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12月8日电 题:“后浪”涌起!“Z世代”正成为新一届“消费担当” 新华社记者张千千、姚均芳 追剧、听音乐时,不介意购买平台会员以改善使用体验;“爱豆”代言了一款产品,愿意为其而买单;游戏打不过,乐于充值“氪金”……有这样一个群体,个性鲜明、消费意愿强烈、追求“美好消费”,正逐渐成为新一届“消费担当”。 这些1995年到2009年出生的年轻人,被称为“Z世代”。他们出生于网络时代,受到互联网、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科技产物影响。特殊的成长环境下,这一群体对消费市场的影响持续加大。 如今,已经到了必须看懂“Z世代”的时候。他们具有哪些消费习惯? “‘95后’年轻人对品牌的忠诚度是极其低的。”京东零售集团CEO徐雷在日前举行的2020(第十九届)中国企业领袖年会上说,年轻消费者快速切换品牌的习惯,造就了如今大量的“网红”品牌。 同时,徐雷表示,“95后”消费者极具个性、孤独感强,因此会形成很多小的圈层、偏好,从而创造出很多细分市场,为各类新品牌带来新的机会。 “这些年轻人付费能力强。”影谱科技创始人姬晓晨表示,由于生活在互联网时代,习惯在线支付方式,加之生活条件优于上一代人,因此年轻群体的消费习惯与上一代人完全不同。 在为综艺节目和IP产品提供技术支持的过程中,姬晓晨发现,部分产品的在线付费群体甚至已经集中在9到13岁。 苏宁金融研究院报告显示,“Z世代”群体具有愿意为兴趣付费、热爱UGC(用户原创内容)平台、追求“懒经济”与“宅文化”、偏爱颜值与萌宠等消费态度。他们崇尚的文化和价值观越来越被大众接受,其影响力正与日俱增。 “我们长期看好‘美好消费’的前景。”名创优品联合创始人叶国富表示,只追求性价比已经无法打动年轻消费者,能给消费者带来快乐体验的“美好消费”才是争夺年轻消费者的新赛道。 如今,“Z世代”对消费市场的影响逐渐增强,越来越多的企业、品牌正针对这一群体的消费习惯和喜好,进行转型发展。 柠萌影业联合创始人陈菲是今年的热播剧《三十而已》的制片人。在对这类“爆款”产品的研究中,她发现,近几年内容消费格局发生了很大变化,用户正在迭代,“Z世代”群体成为文娱消费中占比约60%的主力人群。 “这些变化在倒逼我们自己进化。”陈菲说,要生产更多“爆款”,就要在补短板的基础上有极致长板,在充分洞察用户的基础上做到超过用户预期,在击中集体情绪的基础上做到价值观引领。 小红书创始人瞿芳则发现了年轻人热爱生活、热爱分享的特质。数据显示,目前每个月有超过1亿的用户活跃在小红书上,他们当中有72%是“90后”用户,其中又有50%是“95后”的“Z世代”。 “年轻人对于消费和服务体验的分享,让小红书成了生活潮流的发源地、消费趋势的塑造者。”瞿芳说,年轻人与社交网络共生,需求更加个性与自我,消费决策更加专业与理性,同时期待更主动参与品牌建设,这些都是值得企业把握的机遇。 徐雷表示,企业要更多关注行业趋势变化,对消费者的关注怀有敬畏心。“我们要有敏锐的洞察力,避免温水煮青蛙。”
