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获悉,数字身份、可信数据与服务提供商「融卡科技」近日宣布完成数千万元人民币A轮融资,由达晨财智领投,正轩资本、中金石创投、拓华资本等跟投。 根据市场研究机构IDC的报告,到2025年,全球联网设备总量将超过750亿台,这意味着移动智能设备中的数据安全和通信安全隐患日益严重,物联网中的网络信息安全正逐渐成为各方关注的话题。根据介绍,苏州融卡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简称「融卡科技」)成立于2013年,提供从底层硬件、上层系统,到前端应用的全套安全解决方案。 具体来看,该公司以物联网终端的inSE/eSE及移动终端的TEE安全环境为基础,结合以TSM为核心的芯片级PAAS安全管理平台,开发了物联网安全平台“TASE”。为手机厂商、物联网设备制造商、移动应用服务商、物联网应用服务商提供智能终端数据加密、数字证书、身份验证、认证授权等安全集成服务。在场景上覆盖移动金融、智慧城市、智能家居等,能够满足金融、政务、警务、交通、物流、安防、建筑等各领域的安全保障需求。 目前,「融卡科技」已成为华为海思麒麟系列芯片InSE 的独家技术合作商,也获得高通等主流移动基带芯片安全开发授权,同时也是华为、小米、OPPO、VIVO、魅族等主流手机厂商钱包应用的主要合作方。并且,公司作为公安部三所指定的公民网络电子身份标识eID发行服务机构,在移动智能终端上采用TEE+SE高安全环境技术进行自主研发,实现了移动数字身份的发行认证与管理。 团队方面, 公司创始人徐明祥曾就职于恒宝股份、飞天诚信、国民技术等安全领域上市公司,担任产品及研发总监等职位。公司核心团队来自天喻信息、恒宝股份、国民技术等安全行业上市公司。 关于投资: 达晨财智项目负责人认为,融卡科技核心团队在数字身份和可信数据应用领域具有技术积累和沉淀,在手机行业中已经打通从底层硬件芯片、到安全操作系统、再到移动安全应用的上下游产业链,构建了完整的移动安全生态。特别是作为公安部三所当前唯一授权的手机eID发行服务机构,在智能移动终端安全应用领域具有竞争力。
人民网北京7月6日电(王紫)记者从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获悉,日前,东风小康汽车有限公司根据《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条例》和《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条例实施办法》的要求,向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备案了召回计划。决定自2020年7月3日起,召回2016年8月24日至2018年3月23日期间生产的DXK6470AS2F型风光580 1.5T CVT汽车,共计97524辆。 本次召回范围内的部分车辆,无级变速器(CVT)主线束端子因防护问题可能出现变形和污染。在极端情况下,自动变速器控制单元(TCU)的低电压供电比波动超出TCU电压阈值范围,可能导致车辆动力中断,存在安全隐患。 东风小康汽车有限公司将为召回范围内的车辆,检查TCU故障码、变速器主线束外部端子和驾驶模式传感器,并升级TCU软件,对损坏的变速器主线束外部端子和驾驶模式传感器给予免费更换,以消除安全隐患。 本次召回活动是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启动缺陷调查情况下开展的。受调查影响,东风小康汽车有限公司决定采取召回措施,消除安全隐患。
