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各地“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施工图”陆续出炉,纷纷把发展质量问题摆在更为突出的位置,更加注重实体经济发展,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积极融入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近期,各省份陆续审议通过并正式发布本省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各地“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施工图”已经绘就。记者梳理发现,各地纷纷把发展质量问题摆在更为突出的位置,更加突出实体经济的重要地位,积极融入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紧扣高质量发展主题 据记者盘点,山西、辽宁、河南、湖南、四川、贵州、宁夏、广西等省份,均将“年均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作为“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之一。海南明确提出,“经济增长速度位居全国前列,地区生产总值实现年均增长10%以上”。 值得注意的是,多个省份强调要“在质量效益明显提升的基础上”实现经济增长,发展目标既蕴含速度要求也体现质量取向。例如,湖南提出,在质量效益明显提升的基础上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增长潜力充分发挥,经济增速快于全国平均水平,经济结构更加优化;贵州提出,在质量效益明显提升的基础上,保持经济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江西提出,主要经济指标增速保持全国“第一方阵”,经济总量在全国位次进一步前移。 新时代新阶段的发展必须贯彻新发展理念,必须是高质量发展。各地明确要求,自觉把新发展理念贯穿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努力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 北京提出,更加突出创新发展。在减量发展背景下,坚持走依靠创新驱动的内涵型增长路子;青海提出,科学开发战略性资源,壮大提升支柱性产业,优化升级“四张牌”全产业链,形成更高附加值、更强创新力的产业链,打造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金字招牌。 各地深刻剖析新征程上的新挑战、新机遇,“率先”“突破”“紧迫感”等,成为热词。山西提出,面对各省竞相发展、百舸争流的竞争性态势,山西不进则退,慢进亦退,不创新必退;山东提出,坚定不移推动新旧动能转换,塑造现代产业新优势。 同时,就业、收入、医疗、教育等民生福祉实现更大增进,是各地重要奋斗目标。安徽提出,“十四五”时期,民生投入力度持续加大,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的就业,居民收入增长高于经济增长,中等收入群体比例超过40%,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基本达到全国平均水平;西藏提出,“十四五”时期农牧民收入年均增速达到10%以上。 巩固壮大实体经济根基 实体经济是强国之基,抓实体经济必须要抓好制造业。多个省份提出“保持制造业比重基本稳定”或“推动制造业比重稳步上升”,更加突出实体经济的重要地位,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江苏提出,围绕先进制造业集群发展,全力打好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攻坚战,率先建成全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区;甘肃提出,坚定不移发展工业,推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加快发展生态产业,巩固壮大实体经济根基;广西提出,坚持全产业链发展思路,聚焦优势产业开展补链强链延链专项行动,锻长板补短板,提高制造业比重,壮大实体经济根基。 同时,各地正加快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北京提出,大力发展集成电路、新能源智能汽车、医药健康、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前瞻布局量子信息、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卫星互联网、机器人等未来产业,培育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辽宁提出,改造升级“老字号”、深度开发“原字号”、培育壮大“新字号”,全力做好结构调整“三篇大文章”,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培育壮大先进制造业集群,加快从辽宁制造向辽宁智造转变,提高经济质量和核心竞争力。 