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上亿车主的车险综合改革(下称“车改”)稳步推进。记者昨日获悉,按照银保监会关于车改有关部署,中国保险行业协会(下称保险业协会)启动了商业车险综合示范条款的修订工作,现已形成《商业车险综合示范条款(2020版征求意见稿)》(下称修订版条款),并于近期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作为公开面世的首份车改配套细则,修订版条款全面贯彻落实车改精神,围绕保护消费者权益这一主要目标,详细调研了消费者对车险保障的服务需求,系统梳理了现行条款中容易引发争议的内容,充分借鉴国际市场车险产品特点,在保障被保险人驾驶风险的同时,兼顾其作为交通参与者会面临的意外事故风险,保障内容更加全面。 修订版条款最大的亮点在于理顺了主险和附加险责任。在机动车损失保险现有责任基础上,大幅增加了新的附加险种,如:增加机动车全车盗抢,玻璃单独破碎、自燃、发动机涉水、不计免赔率、无法找到第三方特约等可选条款。同时,还开发了车轮单独损失险、医保外用药责任险等附加险产品,为消费者提供更完善的车险保障服务。 作为车险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一环,修订版条款通过多种方式丰富车险产品。比如,开发了驾乘人员意外险条款,与现有车上人员责任险相互融合,既解决了驾驶人、被保险人自身人身安全保障,又保证了被保险人和驾驶人对于车上人员的赔偿责任;还设计了绝对免赔率特约条款、发动机进水损坏除外特约条款两个减费附加险,给消费者更多的选择权。 针对消费者日常使用车辆场景,修订版条款特别推出增值服务附加险条款,融合车生活产业链条,为消费者提供更多用车保障。比如新增道路救援服务特约条款、车辆安全检测特约条款、代为驾驶服务特约条款、代为送检服务特约条款四个独立特约条款,方便消费者选择。 扩大保障的同时,修订版条款对实践中容易引发理赔争议的免责条款进行了删除,如将“地震及其次生灾害等”剔除免责条款。也就是说,未来,我国车险产品基本覆盖了地震、台风、洪水等主要巨灾风险。此外,修订款条款还取消了机动车事故责任免赔率,让消费者出险时获得更全面充分的理赔,有利于减少理赔纠纷。 业内人士分析,免责条款和免赔率的删除,将让保险公司承担更多的赔偿责任,在让利消费者的同时,保险公司整体赔付率预计将出现一定程度的上升。这与车改“增保、降费”的目标一致。 “一旦车改启动,预期车险赔付成本将上升,要控制业务综合成本,就必须降低手续费等费用成本。”广西一财险公司车商渠道负责人表示。
8月21日,佳沃股份旗下海鲜品牌“佳沃鲜生”正式入驻京东、天猫,开启新经济环境下海鲜零售的新征程。“佳沃鲜生”是佳沃股份旗下的主打中高端海鲜品牌,以“世界资源+中国消费”为品牌策略,旨在为中国消费者提供更加安全、营养和健康的海洋动物蛋白食品。 佳沃股份董秘杨振刚向记者表示:“作为国内唯一拥有三文鱼上游渔场资源的食品企业。佳沃股份深耕产业多年,此次‘佳沃鲜生’品牌首批销售的单品以三文鱼类制品为主,包括两去三文鱼段、轮切三文鱼、儿童三文鱼块等产品。未来‘佳沃鲜生’依托佳沃股份的上游优质资源,陆续打造33个海鲜品类超100个产品,构成佳沃股份海洋产品大家庭。三文鱼与深海鳕鱼、北极甜虾将共同构成我们的拳头产品。” 垂直供应链安全经济两不误 杨振刚向记者介绍情况:“佳沃股份的上游渔场和加工厂拥有行业内等级最高的认证证书,工厂严格按照HACCP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生产,通过了食品行业最为严格的FDA认证。我们的产品在到达消费者手中之前,会经过养殖场、屠宰场、加工厂、中智两国海关、电商及物流系统的层层检验,由此实现全程可追溯,杜绝病毒传播,真正做到从源头到口头保障食品安全,消费者可放心使用。” 