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日,电商智库网经社电子商务研究中心发布了《2020年10月中国电子商务行业投融资数据报告》(以下简称《报告》)。该报告根据网经社“电数宝”电商大数据库(DATA.100EC.CN)(以下简称“电数宝”大数据)编制而成,每月发布一次。 网经社将狭义的电商定义为以互联网技术为手段,以商品交换为中心的商务活动,主要指零售电商。而“泛电商”则是以互联网为依托的所有实物、服务和虚拟商品的在线交易行为和业态,主要包括以大宗商品和工业品为主的产业电商,以消费品为主的零售电商,以在线外卖、旅游、教育、租房、医疗、出行等为代表的生活服务电商,以及跨境电商、物流科技。 《报告》显示,2020年10月电商行业融资有49起,同比去年同期48起融资增长2.08%,环比9月份49起持平;融资总金额超260.2亿元,同比去年同期95.8亿元增长171.6%,环比9月份73.7亿元增长253.05%。 这49起融资事件,包括生活服务电商23起,总融资额170.3亿元,平均融资额8.9亿元;零售电商13起,总融资额60.8亿元,平均融资额5亿元;产业电商8起,总融资额23.8亿元,平均融资额2.9亿元;物流科技2起,总融资额1亿元,平均融资额1亿元;跨境电商3起,总融资额4.3亿元,平均融资额1.4亿元。 就融资事件分布来看,北京融资20起,广东融资9起,上海融资8起,浙江融资6起,江苏融资2起,天津、湖南、山东、陕西融资各1起。 2020年1-10月份累计发生融资事件296起,其中1月25起、2月30起、3月51起、4月43起、5月43起、6月38起、7月39起、8月33起、9月49起、10月49起。 产业电商融资8起总额超23.8亿元 同比增长145.36% 网经社将狭义产业电商定义为通过第三方及自营B2B平台在企业间进行的交易。广义上指企业间在线化的方式进行信息撮合和交易的商业模式,是产业互联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提供大宗商品贸易服务的大宗电商,提供企业非生产性物料(MRO)及生产性资料(BOM)服务的工业品电商,提供消费品在线批发的批发电商,以及相关服务商等业态。 据“电数宝”大数据显示,2020年10月产业电商领域共有8家平台获得融资,分别是小鹿科技、震坤行、好好采、一块医药、群杰印章、鸟语花香、美肉商城、网筑集团,融资总额超23.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45.36%。 零售电商融资13起总额超60.8亿元 同比增长116.37% 网经社将狭义零售电商定义为通过网络渠道进行商品交易活动,包括实物商品交易及虚拟商品交易。广义上零售电商是一种业态,包含平台、商家、品牌、用户、服务商等。按模式分,有C2C、B2C、C2M、B2B2C等;按品类分,有综合电商、垂直电商;按交易市场分,有进口跨境电商、出口跨境电商;新电商有会员制电商、直播电商、精品电商、小程序电商等。 “电数宝”大数据显示,2020年10月零售电商领域共有12家平台获得融资,分别是多点Dmall、奇麟鲜品、魔筷科技、天天拍车、闻酒荟、粉象生活、叮当快药、嘿市、芬香、青岛优农、传播物、布童科技,融资总额超60.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16.37%。 生活服务电商融资23起总额超170.3亿元 同比增长299.77% 网经社将狭义的生活服务电商定义为基于互联网为人们日常生活消费提供的服务,分为到店服务(包括到店餐饮、酒店、影院等)与到家服务(外卖、家政等)两大类。而广义上的生活服务电商还包括:旅游、出行、医疗、教育、婚恋、房产、招聘等生活服务行业的互联网化。 “电数宝”大数据显示,2020年10月生活服务电商领域共有23家平台获得融资,分别为猿辅导、火花思维、自嗨锅、PP停车、少年得到、阿卡索、诸葛找房、Gofun出行、百家云、晓羊教育、小音咖、道远课堂、斯尔教育、榛果健康、三毛游、飞博教育、须印教育、奋斗猫、向日葵阅读、论答、医护到家、微医、Menxlab漫仕,融资总额超170.3亿元人民币(4家融资额未透露),同比增长299.77%。 