“尽管都面对疫情冲击,但单体酒店与品牌连锁酒店在承压能力上呈现明显差异。因流量、品牌力、技术、供应链等方面的薄弱,大量单体酒店没能挺过此轮冲击波,从强化抗风险能力的角度出发,后期酒店业品牌连锁化加速是大势所趋。”对于酒店业在2020年遭受的疫情“黑天鹅”冲击,12月8日,华住集团创始人季琦在“中国经济新趋势论坛暨2020华住世界大会”上表示,疫情是对酒店行业最大的压力测试。 受2020新冠疫情影响,国内酒店业出现阶段性震荡。但聚焦以上海为核心的长三角,归功于区域高效的城市管理体系及稳健的经济基底,区域酒店业展现出强大的韧性。浩华管理顾问公司发布的《2020上半年中国大陆地区中档及以上品牌酒店签约报告》显示,2020上半年,长三角区域酒店签约量较去年同期仍小幅增长,其中上海、杭州分别荣膺一线、新一线城市签约冠军。 季琦认为,中国酒店未来的趋势包括从单体走向连锁、从星级走向品牌。“中国有两个市场,4亿中等收入市场和10亿大众市场。中国是世界最大的消费市场,是最具潜力的市场。” 尽管从经济型酒店起家,但华住在布局中高端酒店。华住旗下品牌花间堂、全季、桔子、桔子水晶、漫心等均在蓄势发力,同时,华住也正计划将DH旗下酒店品牌引入国内,以输出中国服务、加速本土高端品牌崛起。 谈及华住未来的高端战略,华住集团总裁、华住中国CEO金辉表示,到2023年底,华住保持每年新增至少100家门店的增长速度,在全国范围内实现高端品牌门店达到500家的布局。 根据华住集团最新发布的三季度运营数据,截至今年三季度末,华住集团中档及高档酒店数量为2177家,待开业1175家,分别约占总体数量的34%、52%。
和做小家电起家小熊,新宝不同;苏泊尔是做厨房炊具起家的。公司创始人苏增福、苏显泽父子于1994年创办苏泊尔,2004年公司在深交所上市。 开始做小家电也是近10年的事,2011年苏泊尔开始布局小家电业务,以此来改变主营业务增长停滞的局面。公司的改革和转型是有明显效果的,营业收入从2011年71.3亿元增长至2019年的198.5亿元。 01 复盘小家电公司的阶段性行情 今年一季度突然爆发的新冠疫情和居家办公,让小家电一炮走红;因为使用方便,快捷,高性价比和产品高颜值,小家电也深受年轻人的喜爱。 其中在疫情中受益最大的两个小家电公司是小熊电器和新宝股份。小熊主打线上电商渠道,疫情爆发对公司业务毫无影响,反而体现出了线上渠道的轻资产优势;公司的业绩也一再惊艳各位投资者,2020年前三季度营收同比增长45%,净利润增长92%。 这么高的业绩增速,而且完全是疫情受益股,资本市场也舍得给估值,因此你可以看到小熊上市以后的股价走势是这样的。公司当前估值竟然有40倍,远远高于家电龙头当中的美的,格力,海尔。 小熊因为线上渠道做的好,受到了市场资金的追捧;同行业的新宝股份同样因为业务模式的优势,也使得自身的产品在疫情当中被热卖。新宝主营收入来自于给国外小家电品牌做出口代工,是ODM模式的打法,其中在国内市场代理运管摩飞品牌的小家电,OEM为辅。 今年海外工厂受疫情影响不能提供足够的产能,订单向国内的生产厂商转移,这让新宝莫名其妙的火了一把。2020年前三季度公司营收91.2亿元,同比增长33.5%;净利润9.1亿元,增长75.4%。 所以你可以看到新宝的股价走势是这样的,和小熊电器差不多;同样也有做小家电业务的苏泊尔,股价走势却和前两家公司大不一样,原因是什么?差异在于渠道,其实疫情对各个行业影响最大的也是渠道,线上化的进程被再次加速。 02 四季度线下渠道将会迎来修复 小家电也是最近几年火起来的家电品类,品牌效应也没有那么明显,重点在于渠道。和小熊95%的线上销售,新宝70%的出口外销不同,苏泊尔线上渠道销售额只占50%,还有一半营收来自于线下。 所以,国内疫情得到控制,线下零售渠道在四季度复苏也是苏泊尔业绩反转的主要逻辑之一。公司第三季度业绩微弱复苏,和前三季度业绩大幅下滑不及预期,也是苏泊尔股价至今没有反应的原因之一。 市场之前的担心也不是多余的,8月份公司股价开始回调,在三季报业绩出来之后,股价也立马大跌。苏泊尔2020年Q1-Q3营收133.1亿元,同比下滑10.7%;净利润10.8亿元,同比下滑13.4%,虽然线上渠道收入占比50%,但这样业绩还是比较惨的。 