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1日,山西省国资运营公司在官网发布《2020年省属国有企业“腾笼换鸟”首批公开发布项目清单》,公开转让涉及企业全部或部分股权。据上海证券报记者统计,此次拟转让的项目共涉及12个行业92个项目,资产总额达到2268亿元,净资产为543亿元。 具体来看,上述拟转让的92个项目涉及采矿、水电、食品、金融、房地产等领域,分别隶属于焦煤集团、同煤集团、潞安集团、晋煤集团、晋能集团、阳煤集团、山西国际能源集团、太重集团、山西文旅集团、山西大地控股、华远国际陆港集团、万家寨水务控股集团、山西晋通公司、中条山有色集团等。 采矿业项目有42个,涉及煤炭开采、洗选加工、焦炭、煤化工、煤层气等,基本为山西七大省属煤炭企业旗下项目。其中,焦煤集团的中煤集团山西华昱有限公司产权转让项目,煤矿储能为22900万吨,产能为1600万吨;华远国际陆港集团的阳泉市南庄煤炭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产权转让项目,煤矿储能为87200万吨,产能为500万吨。 山西省国资运营公司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此次公布的项目基本属于“靓女先嫁”的优质资产,开放股权乃至出让控股权,其目的是为了推动国有资本退出部分传统产业和非主业,向战略性、前瞻性产业集中,提升新兴产业贡献占比。 今年以来,“腾笼换鸟”作为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策略之一,在山西省的国企改革中被频繁提及,整合、股权划转等动作也在密集进行。 4月21日,山西宣布焦煤集团与山煤集团进行合并重组,具体方式是由焦煤集团对山煤集团进行吸并。重组后,焦煤集团成为全国最大的焦煤生产加工企业。 6月30日,山西省国资运营公司与建投集团举行签约仪式,将华融泰公司76.9%国有股权全部划入建投集团,强调要促进建投集团管理下的华融泰做强做优。 7月1日,山西省国资运营公司举行专场股权划转会议,潞安集团、晋能集团、山西晋通与云时代公司签订协议,将3家企业所属5户电子信息制造企业股权划转至云时代公司,涉及资产总额近140亿元。 对于此轮“腾笼换鸟”行动,山西省7月28日公布了《省属国有企业“腾笼换鸟”2020年专项行动方案》(下称《方案》),要求今年“腾笼换鸟”项目净回笼资金保底完成100亿元,力争完成150亿元。实施范围为省属国有企业集团公司和所属各级子企业转让一定比例的股权,各类社会资本既可控股也可参股。 《方案》提到,此次专项行动主攻两个方向:其一是资源整合矿井的股权转让;其二是充分发挥上市公司平台作用。以市场化方式发现国有资产价值,可通过市值管理、适当减持、市场化募资等方式直接获取收益,规避非标资产在转让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对价难题,避免国有资产流失或损害中小股东权益。 据介绍,今后山西还将陆续发布省属企业“腾笼换鸟”项目,积极与央企和省内外战略投资者对接,为进一步优化国有经济布局,支持创新发展前瞻性战略产业积蓄力量。
中芯国际公告,公司与北京开发区管委会订立合作框架文件,公司与北京开发区管委会有意在中国共同成立合资企业,该合资企业将从事发展及运营聚焦于生产28纳米及以上集成电路项目。该项目将分两期建设,项目首期计划最终达成每月约100,000片的12英寸晶圆产能,二期项目将根据客户及市场需求适时启动。该项目首期计划投资76亿美元,注册资本金拟为50亿美元,其中公司出资拟占比51%。
7月30日,盈峰环境旗下全资子公司长沙中联重科环境产业有限公司与永顺县经济建设投资有限公司、湖南自然创造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正式签订永顺县厨余垃圾无害化处理与资源化利用项目(以下简称“永顺项目”)合同,该合同的成功签订标志着永顺项目建设正式进入实施阶段。 据悉,永顺项目建设地址为永顺县灵溪镇那必村,项目占地25亩,日处理量50t厨余垃圾,项目周期为27年(2年建设期+25年运营期),总投资额超过4000万元。建设内容包括厨余垃圾收运系统、预处理系统、黑水虻养殖生产处理线、生物有机肥加工系统、供热系统、高效除臭系统以及废水储存系统。 