佳沃股份已取得的三文鱼产品认证证书(供图:佳沃股份) 佳沃股份送往中国消费市场的智利三文鱼均来自智利南部的12大区麦哲伦区。该区域与南极隔海相望,常年水温保持在3摄氏度至10摄氏度之间,是三文鱼生长的理想区域。该区域产量仅占智利三文鱼总产量的10%,是唯一没有设定养殖上限的区域。目前,佳沃股份采取低密度养殖方式,利用当地的生态及低温环境,稳定推动扩产计划。由于严格执行当地生态养殖政策要求,佳沃股份的智利三文鱼获得了四星BAP认证及ASC认证,并拥有多个无抗生素三文鱼养殖基地。 垂直供应链不仅能保障消费者健康安全,更在多方面拥有优势。杨振刚向记者算了一笔账:“目前,国内进口水产商采取多级分销策略,流通过程中层层加价,抬高供应链的综合运营成本。我们采取的垂直供应链模式可在企业内部采取主动优化策略,精准控制成本,增大利润空间。” 佳沃股份智利三文鱼供应链流程示意图(供图:佳沃股份) 市场复苏三文鱼深加工发力 随着全球多地消费市场复苏,三文鱼价格出现企稳反弹迹象。近日,挪威水产研究机构Fish-Pool-ASA发文表示:“全球主要消费市场陆续复苏,消费者及餐饮行业回归正常。挪威出口三文鱼已出现触底反弹,预计鱼价回归价格中枢为时不远。” 在经历了短暂的三文鱼风波之后,中国消费市场正在恢复常态。7月下旬,村上一屋、江户前、将太无二等餐饮企业已恢复供应三文鱼,并在门店醒目处放置核算检测报告供消费者查阅。为丰富中国消费者选择,上述门店在继续提供三文鱼刺身之外,还提供了炭烤三文鱼头、三文鱼芦笋汤、火炙三文鱼寿司、寿喜烧、烧鸟、三文鱼铁板烧等不同菜肴。 在日料门店的大堂内摆放着三文鱼核酸检测报告(供图:佳沃股份) 自“佳沃鲜生”品牌在京东、天猫上线以来,关注人数一路走高,其中“佳沃鲜生”京东自营旗舰店已获得22.6万人关注并收藏。佳沃股份在“佳沃鲜生”京东自营旗舰店中推出了三文鱼段、鱼排、鱼丁、鱼柳、鱼头、家庭套餐、宝宝辅食等多款产品,面向母婴、老人、青少年、白领、家庭等不同人群及多个消费场景。 杨振刚向记者表示:“近年来,国家提倡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我们积极响应这一号召。我们除了推出面向家庭的三文鱼大包装,也为城市白领、健身人群推出了便携包装和小包装。我们结合已有的销售数据,刻画出不同消费群体的偏好,在鱼身部位、包装设计、价格定位、冷冻工艺上做足功夫,相信能让消费者取得更满意的效果。” 佳沃股份反复试验后取得的急速冷冻锁鲜工艺(供图:佳沃股份) 杨振刚向记者表示:“7月初,我们的冰鲜三文鱼产品进入盒马鲜生,终端市场反映良好。目前,我们再接再厉,正在开发多款三文鱼即食产品,预计三文鱼炒饭、三文鱼鱼米花、三文鱼烤肠等将很快上线,给大家带来更多营养美味的产品”
越来越多的人正翘首以待,期盼火热的消费赶快到来,来拯救自己的工作,稳定自己的收入。 当前经济面临的很多问题,如增长、就业、收入等,消费都能药到病除。问题是,在人们期待消费复苏时,每个人正变得精打细算起来。你精打细算过日子,别人也正有此意,究竟谁来扩大消费呢? 消费决策,分散在千千万万的人手中,激活消费从来不是容易的事。本文希望论证的是,结合当前国内经济情况,要激活消费,牛市必不可少。某种意义上,激活消费的意义有多重要,长牛慢牛的政策基础就有多坚实。 破解循环论证难题 促消费,首先遇到的是“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循环论证难题:激活消费,以收入稳定为前提;收入稳定,以就业稳定为前提;就业稳定,离不开活跃的消费。最终就是一个无解的循环论证,靠消费促消费。 遇到这种情况,靠市场自发调节是没用的,只能靠外力扭转局面。 先来看一个大家喜闻乐见的例子:牛市是怎么起来的? 