物流科技融资2起总额超1亿元 同比下降41.17% 网经社将物流科技定义为以互联网技术为依托的物流生态,包括物流网络、电商自建物流、跨境物流、大宗物流、众包物流、仓储物流、货运O2O、同城配送、末端配送以及智能物流等。 “电数宝”大数据显示,2020年10月物流科技领域共有2家平台获得融资,分别是风火递、大马鹿,融资总额超1亿人民币(其中风火递未透露融资金额),同比下降41.17%。 跨境电商融资3起总额超4.3亿元 同比下降68.61% 网经社将狭义跨境电商定义为跨境零售电商,分属于不同关境的交易主体,借助互联网达成交易、支付结算,并通过跨境物流将商品送达消费者手中的交易过程,包括:9610和1210海关监管代码模式。而广义指电子商务在进出口贸易及零售中的应用,包括:进出口跨境电商、跨境电商(B2B、B2C、C2C)和相关服务商。 2020年10月跨境电商领域共有3家企业获得融资,分别是万拓科创、领星、店匠,融资总额超4.3亿元,同比下降68.61%。
天眼查App显示,10月28日,震坤行工业超市(上海)有限公司(下称“震坤行工业超市”)获得3.15亿美元E轮股权融资,这也是迄今中国工业用品领域最大一笔单轮融资。 本轮融资由云锋基金领投,中国国有企业结构调整基金、中投海外联合领投,普洛斯建发基金、建发新兴投资跟投,老股东钟鼎资本、元生资本、腾讯、老虎基金、经纬中国、君联资本、同创伟业持续跟投,华兴资本担任本轮融资的独家财务顾问。 据了解,震坤行工业超市是一个一站式MRO工业用品采购平台,主要为用户提供设备维护、修理和运行等工业用品采购服务,经营包括30多万种工厂使用的备品备件、辅料和易耗品。通过建立区域总仓、区域服务中心,利用在线智能仓储、智能小仓库为用户实现零库存管理。 云锋基金成立于2010年初,是以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马云和聚众传媒创始人虞锋的名字命名而成,并联合一批行业领袖、成功企业家和成功创业者共同发起创立的私募基金。目前云锋基金旗下拥有多支美元基金、人民币基金和专项基金。云锋基金主要涉足互联网、医疗、大文娱、金融、物流与消费等领域。
10月28日,震坤行工业超市(上海)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震坤行工业超市)宣布获得3.15亿美元E轮股权融资,是迄今工业用品领域最大一笔单轮融资。本轮融资由云锋基金领投,中国国有企业结构调整基金(“国调基金”)、中投海外联合领投,普洛斯建发基金、建发新兴投资跟投,老股东钟鼎资本、元生资本、腾讯、老虎基金、经纬中国、君联资本、同创伟业持续跟投,华兴资本担任本轮融资的独家财务顾问。 本次融资代表多家顶尖金融投资机构、产业投资者对震坤行工业超市增长潜力及市场价值的高度认可。截至目前,震坤行工业超市已累计融资超45亿元人民币。 作为数字化的工业用品服务平台,震坤行工业超市专注于中国企业的工业用品采购市场,包括工业辅料、易耗品和备品备件等。通过全链条数字化改造能力,重构中国传统工业用品采购渠道。主要体现为交易平台、数字化工具、智能化服务走向融合的一种新型发展模式,为工业用品领域提供综合整体的数字化供应链解决方案。目前公司已成为中国工业用品行业中业务规模最大,增长最快,综合服务能力最强的龙头企业。 据悉,此轮融资将主要用于持续的市场、品类和服务拓展,技术研发和团队建设。基于提升纵深产业链的服务能力,拓展上下游及服务场景,不断筑高竞争壁垒,打造“自营+第三方”的平台型组织。 震坤行工业超市董事长兼CEO陈龙表示:“感谢本轮云锋基金、中国国有企业结构调整基金、中投海外、普洛斯建发基金、建发新兴投资及老投资人对公司的大力支持及信任。更多资金的注入,为震坤行工业超市长期构建数字化的工业用品服务平台提供保障。震坤行工业超市致力于成为平台型生态型企业,将持续发力提升数字化及供应链能力,成为工业用品行业的‘基础设施’,服务好每一位合作伙伴。同时继续专注客户体验,为客户创造更多价值,助力企业实现高效、透明、协同的工业用品采购。” 本轮领投方云锋基金合伙人李娜表示:“云锋基金长期关注传统产业数字化升级的投资机会。在万亿规模的工业用品行业,存在巨大的产业效率提升空间。震坤行工业超市是国内领先的工业用品B2B服务平台,陈龙先生带领的管理团队在制造业深耕多年,并对行业未来的趋势有深刻洞察;我们相信公司将通过一站式的服务平台和数字化赋能为中国制造业的产业升级贡献重要力量。云锋基金将秉持企业家精神,以独特的生态优势持续陪伴并支持优秀的企业,与企业家共同成长,共创价值。”
