已10多年,堪称是证券投资界的老手,炒股收益甚至支撑了公司2018年度的业绩。 2002年,成立不过数年的信雅达登陆上交所,成为浙江省首家在上交所上市的软件企业。曾几何时,公司也是业绩优良,股价上涨,风光无限。但近年来,信雅达主业不振并购遇坑,似乎更是到了要靠炒股支撑业绩的地步。 不过,对于是否加码炒股,信雅达内部的意见也并不统一,在董事会表决中,两位老臣表达出担忧之情。 炒股老手拟大举加码 据信雅达公告,公司董事会审议通过《关于增加运用闲置资金进行证券投资的议案》。按照计划,公司拟将证券投资额度提升至不超过2亿元,在额度范围内,用于证券投资的资金可循环滚动使用,投资期限为董事会审议通过后三年内有效。 在A股市场上,热衷炒股的上市公司倒也不在少数,兰州黄河(000929,SZ)、风华高科(维权)(000636,SZ)便有着“炒股大户”之称。与前辈们相比,信雅达的炒股名气没那么响亮,但经验并不少。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梳理信雅达过往10几年的定期报告发现,信雅达在上市后不久便开启了炒股之路。公司2003年年报曾披露,其持有长江电力(600900,SH)6.82万股,账面价值29.34万元,期末市价59.23万元,浮盈不菲。往后数年,公司在炒股上投入的资金大幅增加。2006年年报显示,信雅达股票投资额为395.24万元,账面净额只有368.53万元。2007年度,信雅达用以炒股的资金逾800万元。公司当时对大盘股似乎颇为偏爱,除了长江电力外,还投资了中国石化(600028,SH)、中国石油(601857,SH)、宏源证券(当时的代码为000562)等3只股票。 2008年末,信雅达只持有盐湖钾肥(000792,SZ,如今简称“ST盐湖”)股票1万股,初始投资额为96.66万元,期末账面值只有57.03万元。在这一年,公司炒股亏损达570万元,损失惨重。但在这一年,公司做了一笔十分明智的股权投资,其掏出7530万元认购了财通证券3000万元资本金。此举给公司之后的业绩埋下了一个伏笔。 或许是受到2008年出现大额亏损的影响,信雅达的投资策略此后有所变化,公司选择了把鸡蛋放在多个篮子里。2009年度,公司用于股票投资的总额未超过50万元,但公司却投资了浦发银行(600000,SH)、中国联通(600050,SH)等9只沪市股票。 2010年后,信雅达用以炒股的资金激增。2010年度,公司拿出近1700万元购买股票。到2015年年末,信雅达持有的股票有14只,市值逾4200万元。 令人感到奇怪的是,2016年度,信雅达的投资风格再度变化,公司掏出大笔资金购买了国债,期末仅持有中原证券(601375,SH)3000多股。2017年、2018年,公司的投资重心依然是国债产品,但对股票的投资意愿也大幅回升。截至2018年末,信雅达手握10只股票,其中9只A股股票(含可转债产品)、1只港股,期末市值近2000万元。 与过往的行为相比,信雅达此番掏2亿元炒股可谓是大手笔。 有意思的是,信雅达同步宣称,根据总裁李峰提名,聘任叶晖为公司副总裁。叶晖于2004年加入信雅达,历任公司证券部负责人,现任公司董事会秘书。叶晖未来将负责公司哪个业务板块,信雅达的公告并未提及。但从叶晖的履历来看,其似乎具有一定的专业投资经验。叶晖于1997年毕业于浙江财经大学金融学院,为上海财经大学会计学研究生。大学毕业后,叶晖曾就职于申银万国证券,并曾任浙江投资银行部高级项目经理。 对此,信雅达董秘办人士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叶晖不是公司证券投资的负责人,有财务部的相关人士在负责这个事"。 并购被坑惨,业绩靠卖股票支撑 上市公司利用闲置资金炒股,无可厚非。资金闲着也是闲着,若能好好利用,给公司带来一定的投资收益,何乐而不为?但另一方面也需要看到,近年来上市公司炒股亏损,导致业绩被拖累的也不在少数。譬如上海莱士(002252,SZ)便因炒股巨亏,导致其2018年净利润亏损超过15亿元。在此情况下,上海莱士不得不宣布不再进行证券投资。而“戒掉炒股”后,上海莱士的业绩迅速回暖。2019年前三季度,公司净利润达6.06亿元,同比增长146.9%。 对于加码炒股,信雅达内部也有不同意见。在董事会表决中,董事张健对该议案弃权。张健认为,不确定证券投资一定会带来收益。董事朱宝文则明确反对该议案。在朱宝文看来,信雅达目前用于证券投资的资金已经足够,不宜提高额度,加大风险。 张健、朱宝文均是信雅达的老臣。