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Leo 来源 | 新股 数据支持 | 勾股大数据 昨日,嘉和生物-B通过聆讯。此时继上一家“-B”类公司欧康维视生物-B(1477.HK)上市已过去两个多月。当前市场的热度已时过境迁,医药生物行业表现持续走弱。在此背景下,嘉和生物-B还香不香? 核心看点:涵盖全球前三大肿瘤靶标及十款最畅销药物中的五款 未盈利生物医药公司一直是港股打新的热门选择,但由于这类型公司还没有药品上市,公司没有实现营业收入,因此想要对此类型公司进行估值是非常复杂的。多数情况下采取的是以公司管线中的主要产品对公司进行估值分析,常见的是使用 rNPV方法进行测算,这就意味着公司产品的产品数量、研发进度和市场规模是影响公司估值的最主要的三个因素。 据招股书披露,嘉和生物建立了由15款靶向候选药物组成的产品管线,在亚洲正进行超过18项临床试验,预计未来12至18个月内将向国家药监局提交三项NDA及向国家药监局及美国食药监局提交多项IND。 图表一:嘉和生物产品管线 数据来源:招股书说明书,整理 相比近期将要上市的“-B”类公司,嘉和生物从产品数量与其他公司差异不大。但研发进度方面,嘉和生物仅2020年下半年就有三项产品预计实现商业化,很有看点。那么,公司的产品具体如何呢? 嘉和生物的主要候选药物有六款,涵盖多种肿瘤、自身免疫等慢性疾病适应症领域。分别是GB491(lerociclib)、GB221、geptanolimab(GB226)、GB492、GB242及GB223。 其中,GB491(lerociclib)是针对HR+/HER2-乳腺癌的口服CDK4/6抑制,它的靶标CDK4/6有望成为2020年成全球第三大肿瘤靶标,预计全球销售约为88亿美元。而GB221是用于治疗HER2+mBC的赫赛汀(曲妥珠单抗)仿制单抗,可能成为最早进入中国市场的该类产品之一。并且HER2很可能成为全球第二大肿瘤靶标,未来销售额约为129亿美元。geptanolimab(GB226)则是一款试验性、人源化PD-1单抗,目前PD-1为全球最大的肿瘤靶标,销售额约为280亿美元。 此外,其余几款产品也有独特的看点,GB492(IMSA101)是一种STING激动剂,该疗法是嘉和生物的首创疗法,预期将联合GB226发挥协同效应 。GB242可能是中国前三款英夫利昔单抗(类克)生物类似药产品之一,而GB223有望成为最早进入中国市场的三种RANKL单抗之一。对于一家生物制药公司来说,占据先发优势意味着产品商业化后会获得优越的竞争环境,这也是提升估值的加分项之一。 可以说,嘉和生物的候选药物皆为靶向通路极具潜力的药物。从未来销售前景来看,嘉和生物产品管线中的产品优质,含金量很高。 明星阵容背书 股东及保荐人有时候也能侧面反映一家公司的质地,本次嘉和生物的股东背景以及保荐人可谓是全明星阵容,这在以往的所有赴港上市的未盈利生物医药公司中都是高配。本次嘉和生物发行的保荐人为高盛、摩根大通和杰富瑞,高盛历史保荐数据非常好,同时也是上一支大肉签欧康维视生物-B的保荐人,摩根大通同样经验丰富,是老牌保荐人。 此外,招股书显示,高瓴资本旗下的HHJH及HM Healthcare持有嘉和生物36.07%的股份,为第一大股东。康恩贝旗下子公司康嘉医疗及康和医疗合计持有嘉和生物股份16.07%,为其第二大股东。此外,第三大股东沃森生物通过全资子公司沃嘉控制嘉和生物14.34%的股份。 图表二:嘉和生物股权结构 数据来源:招股书说明书,整理 可以看到,股东中不仅包含沃森生物、康恩贝这种上市医药公司,还包含了高瓴资本这种医药投资经验丰富的顶级投资机构。从股东结构上来说,专业性和多样性都无可挑剔。并且,高瓴资本在上市前的两轮融资中,都表现出很高的积极性。两轮融资高瓴资本均为领投,投后估值分别约为38.71亿人民币及55.37亿人名币。另外,这两轮融资中除高瓴资本之外还进入了其他医药行业知名的投资者,包含淡马锡、华润正大生命科学基金、海通开元国际和CavenhamPE,也都是经验丰富资本雄厚。 基石+保荐的全明星阵容,相信能有力增强市场的信心。 医药热度下行,嘉和生物-B还香不香? 