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起羊台山,南入深圳湾,沿着清澈的大沙河,高校、科研机构、高科技企业遍布两岸,一条绿色“创新大道”蜿蜒展开。 盛夏时节,大沙河两岸红花绿树、百鸟啁啾,数条皮划艇在河面上竞速。 “现在越来越多的高科技企业和人才到大沙河附近入驻和工作。”在深圳科技园工作的陆思延每天都要来大沙河边跑步“打卡”,在他看来,良好的生态环境是这里保持吸引力和创新活力不可或缺的部分。 如今,全长13.7公里的大沙河有深圳“塞纳河”的美称,然而眼前的宜人风景,来得并不容易。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伴随深圳的高速发展,大沙河流域成为全球制造业重镇,也遭遇了淤塞污染,成为远近闻名的“黑臭河”。 “不敢靠近,即使在家里,刺鼻气味也不时飘来,一定要关窗。”沿岸居民都有这样的记忆。 2016年到2019年年底,大沙河所在的南山区先后投入数十亿元治水,上千个小区完成雨污分流改造,区内全面消除黑臭水体,大沙河、后海河等入海河流水质稳定达到地表Ⅴ类水及以上。 南山区区长黄湘岳说,通过强化落实“河湖长制”,综合整治“小散乱污”,对涉水污染源保持高压态势,长效推进治水提质工作,水务事业由“重建轻管”向“建管并重”“以管促建”转变。 如今,大沙河鸟飞来了、鱼游来了,河流上游是深圳西丽大学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高校的深圳校区布局其中;沿河而下,100多家上市公司星光璀璨,成为深圳源头创新的集聚地。 大沙河的“蝶变”是深圳近年来坚持绿色发展的缩影。 2016年初,在遍布深圳全市的310条河流中有159个黑臭水体,茅洲河、深圳河等五大河流水质都是劣Ⅴ类。这一年,深圳全面向水污染宣战。 4年来,深圳新增污水管网6000多公里,依法依规处置一级水源保护区1000多栋违建,拆除黑臭水体沿河违建130多万平方米,完成小区、城中村正本清源改造超13000个。 截至2019年年底,深圳全市159个黑臭水体和1467个小微黑臭水体消除黑臭,水环境质量实现根本性改善。 除去“散乱污”,转型“高精尖”。在茅洲河流域,通过环境整治释放出15平方公里土地,天安数码城、长江股份等一批高新技术产业和上市企业入驻。 在以高档写字楼为主的深圳河流域,水环境持续改善,引来越来越多的高科技创新企业。“落户这里,我们看中的既是营商环境,更是日益改善的生态环境。”深圳显扬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丁克说。 近年来,深圳不断落实环境治理工程,推动清洁能源结构优化,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全面构建绿色经济体系。 如今,深圳已建成各类公园超1000个,全市森林覆盖率超40%;率先实现公交车100%纯电动化,新能源汽车推广数量居全球城市前列…… 2019年,深圳地区生产总值超过2.6万亿元,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700家。深圳供电局的数据显示,2019年深圳非化石能源发电量占比达到68.8%,万元GDP电耗由2010年的635.8度降至约339度。 在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郭万达看来,绿色发展理念正融入深圳城市发展肌理,一条可持续发展的新路正在形成。
信息时报讯 随着装配式建筑成为我国建筑业发展的主要方向之一,与之相关的绿色新材、固废资源化等迎来新的机遇。8月18日,由佛山市、景德镇双城联袂,协会、研究院等共六家单位发起,金意陶旗下金绿能科技承办的“装配式建筑与绿色新材发展趋势研讨会”在佛山举行,以“装配式建筑与绿色新材发展趋势”为主题,围绕循环经济、固废资源化、绿色生态文明建设等话题,聚焦绿色建造新技术发展动向。 作为中国传统“四大名镇”,佛山和景德镇在陶瓷行业盛名远扬,此次活动无疑将推动两地生态城市的建设,将推动新型绿色建材与装配式建筑成为建陶行业的新风口。金意陶集团董事长何乾表示,如今,中国经济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每个产业、企业都应秉承国家绿色健康发展战略,为环保贡献一份力量。固体废弃物的综合利用技术和生态材料技术都是绿色技术创新,是实现我国生态文明的重要路径,工业及建筑固废利用产业将成为建设建材领域万亿级的新蓝海。据悉,目前金绿能生产原材料固废资源利用率已达到85%以上,循环利用率100%,二次固废产生为零。
