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币已经站在28000美元之巅,折合人民币18万一枚。根据美国Model 3 标准版3万美元一辆,比特币就差涨个10%,就能用一枚比特币换一辆特斯拉Model 3。 比特币涨太凶了吗?如果把比特币对比特斯拉股票在今年的表现,比特币也只不过涨了2.7倍,远低于特斯拉8.9倍。 在短短的一个月之前,当比特币从1万美元开始突破,气势如虹冲到18000美元时候,笔者公开分析了比特币大涨的5大原因: 第一:DeFi(去中心化金融)热潮退去,资金回归主流币。 第二:Paypal(美国在线支付服务商)引起比特币的个人交易量剧增,特别是北美用户交易量剧增。 第三:机构在不断的涌入持有比特币。 第四:近期某数字货币交易所面临重大监管风险,资金避险回归比特币 第五个原因,也是最重要的原因,是因为USDT(数字货币稳定币)的持续高速增发。 并在在当时总结“比特币价格突破历史高点,那只是时间的问题。”虽然当时笔者分析对了方向,却无法预料到比特币如此强悍,不仅迅速突破19000美元历史高点,而且在一个月之内,站在28000美元之上。 回顾之前的五大原因,DeFi退潮对比特币价格的影响开始逐渐退去,数字货币交易所监管风险也慢慢平息。而机构和北美个人用户对比特币的热捧效应却愈加明显。而USDT(泰达币)的持续高速增发依然是主要动力。 至于全球央行大放水是否与比特币此次大涨有关,笔者认为这种解释太过牵强。比特币长期会因为法币的贬值和相对升值,但是全球央行大放水这已经持续快1年,比特币最近飙涨很难归功于法币的发行量,而是更多跟USDT发行量有关。因为比特币大涨的坚实基础都源自于USDT的高速增发,不管是是这些增发来源于实际需要还是凭空捏造。印钞票总是能引起物价上涨,这个道理非常浅显易懂,放在加密数字货币领域一样适用。 当然,随着比特币节节高升, 也出现了一个新的现象:个人投资者观望不操作,只剩加杠杆上衍生品的做空方和做多方疯狂厮杀 。 在此之前,比特币突破价格重要节点,币圈群或者朋友圈铺天盖地讨论,如今价格冲破28000美元,却没有在身边朋友群砸出一点浪花。除了大家对比特币暴涨已经习以为常外,最重要的是个人中短期投资者大都因为比特币大幅的暴涨而已经获利出场 ,而长期投资者也不愿意这种上涨势头抛售。 既然个人投资者观望不操作,剩下的就是做多和做空的个人投机者和投资机构之间的厮杀。据报道,比特币突破28000美元当天,全网有38亿做空者爆仓,而爆仓后的回补进一步推动币价上升。 现在比特币已经进入波动极大的非理性空间,称之为泡沫发展阶段中的“狂热期”。 如果对照2017年和2020年比特币飙升图形,可以看两者极其相似,也都符合泡沫狂热期的图形。在这期间,价格一再突破人们对它的认知,贪婪、狂热和幻觉轮番主导投资人的心理。2020年和2017年唯一不同的,是相比3年前,如今比特币的杠杆和衍生品已经非常普及, 这也放大了比特币上升和下降的空间, 波动性也成倍放大,投资风险极高。 有网友说“是不是以后再也看不到20000美元以下的比特币了”,其实不然,比特币这种缺乏价值锚定的投资品种, 什么价格都有可能。但是当价格变化到期望的区间的时候,很多人都胆怯了, 真的跌落到20000美元,很多人就不一定敢买入了。比如今年3月份比特币跌落到3000美元附近,有多少人愿意去接盘呢? 其实我们更应该问“比特币的价值到底在哪里?”如果能够找出它的锚定价值点,那投资人才能有勇气在价格远低于价值的时候买入,在价格远高于价值的时候抛出。然而找出比特币价值,是一个学术和业界都在探索却依然无解的难题。没有价值锚定的比特币,终究是个价格起伏不定波动范围极大的投资品,这也许也是它独特魅力所在吧。
