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科创板日报》报道,荣耀终端2021年规划出货量超过1亿台。此前,腾讯深网还发布消息称,近日荣耀CEO赵明在员工沟通会上明确提出,荣耀的目标是成为国内手机市场第一,除了手机之外,其他产品也会继续做。 2020年11月17日,多家企业在《深圳特区报》发布联合声明,深圳市智信新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已与华为投资控股有限公司签署了收购协议,完成对荣耀品牌相关业务资产的全面收购。随后,华为回应称,在产业技术要素不可持续获得、消费者业务受到巨大压力的艰难时刻,为让荣耀渠道和供应商能够得以延续,华为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决定整体出售荣耀业务资产。 此次收购既是荣耀相关产业链发起的一场自救和市场化投资,能最大化地保障消费者、渠道、供应商、合作伙伴及员工的利益;更是一次产业互补,全体股东将全力支持新荣耀,让新荣耀在资源、品牌、生产、渠道、服务等方面汲取各方优势,更高效地参与到市场竞争中。可以认为,绑定渠道商、供应商,能让荣耀在独立后得到更多支持。
医疗渠道正在发生变革,线上渠道提供的服务越来越多。京东健康(港股06618)以招股价上限70.58港元完成募资,昨日富途证券暗盘显示,京东健康上涨26.88%。如此受追捧,近期只有农夫山泉(港股09633)可以媲美。 京东健康发行后市值约为2207亿港元。在京东健康发行这段时间,阿里健康(港股00241)又涨了不少,昨日收盘市值达到3094亿港元。从营收和净利润数据看,京东健康表现更为出色。自从阿里2013年拿下港股一家壳公司,并将医药领域资产注入并更名为阿里健康,股价已涨了数十倍,投资者也同样有理由对京东健康抱有信心。 相对市值,目前两家公司无论营收还是净利润规模,都还比较小,其中阿里健康还处在长期亏损中,投资者看中的是长远回报。 网上销售药品有存在的现实必要。今年疫情期间,网上诊断和售药连通病人和医院,让病人得到及时治疗并减少了人体接触。有医药配送能力的京东健康业务爆发式增长,上半年营收增长76%。 很大一部分疾病是常见病和慢性病,病人知晓病因病情,在病情变化时再咨询医生,通常只需拿药即可,并不需要到医院占用医疗资源。未来随着5G推广和线上诊疗水平提高,一些只能在线下诊疗的项目也有可能移步线上。 好大夫、春雨等平台通过医生切入线上市场,提供医疗信息,而阿里健康和京东健康则是通过渠道切入市场,利用电商渠道、物流优势,再和医院、医生合作,提供多元服务,投资者看好这些平台切入医疗服务带来的机会。 目前国内医药领域已经诞生若干家市值千亿级别公司,这些药企主要从事医药研发和制造,市场会给新药研发企业高估值,国际上已有不少千亿美元级别的医药公司。人们追求更美好更健康更长寿的生活,医药因此是个长期赛道。不过医药渠道的明星企业并不多,主要是因为医药销售专业性颇强,医药企业一般都有庞大的销售团队,通过各种营销方式争夺市场。现在政府对医疗器械和药品实施大规模集中采购,为了不被挤出市场,行业玩家被迫降价,销售有望向网上渠道转移。 网售处方药禁令放开后,网上渠道将容纳更多药品,为药企增加销售渠道提供了一个机会。另一方面,网络定价的透明化,最大程度挤压灰色地带,也有望为消费者节省资金,降低医疗成本。 从消费端来看,由于药品的特殊性,人们对品质要求较其他商品更高,所以更愿意相信大平台,对大平台的依赖会导致规模效应更强。这也是投资者追捧京东健康的主要原因。