在打造优势产业集群上,广东明确提出,打造新一代电子信息、绿色石化、智能家电、汽车、先进材料、现代轻工纺织、软件与信息服务、超高清视频显示、生物医药与健康、现代农业与食品十大战略性支柱产业集群,加快培育半导体与集成电路、高端装备制造、智能机器人、区块链与量子信息、前沿新材料、新能源、激光与增材制造、数字创意、安全应急与环保、精密仪器设备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 积极融入新发展格局 “十四五”时期,我国将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找准定位、积极融入、主动作为,成为各地的共同选择。 上海提出,主动服务新发展格局,打造国内大循环的中心节点、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战略链接。顺应国内外发展格局深刻调整,充分发挥经济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调整优化城市空间格局、经济格局、城乡格局,进一步巩固上海对内对外开放两个扇面枢纽地位,进一步构筑未来发展的战略优势,更好地服务全国发展大局;浙江提出,持续推进以“一带一路”统领全面开放,推动形成全方位全要素、高能级高效率的双循环,重塑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 山东提出,引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促进国家南北经济格局优化、国内国际市场高效贯通,率先探索有利于促进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有效路径;江西明确,立足毗邻长珠闽、产业门类齐全、资源要素丰富等优势,主动承接沿海发达地区产业转移,打造制造业转移集聚区,为把产业链关键环节留在国内作出积极贡献。 在扩大内需促进消费方面,据记者不完全统计,全国已有北京、天津、上海等18个省份将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作为重要抓手。此外,湖南、福建、江西等地则提出要打造区域消费中心城市。 在东部地区,上海提出,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全面建成国际会展之都;江苏提出,支持南京、苏州、徐州、无锡等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 在东北地区,辽宁提出,支持沈阳、大连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黑龙江提出,打造哈尔滨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形成若干区域消费中心城市。 在中西部地区,湖北提出,支持武汉创建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打造一批以文化消费、旅游消费、养生消费为特色的消费示范试点城市;云南提出,加强昆明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区域消费中心城市、中小型消费城市梯队建设。
任泽平建议:1)放弃人口总量控制,优化人口学历技能和年龄结构。2)严格控制中心城人口增长,推进新增人口向新城集聚,并积极在新城布局相应产业,包括向新城特别是重点新城疏解中心城部分功能及部分优质公共服务资源。3)大力提高城市轨道交通路网密度,改变当前以中心城为核心的放射型轨道交通体系为环状“井”字形。 文:任泽平 熊柴 来源:泽平宏观 2019年就业质量报告显示,清华北大本科毕业生留京率都不到2成,其中北京大学(校本部)为16.07%,清华大学为18.20%。这已经是清北毕业生留京率连续多年下跌了。2013年,北大本科生留京率曾高达71.79%,清华本科生留京率为30.7%。 以清北为代表的名校生的就业去向,代表了当下大学生的就业倾向。 反观南方的两座一线城市,广州和深圳对大学生态度更为“友好”。在2020年深圳人才引进政策下,全日制本科且未满45周岁以下直接核准入户,全日制大专且未满35周岁以下直接核准入户。2020年底,广州出台宽松的落户政策,一方面,“双一流”建设高校全日制本科及以上学历的青年人才,在引进单位参加社会保险即可入户,另一方面,个别区域大专也可以落户。 与上广深相比,大学生在北京落户依旧很难。2017年北京在引进毕业生的工作中强调,要按照城市总体规划,严控北京禁限产业引进毕业生。 当年同样控制人口的上海,落户政策也有了松动。继对清北两校毕业生抛出橄榄枝后,2020年上海对本地的上海交大、复旦、同济、华东师大4所985高校的毕业生也友善招手。2020年9月23日,《2020年非上海生源应届普通高校毕业生进沪就业申请本市户籍评分办法》正式发布,将之前“以清北为试点,探索建立对本科阶段为国内高水平大学的应届毕业生,符合基本申报条件可直接落户”的政策,范围扩大至在沪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 随着人口老龄化少子化加速到来,以及人口大迁移的都市圈城市群化,未来抢夺年轻人才是城市竞争的关键,“抢人大战”正在西安、郑州、长沙、成都、武汉、苏州、广州、东莞、深圳等城市如火如荼上演,落户政策大幅放宽,当然,除了北京。 