张健2000年加入信雅达,历任公司总裁、董事,目前担任公司副董事长。朱宝文更是早在1996年便加入信雅达,历任总工程师、董事,主持公司多项产品及技术的开发,现任公司董事。 在一些投资者看来,信雅达对炒股的迷恋,或许与其主业的不振有关系。 作为一家软件企业,信雅达主要向以银行为主的金融机构提供金融软件产品技术开发和技术服务的一体化IT解决方案。同时,公司还于2004年布局了环保产业。 近年来,IT行业竞争加剧,信雅达的IT产品与服务市场优势地位并不稳固,毛利率出现了不小幅度的下滑。信雅达在2015年溢价并购的子公司上海科匠,更是给了公司几记重锤。上市公司连续两年计提大额资产减值损失,2017年资产减值损失2.37亿,2018年为1.1亿,资产减值主要来源均为子公司上海科匠计提商誉减值。 信雅达环保业务的运营主体是子公司杭州天明环保工程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天明环保),后者主要产品为电除尘器及配套的电控设备。但该公司近年来的表现也不给力。2017年、2018年,天明环保的净利润亏损额分别为4212.44万元、2854.17万元。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过往10多年间,虽然信雅达一直在炒股,但炒股的损益对公司的业绩影响有限。由于信雅达近年来主业表现不佳,炒股等投资损益开始占据重要地位。 特别是2018年,信雅达实现净利润2748.65万元,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为为-1.64亿元。公司2018年业绩的扭负为正,得益于其当期实现了1.85亿元投资收益。其中,公司减持财通证券(2017年上市,代码为601108)股票1800万股,获得约1.05亿元投资收益。截至2018年末,公司持有财通证券股票2356.29万股,当时的市值超过1.7亿元。公司2008年度的那笔股权投资的收益还是十分可观。 对于公司当前的业绩表现,信雅达上述人士认为,公司的主业并没有下滑,只是没有怎么增长。在其看来,公司的业绩情况如此,有行业大环境的因素,更是因为被上海科匠等子公司拖累所致。 在经济学家宋清辉看来,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上市公司还是应该以发展实体主业为首要任务,炒股是否能成为长久之计,还需多多思量。 “就是有一笔闲置资金,最后不一定会用(来炒股)。公司也只是打算把额度先提高。”信雅达上述人士称。对于公司是否有其他发展实体业务的规划,该人士表示暂时没有。 近几个交易日,信雅达股价整体处于震荡上行态势,此前五个交易日累计涨幅超过10%。
全球均面临着经济下行的压力,中国也不例外。从GDP增长单季度看,2019年第三季度增速6.0%,创下自1992年有统计以来的27年新低,中国经济面临增速换挡的挑战,经济发展的新动力来自哪里? 中央已经明确,房地产刺激对经济的贡献越来越低,不再作为短期剌激经济的手段,综合政策和产业的发展脉络,经济增长的下一个爆发点,是科技创新。 从政策方面看,国家支持科技创新,科创板的推出,长期利好我国的经济转型; 从产业方面看,5G爆发有望拉动中国经济增长,2019年是中国5G商用元年,根据中国信通院的模型测算,2030年5G带动我国经济直接产出、间接产出分别将达到6.3万亿元、10.6万亿元,十年间的年均复合增长率分别为29%、24%。 综合券商2020年投资策略,“科技股”、“成长股”是被提及最多的关键词之一。布局科技成长股,除了市场上已经存在的科技成长类主题基金,当前第二批陆续登陆市场的开放式科创基金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银华科技创新(008671)将于2020年1月13日起发行! 布局“科创驱动”, 为什么选银华科技创新基金? 理由一:监管层认证的“开放式科创基金”,很稀缺。 监管控制开放式科创基金审批数量,目前仅两批基金获批,第一批有6只,在今年5月左右成立;时隔半年多,本次有11只科技创新基金获批。银华科技创新,就是其中一只。 根据监管规定,开放式科技创新基金限购10亿元,超出须进行比例配售。根据第一批成立的开放式科技创新基金发行情况看,其均发行1天即提前结束募集,配售比例均在10%以下。(OS:也就是说,买入1万元此基金,经过比例配售,投资者仅能成功获配售约408元,额度稀缺!) 