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伦敦可能在14日进入三级疫情警戒 荷兰首相宣布实施“硬封锁” 英国独立电视台(ITV)记者称,英国政府正计划在伦敦实施三级新冠疫情警戒级别。由于新冠肺炎病例“激增”,伦敦升级防疫警戒级别“只是时间问题”。 荷兰政府宣布,12月15日至明年1月19日,包括百货商场、服装店等在内的“非必须品”商店将关闭,体育健身场所、理发店等也不允许营业。从12月16日起,荷兰全国范围的所有中小学校将改网上授课。 2. 美选举人团确认拜登获胜 拜登正式赢得美大选 美国东部时间12月14日下午,加利福尼亚州选举人团确认民主党总统候选人拜登胜选,至此,拜登已取得胜选所需的270张选举人票。按照程序,1月3日新一届国会宣誓就职,1月6日国会将举办联席会议正式清点选举人票。 3. 新一轮退市制度改革公开征求意见 沪深交易所就退市新规征求意见,具体包括:完善4类强制退市指标,新增上市公司市值低于3亿元的强制退市指标,新增财务造假量化指标;简化退市程序,取消暂停上市和恢复上市等。此外,深交所加强了风险警示;对已暂停上市和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或其他风险警示的公司,新规也设置了过渡期安排。 4. 北京证监局:东方金诚3个月不得承接新的证券评级业务 近日,东方金诚高管被查引出信用评级领域系列腐败案,暴露了信用评级领域腐败的一些特点。一是论单收费、量钱评级。二是利益勾结、‘熟客’作案。三是面广人多、案情交叉。12月14日,北京证监局公告,现决定对东方金诚采取责令改正的行政监管措施,期限3个月,整改期间不得承接新的证券评级业务。 5. 国家医保药品目录准入谈判正式启动 中成药医保谈判遭灵魂砍价 为期三天的2020年度国家医保药品目录准入谈判工作在北京正式启动。此次谈判涉及到癌症、精神疾病、眼病、儿科等药品品种,或涉及300余药品,首日有80个药品进行谈判。当日下午,一家独家中成药品种也被压价40%,与化药不同,不少支撑中药企业业绩的拳头产品都是独家品种,也就意味着谈判定价并没有参考品种。 6. 特斯拉市值超过九大汽车制造商之和,但全球销量仅占不到1% 近日,马斯克给员工发了内部信,其中谈到当前的首要任务为提升产量。截至美股收盘,特斯拉涨4.89%,市值报6065亿美元。其市值今年增加了超过5000亿美元,截至目前市值已经超过了包括大众、丰田、通用汽车、福特汽车等九大汽车制造商的市值之和。与此同时,特斯拉预计今年将在全球销售至少50万辆电动汽车,占全球汽车总销量的不到1%。 7. 阿里、阅文、丰巢挨罚!市场监管总局:互联网行业不是反垄断法外之地 根据《反垄断法》规定,市场监管总局对阿里巴巴、阅文集团、丰巢等三起未依法申报违法实施经营者集中案进行了调查,并于12月14日进行了顶格处罚,三家企业各被罚款50万元。市场监管总局对此表示,互联网行业不是反垄断法外之地,所有企业都应当严格遵守反垄断法律法规。 对于处罚,阿里、阅文、丰巢承诺将积极整改。对于处罚,阿里、阅文、丰巢承诺将积极整改。截至收盘,顺丰控股(002352.SZ)涨0.29%;阿里巴巴-SW(9988.HK)跌2.63%,阿里巴巴(BABA.N)跌3.22%;阅文集团(0772.HK)跌4.12%。 8.虎牙回应合并案被审查:已主动向监管部门申报积极配合审查程序 市场监管总局表示,正在依法审查虎牙与斗鱼合并等涉及协议控制架构的经营者集中申报案件。对此,虎牙回应:公司早前已经主动将其与斗鱼合并案依法向市场监管总局反垄断局进行经营者集中申报,并会积极配合主管部门的审查程序。 9. Google服务5个月内第3次死机 Google旗下的Gmail、Google Drive、GoogleSearch等服务出现死机,用户无法正常使用相关服务。Google上一次全球死机是9月25日,当时Google系统瘫痪多半集中在美国东岸,Gmail、YouTube、Google云端在系统死机时,不断有用户持续尝试进入,但都无法顺利使用。 10. 上汽智己汽车联手宁德时代 14日,从上汽集团接近该项目的高层获悉,智己汽车正在与宁德时代共同开发“掺硅补锂电芯”技术,双方将共享技术专利,并协同完成各项整车严苛测试,未来将在全球范围内率先应用该电池技术,并量产搭载该技术的动力电池。