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6日,宁夏固原市最后一个贫困县――西吉县脱贫出列。 走进西吉县偏城乡涵江村,光伏路灯整齐排列,村部医务室、警务室、服务室、文化室等一应俱全。谁能想到,3年前,这里是西吉县最偏僻破败的贫困村。 “涵江村原名烂泥沟村,是3条沟夹着形成的小山村,一下雨就涝,不下雨就旱,一亩地产麦子不到300斤。2016年,全村人均收入只有2800元,村集体收入为零,全村316户中有近200户人外出务工。”偏城乡党委书记马绍瑞介绍说。 2017年3月,驻村第一书记秦振邦来到涵江村,带领大家一起攻坚。“村里贫困有两个重要因素:一是没有支柱产业,二是大家对脱贫没有信心。我带领村两委班子认真分析村情后,提出了‘强组织亮新村、金融扶持兴产业’的脱贫攻坚新思路,制定了‘1551’一揽子发展计划,将肉牛养殖作为发展主业。”秦振邦告诉记者。 方向定了,但村里连自来水、网络和广播电视等基础设施都不具备,怎么办?秦振邦申请了闽宁协作扶贫项目资金并整合其他资金130多万元,改造了村部,硬化了道路,建设了电信基站、电商平台等,奠定了全村发展基础。 产业思路定了,但大家没钱买牛。情急之下,秦振邦请求西吉县金融机构将烂泥沟村作为“金融扶贫试验田”,特事特办。一周之内,拿到贷款450万元,引进了金融活水,破解了最大发展难题。 随着肉牛养殖效益越来越好,政府补贴力度又大,全村养牛局面终于打开了。“一人一头牛,生活不用愁。一人两头牛,生活乐悠悠。”到2017年底,全村养牛规模达到600多头,人均收入4000多元。 2018年1月,为感谢福建莆田市涵江区对烂泥沟村的对口帮扶,烂泥沟村更名为“涵江村”,翻开了崭新一页。随后,全村开展移风易俗活动,树立脱贫典型,建设文明村风,增强大家继续发展的内生动力。 一年打基础,两年扩增量,三年见效益。涵江村肉牛饲养量由2016年的88头发展到2019年的800余头。 “要不是养牛,我过不上现在的好日子。”39岁的村民马智才告诉记者,2017年8月,他贷款5万元买了5头基础母牛,生产生活由此日渐好转。今年,他又贷款49万元,盖起了砖瓦房及新型牛舍,共计养殖78头牛,每年卖牛纯利润超过10万元,顺利走上致富路。 一业兴,百业旺。肉牛养殖业发展起来了,其他产业也跟进发展。为将肉牛养殖业做大做强,涵江村优化产业结构,大幅削减马铃薯、小麦等种植面积。目前,全村5200多亩地80%种饲草,其中菊芋种植面积320亩;养羊1200余只,鸡出栏2万余只。新建的光伏电站可为村集体每年增收20万元,扶贫工厂也已生产运营。 收入高了,生活好了,精神有了,村里美了。短短3年,涵江村一跃成为固原市脱贫出列先进村、民风建设先进村。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我们将不断提高农民收入,努力实现共同富裕目标。”偏城乡乡长陈志伟说。(经济日报记者 拓兆兵)
【人物】村民王昭权 【故事】王昭权是贵州省铜仁市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沙子坡镇四坳村村民,自幼患小儿麻痹症,无法像普通人一样站立和行走。他克服身体障碍,手脚并用养牛,实现年收入2万元以上。2018年1月,他牵头成立村里第一个养殖专业合作社,发动乡邻共同行动,把肉牛养殖向周边村寨辐射推广。经过努力,全镇养牛专业户达776户,肉牛存栏2185头,增收效果显著。王昭权凭借坚韧不拔的毅力、主动脱贫的意志和助人脱贫的义举,书写了感动人心、催人奋进的脱贫致富传奇。前不久,他荣获2020年全国脱贫攻坚奋进奖。 【点评】 因病不能站立行走,王昭权只能靠双手和右脚支撑爬行。不仅要克服身体不便,而且要翻越贫困大山,他付出了比普通人更多的艰辛,也锤炼了比常人更坚毅的品格。他常说,“我的身体残疾是无法改变的,我相信只要通过努力,就能改变自己的生活!” 永不服输、自立自强,是王昭权面对困难时的态度。小时候上学,他为了减轻家里负担,不让哥哥们背,而是自己爬着去、爬着回,无论多苦都坚持;后来想致富,慢慢找到养牛的路子,自己割草喂牛,有空时就学习国家政策、研究养牛技术。功夫不负有心人,王昭权抓住脱贫攻坚机遇,养牛规模不断扩大,逐渐脱贫摘帽。身体的不幸,没有击垮他,反而让他更加强大。他把改变生活、改变自己、改变命运的那股子劲儿,倾注于致富奔小康事业中,最终结出了甘甜的果实。 王昭权的脱贫故事,记录着自己的拼搏历程,也激励着他人奋勇前行。近年来,王昭权多次为当地干部群众上战贫励志课。在印江县,365个村(居)巡回展播了他养牛脱贫的事迹。事实证明,战胜贫困,需要有榜样的力量,更需要把这份力量转化为具体而微的实际行动。无数像王昭权这样不畏难、不惧苦的干部群众,激发了更多“我要富”的动力,为人们脱贫攻坚、致富发展鼓足了信心。当然,在这个过程中,还有很多立下愚公志的扶贫干部,走田埂、爬陡坡,以无私奉献、无惧牺牲的担当,和群众一起,汇聚起百川成海的战贫力量。 当地干部认为王昭权是“爬着谋生的牛倌,顶天立地的汉子”。的确,决胜全面小康、决战脱贫攻坚,不只是物质的角力,更是精神的对垒。王昭权也说,“不等不靠,力尽所能,没有跨不过去的坎”。只要坚韧不拔、自强不息、不屈不挠,相信奋斗、选择奋斗、依靠奋斗,我们就一定能凭借自己的双手改变命运、创造美好,也一定能够书写新的更大奇迹。 《 人民日报 》( 2020年12月21日 05 版)
