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编者按:近期,铁矿石期货价格出现持续上涨,12月4日,铁矿石期货主力合约I2101最高已触及993元/吨,创出历史新高。从11月初最低772.5元/吨计算,该主力合约一个月来最大涨幅近29%,而对比今年4月初最低511元/吨的价格,年内最大涨幅已超过94%。 对此,中钢协副会长表示,近期铁矿石价格大幅上涨超出了行业预期,使得行业运行风险进一步加大,不利于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且存在偏离供需基本面,贸易商招标异常助推指数上涨、期货市场临近交割月多头逼仓等人为制造市场紧张行为。大商所也接连发布《市场风险提示函》、实施交易限额等措施。大商所还表示,按照落实“零容忍”要求,已针对铁矿石等品种启动“五位一体”监管协作机制,以发挥监管合力,严格排查市场交易行为,严厉打击违法违规交易行为。 铁矿石期货价格疯涨 大商所严查 据证券时报报道,12月4日,铁矿石期货主力合约I2101最高已触及993元/吨,创出历史新高。从11月初最低772.5元/吨计算,该主力合约一个月来最大涨幅近29%,而对比今年4月初最低511元/吨的价格,年内最大涨幅已超过94%。 除期货价格外,根据Fastmarkets MB的数据,上周五进口到中国北方含铁量62%的铁矿石以每吨145.01美元的价格成交,较上周四上涨5.8%。这是自2013年3月以来铁矿石价格的最高水平,同时使今年的铁矿石价格涨幅扩大到57%。从巴西进口的含铁量65%的铁矿石上周五的价格跃升至每吨157美元。而上个月,这两种铁矿石的价格都上涨了20%以上。 金联创数据也显示,12月2日,进口矿指数再创新高,报136.76美元/吨,较上月初的117.96美元/吨上涨18.8美元,涨幅达15.94%,创近7年以来新高。 12月4日,大商所针对铁矿石期货发布《市场风险提示函》,提醒各会员单位切实加强投资者教育和风险防范工作,客户理性合规参与期货交易。并宣布对铁矿石期货I2105合约实施交易限额,自2020年12月7日交易时起,非期货公司会员或者客户在铁矿石期货I2105合约上单日开仓量不得超过10000手。此外,大商所还对铁矿石交割仓库出库费用的最高限价进行了下调。大商所还表示,按照落实“零容忍”要求,已针对铁矿石等品种启动“五位一体”监管协作机制,以发挥监管合力,严格排查市场交易行为,严厉打击违法违规交易行为。 此外,铁矿石价格的大幅上涨,也引发下游钢铁企业强烈关注。 12月6日,中钢协副会长骆铁军更是直言,近期铁矿石价格大幅上涨超出了行业预期,使得行业运行风险进一步加大,不利于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从中钢协掌握的情况来看,近期铁矿石价格大幅上涨偏离供需基本面,存在贸易商招标异常助推指数上涨、期货市场临近交割月多头逼仓等人为制造市场紧张行为,呼吁相关监管部门尽快介入。 机构认为目前铁矿石处于高位 应谨慎为主 据第一财经报道,此前,大商所已经多次出台措施警示交易,12月3日,大商所发布《关于对铁矿石期货I2105合约实施交易限额的通知》,自2020年12月7日交易时(即12月4日夜盘交易小节时)起,非期货公司会员或者客户在铁矿石期货I2105合约上单日开仓量不得超过10000手。 当日,大连商品交易所还发布《关于调整铁矿石出库费用最高限价的通知》,自2021年6月15日起,调整铁矿石期货指定交割仓库出库费用最高限价。其中,汽车、火车出库费用最高限价调整至8元/吨,船舶出库费用最高限价调整至12元/吨(不含港建和港务费)。 永安期货最新研报认为,源于近期供应压力有所缓解,而需求端刚性较为稳定,在钢厂年底面临补库的情况下,港口库存累库动能不足,铁矿石基本面不断改善,驱动价格强势上行。目前钢厂利润处于恢复性的上涨阶段,基本上是年内较高水平,钢厂生产积极性比较强。虽然螺纹钢利润较前期有所回落,但仍位于年内高位,后续钢厂生产积极性依然能够维持,带动铁矿石需求。市场对于明年一季度的铁矿和钢材市场都持看涨心态,叠加今年疫情后政府的刺激政策和内外部经济形势好转复苏,需求恢复,铁矿石料将易涨难跌,短期内并不会有明显的价格调转趋势。 不过,在当前季节性因素及全球疫情发展情势下,终端需求预期仍存较大不确定性,而且目前市场还存在着一定的恐高情绪,前期多头获利盘也有释放盈利的需要,外加境外疫情走势和宏观环境能否按期好转尚难定论,所以在目前铁矿石高位情况下,建议应谨慎为主,不易过分追涨。近月重点关注基差,远月关注全球经济和生产需求恢复情况,尤其是接下来钢材价格的走势对铁矿价格有很大影响。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北京12月9日讯 国家统计局今日公布2020年11月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和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2020年11月,全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下降0.5%。其中,城市下降0.4%,农村下降0.8%;食品价格下降2.0%,非食品价格下降0.1%;消费品价格下降1.0%,服务价格上涨0.3%。