本文 共识一: “赢得社区团购这张底牌,将至少为美团或者拼多多增加1,000亿美金市值”。 原因是什么? 社区团购之所以被看做——供应链驱动的效率胜利,在于集约需求反向采购,捆绑团长的流量触达、流量运营能力,极大的节约履约成本,提升履约效率。单个订单的配送成本大概会到0.8~1块钱,这是一个结构性变革的事情,带来极大的想象空间和承载可能性。 社区团购可以支撑起低客单的模型(这也是为什么现阶段比较都是看各平台的件数)。 首先,真正跑通了生鲜这个品类,又可以扩张到客厅、厨房、卫生间场景的易耗品、冲动购买品、囤货品、计划品,在合理的引导下,用户完全可以将这个平台当成类似淘宝的平台,每天上平台看一看、买一买,花费十几块,换来确定性的“需要去小店取货的溜达”以及“绝对低于传统电商渠道和门店渠道的价格”。 于是习惯养成,于是周而复始,于是社区团购成为核心补充渠道。 共识二: “社区团购明年一定大亏,但谁也输不起”。 对拼多多来说,社区团购对拼多多是影响基本盘的存亡大事,战略决心和战略定力非常强。 拼多多买的基本盘,本身就在于低线城市,生鲜农产品,围绕厨房、卫生间的百货,与社区团购的核心人群和品类高度重叠,但下单频次和下沉程度,拼多多又不如社区团购,二者是此消彼长的竞争关系。 且拼多多发现,借助小区里的一个点位,去了解一个用户的需求、体验、挽回用户比做好电商的售后,来得有效和容易。未来不排除: (1)拼多多介入线下门店的生意,打通自己主站的供应商,组成全国性、极其下沉的网络; (2)拼多多跑到美团本地生活的自有阵地里。 对美团来说,社区团购是高频入口不可失去的一个通道。 自己的外卖份额已经从七成到八成了,但还有6~8亿的用户不知道美团,他们甚至不用淘宝,觉得花花绿绿、退货麻烦,也不用拼多多,觉得假冒伪劣、品质很差。用一定水准和相对稳健的质价比,可以让他们留在平台上,构成平台GTV、订单量、用户数的正向飞轮。 二级市场的机构无论单押还是双押,甚至多押,虽然标的过于明确,但也算是可以持续跟踪。 一级市场的机构稍微有些焦灼,巨大的盘子、很长的战线,可能的参与点在哪里呢?以下是一些个人观点。 机会一:区域化的生鲜和短保品牌 以往,由于需求刻画很难,鲜度要求高的商品(生鲜、各类短保),基本都是以牺牲商品丰富度,来实现零售模型的。例如我们看到7-11的包子、饭团、短保面包只能承载数十个SKU,如果有新品就意味着老品的淘汰,且即便如此,便利店的报损依然很严重,而号称只有5个点损耗的永辉,只是用其他方式处理了自己的店内和仓内损耗。 而在社区团购的模式下,各省有各省的策略,城主也有相当的自由裁量权,当用户养成自主下单习惯、且将相当的钱包份额转移到团购平台之后,就让每个区域的需求和刻画成为可能。 可以预见的是,我们在网格仓里,能看到区域消费需求的分布,品类、品级、SKU、规格、包装,在一级中心仓,还能看到数据的连续性、波动性和延展性。SKU越多,这个消费图景就越完整。 拉长时间线,随着区域性的品类结构、订单数据基本稳定,蔬菜水果、米面粮油,肉蛋冻品海鲜,不同季节卖什么、每个细分品类能卖多少、怎么做商品运营转化率最高,是全国发全国还是本地发本地,产能规划、渠道消化成为一件可预测的事情。 以往一个新品牌的成长,往往需要3~5年的时间,需要承载一定的价值观、具备全渠道把控能力和出色的内容营销能力,对创始人成长的要求也非常严苛。在社区团购对流量的高效组织之下,提供了很好的直通消费者的渠道,品牌可以回归到极致产品的打造+极致的交付能力,从存活到起飞的难度系数降低,也带来更多的涌现。 机会二:标品源头直采带来品牌的成长机会,做好需求细分 全国性品牌需要做到的是: 1. 足够弹性的产能可以应对社区团购订单的波动性,备货的伸缩性强,而不会让自己难受; 2. 全国性的履约能力,自己算账能算过来,保证及时入库中心仓; 3. 区别于电商平台、线下渠道的选品,毛利结构设置合理,同时不设渠道返佣; 4. 与上述所有要素相匹配的组织建设与人才体系。 这里的第三点稍微抽象一点,比如说纸巾,考虑到电商物流的每件成本、以及可以送货上门等因素,电商平台上买纸巾,动不动就是六包、十二包乃至更多,买调味品,2件打包才可以,而在团购平台上,显然可以采用更小更灵活的售卖规格。 具体做法上,更可以勤快地尝试出不同区域的需求。至于渠道返佣,是老一代的做法,而但凡不利于透明管理的做法,这一次可能都会被革命掉。 