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造假”传闻影响,2021年1月以来,南极电商(002127)在二级市场受到重挫,短短18个交易日就遭遇了2次跌停,股价累计下跌超过30%。不过,受回购计划实施完毕的消息影响,南极电商股价27日收获了久违的涨停。 上次的回购被业内视为南极电商的“救市”行动,而27日晚间南极电商再次抛出回购计划,拟3亿元-5亿元回购股份,用于后续实施股权激励或员工持股计划,回购价格不超过15元/股。 南极电商在公告中强调,公司在各大电商平台销售情况良好,公司财务状况稳健,为了维护中小股东的利益、回击市场不实传言也是本次回购的一大目的。 深股通登上龙虎榜 南极电商27日股价小幅高开,此后一路走高,临近中午股价已封住涨停板。截至收盘,南极电商报收9.53元,涨幅10.05%,成交11.72亿元,涨停封单超7.9万手。 盘后龙虎榜显示,三家机构席位现身南极电商龙虎榜卖出榜单,三家机构合计净卖出5849万元,约占南极电商当日总成交额的5%。 南极电商龙虎榜单上还出现了深股通的身影,同时占据买一和卖一位置,买入金额1.28亿元,卖出金额1.21亿元,净买入0.07亿元,买入金额占当日成交总额的10.29%。 1月27日晚间,南极电商再次抛出一纸关于回购公司股份的方案,公司拟使用自有资金通过集中竞价的方式回购公司部分股份。回购总金额不低于3亿元、不超过5亿元,回购价格不超过15元/股。回购股份的实施期限为自董事会审议通过回购股份方案之日起不超过6个月。 公告显示,按回购金额上限测算,预计回购股份数量为3333.33万股,约占公司总股本的1.36%,按回购金额下限测算,预计回购股份数量约为2000万股,约占总股本0.81%。 对于回购的目的,南极电商作出了详细的说明。据披露,目前公司在各大电商平台销售情况良好,公司财务状况稳健,2021年工作积极开展。“为了更好地维护中小股东的利益、回击市场不实传言,同时为进一步建立健全公司的长效激励机制,吸引和留住优秀人才,公司拟使用自有资金以集中竞价的方式回购部分公司股份,用于后续实施股权激励或员工持股计划。” 火速完成上轮回购 27日晚间的公告距南极电商发布上轮回购计划仅仅过了20余天。 1月5日晚间,南极电商称,公司拟以5亿元-7亿元回购公司股份用于后续实施股权激励或员工持股计划,回购价格不超过15元/股,预计回购比例1.36%-1.90%。 实际上,南极电商上市以来已经进行过两次回购,最早一轮发生在2018年,计划回购总金额不低于1.5亿元、不超过3亿元,最终,公司耗资约1.51亿元进行了回购,而今年的回购规模比上次大得多。 南极电商在1月5日发布回购计划后,就有券商发布研报看好其未来发展。东吴证券研报称,未来随着纺服、鞋服箱包等品类的线上渗透率的进一步加深,以及健康生活、食品等品类的开拓,公司的业绩有望维持增长趋势;而随着中心化平台的流量越来越昂贵,未来公司的核心价值或进一步凸显。回购或体现管理层对公司前景的坚定信心,回购后员工持股/股权激励的力度有望进一步加大,从而更深度绑定核心员工利益,促进公司平稳增长。 值得一提的是,回购计划实施期限为不超过6个月,而南极电商在1月26日就公告了股份回购计划实施完成,累计耗资约7亿元,可谓火速行动。 在上次回购火速进行期间,南极电商还披露了澄清公告,以应对“造假”传闻。 今年1月12日,南极电商发布公告,从八大方面回应了“造假”质疑。南极电商在公告中表示,公司每一笔销售都发生在各大电商平台,所有数据都截取自电商平台官方数据,真实、可靠、可溯源。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北京12月21日讯 周一早盘,三大股指开盘涨跌不一,盘初农业、科技股崛起,指数集体翻红走高,创指涨逾2%,深成指重回14000点;午后汽车股发力,指数继续上攻,尾盘创指涨幅扩大至逾3%。盘面上,两市个股涨多跌少,涨停80家,北向资金净流入超百亿,赚钱效应较好。 截止收盘,沪指报3420.57点,涨0.76%;深成指报14134.85点,涨2.03%;创业板指报2882.44点,涨3.66%。 沪市成交3540.27亿元,深市成交4172.46亿元,两市合计成交亿元,较上一交易日的7712.73亿元略有缩量。 从盘面上看,多数板块飘红,农业种植、汽车、有色钴、半导体、光刻胶、光伏等板块居涨幅榜前列;航空、油气、旅游、餐饮、建材、地产等板块居跌幅榜前列。 【消息面】 1、法工委:明年立法工作将推动高质量发展,围绕创新驱动发展,保障全面深化改革和对外开放,修改科学技术进步法、反垄断法、公司法、企业破产法,制定期货法、印花税法等税收法律等。 