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医疗保障研究院副院长应亚珍说,9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医疗保障基金使用监督管理条例(草案)》,在医保法治化道路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将改变我国医疗保障工作缺乏专门法律法规的局面,有力推动医保领域依法行政并提升医保治理水平。
我国医疗保障领域有了第一部条例。国务院常务会议9日通过的《医疗保障基金使用监督管理条例(草案)》,将改变我国医保基金监管工作缺乏专门法律法规的局面,有力推动医保领域依法行政,提升医保治理水平。 据悉,医保监管条例草案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确定了医保部门、定点医药机构、参保人员等的权责,规定按照便民原则,强化医疗保障服务,及时结算和拨付医保基金,提高服务质量,要求加强监管和社会监督,严禁通过伪造、涂改医学文书或虚构医药服务等骗取医保基金,对违法违规行为通过责令退回资金、暂停医保结算、罚款、吊销定点医药机构执业资格等加大惩戒,管好用好医保资金,维护群众医疗保障合法权益。 国家医保局成立以来,始终把加强基金监管、维护基金安全作为重要政治任务,持续加大监督检查力度,保持打击欺诈骗保高压态势,多措并举严肃查处欺诈骗保行为。目前,全国已有北京、天津、河北、上海等10个省份在省级层面设立了医保基金监管专职机构,内蒙古阿拉善盟、江苏省徐州市、山东省济宁市等数十个地市和县(区、市)相继设立了基金监管专门的行政执法队伍,基金监管人员力量得到有效强化。 国家医疗保障研究院副院长应亚珍说,草案最大的亮点是强调服务为先,强化优化监管,精准施策。它的出台将完善基金监管相关法律法规,并加快推进基金监管有关文书、程序规范和相关标准的制定。这对于管好用好医保资金,维护群众医疗保障合法权益意义重大。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韩正3日在住房城乡建设部召开座谈会。他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坚定不移落实房地产长效机制,谋划好“十四五”时期住房工作,加强住房保障体系建设,有效扩大保障性租赁住房供给。 韩正表示,房地产长效机制实施以来,各地各部门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紧紧围绕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的调控目标,坚持因城施策、一城一策,夯实城市主体责任,加强房地产金融调控,房地产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要牢牢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不把房地产作为短期刺激经济的手段,时刻绷紧房地产市场调控这根弦,从实际出发不断完善政策工具箱,推动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要加强“十四五”时期住房发展顶层设计,研究好住房市场和住房保障两个体系,更好发挥规划的导向作用。完善相关法规和政策,加强日常监管,促进住房租赁市场健康发展。 韩正强调,要以保障性租赁住房为着力点,完善基础性制度和支持政策,加强住房保障体系建设。要处理好基本保障和非基本保障的关系,尽力而为、量力而行,着力解决困难群体和新市民住房问题。要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既强化政府保障作用,也要积极运用市场化手段。要处理好中央和地方的关系,坚持不搞“一刀切”,鼓励和指导城市政府因地制宜,完善住房保障方式,落实好城市主体责任。(赵超)