智己汽车表示,这款电池的能量密度较现在行业领先水平将高出30%-40%。 1. 中国11月70大中城市中有36城新房价格环比上涨 国家统计局公布,中国2020年11月70大中城市中有36城新建商品住宅价格环比上涨,10月为45城;环比看,济宁涨幅1.2%领跑,北上广深分别跌0.1%、持平、涨0.9%、持平。 2. 中国社科院:预计2021年中国经济增长7.8%左右 中国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副所长李雪松表示,展望2021年,受今年经济增长基数较低的影响,同时考虑到宏观调控的跨周期设计与调节以及国内外的不确定性,预计2021年中国经济增长7.8%左右。 3. 国家税务总局及工信部联合发布专用车辆免征购置税有关公告 国家税务总局、工信部今天联合发布了《关于设有固定装置的非运输专用作业车辆免征车辆购置税的有关管理事项的公告》。该公告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 4. 港交所李小加:今年是港交所换将成本最低、时机最好的时候 港交所行政总裁李小加卸任前在告别会议上谈到为何在5月就提出从交易所退休时表示,主要原因一是找继任者不容易;二是今年是港交所多年播种后丰收的时候;三是今年由于疫情很多大的事情干不了。因此,李小加认为,今年是港交所换将成本最低、时机最好的时候。 1. 银保监会发布《互联网保险业务监管办法》自2021年2月1日起施行 银保监会公告,《互联网保险业务监管办法》已于2020年9月1日经中国银保监会2020年第11次委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21年2月1日起施行。互联网保险业务应由依法设立的保险机构开展,其他机构和个人不得开展互联网保险业务。互联网企业代理保险业务应获得经营保险代理业务许可 2. 中汽协:12月上旬11家重点车企销量同比增长4%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披露的数据显示,12月上旬,11家重点企业汽车产量完成79.5万辆,同比增长4%。具体来看乘用车产量完成68.3万辆,同比增长4.6%,商用车产量完成了11.2万辆,同比增长0.2%。 3. 11月腾讯《王者荣耀》全球吸金2.3亿美元 2020年11月腾讯《王者荣耀》在全球App Store和GooglePlay吸金2.3亿美元,较2019年11月增长62.5%,位列全球手游畅销榜榜首。来自中国AppStore的收入占96.4%,台湾版本贡献了1.4%,泰国版本贡献了1%。 4. 欧佩克再度下调原油需求预期 北京时间14日晚,欧佩克公布月度原油市场报告,再度下调了今明两年原油需求预期,反映新一波疫情对油市的巨大影响。2021年全球石油需求反弹幅度逊于预期。欧佩克预计明年石油需求将增加590万桶/日,至9589万桶/日,增长预期比一个月前减少了35万桶/日。
原标题:监管风暴刮向三方财富公司:南通一刀切遭监管辟谣,上海已有公司人去楼空 华夏时报记者胡金华 见习记者 喻莎 上海摄影报道 11月27日,银保监会对外宣布P2P网贷机构归零,意味着这场曾经红极一时的互联网金融“盛宴”在历史的舞台上落下帷幕。前有P2P,后有三方财富公司,市场传言下一步三方财富公司也将面临强监管,被监管部门清理整顿。随后,关于“江苏南通第三方财富公司被一刀切,遭清退注销”的消息不胫而走。 12月10日,针对该传闻,江苏银保监局党委书记、局长熊涛向媒体表示尚未听说,并表示该消息的真实性还有待进一步核实。而《华夏时报》记者通过天眼查查询发现,的确有不少三方财富公司在南通的分公司被注销,其中不乏头部企业,但也有公司仍处于“在业”状态。 对此,一家已注销的头部三方财富公司南通分公司的工作人员则向《华夏时报》记者证实:“南通所有的财富管理公司都‘被注销’了。“对于天眼查上仍有部分分公司处于”在业“状态的情况,该工作人员表示,有可能是天眼查信息延迟,也有可能是先从头部公司开始整理,目前宜信、诺亚、大唐等头部财富公司都被注销了,小的财富公司可能在一步步注销。 