从目前趋势来看,选择上市的未盈利生物医药公司将会越来越多,那么,未来行业格局必然会去粗取精向头部集中,具备顶级产品管线的公司将会越来越稀缺。从目前嘉和生物的估值就可见一斑,在Pre-IPO轮中,嘉和生物的估值就已经达到了约63亿港元,已经高于已上市的多数“-B”类公司。 图表三:港股剔除极值“-B”类公司市值 (单位:亿元港元) 数据来源:同花顺,整理 未来,公司产品上市实现商业化,能够为后续的发展提供稳定现金流之后,公司的增长潜力将会进一步释放。据招股书显示,嘉和生物在云南玉溪的制造设施已实现商业化,并满足中国现行法规下批准创新候选药物的产品验证先决条件。嘉和生物能否在后续厮杀中杀出重围,值得关注。 本次打新过程中,唯一值得担忧的就是目前医药行业热度下行,整体估值从高位开始回调。并且两个月时间过去,市场对“-B”类的公司的态度是否有转变?若有,发生了多大程度的转变?这对投资者来说都具备太多不确定性。 这样的情形似乎和当时的诺诚健华上市有些相似,市场情绪的不确定性增加不一定全是坏的影响,中签率也将随之相应提高。我们打新的选择标准不应该仅仅是看市场情绪,公司本身质地才是决定公司价值的根本。 正如在打新直播间中,我们复盘欧康维视打新策略时提到,最热门最具有确定性的标的并不是打新的最佳选择,过高的确定性往往会带来极低的中签率,增加过重的资金成本,总收益均值被拉低。嘉和生物本身产品管线的质量决定它具备成为稀缺标的的潜力,在打新收益预期存在争议的情况下,可能才是最好的打新时机。
本周的创业板上演了一部高潮迭起的反转戏剧。 前面涨得有多疯狂,后面就跌得有多彻底。 在监管层的集体敲打之下,延续了半个月左右的低价股狂欢行情在10日正式结束,该停牌的停牌,该核查的核查。 这要从一只代码为300313的股票说起,天山生物,2020年以来最受瞩目的妖股,12天涨5倍,不断受到了市场热情的吹捧。 然而,大概盛极必衰就是这个道理。从暴涨现世到遭遇停牌核查,天山生物等多股的现状已然表明了:妖股背后必有妖,创业板的炒作该熄火了。 12天5倍的妖股频频惹事? 复盘近期该公司股价表现,8月19日至9月8日期间,12个交易日内天山生物股价飙涨近500%,收获11个涨停板,8月16日至今累计换手率超过166%,最新总市值为108亿元。 数据来源:富途牛牛 这一涨幅实在令人咋舌,毕竟这一标的既然不是什么业内龙头,更不是什么潜力新生代,看起来可谓是平淡无奇,甚至业绩面底气不足。 回顾其基本面,目前天山生物已经历连续6年亏损;2020年上半年也继续表现颓靡,公司扣非净利润-1116万,而一旦2020年净利润继续亏损的话,天山生物将面临退市风险。 数据来源:Choice 除了业绩撑不住场面,其实控人也备受质疑,让投资者吃了一次大瓜。 受益于天山生物的暴涨,其实控人李刚持有公司21.68%股权,其对应财富从3.96亿元增长至23.52亿元,12个交易日增长了近20亿元。 虽然人们艳羡于这笔飞来的横财,但对其出身经历更为关注。 根据天眼查显示,李刚担任9家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并掌握包括天山生物、上海智本正业在内的等50家公司控制权。 但在这一看起来高大上的管理背景背后,李刚被曝出是做场外配资的! 天山生物的控股股东是天山农牧业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天山农牧业”),持股18.35%,天山农牧业通过持有100%股权的呼图壁县天山农业发展有限公司间接持有本公司3.77%的股权,而天山农牧业直接和间接总体持有天山生物总股本22.12%。 更为玩味的是,一家名为上海智本正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的股票配资公司持有天山农牧业100%的股权,而实控人李刚持有上海智本正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98%的股权。 