西吉县曾是西海固地区最贫瘠的县区之一,全县共有贫困村238个,占宁夏回族自治区贫困村总数的五分之一,全县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5.5万人,占固原全市的近40%。可以说这里集中了宁夏、固原最难的扶贫问题以及最艰巨的脱贫任务。因此,西吉的脱贫需要超常规的手段,需要全方位的帮扶。 “助力贫困地区脱贫攻坚是中央的部署要求,更是国企的责任和担当所在,也是企业发展的重要机遇。”水发浩海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王文涛日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如是说,而发展产业是实现贫困人口稳定脱贫的主要途径和长久之策。 据了解,水发浩海集团有限公司是山东省属国有独资企业水发集团有限公司实施现代农业投资的一级权属公司。公司围绕“现代农业、水务环境、能源环保”三大核心板块,频频向着贫困地区“逆行”,以产业发展带动当地贫困群众脱贫增收和致富奔小康,实现了企业发展和脱贫攻坚的协同推进。 一手兴产业,一手促就业 “过去咱家每年就挣几千块钱,现在一年顶过去全家干好几年。”冬日暖阳下,说起最近几年家里的变化,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西吉县将台堡镇牟荣村村民杨娟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家里有七八亩地,以前种土豆和玉米,全看天吃饭。把耕地流转给水发浩海后,一年收入4800元;我自己进到西吉现代农业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示范产业园当起了农技工人,每天收入80元。仅这两项收入,一年就有3万元左右。一家人不仅走出了贫困,还过上了相对宽裕的生活。” “自从有了水发浩海,我们农民就有了打工的地方,给了我们很多无形的帮助。”今年52岁的将台堡镇包庄村村民陈占军说,“我家里六口人,以前都是靠务农养家,如今却不同了,我们夫妻二人在梨树山上工作,收入比以前好多了!” 据了解,在当地像杨娟、陈占军一样的村民还有200多位。他们之所以能在家门口就业,离不开水发浩海集团有限公司在当地的耕耘。 “位于宁夏自治区西吉县将台堡镇的水发浩海一二三产业融合示范园项目,计划总投资4.18亿元,目前已完成投资2.68亿元,主要建设现代农业高科技示范产业园、有机梨园基地和蔬菜深加工基地。”王文涛介绍道。 2019年开工建设的“西吉现代农业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示范产业园”是宁夏最大的农业产业园,占地1800亩,有智能温室、新材料节能日光温室、寿光第九代大跨度日光温室及大型拱棚共276座。产业园如今已经成为这条大山沟里改变当地群众生活的“金凤凰”,被称为宁夏扶贫东西部协作鲁宁样本。 今年已经57岁的将台堡镇牟荣村村民马鹏禄,家里有三口人,妻子患病在身,常年无法劳作。“之前家里的全部经济来源就是靠我一个人种地,一年到头也赚不了几个钱。梨树山项目启动后,我就把自家地全部流转出去,现在在梨树山上工作,一切都好起来了……” 马鹏禄所说的梨树山项目,正是在牟荣村梯田上水发浩海投资1.4亿元建起的万亩梨树产业示范项目。“一期6000亩黄蜜冠有机梨2020年已经挂果,今年就会有收成。”水发浩海西吉项目负责人杨俊炜说,“当地海拔高,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结出的果子特别甜,口感非常好。” 升级现代农业挖穷根 山东的黄蜜冠虽然适应干旱气候,但是西吉的倒春寒对果子存活是个巨大考验。水发浩海邀请山东农业大学和宁夏大学的专家团队联合攻关,延迟果树的挂果,基本解决了这个难题。“等明年梨子收获了,我们就向当地百姓推广树苗和种植技术,用经济林置换生态林,梨树下再套种黄花菜。”