【环球时报驻印度特约记者 文朱 环球时报记者 苑基荣】“如果政府不能撤销农业改革法案,我们将于14日发起全国范围的抗议。”走上街头抗议的印度农民这个周末又向莫迪政府发起挑战。自11月下旬开始,印度政府与农民已进行多轮谈判,但一直无法取得共识。尽管负责印度“三农”问题的部长托马尔表示,政府愿意对新法案进行修正以打消农民的顾虑,但后者是否如他所愿“停止撕扯政府”仍有待观察。莫迪政府本想打破农产品统购统销模式和中间商的固有利益格局,让农民直接与市场联系,但担心失去“保护层”的印度农民对此并不领情。印度农民为什么这些年屡屡上街示威,这次的抗议为何得到海外印度侨民和一些西方国家政要的支持?说到底,农民进军新德里折射的是印度的“三农”困境。为何抗议、自杀和“洋葱危机”多了自11月26日起,印度农民不顾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在首都新德里等地举行抗议活动,反对政府出台的3个有关农业改革的法案——《农产品贸易和商业(促进和便利)法案》《农民(授权和保护)价格保证协议和农业服务法案》《基本商品(修正)法案》。按照印度主管“三农”问题的部长托马尔所说:“这些法案是历史性的,会给农民的生活带来改变,农民将能够在全国任何地方自由交易他们的农产品。”但农民要求政府撤销上述法案,继续保持现行保障性的“最低支持价格”制度。数以万计的农民向首都新德里进发,他们在进入城区的主干道搭建抗议营地,封锁高速公路。这期间印度警方与抗议者发生肢体冲突,甚至动用了催泪瓦斯与水炮。类似的农民抗议近些年在印度经常发生,只是规模时大时小,诉求各种各样。2017年8月,印度50万农民进入经济中心孟买举行抗议示威。当时的背景是,除表达对失业率攀升、农业收入减少的不满外,农民还要求保障他们在政府机构就业和大学就学的分配名额。2018年3月,印度农民再次进入孟买示威游行。3万多名来自马哈拉施特拉邦的农民高举着红旗,提出的诉求包括豁免贷款、提高农产品价格等。2018年11月,数万农民又到新德里国会大楼前示威,抗议莫迪政府推行的低粮价、限出口等农业政策。印度媒体报道称,相关政策造成农民经营成本飙升、粮价走低,直接导致农民生活水平下降。除农民常态化的示威游行,印度农业还有两个现象值得关注:农民自杀人数增多和“洋葱危机”不断。印度国家犯罪记录局的数据显示,2019年有10281个农民自杀,而1995年至2014年,有近30万印度农民自杀。洋葱是印度人日常离不开的食材,每次洋葱价格上涨都会引起印度民众的强烈不满。印度拥有世界1/10的可耕地,是世界粮食生产大国。在这个世界人口第二大国,农村人口占到总人口的72%。但选举政治和工业化进程让印度农民日益陷入整体危机的境况。眼下的印度农民示威也引起欧美政要和媒体的关注,并对印度政府回应抗议的方式表示“担忧”。美国《纽约时报》评论说,新冠肺炎疫情和经济萎缩本已让莫迪政府头痛,持续近20天的农民示威怒火进一步加剧印度执政者的困境。CNN相关报道称,印度农民对新农业法案表示抗议,是因为他们认为这些法案摧毁了自己的生计。有来自北方邦的农民表示:“如果我们失去‘最低支持价格’、没有了这层保护,公司就可以很容易买断我们的农产品,这会让我们的处境更难。”在新德里抗议的农民拉克斯在接受英国媒体采访时表示:“这就像‘大鱼吃小鱼’,大商业集团将吃掉印度农民。”据印度“火线”网报道,近几天不断有卡车向抗议者运送大米、面粉、蔬菜、白糖、茶叶等食物,最近一次甚至送来近十吨重的杏仁。旁遮普邦农民帕尔·辛格说:“这些食物不光来自印度,有的还来自英国和加拿大。我们不缺食物,我们的食物足够维持几个月。”据报道,这场旷日持久的农民抗议活动还得到来自加拿大、美国、英国等国印度裔锡克教群体的支持,他们在聚居区和印度使领馆门前举行示威活动。总部设在美国的“锡克教正义组织”甚至威胁称,为支持农民,他们将“关闭”印度的一些领事馆。为什么担心失去“保护层”莫迪政府的农业法案要改的是什么?