商品的开发和投入上也要更有依据和针对性。 例如一二线城市的画像分群在于: 20~49岁喜欢奖励自己的单身女性上班族; 30~49岁重视省时高效的已婚女性和家中有小孩的上班妈妈; 50~69岁对生活很讲究的老年顾客。 下沉一些的画像分群在于: 最忙碌、最感觉有压力的20~39岁的单身上班族; 无所谓健康概念、要求吃饱第一的体力劳动者; 节约意识较强的爸爸妈妈; 对即食类商品持否定态度的专职主妇。 品牌基业长青需要多个长板都很突出,但越是艰难的事情,价值壁垒也就越强。 机会三:农产品上游基础设施 在春秋圈地的现阶段,sku数、订单数、有效团数才是首要KPI,精细化是后续需要赶上的工作。但同样不可忽视的是,中心仓(分拣到不同路线)——网格仓(分拣到不同团长)——团长的仓配模式之下,网格仓二次分拣,外聘的临时工显然不如农贸菜场的夫妻老婆,摘菜打包的过程里,带来了大批量生鲜品类的损耗。 在缺少全链条冷链的基础之上,还想降低损耗、保证相对品质,解决之道在生鲜的上游。蔬菜的品质由品种、种植环境、天时、保鲜技术四个要素决定。品种和培育是更长远的故事,社区团购平台力所能及做的,是做好保鲜管理。 为什么叶菜很难?因为蔬菜一直在呼吸,通过呼吸,消化自身的养分,蒸发水分,继续保持生长,呼吸量越大,品质劣化的速度也就越快。尤其夏季高温时期,蔬菜自身也会成为一个发热体。一般温度每上升10℃,蔬菜的呼吸量就会扩大2至3倍。如芦笋,从0℃到26℃,呼吸量扩大了10倍多。 冷链的第一个环节就是产地的预冷,你比如寿光菜、云南叶菜,采摘后迅速降温(一般0~10℃),在本地操作,人工和场地的成本都更低,且由于预冷处理后,蔬菜的温度上升速度变慢,后续做常温运输也没有太大问题。 再比如说,随着城市规划的演进,很多中心仓的城市可能会对毛菜进城有越来越多的限制,我们可不可以在上游就投清洗线,同样可以提高耐储性,减少冷藏运输工具和冷藏库的冷负荷。 难度在于,每种农产品都有自己的特性,预冷工艺十分重要,必须要精准测出农产品特性,在最合理的时间内把农产品温度降到最合理的区间,而国内具有专业上游预处理服务的公司极少。 对于平台来说,需要综合考虑服务商的方案设计能力、设备性能及工艺、网点布局、服务能力等。如果在中心仓做类似的事情,还需要综合考虑动线设计与作业效率。 机会四:水果/蔬菜一品多级,上游商品化 对商品的品质化诉求是消费者端的传导。这里的“品质”更强调稳定、可持续性,以及和需求的匹配度。 为什么水果蔬菜需要分品分级? 水果是即时性消费,对品控、品规有天然的要求,“糖分都吃了,一定要吃到满意的”。 尽管蔬菜需要再次加工,对鲜度(颜色、光泽、软硬度、水分)的要求略低于水果,但失重、萎蔫、黄化还是会伤害用户体验,“做饭的时间都花了,原料还是要保证”。 为什么需要依靠上游来做分级? 国内的种植端无法标准化,上游高度不稳定,果品每年的大小、甜酸比也会不同; 终端分级包装成本高,目前的社区团购中心仓选址基本在省会城市,人力成本和租金成本高。 有什么新的变革机会? 以往的分拣特别是机器手的分拣,往往是基于规格,比如评估的80mm、75mm,但生活经验丰富的下沉市场用户才不会买账,更大的苹果口感并不一定更好。 在社区团购马太效应吸引来更多的社会化力量之后,各品类knowhow与专家齐聚一堂,有机会基于安全指标、成熟度、新鲜度、外观品质、隐形货损执行水果分级、水果SKU产品化。 长期来看,可以尝试向这个方向靠拢,即:分级产品全渠道销售(规模效应)、产品化SKU供给、精细化需求匹配。 我们以水果为例,以往问题在于,无论是生鲜电商、仓店一体还是前置仓模式,下游渠道对于果品的需要是相对窄线的,比如盒马需要的榴莲只占一批货中的40%,而社区团购因为更广的区域覆盖度,其需求可以跨域一二三四级果。 