永顺项目采用“智能收运+预处理+昆虫处理技术+有机肥加工+臭气处理”为核心的处理工艺,该工艺实现了黑水虻生物技术的产业化应用与厨余垃圾处理的结合,为生态环保产业注入了“新力量”。同时该技术的落地和项目的建设有望为中国县城厨余垃圾处理打造高值利用和深度资源化的解决方案。 随着永顺项目的落地,标志着盈峰环境首例50t厨余垃圾无害化处理项目诞生,也是国内厨余垃圾无害化处理与资源化利用项目中以县域级为主体最大的黑水虻生物技术转化厨余垃圾处理项目之一,将进一步夯实推动盈峰环境厨余板块的技术优势,有效巩固和深化公司在厨余业务板块的产业布局。(张问之)
为进一步规范国内绿色债券市场,统一国内绿色债券支持项目和领域,依据《关于构建现代环境治理体系的指导意见》《关于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指导意见》,中国人民银行会同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起草了《关于印发〈绿色债券支持项目目录(2020年版)〉的通知(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征求意见稿”),并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征求意见稿明确,绿色债券是指将募集资金专门用于支持符合规定条件的绿色产业、绿色项目或绿色经济活动,依照法定程序发行并按约定还本付息的有价证券,包括但不限于绿色金融债券、绿色企业债券、绿色公司债券、绿色债务融资工具和绿色资产支持证券。 征求意见稿要求,各相关单位要以《绿色债券支持项目目录(2020年版)》为基础,结合各自领域绿色发展目标任务和绿色金融体系建设情况,研究制定和落实相关配套支持政策,加强宣传引导,发挥好绿色债券对环境改善、应对气候变化和资源节约高效利用的支持作用,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产业绿色转型升级。 征求意见稿指出,对于《绿色债券支持项目目录(2020年版)》发布前已处于存续期或已核准、已完成注册程序的债券,在绿色债券认定和资金投向上仍按照《绿色债券支持项目目录(2015年版)》和《绿色债券发行指引》有关适用范围执行,并自下一次信息披露开始报告资金投向是否符合《绿色债券支持项目目录(2020年版)》。对于在发布前尚未获得核准或未完成注册程序的债券,适用《绿色债券支持项目目录(2020年版)》。
近日,新元科技因收到深交所出具的定增审核问询函,受到市场关注。 深交所关注到,截至2020年6月10日,发行人第一大股东江西国联大成持有公司10.84%的股份,公司实际控制人朱业胜及其一致行动人直接和间接持有公司19.69%的股份。请发行人补充说明国联大成是否参与本次认购,如是,结合公司股权结构、董事的提名任免等,说明本次发行股份完成后是否导致控制权变更,以及朱业胜拟采取维持控制权稳定性的具体措施。 股权分散,不到一年的时间定增方案反复修改,第一大股东退出认购......新元科技定增项目为何一波三折?7月24日晚间,新元科技发公告回复。 数次调整定增方案 第一大股东退出 2019年8月31日,新元科技首次披露定增预案,拟募资5.5亿元用于废旧轮胎资源化循环再利用项目及补充流动资金。该项目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青铜峡市,由新元科技子公司万向新元(宁夏)智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实施,项目建设规模为年处理废旧轮胎20万吨,总投资金额为78,861.46万元。公告显示,发行对象不超过5名,包括符合条件的证券投资基金管理公司、证券公司、信托投资公司、财务公司、保险机构投资者、合格境外投资机构等。 今年3月14日,新元科技终止了上述2019年的定增预案,发布了2020年创业板非公开发行A股股票预案,调整为拟募集资金不超过5.99亿元(含本数),扣除发行费用后的募集资金净额将全部用于废旧轮胎循环利用智慧工厂项目、服务于公司智慧+业务的5G智能专网应用技术研发项目和补充流动资金。 