梨树产业项目负责人老陈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这对当地生态保护和农民增收、企业创收都是一件大好事,三方共赢。” 马铃薯产业近年来成为西吉农民脱贫致富的“钱袋子”。截至2019年底,西吉县已建成种薯繁育基地11.29万亩,种植马铃薯85万亩。然而,2020年初受疫情影响,外销受阻,全县43万吨马铃薯沉睡窖中。 为全力支持西吉县发展壮大特色优势产业,确保西吉县2020年如期实现脱贫摘帽,水发浩海于2020年底开始投产的马铃薯产业园,通过搭建公司渠道资源,解决了外销受阻带来的马铃薯销售难题。据悉,该项目计划总投资5亿元,除了建设中的马铃薯产业园,还计划建设一个马铃薯脱毒种薯繁育中心,配套一个马铃薯产业研究院,以及一个马铃薯加工厂。 除此之外,水发浩海还在西吉战略性规划培育马铃薯繁育原种能力6000万吨,示范推广马铃薯高淀粉专用加工型品种20万亩,年生产马铃薯原种2000万粒,生产可供加工优质商品薯30万吨。项目投产后,预计年产值可达12亿元,新增就业岗位450个。此举将大大促进西吉县马铃薯产业优化升级。 为全力支持西吉县发展壮大特色优势产业,截至目前,水发浩海投资建设的蔬菜深加工基地占地面积192亩,新建蔬菜深加工厂1座,冷链物流集配中心1座,建设预冷库、恒温库、速冻库、锅炉房及垃圾回收间、制冷机房污水处理车间等1.3万平方米,蔬菜加工车间2.8万平方米。同时,还安装了速冻脱水蔬菜、浓缩果汁、梨罐头、杏仁粉等生产线5条,购置了国内外最先进的技术和设备。 从卖土豆到卖红军粉,从种芹菜到生产芹菜汁,如今,西吉正在改变“土里刨食”的农业产业发展路径,摆脱从种养环节入手的传统模式,转而从加工端、市场端发力,用工业化理念谋划农业,把农业的出路放在与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的“接二连三”上,进而把贫困人口附着在产业链条上助力脱贫。 产业兴旺稳脱贫 2020年11月16日,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宣布,西吉县退出贫困县序列。随后的11月23日国务院扶贫办确定的全国832个国家级贫困县全部脱贫摘帽,全国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已经完成。 “脱贫攻坚取得胜利后,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这是‘三农’工作重心的历史性转移。”在2020年12月28日至29日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无疑,要保障贫困群众、贫困地区生活水平、经济收入不降,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必然要在保障产业长久性、持续性、竞争力等方面下功夫,切实推动产业优化整合、升级改造。 “除了西吉的马铃薯产业,包括西吉的牛羊肉产业,我们都有项目,整个项目投资18亿元。项目建成后,西吉县将具备农产品深加工能力,打破制约西吉发展的瓶颈。”王文涛说。 2020年11月17日,水发浩海(吴忠)肉类加工有限公司生态扶贫项目在宁夏吴忠市红寺堡区举行。投产后的公司集饲料加工、饲草种植、5000头标准化肉牛示范养殖场、肉牛屠宰、加工、冷链物流于一体。拥有年屠宰10万头肉牛生产线,生产加工冷鲜、热鲜牛肉及特色肉制品。实现了从养牛养羊到“种、养、产、加、销”全程生态循环产业。 此外,水发浩海集团还与海底捞、西贝、新天地、京东等知名供应链企业深度合作,把红寺堡打造成西北区域肉类、果蔬的集采中心。 而水发浩海开发的宁夏吴忠市红寺堡区黄花菜产业园项目围绕黄花菜“产、加、销”和“基地+农户+企业”的全产业链进行规划,针对产业链条薄弱环节设计项目建设内容,着力解决当地黄花菜产业化发展中的“瓶颈”问题。旨在带动红寺堡区黄花菜产业增产增效,促进农民,特别是贫困户增收,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效和乡村振兴建设作出贡献。 “巩固脱贫成效需要加强产业发展,这既是增强贫困地区造血能力的重要手段,也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王文涛总结道,而如何参与乡村振兴,如何有效推进可持续发展,则是当下企业仍需思考的事情。
