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北京1月6日讯 周三早盘,三大股指集体高开,盘初拉升,创指一度涨逾1%;随后受科技股拖累,指数回落,悉数翻绿,临近午间,创指跌近1%;午后油气、水泥股发力,指数逐步回升,尾盘集体收红。盘面上,个股跌多涨少,涨停60余家,两市成交连续三日破万亿。 截止收盘,沪指报3550.88点,涨0.63%;深成指报15187.61点,涨0.26%;创业板指报3115.09点,涨0.55%。 从盘面上看,多数板块飘绿,油气、造纸、水泥、军工、农业种植、医药疫苗、银行等板块居涨幅榜前列;半导体、农业养殖、港口、软件、集成电路等板块居跌幅榜前列。 【消息面】 1、中国12月财新服务业PMI 56.3,预期 57.9,前值 57.8。中国12月财新综合PMI 55.8,前值 57.5。 2、近日,银保监会在行业内部下发《关于防范不法分子冒用银行保险机构名义非法集资风险提示的通知》,再次拉响非法集资防控警报。 3、商务部等19部门发布《关于促进对外设计咨询高质量发展有关工作的通知》。《通知》提出,到2035年,我国对外设计咨询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显著增强,形成一批覆盖不同业务层次和领域、具有一定国际影响力和专长的设计咨询企业。 【机构热议】 东北证券表示,目前市场依旧属于少数股的牛市,机构资金开始往滞涨或低估龙头个股方向渗透,场内分化格局短期或难以扭转;指数方面,拉长周期看,虽然沪指不断逼近2018年高点,但下方诸多缺口回补的风险不可不防,当下重仓博弈的性价比相当有限;配置方向上,投资者可从中长期视角关注超跌的TMT和可选消费板块。 天风证券指出,跨年资金面无需太过悲观,在“盈利扩张+资金面中性不差”的情况下,春季躁动仍然值得期待,风格或将更加均衡。具体配置上,我们维持前期判断,即主线为:①顺全球生产周期原材料和零部件;②国内生产周期向上的生产设备、军工上游、新能源(车)。卫星配置为前期调整幅度较大且基本面预期变化的信创和网络安全行业。 A股市场板块及个股涨跌幅排行 外围市场 截至发稿时
原标题:川观新闻 | 天府·中国金融科技指数发布第三年,西部省份仅四川跻身前十 来源:川观新闻 记者:彭瑀珩 11月28日,2020天府金融论坛——第三届金融科技发展峰会上,2020天府·中国金融科技指数正式发布,四川在总指数排名中位于第7名,为西部省份中唯一入选前十。 总指数排名前三来看,北京在行业基础环境和科学技术资源两个领域占有绝对优势 ,以62.58分排名第一。广东继续保持着金融科技市场方面的优势得到了53.18分,排第三的江苏凭借其在科学技术资源和金融科技市场两个方面的进步,缩小了与前两名的差距,得到43.34分,成功跻身领先梯队。 对于四川入选,四川省金融科技学会会长、西南财经大学中国微金融与互联网金融创新研究中心主任张晓玫表示,说明四川在加速布局金融科技。从全国来看,本年度的金融科技市场整体表现别较为活跃, 行业竞争态势也有所加剧。 据了解, 本次指数及相关报告由西南财经大学中国微金融与互联网金融创新研究中心、四川省金融科技学会、天府新区成都管委会联合推出。 省政协副主席、省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局长欧阳泽华出席峰会并致辞。 转载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公众号观点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北京12月8日讯 昨日三大股指开盘涨跌不一,随后集体走弱,午后盘整,尾盘再度下探,全天呈现弱势震荡态势。盘面上,两市个股跌多涨少,赚钱效应较差。 截止昨日收盘,沪指报3416.60点,跌0.81%;深成指报13973.48点,跌0.38%;创业板指报2726.48点,跌0.16%。 