南通三方财富公司一夜“关门”? 近日,一条关于“江苏南通三方财富公司被一刀切”的传闻不胫而走,一时间引发市场热议和关注。 有业内人士爆料,江苏南通地区三方财富机构遭遇一刀切的清退,辖区内所有三方财富机构的分公司全部被注销,其中不乏新湖财富、诺亚财富、恒天财富、宜信财富等头部机构。 12月10日,有媒体针对该传闻向江苏的银保监局进行了核实,江苏银保监局党委书记、局长熊涛表示“尚未听说,该消息的真实性还有待进一步核实“。据熊涛介绍,第三方财富公司的监管问题涉及到政策层面,对于行业的监管需要先全面了解真实情况,待了解后看其利弊,有利的方面继续引导、发展,不利的方面加强监管、控制风险、维护秩序,目的还是要服务实体。 《华夏时报》记者通过天眼查输入”财富南通分公司“查询发现,的确存在不少三方财富公司在南通的分公司被注销的情况,其中不乏头部企业。比如,上海诺亚金融服务有限公司南通分公司已于2020年7月1日被注销;宜信卓越财富投资管理(北京)有限公司南通分公司于2020年7月31日被注销。 不过,也有不少三方财富南通分公司目前仍处于“在业”状态,如上海证大大拇指财富管理有限公司南通分公司、合星财富管理有限公司南通分公司等。记者就此向一家已注销的头部三方财富公司南通分公司的工作人员求证,该工作人员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有可能是天眼查信息延迟,也有可能是先从头部公司开始整理,目前宜信、诺亚、大唐的财富公司都被注销了,小的财富公司可能在一步步注销。记者就此询问天眼查相关工作人员,对方表示,相关维度和工商局的进展是一样的,不存在信息延迟的说法。 另一家三方财富公司的人士则告诉记者:“南通分公司确实注销了,但是是根据我们公司的业务规划做了调整,与监管层没有关系。” 12月14日,当记者再次点进当初”一文激起千层浪“的公众号文章”南通真牛,一家不留,南通的三方财富公司一夜之间全部都被注销了“时,发现该内容已经被删除。多位业内人士向记者表示,此次关于南通三方财富公司一刀切的传闻,真实性没有得到监管的验证。但是毫无疑问的是,此次传闻背后的信号已经非常明确,对第三方财富公司的“整治”行业内部也早有预期。 已有财富公司早已人去楼空 在《资管新规》的引领之下,未来的银行非保本理财、券商资管、信托再到公募基金、私募等等,各类金融业态都被纳入到统一的监管框架来。 而游离于这个监管体系之外的,就是庞大的三方财富管理公司。对于大量这类机构,市场并无明确官方数据统计,但曾有第三方数据显示,早在2018年从事这类业务的机构已经超过了8000家,而目前国内有超过5000家的财富公司,未来他们将面临深刻的洗牌和调整。 近日,上海证监局对上海久富财富基金销售有限公司(下称“上海久富财富”)拟作出暂停办理基金销售相关业务12个月的行政监管措施决定。上海证监局认为,该公司财务状况持续恶化,营业场所无人办公,公司持续经营能力存在重大不确定性,已无法满足开展基金销售业务应当具备的条件。 天眼查信息显示,上海久富财富成立于2011年12月,公司大股东为上海久富财富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记者根据其公开电话打过去,但通话提示此号已暂停服务,同时,公司官方微信公众号最近一次更新时间停留在今年6月。 记者于12月11日来到上海久富财富的办公地址实地探访,发现该公司办公场所早已人去楼空,大门用铁链锁住,屋内只剩一些电脑主机等杂物,地上及玻璃门上全是关于办公室出租的传单。 记者根据玻璃门上的电话打过去,一家房屋中介公司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该公司早已于去年就因资不抵债关闭了办公场所,并于2020年11月开始在拍卖,目前他们也无法联系上上海久富财富,并告知记者只能通过律师进行沟通。 记者根据Wind数据梳理发现,截至12月14日,久富财富目前与华夏、鑫元、广发三家基金公司签署代销协议,合计代销基金47只。12月8日,易方达基金发布暂停上海久富财富办理旗下基金相关销售业务的公告。 强监管下的财富管理行业 记者发现,早在2019年,南通就一刀切式清退各类三方财富、违规私募等。