过去人为控制人口,排斥外迁“低端人群”,违背市场经济规律和人口迁移规律,已经带来了越来越多的负面效果:城市生态被破坏,生活成本上升,难以落户的年轻人流出南下,城市的活力下降,老龄化加重。 我们在业内提出了广为流行的标准分析框架“房地产长期看人口、中期看土地、短期看金融”,并根据该框架在2015年预测“一线房价翻一倍”,预测的逻辑除了货币超发因素外,主要是基于城镇化进程中人口迁移聚集的规律趋势,可分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人口从农村到城市,城市人口普涨;第二个阶段是人口从农村和三四线城市向一二线都市圈和区域中心城市迁移聚集,即都市圈城市群时代,一二线都市圈人口继续增加,年轻的移民增加城市活力,但非都市圈的三四线城市会出现人口增长放缓甚至停滞,老龄化加重,房地产市场的分化日趋明显。 这是国际城镇化进程中人口迁移的市场经济规律。这也就意味着,试图限制大城市人口的行政性措施是违背经济规律的,出路在于着力解决城市规划和基础设施供给不足问题。本文详述了相关的逻辑和证据。这对我们理解未来城镇化规律、人口迁移趋势和预测区域房地产市场具有启发意义。 出于对大城市病的担忧,中国政策长期严格控制大城市规模,但从历史看,北京、上海等政府制定或预测的人口控制目标不断被突破。2017年《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2035)》、2018年《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17-2035)》分别要求将常住人口总量长期控制在2300万、2500万左右。 北京、上海为何要控制人口规模?是否合理?从长期看,人口控得住么? 人口迁移的基本逻辑与国际经验。1)人口迁移的基本逻辑是人随产业走、人往高处走。因此,决定一个区域人口集聚的关键是该区域经济规模及该区域与本国其他地区的人均收入差距,即经济-人口分布平衡法则。在市场作用下,人口流动将使得区域经济份额与人口份额比值逐渐趋近1。2)高收入经济体城市人口集聚的国际经验:经济-人口比值接近1。全球高收入国家50万人以上城市功能区的经济-人口比值的中位数为1.01,平均值为1.07。美国当前50万人以上都市区经济-人口比值的均值为0.98;日本人口长期大规模向东京圈、大阪圈和名古屋圈三极集聚,直至1973年三大圈经济-人口比值分别降至1.22、1.13、1.12后,转向东京圈一极集聚。韩国人口长期大规模向首尔圈集聚,直至首尔圈经济-人口比值降至1左右。 北京上海人口增长仍有较大潜力。过去历次人口控制目标不断被突破的根本原因在于忽视市场机制作用。在近年严厉人口调控政策下,北京、上海常住人口增长放缓、甚至转负。但是,当前北京、上海的经济-人口比值高达1.9以上。在迈向国际都市或全球城市的路上,经济-人口分布平衡法则将驱动北京、上海未来人口显著增长,从土地资源看仍有较大空间。 交通拥堵、环境污染、资源约束均不是严控人口规模的理由。因不尊重人口集聚客观规律所造成的城市规划不足,才是导致“大城市病”的关键。1)城市交通情况与人口规模确有一定相关性,但可通过城市治理得以改善。东京圈人口比北京市多约1460万,机动车保有量比北京多约1000万辆,但其交通状况较好,原因在于其轨道交通出行比例高达60%、远超北京的32%。当前北京、上海的轨道交通路网密度约0.10公里/平方公里,远低于纽约都市区、东京圈、首尔圈。2)人口规模与城市空气污染的相关性很弱,因为单纯人口增长对空气质量的影响远小于产业结构、生产生活方式及环境保护力度的影响。3)城市并非封闭系统,且技术可变,即资源承载力可变。1986-2017年,北京市用水总量从36.5亿立方米变至39.5亿立方米,常住人口从1028万增至2171万。从当前情况估算,北京水资源可支撑人口增至3000万人以上。 北京上海人口发展存在的突出问题。1)老龄化严重。当前北京、上海户籍65岁及以上比重分别达16.5%、21.8%,远高于全国的11.4%。大量年轻外来人口涌入使得两地常住人口老龄化程度大幅下降至10.9%、14.3%。从全球角度看,国际大都市区的老年人口比重多明显低于本国平均水平。2)人口分布失衡。接近一半的人口聚集在北京市五环内、上海市外环内区域,人口密度分别高达1.6万、1.7万人/平方公里,明显高于东京都区、首尔市的1.5万、1.6万人/平方公里,北京、上海的核心区域人口已严重饱和。3)职住分离严重。就业过度集中在中心城,一些新城“睡城效应”明显,比如北京的回龙观-天通苑地区。 改善北京上海人口调控政策。如果短期通过行政手段控制人口,而长期人口由于市场化流动而控不住,会导致住房供地、轨道交通、医院学校等供给不足。城市规划的最终目的并非是控制人口,而是支撑北京、上海发展成为一流国际都市或全球城市。建议:1)放弃人口总量控制,优化人口学历技能和年龄结构。2)严格控制中心城人口增长,推进新增人口向新城集聚,并积极在新城布局相应产业,包括向新城特别是重点新城疏解中心城部分功能及部分优质公共服务资源。3)大力提高城市轨道交通路网密度,改变当前以中心城为核心的放射型轨道交通体系为环状“井”字形。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上海1月11日讯到2025年,上海全面推进城市数字化转型将取得显著成效,国际数字之都建设形成基本框架;到2035年,上海将建成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国际数字之都。