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的核心CPI同比上涨0.5%。1—11月,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比去年同期上涨2.7%。 2020年11月,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下降1.5%,环比上涨0.5%;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同比下降1.6%,环比上涨0.7%。1―11月平均,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比去年同期下降2.0%,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下降2.5%。
如果我们一直以忧虑的心态去投资,就会对很多信息进行偏负面的解读。本周三A股出人意料地尾盘大跌,导火索竟然是一组罕见的CPI数据。 今年11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下降0.5%,这是11年来CPI首次出现负增长。究其原因,主要是猪肉价格出现了比较大的回落。于是,市场出现了一种比较悲观的预期,那就是中国经济会不会出现通缩。从经典的经济学分析,适度增长的CPI对经济增长有正向刺激作用,因为CPI适度上涨表明产品价格处于温和上涨中,也表明企业利润率维持在一个正常的水平。这也是欧美国家将CPI数据当作衡量经济是否健康增长的一个重要指标。 中国的CPI受猪肉价格影响较大,由于前期基数比较高,目前猪肉价格从高位稍微有所回落,对CPI的影响就立刻显现了出来。但是猪肉价格会持续下跌吗?目前市场上的猪肉价格已经有所回稳,而随着元旦春节的临近,由于需求的增加,猪肉价格维持高位也不是没可能。 CPI只是反映中国经济增长的一个指标,并不能全面代表中国经济的运行轨迹。从环比看,11月的PPI(工业产品出厂价格)就由上月持平转为上涨0.5%。其中,生产资料价格上涨0.7%,涨幅比上月扩大0.6个百分点;生活资料价格由上月下降0.1%转为上涨0.1%。40个工业大类中,价格上涨的有24个,比上月增加12个,上涨面达六成。这组数据说明制造业的情况还是比较好的。 此前市场人士大多预期激进的货币政策可能退出,就是因为经济增长比较好,但是当CPI数据突然出现负值时,这个问题就比较复杂了。因为CPI数据和利率有非常密切的关系,CPI数据高,存款利率上调的欲望就比较高,因为长期负利率将使居民存款意愿下降。但目前CPI出现了负值,则银行上调存款利率的欲望就不那么强了。如果利率不上调,那么广义上的宽松货币政策依旧会延续,这对资本市场反而是一个利好。 所以对于数据的解读用什么样的心态非常重要。用悲观的心态,我们看到的都是负面的消息;用乐观的心态,我们就能看到“危”中的“机”。美国的经济数据非常糟糕,但它的股市却持续高涨,这是为什么?因为投资者看到的是时刻会出现拐点,都是乐观的预期。回到A股,我们也应该用乐观的心态去解读数据,不要老是自己吓自己。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北京12月9日讯 国家统计局今天发布了2020年11月份全国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和PPI(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数据。对此,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高级统计师董莉娟进行了解读。 一、CPI环比和同比均下降 11月份,随着各地区各部门持续推进“六稳”“六保”工作,猪肉等重要民生商品价格继续回落。从环比看,CPI下降0.6%。其中,食品价格下降2.4%,影响CPI下降约0.53个百分点。食品中,随着生猪生产不断恢复,猪肉价格继续下降6.5%,降幅收窄0.5个百分点;鲜菜和鸡蛋供应充足,价格分别下降5.7%和1.6%。非食品价格由上月上涨0.1%转为下降0.1%,影响CPI下降约0.09个百分点。非食品中,旅游淡季出行减少,飞机票、旅游和宾馆住宿价格分别下降15.6%、4.4%和3.4%;冬装新品上市,服装价格上涨0.4%。 从同比看,受去年同期对比基数较高影响,CPI下降0.5%。其中,食品价格由上月上涨2.2%转为下降2.0%,影响CPI下降约0.44个百分点,是带动CPI由涨转降的主要原因。食品中,猪肉价格下降12.5%,降幅比上月扩大9.7个百分点,影响CPI下降约0.60个百分点;鸡蛋、鸡肉和鸭肉价格分别下降19.1%、17.8%和10.8%,降幅均有扩大;鲜菜价格上涨8.6%,涨幅回落8.1个百分点;鲜果价格上涨3.6%,涨幅扩大3.2个百分点。非食品价格由上月持平转为下降0.1%,影响CPI下降约0.06个百分点。非食品中,交通和通信价格下降3.9%,其中汽油和柴油价格分别下降17.9%和19.6%;医疗保健价格上涨1.5%;教育文化和娱乐价格上涨1.0%。 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的核心CPI继续保持稳定,同比上涨0.5%,涨幅已连续5个月相同。