南通对于非持牌金融机构的监管一向严格,这种一刀切式似乎并非偶然。 一位三方财富公司人士告诉本报记者:”南通金融办对于财富管理行业的容忍度较低,很多业务在南通进行的阻力较大,目前对于南通的业务,我们正在进行调整,也开始了重新的注册,后续这个事件的影响还要再观察。” 有业内人士表示,南通的做法可能被树立典型,在江苏乃至全国推广,其他地方可能会出现类似的“抄作业”现象。对此,上述三方财富公司人士表示,这应该只是个别地方的措施,不会扩大到全国层面。 中央财经大学数字财经研究中心主任陈波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也表示,第三方财富管理公司会面临严格监管,但是应该不会一刀切,预计第三方财富行业会面临属地管理和牌照管理的要求,“对于一些风险规避型的地区可能会采取一刀切的模式,但是这并不会成为全国性的方案。”陈波向记者分析道。 金融律师徐乾山受访时指出,如果以南通诸多财富公司注销为背景,未来会否在国内引发连锁反应还有待观察,毕竟个别案例不太可能全国推广,因为第三方财务公司在促进金融行业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不过也有业内人士指出,南通事件可能会加速第三方财富公司的洗牌,合规化是未来发展的方向,监管一直酝酿把第三方财富公司纳入监管,并发放牌照。今年8月,央行副行长范一飞在“2020青岛-中国财富论坛”上曾指出,资管新规明确了资管业务是持牌业务,无牌照不得经营,但在实践中仍有部分机构“无证驾驶”。 范一飞专门以第三方财富管理公司为例强调了风险。他称,据统计,我国有超过5000家财富管理公司,主营业务是代销基金等金融产品,其中相当一部分存在无牌销售保险、公募基金及设立资金池等问题,给金融稳定带来严重威胁。 “当然咱们这个行业经历了野蛮生长后确实存在着一些不合规的企业,对于这些违规的企业,肯定是需要严格遏制的。站在行业的角度来说,这并不是一件坏事,强监管对我们来说其实是一个利好,让我们可以更好地拥抱监管。”前述三方财富公司人士进一步补充道。 (编辑:文静)
2020年12月24日晚间,市场监管总局发布关于加强2021年元旦春节期间市场价格监管的通知。通知中再度对白酒重拳出击,明确指出要加强茅台等名优白酒价格的监管。 市场监管总局办公厅发布关于加强2021年元旦春节期间市场价格监管的通知。通知称,元旦春节适逢名优白酒销售旺季,各级市场监管部门要密切关注茅台等名优白酒相关企业价格行为: 白酒行情雪上加霜,集体跌停断崖式回调 市场监管总局的通知无疑将会使得A股白酒板块的行情雪上加霜。白酒板块因多日持续上涨资金已高度紧张。再加上昨天ST舍得(600702)的天地板跳水和今日盘中诸如贵州茅台(600519)无偿划转的利空消息,早在该利空消息官宣之前,白酒概念相关个股已经出现剧烈反应,板块内掀跌停潮,大资金争相出逃。 昨日盘中白酒板块行情可以说是一波三折,先是贵州茅台开盘后冲高,最新股价站上1900元,股价再创历史新高。午后ST舍得迅速跳水,仅半小时,股价就触及跌停板,截至收盘,成交16.24亿元,跌停板上的封单仍高达2万手,最新市值为293亿元。白酒板块被带崩,早盘大涨的诸多个股大幅回调。贵州茅台亦走低,最大跌幅近3%。临近尾盘,白酒、酿酒板块再度反转,青青稞酒(002646)强势上板带动板块反抽。午后跳水的诸多个股都有一定程度的反抽。 时间来到今天,酿酒板块的回调可以说是断崖式的,各板块掀跌停潮。以白酒概念为例,板块内青海春天(600381)、维维股份(600300)、伊力特(600197)、皇台酒业(000995)、青青稞酒、金徽酒(603919)、老白干酒(600559)、金种子酒(600199)跌停,另有多只个股接近跌停,这些股基本上都是前期爆炒,短期内涨幅惊人的白酒标的。此外,贵州茅台收跌0.61%。 利空消息接踵而至,白酒这次真要崩? 12月23日,贵州茅台公告称,接到公司控股股东茅台集团通知,根据贵州省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的相关通知要求,茅台集团拟通过无偿划转方式将持有的公司5024万股股份(占总股本的4.00%)划转至贵州省国有资本运营有限责任公司。