7月2日,中国人大网发布《数据安全法(草案)》(下称“草案”)。草案共七章五十一条,主要内容包括:确立数据分级分类管理以及风险评估、监测预警和应急处置等安全管理基本制度;明确开展数据活动的组织、个人承担数据安全保护义务,落实数据安全保护责任;坚持安全与发展并重,规定支持促进数据安全与发展的措施;建立保障政务数据安全和推动政务数据开放的制度措施。随着信息技术和人类生产生活交汇融合,各类数据迅猛增长、海量聚集,对经济发展、社会治理、人民生活都产生了重大而深刻的影响。数据安全已成为事关国家安全与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明确将数据作为新的生产要素,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草案的出台,对数据从业者和金融机构将带来什么影响呢?数据从业者何去何从?2017年5月开始,监管部门严厉打击违法开展数据活动的行为。最开始,15家大数据公司被列入调查名单。后来最多时,被调查的公司名单高达30多家,其中不乏估值超过几十亿的大公司。2019年9月,大数据行业再次震荡,仅半个月时间,便有6家公司先后被爆出负责人被带走调查或公司已暂停、调整业务等消息。最开始,大家以为只抓“爬虫公司”,但很快数据交易公司、征信公司等都被调查。这一度让数据行业风声鹤唳,如履薄冰。这次草案的发布,规范数据活动,完善数据安全治理体系,以安全保发展、以发展促安全。对数据从业者是一个机遇和挑战,主要原因有下面几点:(1)数据流通和商业变现变得规范。从草案第八条、第二十九条来看,企业或个人作为数据的拥有者,将切实得到经济价值;能持续自我产生数据的企业将会变得稀缺和重要,而仅靠数据采集加工的企业会面临淘汰及越来越多侵权诉讼的境地。(2)数据分级,明确有可为有所不为。从草案第十九条,让数据公司放开了手脚,明确了“红线”。政府有关部门从源头上明确那些数据属于重点保护,绝对不可触及;而其它数据可以有条件或者免费向公众开。(3) 数据安全领域将有一波新的创新红利。草案第十四条明确,支持数据开发利用和数据安全等领域的技术推广和商业创新,培育、发展数据开发利用和数据安全产品和产业体系。由此来看,数据安全咨询和培训、安全漏洞扫描、安全系统建设、数据安全事件监测预警以及数据中台建设等,将会是一批公司开拓业务的新方向。(4)牌照化经营,明确惩罚机制。草案第四十三条规定:从事数据交易中介机构,负责审核数据提供方的资质和交易双方的身份信息;提供在线数据处理服务的服务者,要依法取得经营业务许可或者备案;数据交易中介机构,导致非法来源数据交易的,由有关主管部门责令改正,没收违法所得,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十倍以下罚款,没有违法所得的,处十万元以上一百万元以下罚款,并可以同时由有关主管部门吊销相关业务许可证或者吊销营业执照;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款。对金融机构使用数据有何影响?大数据的应用价值不仅对金融机构财务指标有直接影响,而且也推动金融机构的商业模式变革。金融机构通过构建场景,金融业务切入,最终通过大数据变现。普通金融机构一年在数据上的采购费用少则几百万,多则上千万。而草案的出台,一方面规范数据的合理使用,同时对金融机构也是利好,主要原因有:(1)数据来源更加规范合理。大数据开启智能时代,行业要想健康发展,数据源的合法合规,尤其重要。以前的大数据行业良莠不齐,其实存在很多表面高大上,号称高科技,其实就是收集黑产数据公司。而通过牌照和资质筛选,保留下来的是政府认可的合法合规数据公司。(2)降低数据接入成本。