进而可以实现: 输出采购标准:控制货损,提升成品率,目前中国产地的采摘方式都很粗放,果皮的相互摩擦会产生隐形的损耗,从冷库到常温状态下缺少过渡,也会加速水果的损耗; 和分级工厂合作,做工厂化+人工辅助的分级:数控化,单果重、甜酸度、着色率等,目前的工业化分级还很早期,对于单一供应商来说,初始投资比较高,投资回报周期过长,但社区团购平台子弹充足,需求刚性,无疑会加速这一进程。 机会五:围绕物流履约的“老人”与“新生意” 全链条冷链的成本太高,但土方法的打冷是有很大需求的。比如在产地卖点冰瓶、在中心仓卖点可以降温保温的周转箱。在下游体现为:终端自提冷柜。团长暂存冷柜。 此外,以往的快消B2B也谋求转型,将向仓储代运营+跨品类经营能力的运力服务商转型。 无论是单日发货一个波次还是两个波次的中心仓,其运力的工作时间总是相对固定的。具体到每个区域,也可以由团长端要求的送达时间(如早上10点半之前不影响准备午饭、或者下午4点前),倒推发货时间、中心仓内的作业时间、供应商配送到中心仓的时间。 但以往的供应商哪里处理过300个SKU以上、还持续在更换&扩品的盘子,更不要说自己做好预测、备货和出入库管理。时势造英雄,新机会也会筛选出那些已经开始掌握新武器的“老人”。 也可以畅想国内商超物业和业态的改革。单纯用大白话来说,超市的一盘货,本身需要20~30天完成流通,现在1天就可以完成零售环节的流通,社区团购的效率提升体现为转速的提升。线下门店的商品体感、人际温度、购物氛围和习惯塑造,是某个阶段的集体记忆,但并不代表永远会停留在这个状态。 写在最后 “什么时候,在中国,会有真正的产地直达消费者”? “上游标准化、下游数字化、中游智能化;至于什么时候公司化运行的公司能更有效率,总要等吃苦耐劳、起早贪黑夫妻老婆们都老了吧”。 “你说的我都同意。但你忘了一个重要的变量”; “是什么变量”? “新一代互联网人吃苦耐劳、起早贪黑的效率革命”。
12月10日,京东宣布,线上京东超市和线下京东七鲜门店开始提供茅台,计划投放超过60万瓶53度500ml装飞天茅台。值得注意的是,天猫超市也于12月10日起开启最大规模茅台酒单月供应,预计超过40万瓶53度500ml装飞天茅台投放市场,约为去年同期的10倍。事实上,贵州茅台(行情600519,诊股)在近两年持续发力直销渠道,对传统经销商略显冷落。在加大电商、商超投放量的同时,传统经销商却还在因为违规而受到贵州茅台的处罚,这也导致2019年茅台传统经销商数量大幅下降。白酒营销专家蔡学飞表示,茅台选择在年底大量放货,是为了缓解因长期高价与缺货造成的舆论紧张。但在旺盛的市场需求面前,甚至有可能成为部分经销商进一步囤货的方式。 偏爱直销渠道 随着京东宣布投放60万瓶原价飞天茅台后,茅台此次在京东和天猫平台投放的总量也达到了100万瓶。事实上,贵州茅台在近两年持续发力直销渠道。据公开资料显示,苏宁易购(行情002024,诊股)将在12月放出50万瓶53度500ml装的飞天茅台;家乐福中国官方微博也表示,将在12月供应超过29万瓶飞天茅台酒。而在“双12”期间,1499元/瓶的飞天茅台也将再度上线顺丰优选,当天的放量也达到1万瓶;网易严选12月加量1.5万瓶原价飞天茅台;金鹰国际也宣布在12月份将投放10万瓶53度原价的飞天茅台。华润万家也在11月底供应超14万瓶原价飞天茅台酒,这也是华润万家近期的第二次放量。截至目前,贵州茅台已放量超150万瓶飞天茅台。通过数据不难发现,贵州茅台今年在电商、商超平台的投放量相当之大。 蔡学飞表示,贵州茅台在临近第四季度末大量放货,是为了增加市场上的供给量,让更多消费者可以买到原价飞天茅台。在试图稳定终端市场价格的同时,缓解因长期终端价格居高不下以及缺货造成的舆论紧张。 酒类专家肖竹青表示,目前贵州茅台的市场终端价格维持在2850元/瓶,供不应求的状态也使得飞天茅台的价格居高不下。对于刚需的消费者而言,在飞天茅台的高价面前,可能会选择其他酱香品种。贵州茅台在电商渠道的放量,主要是想去泡沫化,防止价格过高,从而抑制了消费者对茅台酒真实的消费需求。 放量稳价 近年来,贵州茅台一直在进行控价稳市。