以昨日贵州茅台收盘价1841.65计算,4%股份的总价值约为925亿元。 深圳市明达资产管理基金经理表示,贵州国资公司控股主体是贵州省财政厅,茅台集团控股主体是贵州省国资委,这样划转是贵州省财政厅代表的贵州省全社会的经济,从分红的形式上,可以享受到茅台发展的红利,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但是更多的投资者认为茅台此番行为是在变相减持。 事实上,去年开始,贵州茅台就已经开始向贵州省国资公司“输血”了。2019年12月25日,贵州茅台也发布了同样的公告称。当时的无偿划转完成后,茅台集团持有公司7.29亿股股份,占总股本的58.00%;贵州省国有资本运营有限责任公司持有公司5024万股股份,占总股本的4.00%。同花顺(300033)行情显示,去年茅台公告无偿划转后,贵州茅台迎来一波调整,跌幅近20%。 另外今日江苏今世缘(603369)酒业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公告称将终止投资设立一年前规划的2.45亿元产业并购基金,同时,据公告披露,本次取消设立主要是由于受宏观大环境影响,及行业竞争态势及标的企业经营形势发生变化所致。 从公告措辞来看,今世缘认为,由于目前白酒行业市场估值已经发生了较大变化,合作双方对于未来市场发展趋势,以及企业长期战略定位产生了不同看法,各方未能达成一致意见,因而取消并购计划。 相关市场人士认为,从本次策划收购的资金规模及谈判历时来看,今世缘可谓诚意满满,但去年至今白酒市场板块整体涨幅已超100%,以当初的收购价进行并购显然有所低估。双方未能谈妥,取消并购计划或是因为今世缘并不认可当前市场对于酒企的估值,并认为景芝酒业要价过高所致。 股价连连高升,券商依旧联合唱多白酒 多数券商认为,2020年白酒行业特征类似于2016年,尤其是二季度之后,高端向次高端传导修复,基本面预期先行,但业绩弹性并未全面兑现,因此2020年在低基数基础上,行业也会迎来高弹性增长。11月份全国白酒商品批发价格月定基指数为105.45,同比上涨5.45%。其中,名酒价格指数同比上涨6.48%,地方酒价格指数同比上涨3.56%,基酒价格指数同比上涨6.20%。白酒行业需求向好的趋势不会发生变化,市场份额向头部名优白酒企业集中趋势不会发生变化,消费升级下产品结构的优化趋势不会发生变化,未来4-5个季度白酒企业业绩向好的预期不变。
国家市场监管总局、上交所,双双出手,事关茅台。 刚刚,12月24日晚间,上交所发布关于贵州茅台(600519)相关事项的监管工作函;同样在当晚,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消息,发文加强2021年元旦春节期间市场价格监管,其中提到,加强茅台等名优白酒价格监管。 而在12月23日晚间,茅台集团拟通过无偿划转方式将持有的贵州茅台5024万股股份(占公司总股本的4.00%)划转至贵州省国资运营公司。按照23日的收盘价,这部分股份市值925亿元。 12月24日,A股最强信仰酿酒股集体崩塌,罕见出现17只跌停。 刚划转900亿股份 上交所对茅台发监管函 12月24日晚间,上交所网站突然挂出对贵州茅台的监管工作函,本次实施监管的处理事由为“关于相关事项的监管工作函”,涉及对象为“上市公司”。 上交所网站并未披露监管工作函的具体内容。然而,前一天茅台集团无偿划转贵州茅台的股票给贵州国资备受关注。 12月23日,贵州茅台一则公告引发关注。公告称,公司接到茅台集团通知,根据贵州省国资委的相关通知要求,茅台集团拟通过无偿划转方式将持有的贵州茅台5024万股股份(占公司总股本的4.00%)划转至贵州省国资运营公司。按照23日的收盘价,4%的股份市值为925亿元。 12月24日,贵州茅台股价盘中一度跌逾2%,不过最终收盘仅跌0.61%。 市场监管总局也出手了:加强茅台价格监管 不仅茅台股票所在的上交所,茅台酒流通的监管部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对茅台酒的价格也要加强监管。 