图片来源:官方网站 而根据证监会官网披露的投资咨询机构名单,上海智本正业投资并未现身,要知道根据新修订的证券法规定,场外配资活动隶属的证券融资融券业务属于证券公司专营业务,未经证监会核准,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经营。 莫不是非法经营?市场吃瓜看热闹的声音此起彼伏。 主人公天山生物不得不出面表示,称上海智本正业的网站今年3月到期,随后未做续费,网站域名5月份被一家无联系方式的用户占用,网站上的照片、证书均是来自网络并PS造假。 总而言之,就是一句话:和我没关系,别人冒充的! 有意思的是,此举受到了不少天山生物“水军”的维护,丝毫不关心为何堂堂一个大公司,竟然连网站续费都出问题。 图片来源:微博 除去争议,天山生物面临的麻烦还远远没有结束。 9月10日晚间,天山生物公告,收到浙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宁波分行转来的《民事起诉状》、《受理案件通知书》,公司作为被告之一被原告请求在6496.60万元范围内对另一被告大象广告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大象广告”)应履行的第1项诉讼请求中所确定的债务承担连带清偿责任。 大象广告是天山生物于2018年斥资近24亿收购的子公司,收购完成后持有大象广告96%的股权。 但这一子公司可不让人省心。 2018年11月,大象广告实控人陈德宏被爆涉嫌违规对外借款、挪用资金和违规担保,但从未向天山生物披露过相关信息; 2019年2月,陈德宏及其一致行动人被公安机关批捕; 今年5月,浙商银行宁波分行与大象广告签订《借款合同》,后者以年利率6.09%借款5390多万元,借款期限到今年8月28日,按月结息。然而,大象广告仅付息至今年7月20日,此后一直未付。 这一诉讼可谓是雪上加霜,毕竟公司基本面本就不堪重负,而这一诉讼结果或对公司现金流继续施压。 不禁发问:面对这么一家质地差的标的,市场投资者为何如此“失了智”的加以偏爱? 答案也许源于这些散户炒天山生物等妖股的天然心理——管它是好还是坏,“炒快钱“、“赚快钱”才是赢家。 散户引发的疯狂 在资本市场未出新热点之时,受赚钱效应的驱动,创业板注册制改革的到来,叠加放宽涨跌幅限制,激起了市场做多的乐观情绪,相对于估值较高的龙头白马股,天山生物等低价股便成为了资金博弈的不二选择。 散户意识到这是一个不可多得且千载难逢的“赚钱”机遇。 他们无视基本面,将一切交给变幻莫测的市场,热点便是他们的心之所向。 “我们是绝对的市场中心主义者,只跟随市场,哪里有热点去哪里,很少自己主观去猜测。天山生物爆棚的人气就是我们买入的依据,至于基本面什么的,还是交给分析师和研究员吧。”——一名张姓散户的自白 由此一来,没有业绩分析,没有估值研究,有的只是热点轮换下一波又一波的炒作热潮,追逐天山生物等妖股也变成了每个短线交易者的自我修养。 别人笑我太疯癫,我笑别人看不出穿!这想必是他们的心声。 图片来源:股吧 然而,这一以炒小炒差为导向的短线投资是一种非理性的决策,急功近利心态尽显,与主流的价值投资背道而驰,埋藏着较大的不可控风险。 图片来源:股吧 可以看出,面对天山生物这类低价妖股,大量散户进场带来短线资金的博弈,驱动股价持续上涨,交易明显放量,进而使得大量投资者盲目跟风,而这一通没有价值投资兜底的疯狂操作之后,大概率会是一地鸡毛,满城尽是被割韭菜。 要知道,在股市里,赚钱的人永远是少数。 结语 创业板注册制的到来,如同一颗活石,激起了资本市场的千层浪,更是带动了散户的炒作热情。 事实上,一定范围内的适度炒作会对市场的活跃有所助力,但是过度的炒作只会适得其反,将市场情绪推入歧途之中。 倘若对天山生物为首的低价垃圾股施以过分关注,势必会有所迷失,在夸大短线交易的获利性的同时,头脑发热的进入且难以摆脱这一名为“寻找接盘侠”的击鼓传花游戏之中。 本次监管层的出手已经表明了态度,短期炒作情绪需要被降温,垃圾股不值得被当掌上明珠所加持。 而巴菲特一贯贯彻的价值投资这门学问永不离场,相比之下,那些股价极度偏离价值的标的最终都会在照妖镜之下现出原形,黯然失色。