如何建立住房市场和住房保障两个体系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韩正3日在住房城乡建设部召开座谈会。他指出,要加强“十四五”时期住房发展顶层设计,研究好住房市场和住房保障两个体系,更好发挥规划的导向作用。完善相关法规和政策,加强日常监管,促进住房租赁市场健康发展。 虽然此前也反复强调加强住房保障体系建设,建立多层次的住房保障体系,更好地满足不同层次居民的住房需求,但是,工作的着力点还是放在了住房的市场化发展上,特别是地方,为了更多地从土地上拿收益、从房地产市场争利益,并没有真正重视住房保障体系建设,没有把解决中低收入阶层的住房问题放到突出位置。即便加大棚户区改造等方面的力度,也更多的是从自身利益出发。因此,住房的保障体系总体上没有得到有效建立。 住房的保障体系建设不好,中低收入阶层的住房问题不解决,要想全面推行住房市场化,显然是不切实际的,也是会带来很大问题的。给各方利益绑架的住房市场化,就会成为一种利益工具,而不是房地产市场在市场调节下走向公平的手段。为什么房地产市场的矛盾那么多、那么激烈,最根本的一点,就是扭曲的住房市场体系和不完善的住房保障体系并存,且严重分裂,无法真正对房地产市场产生积极影响,导致房地产市场矛盾激化。 也正因为如此,中央提出要在“十四五”重点研究好住房市场和住房保障两个体系,是继“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之后,落实房地产长效机制抓住的又一重点,或者说又一个牛鼻子。“房住不炒”定位,是让房子回归居住属性,而不是投资炒作。但是,居住又分购买和租赁两种形式,购买商品房是解决居住问题的重要手段,租赁住房也是解决居住问题的重要手段。如果只买不租,或者居民有租房需求,却没有租房供应,那同样不能真正落实好“房住不炒”定位,不现实的人人购房会导致房价只能居高不下,并积蓄很大的房价上涨动力,直至泡沫破裂。 住房市场体系建设,客观地讲,按照目前已经出台的政策,已能够比较好的覆盖整个市场,特别是“房住不炒”定位,已经为住房市场体系建设明确了方向,那就是住房市场体系建设必须以满足居民住房为基本目标,而不是将住房作为投资品。住房的投资功能,只能建立在居住之上,在满足居住的条件下体现投资价值。脱离居民的住房投资,就可以认为是炒房,就要严格控制和打击。因此,“十四五”期间,住房市场体系建设工作,着力点应当放在如何更好地发挥住房的居住功能,发挥住房在广大居民追求美好生活中的积极作用。居民手中多余的钱,可以用于文化、旅游等高水平、高质量生活需求,也可以用于股市等方面的投资,但决不能用于住房投资。从长效管理的角度出发,在“十四五”,对居民拥有的住房问题,应当将二套作为“分水岭”,只要居民家庭超过两套住房,就征收高额税收,且在转让和赠予时,也要加收高额税收,遏制居民过度投资商品房,也避免商品房出现供需之间的严重不协调、不对称,造成资源的巨大浪费。未来的城市住房,土地供应是一个大问题,必须把存量房用好。 住房保障体系建设,无疑是“十四五”房地产问题的重中之重。市场的交给市场,政府的交给政府,充分发挥“两只手”的作用,是房地产市场步入健康有序发展轨道的关键。住房保障体系怎么建设,无非两大方面。一是稳定房价,让中产阶层能够通过自身努力购买住房,即便当“房奴”,也要当得不十分痛苦。这就要求,决不能让房价继续上涨,且能在目前的价格基础上,有所下降,从而给中产阶层更多买房的机会。当然,这只能是允许少部分中产阶层购买,而不是所有的中产都能轻松买房。如果这样,房价上涨的内在动力就压不下去;二是加快住房租赁市场发展步伐,建立覆盖全员的、多层次的住房租赁市场,让不同层次的居民,尤其是中低收入阶层、新市民等能够通过住房租赁市场,租赁到自己满意的住房。如果新租住房能够满足年轻人结婚、生孩等方面的需要,相信会有更多的人加入到租房的队伍中来。显然,需要政府和社会投资者都能进入房地产租赁市场,都能提供居民需要的租房,而不只是社会投资者从事住房租赁业务,政府不参与。要想确保低收入人群和新市民的住房需要,政府必须进入。否则,租房市场会有缺陷。 总之,“十四五”期间的房地产市场,会按照中央提出的两个体系建设,更好地落实“房住不炒”定位,切实解决广大居民的住房问题,推动房地产市场健康有序发展。 谭浩俊