据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24日消息,市场监管总局办公厅发布关于加强2021年元旦春节期间市场价格监管的通知。其中提到,加强茅台等名优白酒价格监管。 元旦春节适逢名优白酒销售旺季,各级市场监管部门要密切关注茅台等名优白酒相关企业价格行为,加大对重点企业、重点环节、重点商品的巡查力度。指导生产企业按照正常投放频次和数量均衡释放库存,落实管理经销商主体责任。加强对线上线下商品零售企业以及电子商务平台的价格法规政策指导,督促经营者加强价格自律。 市场监管总局召开 全国茅台酒经销商代表行政指导会 为进一步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着力解决茅台酒市场囤货捂酒、哄抬价格等突出问题,推动茅台酒市场健康发展,近日,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在贵州省仁怀市召开了“全国茅台酒经销商代表行政指导会”,督促、指导全国茅台酒经销商严守法律法规,严格自律经营。 国家市场监管总局价监竞争局、贵州省市场监管局、贵州茅台集团有关负责同志,以及贵州茅台酒经销单位代表共430余人参会。 会议通报了近期茅台酒市场有关情况。5名经销商代表作了发言。 会议对做好茅台酒等高端白酒市场价格监管工作,尤其是元旦春节期间价格监管工作,提出四点要求:一是提高政治站位,落实好企业社会责任;二是诚信经营,共同呵护茅台酒品牌;三是要优化茅台酒市场资源配置,积极探索建立科学化、精准化、常态化、可操作化的茅台酒销售新模式;四是要强化行业管理,推进社会共治。 与会经销商代表一致认为,通过这次会议,切实提高了思想认识,将严格遵守法律法规,严格依照经销合同诚信经营,进一步强化行业自律,自觉抵制囤积居奇、哄抬价格、违规炒酒和侵权假冒等各种危害茅台酒市场正常秩序的违法违规行为,共同呵护茅台酒品牌形象。 此前划转套现700亿: 券商分析为补充财政 此次茅台股票划转给的贵州省国资运营公司,为贵州金融控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下称贵民投)的全资子公司。值得注意的是,这不是茅台集团首次划转茅台股票给贵州国资。去年底就已经划转4%(5024万股),并且划转后贵州国资进行了减持。 在去年底首次划转后,贵州省国资运营公司在今年第三季度开始减持茅台股票,减持贵州茅台1675万股,三季度末剩余持股3349万股。从贵州茅台披露的数据来看,四季度以来,贵州省国资运营公司减持了近2500万股。 去年的划转的股票,以今年三季度以来的均价1711元简单计算,折合市值大概为714亿元。 华安证券(600909)在最新的报告中指出,合理推断,贵州省国资运营公司减持获得的资金或被用于补充财政,同时合理展望,本次划转的用途可参考去年的情况。 A股最强信仰突然崩塌: 17股跌停,板块市值蒸发740亿 这几年白酒板块强的让人害怕,基本到了没人敢公开看空的地步。各种段子层出不穷,白酒早已成为了“白酒科技”板块,成为A股最强信仰。 有段子曰:每年A股都有一个特牛板块,抓住一次就会实现人生的爆发,比如今年的白酒,去年的白酒,前年的白酒,还有大前年的白酒和明年的白酒。 然而,终究白酒股为代表的酿酒股还是在12月24日,突然发生崩塌,在戏曲的最高潮。 酿酒板块,个股出现罕见的跌停潮,会稽山(601579)、兰州黄河(000929)、皇台酒业(000995)等17只酿酒股跌停,迎驾贡酒(603198)、惠泉啤酒(600573)、口子窖(603589)等个股跌超5%。贵州茅台、五粮液(000858)、泸州老窖(000568)等龙头也全面回调,五粮液跌超1%,板块仅古井贡酒(000596)、大豪科技(603025)上涨。酿酒行业今日缩水市值740亿元。
