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苏金智教育信息股份有限公司(简称“金智教育”)日前回复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科创板上市申请文件的审核中心意见落实函,对市场竞争加剧风险、公司所处行业人力资源依存度较高风险、公司收入季节性波动风险等问题进行详细披露。 招股说明书显示,公司拟募资约6.97亿元,主要用于基于混合云的智慧校园超融合平台建设项目、一体化智能教学云平台建设项目、营销服务网络及业务中台建设项目以及产品研发及技术升级基金。 高校客户覆盖率较高 公司一直致力于为高等院校和中职学校提供软件开发、运维及服务、系统集成等信息化服务,收入主要来自高校客户。公司经营面临业务主要集中在高等教育信息化领域、受高等教育信息化相关政策影响较大、对高校客户存在回款较慢的风险。公司下游行业集中在高等教育领域。其中,2019年收入对应的最终普通高等学校用户数量占国内普通高等学校比例已达16.31%,高校客户覆盖率较高。 公司在回复意见落实函时指出,公司对高校客户应收账款金额较大且回款周期较长。公司高校客户信息化建设资金主要来源于财政经费,资金审批、拨付的影响因素较为复杂,客户回款周期较长。其中,报告期内(2017年-2019年及2020年1-6月),公司各期末应收账款及合同资产合计金额分别为7044.74万元、10881.46万元、17431.25万元和11659.43万元,占各期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分别为23.35%、26.72%、36.13%和169.82%;各期末发行人应收账款的期后回款比例分别为75.62%、72.82%、60.2%及33.77%。 目前,教育信息化行业的业务交付模式仍以传统项目验收交付为主,服务交付模式(以基础信息化设施租用化和软件产品SaaS化为代表)处于起步阶段。报告期内,公司主要向客户交付合同约定的软件开发、系统集成等信息化建设内容并经客户验收后确认收入,即同目前行业现状一样,仍以传统项目验收交付的方式为主。 报告期内,公司不断加大在SaaS产品研发、运营服务体验和客户拓展等方面的投入。2018年-2020年1-6月,公司服务交付模式下实现的SaaS服务收入分别为11.57万元、260.12万元和408.75万元,金额较小但增长较快。 募资巩固主业 根据公司2020年度第三次临时股东大会决议,公司拟申请向社会公开发行人民币普通股(A股),发行数量为不超过2000万股(不含采用超额配售选择权发行的股份数量)。募集资金总额将根据市场情况和向询价对象的询价情况确定。 本次公司拟募集资金约6.97亿元,主要用于基于混合云的智慧校园超融合平台建设项目、一体化智能教学云平台建设项目、营销服务网络及业务中台建设项目以及产品研发及技术升级基金。 公司指出,上述项目均属于《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企业发行上市申报及推荐暂行规定》中的“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产品研发及技术升级基金是对公司未来利用募集资金补充产品研发及技术升级,为公司业务的稳定增长提供财务保障。项目的顺利实施有利于提高技术的创新性,增强公司核心竞争力。 具体来看,基于混合云的智慧校园超融合平台建设项目拟投资15854万元。通过本项目的实施,重点开展两方面的工作:一是超融合平台的技术研发;二是信息化应用生态服务体系的运营。本项目实施后,基于混合云的智慧校园超融合平台的技术架构将突破原本只能在私有运行环境中部署的局限,为学校提供基于混合云的运行平台,为聚合内外部优质资源提供支撑,为高校、合作伙伴共同搭建信息化新生态奠定基础。