近年来我国人身保险平稳较快发展,目前商业人身保险已在全国达到一定覆盖面,但也存在保险产品供给不足、保障水平不高等问题。12月9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以下简称“国常会”),部署促进人身保险扩面提质稳健发展的措施,提出加快发展商业健康保险、将商业养老保险纳入养老保障第三支柱加快建设两大发展路径,同时,还提出提升保险资金长期投资能力,支持实体经济发展。 鼓励承保医保目录外项目 数据显示,今年前10个月,健康险保费收入7162亿元,同比增长16.6%,在各险种中增速居前。然而,不容忽视的是,目前我国健康险支出占比全国卫生总费用远低于国际平均水平,仅为2.5%,占比个人卫生支出也不到10%,与国际数据差距很大。 “企业和个人购买商业健康险可以形成政府、企业、个人共同负担的多元化投资机制,缓解政府投资负担和财政压力,保障医保体系稳定可持续运行。同时商业健康险与基本医疗保险形成互补和衔接,可以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和个性化的健康保障需求。”对于商业健康险的重要性,银保监会副主席黄洪此前给出了上述判断。 在加快发展商业健康险方面,此次国常会表示,鼓励保险公司将医保目录外的合理医疗费用纳入保障范围。对此,中国精算师协会创始会员徐昱琛表示,近年消费者看病的主要负担在于医保外费用,尤其是一些新型抗癌药物。 目前,商业健康险主要保障三个目录内的医疗费用自付部分,但事实上,三个目录内的医疗费用报销比例已经很高了,个人自付比例较低,因此商业健康保险保障作用有限。与此同时,重特大疾病治疗需要用到很多目录外的药品和治疗技术和手段,三个目录外实际发生的医疗费用已成为投保人真正关心的问题。 黄洪曾表示,保险业要从实际出发,将目录外的合理医疗费用纳入商业健康保险保障范围,降低人民群众实际医疗费用负担,才是保险行业价值所在。 此外,国常会支持开发更多针对大病的保险产品,做好与基本医保等的衔接补充,提高城乡居民大病保险保障能力;促进开发适应广大老龄群体需要和支付能力的商业医疗保险产品;通过有序扩大对外开放、加强国际合作,促进提升健康保险发展和服务水平。 强化商业养老保险保障功能 在养老方面,国常会表示,将按照统一规范要求,将商业养老保险纳入养老保障第三支柱加快建设。 具体而言,要强化商业养老保险保障功能,支持开发投保简便、交费灵活、收益稳健的养老保险,积极发展年金化领取的保险产品。针对新产业(行情300832,诊股)新业态从业人员和各种灵活就业人员需要,开发合适的补充养老保险产品。鼓励保险公司提供老龄照护、养老社区等服务。鼓励保险业参与长期护理保险试点。 五道口金融学院中国保险与养老金研究中心研究员朱俊生表示:“国际寿险业发展的经验表明,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的提高,人们对风险的关注越来越多地从死亡风险转向生存风险,越来越关注养老和健康。” 朱俊生介绍称,中国人口老龄化预计在顶峰时老龄人口将达4.6亿-4.8亿,总人口不超过15亿,老龄人口占比超过30%,需要商业健康保险和养老保险在多层次医疗和养老保障体系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放眼全球,很多国家的养老金结构既有公共养老金也有私营养老金,而我国的私营养老金基本是空白,更多的是公共养老金,这对整个养老金的持续性带来极大挑战。”朱俊生认为,全球养老金制度改革的重要经验是,一个国家对私营养老金越重视,这个国家养老金制度的可持续性就越强,呈正相关态势。同理,我国的公共养老金要想更加有效率、可持续,就要大力发展包括商业养老保险在内的私营养老金。 提高险资投资比例限制 在险资投资方面,国常会提出,要提升保险资金长期投资能力,防止保险资金运用投机化,强化资产负债管理,加强风险防控;深入开展关联交易专项整治,坚决打击挪用、套取、侵占保险公司资金的违法违规行为。 对此,朱俊生评价称,和其他资金相比,保险资金具有期限长的优势,可为实体经济发展提供长期资金支持。特别是随着保险行业回归保障,保险公司加快向长期期交保障型业务转型,人身险行业的负债久期逐步拉长。 而在保险资金提振投资的潜力方面,朱俊生表示,中国总储蓄率以及居民部门储蓄率偏高的重要原因在于,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预防性储蓄占较大的比重;随着预防性储蓄不断向保险资产转化,保险资金提振投资的空间将不断得到释放。 除此之外,保险资金对于实体业的支持作用,也是国常会提出用保险资金提振投资的重要原因之一,受到了业内人士的关注。会上提到,要对保险资金投资权益类资产设置差异化监管比例,最高可至公司总资产的45%,鼓励保险资金参与基础设施和新型城镇化等重大工程建设,更好地发挥支持实体经济作用。 中国社会科学院保险与经济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王向楠表示,基础设施和新型城镇化是能促进经济增长和(港股00001)社会发展的领域。