怡达股份12日在互动平台回答投资者提问时表示,公司年产15万吨环氧丙烷项目预计年内建成投产,建成投产后大概三分之一左右需要自用,其余的可实现外销。
8月10日,协合新能源(0182.HK)发布2020年度中期业绩公告。截至2020年6月30日止的六个月,公司实现收入10.00亿元(人民币,下同),同比增长3.76%;毛利6.42亿元,同比增长2.77%;归母净利润3.79亿元,同比略微下降4.97%;资产负债率68.82%,同比下降1.17个百分点。 协合新能源净利润的减少,主要是因为公司于期内实施了更加稳健的会计政策,导致计提商誉转出和绿电补贴折现较去年同期提高(非现金性影响),以及电厂陆续进入全额或减半缴纳所得税期,所得税开支有所增加。从经营层面看,期内公司虽遭遇了新冠疫情的爆发,但各项业务依然保持了持续发展的态势,且风电及光伏电厂的利用小时数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平价项目储备价值潜力大。 1) 权益发电量二季度大幅回暖,利用小时数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2020年上半年,协合新能源共实现发电业务收入9.08亿元,同比增长2.5%,占总收入的份额为90.9%。 具体而言,期内公司的独资电厂发电量为1,759.2GWh,较上年同期增长6.6%,权益发电量达到2,463GWh,较上年同期增长2.5%,增长幅度略有收窄。其中,风电权益发电量增长3.7%(独资风电厂发电量增长9.2%),主要受益于新增电厂资产质量的提升和电厂装机容量的增加;光伏权益发电量、独资光伏电厂发电量则较去年同期均下降7.4%,主要是因为光伏电站光资源较去年同期下降5.3%,以及西藏等地区弃光率上升。 虽然受疫情以及光资源下降等因素影响,协合新能源发电业务收入增速放缓,电厂权益净利润也因此下滑4.8%,但从下图我们可以明显看出,公司的权益发电量主要是在今年一季度受到疫情影响,导致发电量较2019年同期略有下滑,但随着国内疫情的逐渐好转,公司的权益发电量在二季度已经顺利反转,5、6月份均实现同比大幅增长,6月份同比增幅更是达到15%,今年下半年大概率将继续改善,恢复过往快速增长的态势。根据协合新能源近日公布的业务数据来看,公司于7月份的权益发电量同比增幅已经达到16.7%,其中风电权益发电量的同比增幅达到19.7%。 技术指标方面,协合新能源重视技术改造,进而推动其的运行效率依然保持在行业头部水平。2020年上半年,公司投资持有股权的风电厂加权平均利用小时数为1,177小时,高出全国平均水平54小时,主要是得益于公司新增投产项目的质量提升,独资风电厂加权平均利用小时数较去年同期提高63小时,达到了1,303小时,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180小时。 在保证核心发电业务稳健发展的同时,协合新能源也在探索业务多元化的发展道路。2020年上半年,协合新能源的其他业务实现收入9,112.0元,同比增长18.3%,主要是以再生资源产业投资为依托,围绕发电业务开展可再生能源产业链的相关业务,包括能源物流网业务、智慧运维、电厂设计服务、融资租赁业务、储能等领域的发展。 2)持续践行“建成-出售”战略优化资产质两,储备中80%均为平价项目 除了权益发电量企稳回暖外,公司的电厂建设也在逐步推进中。 2020年上半年,协合新能源投资电厂的总建设装机容量为946MW(2019年同期为933MW),权益装机容量为810MW。其中,续建项目9个,装机容量646MW,均为独资项目;新开工建设项目2个,装机容量300MW,权益装机容量164MW。 期内,受疫情影响,公司仅新增投产独资风电厂一间,总装机容量为100MW。截至2020年6月30日,公司持有74间并网发电的风电及光伏电厂股权,总装机容量3,251MW(2019年同期为3,189MW),权益装机容量2,266MW。其中,风电厂55间,装机容量2,918MW(2019年同期2,857MW),权益装机容量1,952MW;光伏电厂19间,装机容量332MW(2019年同期332兆瓦),权益装机容量314MW。同时,公司独资持有41间并网发电的风电及光伏电厂,总装机容量1,576MW。其中,风电厂24间,装机容量1,273MW;光伏电厂17间,装机容量303MW。