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顶科技12月30日发布澄清公告,称有关“从2021年1月1日起,汇顶科技所有产品美金价格统一上调30%”的报道不实,实际情况是,汇顶科技仅对部分触控产品GT9系列的销售价格作了调整。 汇顶科技在澄清公告中强调,公司于12月28日向下游代理商及客户发出的产品涨价通知函,是根据供应情况,仅针对一小部分触控产品,并未对其他产品线的相关产品作出价格调整,也未曾向其他产品线有关的代理商及客户发出涨价通知函。 汇顶科技表示,希望所有社会大众、媒体、机构不信谣、不传谣,以官方发布信息为准,并支持理解公司的维权活动。公司将保留向散布不实信息者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未来公司会根据市场供需的实际情况,与供应商、合作伙伴一起合作协商,并为客户持续创造价值。
2004 年,美林证券通过对美国1973-2004约30年的经济数据进行统计研究后,发表了报告《The Investment Clock》,提出了投资时钟理论,表述了资产轮动与经济周期之间的关系。 “美林时钟”在实际应用中有很大的争议,由于现实中各类资产轮动速度过快,这一经典理论经常被业内人士戏称为美林电风扇。但是此次疫情的出现以及政府的一系列救市政策,让投资者重新开始关注这一经典理论。 如果把新冠疫情看成一次外部冲击导致的短期经济衰退的话,根据美林时钟,从2020年4月到现在,随着疫情的局部控制与货币政策的季度宽松,中美两国的经济都处于经济逐渐复苏的过程,这一过程至今已持续半年多。 从宏观角度看,GDP增速走出一季度的低谷,从二季度开始稳定向上修复,逐渐向常态化回归。11月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达到52.2%,创下2017年9月以来新高;11月中国外贸出口增长14.9%,创下20个月以来的单月新高。疫情后国内宏观数据不断转好不仅显示出中国经济的强大韧性,也反映了经济运行的内在客观规律,当前毫无疑问处于美林时钟中第二象限的经济复苏阶段。 从微观角度看,很多行业涨价更是轮番上演。下半年以来,媒体不定期就会报道哪个行业什么产品开始涨价,Wind平台几乎每天都有涨价新闻爆出来。比如从今年下半年开始,轮胎行业的涨价潮一直在持续。 据卓创资讯不完全统计,2020年9月至今,超过40家轮胎企业陆续发布了涨价通知单。据WitsView提供的数据显示,55英寸LCD电视面板价格从今年年中105美金一路上涨至164美金,涨幅高达56.19%,创下历史新高纪录;14寸的笔记本面板11月价格已达到29.6美金,环比上月28.6美金上涨3.5%。下半年以来,此起彼伏的涨价让人应接不暇,钛白粉、二锅头、大葱、纸、工业零部件等等都发布了涨价通知。而有实体经济晴雨表之称的大宗商品也在爬出疫情的黄金坑之后稳步上涨,既反映了目前经济复苏的态势,也反映了投资者对未来经济强劲复苏的预期。 很多人会说涨价的原因是2月份宽松的货币政策,毕竟货币发多了,在通胀预期下,涨价是必然结果。理论上来说没错,但是中国的货币政策其实在5月份就已经有了微妙的转变,已经开始边际收紧。十年期国债收益率在4月低见底后就一路升高,人民币兑美元的汇率从5月底以来也是一路升值,这其中当然有中国经济恢复最强劲的因素,但是外汇短期影响因素还是货币的供求,美国至今的历史级别量化宽松丝毫没有收紧的迹象,而人民币的货币政策在经济恢复之后已经开始陆续的边际收紧。因此,实体经济的轮番涨价并不是完全受货币政策的影响,主要原因还是经济系统的内在恢复。国外产能供给大规模受限,中国承接了大量海外需求,成为此次全球经济复苏的龙头,相信在疫苗大规模接种之后,全球经济会跟随中国经济一起加快复苏的步伐。 当然,经济强势复苏的趋势中间也会有短期的扰动,比如11月的CPI、PPI数据普遍被市场解读为不及预期。但也有观点认为,从结构上看,如果抛开2019年同期猪肉价格和石油价格处于高位的因素,其实CPI和PPI表现都正常。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后的核心CPI上涨0.5%,涨幅与10月份持平,国家统计局在回应11月份CPI同比下降时也认为之后会回归合理水平。 