其中2020年Q3营收51.2亿元,增长1.1%;归母净利润4.1亿元,同比增长1.0%;渠道方面已经出现了复苏的迹象。四季度渠道恢复带来的业绩反弹,市场似乎还没有反应,这也是当前看多苏泊尔的逻辑之一。 其实,上京东,天猫这些电商平台看看就知道了,苏泊尔的小家电品牌的销量和口碑并不差。公司早在2010年就开始布局线上渠道,也并没有落后于竞争对手;只是线下门店暂时受损,成了市场当中的落难王子。 苏泊尔部分小家电资料 来源:公司官网 03 母公司赋能,发力高端化品牌 苏泊尔实际是国内品牌,实际控制人确实国外企业SEB集团。早在2006年,SEB集团通过股权转让,定向增发,部分要约的形式对苏泊尔进行收购。2007年,SEB集团获得了苏泊尔52.74%的股权,截止到目前,累计持股81.19%。 国内企业由外资控股有好吗?结果是肯定的。SEB集团是国际知名的炊具研发制造商和小家电制造商,一方面为苏泊尔带来稳定的出口订单,另一方面双方在生产、研发、品控、管理等领域深入合作,进一步提升苏泊尔的核心竞争力。 借助SEB技术输送,公司引入多项成熟技术,大大降低研发成本。2009 年苏泊尔对 SEB已成熟的红点技术、巧叠技术等全球专利进行吸收、改进、应用,打造出第一代无油烟炒锅,可以通过锅底的火红点颜色变化控制炒菜油温,大大提升了产品的竞争力。 苏泊尔除了可以借助SEB集团的技术优势以外,还引进了多品牌战略。在 SUPOR 品牌覆盖中端炊具及小厨电的基础上,苏泊尔引入 SEB 旗下的 LAGOSTINA、KRUPS、WMF等高端品牌,其中:1)Krups 主要经营高端厨房小家电;2)Lagostina 主要经营高端炊具;3)WMF 主要经营高端炊具与高端小厨电。不同品牌之间定位不同,也实现了差异化竞争。 天猫数据显示,2020Q3苏泊尔品牌7、8、9月销额同比分别为25%、19%和34%,分品类看,电器类产品销额增速显著,其中破壁机、豆浆机销额同比高达308.1%和139.4%,电热火锅和电炖锅销额同比呈双位数增长,分别为43.3%和10%,传统电饭煲业务销额同比为7.2%,多品类产品实现了高速增长。 此外,苏泊尔增加了与SEB集团的日常关联交易额度,在原有46.29亿的基础上新增8.5亿元,将年初关联交易额度上调至54.8亿元。当前公司线下渠道逐渐复苏,出口业务表现持续超预期。随着苏泊尔的渠道逐渐走向多元化,品牌逐渐高端化,发展路径似乎有点像现在的海尔。目前公司估值31倍,2021年26X PE,显著低于小熊,新宝,同时向上的反转逻辑很顺畅。 声明:文中观点均来自原作者,不代表观点及立场。特别提醒,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
凯越11月16日至18日,以“谋变焕新 创造未来”为主题的中国商业地产行业(第十七届)2020年会在成都世纪城国际会议中心举办,聚焦“双循环下商业地产的机遇与挑战”,探寻行业“新战略、新消费、新运营、新机遇”,共谋后疫时期商业地产的新方向。全程报道。直播》》 上海奈尔宝企业管理有限公司创始人陈彦丹参会并发表演讲。她表示, 奈尔宝家庭中心愿景是陪伴全球家庭成长,现在我们服务的用户将近一百万人,目前市场估值超50亿。 我们刚开始的时候真的比较难,当我去跟商业沟通的时候,大佬们跟我讲,你们没有品牌,再贵的租金也不让你们进,我突然想到像迪士尼、奥莱也好,他们并不需要占据城市的中心地方,他们可以用自己的产品说话,可以自成地标,我们怎么做呢? 