新年伊始,上海正式发布《关于全面推进上海城市数字化转型的意见》,明确了建设数字城市的目标。 上海市委副书记、市长龚正表示,要以经济数字化形成新供给,生活数字化满足新需求,治理数字化优化新环境,打造“物联、数联、智联”的城市数字底座,通过数字化转型激发城市生命体“细胞”的活力。 近年来,上海在线新经济发展成效明显,数字经济占GDP比重超过50%。上海将继续加快推动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放大数字经济的辐射带动作用。《意见》提出,上海将坚持整体性转变,统筹推进城市“经济、生活、治理”全面数字化转型。 经济数字化方面,上海将以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为方向,加快建设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等世界级数字产业集群,推动要素重构,努力建设成为国际数字经济网络的重要枢纽。经济数字化的一个重要基础是新基建,2020年上海推出了48个新基建重大项目,总投资2700亿元,当年完成投资约700亿元,2021年将以更大力度加以推进。 “我们将围绕生产制造、商贸流通、科研研发、金融创新等方面,全方位推动整个经济领域的数字化转型,并进一步推动工业互联网的发展,打造百个智能制造工厂。”上海市经信委副主任张英表示。 生活数字化方面,上海将着重从企业、市民和城市运行高频急难的问题难点中发现数字化转型的应用场景,引导市场主体参与数字化转型场景运营,创造优质普惠的数字生活“新图景”。比如建设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库,提升互联网医院、远程医疗、智慧养老等服务能力,推进博物馆、美术馆、旅游景区等文旅场馆智慧化升级,同时助力老年人、残疾人跨越“数字鸿沟”,实现数字包容。“希望通过技术赋能,让老年群体或对信息技能不是非常熟练的群体能够充分体会到智慧城市的成效。”上海市经信委信息化推进处副处长陆森说。 治理数字化方面,上海将以“两张网”建设为牵引,构建超大城市“数治”“新范式”,立足高效办成一件事,深化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加快打造网购型政务服务城市。立足高效处置一件事,深化城市管理“一网统管”,实现“一屏观天下、一网管全城”。目前,上海“一网通办”日均办事近12万件,全程网办率约50%。 上海市信息服务业行业协会秘书长陆雷认为,上海首倡城市整体数字化转型,而不仅仅是产业数字化转型,这是一场自我革命。上海在“经济、生活、治理”三个维度全面推动建设数字城市,具有全球城市发展的引领意义。
图片来源:网络 继2020年末拟筹建长三角发展集团(以下简称“长三角集团”)和金融集团之后,中梁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股票代码:2772.HK,以下简称“中梁控股”)又有架构调整。 1月7日,有市场消息称,中梁控股欲筹建京津冀发展集团(以下简称“京津冀集团”),副总裁马飞兼任后者驻场COO。 对此,中梁控股方面向搜狐财经证实了这一消息,“京津冀集团尚在筹备阶段,未来仍将属于上市体系内,重点是深耕核心都市圈内的二线城市。” 中梁控股1993年成立于温州,2016年将总部迁往上海。此后仅三年时间,中梁控股跑进行业前20,实现销售额从百亿元到千亿元的跨越。2019年7月,登陆港交所。 与其他房企不同,中梁控股架构调整较为频繁。仅2020年,中梁控股3月新成立上市平台下属的控股集团,8月揭牌成立粤港澳发展集团,11月又宣布将筹建长三角集团和金融集团。 在一位资深业内人士看来,随着外部融资环境收紧、三四线城市红利逐步消失,曾经以三四线城市为主的中梁正面临着增长乏力的问题。 “中梁控股需要成立这样的下属子集团,把各自版图和权责划分得更加明确。在业务上仍然以地产为主营业务,但可结合区域实际开拓新领域,以刺激全盘业务的增长。”他说道。 拟筹建京津冀集团,副总裁马飞兼任驻场COO 虽尚在筹建中,但京津冀集团已显露初步的人事架构。 中梁控股副总裁马飞,将兼任京津冀集团驻场COO,对重大业务的模式模版及产品策略进行赋能支持;汤磊任京津冀集团执行总裁,分管相关范围内的业务拓展及开发经营。 具体到筹建细节,中梁控股将成立“京津冀集团筹建PMO办公室”,由汤磊任办公室主任,负责相关工作的推进。待京津冀集团正式成立后,再按照子集团权责,进行相应的调整。 此外,京津冀集团还将根据业务特点及商业模式等实施多层合伙人制度。 中梁控股方面回复搜狐财经称,筹建京津冀集团是客观事实,但过多细节暂还无法透露,“还是属于上市体系内,重点是深耕核心都市圈内的二线城市。” 温州起家的中梁控股,长期聚焦二三四线市场,在长三角、中西部、环渤海、海峡两岸及珠三角五大经济区23个省份及直辖市的142个城市进行业务布局。 2019年全年,中梁控股斥资764亿元,共拿地139宗。其中超80%的金额,被用于长三角和中西部地区的土地购买。同年,长三角和中西部分别为中梁控股贡献了59%和23.5%的销售业绩。 在中梁控股年报披露的其所投资的二线城市名单中,地处京津翼地区的,仅有天津一个城市。 2019年和2020年上半年,中梁控股在二线城市分别实现销售额537.12亿元、297.37亿元。具体到天津市,当期销售额贡献比仅为0.2%、0.4% 公开报道则显示,2017年,彼时还未上市的中梁控股曾组建京津冀事业部。 但2018年12月,在港交所首次提交IPO申请书一个月之后,中梁控股发布内部通知,整体裁撤京津冀事业部,原区域项目也全部划归其他区域。 