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丰银行(中国)有限公司(下称“汇丰中国”)今日宣布,在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QFII)交易所市场新业务上线首日,已协助境外机构投资者完成融资融券业务准备,首批交易就绪。这将是境外投资者首次进行沪深市场的融资融券交易,亦是QFII新规实施以来,汇丰继转融通证券出借和私募基金投资业务之后,再次协助境外机构投资者参与新的境内证券投资业务。 汇丰中国证券服务部总监钟咏苓表示,融资融券业务的开放有助于境外机构投资者实现更加多元的交易策略,提升其全面深度参与A 股市场的动力和信心。作为活跃市场交易、驱动市场价格发现的重要证券交易配套机制,融资融券引入A 股市场之后,交易机制不断优化,规模不断攀升。QFII投资者的参与将进一步拓展市场的深度与广度,带来多维度的需求与供给。 根据证监会公开信息,截至2020年11月,共有535家境外机构获得合格境外投资者资格;自今年9月QFII新规颁布以来,新增资格申请的境外机构投资者超过60家。 钟咏苓称,作为渐进有序开放的标志,QFII制度不断深化改革,其可持续发展的市场环境和更加安全高效的基础设施配套,将吸引更多中长期资金持续流入。“托管结算体系是资本市场发展的基础架构,汇丰将加强金融科技的投入与应用,致力为更多境外资金参与境内市场提供高质、高效的服务,不断提升投资便利性。”
(原标题:大宗商品“超级周期”来了?汇丰:未必) 在2008年金融危机后,随着各国经济刺激政策的相继出台,全球大宗商品市场迎来一波长达数年的涨势。今年,受新冠疫情冲击,各国为提振经济再度采取类似举措。在全球再度放水的背景下,大宗商品价格也再度水涨船高,近日多个品种接连刷新历史新高。以铁矿石为例,外盘的新加坡交易所铁矿石指数期货01合约以及内盘的铁矿石期货主力合约近日都接连刷新历史新高。尽管最近两日出现大幅回调,内盘铁矿石价格仍在1000元/吨上方,较年初的650元/吨涨逾50%。由于都是出现在全球经济刺激的背景下,这一波商品价格的大涨也被很多人视为十年前的一幕开始上演。比如,招商证券近期提到,从2020年开始,我们将迎来一个9年的商品牛市。那么,新一轮大宗商品“超级周期”真的来了么?汇丰在一片看涨声中发出了较为罕见的谨慎看法。上一轮“超级周期”长什么样?既然要类比上一轮商品“超级周期”,那么也就需要知道当时的情况是怎样的。汇丰在近日研报中总结称,上一轮“超级周期”实际上开始于金融危机发生之前,从2002年到2008年中,全球大宗商品价格在持续上涨。截至2008年6月,以实际价格看,IMF全球大宗商品价格指数较1990年代的均值高出168%;而如果以名义价格看,这个涨幅则高达300%。随后2008-2009年金融危机打断了这一过程,导致大宗商品价格大幅下挫,但是这种调整并未长时间延续,随着全球经济刺激措施的推出,原材料的需求显著增长,又重新推动商品价格上行。到了2011年中,以实际价格看,大宗商品价格指数较1990年代的平均水平高155%。汇丰称,在这个过程中,供需结构问题是主导因素,同时全球降息以及量化宽松等刺激措施带来的宽松金融环境,也起着很大作用。不过到了2012年,随着中国刺激政策的退出,以及在资源领域的投资转化为供给,全球金属价格开始走低。但这距离当时的商品“超级周期”结束仍有数年时间。2014年底开始,OPEC开始增产,希望将美国页岩油挤出市场,这标志着商品“超级周期”尾声的开始。到了2016年初,从实际价格来看,商品价格指数已经跌回1990年代的均值,全球大宗商品“超级周期”正式宣告结束。价格上行≠新的“超级周期”汇丰认为,自2016年来,全球大宗商品价格出现了一个较小的周期,与1990年代均值相比最大的涨幅出现在2018年底,为55%。汇丰称,这可以算作一个“周期”,但称不上“超级”。随后全球疫情出现,叠加OPEC在2020年3月的增产,导致全球大宗商品价格重新回到1990年代均值水平。