彼时,非公开发行A股股票的特定对象为江西国联大成实业有限公司、李俊茂、胡茂春、马建林、马姣、魏泽璇、王维、徐国仔、蒋勇、付嫦娥。全部特定发行对象均以现金方式认购公司本次非公开发行的股份。没想到一个月后,新元科技又一次修改了定增预案,本次调整之后第一大股东江西国联大成退出定增,服务于公司智慧+业务的5G智能专网应用技术研发项目不见踪影。 2020年7月24日晚间,在回复深交所问询时,新元科技公告称,本次非公开发行股票后,朱业胜、曾维斌、姜承法合计控制公司14.99%的股份,由于国联大成及其关联方不参与本次认购,且本次发行设定单个认购对象及其一致行动人认购上限不超过2500万股(含本数),发行完成后单个认购对象及其一致行动人认购比例不超过9.11%。同时,朱业胜担任发行人董事长兼总经理,曾维斌、姜承法担任发行人董事、副总经理,其足以对发行人股东大会的决议、发行人的经营方针、决策和经营管理层的任免等事项施加重大影响,发行人经营决策权仍由实际控制人掌控,因此,本次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导致发行人实际控制权变更的风险较小。 定增方案数次调整,第一大股东江西国联大成为何退出定增?对此,新元科技董秘秦璐向记者表示:“涉及定增的新规变化等原因,公司于2020年4月14日与江西国联大成实业有限公司、李俊茂、胡茂春、马建林、马姣、魏泽璇、王维、徐国仔、蒋勇、付嫦娥签署《股份认购协议之解除协议》。” 一位不愿具名的业内人士则透露,自新元科技今年年初被江西国联大成收购,迁址江西抚州后,一直没有项目落地江西,让第一大股东江西国联大成处境尴尬。“江西国联大成有国资背景,入股新元科技、注册地迁移至江西......一方面是为了完成省里下达的上市任务,另一方面也是希望公司有实实在在的项目落户江西。江西国联大成退出定增,可能与定增少了智慧+业务的5G智能专网应用技术研发项目有关。” 对此,新元科技董秘秦璐则表示:“公司一直在积极开展与当地政府的合作,公司作为参与方,以江西省数字经济三年行动计划为实施蓝图,承接了以5G技术为基础的大数据平台建设等项目。”同时,她表示,2020年1月16日,江西国联大成以人民币11.95元/股的价格协议受其公司原有股东所持有的部分无限售流通股共计19,438,540股;2020年2月18日至2020年2月19日,国联大成通过集中竞价交易增持3,570,280股。均是国联大成自主参股公司,不存在明股实债情况。 据了解,本次募投项目完全达产后将新增年产8万吨炭黑、8万吨裂解油及2.4万吨钢丝产品,全部用于直接对外出售。项目成功运行后,年处理废旧轮胎20万吨,达产后年实现销售收入50,690.27万元、税后利润12,713.93万元。“目前,废旧轮胎循环利用智慧工厂项目已完成项目备案、环评、安评等程序,并取得了项目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施工图纸审核合格证等,预计于2020年7月底前取得施工许可证。”新元科技董秘秦璐向记者表示。 今年上半年净利润924万元 7月21日晚间,新元科技发布2020年中报业绩称,公司半年度营业收入1.7亿元,同比减少24.74%,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924万元,同比减少58.49%。变动原因为今年面对复杂严峻的国内外市场竞争环境,加之受疫情影响,公司及产业链上下游客户复工延迟,各项业务开展进度放缓,项目实施未能如期进行,导致公司上半年收入减少。 资料显示,新元科技主要面向橡胶轮胎行业提供工业智能化输送配料系统及其解决方案,主要产品包括上辅机系统、小料配料称量系统、气力输送系统,用于轮胎橡胶行业的炼胶环节。从传统炼胶设备制造商向跨行业智能装备及行业机器人转型,新元科技近年来完成了多项并购。其中,最重要的一项是2017年12月,新元科技完成对清投智能的收购,进军数字化智能装备领域,拟实现从工业智能化装备到数字化智能装备的延伸和升级。 彼时,交易对方承诺,清投智能2017年扣非净利润不低于5500万元;2018年不低于7000万元;利润补偿期间(2017到2019年)3年累积不低于2.15亿元。在完成2017年承诺后,清投智能2018年度扣非净利润为5177.03万元,2019年扣非净利润增至6120.82万元,业绩不达标。