彼时裁撤共涉及近500人被调整,还引发了近100多人进行整体诉讼维权。 巧合的是,裁撤京津冀事业部之时,也正是中梁控股蓄力辐射环渤海、中西部、海峡西岸、珠三角等非长三角经济区之际。 裁撤京津冀事业部之后,2019年初,中梁控股又马不停蹄地调整组织架构。 彼时,中梁控股将原先的12个区域集团进行收缩合并,最终调整为南方、北方、西部、山东、浙江、江苏和中部等7个区域集团。 与之相伴随的,在建立7大区域集团后之后,原先各个大区的人员编制也被进一步的收缩。 2019年末,上市仅6个月后,中梁控股将集团总部人数由近580多人精简到400多人,通过人员调整的方式,再次优化组织架构。 这一年,中梁控股不仅成功登陆资本市场,还顺利迈入千亿房企阵营,行业排名窜升至第19名成为房企20强。 增设长三角集团,三大经济圈被补齐 进入2020年,千亿之后的中梁控股并未停止其调整的脚步。 随着7大区域集团的业务不断扩大,为了让组织架构能够匹配业绩增长。2020年3月,中梁控股在上市公司体制内新成立了控股集团。 2020年8月,中梁控股粤港澳发展集团(以下简称“粤港澳集团”)揭牌成立。11月,中梁控股又在内部发布公告,宣布成立长三角集团和金融集团。 12月末,中梁控股长三角集团的人事任命结果传出。与京津冀集团定调类似,长三角集团也有中梁控股高层领导驻场。 其中,中梁控股执行董事,联席执行总裁陈红亮,兼任长三角集团执行董事及驻场COO,进行组织建设等方面工作。 中梁控股地产业务之联席总裁及执行董事李和栗,兼任长三角集团首席董事及驻场CPO,对投资、产品等业务进行把关和赋能支持。 曾为旭辉上海区域副总裁,熟悉长三角地区业务的谢志刚,被任命为执行总裁,全面负责长三角集团日常经营工作。 另有媒体报道称,控股集团成立后主要负责顶层设计和架构搭建,并不做具体的业务。 具体而言,控股集团下或将包含地产发展板块、现代服务业板块(以物业服务为主),这已是中梁控股较为成熟的业务板块。 而去年8月新揭牌的粤港澳集团,以及官宣拟筹建的长三角集团、金融集团,乃至京津冀集团,或也将纳入控股集团的组织架构中。 一位资深业内人士告诉搜狐财经,与其他房企不同,中梁奉行“先人后事”,看重组织的力量。 “与总部集权不同,这样的组织架构在得以统筹各子集团业务的同时,也保证了子集团的独立,减少了决策的时间,也有利于区域集团规模做大。”他表示。 值得注意的是,中梁控股相关区域集团的筹建,还对内部资源进行了整合。 据媒体报道,今年8月揭牌成立粤港澳集团,由此前的南方区域集团更名而来。 未来,粤港澳集团在业务上仍然以地产为主营业务,但也会开拓新领域探索新产品,如结合区域实际,参与城市更新项目等,以最大效能地激发区域活力,促业绩增长。 “此前虽有划定相关的区域集团,但难免会出现打架的情况。双方各凭本事,或多或少的会介入彼此的区域,凭借手中资源和能力去做一些项目。”这位业内人士认为,在对组织框架进行调整和升级后,相关板块的划分和权责更加明确了,更有利于业务开展。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长三角集团、京津冀集团在筹建中,连同已揭牌的粤港澳集团,中梁控股在中国活跃度最高的三大经济圈的业务布局也将形成。 2020年销售额1688亿元,超额完成目标 中梁控股成立于1993年,实控人系现年49岁的温州人首富杨剑,持股比例为81.28%。2015年,中梁控股走出江浙启动全国布局战略。次年,将总部从温州迁至上海。 2016年至2019年,中梁控股分别实现销售额190亿元、649亿元、1015亿元、1525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100.22%,迈入千亿房企阵营,行业排名也从第83名窜升至第19名。 上述期间,中梁控股营收由29.25亿元增至566.4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168.53%,净利润由-2.7亿元增至62.56亿元。2019年底,中梁控股登陆港交所。 2020年上半年,中梁控股营业收入237.6亿元,同比增15.6%;合约销售金额677亿元,同比增6.3%;期内净利润22.1亿元,同比增16.4%,逆势环境下仍实现增长。 刚过去的2020年,是中梁控股自2016年搬至上海开启全国化的“一五战略”收官之年。1月4日中梁控股发布的销售数据显示,2020年其销售额1688亿再创新高,并超额完成全年1600亿元的销售目标。 中梁控股方面告诉搜狐财经,2021年是其“二五战略”开局之年。“公司中长期目标为保持有质量的增长,维持在TOP20中的较高水平。同时,我们也将继续坚持‘深耕外拓提升城市能级’的投资布局策略。” 而在前述资深业内人士看来,近年来,随着三四线城市楼市由热转冷,实现千亿规模之后的中梁控股,未来或将进一步将业务布局向二线城市倾斜。 中梁控股2020年半年报则显示,2020年上半年,其开始实施“转二线强三线”的投资策略。当期土地投资中,二线城市占比高达64%,三线城市占比27%。 2019年时,三线城市为中梁控股贡献了52.6%的销售业绩,二线城市贡献了35.2%;2020年上半年,三线城市销售额贡献比已稍降至45.2%,二线城市则升至43.9%。 “应对千亿后的增长瓶颈,中梁控股要找到‘第二增长曲线’。适当的在区域内部做一些调整,也是必要的。”这位业内人士表示。