武陵山脉,莽莽苍苍。在湖南西北角的大山褶皱里,藏着一个个风情独特的土家苗寨,她们拥有一个共同的文化符号和地理标识――湘西。 地处武陵山片区的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有美得让人心醉的山水,也曾有令人揪心的贫穷:到2013年底,湘西州8县市中有7个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1个省扶贫开发重点县,65.78万贫困人口大多分布在偏远闭塞、环境相对恶劣的中高海拔地区。 湖南省委、湘西州委积极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的精准扶贫路子,因地因人因事定制帮扶政策措施,发展生产脱贫工程、乡村旅游脱贫工程、转移就业脱贫工程等“十项工程”,做大特色产业、做活乡村旅游,最终取得了脱贫攻坚胜利。全州所有贫困县摘帽、所有贫困村退出,贫困发生率由31.93%下降至0.65%,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12年的4229元增加到2019年的10046元,年均增长11.5%。 记者走进凤凰县廖家桥镇菖蒲塘村,只见条条水泥路环村入户,栋栋小洋楼错落有致,柚子园中果农们正忙着采摘装篮。“我们靠山吃山,种植水果,一步步发展起来了。”69岁的王安全说。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为了摘掉菖蒲塘村的“穷帽子”,王安全等党员干部带头走出去,到外地学技术、引新品,在凤凰县率先发展水果产业:1982年种西瓜,1985年种蜜柚,1988年种?柑,1995年种猕猴桃……如今,村里水果越种越多,品种越做越优,市场越来越大,百姓生活越过越好。王安全告诉记者,目前,全村特色水果种植面积4854亩,年产值2656.4万元,是远近闻名的水果种植大村和优质水果引种、示范、推广、服务基地,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13年的6121元增至2019年的18609元。 产业一子落,发展全盘活。菖蒲塘村只是湘西州通过发展产业实现可持续脱贫的缩影。2013年以来,湘西州发挥绿色、生态、有机、富硒等独特优势,培育区域当家产业,壮大区域主导产业,为精准脱贫、稳定致富提供硬核支撑。目前全州茶叶、油茶、烟叶、柑橘、猕猴桃、蔬菜、中药材和特色养殖8大特色农业基地达450万亩。 茶叶是湘西的土特产。2015年至2019年,全州茶叶种植面积从27.45万亩发展到48.7万亩,年总产量从3000多吨到11600余吨,年产值从5.74亿元到24.19亿元,12.2万贫困群众因茶脱贫增收。常年云雾缭绕、雨水充沛的保靖县是革命老区、深度贫困县,该县吕洞山高寒片区将黄金茶作为脱贫致富的主力产业,目前茶叶种植面积10万亩,茶业综合产值达8亿元,带动1.5万余名贫困人口增收脱贫。 湘西不仅有吸引人的特产,更有打动人的山水美景。在精准脱贫攻坚战中,湘西州推动旅游与农业、文化等深度融合,推进“土家探源”和“神秘苗乡”2条生态文化村镇游精品线以及300个特色村寨保护开发,实现了村寨变景点、村民变股民等转变,打造一批乡村游“网红地”,10.2万人因此脱贫。2019年,全州乡村旅游接待游客1503.74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56.06亿元。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时代新生活、新征程新奋斗的起点。”湖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湘西州委书记叶红专表示,湘西州将不断巩固提升脱贫攻坚成果,让高质量脱贫、高效能治理成为当地新名片。(经济日报记者 刘 麟 谢 瑶)
近日,广西柳州市政府对外发布称,袋装柳州螺蛳粉产销突破百亿元,达到105.6亿元,较去年增长68.80%,提前2年完成袋装柳州螺蛳粉销售收入破百亿元目标。 一个原本只出现于街头小巷的地方小吃,因包装及生产工艺创新,华丽转身为袋装速食网红产品。在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下,袋装螺蛳粉历时6年实现了产值破百亿元的跨越,给人带来很多思考与启示。 作为一款深度融合一、二、三产业的产品,袋装螺蛳粉产业全程参与了柳州市的脱贫攻坚,并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过程中实现了产业发展和带动脱贫的双赢。为满足螺蛳粉生产企业对原材料的需求,柳州市在各县区因地制宜打造了一批田螺、豆角、木耳、酸笋、大米等螺蛳粉原材料生产基地,不断延长相关产业链,形成了“螺蛳粉+”产业链,在满足生产需求的同时,有力助推了广大农民实现稳定脱贫增收。 