2020年上半年,清投智能营业收入5519万元,营业利润241万元、净利润170.7万元。“若清投智能经营业绩持续达不到预期,新元科技还将面临商誉减值风险,进一步影响公司经营业绩。”江西财大投资系教授李思敏告诉记者。 “因产品竞争环境变化及智能产品市场培育及开发需一定时间等因素,2018年、2019年清投智能未完成业绩承诺,但清投智能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母公司净利润从2017年的5,580万元增至2019年的6,120.82万元。同时从清投智能涉及的行业情况、收购后的整合情况及清投智能在手订单看,清投智能竞争力与收购时并未发生重大变化。”在投资者互动平台,新元科技对外表示。 近年来,受多重因素影响橡胶行业遭遇寒冬增速有所放缓,倒逼上游企业纷纷加快转型步伐。“废旧轮胎智慧工厂项目裂解产生的再生炭黑可以应用于公司下游轮胎厂商的轮胎制造,将推动‘新轮胎→废旧轮胎→裂解炭黑→新轮胎’环保型循环产业链的发展,同时带动公司业务在轮胎橡胶产业上下游的协同发展,对提升公司中长期价值,拓展成长空间具有重要意义。”新元科技董秘秦璐如是说。
2020年7月28日上午10时38分,作为入选第一批《河北省2020年氢能产业重点项目清单》的旭阳集团氢能项目一期氢气纯化及充装系统顺利完成装置联动试车、实现全面贯通,具备了生产纯度99.999%高纯氢的能力,标志着旭阳集团(1907.HK)与定州市人民政府携手共建氢能应用示范城市迈出了里程碑意义的坚实步伐。 根据旭阳集团旗下河北旭阳能源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河北旭阳能源”)与定州市人民政府签订的关于氢气生产储运和加氢站建设运营项目《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定州市政府负责制定氢能源利用产业规划,建设氢能示范城市,依法制定支持氢能产业发展的优惠政策;旭阳集团河北旭阳能源发挥工业副产氢资源优势,生产高质量氢能产品,建设高标准的氢能充装站。双方以定州为基地,依托河北旭阳能源现有6亿立方/年氢气产能资源,开发京津冀、全国及国际氢能源市场,形成氢能源产业链,提升氢能利用附加值,打造定州和旭阳氢能源品牌,打造华北地区氢能产业示范基地。 专业的分析预测表明,氢能产业的发展前景十分广阔。据彭博社最新的一项研究,到2050年,世界上24%的终端能源消费将会被氢能源取代,为实现这一目标,需为氢能产业链投资超过11万亿美元(约合人民币77万亿元)。中国是近年崛起的氢能车用大市场,国家实行了对该行业发展的补贴政策,补贴主要集中在加氢站基础设施和车辆。今年3月31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宣布,将年底到期的新能源汽车购置补贴和免征车辆购置税政策延长两年,同时中央财政采取以奖代补方式,支持京津冀等重点地区淘汰国三及以下排放标准柴油货车。 同时,旭阳集团该氢能项目与河北省人民政府的规划部署也高度契合。今年7月14日,河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印发了《河北省氢能产业链集群化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年)》(以下简称《三年行动计划》)。《三年行动计划》“主要任务”部分第一条“发挥资源优势,加强氢能供给”中即明确,“推动旭阳集团定州园区和邢台园区氢气提纯项目(制氢能力均为1000kg/天),分别于2020年和2021年建成投产”。此外,定州市被列为“河北省氢能应用示范城市”,《三年行动计划》明确:“支持定州等市利用工业副产氢资源,及长安氢能客车本土生产优势,积极开展氢能应用示范”;旭阳集团被列为“河北省氢能应用示范工业企业”,《三年行动计划》明确:“支持河钢集团、旭阳集团等工业企业,以‘就近制取、就近使用’为原则,加强资源综合利用,加快布局建设工业副产制氢项目,着力提高工业副产氢提纯技术。以职工通勤车、物流车和载重货车为切入点,配套建设制氢工厂和加氢站,大力推进燃料电池重载汽车示范,形成可复制的商业模式推广”。 