为何引起农民这么大规模的反弹?事实上,莫迪政府要改的是印度农产品统购统销政策。在维护社会公平和选举因素推动下,印度历届政府在保护农民利益上也下了功夫,对印度农产品价格实行干预政策。为稳定粮食价格,保障低收入群体的粮食供给,凡印度政府控制的粮源,都从收购和销售两个环节控制价格。收购环节的控制价格称为“最低支持价格”,销售环节的控制价格称为“中央统一定价”。“最低支持价格”由农业部下属的农产品成本和价格委员会根据农民生产成本、国内外市场上的价格走势、收获季节间的价差、供需情况、“最低支持价格”对消费者的可能影响、国际市场情况、农业贸易周期、农产品与非农产品的贸易条款、农民及其耕畜的费用、种粮应获利润等因素研究确定,每年制定一次。中央控制的粮源分配销售给各邦的价格由印度中央政府制定,具体由印度中央政府,以及消费者事务、食品和公共分配部共同确定,这个价格就是中央统一定价。这些举措在维护农民利益上发挥了重要作用,但这种统购统销方式也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农业发展。如滋生腐败、出现贸易中间商等。据印度媒体分析,莫迪政府就是要去掉中间商,让农民与市场直接联系。这些中间商已形成强大的游说团体,他们经常豪赌农产品市场,农产品价格因此起伏不定,波动越来越大。不仅如此,自2003年印度农业生产市场委员会设立以来,农民所有农产品必须卖给指定政府收购机构,这催生了一大批掮客,他们是农民和贸易商的协调者和沟通者,使农民削弱甚至失去了对农产品议价和融资的能力。此外,近些年因农业补贴造成巨大财政赤字,印度农产品全球竞争力也有所下降,这些都是莫迪政府出台农业改革法案的初衷。举例来说,2014-2015财年,印度小麦价格远低于大部分竞争国家的价格:印度小麦价格是每吨330美元,而泰国是580美元。莫迪政府看到这些弊端,想要通过市场化改革解决这些保护性举措带来的问题,并从国大党对农民的过度保护中解放出来,用市场化手段打通农民与市场之间的联系。然而长期的保护已让农民形成保护价惯性,缺乏保护的农民对市场带来的不确定性充满畏惧和害怕,只能通过示威游行来强化这种保护机制。《印度快报》11日刊文援引“情报界消息人士”的话称,抗议活动遭到既得利益集团的“绑架”,一些极左与支持左翼的极端分子利用农民的愤怒不断火上浇油,他们可能想要鼓动农民诉诸暴力与纵火来宣泄不满。与此同时,印度农民抗议活动背后少不了反对党的身影。据印度报业托拉斯报道,国大党与平民党将于14日在旁遮普邦加入农民的抗议队伍,两党将分别举行邦级与区级的抗议活动,他们表示“要有足够的音量让中央政府听到农民的声音”。还有反对党认为,莫迪事实上“只关注农民手中的选票”。“强势政府”能做多少让步印度学者亚达夫将近代以来的印度农民运动分为3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反抗英国殖民者的农民起义和抗议示威。第二阶段的农民运动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末,主体是土改后获得少量土地或因土改而改善境况的富裕农民,他们在农村经济发展和现代工业经济中面临被边缘化,主要诉求是农产品价格和农民工薪酬,是无地农民与大地主压迫间的斗争。第三阶段的农民运动主体是经济改革以来的农民激进主义者。现阶段,印度农业发展面临困境,农民贫困化,农业经济和生态危机正在变成农民生存危机,农民自杀和“洋葱危机”引发的抗议等都是相应的体现。据印度媒体报道,拥有近200个农民组织的“全印度农民协调委员会”近年来多次发起农民抗议活动。在印度,还有多个邦的民众为配合农民抗议活动举行罢工。印度《论坛报》还评论说,第三阶段农民运动正在消除地主、农民、无地农民等之间原有的界限,农村的贫困迫使他们联合起来发动反抗和示威。