2、国务院新闻办公室12月21日发布《新时代的中国能源发展》白皮书,提到要积极优化产业结构,大力发展低能耗的先进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推动传统产业智能化、清洁化改造。 3、12月21日,全国住房和城乡建设工作会议在京召开。会议要求,2021年要大力发展租赁住房,解决好大城市住房突出问题。 【机构热议】 中信证券表示,A股跨年的轮动慢涨仍将继续。年末激烈的机构博弈跨年后将迅速缓和,建议坚持顺周期主线的同时,在快速轮动中强化跨年后高景气品种的配置。 安信证券表示,A股有望进入年初躁动行情,短期配置仍建议以顺周期为主线(包括金融、可选消费、涨价链、出口链等),逐步关注成长股机会,行业上重点关注:军工、白酒、汽车(包括新能源汽车)、白电、化工、有色、机械、保险、银行、券商等;主题重点关注:碳中和、生物育种、高端制造等。 A股市场板块及个股涨跌幅排行 外围市场 截至发稿时
2020年,我国集成电路行业全年维持高景气度,也带动了封测企业业绩的增长。1月26日晚间,国内封测企业华天科技发布业绩预告称,预计公司2020年实现净利润6.5亿元至7.5亿元,同比增长126.64%至161.51%。 关于业绩增长的原因,华天科技方面表示:“受益于国产替代加速,2020年集成电路市场景气度较上年同期大幅提升,公司订单饱满。” 行业景气度高企 公司订单饱满 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集成电路总产量为2613亿块,同比增长16.2%,比2019年7.2%的同比增幅大幅提升。 “国内集成电路行业维持高景气度,主要受四方面因素影响。”财富书坊创始人、财经作家周锡冰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一是华为禁令阻断了全球芯片供应链的完整性,国产替代步伐加速;二是5G、物联网、车联网以及诸多海量设备的巨大需求,催生了芯片市场的繁荣;三是蔓延全球的疫情影响了芯片产能,导致芯片产能供给不足;四是疫情全球化导致居家办公成为常态,加剧了对相关设备的需求。” 集成电路行业的加快发展,也推进了处于产业链下游的封测行业的发展。根据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数据,2011年-2019年,封测市场规模从649亿元增至2350亿元,复合年均增长率高达17.45%。2020年前三季度,封测市场销售额为1711.0亿元,同比增长6.5%。 需求的增长使国内集成电路产业链,尤其是晶圆代工、下游封测领域都面临供不应求的态势,封测企业的订单也迎来爆发式增长。华天科技相关负责人此前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公司目前订单非常饱满,各个基地的封测产线满载,产能利用率较高。” “随着国产替代步伐进一步加快,国内封测市场将持续升温,产业机遇巨大。”金融科技专家、阿里MVP马超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前瞻产业研究院分析认为,到2026年,预计国内集成电路封装产业的市场份额将突破4000亿元,2020年-2026年的年均复合增长率将达10%左右。 持续加码主业 增强规模优势 华天科技一直坚持“内生增长+外延式并购”的发展战略。在国内,公司拥有天水、西安、昆山、南京四大封测基地。2018年,公司花费23.48亿元收购马来西亚封测公司Unisem,进军射频芯片封装领域。2019年,华天科技在全球封测行业的市场占有率增至4.4%,排名全球第六、国内第三。 近年来,华天科技紧跟市场需求,在昆山基地和南京基地相继布局先进封装生产线。其中,南京基地总投资80亿元,项目分三期建设,主要进行存储器、MEMS、人工智能等集成电路产品的封装测试,涵盖引线框架类、基板类、晶圆级全系列集成电路封装产品。一期项目已于2020年7月18日正式投产,达产后预计FC系列和BGA基板系列年产能可达39亿只,可实现销售收入14亿元。 2021年1月6日,总投资20亿元的昆山高可靠性车用晶圆级先进封装生产线项目也正式投产。项目达产后,预计每年将新增传感器高可靠性晶圆级集成电路先进封装能力36万片,新增年产值10亿元。 华天科技还于近日推出51亿元的定增预案,拟进一步扩大封测产能。马超告诉记者:“在国内外对芯片的海量需求以及国产替代进一步加速的背景下,国内封测企业扩大产能在意料之中。” 在此次定增募资拟投项目中,“集成电路多芯片封装扩大规模项目”的实施地为天水厂区,计划总投资11.58亿元,项目建成后将形成MCM(MCP)系列封测年产能18亿只。