投资者最为关心的股市,在疫情之后半年以来的表现也完美对应美林时钟中的经济复苏期。股市既是经济的晴雨表,也是货币的晴雨表。权益类资产的价格与货币政策的相关性在经济从低迷刚转为复苏期间较为明显,所以我们看到,自3月份见底以来,无论是A股还是美股中的成长股,表现都大幅跑赢其他资产,科技、消费、医药轮番上涨,而与经济强劲增长相关性较强的顺周期蓝筹股则表现一般。A股中上证指数跑输创业板,美股中标普500跑输纳斯达克。但此时此刻,我们认为未来上证指数跑赢创业板是大概率事件,未来强劲的经济数据将是重要支撑逻辑。 上图是M1-M2的同比增速剪刀差,可以发现,每一个历史级别的低点基本都对应着经济的短暂低迷,而从低点开始往上走的过程中,都对应着经济的强劲复苏与资本市场的回暖。那么,M1-M2的增速剪刀差的经济含义是什么呢? M1的货币流通能力要大于M2,M1增速快于M2,说明企业的活期存款增速大于定期存款增速。企业的盈利能力不断提升,企业更愿意把赚到的钱以活期形式存在银行而不是定期,因为企业随时可能扩大再生产来应对即期不断增加的有效需求,所以说M1-M2增速剪刀差往上走的过程就是企业对未来经济不断看好,将货币源源不断的投入实体经济的过程。可以看到,疫情之后剪刀差不断缩窄、持续上升,但目前还未上穿0轴,而上穿0轴基本意味着美林时钟转过12点钟方向。我们预计在明年一季度就会看到这一剪刀差上穿0轴,拭目以待。 展望2021年,经济复苏可能会加速,美林时钟明年二季度可能会转过12点,从第二象限走向第一象限,后面我们大概率会看到与经济强劲增长的顺周期蓝筹股会大幅跑赢成长股,其实这一逻辑在11月份的股市已经开始有所体现,有色冶炼、煤炭、金融股都出现了非常明显的异动,近期的回调很可能与11月的经济数据表现较弱有关,当市场逐步消化这一数据后,会开始交易对未来的经济数据的预期。 不出意外,也许最早到2021年1月份公布2020年12月经济数据后,市场就会看到经济强劲复苏态势。即使12月数据没有体现,我们相信明年的一季度,最迟二季度就会看到非常强劲的经济数据,而强劲的经济数据是支撑起顺周期蓝筹股以及大宗商品上涨的重要逻辑。
(原标题:解构“汽车缺芯”式困局 抢库存加剧产业链失衡) 证券时报记者 阮润生历经多轮调整,半导体板块到目前为止依旧领涨沪深两市,Wind数据显示,半导体与半导体设备板块年内涨幅已达66%。芯片行业热议的“缺货涨价”问题已经波及到了车企。据证券时报·e公司记者采访业内人士了解到,受新冠疫情影响,电子产业链上下游相继传导“抢库存”压力,最终从下游相对低毛利产品蔓延,所谓南北大众(上汽大众和一汽大众)“汽车缺芯”问题便是最新的演化。除汽车外,其他行业“缺芯”现象也零星产生,不过仍主要集中于低毛利产品领域。此前有消息称,下游缺芯或与产业资本甚至金融资本买断式收购上游产业、人为干预产业链供给有关,根据记者了解到的情况,这并非普遍情况。汽车芯片罕见缺货对于近期传出“大众缺芯被迫停产”的消息,各方已经有了回应:虽然不至于停产,但车企承认,特定汽车电子元件芯片供应中断,将导致一些汽车生产面临中断。据盖世汽车调查问卷显示,48%的汽车产业链参与者表示所在企业均遇到芯片库存紧张、断供或是涨价等情况,仅有17%的汽车产业链参与者目前供应一切正常。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兼行业发展部部长李邵华表示,由于芯片供应短缺,部分企业的生产可能在明年第一季度受到较大影响,但就明年全年而言,芯片短缺的影响不会太大。虽然涉及缺芯的供应商大陆集团、博世集团表示将竭尽全力保持供应稳定,但受新冠疫情影响,电子产业链的恢复、追赶产能需要时间。深圳电子元器件上市公司董秘向记者表示,境外工厂复工复产受到诸多限制,即便顺利复工,上半年短缺的产能很难追回来。相比消费电子,汽车与工业电子在芯片出货量中占比不大,数量、型号固定,对生产工艺要求不高,成交量稳定,且价格稳定,通常并不容易出现“缺货”现象。从供需关系上来看,此轮需求超预期是关键因素之一。电子领域私募合伙人向记者表示,汽车电子芯片并不需要晶圆生产最先进的制程,本轮缺芯最根本是与欧洲供应链没有完全恢复有关系。