牛市的启动,离不开大规模资金注入,资金流入又以乐观的心理预期为前提,而只有牛市来了,市场心理才会从悲观转向乐观。于是也得出一个与促消费相似的结论:靠牛市启动牛市。 如果只能靠牛市启动牛市,我们就看不到牛市了。每隔几年光顾一次的牛市,是怎么来的呢?有人归结为否极泰来,熊市到头,牛市自然就来了。这只是一种类似宿命论的结果描述,不具备任何可解释性。 事实上,熊市跌到最低点时,人们无比悲观,觉得世界末日到了,市场笼罩在恐惧之中,并不会自动触发什么“否极泰来”的上涨。市场之所以会反弹,一个重要的原因是能走的投资者都离场了,留下的,要么是走不掉的,如上市公司的股东,要么是套牢装死、甚至做好准备传给下一代的股民,还有极少数抄底待涨、根本不打算离场的聪明资金。 此时,持股者都是不会离场的“强硬派”,对坏消息脱敏,大盘就跌无可跌了,形成了所谓的“铁底”。 市场处于“铁底”时,跌不下去,却也很难涨起来。遇到好消息,指数往上跳一跳,但很快又会跌下来。此时,扭转局面需要靠大玩家,如著名投机家安德烈·科斯托拉尼所说: “真正的转折一般依靠大玩家,作为股市上的先锋,大力买入,推动股价上涨”。 大玩家的大力买入,推动股价上涨,量价齐升,形成牛市初期氛围,带动市场情绪。牛市氛围吸引更多资金涌入,于是,牛市启动了牛市。 同样,走出促消费的死循环,我们也需要这样的外力。 这次不一样 靠外力重启低迷的经济,我们对此并不陌生,凯恩斯主义是这么倡导的,各国政府也一直是这么做的。 以我国为例,每当经济陷入低迷,降息、减税、贷款投放、基建投资等刺激政策就会出台,且每次都不负众望,成功拉动经济复苏。 这一次变得尤其困难,主要原因在于经济的核心驱动力已经从投资转向消费。投资为核心驱动力时,政府可直接下场,通过修路建桥盖房子等基建投资拉动经济;但如果基建投资接近饱和,增长源头主要依赖消费时,面对民众消费意愿不高,政府却缺少直接下场干预的手段,“牵马到河易,强马饮水难”。 某种意义上,经济驱动力由投资转向消费,使得这一次的经济刺激与以往不同,难度更大。 消费的活跃,以稳定的收入预期为前提。政府虽然不能直接代替民众消费,却可以通过“稳就业”来稳定民众收入预期,稳住了就业,就稳住了消费基本盘。 稳就业就是稳企业,核心手段是减税、降费、续贷。其中,续贷尤为重要,理论上讲,只要贷款资金跟得上,企业没有订单也能活下去,过去我们讲的很多基建相关的“僵尸企业”,便是这么续命的。 所以,只要决心够大,金融资源跟得上,稳就业是能做到的。 从各产业吸纳就业情况看,制造、建筑、公共管理和社会服务、教育等四个行业居前;从单位GDP吸纳就业指标看,教育、水利环境、公共管理、卫生、建筑等行业居前。未来,这些吸纳就业能力强的产业,有望得到更多的金融资源支持。 难以琢磨的消费心理 只要就业稳住了,消费就不会大滑坡,但还不足以让消费活跃起来。 通过稳就业政策,假定消费者能稳定地获得100元收入,但究竟拿出80元还是40元用于消费,其实是个消费心理问题。 消费心理非常复杂,无论是宏观层面的市场波动,还是微观层面企业经营的失败,很多时候都源于未能有效把握消费心理,如凯恩斯所说: “消费是一切经济活动的最终目的和唯一对象。……虽说赚取利益是雇主们最关心的问题,可他们生产的产品是否能帮他们牟得财富还是得另当别论的。在经过从生产到消费的相当长一段时间里,消费方向的改变与否,市场需求量的多少,则完全看投资者的眼光和预见能力了。” 企业预期消费者喜欢A,消费者却喜欢B;企业预期消费者会扩大消费,消费者却缩衣紧食;……种种不匹配,都会造成企业的失败。 此外,这种影响还是相互的。当企业预期消费低迷时,为规避风险,会减少投资,解雇富裕劳动力,从而减少消费者群体的购买力,导致消费更加低迷。 就当前情况看,激活消费欲望具有很高的紧迫性。如果消费迟迟起不来,企业没有订单,靠减税、降费、贷款三板斧稳就业,终究是一时之举。最终,缺乏订单的企业难免破产,还会以不良贷款的形式反噬金融体系。 