单纯财政投资的效率不一定高,财政还正在推行“降税让利”,以及支出向公共服务转型。民间资金大量集中在金融中介。因此,需要保险公司发挥资金融通功能。在投资方式上,中国企业部门和基础设施项目的杠杆率较高,而权益类投资能实现降低或稳定杠杆率,所以放松保险公司的权益类投资限制。 “利率下行时期,保险公司债券投资上的回报率下降,需要加大权益类资产。基础设施和新型城镇化项目的投资期限长,资金量需求大,与保险公司特别是寿险公司的负债结构是匹配的。国有保险公司经营目标中‘公共利益’有更高的权重,所以更为积极。”对此,王向楠如是评价。
12月9日晚,保险圈刷屏了一条信息——国务院总理李克强12月9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促进人身保险扩面提质稳健发展的措施,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需求。 会议指出,近年来我国人身保险平稳较快发展,目前商业人身保险已在全国达到一定覆盖面,但也存在保险产品供给不足、保障水平不高等问题。要适应群众对健康、养老、安全保障等需求,推动保险业深化改革开放、突出重点优化供给,提供丰富优质的人身保险产品。 会议具体提出,加快发展商业健康保险;按照统一规范要求,将商业养老保险纳入养老保障第三支柱加快建设;提升保险资金长期投资能力、防控风险等要求。 会议内容既涉及保险业负债端,也涉及保险业资产端,影响面极广。 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中国保险与养老金研究中心研究员朱俊生表示,发展商业健康保险和商业养老保险,是近年已看出的明显趋势,主要是要发挥商业健康保险和商业养老保险在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中的作用。无论是基本医保还是基本养老保险,都是保障面广但只保障基本的,且持续性压力比较大。商业保险需要为健康和养老保障发挥充分作用。 对于险资长期投资,朱俊生认为,这也是在经济转型叠加疫情影响等复杂环境下,需要加强的。一方面,可以提振投资,另一方面也可以服务资本市场以及经济升级转型。同时,也需要防范好风险。 人身险达到一定覆盖面,但仍供给不足、保障水平不高 据中国政府网信息,国务院总理李克强12月9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促进人身保险扩面提质稳健发展的措施,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需求;通过《医疗保障基金使用监督管理条例(草案)》和《排污许可管理条例(草案)》。 其中,针对人身保险,会议指出,按照党中央、国务院部署,推进完善金融服务,促进人身保险发展,有利于更好服务民生保障和经济社会发展。近年来我国人身保险平稳较快发展,目前商业人身保险已在全国达到一定覆盖面,但也存在保险产品供给不足、保障水平不高等问题。 会议指出,要适应群众对健康、养老、安全保障等需求,推动保险业深化改革开放、突出重点优化供给,提供丰富优质的人身保险产品。 一是加快发展商业健康保险。支持开发更多针对大病的保险产品,做好与基本医保等的衔接补充,提高城乡居民大病保险保障能力。促进开发适应广大老龄群体需要和支付能力的商业医疗保险产品。鼓励保险公司将医保目录外的合理医疗费用纳入保障范围。通过有序扩大对外开放、加强国际合作,促进提升健康保险发展和服务水平。 二是按照统一规范要求,将商业养老保险纳入养老保障第三支柱加快建设。强化商业养老保险保障功能,支持开发投保简便、交费灵活、收益稳健的养老保险,积极发展年金化领取的保险产品。针对新产业(行情300832,诊股)新业态从业人员和各种灵活就业人员需要,开发合适的补充养老保险产品。鼓励保险公司提供老龄照护、养老社区等服务。鼓励保险业参与长期护理保险试点。 三是提升保险资金长期投资能力,防止保险资金运用投机化,强化资产负债管理,加强风险防控。对保险资金投资权益类资产设置差异化监管比例,最高可至公司总资产的45%,鼓励保险资金参与基础设施和新型城镇化等重大工程建设,更好发挥支持实体经济作用。深入开展关联交易专项整治,坚决打击挪用、套取、侵占保险公司资金的违法违规行为。 健康险:促进开发适应广大老龄群体需要和支付能力的产品 从具体内容来说,对于商业健康保险,会议指出:加快发展商业健康保险。