同时,基于混合云的智慧校园超融合平台将为高校教学、科研、管理服务等应用的构建,提供行业专属的、可配置化的快速响应能力;为各类用户提供多终端、多场景、多元化、个性化、智能化的服务;为校情感知、教学质量提升、专业诊改把控、招生策划优化、资源分配、校园服务治理等提供数据分析、预测预警模型的快速搭建,支撑数据驱动下的智慧治校。 一体化智能教学云平台建设项目拟投资16214万元。公司将通过本项目的建设助力我国高等教育的变革,助推高校教育治理实现数字化、在线化和智能化的转型。 营销服务网络及业务中台建设项目拟投资7632万元,建设内容包括增设营销服务网点、开发和运营信息化共创平台。 产品研发及技术升级基金方面,公司拟以实际经营情况为基础,结合未来战略发展目标以及产品研发及技术升级规划,通过本次发行股票募集资金补充产品研发及技术升级基金3亿元,主要用于优化研发基础环境、加强预研投入、高端人才引进、满足产业并购需求及补充营运资金等,提升公司产品研发及技术升级能力。
银发产业又迎政策支持。2月1日,国家发改委、民政部、国家卫健委发布《关于建立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重点联系城市机制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提出,以服务体系、体制机制、要素支持、业态模式、适老环境为重点,结合创新驱动、扩大开放、优化营商环境、强化社会治理等方面的要求开展探索,为全国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经验。 值得注意的是,《通知》提出要推动发展“互联网+养老服务”“互联网+老年健康服务”,要支持大型互联网企业导入养老服务和老年健康服务,支持优质养老机构互联网平台化发展,更好地发挥信息科技赋能作用。 “互联网+养老服务”已成为近年来的热词。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数字经济研究院执行院长、教授盘和林在接受北京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互联网+养老”本质上就是养老这个产业链数字化的过程,就是把一些养老服务线上化。更广泛地说,还包括用大数据来匹配需求,优化整个产业链的供需关系,包括实现养老居家和上门服务,都可以用数字化的技术来匹配。 相关技术和产业的集群式发展也成为此次发布的《通知》重点关注的问题。《通知》提出,我国将明确养老产业发展总体思路,结合地方产业基础,推动养老产业链延链补链工程,发展壮大养老产业集群,培育新业态新模式。 具体而言,将支持健康养老产业园区化发展,支持企业开发康复辅具、食品药品、服装服饰、养老照护、智慧健康养老以及护理照料、休闲娱乐、文化旅游等老年用品和服务,完善创新设计生态系统,促进用品制造提质升级。大力扶持养老优势企业,推动品牌化连锁化发展。 在盘和林看来,养老产业集群化是对企业的一种激励,这意味着这个产业是有利润有市场有空间的。“随着我们进入老年社会,整个老年的服务和需求不断升级,这块市场应该会被启动。” 盘和林指出,养老市场有很强的特殊性,产业链条不同于常规的商业。做好这项工作,首先要加强整个新基建的建设。“整个数字化技术不达到一定水平的话,各行各业的数字化就有一定的局限性。基于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新基建,是数字经济时代的基本前提。此外,要鼓励一些应用场景,就是我们常说的新模式新业态,鼓励在养老领域里试点开展。”他建议,可以用多种优惠政策来吸引相关产业,包括给予补贴。此外,对这一类新模式新业态要有顶层设计,以及足够包容审慎的监管态度。