草案第三十八条、第三十九条要求,国家机关按照规定及时准确公开政务数据,制定政务数据开放目录,构建政务数据开放平台,推动政务数据开放利用;同时构建统一数据规范,部门间数据互联互通。这从根本上让金融机构获取数据更加方便,减少系统做多源接口备份方案,避免重复建设。(3)专注数据应用,提升业务变现能力。草案要求提高政务数据的科学性、准确性和时效性。如此,能促进社会信用体系发展,而金融机构应用更加及时、权威的公共数据,能减少坏账损失。对金融机构应用数据的建议金融机构应用数据需要注意些什么呢?根据草案第四章,提出如下建议:(1)落实主体责任,在组织内做好数据安全教育。保障数据安全,落实数据管理部门以及相关负责人的主体责任。按照规定建立健全流程数据安全管理制度,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和其它必要措施,保障数据安全。除使用先进技术外,还要避免数据人为泄露或者删库跑路事件,防止组织的商业数据、保密数据、敏感数据的丢失和泄露。(2)定期安全风险监测,对系统进行漏洞扫描。在我上一篇公众号《这些APP在偷窥你的隐私!》文章中有提到,黑客利用平台漏洞,收集网站和APP应用程序的个人信息。而第三方SDK也存在隐蔽收集用户信息、自身安全漏洞易被不法分子利用等安全风险。(3)定期对数据活动开展风险评估,出具报告。草案第二十八条规定,风险评估报告包括本组织掌握的重要数据种类、数量、收集、存储、加工、使用数据的情况,面临的数据安全风险及其应对措施等。(4)采集用户数据要经过合法授权。不得未经用户允许采集信息,不得过度采集用户信息,不得滥用数据牟利。“谁无暴风劲雨时,守得云开见月明”!《数据安全法(草案)》《网络安全法》和尚在制订中《个人信息保护法》,通过法律条文的形式,推动了数据时代的快速发展,让数字经济产业的良性发展迎来曙光。
今日,芯片股紫光国微凭着连续涨停的走势成为A股市场的热门股。 7月1日紫光国威强势涨停,报于80.03元,成交额高达50.28亿;7月2日其股价继续涨停,报于88.03亿元,成交额为21.16亿,最新总市值为534亿元。 (行情来源:wind) 单单以上的涨停表现,并不足以看出资金近期对紫光国微的青睐。 再来看一组数据,昨日紫光国微因股价涨跌幅偏离值达7%登上龙虎榜,榜单中机构买入的数额令外界大吃一惊——机构狂买入7.5亿,是最近半个多月以来最豪华的龙虎榜。 (数据来源:wind) 机构都忍不住出手买买买,这说明了什么?说明当下这个时点,紫光国微是真得获得了资金的热捧。 消息面上来看,紫光国微受到资金的偏爱,主要是基于其国产安全芯片获重大突破以及其母公司紫光集团预计订单量大增这些消息所释出的利好。 在国产安全芯片获重大突破上,紫光国微今日早上发布一则消息称,紫光国微旗下紫光同芯THD89成为国内首款通过国际SOGISCCEAL6+安全认证的芯片产品,是全球安全等级最高的安全芯片之一,实现了中国在该领域的重大突破。其副总裁丁义民表示: “手握SOGIS互认的CCEAL6+认证的芯片厂商在国际上屈指可数,紫光同芯能够在经受过重重考验后,获得CCRA的高度认可,说明了以紫光安全芯为代表的中国芯,在产品安全性方面达到了国际顶尖水准,国产安全芯片在国际舞台上更具竞争力。” 而关于母公司紫光集团带来的利好则是,由于英特尔迫于美国政府压力断供浪潮信息,产业内人士认为,浪潮信息的份额或将技术转移到紫光集团子公司H3C或者台湾的代工厂中。同时,美国封锁华为之际,华为也将寻求国产替代,从而会给到紫光集团带来订单增量。 1、一季度净利同比大增183% 撇开上述因素之外,从近几年稳定的业绩表现来看,紫光国微也不失为一只成长性较强的芯片股。 4月23日晚间,紫光国微公布超预期的一季报。财报显示,其一季度实现营收6.46亿元,同比小幅下滑3.47%(报告期内不再合并西安紫光国芯收入),实现净利润1.9亿元,同比大幅增长183.41%,而扣非净利1.76亿元,则同比增长366.67%。 