“高密度系统级集成电路封装测试扩大规模项目”的实施地为西安厂区,计划总投资11.5亿元,项目建成达产后将形成年产SiP系列年产能15亿只。“TSV及FC集成电路封测产业化项目”的实施地为昆山厂区,计划总投资13.25亿元,项目建成达产后将形成晶圆级集成电路封测年产能48万片、FC系列年产能6亿只。“存储及射频类集成电路封测产业化项目”的实施地为南京厂区,计划总投资15.06亿元,项目建成达产后将形成BGA、LGA系列年产能13亿只。 信达证券在研报中评价称,“封测行业是规模效益明显的行业,华天科技通过此次募投项目的实施,将进一步提升公司在集成电路先进封装测试领域的工艺和技术水平,扩大先进封装测试产能,有助于巩固和提升公司在行业中的地位,促进公司持续快速发展。”
中国经济网北京12月21日讯今日,东莞市鼎通科技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鼎通科技”,688668.SH)在上交所科创板上市,开盘报40.44元,涨101.49%,盘中最高报49.99元,最低报39.48元。截至今日收盘,鼎通科技报44.89元,涨123.67%,成交额6.19亿元,振幅52.37%,换手率75.06%。 鼎通科技是一家专注于研发、生产、销售通讯连接器精密组件和汽车连接器精密组件的高新技术企业。公司产品可分为连接器组件和模具,其中连接器组件包括通讯连接器组件和汽车连接器组件,模具产品包括精密模具和模具零件。 鼎通科技本次于上交所科创板上市,发行数量为2129万股,发行价格为20.07元/股,保荐机构为东莞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保荐代表人为袁炜、章启龙。鼎通科技本次募集资金总额为4.27亿元,扣除发行费用后,募集资金净额为3.78亿元。其中,3.24亿元用于连接器生产基地建设项目,5382.00万元用于研发中心建设项目。 鼎通科技本次上市发行费用为4906.97万元,其中保荐机构东莞证券股份有限公司获得承销保荐费用3123.66万元,立信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获得审计验资费用900.00万元,北京国枫律师事务所获得律师费用409.70万元。 参与本次战略配售的战略投资者为保荐机构相关投资子公司东莞市东证宏德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证宏德”),战略配售数量为106.45万股,获配金额为2136.45万元,限售期为24个月。 2017年至2020年1-6月,鼎通科技实现营业收入分别为1.37亿元、2.05亿元、2.31亿元、1.68亿元;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为3013.21万元、4572.50万元、5393.81万元、3539.39万元;实现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为2745.18万元、4494.17万元、5138.46万元、3259.29万元。 同期,鼎通科技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分别为1.32亿元、1.78亿元、2.44亿元、1.15亿元;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分别为1456.74万元、2922.26万元、7774.05万元、1216.44万元。 鼎通科技分别于2020年4月29日、2020年9月1日发布招股书,公司两版招股书中2017年至2019年营业收入数据存差异,各期分别相差228.50万元、371.85万元、559.23万元。 2020年4月29日招股书显示,2017年至2019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35亿元、2.01亿元、2.26亿元;2020年9月1日招股书显示,2017年至2019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37亿元、2.05亿元、2.31亿元。 2017年末至2020年6月末,鼎通科技资产总计分别为2.05亿元、2.94亿元、3.77亿元、4.65亿元,其中货币资金分别为216.22万元、265.15万元、4769.18万元、1230.23万元。 上述同期,鼎通科技负债合计分别为5272.31万元、8471.69万元、9398.52万元、1.47亿元。