当时我们选中了上海闵行的星河湾,它是比较高端的住宅品牌,当时的星河湾比较特别,整条商业街处于倒闭的状态,整个没有商业氛围,所以我们当时去拿下它两整栋的城堡式的建筑,很多人都在质疑,我们跟黄总沟通的时候,我们说黄总你安心的交给我们打理,我们用自己的团队为您创造一个最合适的社区配套,他给了我们非常长的免租期,今天这条星河湾的商业街已经一铺难求。 其实很多的硬件在相对的时间里面都是固定的,我们特别邀请了哈佛以及香港的团队帮助我们打造课程内容,我们做到每周每天课程内容的更新,我们用强大的黏性让孩子们不停的复购,我们还有非常特色的派对活动,在每个城市里面都成为了这个城市里面孩子们认为最有面子,最有范的活动,像我们的派对从两万块钱的单价到三十万的单价,已经排到12月份。 我们被誉为是室内迪士尼,我们的客群是什么样的,我们每家门店的复购率半年六次,孩子和家长停留的时间4到6个小时,我们的客人非常的年轻,都是在25岁到35岁之间,他们的家庭收入非常可观,所以很多商场都叫我们是非常棒的优质客流发动机。 我们希望用我们高品质的空间,平民的价格带来复购,我们的乐园服务于所有的中产阶级家庭,这样可以为各个商场带落非常多的客流。同时我们非常注重数据以及系统的,在我们成立一年的时候组建了25人的设计开发团队,从门票,点餐,后台的运维开始,全部由自己的公司制作,小朋友进去不出来,一待四五个小时,我们用技术解决这个问题,家长进入场馆手环和小朋友配对,他们可以在自己的手机里面定位到自己的孩子,其实我们的技术是可以让他看到孩子,但是因为场馆孩子太多,我们可以做到让每个家长很安心的发现他的孩子在哪里,知道孩子在哪里,这种情况下很多的家长都可以出去在我们所在的消费商场里面消费、停留、复购。 现在好的品牌很会营销,我们应该是我们这个行业里面最会营销的品牌,并且非常的高效,我们的营销费用只占总收入的1%,但是我们的营销结果非常好,当年做杭州星光店的时候,开业前三天我们的销售额是600万,当我们做到南京的时候一天已经做到一千多万。 我们认为体系化的管理和业内的精英,超一流的水平才可以支撑我们的一切,奈尔宝不是传统的儿童乐园,我们的员工来自哈佛、剑桥、复旦大学,我们的员工来自于很多的行业,瑞士银行以及很多的高校,所以我认为人才的聚集才是我们这个品牌无限的驱动力。
©营销新引擎原创 · 作者|王舷歌 几年前的热播剧《我的前半生》中,女主角罗子君一路打怪从市场调研公司步步为营,进入了顶级咨询公司。其中有个场景很有意思,她所在的调研公司在给一个牛奶品牌做消费者调研,品牌对抽样消费者的要求是35岁以下,结果调研找来的人当中有45岁的,还有两个消费者的调查问卷竟然留的同一个手机号……主管陷入尴尬。 这是市场研究领域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的常见痛点:数据不真实,分析模型不可靠,自然结论的决策参考价值就打大折扣了。 不过,即使放到全球范围来看,市场研究行业也都不免有些无趣。问卷、焦点小组这些“老一套”的调研手段,并没有拉近品牌与用户的距离。但时代在变化,一方面是技术不断革新,数据的采集与处理方式不断进步;另一方面,商业社会也在变化,过去或许可以靠胆识与经验赚钱,但现在每一个决策都需要充分的依据,一次错误决策所对应的代价远比过去要高。 这样的背景下,帮助品牌拉近与消费者的距离,真正理解消费者的需求,就显得格外重要。用一个词概括这件事,即客户体验管理(CEM,Customer Experience Management),通过技术手段收集调查用户的偏好,并加以分析作出决策,最终目标是提升用户的满意度,从而增强客户的忠诚度和对品牌的拥护。 快决测是今年CEM领域强势崛起的一家公司,主要瞄准大中型品牌类企业,服务四方面的需求:生意评估和机会、新品内容优选与优化、品牌与生意诊断和反馈、私域流量运营管理等。 