8月19日至9月8日,12个交易日内,天山生物股价飙涨近500%。9月11日,天山生物被媒体曝出背后实控人竟是场外配资老板,最高12倍杠杆配2000万元。昨日,天山生物火速回应:“上述传闻均为不实”。 配资疑云 就控股股东智本正业涉及场外配资一事,天山生物9月11日发布澄清公告,称智本正业一直从事农业投资管理,从未从事过股票配资业务,上述传闻均为不实传闻。 天山生物控股股东的配资传闻主要来自于其实控人李刚及李刚控制的上海智本正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天山生物的半年报显示,其控股股东是天山农牧业发展有限公司(下称天山农牧业),持股18.35%,天山农牧业通过持有100%股权的呼图壁县天山农业发展有限公司间接持有本公司3.77%的股权。也就是说,天山农牧业直接和间接持有天山生物总股本22.12%。 智本正业持有天山农牧业100%的股权,公司实际控制人是李刚,李刚持有智本正业98%的股权。智本正业官网介绍,该公司是经中国证监会核准的股票配资证券投资咨询机构,主要从事证券软件研发、金融信息服务等业务,是国内领先的互联网股票配资平台,是一家专注于股票投资、金融服务、及资产管理的专业机构。 值得注意的是,智本正业提供股票配资服务,杠杆在2到12倍之间,最牛的VIP会员配资杠杆可达12倍,最高可配2000万元。不过中国基金报称查询证监会官网披露的截至7月份的投资咨询机构名单,并未找到上海智本正业投资的名字。经上海智本正业核实确认,其网站域名已于2020年3月21日到期,到期后已无官网。根据域名信息查询结果,该域名已被注册人dropcatch.com重新注册,并沿用原ICP备案信息,假冒上海智本正业名义,进行非法活动。 因天山生物近期的暴涨,公司实控人李刚持有公司21.68%股权,其对应财富从3.96亿元增长至23.52亿元,12个交易日增长了近20亿!此外,根据9月11日中午网传图片,智本正业对用户发布通知称,由于天山生物暂时证监核查,智本正业暂停对新用户进行配资受理,已经交易中用户不受影响。 再添资金面风险 9月10日,天山生物公告称,公司收到浙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宁波分行(下称“浙商银行”)转来的《民事起诉状》、《受理案件通知书》。 据披露的事实情况,2019年11月13日,浙商银行与天山生物签订《最高额保证合同》一份,约定天山生物自愿为大象广告有限责任公司(下称“大象广告”)依主合同与浙商银行形成的债务提供担保。担保的主债权为自2019年11月14日起至2020年11月14日止,在6496.6万元的最高余额内。 2020年5月29日,浙商银行向大象广告借款393万元、5000万元,到期日均为2020年8月28日。贷款发放后,大象广告仅付息至2020年7月20日,此后未付,7月21日电脑自动扣本金0.01元。现贷款已逾期,借款人违约。根据诉讼请求,浙商银行请求判令大象广告立即偿还原告借款本金5393万元,支付至2020年8月28日止的利息35.58万元;并支付自2020年8月29日起至实际清偿日止、以借款本金5393万元以及利息35.58万元为基数,按年利率9.135%分别计算的逾期罚息及复利。同时判令天山生物在6496.6万元范围内对大象广告应履行的确定债务承担连带清偿责任,并承担本案诉讼费用。 天山生物表示,截至2020年6月30日,公司货币资金余额为1734.84万元,若该诉讼结果不利于公司,可能加剧公司现金流压力,存在资金链紧张的风险。同时,如果法院采取保全措施,公司存在资产或者银行账户被查封或者冻结的风险。 不过,天山生物已在以前年度就浙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宁波分行该笔借款担保计提预计负债,截至本公告披露日预计负债余额为6496.6万元,因此,若该诉讼结果不利于公司,也不会对公司本期或期后利润产生重大影响。 两度遭停牌核查 因连续12个交易日收获11个涨停盘,天山生物的暴涨不仅使实控人的身价水涨船高,也成为了监管重点关注对象。 8月28日因股价异常波动停牌核查后,9月9日天山生物再度启动停牌核查,至今复牌尚无时间表。