与此同时,紫光国微还发布一份新的业绩预告表示,预计2020年1-6月归母净利润为2.70亿至3.28亿,同比增长40.00%至70.00%,远高于半导体及元件行业12.23%的平均净利润增长率。 显然,从上述业绩表现来看,今年年初的新冠疫情并没有对紫光国微业绩的成长造成大的影响。 盈利能力方面,自2015年以来,其销售毛利率均维持30%至50%区间,销售净利率则维持在10%至30%区间,盈利能力在芯片行业属于中上的水平。而净资产收益率ROE(摊薄)也不是很高,常年维持在10%以下,说明目前该股的股东回报率不是很高。 (数据来源:wind) 现金流方面,2017年至2019年,该公司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逐年下滑,从5.84亿元到2.66亿元,且规模不大,间接地说明了其作为一只科技股仍处于仍处于烧钱扩张的状态。研发支出方面,该公司的研发投入占营收比例常年维持在16%以上。 所幸的是,其资产负债率不是很高,常年维持在30%附近;且资产周转率也比较强,常年维在0.5倍附近徘徊,属于芯片行业的中上水平,说明了该公司经营流动性没多大问题。 综上所述,作为一只芯片股,紫光国微具有科技股的“固有特征”,即成长性强,行业前景可期,但盈利能力较弱,有待大幅提升。 2、市场空间有多大? 紫光国微的主要业务为集成电路芯片设计与销售,包括智能安全芯片、特种集成电路、存储器芯片等业务,分别由紫光同芯、深圳国微电子、西安紫光国芯和唐山国芯晶源承担。 那么,在国产替代芯片的浪潮下,紫光国微的市场空间究竟有多大呢? 智能安全芯片业务上,大致可以分为智能卡安全芯片和智能终端安全芯片这两个细分板块。 据研究机构MarketandMarket数据显示,2018年全球智能安全芯片卡市场规模为142.2亿美元,预计到2023年将增长至215.7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可达8.7%,这也意味着紫光国微在智能卡安全芯片市场仍有很大的增长空间。 特种集成电路业务上,紫光国微电子的产品包括微处理器、存储器、FPGA/SoPC、总线、接口驱动、电源管理和定制芯片等七大类近400个品种。据券商机构分析,特种集成电路受益于国产自主可控领域特种电子元器件国产化率要求的提升,特别是航天军工高端领域要求国产化率达到100%,公司特种IC业务或将持续保持高速增长。 存储器芯片方面,随着5G时代的到来,为应对5G手机对于机身内部空间要求越来越高的趋势,紫光国微研发推出了全球首创的划时代产品——5G超级SIM卡。 据了解,今年5G超级SIM卡已经拓展到北京、山西、湖南、广东等市场。终端方面当前除苹果外已经适配了200款以上的终端,产业链全部打通。根据预计2020年5G手机销量1.5亿部,渗透率20%,将有3000万片的销量,销售额超数十亿元,如果按每片净利润3元来估算,或可为紫光国微带来近1亿的净利润。 从上述数据来看,紫光国微的核心业务线的增长空间未来还是比较广阔的。 结语 关于今年下半年科技股的投资策略,中银证券表示,外资增量下必需消费抱团仍将延续,主题上关注新一轮基建、5G、混改带来的投资机会,因此配置思路上,科技与消费仍然是主要方向。 在这个背景下,紫光国微作为市值超过500亿级别的龙头企业,值得拥有吗? 如果它能够继续维持目前的高增速,那么目前100倍的估值也算合理,并且随着芯片国产替代的加速,紫光国微的未来还是有想象空间的。 (数据来源:wind)