传统上,印度贱民阶层是农民工的主要群体之一,但主流农民并不把他们纳入农业活动,不被视为农民。但现在这一趋势在改变,农民运动更愿意让贱民和农村妇女参与其中。此外,印度城乡二元鸿沟不断拉大让农民重新思考:是不是现代经济体系的忽视和生态危机让农民整体陷入生存危机?或许这是印度所有农民组织第一次在一个共同议题上达成一致:向政府要求公平合理的农产品价格和免除农民债务。新农民运动要求政府对农产品价格给予补偿,实际支付的农产品价格与政府公布的价格相同,同时要求摆脱私人放债人的债务陷阱。事实上,印度中央政府每年向农村投入不可谓不多。2006-2007财年至2011-2012财年期间,印度中央政府财政支出中社会服务和农村发展占比从13.4%提高到18.5%,但农村脱贫效果不佳,历届政府在“三农”问题上鲜有进展,政党在选举时更多的是喊口号。2014年为了大选,莫迪的印度人民党承诺对“农业增长、农民收入和农村发展给予最高优先”,并提出具体数字,要采取措施提高农业盈利能力,确保至少超过生产成本50%的利润。莫迪选举期间还有很多承诺,如:上台后要在农产品收购“最低支持价格”上增加50%;增加农业和农村发展的投入;为60岁以上小农、边缘农和农民工提供医疗保障和更多农业保险;改革农业生产市场委员会,在国家和邦设立“土地使用局”、种子实验室等。然而,莫迪上台后,这些举措大部分没有实行,有的政策和立法用新名字替代旧政策和法律,佃农、无地农民和农村妇女等继续被排除在农业信贷、粮食收购价格支持体系、农作物保险和各种补贴之外。联邦政府比以前更加严格控制对粮食收购支持价格的补贴。2015年2月,联邦政府在回复印度农民协会申请农产品收购“最低支持价格”增加50%时表示,“这可能会违背市场(规律)”。面对各界批评以及印度人民党在2018年12月拉贾斯坦等5个邦的选举中全部败选后,莫迪政府又开始紧急补救——2019/20年度财政预算中大幅向农村、农民倾斜。2019年大选前,《环球时报》记者到邻近印度首都的哈里亚纳邦农村采访,对印度农村现状有了一些了解。在名为约特村的村庄,负责村公共福利与农村发展的马斯特·辛格抱怨说:“8年前政府在农民购买种子和化肥时,会给很大折扣,但现在政府将折扣取消了。现在政府要的农用电费更高了。”辛格当时还说:“现在的政府不支持农民。原来的政府会给农民各种保险,包括水灾和天灾等,但现在又取消了这些保险。”不过,记者也看到一些印度媒体分析说,“农业补贴增加了国家财政负担,压缩了农业投资空间”。那次印度农村之行让《环球时报》记者印象深刻的还有,受电影《摔跤吧!爸爸》影响,记者走访的两个乡村都修了摔跤训练场地,村里人也重视女孩的教育,有的还有妇女技能培训中心,如教妇女缝纫活。在约特村,学校大门上还画着两个身穿校服的女学生。据了解,该村学校免除学生所有费用,包括课本费、学费、校服等,中午还有一顿免费午餐。这也难怪,在这次印度农民示威的队伍中,有农民打出“我们是受过教育的农民”的标语,向政府施压。但作为“强势政府”的莫迪政府,如果坚持“农业改革将赋予农民更多权益和机会”,最终又能做出多少让步呢?
汇顶科技12月30日发布澄清公告,称有关“从2021年1月1日起,汇顶科技所有产品美金价格统一上调30%”的报道不实,实际情况是,汇顶科技仅对部分触控产品GT9系列的销售价格作了调整。 汇顶科技在澄清公告中强调,公司于12月28日向下游代理商及客户发出的产品涨价通知函,是根据供应情况,仅针对一小部分触控产品,并未对其他产品线的相关产品作出价格调整,也未曾向其他产品线有关的代理商及客户发出涨价通知函。 汇顶科技表示,希望所有社会大众、媒体、机构不信谣、不传谣,以官方发布信息为准,并支持理解公司的维权活动。公司将保留向散布不实信息者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未来公司会根据市场供需的实际情况,与供应商、合作伙伴一起合作协商,并为客户持续创造价值。