9月3日,深交所将“天山生物”列入重点监控股票,明确表态称,该股交易炒作迹象十分明显,短线资金接力炒作,大量投资者盲目跟风,机构投资者参与度低。据深交所调查显示,天山生物个人投资者买入金额占比超过97%。9月8日户均交易4.1万元,参与交易户数5.52万户,是8月19日0.41万户的13.46倍。投资者平均持股时间短,多为1-3天,短线交易特征明显。 9月10日,天山生物在互动平台回复投资者提问时表示,公司第一大股东为天山农牧业,持有公司5742.68万股股份。公司未持有自己的股票,公司高管未持有公司股票。截至目前,天山农牧业持有上市公司股份5742.68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18.35%,天山农牧业控制下的呼图壁县天山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持有公司股份1178.45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3.77%,上述股份全部处于质押状态。此前,由于公司股价长期低于质押协议约定的平仓线,且相关债务逾期未偿还,该质押处于违约状态,具有高平仓风险。
针对近日的相关传闻,天山生物9月11日午间发布澄清公告,公司表示,上海智本正业一直从事农业投资管理,从未从事过股票配资业务。上海智本正业系公司控股股东天山农牧业发展有限公司的控股股东。 近日,有媒体报道称“层层控股天山生物的上海智本正业,其实是一家股票配资公司,据其官网介绍,上海智本正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是经中国证监会核准的股票配资证券投资咨询机构,主要从事证券软件研发、金融信息服务等业务。” 对此报道,天山生物第一时间关注到上述报道并立即展开了认真核实。经上海智本正业核实确认,其网站域名已于2020年3月21日到期,到期后已无官网。根据域名信息查询结果,该域名已被注册人dropcatch.com重新注册,并沿用原ICP备案信息,假冒上海智本正业名义,盗用并篡改上海智本正业营业执照,利用并篡改其它公司网站展示的资质、许可证等照片,P图修改为“智本正业”,进行非法活动,其行为已严重侵害上海智本正业的合法权益,损害上海智本正业的名誉,上海智本正业将采取一切合法措施追究侵权者责任。上海智本正业已将该事项向上海浦东新区网安中心举报,并向上海市通信管理局发出ICP备案注销申请。 天山生物表示,上述传闻均为不实传闻,鉴于不实传闻可能误导投资者,影响正常市场秩序,公司对不实传闻的发布者予以强烈谴责,并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
急于从博雅生物抽身的高特佳果然出事了,还是老板个人的私事! 9月10日,一封《致每一位高特佳人的公开信》在网上流传,作者金某是高特佳集团董事长蔡达建的结发妻子,她实名举报蔡达建与原下属张某楠长期保持不正当关系,且蔡达建动用高特佳的力量与她打离婚官司。 详情请扫二维码↓
9月3日,天士力(600535.SH)旗下子公司天士力生物正式递交首次在科创板公开上市发行招股书。 据招股书所示,天士力生物为天士力集团控股子公司,成立于2001年,主要负责生物医药板块业务。天士力生物成立近20年,拥有10年生物药大规模商业化生产经验,为行业领先企业之一。 三大治疗领域 19款生物药构成优势产品梯队 目前,天士力生物聚焦心脑血管、肿瘤及自身免疫、消化代谢三大疾病治疗领域,以形成一个具有“首创”(first-in-class)或“最佳”(best-in-class)潜力的在研产品组合为目标。目前共拥有19项生物药项目的广泛产品组合,包括已上市产品普佑克及18个在研产品,其中6 个处于临床阶段的核心产品。 在研项目中,普佑克针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适应症的拓展B1140 III 期临床试验已完成全部受试者入组,计划于2020 年第四季度提交新药申请;针对急性肺栓塞适应症的拓展B1448 II 期临床试验完成全部受试者入组,公司计划提交有条件上市申请。 