近日,工信部《2020年绿色制造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项目经过公开招标、评标和中标公示,正式下达中标通知书,中铝集团所属企业沈阳院、长沙院成功中标“绿色制造-绿色关键工艺系统集成应用(有色金属节能改造)”项目。 为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加快制造业绿色转型升级,自2019年起,工信部委托招标机构采用招标形式,开展绿色制造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认定申报工作。此次招标分设绿色关键工艺、先进适用环保装备、产品绿色设计与制造一体化、数字化绿色提升、水资源优化系统、终端产品资源化利用、行业绿色发展基础能力提升等7个重点方向,涉及钢铁、有色金属、大气治理、工厂数字化、高端制造等25个分包领域。根据工信部奖补资金下达计划,中标项目完成考核后,中标企业将获得不超过相关验收合同累计额的20%,且不超过2000 万元的奖励。 本次中标体现了沈阳院、长沙院在绿色关键工艺系统集成应用方面的积累和实力。据了解,下一步,两家企业将继续在绿色制造上加大投入,充分借助智能化实现传统业务与新技术、新产业(300832)等深度融合,研发更多更好的绿色成果,构建更加完善的绿色制造和服务体系,为推动有色金属行业转型升级、绿色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8月11日,记者从省工信厅获悉:日前,省工信厅公布陕西省第一批绿色制造单位名单。 陕西省第一批绿色制造单位名单中,陕西法士特汽车传动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青岛啤酒宝鸡有限公司、陕西富平生态水泥有限公司等28家企业被确定为绿色工厂;三星环新(西安)动力电池有限公司的锂离子动力电池、隆基绿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单晶硅片、陕西燕园众欣石墨烯科技有限公司的石墨烯水性建筑涂料3种产品被确定为绿色设计产品;陕西航空经济技术开发区、榆林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榆横工业区)两个园区被确定为绿色园区;三星(中国)半导体有限公司、隆基绿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两家企业被确定为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 省工信厅要求,针对陕西省第一批绿色制造名单,全省各市(区)工信主管部门要积极研究出台配套支持政策,营造有利于全面推行绿色制造的政策环境。同时,要求陕西省第一批绿色制造单位名单中的企业和园区,应于每年4月底前通过公开渠道对上一年度绿色制造水平指标进行自我声明,按年度发布企业绿色发展报告。
东方雨虹8月13日午间公告称,公司今日与海南洋浦经济开发区管理委员会签订《项目投资协议》,协议约定公司拟投资10亿元在海南洋浦经济开发区投资建设东方雨虹海南洋浦绿色新材料综合产业园项目。 据披露,项目一期为绿色新材料生产制造基地项目,计划投资3.5亿元,预计建设周期不超过12个月,建设年产2040万平方米改性沥青防水卷材生产线、年产2万吨防水涂料生产线、年产10万吨聚羧酸高性能减水剂产品生产线。 二期为绿色新材料研发中心、新材料进出口集散中心项目,计划投资6.5亿元,项目预计在2024年前实施(开工建设),扩大改性沥青防水卷材、防水涂料产能规模、新增聚氨酯或其他建材类产品(具体以政策允许及最终规划为准),以及配套的生产办公设施等。 