减税、降费、续贷的组合拳出台,就业算是暂时稳住了,各方期待的是消费赶快活跃起来。从时间窗口看,等待时间可能不会超过半年,时间一长,稳就业的各项措施就会功亏一篑。 曲线促销费,牛市很重要 兜了一圈,似乎又回到了原点:激活消费者的消费欲望。 消费欲望,本质上是一种消费心理。扭转消费心理,常常让人有无处下口之感。如果消费者不愿意消费,出台再多的促消费组合拳,也很难成功。 怎么办呢?不妨学学互联网企业。 Tik Tok的全球风靡告诉我们一件事,大概没有人比互联网企业更懂用户心理。互联网企业的成功秘诀并不复杂,就是站在用户的视角想问题。凡事不要先想着企业的目标,要看用户想要什么。顺着用户来,才能达成自己的目的。 同样,如果我们的目标是激活消费,要达成这一目标,走直线是行不通的,要曲线救国。 消费者想要什么呢?疫情之后,面对不确定的内外部经济形势,消费者不想花钱买买买,只想提升财富安全感。所以,要想激活消费,只能先满足消费者对财富保值增值的诉求。 就国内民众而言,财富保值首先想到的是房地产,但房地产单价太高、负债周期太长,对普通消费有显著的挤压效应,把财富保值的资金渠道从房地产引导至股票市场,才是真正的双赢:既能快速实现财富保值增值要求,又对消费、投资有切实促进作用。 所以,这一次虽然激活经济的压力很大,但“房住不炒”却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坚决。政策真正想做的,是引导资金流入资本市场。只要资本市场活跃起来,企业可获取不需偿还的资金,短期内没有订单也能维系运营;民众也达到了财富保值增值的目标,财富增值的目标实现后,被压抑的消费欲望自然也就被激活了。 届时,消费被自动激活,企业营收增加,估值修复式上涨,形成正向循环,新一轮繁荣也就开启了。 曲线促消费,牛市很重要。 治本之策 面对大萧条后全球范围内的信心危机,凯恩斯曾提议道: “一种激进治愈影响当代世界经济生活的信心危机的方法,是允许个人把收入用于消费或预定某种特定美好前景又有能力购买的资本设备的生产,而且要使得个人除了这两种选择之外,别无他法。” 凯恩斯提到的两个选择,就是消费和买股票。如果个人资金只有这两个选择,即便短期内消费意愿低迷,那资金也只能流入股市,同样能助力经济走出萧条。 某种意义上,我们当前在做的就是这件事情。随着各地对“房住不炒”的贯彻,货币流入房地产的水龙头已经收紧,个人收入要么直接消费,要么炒股买基金,要么购买银行理财。而银行理财资金投向,也在更多地向资本市场倾斜。 当然,靠牛市促消费只是金融层面的措施,金融层面的措施终究治标不治本。要恢复各方信心,中长期看,关键还是靠产业升级,靠创新驱动,靠提供真正契合消费者需求的商品与服务。 凯恩斯曾说,“之所以会存在失业问题,是因为人们都想要月亮”。人们想要月亮,无人能造月亮,所以才产生有效需求不足,一边是消费需求得不到满足,一边是工厂没有订单,工人失业。 某种意义上,根本不存在需求不足,消费者之所以不消费,只是因为企业提供的,不是消费者想要的。 近期,身边很多小伙伴换手机都在买华为。试想一下,如果不是华为提供了消费者想要的,我们激活的,就只会是对苹果的消费,不会是对华为的消费。
北京时间8月20日,阿里巴巴公布2021财年一季度业绩。财报显示,2020年6月,中国零售市场移动月活跃用户较2020年3月增长2800万,至8.74亿;淘宝特价版的移动月活跃用户近4000万;来自淘宝直播的GMV持续同比增长超过100%。 2020年6月止季度,阿里巴巴中国零售市场年度活跃消费者达7.42亿。天猫线上实物商品支付GMV同比增长27%,所有主要商品类比的增长速度都恢复到疫情暴发前季度的水平。天猫国际GMV(剔除未付订单)同比增长超过40%。 本季度,阿里云收入同比增长59%,在中国公有云市场的份额连续四个季度增长。盒马鲜生本季度同店销售持续增长,在线GMV渗透率持续超过60%。2020年6月,菜鸟驿站的日均包裹处理量同比增长超100%。 阿里巴巴集团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张勇表示:“阿里巴巴在过去一个季度中取得出色的业绩表现。这表明,疫情加速了消费者生活方式和企业运营模式的数字化进程,我们也很好地把握了由此带来的增长机遇。我们运用阿里巴巴整个数字基础设施的能力,来支持各行各业的复苏,同时通过满足疫情后消费者不断变化的偏好,成功扩大并丰富了我们的消费者基础。”