据了解,贵州茅台为实现稳价,在销售战略上,加大直营和电商渠道,同时重整经销商和渠道扁平化。为缓解供不应求的情况,也在扩大产能、优化产品线。业内人士表示,我国的高端酒市场正迎来“快奢品”时代,从小众精英产品,开始逐渐转换到大众消费产品。贵州茅台作为我国高端白酒的代表,消费群体也发生了明显变化。 北京商报记者梳理飞天茅台终端市场价发现,目前飞天茅台的终端零售价基本为2850元/瓶。而在节假日前,终端零售价曾一度突破3000元/瓶大关。事实上,近几年飞天茅台的终端市场价格也是持续增长。据了解,2016年,飞天茅台的终端价格为1000元/瓶;2017年的终端零售价就已接近2000元/瓶,增长了近一倍;而在2019年,飞天茅台的终端零售价达到2700元/瓶。从数据来看,飞天茅台的终端零售价持续增长。在四年的时间里,飞天茅台的终端市场价格翻了近三倍。虽然贵州茅台对此作出了稳价的措施,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并不理想。 终端市场价格居高不下,为进一步控制价格,贵州茅台在今年再度签约22家直销渠道成为茅台酒直销渠道商。签约的直销渠道商包括16家区域KA卖场、4家酒类垂直电商和2家烟草零售连锁。 肖竹青进一步表示,贵州茅台放量,是希望通过加大市场投放量,从而实现稳价控价。但以贵州茅台目前的产能来看,依然无法平衡供求关系。供不应求的状态,也导致茅台的价格居高不下。 渠道矛盾加剧 事实上,贵州茅台在近两年持续发力直销渠道,对传统经销商略显冷落。在加大电商、商超投放量的同时,传统经销商却还在因为违规而受到贵州茅台的处罚,这也导致2019年茅台传统经销商数量大幅下降。据公开数据显示,贵州茅台2019年经销商数量减少610家,其中茅台酒经销商减少437家。 业内人士表示,贵州茅台传统渠道层级较多,这就使得在稀缺的状态下,过多的层级更容易使中间商囤货炒作,从而导致终端市场价格无法控制。 值得注意的是,贵州茅台早在2018年底的茅台酒经销商大会上就曾表示,贵州茅台在一段时期内,将不再新增专卖店、特约经销商和总经销商。同时,贵州茅台也将重点扩大直销渠道,推进营销扁平化。北京商报记者梳理发现,从2018年下半年开始,贵州茅台就已开始减少经销商,两年多的时间里,已有1500多家经销商出局。 贵州茅台每年的产量有限,这就使得在总产量固定的情况下,当贵州茅台加大在电商、商超平台的投放量时,必然会影响到传统经销商的利益。 蔡学飞表示,电商、商超平台大量投放直营产品,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飞天茅台一瓶难求的局面,但在巨大的需求面前,特别是临近春节旺季,供需矛盾尖锐,因此对于稳价的效果非常有限。同时,由于电商、商超平台设置了大量的门槛,可能实际落入消费者手中的酒并不多,从而成为经销商的囤货渠道。
年末抢购茅台飞天,成了堪比A股打新的一项“活动”。 “双11”过后又是“双12”,无论是对电商还是实体店,年末都是促销的最高峰。促销吸客花样百出,但最近“茅台酒”成为了各路商家的“促销神器”。 线上线下商超推出平价茅台 天猫超市日前宣布,将自12月10日开启最大规模茅台酒单月供应,预计超过40万瓶500ml装53度飞天茅台投放市场,约为去年同期的10倍。从12月10日至13日期间,天猫超市将在不同时段推出茅台。其中,10日、12日的放货时间为每天12点、16点、20点;11日、13日每天20点。之后放货时间,将根据物流和货品情况调整,并即时通过天猫超市活动页面告知消费者。 更重要的是,天猫超市将保持1499元平价供应。在茅台市场价接近每瓶3000元的今天, 1499元的价格可以说抢到就是赚到。 (有幸运的消费者在点上平台“抢”到茅台) 就在今天,京东也加入了平价茅台售卖行列,宣布在线上京东超市和线下京东七鲜门店开启全渠道茅台酒单月供应,线上线下预计超过60万瓶500ml装53°飞天茅台投放市场。