其中,短期借款在2017年至2019年分别为285.00万元、1315.00万元、400.68万元。 2020年1-9月,鼎通科技实现营业收入2.70亿元,同比增加64.46%;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408.12万元,同比增加40.32%;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5103.82万元,同比增加39.12%;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311.72万元,同比下降85.33%。 鼎通科技预计2020年全年实现营业收入3.42亿元-3.83亿元,较2019年度增长47.77%-65.50%;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333.35万元-8095.32万元,较2019年度增长35.96%-50.09%;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803.33万元-7565.30万元,较2019年度增长32.40%-47.23%。 2017年至2020年1-6月,鼎通科技综合毛利率分别为44.54%、43.39%、43.75%、36.39%;其中,主营业务毛利率分别为45.61%、47.46%、47.17%、37.63%。 2017年至2020年1-6月,鼎通科技通讯连接器组件毛利率分别为38.01%、42.40%、41.67%、31.49%;2017年-2019年,行业均值分别为32.32%、26.89%、26.40%。其中,永贵电器2017年-2019年通信连接器产品毛利率分别为35.70%、26.91%、23.35%;意华股份2017年至2020年1-6月通讯连接器产品毛利率分别为28.95%、26.87%、29.45%、24.73%。 2017年至2020年1-6月,鼎通科技汽车连接器组件毛利率分别为51.44%、53.80%、52.61%、50.57%;2017年-2019年,行业均值分别为32.51%、28.33%、20.68%,其中,永贵电器2017年-2019年电动汽车连接器产品毛利率分别为30.50%、26.41%、9.06%,徕木股份2017年-2019年汽车精密连接器及配件、组件产品毛利率分别为34.81%、31.24%、30.12%,胜蓝股份2017年至2020年1-6月新能源汽车连接器及组件产品毛利率分别为32.21%、27.34%、22.87%、24.73%。 同期,鼎通科技精密模具毛利率分别为40.83%、49.49%、61.68%、60.46%;同行业可比上市公司徕木股份模具、治具产品毛利率分别为35.79%、38.36%、35.71%。 上述同期,鼎通科技模具零件毛利率分别为55.56%、55.44%、49.92%、54.00%;同行业可比上市公司优德精密精密模具零部件产品毛利率分别为35.61%、34.40%、28.05%、34.15%。 数据可见,鼎通科技四类产品毛利率均高于同行业可比上市公司,但公司招股书显示,相比于同行业上市公司,公司营业收入和利润规模相对较小,抗风险能力较弱。
中国经济网北京12月21日讯今日,深圳市特发服务股份有限公司(简称“特发服务”,300917.SZ)在深交所创业板上市,开盘价报50.00元,涨幅166.24%。截至今日收盘,特发服务报47.60元,涨幅153.46%,成交额7.29亿元,总市值47.60亿元,换手率70.24%。 截至2020年9月30日,特发服务资产总计达到5.91亿元,2019年为4.85亿元、增长22.04%;截至2020年9月30日,负债总计达到2.46亿元,2019年为2.17亿元,增长13.22%。 2020年1-9月,公司营收实现7.69亿元,同比增长21.53%;归母净利润7284.12万元,同比增长52.58%;扣非净利润6911.61万元,同比增长35.44%,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6014.90万元,去年同期为-276.02万元。 2020年度,特发服务营业收入预计为10亿元至10.50亿元,较去年同期上涨12.21%至17.82%;归属于公司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预计为8500万元至9000万元,较去年同期上涨30.11%至37.76%;扣除非经营性损益后的归属于公司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预计为8000万元至8500万元,较去年同期上涨21.11%至28.68%。 