许伟/文 今年,受疫情影响,大健康产业迎来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公开数据显示,2020年一季度,大健康产品电商销量激增。对此,H&H健合集团ANC中国区营销总经理邢宇表示,疫情本身对健康产业产生一定刺激,人们越来越关注健康生活。 据悉,近两年来,健和集团先后针对家庭,推出了钙、鱼油、蛋白粉、美容饮品等产品,同时,还与天猫、京东、平安好医生、叮当快药等平台进行深入合作,并在药房、母婴店、高端超市、美妆店等多渠道布局。 此外,邢宇介绍道,Swisse斯维诗正不断扩大蓝帽子产品阵容,进一步强化自身在药线板块上的布局。目前,Swisse斯维诗钙维生素D片、维生素C泡腾片、婴幼儿维生素D3滴剂、大阔鱼牌深海鱼油软胶囊、克尔牌蛋白粉、乐塞牌植物乳酸菌胶囊等多个产品已先后获得“中国保健食品批文”。“未来,随着疫情的常态化,企业将通过加强线上健康教育,在传递健康知识给消费者之后,顺势而为,引导消费者进行养生、防疫等,逐步实现线下引流。” 另外,针对药店如何在客流下滑、门店库存增高,经营难题等问题的新形势下逆袭自救,邢宇提出,由于健康营养品与其他产品直播不同,需要一个消费者教育和信任的过程。企业要善于运用4PLUS&4X模式,即“+防护+免疫力+互联+定制”、“创新+直播+跨界+社区社群”,打通线上线下全域生态,探索直播营销新方式,进而提高用户消费频次。 【作者:许伟】 (编辑:许伟)
华为特意为笔记本产品举办一场发布会,这应该是第一次。 8月19日,常务董事、华为消费者业务CEO余承东在上海发布了华为MateBook X笔记本,这是华为终端产品线在PC产品上的一次重要更新。疫情以来,从学习到办公,无疑都受到重大冲击。“居家办公”及“在线网课”成为主流话题,伴随而来的是笔记本电脑和平板电脑的关注度暴涨。 根据群智咨询和AVCREVO公布的数据来看,2020年第一季度中国笔记本电脑线上市场销售量约350万台,同比增长了54%。由于办公与上课的需求,轻薄、便携成为不少用户的硬性需求,第一季度笔记本销售中轻薄本占比最大,销量250万台,约为笔记本电脑总销量的60%,同比增幅89%。 在移动之上更智慧 对于市场需求的改变,进入笔记本市场仅四年的华为抓住了消费者“痛点”,每一代产品的更新都带着浓浓的“理工”解决方案。一直到华为提出的第三代移动办公概念,新品华为MateBook X选在这时发布足够具有市场吸引力。第一代移动办公是以实现“便携化”为标准,第二代移动办公实现了“轻薄化”,华为提出的“第三代移动办公”,则致力于生产智慧化的笔记本产品,为消费者打造生态融合新体验。 移动办公生态的变革,相应地对移动办公工具也提出了更高要求,以往单纯的轻量便携型笔记本已无法满足用户需求,多终端生态融合的智慧化办公才是当下移动办公趋势的强需求。华为PC顺应移动办公新趋势,为移动办公人群量身定制华为MateBook X,为消费者打造第三代移动办公新工具。新一代华为MateBook X设计更加轻薄,轻至1kg,薄仅13.6 mm,新加入的樱语粉使X系列的受众偏向女性消费者。同时引入无金属边框设计的3K悬浮全面屏、压力触控板(HUAWEI Free Touch)设计及第一次将Wi-Fi6引入其中,加强高效传输、稳定连接。配备Max 65W口袋式充电器,支持65W Max/40W的输出,轻便便携。