当前,我们如期完成了新时代脱贫攻坚目标任务,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消除了绝对贫困和区域性整体贫困。下一步,我们面临着巩固脱贫成果的艰巨任务,需实现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有机衔接。产业是乡村发展的短板,也是乡村振兴的重要突破口。像螺蛳粉这样的产品,连接着一、二、三产业,也连接着农村千家万户,带动作用强,使得农民在家门口就能就业,享受工业化、城镇化及农业产业化带来的红利。螺蛳粉产业的发展,还有一层重要意义――为农村留住了田园、乡愁,留住了实现乡村振兴的力量。 因此,乡村振兴需要更多像柳州螺蛳粉那样的网红产品。各地不妨参照有关做法,挖掘本地有特色有竞争力的产品,通过工艺创新使产品走出深山、走出乡土,成为走向全国、全世界的网红产品。同时,应重视延长产业链,促进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为乡村振兴引入源源不断的源头活水。(童 政)
武陵山脉,莽莽苍苍。在湖南西北角的大山褶皱里,藏着一个个风情独特的土家苗寨,她们拥有一个共同的文化符号和地理标识——湘西。 地处武陵山片区的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有美得让人心醉的山水,也曾有令人揪心的贫穷:到2013年底,湘西州8县市中有7个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1个省扶贫开发重点县,65.78万贫困人口大多分布在偏远闭塞、环境相对恶劣的中高海拔地区。 湖南省委、湘西州委积极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的精准扶贫路子,因地因人因事定制帮扶政策措施,发展生产脱贫工程、乡村旅游脱贫工程、转移就业脱贫工程等“十项工程”,做大特色产业、做活乡村旅游,最终取得了脱贫攻坚胜利。全州所有贫困县摘帽、所有贫困村退出,贫困发生率由31.93%下降至0.65%,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12年的4229元增加到2019年的10046元,年均增长11.5%。 记者走进凤凰县廖家桥镇菖蒲塘村,只见条条水泥路环村入户,栋栋小洋楼错落有致,柚子园中果农们正忙着采摘装篮。“我们靠山吃山,种植水果,一步步发展起来了。”69岁的王安全说。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为了摘掉菖蒲塘村的“穷帽子”,王安全等党员干部带头走出去,到外地学技术、引新品,在凤凰县率先发展水果产业:1982年种西瓜,1985年种蜜柚,1988年种椪柑,1995年种猕猴桃……如今,村里水果越种越多,品种越做越优,市场越来越大,百姓生活越过越好。王安全告诉记者,目前,全村特色水果种植面积4854亩,年产值2656.4万元,是远近闻名的水果种植大村和优质水果引种、示范、推广、服务基地,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13年的6121元增至2019年的18609元。 产业一子落,发展全盘活。菖蒲塘村只是湘西州通过发展产业实现可持续脱贫的缩影。2013年以来,湘西州发挥绿色、生态、有机、富硒等独特优势,培育区域当家产业,壮大区域主导产业,为精准脱贫、稳定致富提供硬核支撑。目前全州茶叶、油茶、烟叶、柑橘、猕猴桃、蔬菜、中药材和特色养殖8大特色农业基地达450万亩。 茶叶是湘西的土特产。2015年至2019年,全州茶叶种植面积从27.45万亩发展到48.7万亩,年总产量从3000多吨到11600余吨,年产值从5.74亿元到24.19亿元,12.2万贫困群众因茶脱贫增收。常年云雾缭绕、雨水充沛的保靖县是革命老区、深度贫困县,该县吕洞山高寒片区将黄金茶作为脱贫致富的主力产业,目前茶叶种植面积10万亩,茶业综合产值达8亿元,带动1.5万余名贫困人口增收脱贫。 湘西不仅有吸引人的特产,更有打动人的山水美景。在精准脱贫攻坚战中,湘西州推动旅游与农业、文化等深度融合,推进“土家探源”和“神秘苗乡”2条生态文化村镇游精品线以及300个特色村寨保护开发,实现了村寨变景点、村民变股民等转变,打造一批乡村游“网红地”,10.2万人因此脱贫。2019年,全州乡村旅游接待游客1503.74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56.06亿元。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时代新生活、新征程新奋斗的起点。”湖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湘西州委书记叶红专表示,湘西州将不断巩固提升脱贫攻坚成果,让高质量脱贫、高效能治理成为当地新名片。(经济日报记者 刘 麟 谢 瑶)