2017年至2020年上半年,公司资产总额分别达到2.83亿元、3.66亿元、4.85亿元、5.51亿元;营收分别实现5.08亿元、6.99亿元、8.91亿元、4.88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实现3478.12万元、5179.95万元、6532.87万元、4407.13万元;扣非净利润分别为3996.01万元、5575.35万元、6605.52万元、4211.55万元;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分别为6384.36万元、5019.66万元、5742.86万元、2503.72万元。 公司毛利率连降3年且低于行业平均值。2016年至2019年,特发服务综合毛利率分别为23.98%、21.96%、21.05%、18.65%,2020年上半年有所回升,为20.53%,其中,综合物业管理服务毛利率分别为18.82%、17.52%、16.54%、15.17%,2020年上半年为17.78%;主营业务毛利率分别为23.98%、21.92%、20.97%、18.60%,2020年上半年为20.60%。公司称,报告期内,综合物业管理业务的收入、毛利占比较高,系影响公司综合毛利率的主要因素。公司综合物业管理业务毛利率水平主要与物业服务项目的收费标准、业态构成、成本管控,以及各项目收入来源等因素相关。未来,随着物业管理行业竞争进一步加剧及人力成本等主要成本的上升,公司可能面临毛利率下降的风险。 2017年至2020年上半年,公司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分别为5.46亿元、7.18亿元、9.03亿元、4.68亿元;支付给职工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分别为2.82亿元、3.83亿元、5.19亿元、2.93亿元。 公司2017年末至2020年6月末货币资金分别为8381.82万元、1.18亿元、1.79亿元、2.03亿元;应收账款分别为1.07亿元、1.52亿元、2.05亿元、2.47亿元。 公司2017年末至2020年6月末应付账款分别为2953.33万元、4649.03万元、5722.84万元、6055.39万元;应付职工薪酬分别为5330.82万元、7036.76万元、9011.94万元、9067.24万元。 特发服务自成立一直以综合设施管理服务为核心业务,致力于打造成为中国高端综合服务运营商。公司所从事的服务内容包括综合设施管理、空间管理、安全保障、环境管理、高端接待、会议服务等,管理的项目涵盖高新科技园区、商业综合体、政府机关、学校、住宅等多种类型,主要客户包括华为、阿里巴巴、中国移动、国家电网、腾讯等知名企业。 特发集团为公司控股股东,持有公司63.70%的股份;特发投资系特发集团全资子公司,持有公司1.30%的股份。公司实际控制人为深圳市国资委,深圳市国资委直接持有特发集团43.30%股权,通过深投控间接持有特发集团19.49%股权,深圳市国资委合计持有本公司控股股东特发集团62.79%股权。 特发服务2019年员工人数7068人,2000人未缴住房公积金。2017年末至2020年6月末,特发服务在册员工人数分别为4409人、5588人、7068人、7466人。 2017年至2020年上半年,特发服务五险缴纳人数分别为3842人、4936人、6181人、6481人;自愿放弃缴保人数分别为217人、284人、345人、319人。2017年至2020年上半年,特发服务住房公积金缴纳人数分别为2677人、3642人、5057人、5530人;据此人数计算,2017年至2020年上半年,特发服务住房公积金未缴纳人数分别为1732人、1946人、2011人、1936人。 公司称,公司存在应缴社保、住房公积金但未缴员工的主要原因系部分新招员工的社会保险、住房公积金手续正在办理中;社会保险和住房公积金个人承担部分将减少其实际可支配收入,部分员工基于个人原因自愿放弃缴纳社会保险、住房公积金。针对不愿缴纳住房公积金的员工,公司视其需要为其提供宿舍,截至2019年末,公司为员工提供宿舍床位数量达1189个。 公司于2020年12月16日发布的招股书显示,公司及公司子公司、分公司曾多次遭税务、安监等部门处罚以及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处罚,处罚事项共计23项,其中,两项处罚事项为警告处罚,一项为警告并责令限期改正,其余处罚事项处罚金额合计为8.35万元。