据悉,11月份猪肉价格同比下降12.5%。12月15日,国家统计局发布11月份经济数据显示,11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下降0.5%,10月份为上涨0.5%;环比下降0.6%。在食品烟酒价格中,猪肉下降12.5%,粮食上涨1.4%,鲜果上涨3.6%,鲜菜上涨8.6%。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后的核心CPI上涨0.5%,涨幅与10月份持平。温馨提示:财经最新动态随时看,请关注金投网APP。
国家统计局发布11月份经济数据显示,11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下降0.5%,10月份为上涨0.5%;环比下降0.6%。1-11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2.7%,涨幅比1-10月份回落0.3个百分点。分类别看,11月份,食品烟酒价格同比下降0.7%,衣着下降0.3%,居住下降0.6%,生活用品及服务价格持平,交通和通信下降3.9%,教育文化和娱乐上涨1.0%,医疗保健上涨1.5%,其他用品和服务上涨2.5%。在食品烟酒价格中,猪肉下降12.5%,粮食上涨1.4%,鲜果上涨3.6%,鲜菜上涨8.6%。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后的核心CPI上涨0.5%,涨幅与10月份持平。
涨疯了! 比特币价格自12月16日站上2万美元后,便开启了一路狂飙。 在短短12天时间里,比特币多个整数关口,今天更是一口气突破了27000美元和28000美元两个关口。 根据Coindesk的数据显示,在北京时间27日23时,比特币价格最高时已触及28352美元,最新市值5076亿美元,约3.3万亿元人民币,比贵州茅台(600519)(市值2.3万亿)还要高出1万亿元人民币。还相当于5个恒瑞医药(600276),22个云南白药(000538)。 10年涨幅超1000万倍 1元变1080万 27日,比特币的日内一度暴涨超3000美元,涨幅近14%,但在触及28352万美元的新高后,涨幅又急剧缩小。截至发稿,比特币报27502万美元,日内涨幅缩小至8.75%. 即便如此,比特币从今年3月12日的低位(3800美元),已经上涨了近800%。 比特币自2009年诞生后,其第一次产生价格是2010年被购买所对应约0.0025美元,以如今2.7万美元的价格计算,比特币诞生以来的价格涨幅已达到1080万倍!也就是说,当初投资1元人民币,可购买61.3个比特币,现在持仓的价值1080万元人民币。 就投资品种而言,近10年内,恐怕更难找到比比特币收益率更高的了。 24小时内全网爆仓46亿 围绕比特币的争议从来就没有停止过,有人认为是炒作,迟早有一天会是“郁金香泡沫”,也有人认为是比特币的稀缺性推高了它的上涨。因此有人做空,也有人做多。 在疯狂上涨的一天,做空比特币的空头被完爆。据比特币家园网实时统计数据显示,最近48小时全网各类加密货币爆仓资金达7亿美元(46亿元),其中,比特币爆仓资金达5.87亿美元,最近48小时内全网爆仓人数已经超过6万人。 而就在晚上7点30分至8点15分期间,就有700多万美元(超4500万元)资金爆仓,占全网加密货币爆仓资金的57%。 从历史数据来看,27日的空头爆仓较前一交易日暴涨136%。 回顾比特币最近一次暴跌,让投资者心惊肉跳。今年11月26日,比特币盘中遭遇闪崩,一度跌近3000美元,触及16227美元,价格跳水暴跌逾14%,创出8月以来的最大跌幅。 