加上此前对汽车销量比较悲观,然而销量反弹超预期。中汽协的数据显示,自今年5月以来,国内汽车销量同比增速已连续多月超过10%,其中9月和10月单月销量在此前基础上再创新高,均达到255万辆以上,且新能源汽车贡献度持续提升,对应车用半导体需求也随着上扬。根据TrendForce集邦咨询向记者提供的数据显示,随着全球消费市场需求逐渐回温,今年第四季度,各大车厂与产业链回补库存,进而带动车用半导体需求上扬,预计2020年全球车用芯片产值可达186.7亿美元,2021年产值将达到210亿美元,年增长12.5%,2021年全球汽车出货量可望达8350万辆。另一方面,各大车用半导体业者仍积极开发并拓展车用芯片市场,比如恩智浦已与台积电针对5nm车用处理器进行合作;意法半导体(ST)与博世合作开发车用微控制器。车载通讯、ADAS、自驾车与电动汽车已是汽车产业不可逆的发展趋势,将持续驱动车用半导体需求端的增长。电子元器件也涨价芯片行业,缺货与涨价几乎贯穿今年的主题。据记者观察,涨价的电子元器件无论从品种上还是密度上均甚于往年。综合业内采访,年初担忧疫情影响物流,存储等领域出现“抢库存”。随着国内经济恢复增长,加上“华为禁令”和“中芯遭禁”的变相催化,产业链传导着准备安全库存的压力,进一步加剧了缺货涨价趋势。光学膜组龙头舜宇光学科技最新披露显示,11月手机摄像模块出货量同比下降21.3%,环比下降18.5%,公司指出,主要是因为智能手机供应链中关键零部件缺货。另外,手机主芯片、电源管理芯片等关键部件也被指缺货,手机品牌商不得不放缓手机生产和模组采购进度,iPhone 12、华为Mate40等电子消费终端也罕见出现缺货。有电子行业分析师表示,出于担忧疫情影响物流,手机、电脑产业链纷纷准备安全库存,积极拉货,“8寸晶圆厂从今年7、8月份就满产,10月份就开始规划来年产能,提前这么久这在以往是不可思议的事”。多位电子行业从业人士指出华为囤货因素,以及华为手机市场空间腾出来后,被其他品牌迅速抢占,也使得市场预期放大了,“毕竟手机市场是很大一块市场,会影响到整个元器件供应链”。另据行业媒体报道,华为因受到禁令而加大半导体芯片采集力度,应对潜在的断供威胁,9月份存储DRAM价格一度拉涨;中金统计显示,华为、高通的第三季度库存均创近年来最高水平。缺货涨价的传导有一定次序,往往从毛利润并不高的领域开始。据电子行业从业人士观察来看,芯片短缺是从低毛利率产品开始的,其中,重要原因就是晶圆厂砍单低毛利产品,“屏幕驱动芯片的利润低,在晶圆厂的产能先短缺,现在是功率器件,特别是低压领域的;预计明年将会是被动元器件”。这个说法得到了晶圆厂负责人的部分证实,产能紧缺情况下,公司往往选择利润更高的订单。对于电子行业的密集涨价趋势,有质疑声音称,涨价背后有资本控制上游生产线,故意压货,坐地涨价。对此,记者采访求证发现,大部分业内人士表示并未观察到这种金融控制实业涨价操作模式,毕竟形成议价能力需要控制上游绝对大的数量。不排除人为市场操作标准化程度较高的一些细分产品价格波动,比如DRAM这种有合约价格的产品,但与资本控制产业压货涨价的类型并不相同。晶圆厂涨价扩产谨慎根据国泰君安分类,本轮疫情下的半导体元器件涨价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由于大宗商品带来的原材料涨价,如覆铜板涨价带来PCB涨价等;另一类是8寸晶圆代工产能紧张带动下游射频芯片、功率半导体、显示驱动IC、电源管理芯片涨价。对于上游晶圆厂,产能吃紧使得涨价效应带动这部分整体营收向上。据集邦统计预估,预计2020年第四季度,全球前十大晶圆代工业者营收将超过217亿美元,其中台积电、三星和联电市场占有率居前。作为全球晶圆代工龙头公司,台积电受惠于5G手机、高性能计算芯片需求驱动。另外,7nm制程营收持续成长,加上自第三季起已计入5nm制程的营收,公司第四季成长动能续强,以及16nm至45nm制程需求回温,第四季度营收可望再创历史新高。不过,为了维护好关键客户长期关系,晶圆厂表示并不一定会主动提价。A股半导体IDM公司负责人表示,现在产能不足,为了维护客户长期关系,晶圆厂主动提价十分慎重,更多做法是选择价格更高的订单。