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协合新能源的总权益装机容量同比仅是增长了2.8%,基本保持稳健,但公司通过“建成-出售”的战略,实质上已经显著改善了项目的结构,使得资产的成长空间更具弹性。2020年上半年,公司共出售了绿电补贴项目3个,对应权益装机容量196MW,出表绿电补贴应收款1.3亿元并将每年降低绿电补贴新增超过8,000万元,同时通过出售获得的大额回笼资金将进一步支持平价项目开发。期内,公司共计有858MW的风电和光伏项目被列入国家能源局2020年平价项目建设方案,包括风电项目5个,光伏项目5个,为后续的战略发展提供了充足的项目保证。 在这样的战略下,公司在运项目中有已85%的权益容量都已申报或纳入了申报补贴目录或无需补贴,补贴依赖得到有效改善,而核准/获批指标项目储备中,平价项目占比达到80%,为未来现金健康的流入增加了确定性。 此外,近日有消息称用于解决新能源补贴拖欠的首期1,400多亿元债券的发行工作,有望在今年年底前完成。据参加债券发行推动会议的人士介绍,目前中国人民银行、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已经同意,将由两大电网企业发行债券解决新能源欠补问题。另据电网企业人士透露,公司方面已基本同意并向主管部门国务院国资委进行了汇报。首期债券预计将覆盖“十三五”规划范围内的可再生能源项目,即前八批目录内的光伏、风电和生物质能项目。如果该政策成功落地,协合新能源的存量资产现金流也有望大幅改善,资产质量将得到进一步提升。 小结 2020年是风电、光伏补贴的最后时限,这意味着2021年属于风电、光伏的平价上网时代也将正式开启。目前,风电、光伏平价项目的度电成本已大幅低于火电项目度电成本,风电及光伏平价项目在电力市场拥有竞争优势。同时,随着1,400亿元专项债券的落地,风电、光伏行业的现金流也有望大幅改善。摆脱疫情的影响后,在双重利好的驱动下,新能源行业有望迎来价值重估。 放眼港股风电企业,虽然协合新能源的发电量规模目前来说相对较小,但发电增速在行业竞争优势明显,属于“小而美”的风力发电企业,且在积极发展光伏项目。同时,公司采取置换资产的战略,平价项目储备充足在平价时代价值凸显。据WIND资讯显示,截至8月11日收盘,公司股价对应的PE(TTM)仅有5倍,大幅低于行业平均水平,具有较大的修复预期。
今年以来,信托违约事件频发。据第三方平台不完全统计,今年1-7月,信托行业共发生200多起违约事件,涉及的违约项目金额超过1100亿元。 信托项目出现风险时,资产保全成为首要任务。多位信托人士对记者表示,面对违约事件,一般的应对方式包括:用自有资金先行垫付,然后启动其他方式来处置风险资产;进行第二还款来源处置,比如,土地抵押、三方担保等;寻找第三方接盘,包括发行新的项目进行资金置换或是资产管理公司接盘;实行法律诉讼和司法拍卖等。 不过,若信托资金被大股东挪用,则另当别论。一位大型信托公司高管称,若信托公司存在“向大股东利益输送、违规自融”的情况,项目逾期后,处置起来非常困难。 违约事件频发 8月11日,内蒙古西水创业股份有限公司(下称“西水创业”)在《关于上海证券交易所监管工作函回复的公告》中称,其子公司天安财险认购新时代信托发行的信托产品284.44亿元,其中60.40亿元信托产品于2020年6月到期,逾期未收回。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逾期金额还在继续增加。西水创业称,截至8月11日,天安财险持有的新时代信托作为受托人发行的“新时代信托蓝海信托计划”中共有11笔信托产品到期且未收到本金及投资收益,逾期本金增至126.5亿元。 上述126.5亿资产投向何处? 西水创业称,天安财险所持新时代信托产品均为集合资金信托计划,底层资产为非上市权益类资产,每一个信托产品对应的都有股权质押等担保增信措施。从初步核查情况看,底层资产的担保物可能存在担保不足情况,其担保有效性需要进一步核实;天安财险正在对投资上述信托产品的合规决策流程进行核查,可能存在一定问题,待核实后将另行予以披露。 不过,上述11只产品在市场上很难看到公开信息。有业内人士称,新时代信托多只产品也存在违规自融、存在挪用的情况。此前,有监管人士称,一些集团惯用的操作手法是,控股子公司关联交易数量较大,多为闭环和内循环。例如,用保险公司的保险资金认购信托公司的信托产品,用至集团的其他公司。 目前,另外一家信托公司四川信托也因底层资产存在大量风险、涉嫌关联交易、股东挪用,多个项目已经出现逾期。