彼时,比特币价格暴跌也导致杠杆交易者大面积爆仓。据华尔街见闻报道,1小时内,靠借入资金买入比特币的交易者爆仓3.67亿美金(约25亿元人民币)。24小时,共有77113人成为爆仓受害者。 特斯拉或入局比特币? 比特币疯狂地涨,让不少人都坐不住了,包括特斯拉CEO埃隆马斯克也表达了对比特币的兴趣。 马斯克于当地时间周日(12月20日)向一位知名数字货币倡导者询问将特斯拉资产负债表上的“大额交易”转换为比特币的可能性。两人的交流让加密货币圈兴奋不已,人们猜测特斯拉可能会购买比特币。 MicroStrategy公司首席执行官迈克塞勒(Michael Saylor)更是公开建议马斯克把美元转换成比特币。塞勒是比特币最强有力的拥护者之一,他在今年夏天披露的近5亿美元比特币押注,目前价值已经翻了一倍多。MicroStrategy本月还宣布,已通过发行债券筹集了逾6亿美元,以购买更多比特币。 塞勒写道:“如果你想让股东多赚1000亿美元,就把特斯拉资产负债表上的美元转换成比特币。标普500指数上的其他公司也会效仿你的做法,随着时间的推移,1000亿美元会变成1万亿美元。面对今年前所未有的货币扩张,每一位CEO都面临着如何保持并提升股东价值的挑战。比特币是地球上每一个个人、投资者和企业进行价值存储的最佳解决方案,” 随后马斯克回复问道:“这么大的交易有可能实现吗?”塞勒则回应称:“是的,在过去几个月中,我已经购买了价值超13亿美元的比特币,我很愿意在线下与你分享我的经验。” 机构入场推高比特币 接近3万美元的比特币已经离中小投资者越来越远了。围绕比特币的争议从来就没有停止过,有人认为是炒作,迟早有一天会是“郁金香泡沫”,也有人认为是比特币的稀缺性推高了它的上涨。 OKEx Research首席研究员William认为,直接原因是高净值和机构投资者入场。 他指出,今年下半年以来,诸如美国保险巨头万通人寿保险公司、商业分析公司MicroStrategy、大型资管古根海姆等机构纷纷买入比特币,而在线支付巨头PayPal、新加坡最大的商业银行星展银行也纷纷宣布将推出加密货币支付服务。 据Bitcoin Treasuries数据显示,目前超过69亿美元的比特币由上市公司持有,也由此带来了比特币市场的繁荣。 在上市公司投资者中,全球最大独立商业智能公司MicroStrategy是最大的一条“比特币巨鲸”,也是全球第一家公开宣布将比特币作为资产配置的上市公司。今年8月开始,MicroStrategy分4次以总额超10亿美元的价格购买了大量比特币。目前,该公司拥有 70470 枚比特币,总价值近20亿美元。 Bitcoin Treasuries的最新数据,目前机构投资者的比特币持仓总量为1151618枚比特币,总规模超过275亿美元。分析公司Chainalysis的数据显示,自9月份以来,新出现的大型投资者总共购买了约50万枚比特币,总价值约115亿美元。 摩根大通高喊65万美元 比特币价格不断创历史新高,但在很多机构看来,比特币涨势不过才刚刚起步,仍有相当大的上涨空间。 摩根大通量化策略师Nikolaos Panigirtzoglou在其年度回顾中写道,作为一种新兴资产,比特币也创下了耀眼的表现。实际上,不仅在2020年,在过去十年里,比特币都是表现最佳的资产之一。 但绝对引人注目的是,尽管比特币产生了如此巨大的回报,但市值变化却相当小。如下图所示:债券市值今年以来增加了13.1万亿美元,股票市值增加了11万亿美元,而比特币却在市值仅增长3000亿美元的情况下创下了惊人的表现,升至27000美元的历史高点。相比之下,价格表现较比特币逊色得多的黄金,今年以来市值也增加了5000亿美元。 比特币一直以来被视为数字黄金,且近来关于该加密货币将取代黄金的呼声甚嚣尘上。目前,地面上的黄金总价值约为12万亿美元,较比特币市值当前所处的历史峰值5000亿美元高出逾24倍。