10月16日,央行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修改建议稿)》,并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这是《商业银行法》自1995年施行以来的第三次大改。 从本次修改来看,重点加强了公司治理、资本与风险管理、客户权益保护、风险处置与市场退出等领域,针对近年来商业银行经营管理暴露出来的一些短板及时打上了“补丁”,体现了健全金融法治顶层设计、引导商业银行稳健高质量发展的监管思路。但个别领域稍显滞后,建议从对标国际先进经验、优化我国金融体系结构等角度作更切合实际、更前瞻思考的修改。 加强投资者教育刻不容缓 《修改建议稿》新设了第六章“客户权益保护”,对商业银行营销、信息披露、风险分级与适当性管理、个人信息保护、收费管理等客户保护规范作出具体规定。此举对于推动商业银行在“银行4.0”时代进一步重视并真正树立“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理念具有积极意义。客观地看,与其他金融机构相比,商业银行最大的优势不在于网点数量,也不在于较好地掌握了先进金融科技,主要就在于长期以来积累了一大批优质客户,这是商业银行最宝贵的资产。因此,《修改建议稿》加强对客户权益保护的内容,不但有利于客户,从长远来看也有利于商业银行自身发展,是不断增强商业银行市场竞争力的重要举措。 需要指出的是,《修改建议稿》缺少了对投资者教育的内容。2018年以来,随着“资管新规”加速落地,与券商资管、信托、基金、第三方理财等其他资管行业一样,银行理财业务在打破刚兑的总体要求下,加快向净值化转型。但由于相关教育未跟上,部分投资者对于理财产品的认知仍停留在刚兑时代,无法接受本金亏损甚至是市场波动引起的净值浮亏等后果,从而容易与资管机构产生纠纷;对于商业银行代销其他金融机构的产品,一旦发生兑付问题,投资者也首先是找银行索赔。今年以来,围绕银行理财产品净值浮亏、代销产生的纠纷已多次发生。 对此,商业银行无疑要进一步做好内部风控管理,落实尽职调查,向投资者充分披露信息,加强投资者权益保护,加强对 “飞单”等内部违规行为的整治,确保相关业务在依法合规的前提下开展。 但另一方面,在充分落实“卖者尽责”的同时,也要提升资管产品投资者“买者自负”的意识。包括政府、监管、行业协会、银行机构、司法等多方力量应当发挥“几家抬”的作用,面向投资者加强对“资管新规”等政策的教育和宣导。在A股市场发展的初期,类似“客户炒股亏损,要求投资公司赔偿”的金融纠纷事件同样屡见不鲜,但经过20年的发展,这一情况已经有了很大改观。尤其是2005年修订的《证券法》对投资者保护有了原则性的规定;2010年以来出台的一系列法律法规,不断规范证券期货投资者教育体制。总的来看,现在已经很少看到因市场正常波动带来的股票亏损引发的经济纠纷。“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以及“股市自负盈亏”的理念早已深入人心,成为股市渐趋成熟的重要标志之一。因此,修改后的《商业银行法》应该具有加强投资者教育的内容,推动银行业体系更加成熟,走向高质量发展。 对银行涉足证券业应持更积极态度 2015年《商业银行法》规定,商业银行不得向非自用不动产投资或者向非银行金融机构和企业投资。从我国近年来的金融实践看,银行集团旗下可以拥有保险、信托、租赁、基金、理财、投资等子公司,只有证券行业还被禁入。 本次《修改建议稿》发布前,市场各方对于商业银行获得证券牌照抱有很大期望。