作为人工智能技术最大的应用场景之一,自动驾驶近年迎来了风口。6月27日,滴滴出行首次面向公众开放自动驾驶服务,开始在上海接受公众体验报名。用户通过滴滴App线上报名,审核后就能在上海测试路段免费呼叫自动驾驶车辆进行试乘。 而此次与滴滴合作的是以安全著称的沃尔沃,这意味着,沃尔沃正式成为滴滴出行旗下自动驾驶公司的供应商,是第一个面向普通用户提供自动驾驶出行体验的汽车。 沃尔沃出场 滴滴此次向公众开放自动驾驶服务、开始真实的用户体验,意味着国内自动驾驶技术又向前迈出了一大步。申请体验自动驾驶的乘客只要拿出手机,打开滴滴出行APP,在新增的“未来出行”板块选择行程起点和终点,就可以申请体验自动驾驶网约车。 说到自动驾驶,不得不提到令人担心的安全问题,以特斯拉为例,就经常发生无法识别静止目标等原因导致的自动驾驶事故。而沃尔沃多年来一直是以“最安全的车”在业内和消费者心中树立了良好的口碑。 此次接受用户自动驾驶体验的是沃尔沃XC60车型,体验车较普通车辆在造型方面有所不同,车顶上有一个不停转动的装置。据了解,这是激光雷达,用来分辨100米以内障碍物的形状,同时,车顶上还安装了1个64线激光雷达,2个16线激光雷达,7个摄像头,4个雷达,共计14只“眼睛”。据悉单车造价在100万元以上。 资料显示,早在2012年,沃尔沃开始钻研自动驾驶技术,在2017年就宣布将跳过L3,直接开发L4-L5级自动驾驶,并宣布将于2021年推出量产的自动驾驶汽车,后来该计划延后至2022年。 在后续布局方面,沃尔沃预计到2023年左右量产第一辆高度自动驾驶量产汽车XC90。同时,沃尔沃汽车致力于成为全球共享汽车服务供应商和自动驾驶车队的首选合作品牌,帮助他们高效地组建一支安全、灵活、规模庞大的自动驾驶车队。 目前,沃尔沃已经和Uber、英伟达、百度、滴滴等多家公司展开合作。下半年,沃尔沃还将参与到曹操出行的自动驾驶测试工作。 滴滴的平台优势 滴滴率先上线自动驾驶网约车,还是得益于其强大的平台优势。滴滴是目前国内最大的网约车平台,而滴滴在发展网约车的同时,也在一直在研究新的驾驶模式。 滴滴自2016年开始组建自动驾驶研发团队,目前中美两地已有近400人的团队,而且滴滴已获得北京、上海、苏州、美国加州等地路测资格,并在去年9月获得上海颁发的首批载人示范应用牌照。 不同于人们认知的自动驾驶,此次落地的自动驾驶网约车服务,车辆内依旧有两人陪同,一位是安全驾驶员,一位是安全引导员。安全驾驶员主要负责自动驾驶车辆的安全,出现一些极端情况会及时接管车辆,确保乘客安全。安全引导员主要在示范应用过程中与乘客交流沟通,便于乘客更快熟悉自动驾驶,因此并不能算真正意义上的“无人驾驶”。 “自动驾驶本身有一定局限性,长期来看,很多道路和区域可能永远都不适合自动驾驶。在不适合的地方,永远需要司机驾驶。”滴滴方面相关人士表示,国内和国外自动驾驶普遍处于载人示范应用阶段,在限定区域和限定天气状况、时间等条件下,让普通人能体验到,乘坐到。滴滴自动驾驶网约车在未来一两年还是会有安全驾驶员,但不会停止对测试和研发的投入。 滴滴自动驾驶是目前世界上唯一拥有千亿公里数据的自动驾驶公司,滴滴自主研发的车载设备桔视,覆盖了滴滴平台上50%以上的订单,经过处理后,每天有千亿公里级的行驶数据可以应用于自动驾驶系统。 滴滴自动驾驶COO孟醒表示,到2030年,滴滴出行的平台将拥有100万辆全自动的无人驾驶汽车。而目前自动驾驶车辆依旧处于研发阶段。 招商证券指出,滴滴出行作为国内第一大出行软件,具有巨大的流量,此次滴滴出行自动驾驶网约车服务在上海正式上线,将使得自动驾驶真正开始进入公众的生活,增加自动驾驶的体验群体。 出行平台、车企与科技巨头联手 6月27日,滴滴自动驾驶网约车服务在上海上线。6月28日,沃尔沃宣布与Waymo达成战略合作,在此次合作中,沃尔沃汽车和Waymo双方将聚焦L4级自动驾驶技术落地开发。Waymo将成为沃尔沃汽车集团以及旗下品牌L4级别自动驾驶技术的合作伙伴。双方目标是将Waymo Driver技术应用于沃尔沃出行专属的全新纯电车平台上,最终提供网约车服务在内的应用场景和商业模式。 