分析人士表示,周一市场弱势调整,各大指数都出现回调,上证回踩10日均线,仍处在多头趋势中,虽量能缩小,北向资金沪强深弱,市场沿箱体上沿震荡,技术形态仍未破坏,震荡蓄能后,后期仍有望上攻突破。操作上稳重求变的从基本面和估值出发择股,同时关注景气度较高,估值不贵的汽车、家电等机会。 机构观点 光大证券发文称,昨日两市呈现冲高回落走势,主板成交放量明显,创业板走势相对较强。大金融板块冲高回落,并未带领指数打开新的上行空间。在此背景下,预计市场结构性风险仍需进一步释放,短线操作保持谨慎。另一方面,11月30日是外资调仓换股的时间节点,从尾盘集合竞价不难看出外资调入标的多为科技股,如华天科技、蓝思科技等,而部分消费股尾盘呈现资金流出态势,因此未来需把握成长股的反弹潜力。 东北证券指出,市场仍然处于存量博弈的格局中;市场总体处于震荡略多的春季行情的大逻辑中,但持续上攻的动能不足,存量博弈逻辑下上证指数仍有回踩10日线和20日均线的较大概率。目前位置风格轮动较快、主力资金正在收割着“追涨杀跌”的资金,倾向于适度高抛低吸,以仓位的渐进布局和板块的重点聚焦为主;短期风格适度均衡些。比较好的思路就是立足经济复苏和通胀预期,逢低布局但不冒进追涨,尤其是不追涨连续上涨2-3日的板块、在主流热点中反复做腾挪。 山西证券指出,周一两市日内震荡,尾盘收跌,北向资金流入方向和指数涨跌背离。我们延续一直以来以宏观经济和政策主线为核心,对A股走势进行判断的方法,维持乐观态度。另外,本周我们维持指数高位盘整的判断,板块和题材轮动格局还将持续。中期来看,市场正处于资金宽松效应逐渐减弱的环境,行业龙头公司比较优势明显,龙头企业相比非龙头企业估值比将上升,在市场中期震荡向上格局不变的基础上,建议投资者重点关注沪深300指数内的成长题材龙头个股上涨机会。此外,科创板运行一年多以来,国际投资者的持股量与交易规模持续增长,科创板外资参与度不输A股其他板块,QFII新规将进一步推动外资参与科创板投资。作为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新兴产业细分行业龙头的代表,科创板上市公司“硬科技”含量足,成长性较强。我们继续看好科创50指数中期表现,建议投资者关注其中符合长期主线逻辑的权重股。 市场重要新闻 · 换个视角看待上市公司捐赠 ·融资客上周加仓逾160亿元 顺周期板块受宠 · 私募认为银行板块存在交易机会 · 猪肉价格上行 生猪养殖企业四季度盈利预期乐观 ·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承德露露诉公司董事关联交易案中止诉讼 · 一次性医疗手套遭抢购 龙头企业抓紧扩产能 · 互联网巨头开启烧钱卖菜大战 抢占社区团购风口 · 多位私募大咖纵论明年投资机会:看好价值股和周期股 · 白酒板块单日市值增长359.2亿元 私募建议“少喝酒,喝好酒!” · 政策“组合拳”发力 科技创新将为国企发展注入强动能 · 央地合作:互加“好友” 再扩“朋友圈” · 国有上市公司年内参与A股并购655起 · 年内359家A股公司斥资580亿元回购股份 · 今日视点:穿越A股解禁数据“虚影” 把握减持绝缘点与安全阀 · 前11个月我国外贸进出口同比增长1.8% 外围市场 截至发稿时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北京12月8日讯 周二早盘,三大股指小幅高开,盘初冲高,创指一度涨1%;随后受农业股拖累,指数走势分化,沪指、深成指翻绿走弱,创指盘整;午后白酒、新能源车等发力,指数集体翻红,尾盘再度下探。盘面上,两市个股跌多涨少,涨停50余家,市场整体氛围一般。 截止收盘,沪指报3410.18点,跌0.19%;深成指报13973.89点,平收,创业板指报2746.28点,涨0.73%。 