不过在那之后又出现一波反弹,截至2020年11月,这个价格水平相较于1990年代均值又高了25%,因而引发关于新一轮商品“超级周期”的讨论。在汇丰看来,的确有一些因素在驱动商品价格的持续走高,比如中国经济在全球率先复苏,西方国家也在支持基建,尤其是电动汽车网络的建设,以及全球低利率水平。但这一次与2008-2009年金融危机很不相同。需求的边际增长减弱汇丰认为,首先从中国来看,2008年初中国债务水平仍然很低,拥有大量举债空间用于基建以及房地产市场,这也是当时急需的政策举措。但从目前来看,中国债务水平已经来到较高的位置,在继续举债上也更加谨慎。此外,汇丰认为,在上一轮商品“超级周期”出现时,恰逢中国经济增长对金属需求大幅增长的阶段,而现在随着中国经济向服务业转型,增长对金属需求的驱动也在降低。因此,汇丰认为,尽管中国经济增长仍在驱动全球金属需求的增量,但是与2000年代初期相比,这种增量在幅度上已经明显弱化。除了中国之外,其他国家队商品的需求情况如何呢?汇丰提到,尽管美国与欧洲的经济刺激措施中都包含扩大基建,尤其是在新能源领域的投资。但是从他们对金属的需求来看,很大一部分能够被回收的材料所满足。报告写道:随着旧设施、建筑以及机动车报废,其中的材料会在新的项目上再利用。通常只有完全新建的项目,类似新兴经济体的那些,才是原料商品消耗的主力。汇丰提到,在欧美,基建上需要进行的工作很大一部分都是维修,比如维修桥梁和道路,而非进行全新的开发。其中一个例外就是在向电动汽车转型的过程中,相关基础设施需要新建。低利率也无法驱动商品价格上行汇丰认为,低利率有助于促进各国政府在基建上的支出,不过对于商品价格来说,关键问题在于金融市场的资金流入商品能否驱动“超级周期”,而汇丰的答案是否定的。尽管有一些证据表明ETF在2000年代初期的“超级周期”中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这些作用非常微小。与很多其他金融现象一样,趋势是由基本面驱动,金融市场的资金流入只起到放大作用。对于2000年代初期的“超级周期”来说,它的结束并不是由加息导致的,而是由基本面的商品供需因素导致。供给上的问题能否引发“超级周期”?在2000年代初期的“超级周期”中,资源品产能投资上的不足所导致的供给紧缺,是其中的关键因素。那么这一次呢? 汇丰提到,上一轮资源品投资热潮于2012年结束,在金属产能上较低的投资有可能对价格构成一定的支撑。但是对于能源商品来说,很难说存在产能投资不足的问题,尤其是在新的炼化以及LNG产能上。“对于原油来说,支撑价格的关键因素是OPEC+对产量的自愿性限制,”该报告称。总体来看,汇丰认为,“超级周期”并不是所有商品都会出现,比如在2000年代初期那一拨,铝、羊肉、猪肉、海鲜、茶叶、棉花、木材都没有出现“超级周期”。而对于铁矿石、铜、锌、铅等商品来说,它们的“超级周期”也从未真正结束。从当前来看,汇丰认为疫情后的状况有利于商品价格上行,但是至于这种驱动力量能否比得上2000年代初期,“我们是怀疑的。”
信息时报讯 近日,汇丰金融科技服务(上海)有限责任公司(简称“汇丰金科”)于上海临港(600848)新片区开业,并同步推出企业一站式员工福利解决方案。 据介绍,汇丰金科在初期将为汇丰集团全新的移动式“汇丰私人财富规划”提供科技创新和数字赋能,并逐步为集团内外更多持牌金融机构提供相关支持。首期重点持续研发定制私人财富规划方面的各种工具,研发供企业使用的员工福利和健康管理平台,在用户授权情况下协助用户完成数据整合,在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的大方向下研发数据服务新产品等。 经过前期调研并深度解析市场需求,汇丰金科开业伊始即推出企业一站式员工福利解决方案,通过数字化服务平台以及默认加自选的组合形式,为企业员工提供覆盖健康管理、团体保障及养老金长期规划的一站式解决方案,满足企业员工多样化的个性需求,帮助其实现对家庭、健康和财富的全面保障。