公告显示,项目计划总投资约10亿元人民币,一期计划用地80亩,建成达产后预计可年产值4亿元,税收贡献4000万元;二期项目计划增加用地100亩,建成达产后可实现增加产值5亿元,增加税收贡献6000万元/年,带动本地就业200-300人。 东方雨虹表示,洋浦经济开发区位于海南省西北部,是享受保税区政策的国家级开发区、国家首批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国家循环化改造示范试点园区和国家首批绿色园区。此次绿色新材料综合产业园项目,旨在依托洋浦经济开发区在区位条件、港口物流、政策支持、营商环境等方面的优势,立足公司建筑建材系统服务商的核心定位,践行绿色建筑、绿色建材等国家战略,不断丰富绿色建材产品品类,提升产品品质,实现产品结构的优化升级,满足公司的战略发展规划及因产品应用领域不断扩大而带来的市场需求。
“885亿国家绿色发展基金成立”、“首个绿色金融立法《深圳经济特区绿色金融条例(征求意见稿)》发布”、“绿色债券即将迎来新标准”……为了推动中国经济的绿色复苏和可持续发展,绿色金融领域多项政策近期接连落地。 疫情仍在继续的背景下,绿色金融可以发挥哪些作用?在推动新基建发展的过程中,绿色金融有哪些优势可以发挥?金融科技目前可以解决绿色金融领域的哪些问题,监管、金融机构还面临哪些挑战?国际上有哪些经验可以借鉴? 近日,保尔森基金会高级顾问兼绿色金融中心执行主任孙蕊在接受专访时表示,应对疫情,绿色金融发挥了独特的作用。与此同时,金融科技的飞速发展可以解决我国绿色金融发展标准不统一、信息不对称等障碍难题。 疫情推动绿色金融发展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在疫情防控过程中,一边是恢复经济的短期目标,另一边是应对气候变化和可持续长期发展,如何平衡二者间关系成为全球都在关注的重要议题。 疫情发生后,金融监管部门出台了多项政策加快经济复苏。2月,银保监会在《关于进一步做好疫情防控金融服务的通知》中指出,金融机构要加强社会责任承担,倡导绿色、环保、健康投融资理念;之后,央行会同发改委等部门起草《关于印发〈绿色债券支持项目目录(2020年版)〉的通知(征求意见稿)》,进一步规范国内绿色债券市场,成为中国绿色金融标准工作的一个重大进展。 与此同时,疫情的蔓延也助推了绿色金融的发展。在孙蕊看来,应对疫情,绿色金融发挥了独特优势。“疫情下,中国的绿色金融产业发展是与时俱进的,中国加强了抗疫相关的绿色金融支持,同时也发挥了特有的绿色通道优势,并且调动了绿色投资者的积极性和热情,为一些相关的绿色投融资项目提供了快速、低成本的金融支持。”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重点支持“两新一重”建设,即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新型城镇化建设,交通、水利等重大工程建设。 在业内专家看来,绿色金融可在推动新基建的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而以高科技和绿色化为特征的绿色产业供应链将成为新基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这意味着,大量资金正在或即将投入到新基建领域。 孙蕊表示,绿色新基建包括两大重要领域,以物联网和工业互联网为代表的高科技和新兴产业,以电力能源为代表的传统产业升级,预计这两个重点领域的投资规模都将达到数万亿元以上。同时,在新基建中关键行业的上下游产业链上,绿色建筑、绿色消费也是重点产业,这两个领域的投资规模每年将在万亿元以上。 当然,在市场主体已有较大积极性的基础上,还需要在完善规范标准等方面加强引导。 “现在金融机构普遍困惑的是,想参与新基建,但如何判断哪些是绿色,哪些不是绿色,还存在难点,亟需从国家和行业监管层面出台引导政策,更好地引导金融机构进入到新基建投资中,同时,在后期评估中,也可以在环境社会效益及不良贷款率等方面有一个直观的体现。”孙蕊强调。 她建议,中央和地方层面应建立绿色新基建产业和产业链目录,形成绿色新基建项目标准,行业监管部门也应出台相关政策,有序引导行业和企业的智能和绿色转型。