据介绍,自2019年第四季度开始,半导体上游景气度攀升,开启上升周期,随着国内疫情逐步稳定,增长态势进一步稳定,加上消费方式改变,线上业务活动增加,带动半导体需求增加,预计本轮周期最长有望持续到2022年上半年。作为国内晶圆代工厂龙头,中芯国际全球销售及市场资深副总裁彭进日前参加活动时表示,随着市场化价格不断增长,晶圆代工厂扩产需要更加谨慎。公司需要根据市场和客户需求来判断投资扩产,要保证一年后产能开出时有足够市场来填充产能;除了产能扩充,还需要人才、时间、IP积累等。对于当前产能紧张,彭进表示一方面是市场需求远超预期,包括5G推动手机和基站芯片需求增长;汽车网联化、IoT等需求也带动服务器、电脑大幅增长,增加了芯片需求;另一方面,疫情影响下,全球主要供应商暂停出货,即便设备进入工厂也缺乏团队安装,导致产能扩产进度延期。值得注意的是,相比其他晶圆厂,中芯国际当前所处环境特殊。集邦咨询指出,受美国禁令影响,中芯国际自9月14日后已不再向华为旗下芯片设计公司海思供货,其他客户在14nm进行试产时,中芯会有二至三季产能空窗期;另一方面,美国将中芯国际列入出口管制清单后,除了设备面临限制,担忧部分国外客户可能抽单,预估第四季营收将受影响。不过,从最新进展来看,国家集成电路基金二期(大基金二期)已出手帮助中芯国际扩产。12月4日,中芯国际旗下中芯控股、大基金二期和亦庄国投订立合资合同以共同成立合资企业,生产12英寸集成电路晶圆及集成电路封装系列。其中,合资企业的注册资本为50亿美元,中芯控股、大基金二期和亦庄国投各自占比51%、24.49%和24.51%。产业链深度绑定除了半导体前段制造,后段封测涨价态度也比较谨慎。有封测大厂向媒体表示,调价需要考虑多重因素,包括与客户是否产能约定、绑定程度以及合作密切程度等,并非想涨就涨,需要各方面考虑。作为应对措施,半导体产业链正在通过资本运作加深上下游绑定。从通富微电的非公开发行方案可见一斑:11月23日,通富微电募集资金32.72亿元,用于集成电路封装测试二期工程、车载品智能封装测试中心建设等。这项定增获多方认购,最终参与者除了投资机构外,还包括卓胜微、芯海科技、华峰测控、浙江韦尔股权投资等半导体行业内公司,以及朱一明等IC业内大佬。尽管出资金额和持股占比并不算多,但意义重大。芯海科技作为全信号链芯片设计企业表示,本次投资有助于双方的进一步合作,加强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合作。在中芯国际回A股上市时,产业资金也积极参与。韦尔股份披露出资2亿元作为有限合伙人,认购青岛聚源芯星股权投资合伙企业的基金份额;而聚源芯星作为战略投资者认购中芯国际在科创板首次公开发行的股票,获配22.24亿元。 一般而言,半导体公司多数采用Fabless经营模式,专注于芯片研发、设计与销售,晶圆代工厂专门负责生产和检测。面对全产业链的产能紧缺,不乏芯片设计公司跨“界”投资扩产。本土射频芯片龙头卓胜微11月底披露,拟在无锡市滨湖区胡埭东区合作投资建设半导体产业化生产基地,该项目预计投资总金额8亿元,项目将提升公司在射频SAW滤波器领域的整体工艺技术能力和模组量产能力。韦尔股份也通过发行24亿元可转债投资晶圆测试及晶圆重构生产线项目,由旗下CMOS图像传感器设计企业豪威科技主导实施。另外,即将登陆科创板的国产CMOS芯片企业格科微表示,上市募集资金主要用于12英寸CIS集成电路特色工艺研发与产业化项目,其中包括自建部分晶圆后道制造产线。投产后,公司将逐步实现由Fabless模式向Fab-Lite模式的转变,即介于Fabless模式和IDM模式之间的轻晶圆厂模式。
12月14日,美股上市公司小牛电动向其合伙人及授权店发布涨价通知称,鉴于行业上游原材料普遍涨价(包括车架、电池、轮胎等),2021年的整车提货价格将普涨3%-5%。(周健)