沪市成交3046.35亿元,深市成交3970.65亿元,两市合计成交7017亿元,较上一交易日的7689.71亿元略有缩量。 从盘面上看,多数板块飘绿,白酒、饮料、汽车整车、特斯拉、半导体、消费电子等板块居涨幅榜前列;农业、染料、钢铁、油气、银行、航运、水泥等板块居跌幅榜前列。 【消息面】 1、商务部:前11个月,我国进出口总额29.04万亿元人民币,增长1.8%。以美元计,进出口4.17万亿美元,增长0.6%,增速首次转正。在我国外贸规模进一步扩大的同时国际市场份额也进一步提升。 2、近日,发改委发布《关于做好2021年煤炭中长期合同签订履行工作的通知》指出,要早签、多签、签实、签长煤炭中长期合同。及早完成年度合同签订工作。供需双方要本着长期合作、互惠共赢的原则,主动沟通,加强对接,力争在2020年12月底前基本完成双方合同签订工作。 3、银保监会:据统计,过去14年里先后有1万多家P2P上线,高峰时同时有5000多家运营,年交易规模约3万亿元,坏账损失率很高。近年来,我们持续清理整顿,到11月中旬实际运营的P2P网贷机构已经全部归零。 4、北京:将通过划转部分国有资本充实社保基金,建立国有资本划转和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缺口逐步弥补相结合的运行机制。北京国有及国有控股大中型企业、金融机构均纳入划转范围,划转比例统一为企业国有股权的10%。 【机构热议】 万联证券表示,年末A股存量资金博弈加剧,考虑到年底流动性相对偏紧,预计短期内市场或延续震荡调整,看好防御性板块如食品饮料、农林牧渔和大金融板块。行业配置方面可关注以下主线:1、关注低估值银行、保险等大金融和交通运输蓝筹;2、关注有色、化工、汽车等顺周期行业;3、关注数字货币、半导体、新能源及高端装备等“十四五”主线。 招商证券表示,短期而言预计市场将会继续保持上行趋势,上证指数有望突破前期高点,上证50指数将会续创新高。临近年底,市场有望持续向低估值顺周期方向调仓,不排除在金融的带领下,蓝筹权重指数出现阶段性快速上行。 A股市场板块及个股涨跌幅排行 外围市场 截至发稿时
2020年的冬天,有着灿烂笑容和清澈眼神的20岁藏族小伙丁真横空出世走红网络,随即他的家乡四川和他想去的西藏两个省份开始为这个“甜野男孩”的旅游代言展开了线上“battle”。而这亦是近年来中国城市纷纷开始注重传播、提升品牌的缩影。从脚下是青石板路、头顶是雪山云朵的丽江,到宫崎骏《千与千寻》中夜幕下灯火通明的重庆,从“人间烟火气”最浓的成都到一提起橘子洲头和茶颜悦色就想起的长沙,层出不穷的网红城市证明了城市的“名片”对经济转型、拉动消费的强大影响力。2020年,哪些城市将脱颖而出,竞争中国城市的最强“厂牌”?12月16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主办,《华夏时报》协办的“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成果发布会:《中国城市营销发展报告(2020)》”在北京举行。会议正式对外发布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中国城市营销发展报告课题组完成的《中国城市营销发展报告(2020):构筑城市品牌韧性》(以下简称“报告”)。根据报告,2020年中国城市品牌发展指数(CBDI)排名前十强为北京、上海、杭州、深圳、成都、广州、重庆、香港、武汉、南京。同2019年的排名相比,前2名没有变化,杭州上升1名成为第3名,深圳上升3名成为第4名。香港下降5名变为第8名,重庆、南京均下降了1名。广州上升2名排名第6,武汉上升3名进入前10。此外,西安下降1名跌出了前十,天津在2019年首次跌出前十后颓势未止,本年度排名第12。从CBDI前100强的分布来看,华东地区遥遥领先。