支持开发更多针对大病的保险产品,做好与基本医保等的衔接补充,提高城乡居民大病保险保障能力。促进开发适应广大老龄群体需要和支付能力的商业医疗保险产品。鼓励保险公司将医保目录外的合理医疗费用纳入保障范围。通过有序扩大对外开放、加强国际合作,促进提升健康保险发展和服务水平。 从中,信美人寿相互保险社董事长杨帆表示,可以看到的是,国家政策支持商业健康险的快速发展,政策环境鼓励保险回归保障。 杨帆对券商中国记者称,近几年,监管和保险机构已经注意到了保险在老年人市场的缺位问题。近日,信美相互推出了一款可以面向70岁老人的一次性给付医疗保险“挺好保”。“有理由相信,随着老龄化时代的到来与人均寿命的不断延长,老年群体对保险保障的需求会越来越大,对于保险从业者而言,未来的前景是向好的,尤其是互联网科技的发展、大数据及医疗数据体系的应用、精算技术和风控能力的不断提升等,相信未来能看到越来越多为老年人提供的专属产品问世。” 而对于发展商业健康保险,朱俊生认为,这主要在于社会有很强的需求。 他表示,我国虽然已实现全民医保,但个人支付部分还是比较高的。2019年,全国6.5万亿卫生总费用中,个人支出占1.9万亿,这对很多家庭来讲还是个沉重的负担。 一方面是有群众对医保需求,但另外一方面,基本医保本身也正承受不小的压力。政府有限的财力要去提供基本保障,特别是低收入群体的基本保障。因此解决这部分负担,就需要发展商业健康险,用商业险去提供保障。经济发达地区或者收入稍微高的群体,都需要通过商业健康险去满足个性化的差异化的需求。 “所以怎么更好地去发展商业健康保险,特别是现在基本医保有很多目录外的药品、诊疗项目,怎么通过健康保险更好地去发挥作用,就变得很重要。” 朱俊生看来,现在商业健康险虽然发展快,比如今年前10月,我国的商业健康险保费规模为7162亿元,已经超越去年全年的7066亿元,不过仍然有很大增长空间。目前我国健康险支出占比全国卫生总费用远低于国际平均水平,仅为2.5%;占比个人卫生支出也不到10%,与国际数据差别很大。 数据显示,近年来,健康险是增速最高的险种,年均增速在30%以上。业界预计,健康险保费最快明年将突破1万亿。 养老保险:按统一要求,纳入养老保障第三支柱加快建设 对于养老保险,国常会指出:按照统一规范要求,将商业养老保险纳入养老保障第三支柱加快建设。强化商业养老保险保障功能,支持开发投保简便、交费灵活、收益稳健的养老保险,积极发展年金化领取的保险产品。针对新产业新业态从业人员和各种灵活就业人员需要,开发合适的补充养老保险产品。鼓励保险公司提供老龄照护、养老社区等服务。鼓励保险业参与长期护理保险试点。 朱俊生表示,相较商业健康险,我国商业养老保险的发展更是不足。“美国三个养老支柱资产加起来除以GDP的数值是152%;中国三个养老支柱的资产加起来除以GDP仅为9.56%,不到10%,在OECD国家中仅仅比希腊高一点。”朱俊生说,放眼全球,很多国家的养老金结构既有共同养老金也有个人养老金,而我国的第三支柱个人养老金基本是空白,更多的是第一支柱的基本养老金,这对整个养老金的持续性带来极大挑战。在这样的养老压力下,发展第二支柱和第三支柱养老金非常紧迫。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加速到来,发展第三支柱已经十分迫切,金融业可以,也应该能发挥重要作用。”中国银保监会主席郭树清在10月21日的2020年金融街(行情000402,诊股)论坛曾表示,近年来,银保监会会同相关部委和金融企业对养老金融改革发展进行了广泛调研,并形成了下一步的工作思路。国务院金融委已对养老金融改革作出了专门部署,要求积极稳妥循序渐进逐步完善。 郭树清彼时称,养老金融改革总的方针是“两条腿走路”:一是抓现有业务规范,要正本清源,统一养老金融产品标准,清理名不符实产品。二是开展业务创新,大力发展真正具备养老功能的专业养老产品,包括养老储蓄存款、养老理财和基金、专属养老保险、商业养老金等。 朱俊生认为,第三支柱的发展跟整个金融结构的改革也是连在一起的。因为中国金融结构中不缺短钱,但缺乏长钱;同时,金融结构也正急需从以间接融资为主转向更多直接融资,因为在支持创新上还是资本市场更为有效。而资本市场发展需要机构投资者,从国外经验来看,要么是养老金,要么是长期寿险。所以基于中国金融体系改革的角度,也要更多地去发展长期寿险、养老金。这个过程中,中国大量的储蓄也能转化成养老金。 