根据规则,只有完成实名认证和京东PLUS会员才有预约和抢购茅台的资格,同一个京东PLUS正式会员每次可买1到2瓶,30天内最多可买两瓶。 京东方面表示,京东通过上线茅台酒反黄牛天网系统,有效地拦截了非正常消费订单,让消费者能够放心、省心、安心地买到茅台酒。 除了电商,实体店也纷纷加入“原价买茅台”的促销行列。据不完全统计,山姆、麦德龙、华润万家等多家深圳大型超市都推出“原价买茅台”的活动,效果到底怎么样? “我就是为了达到原价买茅台的资格,才买了这么一堆东西。”8日,在深圳罗湖区笋岗的麦德龙商场,记者见到了前来购物的李女士。不过,让许多顾客感到惊讶的是,商场里人气很旺,许多货架上的商品都被抢购一空,但商场并没有进行特别的降价促销活动。 “应该都是为了积分,然后去抽茅台。”李女士说道。据悉,麦德龙正在进行原价抽茅台的活动,但前提是需要25积分。在升级会员卡之后,每逢8日的会员日可以5倍积分,也就是说原本100元积1分在8日就可以变成5分,购物满500元就可以达到原价抽茅台的资格。 “我也算过,只要能够抽中一瓶茅台,拿出来就有人会以2500元左右的价格收酒,这样一来相当于500元的购物免单,还倒赚500元。”李女士非常精打细算。 商超傍上茅台大IP成功线下导流? 飞天茅台现在已经是妥妥的“网红”,不管在哪里出现都是一个顶级大IP,关注度高居不下。而就在本周,二级市场茅台股价重新站上1800元,盘中一举突破今年9月份创下的历史高点,触及1840.39元,且股价已是排在深沪两市第二位的石头科技(行情688169,诊股)的两倍以上。双十二的购物盛宴,更是将其推向了又一轮热搜。 茅台近年发力直销渠道建设,自去年对商超卖场、电商等直销渠道的公开招标,到今年6月集中签约包括16家区域KA卖场、4家酒类垂直电商和2家烟草零售连锁在内的22家直销渠道商,截至10月底,茅台已和68家直销渠道商合作,包括电商、商超卖场、国资企业、烟草连锁等领域的优质企业。而11 月 18 日公司举办了 2020 年直销渠道商座谈会,计划在今年四季度向商超、电商等渠道投放 4160 吨飞天茅台。 茅台早已不仅仅是酒,还有金融等各种附加属性,抢到茅台的人,转手卖出就能赚钱,一瓶利润几百至上千不等。而抽茅台已经成为一种新的潮流,且正在成为很多人去线下商超的理由。 茅台报表显示公司前三季度直销(即自营店)收入84.33亿元,占比12.6%,同比增长 172%,测算供货量约 3000 吨左右。本次通过商超、电商等渠道投放的 4160 吨飞天茅台酒属于公司直供渠道。 方正证券(行情601901,诊股)研报显示,据渠道跟踪了解,经销商年度合同主要覆盖 1-11 月,每年最后两个月占比较低,公司会根据市场需求灵活投放计划外配额,最近两年随着渠道管理不断规范,计划外及新增配额转为在直销渠道进行投放,主要涵盖自营(自营店及自营公司)以及直供(商超、电商和大客户团购)等渠道。 而对于线下商超这个销售渠道,对于酒厂来说本来并不陌生,甚至有点旧经济的代表。在当下直播带货、线上购物成为日常消费习惯背景下,商超渠道已经大多不在酒厂的兴趣范围之内,难以激起大的浪花。 不过线下商超卖力地推飞天茅台酒,当然不是仅仅看中了带来的差价与利润。细看各家的购买条款,虽然你抽到的是一瓶1499元的茅台,但实际支付的成本可能更多。 比如,华润万家拟在“双十二”发售15万瓶茅台,但规则是,12月7日—13日到华润万家攒积分300分及以上,12月14日—16日报名再等待中签,特别注意的是300积分主要是消费积分,不包括会员通兑积分,而且每瓶要扣5000积分。这意味着按照1元1积分来算,至少前期在华润万家消费5000元以上才有购买资格。 而记者致电山姆会员商店,客服人员表示,目前也有茅台的平价购买活动,具体要求是从8月到10月份的期间对会员消费金额进行排名,按照不同城市所处门店的实际情况从高到低确定茅台券的发放,如果符合条件,则会在小程序里有相应提醒,卓越卡(680/年)会员可一次最多买2瓶。这意味着,会员就是线下超市里买得越多,获得1499元茅台的概率才更大。 而类似沃尔玛、物美、大润发、天虹等都是一样要求有附加条件,用茅台来引流对于线下商超而言可谓是一笔划算的买卖,消费者看似买的便宜而背后的成本不减反增。尤其是在后疫情时代,大多数人都养成了在家动动手,超市物品全都有的网上购物习惯,用平价茅台来营销,不失为逐渐流失客户的线下商超引流的一个独特方式。