据测算,在11月份0.5%的同比降幅中,去年价格变动的翘尾影响约为0,新涨价影响约为-0.5个百分点。 二、PPI环比由平转涨,同比降幅有所收窄 11月份,工业生产稳定恢复,市场需求持续回暖,工业品价格继续回升。从环比看,PPI由上月持平转为上涨0.5%。其中,生产资料价格上涨0.7%,涨幅比上月扩大0.6个百分点;生活资料价格由上月下降0.1%转为上涨0.1%。调查的40个工业行业大类中,价格上涨的有24个,比上月增加12个,上涨面达六成。受国际原油价格上涨等因素影响,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价格上涨2.2%,化学纤维制造业价格上涨1.9%,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价格上涨1.7%,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价格上涨0.9%。供暖需求季节性增加,燃气生产和供应业、煤炭开采和洗选业价格分别上涨2.8%和2.2%。金属相关行业价格由降转涨,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价格上涨1.5%,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价格上涨1.1%。此外,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造纸和纸制品业、纺织业价格分别上涨0.7%、0.5%和0.5%,涨幅均有所扩大。 从同比看,PPI下降1.5%,降幅比上月收窄0.6个百分点。其中,生产资料价格下降1.8%,降幅收窄0.9个百分点;生活资料价格下降0.8%,降幅扩大0.3个百分点。主要行业中,价格涨幅扩大的有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上涨4.1%,扩大1.2个百分点;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上涨2.0%,扩大1.7个百分点。价格降幅收窄的有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下降29.8%,收窄0.6个百分点;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下降16.3%,收窄2.2个百分点;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下降3.0%,收窄3.0个百分点;煤炭开采和洗选业,下降2.9%,收窄2.6个百分点。 据测算,在11月份1.5%的同比降幅中,去年价格变动的翘尾影响约为0,新涨价影响约为-1.5个百分点。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北京12月9日讯 今日,国家统计局发布2020年11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数据。2020年11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下降0.5%。其中,城市下降0.4%,农村下降0.8%;食品价格下降2.0%,非食品价格下降0.1%;消费品价格下降1.0%,服务价格上涨0.3%。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的核心CPI同比上涨0.5%。1—11月,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比去年同期上涨2.7%。 11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环比下降0.6%。其中,城市下降0.6%,农村下降0.6%;食品价格下降2.4%,非食品价格下降0.1%;消费品价格下降0.8%,服务价格下降0.4%。 一、各类商品及服务价格同比变动情况 11月份,食品烟酒类价格同比下降0.7%,影响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下降约0.24个百分点。食品中,蛋类价格下降17.1%,影响CPI下降约0.11个百分点;畜肉类价格下降7.3%,影响CPI下降约0.53个百分点,其中猪肉价格下降12.5%,影响CPI下降约0.60个百分点;鲜菜价格上涨8.6%,影响CPI上涨约0.20个百分点;鲜果价格上涨3.6%,影响CPI上涨约0.06个百分点;水产品价格上涨1.0%,影响CPI上涨约0.02个百分点。 其他七大类价格三涨一平三降。其中,其他用品和服务、医疗保健、教育文化和娱乐价格分别上涨2.5%、1.5%和1.0%;生活用品及服务价格持平;交通和通信、居住、衣着价格分别下降3.9%、0.6%和0.3%。 二、各类商品及服务价格环比变动情况 11月份,食品烟酒类价格环比下降1.6%,影响CPI下降约0.52个百分点。食品中,鲜菜价格下降5.7%,影响CPI下降约0.15个百分点;畜肉类价格下降4.7%,影响CPI下降约0.33个百分点,其中猪肉价格下降6.5%,影响CPI下降约0.29个百分点;水产品价格下降1.9%,影响CPI下降约0.03个百分点;蛋类价格下降1.4%,影响CPI下降约0.01个百分点。 