同时更新多屏协同全场景交互传输,从系统底层打通Windows和安卓的隔阂,实现华为MateBook X与手机的无缝协同,同时也利用华为MateBook X更专业的应用生态,进行跨系统、跨平台的高效操作,新增一键热点功能,随时开启多设备连接。同时加入华为电脑管家和华为云空间打造华为生态互联。 办公场景的演化也从华为对于“智慧”的理解,逐渐形成了消费者圈层,被更多受众接受。据品牌评级权威机构Chnbrand近日发布的《2020年笔记本电脑九大消费新趋势》报告,从报告中获知,综合性和整体外观设计是笔记本电脑消费者最重要的两个关注点,其中智慧交互成为消费者购买时新的关注点;同时接近两成消费者关注屏幕设计。而华为最新发布的MateBook X系列正好是从消费者调研中精进的产品,自然在与消费者的沟通上占尽上风,在Windows笔记本阵营,华为PC的中国顾客推荐度(NPS)高居第一。华为消费者业务平板与PC产品线总裁王银锋曾表示,以后的笔记本会更加懂你,你需要文件,只需要对话笔记本,它就会自动分拣。未来,笔记本的输入、输出方式也会有革命性变化,华为呼吁行业一起来做“智慧化”。 Chnbrand《2020年笔记本电脑九大消费新趋势》 生态融合新体验 移动互联网浪潮下,工作和生活节奏加快,办公形态愈发呈现出移动便携、碎片化、轻量化、分享化、数据存储及同步等特点。办公人员可在任何时间(Anytime)、任何地点(Anywhere)处理与业务相关的任何事情(Anything)。这种全新的办公模式,可以让办公人员摆脱时间和空间的束缚。华为提出的第三代移动办公概念,PC产品主要在智慧化上更加精进,将例如手机、平板电脑融入到不同的时间及地点中形成一套完整的办公设备闭环,在华为移动终端的生态体系里,移动办公以PC为轴,逐渐发散向下延伸到多产品形态共进的模式。 日前,常务董事、华为消费者业务CEO余承东在出席中国信息化百人会2020年峰会时表示,由于目前华为手机终端芯片受到钳制,迫切需要从其他方向突围,中国的PC产量占全球出货量的一半,且供应链完整,上下游生产线均在可控范围之内。而围绕着消费者的全场景提供了几乎无缝的智慧生活体验,包括家庭场景、办公场景、出行场景、运动健康等,PC主要是针对办公场景的行业和产品探索。 这是华为未来5-10年坚定不移的长期战略――全场景智慧生活即1+8+N 战略,1是手机,8是华为手表、耳机、PC、平板、音箱、眼镜、车机和智慧屏等,N即万物互联的生态产品, PC则是“8”里的重点产品。华为PC承载着全场景智慧生活战略下的办公场景,希望通过PC硬件和软件生态的协同创新,为消费者打造生态融合新体验。 不可否认的是,华为进入PC领域的时间很巧妙,PC产业目前处在新旧拐点,原有的PC厂商无论是在产品还是创新都已经很难吸引消费者,而华为的做法或许能为PC未来的发展提供全新角度。未来的笔记本产品的竞争,将不再是单一产品的竞争,而是应用生态的竞争。 “注重消费者体验”是华为移动终端的产品准则,也是华为引以为傲的设计信条,余承东明白,用强大的科研创新投入,才能不断地创造伟大的创新和引领的产品,这也是华为能够屹立不倒的原因所在。诚如今年华为消费者业务面临的挑战和困难空前,及时调转方向,给了华为更多机会,MateBook X的单独发布也是华为向外释放的积极信号,相信华为的价值观会换来更大市场。(文/郑伟)