医疗渠道正在发生变革,线上渠道提供的服务越来越多。京东健康以招股价上限70.58港元完成募资,昨日富途证券暗盘显示,京东健康上涨26.88%。如此受追捧,近期只有农夫山泉可以媲美。 京东健康发行后市值约为2207亿港元。在京东健康发行这段时间,阿里健康又涨了不少,昨日收盘市值达到3094亿港元。从营收和净利润数据看,京东健康表现更为出色。自从阿里2013年拿下港股一家壳公司,并将医药领域资产注入并更名为阿里健康,股价已涨了数十倍,投资者也同样有理由对京东健康抱有信心。 相对市值,目前两家公司无论营收还是净利润规模,都还比较小,其中阿里健康还处在长期亏损中,投资者看中的是长远回报。 网上销售药品有存在的现实必要。今年疫情期间,网上诊断和售药连通病人和医院,让病人得到及时治疗并减少了人体接触。有医药配送能力的京东健康业务爆发式增长,上半年营收增长76%。 很大一部分疾病是常见病和慢性病,病人知晓病因病情,在病情变化时再咨询医生,通常只需拿药即可,并不需要到医院占用医疗资源。未来随着5G推广和线上诊疗水平提高,一些只能在线下诊疗的项目也有可能移步线上。 好大夫、春雨等平台通过医生切入线上市场,提供医疗信息,而阿里健康和京东健康则是通过渠道切入市场,利用电商渠道、物流优势,再和医院、医生合作,提供多元服务,投资者看好这些平台切入医疗服务带来的机会。 目前国内医药领域已经诞生若干家市值千亿级别公司,这些药企主要从事医药研发和制造,市场会给新药研发企业高估值,国际上已有不少千亿美元级别的医药公司。人们追求更美好更健康更长寿的生活,医药因此是个长期赛道。不过医药渠道的明星企业并不多,主要是因为医药销售专业性颇强,医药企业一般都有庞大的销售团队,通过各种营销方式争夺市场。现在政府对医疗器械和药品实施大规模集中采购,为了不被挤出市场,行业玩家被迫降价,销售有望向网上渠道转移。 网售处方药禁令放开后,网上渠道将容纳更多药品,为药企增加销售渠道提供了一个机会。另一方面,网络定价的透明化,最大程度挤压灰色地带,也有望为消费者节省资金,降低医疗成本。 从消费端来看,由于药品的特殊性,人们对品质要求较其他商品更高,所以更愿意相信大平台,对大平台的依赖会导致规模效应更强。这也是投资者追捧京东健康的主要原因。
和做小家电起家小熊,新宝不同;苏泊尔是做厨房炊具起家的。公司创始人苏增福、苏显泽父子于1994年创办苏泊尔,2004年公司在深交所上市。 开始做小家电也是近10年的事,2011年苏泊尔开始布局小家电业务,以此来改变主营业务增长停滞的局面。公司的改革和转型是有明显效果的,营业收入从2011年71.3亿元增长至2019年的198.5亿元。 01 复盘小家电公司的阶段性行情 今年一季度突然爆发的新冠疫情和居家办公,让小家电一炮走红;因为使用方便,快捷,高性价比和产品高颜值,小家电也深受年轻人的喜爱。 其中在疫情中受益最大的两个小家电公司是小熊电器和新宝股份。小熊主打线上电商渠道,疫情爆发对公司业务毫无影响,反而体现出了线上渠道的轻资产优势;公司的业绩也一再惊艳各位投资者,2020年前三季度营收同比增长45%,净利润增长92%。 这么高的业绩增速,而且完全是疫情受益股,资本市场也舍得给估值,因此你可以看到小熊上市以后的股价走势是这样的。公司当前估值竟然有40倍,远远高于家电龙头当中的美的,格力,海尔。 小熊因为线上渠道做的好,受到了市场资金的追捧;同行业的新宝股份同样因为业务模式的优势,也使得自身的产品在疫情当中被热卖。新宝主营收入来自于给国外小家电品牌做出口代工,是ODM模式的打法,其中在国内市场代理运管摩飞品牌的小家电,OEM为辅。 