根据监管窗口指导,科技创新开放式基金在成立之后6个月内不开放申购,目前第一批成立的6只基金均处于暂停申购,开放赎回状态。因此,想通过公募基金参与科技创新板块投资,只能认购最新获批的科技创新基金。(OS:银华科技创新基金上市发行,上次开放式科技创新基金没买够的投资者,现在参与机会来了!) 理由二:科创基金历史业绩佳,银华科技创新值得期待。 2019年来,科技成长成为资本市场的先锋,备受投资者关注。Wind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1月6日,在申万28个一级行业中,电子指数的涨幅达到了83.55%,排名第一;计算机指数的涨幅达到了49.89%,排名第六。 搭乘科技东风,从历史表现来看,目前第一批成立的科技创新开放式基金成立以来业绩表现优异,最高收益率达46.19%,平均上涨28.47%,相较于业绩比较基准均获得正收益。 (数据来源:Wind;截至2019年12月16日) 此外,同样以科创主题为主要投资方向的银华科创主题3年封闭运作基金,成立于2019年7月5日,成立以来净值稳健上涨,累计收益12.06%。(数据来源:银河证券;截至时间:2019年12月31日) 理由三:银华基金科创战队“双轮驱动”,配置强大。 选好了投资赛道,还要选对投资团队,方能有更好的投资收益。银华科创战队由科创投资团队与科创研究团队组成,双轮驱动、配置强大。 科创投资团队共有3人,团队成员在科创板块有深入的研究经历,科技板块投资胜率高。科创投资团队的负责人唐能,毕业于中国人民银行研究生部,拥有10年证券从业经历和多个行业多年研究经验,坚持长期价值投资、相信研究创造价值、投资风格稳健。其他两位投资团队成员,在科技板块也有深入的研究经历。 科创板研究团队主要包含TMT、消费、海外三个大组,共有16名成员,全方位研究支持科技投资。此外,该团队核心人员有海外大型跨国企业工作多年,对于海外科技企业的经营模式有深入了解,便于看清国内科技企业未来的发展方向。 经济复兴,科创先行,对于普通投资者来说,科创板上市公司都是高科技企业,具有较高的专业门槛。与其费心自己研究,投资者不妨借助科创主题基金——银华科技创新(008671),由基金经理和投资团队代为打理,掘金科创板。
【创投聚焦】1.港交所通过旷视科技IPO申请,计划农历春节后第一周开始招股路透援引两位知情人士的消息称,在IPO申请获得香港证券交易所的批准后,旷视科技上市计划又重回正轨。而据腾讯一线最新报道,旷视科技已经通过港交所的聆讯,并计划农历春节后第一周开始招股,募资额5亿美金。接下来的一两周内,旷视科技将很快启动投资者路演。2.传软银愿景基金撤资三家初创公司据外媒报道,在WeWork上市受挫之后,软银的愿景基金最近退出了几笔初创公司的投资。在提交了价值数亿美元的投资条款清单后,软银最终放弃了对三家初创公司的投资。软银在声明中称,其投资流程比不受监管的投资者和典型的风投机构更为严格。在某些情况下,流程花费的时间比预期的长;该公司会尽一切努力使被投资公司了解最新情况。3.百度近6亿元投资宇信科技,占股5.71%北京宇信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公告称,获得来自百度的近6亿元战略投资。公告显示,本次百度战略投资权益变动后,百度将持有宇信科技股份22857142股,占宇信科技总股本的5.71%。4.新加坡共收到21份数字银行牌照申请,包括蚂蚁金服新加坡金融管理局1月7日表示,已收到21份数字银行牌照申请,包括7份零售牌照申请,以及14份批发银行牌照申请。这是新加坡二十年来最大规模的银行业自由化行动,旨在使那些能够以较低成本运作并提供不同于现有服务的在线银行成为可能。申请者中包括中国电商巨头阿里巴巴集团旗下的蚂蚁金服、新加坡电信公司与打车软件巨头Grab的合资公司,以及很多新加坡当地的公司。据了解,新加坡金融管理局此次将于2020年中发出5张数字银行牌照,分别为2张全数字银行牌照及3张数字批发银行牌照。其中,全数字银行将可以吸收零售存款,而数字批发银行则主要服务中小企业及非零售客户。5.周鸿祎:成功有很大的偶然性,想多了没有用360公司创始人、董事长兼CEO周鸿祎于1月7日晚举行“老周饭局”,宴请年度人气开发者。周鸿祎谈到“反思”是表示,自己反思过去,无论对错,主要是为了复盘。在他看来,人的有些决定并不是靠逻辑而是靠直觉。已经做出的决定,不值得喜悦和悲伤,而是为了让以后的决定更正确。他提到,所谓正确的决定,都是运气。成功有很大的偶然性,想多了没有用。【科技前线】1.