其他在研产品中,用于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的SY101获得“十二五”及“十三五”国家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资助,目前处于临床II期阶段;用于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T101处于临床II期阶段;溶瘤病毒产品T601处于临床I/IIa期阶段,用于治疗高胆固醇血症的PCSK9单克隆抗体B1655处于临床I期阶段。 普佑克新适应症即将上市,市场前景广阔 天士力生物的心血管领域重磅生物创新药—普佑克,是其自主研发的用于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病症的新一代特异性溶栓药物。药物研发历时十年,于2011年上市,是中国“十一五”规划期间首个获得国家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资助的获批I类生物药,2017年、2019年两次被纳入国家医保目录,并作为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的推荐溶栓药广泛见于《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溶栓治疗的合理用药指南》等多种学术指南及其他医学权威刊物。 临床数据显示,病人的血管开通率达到85%,颅内出血发生率仅为0.29%,普佑克具备高安全性和有效性,可在危机情况下挽救病人于生死之间。目前,天士力生物正在开展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和急性肺栓塞等新适应症的拓展。据招股书透露,普佑克两个新适应症均已完成全部受试者入组以及数据清理工作,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计划在2020年第四季度递交上市申请。 对应市场规模方面,据公开数据统计,预计到2024年,急性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和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人数预计将分别达到74.30万和397.71万,其中,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可接受溶栓治疗的将上升到21.96 万人。而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将有124.96万人发病后6 小时内适合接受溶栓治疗。综合来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市场规模更大,是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5-6倍,而且市场竞争态势更好,普佑克的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招股书披露,2019年中国溶栓药市场规模以批发收入达到人民币20.04亿元,其中普佑克占据了12.24%的市场份额,是中国第三畅销的溶栓药物。 未来,天士力生物将充分挖掘普佑克在心脑血管治疗领域的产品潜力,将其打造为中国溶栓药物市场领先品牌。 多项自主研发核心技术 全面夯实商业化基础 值得注意的是,天士力生物在招股书中还披露了四项自主研发核心技术均极具看点,将极大推动市场给予更高估值。 其中,公司自主研发的哺乳动物细胞长期连续培养技术,已被用于普佑克的大规模商业化生产之中。与传统的批次培养技术相比,该技术不仅具备生产效率高、成本低、产量高以及稳定性好的特点,还能满足蛋白药物、单抗和双抗等产品的细胞培养要求。 