11月CPI同比-0.5%,前值0.5%;PPI同比-1.5%,前值-2.1%。 主要观点 一、关注工业品领域的广泛涨价 PPI同比回升的趋势已成市场共识,但PPI同比由于受到油价的拖累,并无法很好地表现工业品涨价的广泛性。我们提示投资者,当下50类重要工业品中的价格上涨有43种,涨价广泛性已接近2016-2017年峰值,也就意味着工业品价格可能已经进入实质性普涨阶段。我们从以下四个维度中,观察到工业品价格的广泛上涨现象。 第一,从生产和生活资料看,除了耐用消费品都在涨。生产资料环比涨幅皆快于生活资料,体现投资强于消费的现状;生产资料的上游涨幅尤其显著。生产资料环比0.7%的上涨速度,与2018年9月份的高点一致,低于2016-2017的峰值,但略快于2016-2017年的平均环比涨幅(0.55%)。 第二,从购进价格看,九大类材料价格环比全部上涨。10月份上涨的原材料价格在11月继续上涨,并且涨幅较上月进一步扩大,主要有化工原料类、建筑材料类、纺织原料类。10月份下跌的原材料价格在11月均由跌转涨,主要有燃料动力类、有色金属材料类、农副产品。 第三,从工业行业看,PPI统计的40个工业行业中,目前价格环比上涨的有24个,比上月增加12个。在公布具体价格的30个主要行业中,本月有20个行业的价格在上涨。与历史比较,上一个高点是2019年4月(21个行业上涨),再往前,是2016年下半年至2017年、2018年的6-10月份。 第四,就统计局公布的50种流通领域重要生产资料市场价格而言,首先从整体看,11月有42种产品价格环比上涨,产品涨价的广泛度已经堪比2016年4季度的水平。其次从看大类产品看,就九大类生产资料而言,每一类基本都是普涨状态,50种产品简单平均的月度价格涨幅已经达到5.17%,大致与2016-2017年间的高点相当。本月价格涨幅较高的大类包括化工产品(13.9%)、有色金属(7%)、黑色金属(4.7%)和煤炭(3.7%)。最后从具体的生产资料看,考虑到不同品类产品价格的不可比性,我们从每个大类中挑出了价格涨幅最高的细分产品(详见正文)。 二、明年CPI同比将温和回升,对货币政策无掣肘 11月,食品和非食品价格环比同步走弱。猪价、鲜菜价是食品价格环比下跌的主要拖累项,非食品价格主要受旅游出行相关价格下行的拖累。去除能源和食品的核心CPI同比连续五个月处于0.5%的低位,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我国经济修复过程中消费需求复苏偏慢的特征。 12月CPI同比跌幅或将收窄,明年CPI同比前高后低,通胀呈温和回升趋势,中性情形下CPI同比全年中枢在1.4%左右,不会对货币政策形成掣肘,不是投资者关注的焦点,相比而言,PPI的走势才更值得关注。 三、PPI未来趋势:同比回升趋势不改,修复速度加快 从基本面看,我国经济大概率会在四季度及明年1季度出现短暂的微过热状态。在此背景下,经济升温将从量向价格扩散,目前广泛的工业品涨价就是很好的例证。PPI同比修复的速度会加快,年底PPI同比跌幅或收窄至-1.1%。我们预计PPI同比明年上半年将保持上行趋势,大约在明年3月份翻正,年中高点可能触及3%。此外,还值得注意的一点是,如果明年海外财政刺激方案和疫苗普及超预期,在需求和大宗商品价格的带动下,不排除PPI同比更快速上行的可能。 风险提示:顺周期动能减弱,中美冲突加剧。 报告目录 报告正文 一 关注工业品领域的广泛涨价 PPI同比回升的趋势已成市场共识,但PPI同比由于受到油价的拖累,并无法很好地表现工业品涨价的广泛性。我们提示投资者,当下50类重要工业品中的价格上涨有43种,涨价广泛性已接近2016-2017年峰值,也就意味着工业品价格可能已经进入实质性普涨阶段。我们从以下四个维度中,观察到工业品价格的广泛上涨现象。 第一,从生产和生活资料看,除了耐用消费品都在涨。生产资料环比涨幅皆快于生活资料,体现投资强于消费的现状;生产资料的上游涨幅尤其显著。生产资料环比0.7%的上涨速度,与2018年9月份的高点一致,低于2016-2017的峰值,但略快于2016-2017年的平均环比涨幅(0.55%)。 第二,从购进价格看,九大类材料价格环比全部上涨,10月份上涨的原材料价格在11月继续上涨,并且涨幅较上月进一步扩大,涨幅较大的有化工原料类(1.7%)、建筑材料类(1.1%)、纺织原料类(0.6%)。10月份下跌的原材料价格在11月均由跌转涨,主要有燃料动力类(1.2%)、有色金属材料类(0.8%)、农副产品(0.7%)。 第三,从工业行业看,PPI统计的40个工业行业中,目前价格环比上涨的有24个,比上月增加12个。