餐饮圈“拼”服务的行列里又添了一员。近日,河北菜系餐饮品牌小放牛在通州万达开了北京首家门店,“炒菜界的海底捞(港股06862) 服务不满意免单”的口号让这个走出“家门”的新面孔在热搜上逛了一圈,直接喊话海底捞的举动更是吸引眼球。 据了解,河北小放牛前身是北斗星餐饮有限公司,1991年品牌初建,2013年公司进行品牌形象升级战略,品牌升级为“小放牛”,以河北菜系为主,目前在河北省已经有近30家门店。 俘获人心的餐饮服务,让迫切“出圈”的餐企纷纷加入拼服务行列。2月1日,北京商报记者在小放牛北京首店注意到,从小放牛门店外就可以看到店内墙上“炒菜界的海底捞 服务不满意免单”的字样,“服务”显然是门店的重头戏。门外设置了沙发座的等餐区,提供可乐、酸奶、糕点等餐食。在店内用餐,餐桌抽屉里包含口罩袋、眼镜湿巾、手机支架等,当然也包含“庆祝生日”服务。 从菜品上看,北京首店在产品上作出了较大调整。该店人均在130元左右,菜品并不局限于河北菜,而是包含了京菜、湘菜、淮扬菜等多地名菜。从菜单的调整上不难看出,这也是为“走出去”铺路,满足多样化需求。 小放牛工作人员表示,北京首店的菜单与以往门店是有区别的,目前除了烤鸭在其他门店也有上线外,其他部分菜品仅在该门店上架。“北京门店的服务人员均是从河北总部经过培训后调配过来的。” 关于小放牛品牌后续的规划,北京商报记者联系到小放牛方面,截至发稿,未收到任何回复。 大多数消费者对地方品牌小放牛的熟知度并不高,而它近期以“炒菜界的海底捞”的口号活跃在各大社交平台,在大众点评的通州区美食热评榜上排名第一。 近几年,不少地方品牌在原有的强势地盘发展稳固后想向全国发展,而对于这类品牌而言知名度是“硬伤”。在业内人士看来,“炒菜界的海底捞”这个口号透露出为品牌“造势”的意味。 实际上,如今消费者的消费需求多样化,也是餐饮企业逐渐向“海底捞式”服务靠拢的因素之一。在餐饮行业连锁顾问王冬明看来,如今餐饮企业瞄准服务,主要因素在于“好吃”不再是消费者买单的主观理由,这也是餐饮行业在逐渐进步和升级产生的效果。对于小放牛而言,走出舒适圈需要在品牌知名度上下功夫,而“炒菜界的海底捞”更多是为了迅速提升品牌知名度。 和君咨询合伙人、连锁经营负责人文志宏强调,随着餐饮产品的同质化,很多企业也会更多去关注和强化服务方面,对于小放牛来说,步入其他市场后首先要解决的就是知名度问题。小放牛选择用比附的策略,借助海底捞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来塑造自身的品牌影响力,引起消费者关注。 实际上,作为近年来被称为服务标杆的餐饮企业之一,海底捞的服务模式吸引了不少企业的关注和效仿,不少企业希望吸取经验,助自身品牌发展。然而,成功的案例屈指可数。 文志宏指出,“对于海底捞的服务模式来讲,胜出的并不是表面上的各种服务项目,其背后是一道很强大的管理系统和管理机制,更深的层次在于海底捞的企业文化”。其实,企业文化是很多企业并没有成功的重要因素。 “相较于自身的口号,小放牛是否得到大众的认同和口碑传播是至关重要的,只有消费者认同才会形成正向裂变的传播。”文志宏表示,小放牛押宝服务,需要围绕服务有完善的管理体系、管理机制和企业文化来做支撑,同时需要得到消费者的认可,这样的定位才有可能成功。 对于餐饮企业来说,想要良性发展除了品牌定位外,消费层面的产品是根本和基础。“如果产品不达标,过度强调服务并不会达到效果”,在文志宏看来,环境、运营模式、供应链等都是支撑品牌进入新市场后能否持续良性发展的重要方面。
文化企业营业收入增速由负转正 新业态保持快速增长 ——国家统计局社科文司统计师辛佳解读2020年全国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产业企业营业收入数据 2020年,随着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取得显著成效,我国文化产业逐季稳步恢复,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产业企业营业收入增速由负转正,企业生产经营明显改善;“互联网+文化”保持快速增长,文化新业态发展态势向好。 