高表达细胞株高效筛选技术也是公司自主研发技术,具有细胞株筛选速度快的特点,仅需4个月左右即可获得产量3-6g/L的高产细胞株,优于业内平均水平。结合公司哺乳动物细胞长期灌流技术,预期未来生产可达到更高产量,可在未来商业化产品竞争中显著提升产品产能、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在治疗领域的竞争力。 总体来看,目前天士力生物的产品管线布局科学合理,专注于心脑血管、肿瘤及自身免疫、消化代谢这三个市场规模最大、发展也最为迅速的治疗领域,实现多适应症覆盖,研发技术呈现互为补充的促进态势。未来,天士力生物在科创板上市,将有利于公司快速补充资金流动性,进一步加快创新药的研发进程,值得期待和长期重点关注。
炒小炒差潮遭监管重拳出击。 9月8日晚间,在再度涨停后,天山生物、长方集团、豫金刚石相继发布公告,指出因股票交易异常波动,自9月9日开市起停牌核查。 连日来,天山生物12天11板,自8月19日至9月8日收盘价累计涨幅为494.51%,累计换手率为283.71%;豫金刚石8月21日起启动上涨,13个交易日涨187%,连续10个交易日内3次出现第4.2条规定的同向异常波动情形,属于严重异常波动的情形;长方集团自9月2日起,连续6日涨停,累计上涨163%。 深交所要求3只“妖股”停牌核查 早在8月27日,“天山生物”触发严重异常波动标准时,深交所就已经根据创业板上市规则要求公司停牌核查,并对该股交易持续重点监控。 据分析,“天山生物”9月2日复牌后,股价大幅上涨,交易明显放量,短线资金接力炒作特征突出。一是买入以个人投资者为主,买入金额占比超过97%。二是参与交易账户众多,户均交易金额小。9月8日户均交易4.1万元,参与交易户数5.52万户,是8月19日0.41万户的13.46倍。三是持股户数大幅增加,持股集中度明显下降。持股户数由8月19日1.38万户增长至9月7日的4.89万户,户均持股数量由2.32万股降至0.64万股,持股前100名流通股东(剔除前两大流通股东)持股比例由9.86%降至6.64%。四是从买入居前账户交易习惯来看,平均持股时间短,多为1-3天,短线交易特征明显。 9月8日,“天山生物”再次触发异常波动标准,深交所依规再次对其要求停牌核查。 同时,根据监控情况,“豫金刚石”“长方集团”交易与“天山生物”具有相似特征,均触发严重异常波动标准,深交所也对这两家公司要求停牌核查。 专家呼吁理性投资 随着中小市值股波动愈发剧烈,部分个人投资者的“炒小炒差”现象也引发了市场广泛关注。 星石投资首席研究官方磊便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指出:“短期来看,当前A股市场散户比例比较高,专业性相对不足,容易被短期走势所诱导,所以部分低价股被炒作,一定程度上助长了市场的投机情绪:此前,由于部分创业板个股基本面相对较差,已经跌成了1元股、2元股;但是截至9月8日收盘,基本创业板上市公司的股价都已经超过4元。” 方磊认为:“在投资的过程当中,我们更愿意回归权益投资的本质,选择那种真正具有业绩支撑的成长股,伴随企业一起成长,赚企业成长的钱,而不是去参与这种投机操作。” 淳石资本业务合伙人杨如意也说道:“虽然近期炒小炒差情绪高涨,但创业板新规后涨跌幅限制放宽至±20%明显增加个股炒作难度,打板失败后将面临更大的损失,导致纯粹的主题、概念炒作或将面临较大损失;另一方面,爆炒乱象最终会引起管理者不满,后面会迎来严格监管。一旦这个信号出现,追高的人,就成了买单者,最终一地鸡毛。” 浙江省并购联合会执行会长兼秘书长龚小林也指出,从投资者的角度来看,应当时刻注意小票的下跌风险,不宜盲目追高。 “完善资本市场基础制度的根本目的之一在于促进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过度的、非理性的股价波动,不利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应当通过加强投资者教育等方式,提高投资者风险意识,抑制非理性炒作行为。”龚小林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