在公布具体价格的30个主要行业中(有10个行业不公布),本月有20个行业的价格在上涨。与历史比较,上一个高点是2019年4月(21个行业上涨),再往前,是2016年下半年至2017年、2018年的6-10月份。 第四,就统计局公布的50种流通领域重要生产资料市场价格而言,首先从整体看,11月有42种产品价格环比上涨,产品涨价的广泛度已经堪比2016年4季度的水平。其次从看大类产品看,就九大类生产资料而言,每一类基本都是普涨状态,50种产品简单平均的月度价格涨幅已经达到5.17%,大致与2016-2017年间的高点相当。本月价格涨幅较高的大类包括化工产品(13.9%)、有色金属(7%)、黑色金属(4.7%)和煤炭(3.7%)。最后从具体的生产资料看,考虑到不同品类产品价格的不可比性,我们从每个大类中挑出了价格涨幅最高的细分产品——黑色金属(线材,8.4%)、有色金属(铝锭,9.3%)、化工产品(硫酸,53.5%)、石油和天然气(液化天然气,4.9%)、煤炭(普通混煤,4%)、非金属建材(平板玻璃,3.3%)、加工用农产品(行情000061,诊股)(黄豆,4.9%)、农业生产资料(尿素,4.4%)、林产品(纸浆,1%)。 二 CPI:食品价格拖累同比转负 (一)CPI总体情况:同比由涨转跌 2020年11月CPI同比下跌0.5%,其中,翘尾因素影响0个百分点,新涨价因素影响-0.5个百分点。同比涨幅较上月回落1个百分点,跌幅超出市场预期(WIND一致预期CPI同比上涨0.1%)。CPI环比跌0.6%,跌幅超出历史季节性走势。 (二)CPI分项情况:食品和非食品价格环比同步走弱 11月,食品和非食品价格环比同步走弱。食品价格环比下跌主要受到猪价、鲜菜价格下跌的影响,猪肉季节性需求回升,鲜菜供应充足。非食品价格主要受旅游出行相关价格下行的拖累,11月是旅游淡季,居民出行减少,相关需求减弱。从八大类分项来看,有四类价格环比下跌,有三类价格环比持平,仅有一类价格环比上涨。去除能源和食品的核心CPI同比连续五个月处于0.5%的低位,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我国经济修复过程中消费需求复苏偏慢的特征,我们预计11月社零修复变缓,当月同比仅回升至5%。 食品项CPI环比下降2.4%,同比下降2%。从环比涨幅看,猪肉、鲜菜和鸡蛋价格是食品价格进一步走跌的拖累项,食品价格环比跌幅较10月份下降0.4个百分点,拖累CPI环比下降0.53个百分点。从分项数据看,猪价仍是食品价格环比下跌的主要影响因素,但猪价对CPI环比的拖累幅度收窄;鲜菜价格加速下跌对CPI环比的拖累扩大。11月猪肉价格环比跌幅6.5%,拖累CPI环比下降0.29个百分点,较上月减少0.05个百分点。鲜菜价格环比跌5.7%,跌幅较上月扩大3.6个百分点,拖累CPI环比下降0.15个百分点,而上月的拖累幅度只为0.06个百分点。 从影响因素看,猪肉价格11月环比跌幅收窄,既有猪价连续大跌后养殖户惜售挺价情绪以及猪肉进口量下降对市场短期供给带来扰动的影响,又有逐渐进入猪肉传统消费旺季带来的消费小幅回升的支撑。此外,在猪价持续回落的影响下,牛羊肉价格的涨幅也有所收窄。鲜菜和鸡蛋价格下跌的主因仍是供应充足。 非食品CPI环比从上月上涨0.1转为下降0.1%,同比由上月持平转为下跌0.1%。冬装新品上市,服装价格上涨推动衣着项CPI环比上涨0.3%;房租、家用器具、医疗服务价格下行分别带动居住、生活用品及服务、医疗保健价格环比走平。非食品价格环比走弱,主要受旅游出行相关价格下行的拖累。11月是旅游淡季,居民出行大幅减少,飞机票、旅游和宾馆住宿价格分别下降15.6%、4.4%和3.4%。交通和通信价格环比下跌0.2%,主要受交通燃料拖累;其他用品和服务价格环比下跌0.6%。 去除能源和食品的核心CPI同比上涨0.5%,与上月持平,环比下跌0.1%。核心CPI同比连续五个月处于0.5%的低位,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我国经济修复过程中消费需求复苏偏慢的特征。 (三)CPI趋势预判:明年温和回升,对货币政策无掣肘 11月CPI同比转负的主要原因是翘尾因素回落、食品项中猪价和菜价大幅下行。我们预计,12月压制CPI同比下行的因素将有所改善,具体表现为:首先,翘尾因素对CPI价格的影响消失;其次,在进入传统消费旺季(如南方的腌腊需求上升)后,12月初至今猪价止跌回升,平均价格为41.6元/千克,较11月均价上涨了5.6%。在需求的支撑下,猪价可能短期内保持震荡趋势,大幅下行的空间不大。再次,冬季来临,蔬菜供给减少将推升菜价季节性上涨。目前蔬菜价格较11月底已经上涨了约4%,预计12月蔬菜价格大概率将保持上涨趋势。最后,核心CPI已经筑底,可以对CPI同比下行起到一定的缓冲作用。结合上述判断,12月CPI同比虽仍将处于负区间,但下跌幅度或将收窄至-0.3%。值得注意的是,11月CPI同比-0.5%并不是此轮走势的底部,由于基数效应的影响,明年1月份CPI同比将再次下探,跌幅或将达到-1%,然后在明年上半年一路回升。 我们认为,明年CPI全年前高后低,通胀呈温和回升趋势,中性情形下CPI同比全年中枢在1.4%左右,不会对货币政策形成掣肘。 三 PPI:同比修复速度加快 (一)PPI总体情况:环比上涨,同比降幅收窄 11月PPI同比下降-1.5%,降幅较上月收窄0.6个百分点;同比跌幅中,翘尾因素影响为0,新涨价因素影响约-1.5个百分点。PPI环比由上月持平转为上涨0.5%,涨幅创两年以来的新高。从两大类看,生产资料价格同比下降1.8%,降幅较上月大幅收窄0.9个百分点;环比上涨0.7%,较上月涨幅扩大0.6个百分点。生活资料价格同比下降0.8%,跌幅较上月扩大0.3个百分点;环比由-0.1%转为0.1%。 同比来看,跌幅最大的仍然是与石油相关的行业,但因近期油价持续回升,相关行业的价格同比跌幅均在收窄。化纤制造、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橡胶和塑料制品业的价格同比跌幅较上月分别收窄3.4、3、2.2以及0.6个百分点。黑色和有色金属相关行业的价格同比涨幅靠前,且涨幅还在进一步扩大。黑色金属矿采选业、有色金属矿采选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行业价格同比分别上涨12.5%、6.9%、4.1%和2%。价格上涨的行业还有非金属矿采选业、农副食品加工业、食品制造和医药制造业等。 环比来看,受国际油价上涨影响,石油相关行业价格继续上涨且涨幅扩大,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价格上涨2.2%,化维制造业价格上涨1.9%,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价格上涨1.7%。北方省市在11月集中进入供暖季,供暖需求大幅增加,燃气生产和供应业、煤炭采选业价格上涨。受益于黑色和有色金属价格上涨,金属相关行业价格由跌转涨,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价格上涨1.5%,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价格上涨1.1%。此外,涨幅扩大的还有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造纸和纸制品业和纺织业。价格下跌的主要有计算机、通讯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有色金属矿采选和汽车制造业。 (二)PPI趋势预判:回升趋势不改,修复速度加快 过去数月经济的走势大概是一个逐步升温的过程。7月份经济进入调养期,彼时经济修复的结构较差,主要亮点在以基建、地产为代表的逆周期环节。8-9月份,经济结构有所改善,社零、制造业投资增速都开始转正。10月开始,经济数据全面向好,出口和地产超预期,经济微过热的概率加大。11月份,经济升温趋势延续,出口增速继续向上,经济升温从量向价格扩散,广泛的工业品涨价就是很好的例证。 从基本面看,我国经济大概率会在四季度以及明年1季度出现短暂的微过热状态。在此背景下,PPI同比修复的速度会加快,预计年底PPI同比跌幅收窄至-1.1%。预计PPI同比明年上半年将保持上行趋势,大约在明年3月份翻正,年中高点可能触及3%。此外,还值得注意的一点是,如果明年海外财政刺激方案和疫苗普及超预期,在需求和大宗商品价格的带动下,不排除PPI同比更快速上行的可能。