今年4月宣布A轮融资后,快决测在不到半年的时间内完成8000万元B轮融资,由经纬中国领投,A轮老股东赛意产业基金、澄志创投跟投。 无论是投资人,还是品牌客户,他们都认为CEM市场处在爆发临界点,只有具备服务头部客户能力的专业级好产品,并且具备相当的自动化、智能化水平才能引爆市场。但同时这也是一个慢生意,需要决心和耐心。根据测算,国内CEM和市场洞察市场规模在300亿元左右,海外800亿美金的规模。 融资完成后,快决测创始人、CEO李韶辉接受了我们的专访,他认为快决测未来取胜一靠深刻理解服务头部客户专业标准,二靠技术研发,在产品和技术的投入方面无上限。 快决测创始人、CEO 李韶辉 目前,快决测CEM和洞察研究产品与解决方案已为全球120多家客户提供服务,覆盖互联网、金融、消费、零售、汽车、医药保健、电子数码、家电、高科技等10多个行业。其客户名单包含众多知名的世界500强企业,如宝洁、联合利华、腾讯、中国平安、屈臣氏、蚂蚁集团、玛氏、金伯利、蒙牛、GSK等。 快决测部分合作品牌 以下为「深响 · 营销新引擎」整理后的部分访谈实录: 市场与竞争 Q:全球市场研究的市场其实过去100年都没怎么变化,还是问卷、焦点小组会这些“老一套”。为什么这个行业没有发生大变化?技术对这摊事情的变革空间到底有多大?换句话说快决测的空间有多大? A:市场研究这个领域这两年在国内一直是看涨的,CEM更是。因为CEM是一个很新的领域。变化的原因包括几点: 首先,生意比以前难做了。我们不管是市场研究还是CEM,目的都是为了给最终的生意决策提供相应的数据依据。十年、二十年前,大家凭借自己的胆识和经验赚钱,但现在光有胆识和经验很难轻松赚钱了。 其次,竞争环境变了。以前你开个杂货店,面临的竞争最多就是一个711,但现在电商、互联网巨头往每一个缝隙里注资,竞争态势就完全不一样了。 当然,商业越发达、经济越发达,我们这个行业就越发达。中国目前整个CEM和市场洞察市场相当于是一个300亿元的大盘子,而在美国则是300亿美金,可见美国企业相当重视这方面的投入。 另外, CEM和洞察研究还是一个有专业深度的事情,所以空间会很大。如果我们的能力产品真正落地,实际上是可以帮助企业捅破天花板的,资本市场现在也很看好。 Q:我们ezTest(定量研究)+ezTalk(定性研究)相对于传统公司的优势已经很明显了,但如果对比技术和数据更丰富的互联网巨头呢?现在很多平台(特别是电商)本身后台就给品牌商家提供了数据分析,且颗粒度在不断细化优化,而且那些数据是一手的。这是否会成为快决测最大的竞争对手?比如腾讯广告/巨量引擎拥有海量多维度数据,他们做这件事是不是更加得心应手而且可以连同投放一起打包完成? A:其实不是竞争关系而是相互促进的关系。这里面是一个主动的数据采集和被动数据采集。我们把快决测定义成一家沟通技术公司。无论阿里、腾讯,他们更多的是交易或者社交的数据。当然对这些数据进行大数据分析对品牌方是有价值的。而我们是从另一个角度帮助品牌主动和消费者沟通来获取信息和决策数据。另外主流大平台也是我们招募被访者的合作平台。 我们把自己定位为一家具备服务头部客户能力,通过技术实现企业用户CEM和洞察研究需求的自动化、智能化的SaaS公司。相对巨头而言,他们更可能选择搭建架构和平台的方式,让企业去跑马圈地。 技术理解 Q:2019年底公司正式升级了“智能商业洞察中台战略”,之前一段时间“中台”这个概念被吹上了天,现在又有很多观点吐槽中台无用。您怎么看? A:我觉得这个概念是个好概念,但在市场上被叫烂了。我们跟客户谈,我们更愿意说给他提供一个完整的解决方案而不是“中台”,这个解决方案是基于他自己的决策场景需求,我给他配置需求出来。