本文来自:汇丰前海证券分析师:杨玉琼S1700520030003 评级:买入 目标价66.0港元 近日,汇丰前海发布了关于中国生物科技行业的深度研究报告《深度聚焦:中国生物科技行业:中国企业领军国内PD-(L)1新兴肿瘤免疫市场》,认为PD-(L)1具有巨大的国内市场空间,是国内生物科技企业向平台型药企转型的良机。同日发布《中国生物科技行业:首次覆盖:肿瘤新药领域的三家领军企业》给予君实生物“买入”评级,目标价66.0港元。 汇丰前海研报精要如下: 汇丰前海认为君实生物已经转型为生物药平台型企业,拥有处于商业化阶段的主要资产、不断扩大的销售团队、多元化的早期资产组合以及稳健的资产负债表。君实生物当前股价对应13倍的2022年预测市销率,低于国内同业的13倍,也低于全球同业的25倍。当前市场价格并未充分体现君实生物作为一家有望从创新浪潮中受益的生物药企的潜力。 PD-1(包括拓益和潜在的第二代PD-(L)1抗体)增速有望迎头赶上 汇丰前海认为,一批国内龙头生物科技企业已借助PD-(L)1药物上市抓住这一十年一遇的机遇,有望发展为具备从早期药物发现与开发到临床与销售团队搭建的一体化实力的综合性平台型药企,进而充分受益于创新浪潮并进军快速增长的国内外免疫市场。 中国拥有巨大的市场潜力,中国接受治疗的患者约为230万人,按平均治疗期7.5个月、国内/进口品牌一代PD-(L)1的月治疗费用分别人民币3,000元/15,000元计算,2028年中国PD-(L)1总市场规模可达人民币800亿元。汇丰前海的预测包括了10%的患者将接受第二代PD-(L)1治疗的假设,同时预计国产第二代PD-(L)1相对于第一代将有150%的溢价。中国企业拥有明确的定价优势,因而获得主要市场份额(89%的销量份额和65%的收入份额)。 预计到2028年,君实生物的PD-1产品在中国PD-(L)1市场的销量份额为11%,收入份额为8%,销售收入将达到65亿元,其中肺癌治疗占34%,小适应症占33%,而肝细胞癌、食管癌和胃癌治疗合计占33%。 主要优势: (1)拓益是首款上市的国产PD-1抗体,具备明确的先发优势。公司在小适应症领域的独特地位(拓益已获批用于黑色素瘤治疗,在鼻咽癌二线治疗和尿路上皮癌二线治疗方面已提交BLA申请),有助于在2020年国家医保目录调整后避免直接竞争。 (2)广泛覆盖主要适应症(包括EGFR+非小细胞肺癌以及非小细胞肺癌、肝细胞癌辅助治疗等特色适应症),并且在较小的适应症(鼻咽癌、尿路上皮癌等)覆盖中处于领先地位,有望助力拓益在这些适应症获批后系统覆盖目标市场,并在国家医保市场赢得可观的市场份额。 (3)POLARIS-1试验与Keynote-151试验的独立“肩对肩”数据比较显示,拓益可能是更好的PD-(L)1抗体。 (4)拓益用于治疗鼻咽癌获得美国FDA的突破性疗法认定,使得拓益全球上市具有相当高的可见性。预计拓益将于2020年在美国提交BLA申请,并于2021年获批。 汇丰前海认为,目前市场对君实生物的预期过于谨慎,主要原因是与竞争对手相比,拓益收入的短期增速较慢。但是,行业长期竞争格局远未稳定,君实生物凭借完整且具有差异性的适应症覆盖布局,有很多机会在两三年内迎头赶上。 其他后期资产共同推动公司中期增长 修美乐生物类似药(已提交生物制品许可申请(BLA)):君实生物的修美乐生物类似药有望成为国内第五款上市的同类药物,预计到2027年,在百亿元规模的TNFa类药物市场中,修美乐销售额将达到30亿元(2019年销售额约为4.5亿元)。UBP1211的峰值销售额有可能达到2.9亿元。 JS002(PCSK9):已获批适应症包括心血管病高危患者、原发性高脂血症(EHL)以及纯合子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HoFH)的预防。预计中国市场潜在规模110亿元,有望成为国内第四款上市的同类药物并带来11亿元峰值销售。 IMP4297(PARP抑制剂):很有希望的癌症治疗靶点,预计君实生物的PARPi将于2023年上市,有望成为国内第五款上市的同类药物,其全球潜在市场规模预计在120亿美元以上,峰值销售额将达到2亿元,有望通过适应症扩展获得极为可观的上行空间。