“基础设施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石,具有战略性、基础性和先导性作用。”1月6日,在北京市发改委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表示,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在过去一年间,北京围绕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落实城市总体规划以及市民关心关注的城市建设问题,在交通、水务、园林绿化等基础设施领域作出诸多探索并取得进展。站在“十四五”规划的开端,北京还将通过加快构建以轨道交通为主体的综合交通体系,完善城市供水服务格局,优化城市生态布局等,加快建设国际一流和谐宜居之都。 交通:四网融合新格局 “2020年,我们推动构建干线铁路、城际铁路、市郊铁路、城市轨道交通‘四网融合’发展新格局,助力打造层次多样、级配合理、衔接顺畅的新型轨道交通系统。”前述负责人表示。 期间,京雄城际全线建成通车,北京与雄安新区之间新增交通骨干线路;京张高铁延庆支线开通运营,2022年冬奥会交通配套设施进一步完善;京沈高铁建成,计划近期全线通车,本市与东北方向各城市间时空距离大幅缩短。 新线建设与既有线改造同步推动,完善了城市轨道交通网。例如,建成开通16号线中段、房山线北延等2条(段)线路;亦庄有轨电车T1线开通试运营,进一步拓展轨道交通服务覆盖范围。据统计,截至2020年底,全市城市轨道交通运营里程达到约727公里。 2021年,北京将继续加快建设大兴机场线北延、CBD线等15条(段)在建线路,计划建成11号线西段(冬奥支线)、首都机场线西延等,打通14号线、8号线、S1线等线路剩余段。 与新线建设同步,北京将加快推动既有线改造工作。其中,1号线与八通线贯通运营工程已开工建设,预计2022年完工,届时可解决两线之间必须换乘一次的长期“痛点”;地铁7号线和9号线道床整治改造工程启动实施,改善地铁9号线在北京西站限速运行情况;地铁宣武门站增建换乘通道工程建成,4号线与2号线在宣武门站换乘能力大幅提升;地铁5号线信号系统车载设备改造工程完工,改善设备系统故障频发问题等。 值得一提的是,按照2020年市政府批复实施的《北京智慧轨道交通发展行动策划方案》,近期推动建设的线路将结合线路特点和实际需求,分级分类实现智慧轨道功能。例如,轨道交通11号线西段(冬奥支线),作为新建线路示范线,将较为全面地实现各项智慧功能;轨道交通13号线扩能提升工程,重点突出智慧乘客服务、智慧车辆和设备运行功能。 水务:完善供水管网 据了解,“十三五”时期北京累计完成1000多个单位(小区)自备井置换和1200多个老旧小区内部供水管网改造,惠及人口超140万人。 “通过自备井置换,有效减少了地下水开采,促进地下水位提升。”前述负责人表示。据统计,2020年,平原区地下水位同比回升约0.3米,“十三五”时期地下水水位连续五年回升,整体回升超3米,地下水储量增加超过15亿立方米。重点围绕城市副中心、石景山区等区域,实施供水管网完善工程,进一步扩大公共供水管网服务范围。 据悉,今年北京将继续推动中心城区自备井置换工作,涵养区域地下水。加快推进丰台河西、海淀山后地区供水设施建设,完善城市供水服务格局。以“取、供、用、排”全链条、全环节在线计量监测为主线,加快推动智慧水务建设。 目前,在推进南水北调及配套供水工程建设方面,北京实现大兴支线主体完工,亦庄水厂和石景山水厂主体基本完工,建成亦庄调节池。亦庄水厂、石景山水厂建成投用后,将进一步完善中心城区供水格局,可惠及超220万人,让更多市民享受到高质量水源。在永定河综合治理与生态修复方面,将继续加快实施永定河晓月生态修复、永定河山峡段和平原南段综合治理与生态修复等工程。 在推进水污染防治攻坚战方面,全市万吨以上污水处理厂处理能力提高至688万立方米/日,污水处理率提高至95%。2020年完成污水处理管网建设改造800余公里。再生水利用量提高至12亿立方米;全面推进第一批农村污水治理工作,完成后将覆盖10个区302个村,惠及农村居民16.9万户;国家考核本市的25个断面劣V类水体断面提前全面消除。 增绿:提升环境品质 2020年,全市加快实施新一轮百万亩造林绿化行动计划,结合疏整促工作,合理利用腾退空间,消除公园绿地服务盲区,完善城市生态格局,推进城市环境品质提升。 据统计,全年建设各类公园绿地近600公顷,为约50万市民提供便捷可达的绿色休闲空间。截至目前,本市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16.5平方米,公园绿地500米服务半径覆盖率达到85%,“推窗见绿、出门见景、四季见花”的美好愿景正逐步变为现实。 2020年,北京开工建设京城梨园二期、大兴区五福堂公园等一道绿隔公园4处;推动构建大尺度绿色生态空间,建成城市绿心森林公园,温榆河公园朝阳示范区实现开园迎客等。 在推进市民身边增绿方面,开工建设朝阳区豆各庄城市公园、大兴区上泽城市公园等项目,新增公园绿地约200公顷;落实每个区建设一处成规模的城市森林的要求,开工建设石景山区麻峪滨河公园、延庆思贤公园等项目,推进城市园林高质量发展。前述负责人表示,今年,将持续完善一道绿隔城市公园环,推进一道绿隔“闭环”。