华东地区独得CBDI百强的43席,其中浙江11席,江苏和山东各10席,成为中国城市强势品牌的高地;其次是华南地区,占据14席,其中广东得8席;华北地区有12个城市进入百强,以京津为引领城市,河北占7席;其余华中、西北、西南和东北地区跻身百强的城市均为个位数。上述百强城市中,南方城市首超6成,刚好是60个,北方城市仅占40席。2020年中国城市品牌发展指数(CBDI)研究发现:疫情期间城市品牌价值的韧性支撑初显。2020年度纳入测评的288个城市的CBDI指数有所回落,CBDI均值为0.295,同比下降约4%。与疫情全球大流行对经济社会的全面深刻影响相比,这个降幅仍不算大。其中,排名前100位的城市CBDI总分均值同比下降约3.7%,而排名前10位的城市同比仅下降2.9%,这表明我国城市特别是一、二线城市的城市品牌价值韧性对城市发展韧性已形成初步的支撑效应。城市投资品牌对城市品牌的支撑超过预期。2020年,城市投资品牌指数的回落幅度(-2.6%)小于CBDI指数总分回落幅度(-4%),也低于城市文化品牌(-8.8%)、城市旅游品牌(-2.9%)和城市宜居品牌(-10.6)的回落幅度。同时,投资品牌指数与CBDI指数的分差较小,低于文化和宜居品牌的差距。随着城市经济发展围绕内外“双循环”展开重新布局,未来投资品牌有望成为城市品牌成长的关键推动力量。城市宜居品牌、旅游品牌受疫情冲击更大。继2019年一度高涨之后,2020年度的城市宜居品牌出现较大滑落,这可能与疫情冲击下市民主观幸福感下降有关,同时也和公共服务特别是公共卫生管理的相对不足有较大关系,宜居品牌再次成为城市品牌的短板。此外,旅游品牌受疫情影响较为更为直接。一方面文旅融合进展仍较为缓慢,城市旅游的同质化竞争显现较为普遍,另一方面突发重大公共卫生危机的爆发,跨省出行受限,入境旅游更是断崖式下滑,让城市旅游品牌的成长蒙上阴影。《华夏时报》受权发布2020年中国城市品牌发展指数百强榜单:
12月14日,深交所调整了深证100指数样本股,在此次调整中,国内芯片设计领域企业紫光国微首次被纳入成份股。紫光方面表示,这意味着紫光国微的基本面、历史收益、流动性、业绩成长性等指标的综合表现,受到了证券市场的肯定。 深证100指数,又称深证100总收益指数,是中国证券市场第一只定位投资功能和代表多层次市场体系的核心指数。该指数包含了深圳市场A股流通市值最大、成交最活跃的100只成份股。深证100指数的成份股代表了深圳A股市场的核心优质资产,成长性强,业绩良好,估值水平低,具有很高的投资价值。 此次被纳入深证100指数成份股的紫光国微,是国内芯片设计领域的领军企业,其隶属紫光集团。财报显示,紫光国微今年前三季度已实现营收23.20亿元,同比增长2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增长88%,扣非后净利润同比增长66%。公司预计全年净利润将达到7.51亿元-8.72亿元,同比增长85%-115%。 此次进入深证100指数样本股名单,紫光国微颇有受益,因基金的大部分资产都是按照基准指数的成分和权重进行配置,所以指数样本股的调整,意味着相关被动型指数基金的部分资金重新布局,机构将买入新纳入指数的个股,卖出被剔除的成份股。市场分析指出,紫光国微入围指数样本股将获长期资金介入,会增加个股的持仓稳定性,避免大起大落。 据悉,紫光国微定位为“以智慧芯片为核心的硬科技产业集团”,业务主要聚焦在数字安全、智能计算、高可靠性芯片、功率与电源管理等核心芯片领域,近年来,紫光国微着重布局“智慧互联、智慧工业、智慧金融、智慧城市、智慧生活、智慧交通”等六大领域,芯片全球出货已累计超过百亿颗。未来,紫光国微业务还将在物联网、汽车电子、智慧金融、智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等方向上重点发力,新一轮信息技术发展给制造企业带来的良好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