这款药目前处于卵巢癌患者一线维持治疗的III期临床试验阶段,同时也在进行BRCA+卵巢癌后线治疗的II期试验。 JS004(BTLA,全球I期):君实生物的首创(FiC)药物,与PD-(L)1联用治疗癌症具有良好潜力,预计将在2021年上半年公布I期临床试验数据。 JS108(TROP-2 ADC,I期):治疗三阴乳腺癌(TNBC)的靶点新星,预计君实生物有望很快公布安全性数据。 JS016(II期):JS016是一种新型冠状病毒中和抗体,有望为君实生物带来20亿元现金流,其中包括了公布的1000万美元的预付款和2.45亿美元的里程碑付款。 汇丰前海认为市场忽视了君实生物作为平台型生物制药企业的价值。君实生物已建立起一体化研发体系,并拥有强健的资产负债表,能在实现收支平衡前支撑运营。 君实生物未来的核心看点 (1)拓益获批非小细胞肺癌一线治疗和肝细胞癌一线治疗等主要适应症,以及食管鳞状细胞癌一线治疗和胃癌一线治疗数据公布。 (2)2020年下半年和2021年拓益销售迅速放量。 (3)其他研发管线公布数据及获批,如2021年上半年公布BTLA的I期数据、公布Trop-2ADC的安全性数据。 (4)公布潜在的商务拓展(BD)项目。 市场低估了君实生物的潜力 汇丰前海采用DCF模型进行估值,对君实生物进行了估值,认为其长期增长具有可见性。基于5.1%的加权平均资本成本(2.5%的无风险利率、5%的市场风险溢价、基于历史均值的beta系数0.5和4.3%的税后债务成本)以及3.0%的永续增长率(考虑到通胀率以及医疗板块龙头企业的平均增长率),得到目标价66.00港元,隐含58%的上升空间。首次覆盖君实生物,给予买入评级。 DCF模型与可识别资产净现值模型比较:汇丰前海采用净现值模型为君实生物的后期资产估值。模型显示,公司后期资产净现值为282亿元,其中PD-1的净现值为242亿元,处于商业化或后期研发阶段的其余三款产品的净现值为40亿元。剔除后期资产的价值后,汇丰前海基于DCF模型得出的目标价所隐含的平台价值为192亿元,涵盖14种早期临床资产以及丰富的临床前资产。预计君实生物丰富的早期研发管线将驱动公司长期增长。 汇丰前海认为,与同行相比君实生物是一家被低估的市场龙头。君实生物当前股价对应13倍的2022年预测市销率,与国内同行均值(13倍)一致,但远低于全球生物科技同业公司的25倍。考虑到me-too或me-better类药物更高的可见性以及君实生物作为生物药企的巨大潜力以及在商业化领域奋力追赶,汇丰前海认为市场低估了君实生物的潜力。与中国龙头药企当前平均10倍的2022年预测市销率相比,君实生物享有更高估值是合理的,因为在新药放量推动下,公司拥有显著更高的增长率。
9月9日,汇丰集团全资附属公司汇丰保险集团(亚太)有限公司(下称汇丰保险)宣布,已在上海自贸区临港新片区成立汇丰金融科技服务(上海)有限责任公司(下称汇丰金融科技服务公司)。 汇丰金融科技服务公司预计于2020年底前开业,初期将为汇丰集团全新的移动式财富规划服务“汇丰聆峰创投计划”在中国的先行先试提供科技创新和数字赋能,并逐步为集团内外更多持牌金融机构提供相关支持。 首期重点包括持续研发定制私人财富规划方面的各种工具,研发供企业使用的员工福利和健康管理平台,在用户授权情况下协助用户完成数据整合,在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的大方向下研发数据服务新产品等。 汇丰保险主席张博思(Bryce Johns)表示:“此次于临港新片区成立金融科技公司,体现了汇丰对中国市场及金融科技的持续投入。依托临港新片区的高新产业布局,我们希望能够将内地领先的科技创新能力与汇丰多年的国际金融服务经验相结合,为推动中国经济开放及创新发展做出贡献。” 汇丰聆峰创投首席执行官及汇丰金融科技服务公司执行董事孙丹莹表示:“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科技与金融的不断融合,金融科技近年来在中国发展迅速并得到了有力的政策支持 ,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信息技术与金融业务深度融合,为金融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创新活力。很高兴汇丰可以参与并支持内地金融科技的快速发展,并通过开发创新的数字解决方案为客户以及行业创造价值。”