文化企业营业收入增速实现由负转正。2020年,全国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产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98514亿元,比上年增长2.2%,与一季度、上半年、前三季度分别下降13.9%、6.2%、0.6%相比,全年实现正增长。在文化及相关产业9个行业中,新闻信息服务、创意设计服务营业收入增速超过两位数,分别增长18.0%、11.1%;文化消费终端生产、内容创作生产、文化投资运营3个行业持续稳步复苏,分别增长5.1%、4.7%、2.8%;文化装备生产由前三季度下降3.4%转为增长1.1%;文化娱乐休闲服务、文化传播渠道、文化辅助生产和中介服务3个行业分别下降30.2%、11.8%和6.9%,但降幅明显收窄。 “互联网+文化”新业态保持快速增长。从文化及相关产业细分行业看,文化新业态特征较为明显的16个行业小类[1]实现营业收入31425亿元,比上年增长22.1%,增速比一季度、上半年和前三季度分别加快6.6、3.9和0.2个百分点;占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产业企业营业收入的比重为31.9%,比上年提高9.0个百分点。其中,互联网其他信息服务、其他文化数字内容服务、互联网广告服务、娱乐用智能无人飞行器制造、可穿戴智能文化设备制造等5个行业小类的营业收入增速均超过20%。 各区域文化企业经营状况普遍趋于好转。东部、中部地区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产业企业营业收入分别由前三季度下降0.4%、1.5%转为增长2.3%、1.4%;西部地区增长4.1%,增速比前三季度提高3.2个百分点;东北地区仍处于下降区间,但降幅收窄7.3个百分点。 2021年,随着我国国民经济持续稳定恢复,文化消费需求将进一步释放,文化产业规模将继续扩大,文化市场复苏态势将不断巩固。 注: [1]新业态特征明显的16个行业小类是:广播电视集成播控,互联网搜索服务,互联网其他信息服务,数字出版,其他文化艺术业,动漫、游戏数字内容服务,互联网游戏服务,多媒体、游戏动漫和数字出版软件开发,增值电信文化服务,其他文化数字内容服务,互联网广告服务,互联网文化娱乐平台,版权和文化软件服务,娱乐用智能无人飞行器制造,可穿戴智能文化设备制造,其他智能文化消费设备制造。
1月28日,旅客到达贵州六盘水站准备出站。新华社记者 陶 亮摄 1月28日,在上海虹桥机场2号航站楼,旅客们分散办理登机手续。据了解,民航系统对航空器、机场等场所设施定时通风和清洁消毒,对旅客出行全过程加强观察。经济日报记者 李治国摄 1月28日,铁路宁波站春运首日发送旅客4万人次左右。铁路宁波站部分党团员、青年志愿者组成防疫劝导巡检小组,劝导未佩戴口罩或未正确佩戴口罩的旅客规范佩戴口罩,并提供各种防疫服务。经济日报记者 郁进东摄 上海虹桥机场 无接触服务受欢迎 经济日报上海1月28日讯(记者李治国)1月28日,2021年春运正式开启,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是今年春运的重中之重。上海虹桥、浦东两大机场以及东航等航空公司均推出了细致周密又充满温情的“防疫”服务举措,确保旅客出行更安全、更放心。 记者在上海虹桥机场采访时注意到,机场内的旅客比较分散,每个值机柜台前,只有少数旅客在办理值机。进入航站楼的所有人员必须100%佩戴口罩和100%接受红外线无感测温。机场在值机大厅、安检等公共区域还放置了免费消毒液。 东航地服部虹桥旅客服务中心副总经理俞平表示,尽管受疫情影响,但随着春节假期的临近,上海、北京等地出发的航线客座率还会呈稳步上升趋势。