当然,这个解决方案要具备扩展性和功能配置的能力。 其实大部分企业未必需要那么多的中台,客户需要的是功能模组,比如洞察CEM是一个综合模组,它的CRM(客户关系管理)需要和CDP(客户数据平台)相对应,销售管理也可能是一个模组。如果所有模组都堆在一个中台,其实它是一个混乱的东西。打个比方,如果每个技术公司都给客户提供一个中台,对客户来说就相当于一个大杂烩。 关于理论与实践 Q:我们看到快决测有一个案例是为某知名餐饮品牌制定了围绕一线销售人员沟通与反馈的智能系统,系统可以根据不同销售人员的标签(如区域市场、门店、岗位角色),定制不同的研究及互动模板,随时随地发起千人千面的调研,进一步加强与销售人员之间的沟通反馈——理论上这种模式非常高效,而且老板肯定是乐见其成的。但我想知道的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这些“被中台”的底层员工是什么态度?就我们之前的一些采访,很多管理层觉得有效的系统,其实一线员工并不买账。个人感觉快决测很多设计都是站在领导层的角度,那么在实际执行落地层面,我们做了哪些事情确保中台的实用性? A:企业有各种不同的需求,有些是老板的需求,有些是中层管理的需求,有些是底层员工的需求,毫无疑问,我们如果服务客户,我们首先需要满足老板的需求,因为老板对咱们的生意有更高的认知,所以老板的需求满足了,企业服务才能进得去,To B技术很少是由底层往上堆起来的。 但满足老板需求的同时,这些企业服务的技术最终是要为具体的业务单位产生价值,而具体的业务不是老板所推动的。所以我们要针对具体的业务需求,例如针对员工、总监等不同层级人员在不同生意场景和运营场景的需求点,提供不同的解决方案,满足他们的需求。让一线的产品使用者感受到产品能帮助他们,有实际的价值,觉得这个产品是为他们服务的。所以我们的产品,要充分理解客户的使用场景和需求。 这到底是为谁服务的问题。简而言之,就是对高层有价值,对业务线有用。 关于边界的拓展 Q:不同的行业有不同的特点,即使是再灵活的统一技术,也需要针对行业特点做一些个性化的调整。快决测如何选择切入的行业? A:肯定得一个一个行业地做。如果我要做一个行业,就要找行业最大的标杆客户,跟他们合作。我们比较幸运,一路走来我们在每个行业都找到了标杆,而且他们信任我们。我觉得创业公司一开始肯定要走资源最好且最熟悉的行业,像快消行业是我们最熟悉的行业,所以我们一开始进入的就是快消行业。 Q:所以并不是看哪个行业钱多就进哪个行业? A:后期跑起来了会。 Q:这样的模式会不会使我们本来想技术驱动,最后还是会变成人力驱动?因为你服务的客户越多,你要在这个项目上扑上去的人就会越多,就会变成律所四大那样的组织模式。 A:不会。我们的商业模式是螺旋上升的。开发好产品技术后,会迎来一波生意快速增长,这时需要有人进行对接服务。比起传统公司马上大量雇佣服务人员的模式,我们遇到这种情况,会先把产品技术团队拉进来和服务团队探讨产品升级以提升研究及CS团队的人效。当产品力提升了,服务团队可以接纳更多业务后,会进入下一轮生意拓展。然后又再进入下一轮产品升级以提升服务人效。这是一个螺旋上升的过程。 比如我们DP同事2018年只有5个人,2019年是5个人,今年还是5个人,但我们每年的业务增长都超过100%。 Q:快决测在客户方面的实力很强,最近也是中标平安集团品牌美誉度的项目,公司介绍里也不乏大客户。可以理解为快决测的产品是面向一定体量的大型企业的吗?中小企业的需求您怎么看?他们的痛点在哪里?如何解决? A:或许是资源魔咒吧,创业公司肯定是先做自己资源体系内的事。