如“两会”期间多位委员提出应适度放宽对商业银行跨业经营的限制,对相关规定进行相应调整,以符合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实际情况;今年6月,更是传出有关方面计划向商业银行发放券商牌照,或将从几大商业银行中选取至少两家试点设立券商的消息。遗憾的是,《修改建议稿》未能迈出这关键一步。主要的担忧可能来自三方面:一是怕出风险,二是怕助长银行“脱实向虚”,三是怕银行垄断证券行业。但只要认真加以分析,就会发现这三方面的担忧其实都是没有必要的。 首先,金融风险隔离手段已较为充分。因为银行巨大的资金来源和负债是存款,而证券业是高风险行业。把存款放于证券,将来造成损失可能会损害存款人的利益。但时至今日,监管环境、市场环境、金融机构的风险控制能力已经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银行投资这些子公司之后,彼此间的风险“防火墙”“隔离栏”是非常有效的,尤其是随着新兴金融科技手段的充分运用,相关风险完全是可控的。此外,银行用其极为有限的一部分资本对证券业进行投资,即使出现风险也不会直接影响到存款人的利益。从银行在境外的投资银行和投资公司运行情况看,只要遵守依法合规的前提,是完全可以放心的。 其次,银行涉足直接融资业务恰恰有助于支持实体经济。近年来,脱虚向实、回归本源、服务实体经济已成为银行业发展普遍共识。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和监管都在大力推动商业银行加大支持民企、小微和地方重大重点建设项目。在今年疫情期间,为切实降低企业负担,银行业还克服种种困难,努力向实体让利1.5万亿元。但需要指出的是,实体经济融资难、融资贵有着极为复杂的原因,也不是银行一家所能解决的。长期以来,我国金融体系存在直接融资占比过低、间接融资占比过高的结构性问题。许多研究都指出,大力发展直接融资是降低我国实体经济融资成本的重要途径。因此,只要监管到位,银行涉足证券业务非但不会导致“脱实向虚”“资金空转”等乱象发生,反而可以助力我国加快建设多层次资本市场、壮大直接融资力量。通过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相互配合、相互补充,才能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 最后,我国银行从未垄断任何一个金融行业。从多年的实践来看,银行已涉足了许多非银行金融机构的领域,到今天为止也未出现垄断的情况。此外,也不是所有银行都适合参与证券业务,相信监管也会出台相关政策来限制可能出现的垄断问题。 从资本市场长远发展的角度看,资本市场的发展不尽如人意。目前,整个金融体系发展不平衡,在“一参一控”政策框架下,无论是信托、保险还是证券,从规模和实力看,与银行相比都存在很大差距。尤其是证券业,由于券商规模较小,所有的券商资产加在一起可能也就是一个中等银行的规模。反过来看,银行规模庞大、资本充足。在英国《银行家》杂志去年公布的全球银行1000强榜单中,按一级资本排名,中资银行包揽了前四名,前100强中近五分之一都是中资银行。同时,银行拥有丰富的资源,包括金融资源、资本资源、客户资源、网络资源等。如允许银行业投资证券业,不但有助于推动银行大量优质客户加快上市,同时银行遍布城乡的网络和营销资源也能助力证券业实现跨越式发展。当然,最为重要的还是资本,如果银行业5%的资本投入证券行业、投入直接融资领域,证券公司的净资产将至少增加50%。这样就会使得证券公司变成一个强大的金融机构,而不是目前相对偏弱的状况,从而有助于增强其金融供给能力。