“十四五”开局之年,住房和城乡建设工作如何迈好第一步?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有哪些实招?经济日报记者就相关话题采访了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部长王蒙徽。 记者:2021年是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具有特殊重要性的一年,很多重点任务都涉及住房和城乡建设工作。请问,今年的住房和城乡建设工作有何整体考虑? 王蒙徽:住房和城乡建设工作是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的重要载体,又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支点。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认真学习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在近日召开的全国住房和城乡建设工作会议上,对2021年工作作出了部署,提出紧扣“三个新”,切实做到“三个着力”。一是紧扣进入新发展阶段,着力推动“十四五”时期住房和城乡建设事业实现新的更大发展。二是紧扣贯彻新发展理念,着力推进住房和城乡建设发展方式转变。三是紧扣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发挥住房和城乡建设撬动内需的重要支点作用。 今年,我们将重点抓好8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全力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推动城市结构优化、功能完善和品质提升,加快建设宜居、绿色、韧性、智慧、人文城市。二是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稳妥实施房地产长效机制方案,着力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三是加强住房市场体系和住房保障体系建设,大力发展租赁住房,解决好大城市住房突出问题。四是加大城市治理力度,加强城市治理中的风险防控,提升城市安全韧性。五是实施乡村建设行动,提升农房现代化水平,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六是加快发展绿色建筑,大力推进建筑节能,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作出贡献。七是推进改革创新,建立适应城市更新、乡村振兴、建筑产业转型升级等新要求的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八是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加大干部队伍建设力度,切实提高广大干部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能力和水平。 记者: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因地制宜、多策并举,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将有哪些具体举措? 王蒙徽:房地产长效机制实施以来,在各方面共同努力下,房地产市场总体运行平稳,基本实现了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的目标。 下一步,我们将坚决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牢牢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不把房地产作为短期刺激经济的手段,时刻绷紧房地产市场调控这根弦,全面落实房地产长效机制,强化城市主体责任,因地制宜、多策并举,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一是完善政策协同机制,建立住房与土地、金融联动机制,加强住宅用地管理,完善房地产金融宏观审慎管理体系。加快研究编制“十四五”住房发展规划。二是健全部省市联动管控机制,加强对重点城市的指导,实施精准调控。三是建立监测预警和评价考核机制,常态化开展月度监测、季度评价、年度考核,落实城市主体责任,确保市场稳定。四是完善舆情监测和舆论引导机制,客观解读房地产市场形势和调控政策。五是完善市场监管机制,开展整治房地产市场秩序专项行动,维护群众合法权益。 记者:在解决好大城市住房突出问题方面,将采取哪些办法? 王蒙徽:大城市房价高,租赁市场也存在着供应结构不合理、市场秩序不规范、租赁关系不稳定等问题,新市民、青年人特别是从事基本公共服务人员等群体的住房困难问题比较突出。解决好大城市住房突出问题,要重视解决好这部分群体的住房困难问题。 一是加快构建以保障性租赁住房和共有产权住房为主体的住房保障体系。保障性租赁住房包括公租房和政策性租赁住房。其中,公租房主要面向城镇户籍住房和收入“双困”家庭,政策性租赁住房主要面向无房新市民。 二是在人口净流入的大城市重点发展政策性租赁住房。会同有关部门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加快完善土地、财税、金融等支持政策。比如,单列租赁住房用地计划,探索利用集体建设用地和企事业单位自有闲置土地建设租赁住房,等等。 三是规范发展住房租赁市场。推动出台《住房租赁条例》,加快完善长租房政策。整顿规范租赁市场秩序,加大对“高进低出”“长收短付”、违规建立资金池等整治力度。降低租赁住房税费负担,合理调控租金水平。 四是支持人口净流入的大城市发展共有产权住房,供应范围以面向户籍人口为主,逐步扩大到常住人口。 