越来越多的人正翘首以待,期盼火热的消费赶快到来,来拯救自己的工作,稳定自己的收入。当前经济面临的很多问题,如增长、就业、收入等,消费都能药到病除。问题是,在人们期待消费复苏时,每个人正变得精打细算起来。你精打细算过日子,别人也正有此意,究竟谁来扩大消费呢?消费决策,分散在千千万万的人手中,激活消费从来不是容易的事。本文希望论证的是,结合当前国内经济情况,要激活消费,牛市必不可少。某种意义上,激活消费的意义有多重要,长牛慢牛的政策基础就有多坚实。破解循环论证难题促消费,首先遇到的是“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循环论证难题:激活消费,以收入稳定为前提;收入稳定,以就业稳定为前提;就业稳定,离不开活跃的消费。最终就是一个无解的循环论证,靠消费促消费。遇到这种情况,靠市场自发调节是没用的,只能靠外力扭转局面。先来看一个大家喜闻乐见的例子:牛市是怎么起来的?牛市的启动,离不开大规模资金注入,资金流入又以乐观的心理预期为前提,而只有牛市来了,市场心理才会从悲观转向乐观。于是也得出一个与促消费相似的结论:靠牛市启动牛市。如果只能靠牛市启动牛市,我们就看不到牛市了。每隔几年光顾一次的牛市,是怎么来的呢?有人归结为否极泰来,熊市到头,牛市自然就来了。这只是一种类似宿命论的结果描述,不具备任何可解释性。事实上,熊市跌到最低点时,人们无比悲观,觉得世界末日到了,市场笼罩在恐惧之中,并不会自动触发什么“否极泰来”的上涨。市场之所以会反弹,一个重要的原因是能走的投资者都离场了,留下的,要么是走不掉的,如上市公司的股东,要么是套牢装死、甚至做好准备传给下一代的股民,还有极少数抄底待涨、根本不打算离场的聪明资金。此时,持股者都是不会离场的“强硬派”,对坏消息脱敏,大盘就跌无可跌了,形成了所谓的“铁底”。市场处于“铁底”时,跌不下去,却也很难涨起来。遇到好消息,指数往上跳一跳,但很快又会跌下来。此时,扭转局面需要靠大玩家,如著名投机家安德烈·科斯托拉尼所说:“真正的转折一般依靠大玩家,作为股市上的先锋,大力买入,推动股价上涨”。大玩家的大力买入,推动股价上涨,量价齐升,形成牛市初期氛围,带动市场情绪。牛市氛围吸引更多资金涌入,于是,牛市启动了牛市。同样,走出促消费的死循环,我们也需要这样的外力。这次不一样靠外力重启低迷的经济,我们对此并不陌生,凯恩斯主义是这么倡导的,各国政府也一直是这么做的。以我国为例,每当经济陷入低迷,降息、减税、贷款投放、基建投资等刺激政策就会出台,且每次都不负众望,成功拉动经济复苏。这一次变得尤其困难,主要原因在于经济的核心驱动力已经从投资转向消费。投资为核心驱动力时,政府可直接下场,通过修路建桥盖房子等基建投资拉动经济;但如果基建投资接近饱和,增长源头主要依赖消费时,面对民众消费意愿不高,政府却缺少直接下场干预的手段,“牵马到河易,强马饮水难”。某种意义上,经济驱动力由投资转向消费,使得这一次的经济刺激与以往不同,难度更大。消费的活跃,以稳定的收入预期为前提。政府虽然不能直接代替民众消费,却可以通过“稳就业”来稳定民众收入预期,稳住了就业,就稳住了消费基本盘。稳就业就是稳企业,核心手段是减税、降费、续贷。其中,续贷尤为重要,理论上讲,只要贷款资金跟得上,企业没有订单也能活下去,过去我们讲的很多基建相关的“僵尸企业”,便是这么续命的。所以,只要决心够大,金融资源跟得上,稳就业是能做到的。从各产业吸纳就业情况看,制造、建筑、公共管理和社会服务、教育等四个行业居前;从单位GDP吸纳就业指标看,教育、水利环境、公共管理、卫生、建筑等行业居前。未来,这些吸纳就业能力强的产业,有望得到更多的金融资源支持。难以琢磨的消费心理只要就业稳住了,消费就不会大滑坡,但还不足以让消费活跃起来。通过稳就业政策,假定消费者能稳定地获得100元收入,但究竟拿出80元还是40元用于消费,其实是个消费心理问题。消费心理非常复杂,无论是宏观层面的市场波动,还是微观层面企业经营的失败,很多时候都源于未能有效把握消费心理,如凯恩斯所说:“消费是一切经济活动的最终目的和唯一对象。……虽说赚取利益是雇主们最关心的问题,可他们生产的产品是否能帮他们牟得财富还是得另当别论的。在经过从生产到消费的相当长一段时间里,消费方向的改变与否,市场需求量的多少,则完全看投资者的眼光和预见能力了。”企业预期消费者喜欢A,消费者却喜欢B;企业预期消费者会扩大消费,消费者却缩衣紧食;……种种不匹配,都会造成企业的失败。