中国央行副行长潘功胜:金融管理部门对蚂蚁集团提出了重点业务领域的整改要求。一是回归支付本源,提升交易透明度,严禁不正当竞争。二是依法持牌、合法合规经营个人征信业务,保护个人数据隐私。三是依法设立金融控股公司,严格落实监管要求,确保资本充足、关联交易合规。四是完善公司治理,按审慎监管要求严格整改违规信贷、保险、理财等金融活动。五是依法合规开展证券基金业务,强化证券类机构治理,合规开展资产证券化业务。 此次金融管理部门约谈蚂蚁集团,主要目的是督促指导蚂蚁集团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有关精神,按照市场化、法治化原则,落实金融监管、公平竞争和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等要求,进一步规范金融业务经营与发展。 潘功胜还谈到:未来监管的政策取向将遵循以下原则。一是坚决打破垄断,纠正、查处不正当竞争行为,维护公平竞争市场秩序。二是坚持所有金融活动必须依法依规纳入监管,坚持金融业务必须持牌经营,坚持对各类违法违规行为“零容忍”。三是坚持“两个毫不动摇”,依法保护产权,弘扬企业家精神,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和社会创造力,增强我国金融科技企业在全球的核心竞争力(新华社)
图片来源:微摄 近日,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易纲、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主席郭树清、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主席易会满、国家外汇管理局局长潘功胜、香港金融管理局总裁余伟文、香港证券及期货事务监察委员会主席雷添良、澳门金融管理局主席陈守信签署《关于在粤港澳大湾区开展“跨境理财通”业务试点的谅解备忘录》。各方同意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对粤港澳大湾区“跨境理财通”业务试点进行监管并相互配合。备忘录内容涉及监管信息交流、执法合作、投资者保护、联络协商机制等方面。 备忘录的签署对落实国家建设粤港澳大湾区的战略部署、加强“跨境理财通”业务试点监管合作、深化粤港澳金融合作具有重要意义。(完)
为推动银行保险机构提高公司治理质效,促进银行保险机构科学健康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保监会起草了《银行保险机构公司治理准则(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准则》),现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准则》是我国银行业保险业公司治理的纲领性制度,共11章117条,包括总则、党的领导、股东与股东大会、董事与董事会、监事与监事会、高级管理层、利益相关者与社会责任、激励约束机制、信息披露、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附则。 《准则》充分立足我国国情,注重借鉴国内外良好实践。一是将党的领导与公司治理有机融合的要求正式写入监管制度。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准则》单设一章,首次在监管制度层面对国有机构党的领导与公司治理有机融合提出总体要求,同时明确民营机构要积极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二是吸收整合了现有银行业监管规制与保险业监管规制的核心要义及相关表述。银行业和保险业现有公司治理监管制度各有优势与特点,《准则》吸收借鉴了两类规制的优势,统一了商业银行和保险机构公司治理监管要求。三是积极响应《二十国集团/经合组织公司治理原则》的倡导要求。《准则》吸收借鉴了《二十国集团/经合组织公司治理原则》所倡导的良好做法,如注重保护中小股东权益,要求董事公平对待所有股东,明确董事会应当执行高标准的职业道德准则,注重保护利益相关者合法权益,鼓励支持员工参与公司治理。 下一步,银保监会将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建议,根据各界反馈意见,对《准则》进一步修改完善并适时发布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