10月12日,火花思维CEO罗剑在全员内部信中宣布,公司已完成E2轮1亿美元融资。天眼查APP显示,此轮融资由腾讯领投,凯雷投资集团旗下基金和猿辅导跟投。事实上,火花思维的E1轮融资于8月26日刚刚结束,此次融资完成后,火花思维的累积融资额已达4.4亿美元。 同行猿辅导参与投资 天眼查APP显示,火花思维定位于3岁-10岁在线儿童思维训练,通过一对多的线上互动直播小班课,以及强交互的游戏环节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专注力等核心基础能力。 现阶段,火花思维在线课程集中在幼小衔接数学思维训练,分为空间思维和图形、计算能力和逻辑推理三大模块。现阶段已经完成了幼小衔接30个课时的制作,团队计划在下一阶段将内容完善到3年级水平。 从官网的课程介绍来看,无论是课程还是对应的用户群体,火花思维与猿辅导都有重合,可以说是存在一定的竞品关系。 对于投资火花思维的目的,猿辅导内部人士对记者表示:“感谢关注,但我们没有更多可以回应的。” 国信证券高级研究员张立超对记者表示:“猿辅导选择跟投火花思维,是看到火花思维在小班互动直播引导式教学品牌建设运营方面的技术、品牌、口碑等沉淀优势,而猿辅导在传统大班课、AI互动课方面有着先发优势,因此双方具备初步合作的空间。相对于另起炉灶,选择外部跟投显然起效更快且有助于双方功能互补,合作价值或远远大于竞争。” 动画视频是把双刃剑 事实上,在数学思维这一赛道上不乏巨头玩家。不久前,字节跳动高调宣布,收购数理思维品牌“你拍一”。火花思维加码的AI课,猿辅导旗下的斑马系列也在发力。 但火花思维CEO罗剑对媒体表示,相较其他科目,数理思维更难做。首先,机构需要给用户解释什么叫数学思维,于是就会面对类似“你到底是教数学,还是教思维”的疑问。其次,思维赛道门槛很高,“研发一个数理思维课程,如果动画交互做得不好,怎么在市场上卖?但是当我们把行业进入门槛抬高后,后端的开发成本自然而然就变高了。” 从课程特色来看,火花思维的课件主要以动画视频为主,对于年幼的孩子会有较强的吸引力。 “火花思维将动画片、游戏等多媒体形式融入其课程设计理念,能够满足少年儿童特别是幼儿寓教于乐的特点,有助于其脑力的开发。国外的一些机构如迪士尼等也选择将动画片融入主流视听教学当中,目前已成为在线教育发展的一种趋势。”张立超表示。 但也有业内人士表示:“火花思维的游戏和动画偏多会影响孩子的学习,也有孩子出现‘只玩不学’的学习状态,如果对这方面比较介意的家长需要谨慎选择。” 推出涨价式营销活动 “即将全面涨价”“优惠倒计时”,在火花思维的海报中不乏这些字眼,这被外界称为“涨价式营销”。 有媒体报道,“十一”期间,火花思维针对旗下数理思维AI推出了1699元的优惠价。而活动截止日期为10月10日,结束后将涨至1999元。 这已经不是火花思维第一次推出“涨价”营销活动。9月17日-9月30日,火花思维推出88元开学季课程包。而本次活动推出的数理思维AI课在9月22日-9月30日期间仅售1399元。也就是说,“十一”优惠价已是上涨过一波的价格。 对此,张立超称:“涨价营销更多的只是短期策略,打的是心理预期牌,长期来看并不可持续,在线教育机构需要将更多的精力放在课程质量、平台技术、口碑运营方面,而非单纯的为一时业绩选择涨价等激进的刺激手段。” 在线下培训和补习班市场稳定的情况下,在线教育机构如何说服家长把孩子留在家上网课,不能仅靠低价和广告。 “秋季开学后,孩子的培训教育开始转为线下。我还是喜欢线下课,因为线下更能学到一些东西。”一位家长对记者表示,这意味着,当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之后,教育培训市场还将面临很大变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