沃尔沃从早年间就开始频繁与科技公司、出行公司以及供应商合作发展,其中百度、Uber、Nvidia等企业都曾作为沃尔沃开展自动驾驶项目上的合作伙伴。 招商证券研究指出,目前的自动驾驶领域是平台、车企与科技巨头联手,共同推进自动驾驶技术攻克与落地实施,建议关注相关投资机会。资本向来会第一时间感知到市场的风吹草动,果然,近期无人驾驶板块集体走强。 同样,国外自动驾驶领域的竞争也异常激烈。亚马逊日前宣布收购无人驾驶技术公司Zoox。Zoox的主要技术应用场景就是无人驾驶出租车,据悉,亚马逊收购Zoox可能花了近20亿美元。有市场人士预测,亚马逊从今年起,每年都将在自动驾驶技术方面投资20亿美元投入研发,并最终将Zoox的技术推向市场。 中信证券分析认为,5G商业化带来更高级别智能驾驶的可能、智能汽车创新发展战略的发布,“软件定义汽车”已经逐渐成为业界共识,智能汽车领域将迎来快速成长期。 根据Gartner预测,2023年全球当年无人驾驶汽车净增量将超过74万辆,全环境下自动驾驶L5级预计将在2030年左右实现。
近日,深圳市消委会提醒广大消费者,租借QQ、微信帐号的行为存在严重安全隐患。6月29日讯,据澎湃新闻报道,近日,深圳市消委会提醒广大消费者,保护好自己的QQ和微信帐号密码,合规使用。租借QQ、微信帐号的行为存在严重安全隐患。深圳消委会指出,随着对QQ、微信帐号的安全管控持续加强,打击力度持续加大,导致从事贩卖、辅助注册、解封等业务的“恶意号商”遭受重创。号源空间被大大压缩,难以存活,“恶意号商”从而打起了“租借”帐号的主意,利用租来的帐号实施欺诈、散播不良信息,致使受害人身份信息被泄露和利用,个人或亲朋好友资金受损,帐号封停,甚至因此承担法律责任。租借QQ、微信帐号存三大严重安全隐患:一是个人信息安全隐患;二是资金安全隐患;三是帐号安全隐患。深圳市消委会提醒消费者做到“四不”:不租、不借、不售、不信。一是网上看到类似的“租号”信息要保持冷静;二是保护好自身各类帐号和密码,不要借给他人使用或授权他人登录;三是增强法律意识;四是遇到好友网上借钱时,应电话联系确认清楚后再决定是否借钱给对方。
网宿科技近日发布《2019年中国互联网安全报告》(简称“《报告》”)显示,2019年,网宿云安全平台共监测拦截了12178.96亿次攻击。平均每天为全球网站抵御与防护约33.37亿次攻击。 《报告》称,随着企业的数字化转型,越来越多的敏感数据、关键业务被暴露在互联网中,被黑产团队以恶意爬虫、API攻击等方式获取,因信息泄露导致的诈骗案件数量呈爆发式增长。2019年恶意爬虫攻击同比增长58.33%, DDoS攻击和Web应用攻击稳步增长,涨幅分别为25.76%和34.94%。 2019年,网宿云安全平台监测并拦截了119.46多亿次爬虫攻击、12046.64多亿次DDoS攻击事件和12.86亿次Web应用攻击;相当于平均每秒拦截380起爬虫攻击请求、3.82万次DDoS攻击。 从攻击手法来看,爬虫攻击海外“作战”趋势明显;DDoS从原来的“长时间压制”转向大流量的“瞬时击穿”,打击更加精准;Web应用攻击方面,暴力破解首次代替SQL注入成为主要攻击手段,且手法趋于复杂,利用新型漏洞攻击更受黑客青睐。 《报告》还指出,随着5G、IPv6、人工智能和物联网等新技术的发展与普及,业务安全问题更难识别与防御,为网络安全防护带来全新的挑战。2019年,全网IPv6攻击6641万次。 网宿云安全团队人士接受采访表示,针对当前的安全形势,网宿已经着手将CDN、SD-WAN、边缘计算、安全web网关、零信任网络访问等技术能力进行升级和整合,以实现“云、网、边”安全能力的立体式全面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