目前,重庆市14个国家贫困区县、4个市级贫困区县全部脱贫摘帽,区域性整体贫困得到解决;1919个贫困村全部脱贫;动态识别的185.1万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已脱贫182.6万人,贫困发生率由2014年的7.1%降至0.12%。建行重庆市分行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关键时刻,全力以赴冲刺“最后一公里”,咬定目标,添加措施,坚持始终,善作善成。今年以来,建行重庆市分行党委全面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及重庆市扶贫工作决策部署,聚焦“两不愁三保障”,坚持“四摘四不摘”,积极落实总行党委的脱贫攻坚要求,运用新金融和数字化经营手段,持续加大资源投入和模式创新,深入乡村,贴近村民,紧抓痛点,夯实基础,为重庆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新金融动能,作出了突出的贡献。截至目前,建行重庆市分行金融扶贫贷款余额66.5亿元,较年初新增12.2亿元,增幅22.5%,带动帮扶贫困人口5.1万人,定点帮扶建档立卡贫困户331户1158人全部如期脱贫。笃践初心使命尽锐出战第一线建行重庆市分行对脱贫攻坚工作高度负责,在完成脱贫攻坚任务的过程中,检验各级机构领导班子和干部员工的思想素质与能力,看担当、查作为、验效果。尤其是近年来,建行重庆市分行党委将脱贫攻坚作为分行第一线工作,努力发挥新金融行动在脱贫攻坚工作中的作用,尽心竭力,尽锐出战,不达目的不罢休,切实将金融扶贫的重要政治任务落到了实处,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在脱贫攻坚中铸就国有大行鲜红底色。建行重庆市分行党委将完成脱贫攻坚任务作为党委工作不变的重点,“最后一公里”必须不打折扣地跑出高质高效。该行出台“跨越2020”金融精准扶贫行动方案,建立起完善的扶贫周通报、月跟踪、季调度机制,常态化开展党建联学共建活动,扎实推进脱贫攻坚专项监督,促进各项扶贫举措精准直达,目标明晰、责任夯实,资源倾斜、精准实施,有效地将金融国企的优势转化为达成脱贫攻坚计划的利器。从2015年至今,建行重庆市分行累计结对共建贫困村党组织21个,捐赠帮扶资金700万元,帮助贫困村新建、修缮党组织活动场所17个,更新党员教育设施35次。该行先后获得建行总行“年度扶贫工作组织奖”、重庆市银行业“社会责任精准扶贫奖”等荣誉。在精细的布局和完善的管理之下,建行重庆市分行各级机构、全体党员干部闻令而动,深感使命在召唤,把脱贫攻坚作为己任,不遗余力调动金融活水滋润田间地头。——做大消费扶贫。分行抓好“帮助卖”,优选脐橙、苹果、茶油、紫苏油、老鹰茶、牛肉干、红薯粉等特色农产品上线建行“善融商务”电商平台,开辟“善融·重庆扶贫馆”“善融·巴渝馆”特色扶贫专区,截至目前,通过线上扶贫专题、网点欢乐购、直播带货等活动,累计销售扶贫产品3600万元,带动907户、3558名建档立卡贫困户实现脱贫增收;积极倡导“自己买”,把农产品推向建行全系统,通过员工爱心扶贫购、工会提货扶贫、单位采购扶贫等多渠道购买定点扶贫地区扶贫产品1602万元,分行员工全员踊跃参与。——创新产业扶贫。分行联合市供销集团开展网络供应链融资,为24户农产品批发企业、农业生产企业发放贷款5.5亿元。联动建信期货创新“保险+期货”精准扶贫模式,为鸡蛋扶贫产业上保险,惠及150多户蛋鸡养殖大户及贫困户。——深化志智双扶。分行依托乡村中小学、党群服务中心、乡村医疗服务站、“裕农通”服务点、移动学习设备等,持续推进“建行大学·裕农学堂”建设,完成9家学堂挂牌,开展“金智惠民”扶贫培训33期,培训1486人次。持续举办万名学子暑期下乡实践活动,组建校级、院系级等社会实践团队6357支,组织动员17.4万人参与,遍布重庆所有区县,送训下乡、助力扶贫。新金融入农户全域投入脱贫攻坚2020年,建行重庆市分行党委在深入学习、调研和总结的基础上,再次明确目标任务,优化整合全行资源,更进一步将脱贫攻坚与新金融行动紧密结合,推动住房租赁、普惠金融、金融科技“三大战略”全域参与、落实到脱贫攻坚中,打造向全社会开放共享的金融服务脱贫攻坚的制度、渠道体系,创新并丰富产品链,多方面满足需求,使各项工作的触觉伸入到乡村、到田间地头,分行金融助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工作扎实地向夺得全胜的纵深推进。