印度称富士康当地建厂计划取消,原因是50亿美元投资没到位据外媒报道,近日,印度马哈拉施特拉邦工业部长苏巴什·德赛宣布,与富士康在当地合作建立电子制造工厂的交易已经取消。德赛表示,富士康已经决定不再继续履行承诺。2015年富士康与政府签署的谅解备忘录显示,富士康将向该邦投资约50亿美元。德赛说,由于富士康与苹果公司的内部纠纷,这笔交易将无法进行,未来也不会继续。对此,富士康回应称,“集团与客户间在印度的设厂之意见不同,为错误不实说法,目前集团配合主要客户在当地生产进度一切顺畅。”2.马云谈裁员传言:在阿里员熬到十年的员工已经不太关注自己的生存在马云乡村教育发展年会系列活动“重回课堂”上,马云回应网传的“阿里裁员”传言称:“在阿里的员工能熬到三年非常难,熬到十年的员工在阿里是宝贝,进阿里巴巴的时候25岁,35岁的时候这帮人已经很了不起了,我们为什么把他们送出去,这批人经过阿里的严格训练,对数字经济、执行力、管理文化理解,超越了很多其他公司。”马云表示,这批人已经不是太关注自己的生存。3.消息称百度引入副总裁褚昱,负责市场公关和政府关系有媒体报道称百度近期引入了一位副总裁级别的高管褚昱,负责市场公关和政府关系,百度公关市场负责人袁佛玉和政府关系负责人张东晨都向褚昱汇报。资料显示,褚昱2016年出任阿里巴巴集团副总裁。更早之前,褚昱从2008年起进入互联网企业工作,先后出任过京东集团、联想集团中国区副总裁,负责集团政府事务工作。对于此次人事引进,目前百度暂无回应。4.融创诉乐视网案终结执行程序,19.8亿元欠款未追回融创房地产集团此前向法院申请对乐视网进行强制执行一案,日前已终结执行程序,乐视网所欠19.8亿元及利息尚未追回。根据法院裁定,法院已轮候冻结乐视网所持乐融致新6685.9万元股权,融创房地产对该股权有质押优先权。此外法院查封了乐视网名下商标权及专利权,由于被执行人名下无可供执行的财产,因此终结本次执行程序。5.王兴谈车企格局:新势力中理想蔚来小鹏将角逐下两轮日前,美团点评董事长王兴在社交媒体发文谈到目前中国车企格局称,他认为基本是“3+3+3+3”角逐下两轮,3家央企是一汽、东风(二汽)、长安,3家地方国企是上汽、广汽、北汽,3家(传统)民企是吉利、长城、比亚迪,3家造车新势力是理想、蔚来、小鹏。6.教育部:将集中力量编写一批人工智能、区块链等领域新教材日前,国家教材委员会印发《全国大中小学教材建设规划(2019-2022年)》,在高等学校教材建设方面,将打造一批反映世界先进水平的自然科学教材。适应新形势,瞄准国家战略需求,围绕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网络空间安全、环境科学、海洋科学、能源科学等领域,集中力量编写一批新教材。7.LG 年底关闭韩国LCD电视面板生产线,转向中国生产据国外媒体报道,韩国显示面板制造商LG Display CEO Jeong Ho-young表示,由于LCD价格下跌,以及全球供应过剩,LG Display将于今年年底停止韩国国内LCD电视面板的生产。新任CEO Jeong Ho-Young在CES展会期间表示:“我们今年年底前将结束在韩国的LCD电视生产,之后专注于在中国生产LCD电视。”8.联想推出墨水屏笔记本ThinkBook Plus在CES2020上,联想展示了一款配备电子墨水屏的ThinkBook Plus,除了常规的设计,外部还配备了10.8英寸电子墨水屏。当笔记本合上盖子时,它外面的电子墨水屏还能当作笔记本使用。ThinkBook Plus将于2020年3月上市,起售价为1199美元(约合人民币8363元)。9.智联招聘:2019年冬季全国白领34.5人竞争一个岗位智联招聘日前发布的《2019年冬季中国雇主需求与白领人才供给报告》显示,2019年冬季求职期全国人才供需竞争指数为34.5,这意味着在全国范围内平均每34.5人竞争一个岗位,竞争指数环比下降4.5,同比提高2.5,维持了四季度全年低点、同比更加激烈的趋势。2019年冬季总体职位发布数同比下降11.3%,简历投递数同比提高1.9%。10.特斯拉宣布中国制造Model Y项目正式启动在特斯拉中国制造Model 3面向社会用户的首次交付仪式上,特斯拉宣布中国制造Model Y项目正式启动。此外,特斯拉CEO马斯克表示,在上海生产的Model Y的需求最终将会超过特斯拉其他车款的总和。未来特斯拉将继续深耕中国,致力于节能减排,推动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