其中,金额较大的为郑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国家税务局罚款3100元、深圳市罗湖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罚款4.80万元。 2018年7月16日,郑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国家税务局向特发物业郑州分公司下发《税务行政处罚决定书》(郑高国税罚[2018]267号),认定特发物业郑州分公司2018年1月1日至2018年3月31日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未按期进行申报,对特发物业郑州分公司处以罚款3100元。违法行为发生的原因为公司郑州分公司被税务机关处以罚款的原因为相关财务工作人员的税务申报工作经验不足,疏忽大意未按时申报,不存在故意违反税收管理规定的情形。 2019年2月18日,深圳市罗湖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向特力物业下发《行政处罚决定书(单位)》((深罗)安监罚[2019]D38号),认定特力物业未在有较大危险因素场所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对特力物业处以罚款4.80万元。违法行为发生的原因为特力物业相关工作人员对安全生产意识不强,疏忽大意未能在部分园区化粪池井盖口设置相关安全警示标志,不存在故意违反安全生产规定的情形。 特发服务本次在深交所创业板上市,发行数量2500万股,发行价格为18.78元/股,保荐机构为国泰君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保荐代表人为许磊、周聪。特发服务募集资金总额为4.70亿元,扣除发行费用后,募集资金净额为4.33亿元。 特发服务最终募集资金净额较原计划多8736.87万元。招股说明书显示,公司拟募集资金3.45亿元,分别用于物业管理市场拓展项目、信息化建设项目、人力资源建设项目、物业管理智能化升级和节能改造项目、补充流动资金。 特发服务本次上市发行费用为3693.36万元,其中保荐机构国泰君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获得保荐承销费用2603.77万元。
高管辞职、业绩暴雷、股价闪崩,二三四五坐不住了,27日晚打出“回购牌”救急。 1月27日晚,二三四五公告称,拟使用2.5亿元至5亿元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回购公司部分社会公众股份,用于维护公司价值及股东权益所必需,回购价格不超过3.28元/股,回购比例为1.33%至2.66%。 为何突然要回购股份?这或与公司2020年业绩暴雷、股价闪崩有关。1月24日晚,二三四五披露2020年业绩预告,预计亏损8.06亿元至9.98亿元。2019年公司尚盈利7.59亿元。该公告一出,二三四五股价便闪崩,1月25日开盘即跌停,报收1.95元/股;1月26日再次开盘跌停,报收1.76元/股;1月27日跌停开盘后有所反弹,收盘跌6.82%。三天累计跌幅为25%。 二三四五2020年度业绩由盈转亏,主要源于巨额资产减值。公司称,拟计提资产减值12.41亿元至13.93亿元,其中计提商誉减值准备11.96亿元至13.48亿元。这一巨额商誉减值源于公司7年前收购的资产,2014年公司作价26.5亿元收购上海二三四五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二三四五科技”),溢价率高达20倍,形成商誉24亿元。二三四五科技顺利完成“2014年至2016年实现扣非净利润分别不低于1.5亿元、2亿元、2.5亿元”的业绩承诺,让二三四五的净利润也得以快速增长,从2014年的1.18亿元增至2018年的13.67亿元。 然而好景不长,2019年,二三四五营收和净利润均出现下滑迹象,分别为24.41亿元、7.59亿元,同比分别下降35.33%、44.48%,不过公司在当年并未计提商誉减值准备。针对本次商誉减值,深交所迅速发出关注函,要求公司说明2020年度计提大额减值的依据、是否合理,2019年商誉减值准备计提是否充分等。 业绩暴雷前夕,公司高管陆续辞职。2021年1月19日,公司收到公司董事房振武的辞职报告,辞职后,房振武将不在公司担任任何职务。1月12日公司收到副总经理罗绘女士的书面辞职申请,罗绘因个人原因申请辞去其所担任的公司副总经理职务,辞职后将继续在公司任职。 更让投资者侧目的是,在业绩暴雷前,二三四五的股东已经减持套现。据公告,公司重要股东浙富控股于2020年8月21日至2020年10月29日期间通过大宗交易及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合计减持6711.11万股,占公司目前最新总股本1.17%。