整个春运期间,东航将根据民航局国内各机场扩容增量政策,持续优化、合力分配运力,保障春运出行顺畅、便捷。 记者了解到,东航工作人员每天都会进行航空器预防性消毒、终末消毒。从中高风险地区进港的航班,行李分拣员会穿着防护服进行箱体的消杀,并划出专门的工作区域,作业完毕后对作业者进行消毒。 在候机厅内,东航地服部业务发展部总经理黄琳告诉记者,东航首次实现了“线上小程序自助式服务”“行李托运二段式服务”“综合柜台集成式服务”“刷脸登机无接触式服务”,旅客可提前通过东航官网、手机网站、东航微信小程序等,办理乘机手续,旅客只需持电子登机牌或身份证即可通过安检、自行登机,全程无需使用纸质登机牌。 刚刚办完行李托运的秦洋是位“90后”,他告诉记者,“无接触”服务让自己感觉更安全一点,少一点接触,就少一点风险。 “对于不方便使用手机端服务的旅客,东航将虹桥机场候机楼内的自助设备全面升级,新增了办理电子登机牌、退票、现场求助等功能。”黄琳说,“‘无接触服务’并不是‘无人服务’,对于老年旅客、儿童旅客来说,他们出行经验少、运用智能技术比较困难,我们就为老年旅客、儿童旅客保留线下‘人工柜台’服务,充分彰显以人为本、真情服务的人文机场理念。” 临沂北高铁站 扶贫直播开进候车室 经济日报济南1月28日讯(记者王金虎)与往年春运首日熙熙攘攘的客流相比,地处沂蒙老区的山东临沂北高铁站今年的候车室略显冷清。受疫情影响,十余趟列车停运,客流较去年同期减少了近六成。在车站进站口,智能红外测温仪正为旅客无接触测温,两名穿蓝马甲的青年志愿者向旅客宣传乘车注意事项,车站还为旅客免费准备了口罩、消毒湿巾等防护用品。 临沂北站副站长匡燕介绍,他们对候车室、卫生间等人员聚集场所增加了消毒频次,增加电梯扶手、闸机等服务设施的消毒次数,设立“服务流动哨”,引导旅客“一米线”排队、分散候车。 相比去年候车室里热闹的年货大集,今年临沂北站将扶贫直播开进了候车室。在12306服务台处,两位旅客正在扫描二维码,不一会,热闹的声音从手机里传出来,“欢迎新朋友走进直播间,一号链接的孟良崮小米色泽金黄、营养丰富,大家走过路过不要错过……”屏幕里的主播名叫牛庆花,是新时代“沂蒙扶贫六姐妹”中的一员。她创办了一家名为“孟良崮果园”的网店,不仅自己致富,还带动了16家贫困户全部脱贫摘帽,网店一年销售额达700多万元。 牛庆花除了走进直播间带货外,还与临沂北站深化合作,将农产品(000061,股吧)放到“产自临沂”展销中心进行推广销售。这个以车站为落脚点、以路网为纽带、聚合临沂优质农产品、对接长三角地区销售链的服务平台,重点推介蒙阴黄桃、苍山大蒜、平邑金银花、郯城银杏等优质特色农产品,并在车站常设展销中心进行商品展销和商务洽谈。看着农产品的销路更广了,牛庆花心里乐开了花:“老区人民现在终于把高铁盼到家门口了,我希望俺们村的山货能坐上高铁走得更远、卖得更多!” 南昌长途汽车站 加强客流监测和信息发布 经济日报南昌1月28日讯(记者刘兴)1月28日上午9时许,记者在南昌长途汽车站看到,春运首日,客流量并不多,进站口、售票、检票窗口排队有序。进站旅客除提供健康码外,还需提供个人行程轨迹,车站安排了专门的工作人员和志愿者,对进站口、候车区进行巡视,提醒旅客按要求规范佩戴口罩、间隔座位就座。 “与往年的春运情况有所不同,不少外来务工人员已提前分批次返乡,分散了春运初期的务工人员的客流,根据疫情防控相关政策,还有大量务工人员留在当地过年,客流量将与去年持平或有所减少。”南昌长途汽车站值班站长金蕾告诉记者。 “今年春运期间,江西都市城际公交有限公司所属各客运站场,共投入春运车辆485台,座位数达12610个。与此同时,各子公司之间保持联动,运力互为补充,确保运力充足。”南昌长途客运分公司党支部书记李文柱介绍,2021年春运,公司认真落实最新版本疫情防控指南,增加了场站和运输工具消毒通风频次,严格落实“一查一测一戴一米线”(即查健康码、测体温、戴口罩、落实一米线)等防护措施。