简而言之,如果比特币的市值要与黄金相提并论,那么一枚比特币的价格就必须涨到65万美元。 不仅摩根大通认为比特币仅仅是刚刚开始,花旗银行给出的目标价也是高达30万美元。 今年下半年已经入市的华尔街巨头古根海姆(Guggenheim Partners)首席投资官Scott Minerd表示,其公司的基本面分析显示比特币应该值40万美元。 比特币已经历12次暴跌 比特币涨起来很疯狂,跌的时候也很惨烈。 加上今年11月26日的那次暴跌,从2010年至今,比特币共经历了12次暴跌。暴涨之后腰斩,膝盖斩的情形比比皆是。过山车般的行情正成为华尔街不少机构追逐的对象。 从2016年到今天,比特币累计下跌20%及以上的情况,总共出现了十次;下跌30%的情况出现了七次;跌幅超过48%的情况共有四次,这意味着五年里有四次机会,你手里的比特币价格会在一定时间内出现拦腰斩断。 每一次比特币的爆仓背后都是上万个家庭的悲剧。今年6月,大连便发生了一起夫妻炒比特币巨亏2000万自杀的悲剧。 令人叹息的是,这名失去妻女的大连男子并不是一个完全没有金融知识的人。大学毕业后,他成为一名自由金融职业者,在2017年的那波大行情中,入局比特币,据说赚了将近1000万元的资产。此后他的胆子越来越大,赌性越来越重,开始向银行、父母、亲戚借钱加杠杆炒作比特币。 无论未来比特币是涨到45万美元,还是跌到一文不值,控制风险永远是投资的第一位。
近期,最耀眼的大宗商品莫过于黑色系的铁矿石。 在过去的一个月里,铁矿石价格大涨了超30%,跃过1000元人民币/吨的关口,其期货价格一举创出2013年以来的最高水平。目前铁矿石期货主力合约价格挺在1044.50人民币/吨。 数据来源:同花顺 普氏62%铁矿石价格指数也一度触及160.70美元/吨,涨幅较年初超70%,创出九年以来的新高。 种种迹象表明,铁矿石涨疯了! 铁矿石一涨,钢企纷纷坐不住了,齐声呼吁监管层面采取有效措施,稳住市场价格,以抑制这场看起来十分过热的炒作。毕竟从铁矿石交易层面上看,就铁矿石2105合约成交量达到715.6亿,资金的动作可谓是十分疯狂了。 数据来源:同花顺 这不,中国大连商品交易所(又称“大商所”)开始出手,近来已频频推出了铁矿石相关监管措施。 12月4日,大商所针对铁矿石发布《市场风险提示函》,提醒客户理性合规参与期货交易; 12月6日,大商所发公告称,将落实“零容忍”要求,启动“五位一体”监管协作机制; 自12月14日交易时起,大商所针对铁矿石期货I2105合约交易限额举措将落地,这是继12月3日后第二次针对该期货合约下达的交易限额令。 图片来源:大商所 而这一系列举措出击的效果还是有的。12月14日,截止收盘,钢铁概念股受到重挫,且今日黑色系期货也纷纷跳水。 数据来源:同花顺 数据来源:同花顺 不得不说,铁矿石的涨价着实令人倍感压力,不止是钢企,而是对于整个中国市场而言也是一件大事。 供需变化的助推 首先,究及本次铁矿石价格上涨的原因,主要是基于市场炒作下供需端的变化所致。 众所周知,由于需求量大,铁矿石是我国进口量最多的商品之一,对外依赖度较高。2019年我国累计进口铁矿石10.68亿吨,价值高达1014.6亿美元,对外依存度超过80%,这一数据大于我国原油对外依存度(70%)。 虽说我国铁矿石储量较为丰富,但是由于我国铁矿大多需要打井探至地下采掘,在一定程度上开发利用率不高,生产成本较高。 不同于澳大利亚、巴西等地的相关资源主要集中于地表,开采难度较小,且运输成本低,它们作为主要铁矿石出口国一直是我国的进口渠道,其中,澳大利亚的占比达到七成。 “今年前10月中国进口铁矿石同比增11.2%,连续5个月铁矿石进口量均突破1亿吨以上,进口均价也同比涨3.8%。”