记者今日获悉,随着中国银行间债券市场于9月1日起试运行直投模式下境外投资者直接交易,汇丰作为做市机构之一已协助联博有限合伙等数家境外机构通过第三方平台Tradeweb开展现券交易,积极协助境外投资者通过更高效的交易方式参与投资中国债券市场。汇丰也是该新模式推出后首批参与此类业务的银行之一。 引入直接交易方式后,境外机构投资者可通过第三方平台以请求报价方式与境内做市机构开展现券交易,在对做市机构通过交易中心系统回复的可成交价格进行确认后,即可在交易中心系统达成交易。据汇丰相关业务负责人介绍,直接交易方式的引入大幅提升了交易效率,降低了操作风险,使得境外投资者参与境内债券市场的积极性更高。 此前在直投模式下,境外投资者在开展债券交易时,需通过代理行在交易系统上输入及完成交易。 今年以来,包括银行间债市和交易所债市互联互通等在内的债市改革开放举措陆续推出,使得中国债市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交易便利度持续提升。在今年面临疫情冲击、全球经济低迷等多重挑战下,中国依然稳步有序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开放,显示出中国开放市场、积极融入全球经济和金融体系的坚定决心和持续努力。 中国金融市场的持续开放和债市规模的不断扩大正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境外投资者参与境内债市。目前中国已是全球第二大债券市场,央行数据显示,截至6月底,共有近900家境外法人机构进入银行间债市,覆盖全球60多个国家和地区,持有人民币债券规模约2.6万亿元,2017年以来每年以近40%的速度增长。此外,外资7月加仓中国债券近1500亿元,这已是外资连续第20个月增持中国债券。 汇丰一直以来致力于积极引入境外投资者参与中国资本市场开放。今年年初,汇丰协助一家境外机构投资者在中国银行间市场完成了首笔集中清算模式下的利率互换交易。债市方面,2010年汇丰成为首家为境外投资者提供债券结算代理服务的外资银行;2017年债券通启动之初汇丰作为债券通首批做市商积极参与交易,并发挥汇丰广阔的全球网络优势,引导境外投资者参与境内债券的发行认购。
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24日发布《深圳银保监局关于汇丰银行(中国)有限公司深圳龙岗支行关闭的批复》。深圳银保监局关于汇丰银行(中国)有限公司深圳龙岗支行关闭的批复深银保监复〔2020〕307号汇丰银行(中国)有限公司深圳分行:你行《关于汇丰银行(中国)有限公司深圳龙岗支行关闭的申请》收悉。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外资银行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720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外资银行管理条例实施细则》(中国银保监会令2019年第6号)以及《中国银保监会外资银行行政许可事项实施办法》(中国银保监会令2019年第10号)的有关规定,经审核,批复如下:同意汇丰银行(中国)有限公司深圳龙岗支行关闭。你行应按有关规定妥善安排好支行关闭的有关工作,并做好宣传解释。你行应自本批复之日起的15日内将上述支行的《金融许可证》缴回我局并对外进行机构退出公告,同时及时办理工商登记注销手续。深圳银保监局2020年7月17日来源:中国银保监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