其他七大类价格环比一涨三平三降。其中,衣着价格上涨0.3%;居住、生活用品及服务、医疗保健价格均持平;教育文化和娱乐、其他用品和服务、交通和通信价格分别下降0.8%、0.6%和0.3%。 2020年11月份居民消费价格主要数据 环比涨跌幅 (%) 同比涨跌幅 (%) 1—11月 同比涨跌幅(%) 居民消费价格 -0.6 -0.5 2.7 其中:城市 -0.6 -0.4 2.5 农村 -0.6 -0.8 3.3 其中:食品 -2.4 -2.0 11.5 非食品 -0.1 -0.1 0.4 其中:消费品 -0.8 -1.0 3.9 服务 -0.4 0.3 0.6 其中:不包括食品和能源 -0.1 0.5 0.9 其中:不包括鲜菜和鲜果 -0.5 -0.8 2.9 按类别分 一、食品烟酒 -1.6 -0.7 9.0 粮 食 0.1 1.4 1.2 食 用 油 0.2 3.1 5.4 鲜 菜 -5.7 8.6 7.2 畜 肉 类 -4.7 -7.3 43.1 其中:猪 肉 -6.5 -12.5 56.7 牛 肉 0.1 4.2 15.4 羊 肉 0.0 2.2 8.9 水 产 品 -1.9 1.0 3.1 蛋 类 -1.4 -17.1 -9.3 奶 类 0.5 1.5 1.0 鲜 果 0.0 3.6 -12.4 烟 草 0.1 0.7 0.8 酒 类 0.3 1.4 2.2 二、衣着 0.3 -0.3 -0.2 服 装 0.4 -0.3 -0.1 衣着加工服务费 0.1 1.6 2.2 鞋 类 0.2 -0.5 -0.8 三、居住 0.0 -0.6 -0.4 租赁房房租 -0.2 -0.9 -0.5 水电燃料 0.3 -0.9 -0.7 四、生活用品及服务 0.0 0.0 0.0 家用器具 -0.2 -1.6 -1.8 家庭服务 0.1 2.5 2.7 五、交通和通信 -0.3 -3.9 -3.5 交通工具 0.1 -2.2 -2.2 交通工具用燃料 -0.3 -17.6 -13.8 交通工具使用和维修 0.2 1.2 1.4 通信工具 1.1 0.0 -2.1 通信服务 0.0 -0.1 -0.4 邮递服务 -0.1 -0.6 -0.6 六、教育文化和娱乐 -0.8 1.0 1.3 教育服务 0.0 1.9 2.2 旅 游 -4.4 0.0 1.3 七、医疗保健 0.0 1.5 1.9 中 药 0.2 2.1 2.5 西 药 0.0 -0.9 0.6 医疗服务 0.0 2.2 2.4 八、其他用品和服务 -0.6 2.5 4.5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北京12月9日讯 今日,国家统计局发布2020年11月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数据。2020年11月份,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下降1.5%,环比上涨0.5%;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同比下降1.6%,环比上涨0.7%。1―11月平均,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比去年同期下降2.0%,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下降2.5%。 一、工业生产者价格同比变动情况 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中,生产资料价格下降1.8%,降幅比上月收窄0.9个百分点,影响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总水平下降约1.34个百分点。其中,采掘工业价格下降3.6%,原材料工业价格下降4.2%,加工工业价格下降0.8%。生活资料价格下降0.8%,降幅比上月扩大0.3个百分点,影响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总水平下降约0.20个百分点。其中,食品价格上涨0.1%,衣着和耐用消费品价格均下降1.8%,一般日用品价格下降0.5%。 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中,有色金属材料及电线类价格上涨4.0%,黑色金属材料类价格上涨3.5%;燃料动力类价格下降8.4%,化工原料类价格下降4.6%。 二、工业生产者价格环比变动情况 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中,生产资料价格上涨0.7%,涨幅比上月扩大0.6个百分点,影响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总水平上涨约0.50个百分点。其中,采掘工业价格上涨0.8%,原材料工业价格上涨1.5%,加工工业价格上涨0.4%。生活资料价格由上月下降0.1%转为上涨0.1%,影响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总水平上涨约0.02个百分点。其中,食品价格上涨0.3%,衣着和一般日用品价格均持平,耐用消费品价格下降0.2%。 