与此同时,积极开展互联网售票、电子客票服务,增设进站口、安检、售票窗口等关键岗位服务人员,提高人员通行效率,避免人员聚集。 记者在南昌长途汽车站返昌人员通道看到,现场工作人员正在对每一位返昌人员进行测温、检查健康码。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如果是高风险地区人员,需要旅客提供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如果发现体温检测异常的旅客,将直接跟当地防疫部门联系。“虽然进出站可能会多一道流程,但对于我们来说,出行也多了一份安心。”宜春市旅客张先生说。 在此前召开的南昌市春运工作会上,南昌市提出,将坚持交通运输“三同防两畅通一保障”原则,围绕春运重点,突出春运安全监管,提升运输服务品质,注重科技支撑,加强客流监测和信息发布,全面提升老百姓(603883,股吧)出行的安全感幸福感获得感。
记者获悉,「小帮规划」今日正式宣布完成数亿元B+轮融资,本轮融资由DST Global合伙人及领沨资本领投,主要老股东腾讯、红杉资本中国基金、蓝驰创投全部跟投,万世资本与高鹄资本共同担任本次交易的财务顾问。小帮规划创始人兼CEO徐彬表示,本轮融资将用于进一步的技术研发与品牌建设。 自2017年成立以来,小帮规划已获得四轮融资,本轮前累计融资额超过3亿元。本轮融资领投方之一,DST Global的合伙人曾投资Facebook、Twitter、阿里巴巴、滴滴、小米、快手等知名互联网公司。另一领投方领沨资本长期深耕金融科技领域,曾投资京东数科、第四范式、大搜车等知名公司。 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了“拓宽居民劳动收入和财产性收入渠道”; 2020年3月国家发改委等23部门联合发布《关于促进消费扩容提质加快形成强大国内市场的实施意见》中则专门提出了“丰富规范居民投资理财产品”的规定,这都是金融普惠大趋势的映证。但是,服务成本高、服务效率低、服务品控难,是行业中三道难以解决的“门槛”,把众多普通家庭挡在了门外。 “小帮规划的使命就是解决这个问题,帮普通家庭把钱规划好,让金融普惠大众。”徐彬表示。“这么多年都没有解决好的问题,肯定是不容易的。小帮团队经过5年多的探索,通过普及理财知识、科技应用等方式降低门槛,帮助用户提升对金融的理解,提高风险防范意识,并为大众用户提供家庭资产规划服务。”目前,小帮规划累计用户已超过600万。 徐彬介绍,小帮规划倡导“攻守兼备”的家庭资产规划理念,目前公司旗下的两条核心业务线“保险经纪服务”与“财商普及教育”正是围绕着“攻守兼备”的理念建立,这两个服务是一架马车上的两匹马,而不是两架马车。 自上一轮融资后,小帮规划的业务也有诸多更新: 小帮规划旗下的全资子公司“小帮保险经纪”,持有全国性保险经纪牌照,为用户提供“买方顾问”式的保险咨询服务。通过小帮自研的服务系统,小帮保险经纪已累计帮助用户获得超过2300亿元保障额度,服务则从互联网化、数字化走到了智能化阶段。在服务过程中,小帮保险规划师们在系统工具的辅助下,服务效率相较传统模式提升了10倍以上,并实现服务记录全程可追溯,配合高频主动质检机制,解决规模展业场景下确保合规和确保服务质量的问题。 另一块业务是小帮规划旗下财商教育业务子品牌“小帮商学院”,当前报名学员累计超过300万人。随着大众对理财的关注度越来越高,行业内出现了大量做财商教育的公司。经过试用后发现,大部分公司都是以售卖课程为导向,对用户的服务周期相对较短,并且同质化严重,因此,差异化成为行业竞争中胜出的关键。“小帮商学院跟其他财商教育公司最大区别在于,小帮会围绕用户的需求,跟用户持续互动。”徐彬表示。“比如,小帮规划APP去年上线了社区功能,用户在学习和理财中遇到问题,都会到社区里讨论互动。老用户的月留存达到80%。” 对于行业核心竞争力,徐彬表示,“我认为,谁能持续服务好用户,谁就能给用户创造更多的价值,谁就能胜出。