——公开数据 全球主要国家矿石储量以及品味 数据来源:萝卜投研 基于此,来自两地的“四大矿山”(巴西淡水河谷、澳大利亚力拓、必和必拓以及FMG公司)在一定程度上垄断了全球的铁矿石供应,其铁矿石产量占比全球的份额接近60%,拥有当仁不让的行业定价权。 “四大矿山”的投产计划 数据来源:萝卜投研 由于我国铁矿石严重依赖进口,可以说常常在价格battle上吃了不少亏,进而也使得产能过剩的下游钢铁制造业盈利承压。毕竟就整个钢铁产业链来说,上游的铁矿石和焦煤生产商可以尝到的甜头占大比例,这也是近年来我国钢企业绩颓靡不振的主要原因。 在近期的供求方面,一般来说,铁矿石的生产以及运输本就受飓风等极端天气影响而反应较大,而随着新冠疫情肆虐全球,为更好的进行防疫,叠加受到罢工等影响的淡水河谷等地更是下调了年度产量(由之前的3.1亿吨下调至3-3.05亿吨),使得发运量水平较低,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供给不足。 更为重要的是,在当前国际宏观环境充满不确定性的时期,近期中澳关系的紧张也使得铁矿石等大宗商品的进出口形势存有了一定的消极预期,在一定程度上拉高了铁矿石的交易价格。 数据显示,11月澳大利亚和巴西两国的铁矿石周度发运量均值为2210.90万吨,环比下降7.89%,同比下降3.82%。同时,11月我国铁矿石进口量为9815万吨,环比下降8.1%,这是今年6月以来月度进口量首次降至1亿吨以下。 另外,在需求方面,由于我国疫情最早得到受控,复工复产平稳步入正轨,尤其是在新基建的驱动之下,前10月国内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凭借52.1%创出三年以来的新高,使得铁矿石等原材料补库存需求进一步得到释放;而由于国外高品矿价格飞涨,为减少成本,国内钢企加大对中低品铁矿的采购,充分消耗了港口库存量(截至12月11日,国内45港铁矿石库存总量为12203.2万吨,已经连续6周下降),使得供需缺口进一步扩大,助涨了铁矿石价格。 数据来源:萝卜投研 定价话语权的重要性 整体来说,由于供应端表现疲软,需求端持续旺盛,供不应求的特征越发凸显(高盛预测2021年全球铁矿石市场将出现2800万吨的短缺),铁矿石涨势得到了进一步的支撑。 数据来源:萝卜投研 然而,过度暴涨的铁矿石会使得产业链产生一定的价格恐慌。 毕竟从深层次来看,我国对于铁矿石等大宗商品定价权较为“无力”,无论是“长协定价机制”,还是如今采用的普氏指数定价,这一价格的话语权还是主要掌握在海外大型矿山巨头手中,那么,这便存在矿山因故调高报价进而国际市场铁矿石的定价机制的可能性,无论是过去,还是在现在,我国企业在议价、定价方面都较为被动,而并不利于行业的良性发展。 对此,为了在铁矿石资源安全方面掌握主动权,增强议价权必须是需要提上议程的。 事实上,伴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宝钢与武钢正式合并这一事件正式开启了钢铁行业的整合进程,通过去产能等举措,降本增效,有效提升了竞争力水平;同时,在铁矿石期货交易的推出之下,通过引入境外交易者,有助于促进国际铁矿石贸易定价机制的优化完善。 虽说这些举措还不能使得我国在实质上影响铁矿石的定价权,但通过以上的举措可以使得铁矿石的资源安全意识不断加强。 结语 总体来说,我国在铁矿石资源安全的维护上还存有一定的不确定性,尤其是目前我国还未能在这一资源上占有定价权优势,一旦外部供给出现了重大的变动风险,对于我国钢企的冲击可能不止是一星半点,如何增强话语权是当下的重中之重。 更为关键的是,暴涨到暴跌有时间只需要一瞬间。尤其是随着铁矿石价格已经背离供需逻辑,其间的波动风险不容忽视,炒作资金会火热地进来,也会在某一天轰轰烈烈的退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