险资:提升长期投资能力,防止资金运用投机化 对于保险资金,国常会提出:提升保险资金长期投资能力,防止保险资金运用投机化,强化资产负债管理,加强风险防控。对保险资金投资权益类资产设置差异化监管比例,最高可至公司总资产的45%,鼓励保险资金参与基础设施和新型城镇化等重大工程建设,更好发挥支持实体经济作用。深入开展关联交易专项整治,坚决打击挪用、套取、侵占保险公司资金的违法违规行为。 一位寿险公司投资负责人向券商中国记者分析,会议对于保险资金投资有新的提法,即“防止保险资金运用投机化”,明确提出要深入开展关联交易专项整治。他认为,这些都是供给侧改革、金融严监管大背景之下的题中之意,但指向性更加明确,阶段性任务也更加清晰了。 朱俊生认为,其中的要点信息,一面是防控风险,一面是鼓励长期投资、权益投资。鼓励权益投资的差异化监管政策已经于7月份实施。他表示,一方面保险资金期限长,有助于提振投资。另一方面,保险资金提振投资的潜力巨大。目前我国保险资产规模较小,保险机构作为契约型金融机构汇聚长期资金的优势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中国保险资产管理业协会会长、泰康保险集团首席投资官段国圣近日在多个场合发表观点认为,中国经济正在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在消费升级、大健康和科技创新的时代,我国经济发展模式的变化要求融资方式从间接融资转向直接融资。随之,保险资金作为长期资金的优势正在逐步凸显。 段国圣认为,保险资金要顺应投资模式的转变,在股权投资、夹层投资和长期债权投资方面发挥更大作用。特别是在保险资金放开财务性股权投资行业限制的背景下,可以在消费升级、大健康、科技创新等领域积极布局,为经济高质量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01 楼市,顶层设计来了 近期,领导人对房地产极其关注。12月3日,主管住建部的韩正副总理,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召开座谈会。 详细分析这次座谈会内容、释放出什么信号之前,这里先和大家交代一下。 这几年,韩总理基本上每年都要去住建部调研或召开座谈会,下面我就把几次调研会、座谈会的重点内容,总结介绍一下: 2019年3月18日,国务院副总理韩正到住建部调研,强调“稳妥实施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长效机制方案试点,做好实施过程中的评估和跟踪;夯实城市主体责任,落实好省级政府监控和指导责任,坚决防范化解房地产市场风险。” 2019年12月18日,国务院副总理韩正在住建部召开座谈会,强调“保持房地产市场稳定,是对宏观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的重要贡献;完善长效管理调控机制,做好重点区域房地产市场调控工作”。 2020年7月24日,“房地产工作座谈会”召开,韩正副总理强调,“要实施好房地产金融审慎管理制度,严控增量,防止资金违规流入房地产市场;要发挥财税政策作用,有效调节住房需求。” 02 首次强调,“地产金融调控” 12月3日的这次座谈会,有以下几个值得关注的动向: 首次提出“加强房地产金融调控”。韩总理强调“房地产长效机制实施以来,紧紧围绕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调控目标,坚持因城施策、一城一策,夯实城市主体责任,加强房地产金融调控,房地产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可见,管理层对当前房地产调控的工作是满意的。 强调“加强房地产金融调控”,与“十四五”规划提出的“推动金融、房地产同实体经济均衡发展”一脉相承。其内涵是,“控规模、控占比”,逆周期调节、区别对待(比如“三条红线”),追求动态平稳。既满足地产对资金的合理需求,又不能让资金过度流入地产;短期内允许杠杆一定上升(比如疫情期间),但中期内保持杠杆水平稳定,长期内杠杆要逐渐下降。 地产与金融均衡发展的路径,就是建立房地产金融审慎管理,这是房地产金融的长效机制,即通过贷款LPR双轨制(降低针对实体经济融资的1年期LPR,针对楼市融资的5年期LPR要实时调节),从而建立实体和地产融资的“防火墙”,实现“脱虚入实”,控制资金流入地产。 