欢迎关注36氪出海微信公众号( ID:wow36krchuhai ),及时获取前沿资讯、了解全球新趋势。文末扫码关注并加入出海社群,遇见全球商业伙伴。 中国企业全球化 Sensor Tower:8月海外收入前十的 MOBA 手游共吸金9400万美元。记者获悉,Sensor Tower 商店情报平台最新数据显示,2020年8月海外收入前十的 MOBA 手游共吸金9400万美元,下载量前十的产品共获得2870万次下载,分别较去年同期增长23.2%和34%。沐瞳科技《无尽对决》超越 Supercell《荒野乱斗》,夺得海外 MOBA 手游双榜冠军。 中国人民银行和印度尼西亚银行签署促进本币使用合作谅解备忘录。据证券时报报道,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易纲和印度尼西亚银行行长佩里·瓦吉约签署了《关于建立促进经常账户交易和直接投资本币结算合作框架的谅解备忘录》。中国人民银行和印度尼西亚银行一致同意积极推动使用本币进行双边贸易和直接投资结算,包括推动人民币和印尼卢比之间的直接兑换报价和银行间交易。 东南亚 新加坡电动平衡车企业 Neuron Mobility 完成1200万美元 A+ 轮融资。据 DealStreetAsia 报道,新加坡电动平衡车企业 Neuron Mobility 日前完成 A+ 轮融资,共融得1200万美元。本轮融资由澳大利亚风投机构 Square Peg 和 GSR Ventures 领投,Neuron Mobility 在去年12月完成了 A+ 轮融资,A 轮融资为1850万美元,Neuron Mobility 的电动平衡车目前已进入新加坡、澳大利亚、新西兰三个市场。 AirAsia 旗下电子支付工具 BigPay 进入新加坡市场。据 DealStreetAsia 报道,马来西亚航空公司 AirAsia 日前正式将其开发的第三方支付工具 Bigpay 投放新加坡市场。BigPay 希望借助其在马来西亚已经建立的百万客群增加在邻国的影响力。 印度 信实零售获得新投资。据 ET Tech 报道,印度零售巨头信实零售日前获得一笔4.98亿美元的注资,投资方为美国风投机构 General Atlantics。未来 General Atlantics 将持有信实零售0.84%的股份。这是 General Atlantics 本年度第二次投资信实零售,上一笔投资接近9亿美元。信实零售目前在印度有约12000家实体店。 印度新闻信息流平台 inshorts 获得3500万美元融资。据 Entrakr 报道,印度信息流平台网站 inshorts 日前获得3500万美元融资。投资方为风投机构 Addition,SIG Global 以及 Tanglin Ventures 也参与了投资。inshorts 是印度一家新闻信息平台,成立于2013年,风投机构 Addition 由原老虎环球基金高管 Lee Fixel 创办,Fixel 早年在老虎环球基金任职期间,就曾主导过对 inshorts 的投资。 亚马逊向其印度分支投资1.52亿美元。据 Tech in Asia 报道,亚马逊日前向其印度分支再度投资1.52亿美元,继续加仓印度新零售市场,本次投资是为了继续抗衡沃尔玛旗下 Flipkart 和信实集团旗下信实零售日益激烈的竞争。有专家预计,今年排灯节购物季期间,印度线上消费 GMV 可能会较去年翻倍。 拉美 拉美两家二手车交易平台成立合资公司。据 Latamlist 报道,智利二手车交易平台 FCG 日前与拉美另一家二手车交易平台 OLX 共同组建一家新合资企业,未来,OLX 将出资5亿美元,联合 FCG 以及印度及波兰的几家初创企业一起成立名为 OLX Auros 的合资公司,新企业将在阿根廷、智利、柬埔寨、墨西哥等国开展二手车交易业务。类似中国的二手车平台, OLX Autos 将去掉中间商,并第一时间为客户报价,节省了客户的时间。 其他 韩国生物科技公司 ILIAS Biologics 完成2060万美元 B 轮融资。据 DealStreetAsia 报道,本次融资的投资者包括 Asset One,Devsisters Ventures、Meritz Securities 等,本轮融资将主要用于人造引流管的研发。ILIAS 的主要研究方向是医治各种肿瘤疾病。 日立计划出售旗下材料板块股份。据 DealStreetAsia 报道,日本日立计划出售旗下日立金属部分股份,预计售价为60亿美元。本次日立计划出售日立金属53%的股份,目前日立已经聘请花旗银行指导本次出售。日立金属主要生产汽车零部件以及各种工业材料。 寻求报道、与作者交流、商务合作、投稿转载,请扫码联系36氪出海运营。