而想要持续服务好用户,这考验的是一家公司在内容生产、服务数字化、投资研究、技术基础设施等很多方面的综合能力。”本轮融资后,小帮规划也希望通过对技术的持续投入,进一步提升服务效率和服务质量,降低服务成本,为更多家庭提供长期、专业的家庭资产规划服务。 投资方观点 领沨资本合伙人舒明表示,“当中国逐步接近高收入社会,为广大中产家庭提供优质的财富管理服务蕴含巨大的商业和社会价值。小帮规划结合保险和财商教育,探索出了有别于海外标杆企业,但符合中国客群中长期需求的商业模式。通过NLP和数据科技赋能,公司建立了强大的数据中台,日益高效地为家庭和社群提供精准且个性化的服务。领沨资本看重创始人及核心团队的长期主义、商业洞见和技术能力,期待和核心团队及其它投资方精诚合作,让公司成为社会信赖的企业,和百万级家庭的财富安全守护者。” 红杉资本中国基金合伙人郑庆生表示:“一个公司是否能取得成功,创始人和团队非常重要。徐彬是个有使命感的创业者。他从对冲基金辞职创业,在同一个赛道里坚持探索了很多年,这种决心和坚持是一个优秀创业者的必备条件。同时,小帮用科技的手段来提高金融服务的效率,我们高度认可这个产业方向。希望小帮不忘初心,为用户创造价值,为产业提升效率。” 相关阅读 36氪独家 | 做新中产家庭的理财保险规划顾问,「小帮规划」获腾讯领投 2 亿元 B 轮融资 36氪首发 | 从财商知识付费切入保险咨询服务,「小帮规划」获红杉中国种子基金、美国再保险集团数百万美元 A 轮融资
北京“十四五”规划纲要草案为京城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划下重点”,其中,社区居家养老成为了未来五年政策引导、市场倾斜的主要方向。就此,在1月25日北京市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的小组讨论中,如何补齐居家养老服务供给中存在的短板也成为了与会委员关注的热点话题。面对当前市场中仍然存在的社区服务设施利用率低、适老化改造无法充分对接需求、服务人才短缺等问题,委员们各抒己见,为下阶段北京如何让居家银发族“老有所养”出谋划策。 北京商报 如何提高服务设施利用率? 建立连锁体系集成服务 作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重要载体,北京的养老照料中心、养老服务驿站网络建设已初现规模,截至去年底,本市已建成这两类服务设施约1300个。然而,总量快速扩容的同时,如何解决部分站点利用率低、闲置的问题,却也成为了北京居家养老服务业的一项重要课题。 “近年来,北京居家养老服务体系加速健全,一批精品驿站陆续问世,然而,在热火朝天建设的背后,也仍然存在设施利用率低的现象。”市政协常委、副秘书长、民盟北京市委一级巡视员宋慰祖坦言,当前,还有一些养老驿站“形式大于内容”,各方虽然下大力气、按相关标准为驿站找空间、建设施、购买服务,却“重建设、轻运营”,在实际服务过程中,人手不足、有硬件缺软件等问题就暴露了出来。 对此,民建北京市委秘书长王虹也提出:“当前,本市养老服务资源配置中的结构性供需矛盾仍然突出。无论是在社区-街(乡镇)-区-市四个层级,还是都市圈层面,都存在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具体来说,王虹表示,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社区层面养老资源难以获得,社区养老服务供给主体小、散、杂,老人参与社区生活缺乏基本制度安排等方面。 就此,去年底,北京市民政局、市财政局、市卫健委等部门联合出台的《北京市社区养老服务驿站管理办法(试行)》就曾提出,本市要建立驿站的准入和退出机制。服务驿站在民政部门备案后,连续三个月以上未开展服务,或者在北京市社会福利服务管理平台上连续三个月以上没有服务流量数据的,将及时终止运营委托协议,更换驿站运营方。 