中国经济网北京12月21日讯光环新网(300383.SZ)今日股价跌8.77%,收报17.07元。 三季报显示,截至三季度末,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易方达创业板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持有光环新网728.64万股,占流通股比例为0.485%,是其第七大流通股股东;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华安创业板50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持有光环新网620.04万股,占流通股比例为0.413%,是其第十大流通股股东。 上月,东方财富、华创证券、招商证券、中信证券等券商均曾发布光环新网相关研报,分别给予其“增持”、“强推”、“强烈推荐-A”、“买入”评级,华创证券还给出目标价34元。 11月13日,东方财富发布研报《光环新网(300383)深度研究:掌握丰富核心资源云计算+IDC双轮驱动公司成长》,研究员为危鹏华。研报称,随着国家对“新基建”的不断推进,IDC行业有望迎来新一轮投入期,同时,国内一线城市及周边区域IDC需求旺盛,公司在相关区域IDC资源储备丰富,IDC业务有望受益于政策收紧和REITs的推进实现价值提升;云计算服务业务方面,围绕AWS和无双科技打造的云生态有望打开新成长空间。预计公司2020-2022年营业收入为79.31/95.45/116.24亿元,归母净利润为9.70/11.96/15.00亿元,EPS为0.63/0.78/0.97元,对应PE为31/25/20倍,谨慎看好公司未来表现,维持“增持”评级。 同日,华创证券发布研报《光环新网(300383)重大事项点评:公募REITS申报发行落定助力长期成长》,研究员为韩东。研报称,公司于2020年11月11日召开第四届董事会2020年第六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开展基础设施公募REITs申报发行工作的议案》,拟以全资二级子公司北京中金云网科技有限公司持有并运营的中金云网数据中心作为公募REITs底层资产,进行基础设施公募REITs的申报发行工作。考虑到公司实际机柜的上架率较上年逐步提升,竞争力持续提升,存在一定溢价,给予目标市值525亿元,维持目标价34元,维持“强推”评级。 招商证券也于11月13日发布研报《光环新网(300383):REITS顺利推进多融资渠道助力IDC大扩张》,研究员为余俊、蒋颖。研报称,公司拟将中金云网数据中心作为公募REITs底层资产,进行基础设施公募REITs的申报发行工作。中金云网数据中心位于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设计机柜数合计约1.2万个,主要客户包括金融机构、互联网及科技企业、政府机构、国有企业和外资企业等。预计公司2020-2022年净利润分别为9.24亿元、11.22亿元、13.89亿元,不考虑定增,对应EPS分别为0.60元、0.73元、0.90元,对应PE为33.0倍、27.2倍、21.9倍,对应EV/EBITDA分别为22.3倍、19.2倍、16.3倍,维持“强烈推荐-A”评级。 11月10日,中信证券发布研报《光环新网(300383)重大事项点评:与美团签署业务合作意向旺盛需求带来高成长确定性》,研究员为顾海波。研报称,公司2020Q3由于供电等原因导致部分项目新机柜将推迟上架,预计2020年业绩会受到一定影响,因此我们下调2020年EPS预测至0.56元(原预测值为0.62元)。但是公司目前在手订单充足,我们预计大量项目明年交付,2021年公司业绩具有很高的成长确定性,所以我们上调公司2021/2022年EPS预测至0.82/1.10元(原预测值为0.81/1.08元),维持“买入”评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