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中,化工原料类价格上涨1.7%,燃料动力类价格上涨1.2%,有色金属材料及电线类价格上涨0.8%,黑色金属材料类价格上涨0.3%。 2020年11月工业生产者价格主要数据 环比涨跌幅 (%) 同比涨跌幅(%) 1-11月 同比涨跌幅(%) 一、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 0.5 -1.5 -2.0 生产资料 0.7 -1.8 -2.9 采掘 0.8 -3.6 -5.7 原材料 1.5 -4.2 -5.9 加工 0.4 -0.8 -1.4 生活资料 0.1 -0.8 0.5 食品 0.3 0.1 3.1 衣着 0.0 -1.8 -1.0 一般日用品 0.0 -0.5 -0.3 耐用消费品 -0.2 -1.8 -1.8 二、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 0.7 -1.6 -2.5 燃料、动力类 1.2 -8.4 -8.6 黑色金属材料类 0.3 3.5 0.0 有色金属材料及电线类 0.8 4.0 -0.9 化工原料类 1.7 -4.6 -7.7 木材及纸浆类 0.2 -0.7 -2.0 建筑材料及非金属类 1.1 -0.8 0.6 其它工业原材料及半成品类 0.3 0.0 -0.1 农副产品类 0.7 1.7 5.5 纺织原料类 0.6 -2.1 -3.4 三、主要行业出厂价格 煤炭开采和洗选业 2.2 -2.9 -6.0 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 0.9 -29.8 -27.4 黑色金属矿采选业 0.0 12.5 6.0 有色金属矿采选业 -0.4 6.9 4.5 非金属矿采选业 0.3 1.6 1.4 农副食品加工业 0.8 0.8 5.1 食品制造业 0.4 0.6 0.6 酒、饮料及精制茶制造业 0.3 0.7 0.6 烟草制品业 0.0 0.8 1.4 纺织业 0.5 -4.7 -4.8 纺织服装、服饰业 0.0 -1.6 -1.1 木材加工和木、竹、藤、棕、草制品业 0.0 -1.1 -0.7 造纸和纸制品业 0.5 -1.3 -3.0 印刷和记录媒介复制业 -0.3 -2.1 -1.2 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 1.7 -16.3 -14.5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2.2 -3.0 -6.4 医药制造业 0.1 0.5 0.7 化学纤维制造业 1.9 -10.4 -14.0 橡胶和塑料制品业 0.3 -1.9 -2.0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 0.7 -2.5 -1.5 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 1.5 2.0 -2.7 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 1.1 4.1 0.1 金属制品业 0.1 -0.1 -0.1 通用设备制造业 0.0 -0.7 -0.3 汽车制造业 -0.1 -0.4 -0.4 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 0.2 -0.1 0.5 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0.4 -1.9 -1.4 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 0.3 -1.8 -1.9 燃气生产和供应业 2.8 -3.9 -4.5 水的生产和供应业 0.0 -0.2 0.1
国家统计局今日公布2020年11月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和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2020年11月,全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下降0.5%。其中,城市下降0.4%,农村下降0.8%;食品价格下降2.0%,非食品价格下降0.1%;消费品价格下降1.0%,服务价格上涨0.3%。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的核心CPI同比上涨0.5%。1—11月,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比去年同期上涨2.7%。2020年11月,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下降1.5%,环比上涨0.5%。 专题地址:http://finance.ce.cn/sub/2020/cpi11/index.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