——以住房租赁创新扩大扶贫范围。分行持续深化住房租赁的共享属性,为进城务工的建档立卡贫困户提供服务,帮助进城务工的建卡贫困户解决住房难题。建行“建融家园”房源平台,将长租公寓项目部分房源优先提供给建卡贫困户,并给予租金补贴。通过“建融安居集合资金信托计划”募集资金规模已达200万元,相关投资收益将用于补贴进城的农民工。——以普惠金融创新促进产业扶贫。为实现引流直达和精准滴灌,分行累计创新13项扶贫信贷产品,金融扶贫贷款余额覆盖18个贫困区县达65.5亿元,较年初增幅22.5%,带动51496名贫困人口脱贫增收。特别是今年以来,分行加大乡村特色产业信贷创新支持力度,先后创新推出了“山城助农贷”“巫山脆李贷”等5项产品,目前正在积极推进“金猪贷”等产品创新流程。建立“信贷优惠—产业扶贫—贫困人口脱贫”利益联结机制,鼓励融资企业吸纳贫困人口就业。创新“民工惠”特色产品,保障6.5万名农民工13.5亿元工资及时、足额到位。——以金融科技创新拓宽服务边界。构建“农村普惠金融”网络,打造“裕农通”全场景生态平台,分行累计在全市8000多个行政村布局11300余个“裕农通”普惠金融服务点,并持续拓展服务功能。运用重庆“渝快办”政务平台建设成果,在“建行裕农通”APP上线人社、医保、民政等7大类43个高频民生事项。在“建行裕农通”微信公众号上线免费阅读专区、免费进行新冠肺炎防治咨询、预约挂号和诊前问询等功能。推进与市司法局合作,将“裕农通”业主纳入“法律明白人”培养工程、民主法治村(社区)“三治结合”建设行动,为农民提供法治宣传教育和公共法律服务。“裕农通”有利于积极化解农村市场信息不对称的矛盾,增强了农村市场全场景服务能力。——在全行网点建设并开放“劳动者港湾”,涵盖对综合政务、生活便民、扶贫助贫、科技智能、党建文化、教育培训和特殊群体的服务,向进城务工的农民工群体免费提供手机充电、热饭、上卫生间等日常生活便利,从细微处可以感受到建行新金融的温度。建成长效机制服务民生见匠心建行重庆市分行不仅在脱贫攻坚中“战”出气势,把脱贫攻坚要求融入经营管理的长效机制,更注重在“精准”上下真功夫,保证做足做实做好。在2020年后,建设银行着力建成并运行的一整套新金融制度和办法也将持续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和支持我国扶贫事业、乡村振兴作出贡献。“没想到那么快,真的是太感动了!”当奉节县泽超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马泽超看到手机上建设银行发来提示贷款资金到账的信息时,一下子就放下了对自己资金链的担心。让马泽超高兴起来的贷款,就是建行重庆市分行近期与重庆市供销社电商平台合作,创新推出的涉农融资新产品——“山城助农贷”。该产品的上线,为巴渝乡村特色农业发展跑出“加速度”贡献了新的力量。据了解,此次建行创新推出的“山城助农贷”是围绕供销社电商平台在县域采购特色农产品场景,为当地参与采购的专业合作社、小微企业等发放流动资金贷款的涉农融资产品。该产品使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模式,在兼顾风险控制的同时显著提升了涉农企业的融资效率。泽超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所在的奉节县平安乡地处奉节、巫溪、云阳三县交界处,是重庆市18个深度贫困乡镇之一。当地政府正着力将辣椒种植作为平安乡特色农业,希望发展辣椒产业作为带动当地脱贫致富的重要抓手。但是,以前由于缺少抵押物和缺乏数据支撑等原因,金融机构很难以传统信贷的方式,将贷款发放给“马泽超们”所在的农民专业合作社。也因此,“融资难”成了制约当地传统农业合作社和农业公司发展的一大“瓶颈”。通过金融创新,用“温柔的手术刀”化解痛点难点。建行重庆市分行结合奉节实际,创新推出的“山城助农贷”首选辣椒种植产业做试点,以线上白名单模式为通道,依托供销社提供风险补偿铺底资金、承担全额连带责任保证,同时由重庆供销集团下属“村村旺”电商平台对获贷企业的产品负责销售和仓储物资管理,形成三方责任共担,优势互补,解决了传统信贷业务中此类涉农贷款主体风险缓释措施不足而影响贷款的问题。仅建行奉节支行“山城助农贷”就已成功实现7户授信投放,金额300万元。