通过政策标准的制定,能够很好地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绿色主体和项目的金融支持力度。同时,在后期评估中,建议加大环境信息披露的力度,这样也能激励金融机构投资绿色项目的意愿。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海外金融机构在ESG(环境、社会、公司治理)投资方面有着更深入的探索,与国际相比,中国的ESG投资还处于起步阶段,但相关机构在研究新冠疫情对股价表现的影响时发现,股票回报与ESG评级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 “尽管中国仍处于ESG投资的早期阶段,但疫情期间,在ESG投资方面做的比较好的企业,股价受影响程度比较低。我们预计,今年下半年和明后年,中国的金融机构会在ESG方面投入更多。”孙蕊称。 金融科技为绿色金融发展带来新思路 近年来,监管部门通过开展政策制定、普惠金融试点等工作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小微企业的金融支持力度,支持小微企业的绿色可持续发展。 尽管如此,如何低成本、有效地对小微企业的绿色资产和经营活动进行识别和认证,推动绿色小微融资,仍然面临不少挑战。比如,与绿色金融业务相关的标准不统一、绿色金融领域专业能力不足、贷后管理难等问题。 “中国绿色金融发展了5年左右时间,已处于快速发展阶段,但与发达国家相比,公民意识、金融机构内部的责任管理还有一定差距,绿色金融方面的人才培养也面临巨大缺口。”孙蕊指出。 利用大数据、区块链等金融科技手段,可以解决小微企业融资信息不对称的问题,改善资本市场的信息可获得性,帮助金融机构实现绿色业务的资金穿透管理,实时跟踪绿色债券、信贷投向,为绿色金融的发展带来了新思路。 记者了解到,已有金融机构将金融科技手段运用到内部系统中,帮助金融机构实现绿色业务的资金穿透管理。 比如,湖州市地方政府通过搭建和运行“绿贷通”、“绿融通”和“绿信通”三大服务系统,引导金融服务精准对接、主动服务绿色小微企业,有效提升了当地小微企业融资效率。其中,湖州市制定了中国首个绿色融资主体认定评价标准,并通过“绿信通”平台,对小微企业和项目进行绿色认定评价,有效破解了小微企业“绿色识别难”的问题。 “以前有些机构申请贷款,会根据不同部门的标准,做申请材料,有一定的不统一性、不标准性。”孙蕊称,区块链技术所具有的去中心化、开放透明、自治匿名、不可篡改的特征,可以解决资金穿透管理问题。在助力绿色金融发展方面,金融科技能发挥巨大作用。 不过,她也表示,目前金融科技运用到绿色金融的过程中仍面临许多挑战。首先,由于绿色金融发展时间较短,不同地区、部门存在标准不统一或缺失的问题;其次,环境数据质量也有待提高;三是绿色金融和金融科技领域的专业能力不足,特别是复合型人才短缺,懂科技的不一定懂金融,懂金融的不一定懂绿色金融,懂绿色金融的不一定懂金融科技;另外,绿色金融产品还不够丰富,也是可拓展的一个方向。
市场监管总局、发展改革委、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生态环境部、住房城乡建设部、商务部及邮政局发布关于加强快递绿色包装标准化工作的指导意见,意见明确,力争到2022年,全面建立严格有约束力的快递绿色包装标准体系,逐步完善标准与法律政策协调配套的快递绿色包装治理体系,推动标准成为快递绿色包装的“硬约束”,支撑快递包装减量化、绿色化、可循环取得显著成效。 随着电子商务和快递行业高速增长,快递包装废弃物中大量不可降解的塑料编织袋、胶带对环境造成了很大威胁。上述意见的出台,将成为快递绿色包装的“硬约束”,也为相关产业带来良好的发展机遇。 相关上市公司: 金发科技(600143):完全生物降解塑料销售持续增长,并涉足快递包装业务。公司在互动平台表示,已同阿里巴巴旗下菜鸟签订绿色物流包装供应战略合作协议; 皖维高新(600063):主营的聚乙烯醇(PVA)具备高分子材料中少有的可降解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