投资者和地方监管以及四川信托高管已经进行了多轮沟通,在8月11日的沟通会上,地方监管称,四川信托的问题不是其管理层能解决的,要求所有股东切实履行责任,依法合规保障投资者的合法权益。“属地政府在和监管部门一道压实股东责任,约谈了第一大股东和第二大股东,共同推进工作。股东必须履行自身的职责,出来面对问题,提出切实的解决办法;另外,召集了省内相关企业开了推介会,后续将继续推进该项工作,适时在更大的范围内寻找适格的投资者。”上述地方监管人士称。 根据用益信托网不完全统计,2020年1月-7月,信托行业共发生201起违约事件,涉及违约项目金额共超过1100亿元。 如何处置不良资产? 信托项目出现风险后,一般有哪些应对措施? 一位北京地区信托公司人士告诉记者,有些信托公司会先用自有资金先行垫付,然后在启动其他方式来处置风险资产;另外就是项目延期,信托合同中通常会有关于延长信托项目期限的条款,大部分信托项目会约定6个月-1年的处置期,在这期间,信托公司通常和借款人协商进行分批归还信托产品本金和利息,投资者也比较认可上述两种方式,过去那么多年,不少信托公司也是这么做的。 “当然,也有信托公司会提前终止项目。有些信托公司的警惕性较高,当发现项目可能在未来存在风险时,在信托项目还未到期就停止信托项目,催促借款人提前还本付息。由于因信托公司对业务团队激励机制较为丰厚,一旦提前终止,有些项目团队担心被追回奖金,即使发现风险,这样做的动力也不大。信托公司在项目开展前期终止项目的情况并不多见。”上述人士称。 除了上述处置手段外,当项目发生风险,信托公司还可以进行第二还款来源处置,比如土地抵押、第三方担保等进行收回资金;此外,信托公司还可以寻找其他信托公司,通过发行新的信托计划,再融资实现资金置换。这种方式行得通的主要因为是受托人在做项目时抵押物价值较高,或者融资方手头上有其他的优质资产。 司法手段是处置资产的最后的防线。若融资方违约,出现纠纷,信托公司可以通过司法途径解决:融资方以物抵债由信托公司处置变现,通过司法途径拍卖抵押物,查封融资方、担保人的其他资产、进行拍卖变现等。不过,司法流程消耗的时间较长,资金短时间无法回笼。 一位头部信托公司高管对记者表示,当项目发生风险时,处置的方法有很多种,不少项目通过处置,让投资者的利益受到了保护。但信托公司最忌讳的是“向大股东利益输送、违规自融”,安信信托、四川信托和新时代信托都出现这种情况,风险极大,当出现违约后,很难化解。 另外,记者发现,除了化解自身行业风险外,不良资产市场中,也出现了信托公司的身影。经济下行叠加新冠疫情影响,信贷违约率上升,不良资产供给持续增加,也将吸引更多的市场机构参与其中,一些信托公司也开始试水不良资产行业。 “信托公司参与不良资产处置,通常包括以下几种方式:以财务顾问的身份为债务企业提供债务重组和债转股服务,为战略投资者、风险投资者提供投资咨询和搭桥贷款服务;以战略投资者的身份收购不良资产,作为权利人处置不良资产;以机构投资者身份购买其他处置主体发行的不良资产处置业务产品。”用益信托研究员帅国让对记者表示。 “不良市场具有一定机遇,不过这个领域对于资产定价、资产处置等方面具有较高的要求。如何实现与AMC等机构的错位竞争是关键。”另外一位信托公司人士称。
心手相连,助力湖北。8月11日上午,全国工商联携手知名民企助力疫后重振脱贫攻坚湖北行大会在武汉举行。活动现场30个项目集中签约,投资金额共计1166.5亿元。 这批投资项目涉及芯片制造、新能源电池、新型建材、医用材料、特种智能设备等新科技、新材料、智能制造等产业,同时还包含智慧医疗康养、商业文创旅游、特色种植养殖等项目。其中,100亿元以上项目5个,50亿元至100亿元项目2个,10亿元至50亿元项目17个。 百亿元以上项目聚焦芯片制造等新科技产业。由金马凯旋集团与武汉长江新城管理委员会共建的“长江高科芯城”项目深受关注。金马凯旋集团董事长肖凯旋介绍,项目总投资约150亿元,主要为智慧城市、工业互联网、智能家居等物联网场景提供定制芯片,能极大降低芯片研发设计的门槛和成本。 50亿元至100亿元项目中,复星集团、武汉文化发展集团投资建设的“汉阳健康文化蜂巢”项目,总投资50亿元,将打造集健康文化Mall、国际智慧健康社区、国际康养享老园区、品质教育学区于一体的智慧文教康养产业基地。正邦集团将投资80亿元,在汉川市建设现代养殖全产业链项目。 10亿元至50亿元项目中,新能源电池产业是亮点。亨通集团依托枝江电池材料产业链布局,计划投资17.35亿元,打造以锂电池高镍正极材料、前驱体等电池材料为主的新能源电池材料项目。 据了解,湖北省解除离鄂通道管控以来,各市州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招商引资和民营经济发展,签约引进民营企业投资湖北项目1577个,投资金额4765.13亿元。全国工商联携手知名民企助力疫后重振脱贫攻坚湖北行活动开展以来,促成民营企业项目41个,合同投资额1228.8亿元。