欢迎关注36氪出海微信公众号( ID:wow36krchuhai ),及时获取前沿资讯、了解全球新趋势。文末扫码关注并加入出海社群,遇见全球商业伙伴。 中国企业全球化 一加计划投资1300万美元拓展印度市场线下销售网络。据 The Economic Times 报道,中国一加手机计划在印度投资10亿卢比(约1300万美元),用以新建3000多家门店,增设14家大型体验店,加快向低线城市的渗透,完善其线下销售网络。 名创优品今晚 IPO,确认定价为20美元/ADS。每经 AI 快讯,中概股名创优品(NYSE:MNSO)将于北京时间今日晚间正式登陆纽交所,公司已确认 IPO 定价为20美元/ADS。名创优品此次 IPO 承销商为高盛和美银证券。据名创优品招股书,公司拟融资额度为5.76亿美元至6.47亿美元,股票代码“MNSO”,在纽约证交所挂牌上市。 东南亚 印尼美妆电商平台 Social Bella 计划将业务拓展至越南。据 e27 报道,Social Bella 在今年七月完成了5800万美元的 E 轮融资,最近,该平台宣布将利用这笔资金进军越南市场。Social Bella 创立于2015年,从最初的美妆电商平台逐渐形成了针对美妆和个人护理市场的完整生态系统。 马来西亚 Top Glove 计划在香港上市。据 DealStreetAsia 报道,世界最大的橡胶手套生产商之一, 马来西亚 Top Glove 计划在香港上市,预计通过本次 IPO 募集10亿美元。预计上市准备工作将在6-9个月内完成,受今年疫情影响,生产医用手套的 Top Gloves 今年业绩一路走高,得到投资人普遍看好。 印度 Zomato 平台获得来自 Kora Investments 的5200万美元投资。据 Entrackr 报道,Zomato 日前获得来自 Zomato 的5200万美元注资,这是该公司自9月开启J轮融资后的第三笔资金流入。Zomato 称,此轮融资将是其在2021上市前的最后一轮融资。据 Entrackr 估计,Zomato 估值已达3.5亿美元。 印度塔塔计划兼并多家电商公司。据 ET Tech 报道,塔塔集团正在积极考虑与多家印度电商平台合并,以增强其在零售行业,尤其是新零售领域的总和实力,目前,塔塔已经在与 Snapdeal、IndiaMart 以及 Bigbasket 三家电商领域的初创企业商谈合并事宜,近年来印度电商领域竞争激烈,作为老牌巨头的塔塔明显感受到来自信实和 Flipkart 的压力。 拉美 拉美电商服务平台 Nuvemshop 融资3000万美元。根据 Contxto 报道,阿根廷电商服务支持平台近日获得3000万美元融资以拓展其中小企业网站建设服务。Nuvemshop 2010年建立于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在巴西和墨西哥均有业务,并计划在2021年拓展至哥伦比亚。该公司 CEO 称:“我们与亚马逊的最大区别在于我们更关注零售商,致力于缩减零售成本。这有利于我们形成独特的电子商业模式,从而避开与巨头的竞争。 墨西哥智能高档酒店 Casai 完成4800万美元A轮融资。根据 Contxto 报道,Casai 近日完成了4800万美元 A 轮融资。该公司正在墨西哥城新建200套住所,涵盖了公寓和别墅等项目,希望在拉美建立一种集豪华居住设施、精美设计和智能家居为一体的新型居住模式。 其他 澳洲保险科技企业 Cover Genius 获得1100万美元注资。据 Tech in Asia 报道,澳洲保险科技企业 Cover Genius 完成了1100万美元的 A 轮融资,由 King River Capital 领投,Leap Capital 等参与。此前该公司曾与泰国电子商务平台 Shopee 合作,以推销保险产品。 寻求报道、与作者交流、商务合作、投稿转载,请扫码联系36氪出海运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