此外,这种影响还是相互的。当企业预期消费低迷时,为规避风险,会减少投资,解雇富裕劳动力,从而减少消费者群体的购买力,导致消费更加低迷。就当前情况看,激活消费欲望具有很高的紧迫性。如果消费迟迟起不来,企业没有订单,靠减税、降费、贷款三板斧稳就业,终究是一时之举。最终,缺乏订单的企业难免破产,还会以不良贷款的形式反噬金融体系。减税、降费、续贷的组合拳出台,就业算是暂时稳住了,各方期待的是消费赶快活跃起来。从时间窗口看,等待时间可能不会超过半年,时间一长,稳就业的各项措施就会功亏一篑。曲线促销费,牛市很重要兜了一圈,似乎又回到了原点:激活消费者的消费欲望。消费欲望,本质上是一种消费心理。扭转消费心理,常常让人有无处下口之感。如果消费者不愿意消费,出台再多的促消费组合拳,也很难成功。怎么办呢?不妨学学互联网企业。Tik Tok的全球风靡告诉我们一件事,大概没有人比互联网企业更懂用户心理。互联网企业的成功秘诀并不复杂,就是站在用户的视角想问题。凡事不要先想着企业的目标,要看用户想要什么。顺着用户来,才能达成自己的目的。同样,如果我们的目标是激活消费,要达成这一目标,走直线是行不通的,要曲线救国。消费者想要什么呢?疫情之后,面对不确定的内外部经济形势,消费者不想花钱买买买,只想提升财富安全感。所以,要想激活消费,只能先满足消费者对财富保值增值的诉求。就国内民众而言,财富保值首先想到的是房地产,但房地产单价太高、负债周期太长,对普通消费有显著的挤压效应,把财富保值的资金渠道从房地产引导至股票市场,才是真正的双赢:既能快速实现财富保值增值要求,又对消费、投资有切实促进作用。所以,这一次虽然激活经济的压力很大,但“房住不炒”却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坚决。政策真正想做的,是引导资金流入资本市场。只要资本市场活跃起来,企业可获取不需偿还的资金,短期内没有订单也能维系运营;民众也达到了财富保值增值的目标,财富增值的目标实现后,被压抑的消费欲望自然也就被激活了。届时,消费被自动激活,企业营收增加,估值修复式上涨,形成正向循环,新一轮繁荣也就开启了。曲线促消费,牛市很重要。治本之策面对大萧条后全球范围内的信心危机,凯恩斯曾提议道:“一种激进治愈影响当代世界经济生活的信心危机的方法,是允许个人把收入用于消费或预定某种特定美好前景又有能力购买的资本设备的生产,而且要使得个人除了这两种选择之外,别无他法。”凯恩斯提到的两个选择,就是消费和买股票。如果个人资金只有这两个选择,即便短期内消费意愿低迷,那资金也只能流入股市,同样能助力经济走出萧条。某种意义上,我们当前在做的就是这件事情。随着各地对“房住不炒”的贯彻,货币流入房地产的水龙头已经收紧,个人收入要么直接消费,要么炒股买基金,要么购买银行理财。而银行理财资金投向,也在更多地向资本市场倾斜。当然,靠牛市促消费只是金融层面的措施,金融层面的措施终究治标不治本。要恢复各方信心,中长期看,关键还是靠产业升级,靠创新驱动,靠提供真正契合消费者需求的商品与服务。凯恩斯曾说,“之所以会存在失业问题,是因为人们都想要月亮”。人们想要月亮,无人能造月亮,所以才产生有效需求不足,一边是消费需求得不到满足,一边是工厂没有订单,工人失业。某种意义上,根本不存在需求不足,消费者之所以不消费,只是因为企业提供的,不是消费者想要的。近期,身边很多小伙伴换手机都在买华为。试想一下,如果不是华为提供了消费者想要的,我们激活的,就只会是对苹果的消费,不会是对华为的消费。参考资料:1、[英]凯恩斯,《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5.2、[德]安德烈·科斯托拉尼,《证券投资课》,机械工业出版社,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