今年海外工厂受疫情影响不能提供足够的产能,订单向国内的生产厂商转移,这让新宝莫名其妙的火了一把。2020年前三季度公司营收91.2亿元,同比增长33.5%;净利润9.1亿元,增长75.4%。 所以你可以看到新宝的股价走势是这样的,和小熊电器差不多;同样也有做小家电业务的苏泊尔,股价走势却和前两家公司大不一样,原因是什么?差异在于渠道,其实疫情对各个行业影响最大的也是渠道,线上化的进程被再次加速。 02 四季度线下渠道将会迎来修复 小家电也是最近几年火起来的家电品类,品牌效应也没有那么明显,重点在于渠道。和小熊95%的线上销售,新宝70%的出口外销不同,苏泊尔线上渠道销售额只占50%,还有一半营收来自于线下。 所以,国内疫情得到控制,线下零售渠道在四季度复苏也是苏泊尔业绩反转的主要逻辑之一。公司第三季度业绩微弱复苏,和前三季度业绩大幅下滑不及预期,也是苏泊尔股价至今没有反应的原因之一。 市场之前的担心也不是多余的,8月份公司股价开始回调,在三季报业绩出来之后,股价也立马大跌。苏泊尔2020年Q1-Q3营收133.1亿元,同比下滑10.7%;净利润10.8亿元,同比下滑13.4%,虽然线上渠道收入占比50%,但这样业绩还是比较惨的。 其中2020年Q3营收51.2亿元,增长1.1%;归母净利润4.1亿元,同比增长1.0%;渠道方面已经出现了复苏的迹象。四季度渠道恢复带来的业绩反弹,市场似乎还没有反应,这也是当前看多苏泊尔的逻辑之一。 其实,上京东,天猫这些电商平台看看就知道了,苏泊尔的小家电品牌的销量和口碑并不差。公司早在2010年就开始布局线上渠道,也并没有落后于竞争对手;只是线下门店暂时受损,成了市场当中的落难王子。 苏泊尔部分小家电资料 来源:公司官网 03 母公司赋能,发力高端化品牌 苏泊尔实际是国内品牌,实际控制人确实国外企业SEB集团。早在2006年,SEB集团通过股权转让,定向增发,部分要约的形式对苏泊尔进行收购。2007年,SEB集团获得了苏泊尔52.74%的股权,截止到目前,累计持股81.19%。 国内企业由外资控股有好吗?结果是肯定的。SEB集团是国际知名的炊具研发制造商和小家电制造商,一方面为苏泊尔带来稳定的出口订单,另一方面双方在生产、研发、品控、管理等领域深入合作,进一步提升苏泊尔的核心竞争力。 借助SEB技术输送,公司引入多项成熟技术,大大降低研发成本。2009 年苏泊尔对 SEB已成熟的红点技术、巧叠技术等全球专利进行吸收、改进、应用,打造出第一代无油烟炒锅,可以通过锅底的火红点颜色变化控制炒菜油温,大大提升了产品的竞争力。 苏泊尔除了可以借助SEB集团的技术优势以外,还引进了多品牌战略。在 SUPOR 品牌覆盖中端炊具及小厨电的基础上,苏泊尔引入 SEB 旗下的 LAGOSTINA、KRUPS、WMF等高端品牌,其中:1)Krups 主要经营高端厨房小家电;2)Lagostina 主要经营高端炊具;3)WMF 主要经营高端炊具与高端小厨电。不同品牌之间定位不同,也实现了差异化竞争。 天猫数据显示,2020Q3苏泊尔品牌7、8、9月销额同比分别为25%、19%和34%,分品类看,电器类产品销额增速显著,其中破壁机、豆浆机销额同比高达308.1%和139.4%,电热火锅和电炖锅销额同比呈双位数增长,分别为43.3%和10%,传统电饭煲业务销额同比为7.2%,多品类产品实现了高速增长。 此外,苏泊尔增加了与SEB集团的日常关联交易额度,在原有46.29亿的基础上新增8.5亿元,将年初关联交易额度上调至54.8亿元。当前公司线下渠道逐渐复苏,出口业务表现持续超预期。随着苏泊尔的渠道逐渐走向多元化,品牌逐渐高端化,发展路径似乎有点像现在的海尔。目前公司估值31倍,2021年26X PE,显著低于小熊,新宝,同时向上的反转逻辑很顺畅。 声明:文中观点均来自原作者,不代表观点及立场。特别提醒,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