据了解,根据《三年行动计划》关于2020年、2021年、2022年河北全省每年新建加氢站10座、累计三年新建加氢能力不低于30000kg/天的总体部署,定州市政府首期规划了5座加氢站,并明确首批5座加氢站的建设全部由旭阳集团主导,其中第一座加氢站将由旭阳集团投资和建设。 旭阳集团氢能项目一期氢气纯化及充装系统于2019年10月份开工建设,主要建设了制氢纯化、压缩充装等生产设施及公用工程。此次圆满完成联动试车,实现装置全线贯通,标志着项目建设的全部内容已圆满完成,预计会很快正式投产运营。项目投产后,旭阳集团河北旭阳能源用于制氢的煤气附加值将增加0.5元/立方,并进一步延伸河北旭阳能源的产品和产业链,赢得市场先机,形成新的竞争优势,成为公司安全发展、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的又一强劲支撑。 据悉,在此次联动试车前的7月24日,定州市委书记、市长、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市政协主席先后带队,分四批组织定州市级领导、市直各部门主要负责人、各乡镇党政正职、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企业代表等共160余人,到旭阳氢能项目现场进行了观摩。这是定州市委、市政府为发挥标杆的示范效应,推动全市2020年重点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工作而举行的2020年第三批重点项目集中开工暨项目观摩,旭阳氢能项目作为省、市重点建设项目则是本次现场观摩学习的主要项目。观摩过程中定州市委书记王东群指出,旭阳集团河北旭阳能源是定州市重要支柱企业,同时也是定州市唯一年收入过百亿的企业。旭阳的快速发展离不开对绿色环保、转型升级的高度重视,对于旭阳来说,作为工业副产氢气更有着成本优势。旭阳氢能项目具有良好的市场竞争力和经济效益预期,项目建成投产后将对氢能产业发展推广具有重要意义。希望旭阳集团再接再厉,推动项目尽快投产并快速达产达效,为区域经济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CIS)
7月30日,由中交集团投资建设的“未来之城”斯里兰卡科伦坡港口城通过直播连线的方式,举行了“云开放日”活动。 通过镜头,项目属地员工介绍,斯里兰卡政府5月初批准复工以来,项目现场目前有530名工人在严格遵守政府防疫规定的情况下工作。项目专门建设了“方舱缓冲区”,对返岗的属地员工进行隔离,并免费提供两次核酸检测,项目人员目前全部“零感染”。 据了解,目前该项目269公顷填海造地已经全部完成,未来规划城市建设规模超过570万平方米,集商业、居住、休闲娱乐等多功能于一体,有超过20万人在此工作生活,将成为斯里兰卡首都科伦坡全新的中央商务区(CBD)。 项目公共关系负责人卡萨帕介绍,科伦坡港口城一期投资14亿美元,带动二级开发超过130亿美元,是斯里兰卡历史上外商投资单体规模最大的项目,将为当地创造超过8万3千个就业机会。斯里兰卡政府把科伦坡港口城定位为经济枢纽和商业中心,将在其中重点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实施各类优惠政策,吸引“一带一路”周边国家投资,打造推动斯里兰卡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引擎”。 斯里兰卡龙喜佛教大学僧人强帝玛表示,中国港湾帮助他们将中国传统文化典籍《弟子规》翻译成僧伽罗语等鲜活的中斯文化交流故事,展现了中斯之间文化融通、民心相通的传统友谊。 科伦坡港口城是由中交集团所属中国港湾投资建设运营的大型城市综合体开发项目。2014年,习近平主席与斯里兰卡时任总统拉贾帕克萨共同见证项目开工并剪彩。作为中国“一带一路”合作倡议与斯里兰卡“2030愿景”深入对接的重要成果,科伦坡港口城项目在建设开发期间,积极履行企业社会责任,先后实施了“渔民生计改善计划”“民族团结环岛接力行”“科伦坡美丽海滩计划”等多项公益活动,在当地树立了良好的口碑。疫情期间,项目积极向斯里兰卡各界捐赠医疗防护物资,斯里兰卡总理拉贾帕克萨专门发推特表示感谢。2018年,《福布斯》杂志将科伦坡港口城评为“影响未来的五座新城”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