“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今年,建行重庆市分行从城乡融合共生的视角,依托建设银行强大的金融科技平台,积极帮助畅通城乡之间的内循环,推动工商资本、科技和人才“上山下乡”,吸纳乡村的特色农副产品“进城入市”,搭建城乡对接、双向赋能、互惠共赢平台,助力建设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美丽乡村。分行善融商务电商平台推动特色农副产品“进城入市”,打造重庆市首个区级旅游综合平台“一部手机游武隆”,通过知名主播现场直播推介等活动,吸引全国546.5万人在线“围观”,带动2.3万条热评和16万网友点赞,促进扶贫产品带货千余件。疫情期间,分行还与重庆市金融监管局联合创建了“企业氧舱”,并进一步探索扶贫新模式。据了解,该模式是以监管支持为保障,以金融和非金融工具、政策帮扶为手段,以批量帮助受疫情影响的企业恢复正常经营能力为目的,通过集中政府政策、集中金融资源,集中帮扶受疫情影响的企业实现复工复产。现在,已入舱涉农企业57户,贷款余额10041万元。党旗飘扬之处脱贫攻坚花盛开在巴渝的贫困乡村里,有这样一群来自建行的共产党员,他们俯下身子找出路,吃苦耐劳抓落实,敢啃硬骨头,不断创新推出金融扶持产品和服务,用心用情谋乡村发展,冲锋在脱贫攻坚的第一线。近年来,分行党委主要负责人连续带头深入脱贫攻坚责任现场,党委成员分工协作,坚持工作的高标准,及时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加强对各项工作措施的推进力度。建行重庆市分行领导与部门负责人累计赴扶贫一线调研帮扶超过100次,累计帮扶17个区县、20个贫困村,累计派驻37名扶贫干部。云阳县长兴村就是建行重庆市分行脱贫攻坚工作的一个典型榜样。在这片曾经贫困的土地上,今天已绽放出脱贫攻坚的幸福之花。根据建行重庆市分行党委和当地政府的统一安排,建行云阳支行承担起定点帮扶长兴村的重任。彼时,长兴村建卡贫困户162户576人,基础设施建设滞后,自然灾害较频繁,群众的生活水平较低。建行认真研究了如何帮助该村脱贫攻坚的方案,并选拔云阳支行干部黄世友下村担任扶贫第一书记。以往的长兴村道路崎岖,尘土飞扬,无一寸硬化道路,村民看病要走好几十里路……完善基础设施是帮扶的重点,这也是黄世友到长兴村要落实的“头等大事”。黄世友不负信任,仔细收集长兴村道路、房屋、饮水等基础设施需求,及时形成详细材料,积极向上级反映,他的报告得到了分行党委的高度重视。据统计,建行共向长兴村捐款51余万元及数万元物资,并积极争取政府项目资金2000余万元,全部用于基础设施建设,支持修建畅通村、组级通达公路25.5公里,帮助进行C级、D级危房改造20户,易地扶贫搬迁17户,新建村便民服务大厅1个,新建村卫生室1个,还为60户贫困户安装人畜饮水管道2万米。村民出行更加便捷了,看病更加方便了,饮水更加卫生了。建行实打实的工作,促使长兴村基础设施得到了完善,终于旧貌变新颜。同时,在深入了解村里的真实情况后,黄世友抓住增收这个关键开展工作。刚入村时空白点很多,长兴村没有产业没有技术,要想脱贫,就必须要弄清楚当地适合干什么、群众可以做什么、从哪里入手才能铲除穷根,筑起脱贫的长远基础。村民们常常看到身背水壶、带着干粮的黄世友在看地形、查资料。有一天,见他冒雨走访,村民感动地劝道:“休息一会儿吧,还下着雨呢!”黄世友摆摆手:“马上就要给你们开花椒、柑橘种植技术学习班了,我要先把村里的情况摸清楚,才好跟老师们说得清楚。”因为得到建行重庆市分行的助力,目前长兴村已发展柑橘1500亩、花椒1000亩,带动30余户贫困户户均年增收8000余元,村里有了产业和技术,有了可以持续创收的来源。黄世友的心血浇灌出了一束脱贫攻坚的鲜花,他看着生活越来越好的父老乡亲们,感觉到无比喜悦。建行派遣到贫困乡村的扶贫第一书记们就是这样捧出自己诚挚的心,肩负着组织的重托和群众的希望,在脱贫攻坚的主战场上克难攻坚,与当地人民群众共同奋斗,为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奉献不止,充分发挥着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丰硕的成果。冲锋号嘹响,进军令催征。今年12月2日,建行重庆市分行党委主要负责人再一次来到云阳县长兴村抓脱贫攻坚任务的深度落实。他坚定地表示,责任重于泰山、使命高于一切,要永远坚持人民至上,继续绷紧弦、拉满弓,发扬伟大的脱贫攻坚精神,以更大的决心、更强的举措、更足的干劲、更细的作风,驰而不息地为乡村振兴和扶贫事业提供卓越的金融服务,用坚实的行动交出一份圆满的答卷,做绝对忠诚党和人民的国有金融机构,锻造人民信赖的新时代金融重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