我们和大品牌一直都有很好的沟通渠道,之前确实没有把中小企业当成目标。如果一开始就做小客户,对我们来说性价比不会太好。服务一个小客户和服务一个大客户成本差不多,小客户服务得再好,业务空间有限。而头部客户一方面是预算更多,另一方面是有品牌示范效应,可以在行业内起到标杆做用。而且这个标杆对双方都是有利的。所以一开始我们没有主动推进中小客户。 去年开始,我们做了一些消费类的创业项目。一开始因为是朋友创业的项目需要,我们就做了。后来看到新消费品牌带来的市场声量似乎比传统品牌更大一些。而且这些创始人非常聪明,他们压力也更大,他们知道现在每花一笔钱,和后面的持续花费都有风险,所以愿意在一开始花很少的钱去验证。而且现在新消费者的创始人都很早就开始做私域,在私域里我们给他们提供了性价比非常高手CEM和洞察研究解决方案。这个市场起来的速度比我们原来想的更快。 中小企业和大企业的能力需求差不多,不同之处在于小企业要求更快、和解决方案的产品化能力更强。 现在各行各业的生意都越来越难做,我们看到中小企业的CEM和洞察决策研究的需求在增长。但是中小企业缺少专业的人来做。所以需要我们把产品的自动化、智能化水平做到一个更高的水平。在易用性,自助性和成本进一步降低更强的情况下,中小企业的CEM和洞察决策研究会迎来大发展。 深响
11月2日,字节跳动完成了对医疗健康业务的首次品牌确认,推出了“小荷医疗”的独立品牌,并发布了“小荷”App和“小荷医生”App。 据了解,“小荷”App是原“绿松果”品牌全面升级而成,面向患者的医疗服务与内容平台。“小荷医生”App则是专门为全国医生提供互联网执业的工作平台,提供在线问诊、患者管理等各项服务。 这并非字节跳动首次公开对医疗健康业务的尝试。早在今年5月,字节跳动全资子公司北京互动极致科技有限公司完成了对百科名医网运营主体北京百科康讯科技有限公司100%股权收购。而百科名医则成立于2010年,曾号称做“中国版WebMD”(美国权威医学健康信息平台)。 截至目前,医疗健康领域赛道已经站满了国内互联网巨头。谈及“小荷”的变现途径,有经济学家认为主要还是通过最终上市,或通过在上市场前被别人兼并收购实现。其余互联网企业使用的方法都是在各个领域将流量变成客户,实质并没有什么差距,背后的区别仅在于其自身客群的区别,其实从真正做好企业来说医疗质量才是最重要的。
11月3日,滴滴出行宣布10月国内月活用户突破4亿,随着10月“滴滴喵喵节”的上线及多品类、品牌发力拓展,目前滴滴月度活跃用户持续增长。 滴滴出行董事长兼CEO程维在公司内部“在一起”全员会上表示,感谢每一位用户和司机师傅。年初面对疫情对交通出行的巨大冲击,滴滴和广大司机师傅共同努力,全力抗击疫情。滴滴网约车、花小猪、出租车业务均实现高质量快速增长。滴滴以多品牌发展的战略,为细分人群提供便宜、确定性高的好服务,积极推进出租车改革和融合发展;青桔单车在10月23日峰值突破2300万单;橙心优选在今年快速启动,呈现突出的起跑优势,目标是拿下社区团购赛道第一名。 今年,滴滴推出了青菜拼车、快的新出租,以及定位年轻用户市场的网约车新业务花小猪;在公共交通方面,滴滴导航已开放至乘客端,实时公交业务覆盖城市超104个;社区团购平台橙心优选在9月29日全国日订单总量突破280万单,截至10月底,服务拓展到11个省市。 程维在接受央视《新闻联播》采访时表示,在“十三五”期间,业务得到迅猛发展,年运送乘客量超过100亿人次,今年国庆节前,创下了单日为全球提供6000万次服务的新纪录。滴滴未来会在智慧交通、自动驾驶等领域加大科技的投入,让出行更美好,让科技更好地服务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