而宋慰祖还建议,居家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要从“我提供,你使用”向“你需求,我服务”的思路转变,依托规模化的养老机构,建立连锁式的养老驿站服务体系,建立规模化的老年餐饮、助浴理发等服务,支持其与社区医院合作,开展家庭护理、医养结合等服务,以此破解社区养老驿站规模小、市场化服务体系难建立的问题。 适老化改造供需难对路? 引导AI等前沿科技入局 作为居家养老的有力支撑,适老化改造被越来越多的人所熟知。不过,作为养老领域的新生行业,适老化改造也面临着不少“成长的烦恼”,比如:缺乏统一的产品质量标准、适销不对路等。 具体来说,北京市政协委员、市委统战部副部长、北京社会主义学院党组书记吕仕杰也提出,在一些住宅小区的公建部分,免费安装的扶手、报警器给老年人的生活提供了不少便利,但仍有待改进的部分。以紧急报警拉绳为例,老年人遇到突发状况时位置有很多不确定性,固定的报警绳和相对有限的长度在突发状况下作用受限。 对此,吕仕杰提出,要充分利用大数据、信息化、智能化技术、AI的作用,做好老年人安全防护和警报。引入一些高新技术产品,如睡眠监测护理床垫、新型摔倒报警地毯等。借助这类产品,让家属实时了解老年人的身体状况、心跳、呼吸、血压变化,为老年人健康管理创造更好的硬件环境。 宋慰祖则表示,或可尝试构建大北京养老服务网络平台和线下社区咨询平台,将与养老服务相关的资源进行汇集,分级分类提供可查询、可咨询、可联系、可服务的互联网线上线下的公共服务平台,破解当前适老化改造等养老服务供需难对接问题。让老年人能准确、全面地了解、查找到其需要的养老服务和可选择的产品,服务企业则可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空间、条件,获取最大的收益,进一步扩大服务范围。 服务人才短缺难题待解? 专业院校建设“加速跑” 一线养老服务岗位的用工难题,一直困扰着整个养老服务行业。以北京为例,目前北京养老护理人员年流失率为40%左右。不少养老企业负责人都反映,养老护理员来源不足、招聘困难,难以留住应届生及专业人才等已成行业顽疾。 而民进北京市委也在提案中提出,当前,京津冀地区开设养老服务相关专业的院校少,人才培养规模小,老年专业“看好但不看座”,招生难成为常态。而且,三地还没有形成统一的人才培养目标与教学大纲,课程与教材缺乏规范性。尽管政府加大了对现有从业人员的短期培训力度,但培训数量与规模有限。 对此,上述提案建议,要加速推进养老服务专业院校建设,支持社会资本、企业与职业院校进行校企合作,依据养老发展的需要建成若干养老服务职业教育学校。重点面向养老机构管理人员、服务人员、护理人员和家庭照护者等在职从业人员以及进城务工人员开展技术技能培训。同时,扩大养老服务专业招生规模,制定有关老年服务专业学生的优惠政策,让学生享受相关补贴,为养老服务专业学生设立专项助学金、奖学金。 民进北京市委强调,要健全养老服务人才的在职培训制度,借助有行业特色的高等学校、专科学校、养老机构和社区养老服务平台,建立一批养老服务专业的培训基地,开展养老护理人员职前、职中与职后培训,促进养老服务教学与实践的有效衔接。支持将条件较好的社会办养老机构挂牌成为高等院校和职业学校的实习实训基地。增加培训次数和人数,逐步推进养老服务人员培训的制度化、常态化。 为打破地区、院校之间的壁垒,实现人才更充分的流动,王虹还表示,要进一步破除异地养老障碍,实现设施布局、人才培养等各方面的协同发展。民进北京市委也表示,应尽快研究制定多地统一的养老服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核心课程体系及课程标准。鼓励各地区选派骨干教师到相关高校进修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