8月10日晚,环旭电子(601231.SH)发布公告称,公司已召开第五届董事会第三次会议、第五届监事会第二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等议案,拟公开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人民币34.5亿元,发行期限为自发行之日起6年。 据了解,本次募集资金拟用于盛夏厂芯片模组生产项目、惠州厂电子产品生产项目、越南厂可穿戴设备生产项目和补充流动资金项目。 环旭电子表示,本次募资符合公司业务定位及“模组化、多元化、全球化”的发展战略,将为公司发展注入新动能。 本次募集资金到位后,公司的资本实力将得到增强,资产结构和财务状况将进一步优化。因此,本次发行是公司强化长期竞争力,巩固行业领先地位的重要举措,能够为公司和投资者带来良好的投资回报。 一并公告的《7月营业收入简报》显示,环旭电子2020年1至7月合并营业收入为人民币20,215,276,395.66元,较去年同期的合并营业收入增加13.01%。
8月10日,金力永磁公告,2020年上半年,公司持续聚焦新能源和节能环保领域,专注于风力发电、新能源汽车及汽车零部件、节能变频空调、节能电梯、机器人及智能制造、3C等核心应用领域,公司营业收入及净利润保持增长。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96,341.09万元,同比增长23.47%;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9,149.99万元,同比增长55.34%;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8,613.51万元,同比增长59.60%。 记者注意到,为进一步做强主业,近年来金力永磁融资非常活跃,定增密集的同时发行可转债,进一步提高了公司产能。 金力永磁表示,报告期内,公司募投项目“新建年产1300吨高性能磁钢项目”和“生产线自动化升级改造项目”已基本建设完成,并陆续投入使用,效益已逐步显现。 同时,该公司可转债的募投项目“智能制造工厂升级改造项目”正在加紧建设和实施,部分改造项目基本完成,预计整个可转债的募投项目今年能大部分完成。募投项目陆续投入使用可有效补充公司高性能磁钢产能,提升公司产线自动化水平和产品竞争力。 为积极培育和开拓新能源汽车及3C领域业务,提升公司在新能源汽车及3C领域磁性材料的市场竞争力,金力永磁近日又发布了定增预案,拟募集不超过7.18亿元,其中5.03亿元拟投入“年产3000吨新能源汽车及3C领域高端磁材项目”,目前该项目已顺利开工。 记者注意到,该公司不仅是比亚迪、联合汽车电子有限公司等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的磁钢供应商,也是上汽集团、北汽新能源、蔚来、理想汽车的合作伙伴。同时也是美国通用汽车公司BEV3全球电动车平台的稀土永磁材料的定点供应商。 据了解,金力永磁还积极布局节能电梯、机器人及智能制造、3C等新能源及环保领域,已经成为这些领域重要的高性能磁钢供应商之一,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
海利生物控股新冠肺炎重组腺病毒疫苗项目公司 海利生物公告,公司拟以3400万元增资杭州树辰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持有其40%的股权并成为控股股东。标的公司主要是为研发并商业化新冠肺炎重组腺病毒疫苗项目而成立的项目公司。截至本公告日,标的公司涉及的预防性疫苗产品在中国尚处于临床前研究阶段,后续尚待各项审批,预计短期内无法上市。本次投资符合公司转型发展的战略,是公司进入“人用疫苗”领域的重要举措和重要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