五是开展灵活就业人员参加住房公积金制度和住房公积金支持租赁住房发展试点。 记者:2021年将采取哪些具体举措实施城市更新行动? 王蒙徽:当前我国城镇化率已经超过60%,步入城镇化较快发展的中后期,城市发展进入更新的重要时期,由大规模增量建设转为存量提质改造和增量结构调整并重。实施城市更新行动的内涵,是推动城市结构优化、功能完善和品质提升,转变城市开发建设方式;路径是开展城市体检,统筹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目标是建设宜居、绿色、韧性、智慧、人文城市。 2021年,我们将重点从8个方面全力实施城市更新行动。 一是研究制定城镇体系建设方案,构建以中心城市、都市圈、城市群为主体,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格局。二是实施城市生态修复和功能完善工程,合理确定城市规模、人口密度,优化城市布局,提升人居环境质量。三是强化历史文化保护,塑造城市风貌。四是加快建设安全健康、设施完善、管理有序的完整居住社区。五是加快推进基于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的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改造。六是全面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改造。七是统筹城市防洪排涝,系统化全域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八是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 记者: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将如何助力乡村建设? 王蒙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将按照中央部署要求,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有效衔接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乡村建设行动,提升乡村建设水平,推动乡村全面振兴。一是全面开展乡村建设评价工作,深入查找存在的突出问题,加快补齐短板。二是着力提高农房品质。深入开展新型农房建设试点,推广装配式钢结构等农房建设方式。以推广水冲式厕所为重点,完善农房功能,提升农房现代化水平。三是加大农村污水垃圾治理力度,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四是加强县城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提高县城服务能力和水平,推动建立以县域为单元统筹城乡的发展体系、服务体系、治理体系。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北京1月6日讯 由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北京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主办的《中央商务区蓝皮书:中央商务区产业发展报告(2020)》(以下简称蓝皮书)新书发布会今天在北京举办。 据介绍,蓝皮书研究人员通过构建、测算蓝皮书营商环境指数,对13个中央商务区所在城区的营商环境进行评价。指数包含了经济与产业结构环境、人口与生活环境、商业运作环境三个分指数。结果显示,上海浦东新区、北京朝阳区、广州天河区、深圳福田区、重庆渝中区、天津滨海新区、杭州下城区、武汉江汉区、长沙芙蓉区和南京建邺区营商环境指数位居前十。中央商务区营商环境进步明显,一线城市CBD呈现优势。 总体来看,北上广深一线城市中,各CBD营商环境总体表现良好,分值较高。2018年,上海浦东新区营商环境表现最优。新一线城市中,9个城市CBD营商环境存在一定差距。重庆渝中区总体指标较高,天津滨海新区、杭州下城区紧随其后。 就各分指标来看,上海浦东新区商业运作环境排名第一,北京朝阳区人口与生活环境指标表现突出。深圳福田区在经济与产业结构环境指标表现优秀,得益于优良的产业结构和科技创新环境。广州天河区营商环境分指标得分较为平均。天津滨海新区经济与产业结构环境指标三年位列新一线城市中第一,GDP总量与人均GDP领先。重庆渝中区商业运作环境较优,尤其城市货物运输量体现了较好的交通与运输条件。杭州下城区产业结构与科技创新环境较好。 营商环境另外两个重要的方面就是对该地区法治化建设和政府办公的便利化的考察。从一线城市的数据来分析,北京市、上海市在受理案件数量、审结案件数量、结案率、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等方面均表现突出。 蓝皮书提出,优化城市中央商务区营商环境,应立足商务区定位与职能,认清中央商务区营商环境短板,因地制宜提出可行方案。 一线城市CBD应加快借鉴国际经验,对标国际标准;新一线城市CBD应深化营商环境改革,破难点补短板。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加强法制化建设,结合疫情防控常态化工作,提升营商环境品质。(岚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