这对保持楼市平稳意义重大。从过去经验看,凡是房价明显上涨的时期,就是货币高发的时期。而且,管理层已形成共识,资金过度投入楼市,不仅挤压实体经济,导致空心化问题,更关键的是,房地产已成为中国金融风险最大的灰犀牛,控制资金进入楼市,就是防范系统性风险。 2018年以来,房地产金融审慎管理制度开始建立,也就是控规模、控占比、逆周期调节、追求动态平稳。房地产贷款增速明显下降,全国房价涨幅也开始走缓,70城新房价格同比自2019年4月以来连续18个月下跌,不受干预的二手房价,24个城市下跌,包括天津、济南、青岛等。 03 商品房和保障房,都要大发展 首次提出,加强“十四五”时期住房发展顶层设计。这一顶层设计的核心,就是住房市场和住房保障两个体系。这次座谈会上,韩总理讲的更多的是住房保障。 一是制度建设。以保障性租赁住房为着力点,完善基础性制度和支持政策,加强住房保障体系建设,这个体系包括公租房、保障性租赁住房、共有产权住房。 二是增加供给。有效扩大保障性租赁住房供给。 三是处理好保障和非保障的关系。尽力而为、量力而行,着力解决困难群体和新市民住房问题。要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既强化政府保障作用,也要积极运用市场化手段。 目前来看,新时期的住房保障体系基本形成,即“三房两改”,即构建以公租房、保障性租赁住房和共有产权住房为主体的住房保障体系,结合城镇棚户区改造和老旧小区改造,有效增加保障性住房供应。 重视保障房,这是什么信号?简单来讲,就是商品房市场还会大发展,保障房也要大发展。 另外,新的住房政策体系还包括租赁住房。韩总理这次并未大笔墨讲租赁住房,但并不是不重要,而是之前国家“十四五”规划、五中全会,领导人讲话、发文等,都讲过了,比如大力发展租赁住房,完善长租房政策,扩大小户型、低租金的保障性租赁住房供给,满足新市民住房需求。 还包括,探索支持利用集体建设用地按照规划建设租赁住房等等。总结看,保障房搞好了,租赁搞好了,低收入人群也好、新市民也好,获得了体面的居住,商品房市场发展的空间就更大一些。 过去,商品房市场发展太快,住房保障和租赁没搞好,怨声载道。未来,当住房保障和租赁搞好了,收入低的住保障房、租公租房,新市民租住租赁住房,等收入上来了,积蓄够了,就去买商品房。这样,“先租后买”、“先小后大”、“先上车、后改善”,住房梯度消费的模式就建立起来了。 这不就是国家讲的,促进住房消费健康发展嘛! 只有商品房发展好了,保障房才能搞好、租赁才能搞好。过去十几年,保障房基本上是政府投资建设、运营。当然,政府责无旁贷,但政府投资建设运营,效率不太好。未来,外来人口、新市民大规模向中心城市、都市圈集中,房价可能还会上涨,住房保障、租赁住房供应的压力很大。 政府继续主导建设、运营,一方面财力跟不上,另一方面难以满足多样化的需求。而且,存量房足够大了,要盘活存量。总之,未来保障房供应更多要发挥市场的作用,比如配建的方式解决。要发挥市场的作用,就得让商品房发展的好一些。所以,未来商品住房和非商住品房继续高举高打。 04 商品房还要支撑财政预案 十四五期间,打造内需增长引擎、构建“双循环”体系,需要各地政府在基建、社会保障、扶持中小微等方面有巨大的投入,但目前来看,各地财政都紧张。2014年之前,地方财政收入增幅基本大于支出增幅,2014年之后,趋势反过来了。所以,商品房市场还要支撑财政预案。 这就是为何?房地产长效机制设定的目标是“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根本目的就是,楼市不要再大涨的同时,在历史高位上能停留更长的时间。对于商品房市场,此次韩总理的讲话有两个新意: 一是要处理好中央和地方的关系。对于楼市,中央最看重的是保民生、防风险,其次是稳增长;而地方则最看重稳增长、稳财政,然后是保民生,最后是防风险。处理好这个关系,就是要认可地产对地方的综合诉求,然后协调中央的诉求。所以,未来地方适当松绑调控、扶持楼市,这是合理的。 二是要处理好基本保障和非基本保障的关系,尽力而为、量力而行。政府财政能力有限,承担基本保障比如公租房,其他的,包括保障性租赁住房、共有产权、住房租赁等,都要靠市场的力量来解决,政府提供用地、规划、配套支持,比如工商业用地转住宅、企业自用用地开发等。 这么看,不管是2021年,还是未来5年,商品住房市场还会呈现大发展的势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