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金融红利”时代结束值得注意的是,让房地产行业举步维艰的原因,除了疫情外,还有就是融资监管新政——“三道红线”的落地。大家可能不知道,所谓的“三道红线”,它的核心思想就是控制房企负债扩张。具体来看,包括剔除预收款后房企负债率不超过70%,净负债率不超过100%,现金短债比不低于1。应该讲,这是监管层第一次用精确的财务指标来量化房企负债水平。那么,在这种约束下,基本上可以宣告,中国房地产“金融红利”时代结束,整个行业面临着转型!那么,现在的问题是,在政策窗口期,房地产企业该如何转型呢?2、碧桂园打造健康“堡垒”我们看到,许多房企在维系已有业务的同时,不停地寻找新的出路,像造车、养猪、物业服务等。那么,我们以行业巨头碧桂园为例,他其实走了一条不一样的路。我们看到,碧桂园从疫情中领悟到健康生活的重要意义,启动了健康住宅体系升级,这些升级都是围绕着人的居住需求出发的,从社区规划到户型设计都遵循健康的价值导向。像在社区规划方面,碧桂园尽可能地把楼栋设计成正南朝向,确保最优日照有效时长。另外碧桂园还科学布局楼栋,让楼栋之间保持“健康距离”,这样的低容积率社区也让人员更分散,避免了聚集的风险。在户型设计上,房间是方正的,飘窗是全尺寸的,卫生间采用单地漏、三段式干湿分离的设计模式,然后做成南北通透的户型,就可以保证充足的阳光、高效的通风。那么,在这种健康住宅体系中,主卧、小孩房、老人房、客厅四个重要空间布局都在南向通风采光的最优线上,这样可以保障全家人的健康。3、碧桂园的“破局”优势毕竟,在疫情之下,人们更关注居住的安全、健康,而碧桂园顺势而为,打造健康住宅,既是对客户的责任,也能提升企业内在的价值,还能抓住市场的风口。更为关键的是,做健康住宅,碧桂园有很大优势,因为碧桂园拥有健康家居的全产业链。比如碧桂园的核心联盟企业安心加,在智能净水系统和智能新风系统的研发上很有实力。它的智能净水系统能通过手机实时查看水质信息、水质超标报警,随时监控滤芯状态和水质变化。它的智能新风系统采用双层核心滤网、超强净化。此外,碧桂园的联动子公司、核心联盟企业也一起助力,打造了碧桂园的智慧社区。比如社区的非接触式操作,人脸识别智能门锁,以及线上报修系统等,无需接触,就可以完成操作,这就是智能化带来的便利。所以,总的来讲,在疫情的背景下,在“三道红线”的压力之下,中国房地产企业已经开始从跑马圈地的外延式发展,转向精耕细作的内涵式发展,正在从服务升级和现代科技中,探索“金融红利”时代结束后的可持续发展模式!
天伟/文12月22日,海信手机以“阅无纸境”为主题举办新品线上发布会,正式推出5G阅读旗舰A7。作为业内首款支持5G制式的水墨屏手机,相较于上一代产品,海信阅读手机A7在屏幕尺寸、显示效果及系统功能优化等方面进行了全方位升级,开启全民5G护眼阅读新时代。数字化阅读时代 护眼成最大痛点以智能手机为代表的数码电子产品,在方便用户阅读的同时,也带来了视力问题。在全民数字化阅读的今天,如何解决电子产品带来的视力损害问题成为一个全民关注的重要课题。基于这一痛点,海信手机于2017年2月推出业内首款双屏阅读手机A2/A2 Pro,在此之后便保持每年发布和更新一款产品的节奏,相继推出了全球首款夜光水墨屏手机A6、正反都精彩的双屏阅读旗舰A6L、行业新品类单水墨屏阅读手机A5等系列新品,不仅备受用户好评,且凭借着极具差异化的卖点取得了不错的成绩。此次全面升级的海信5G阅读手机A7也即将再次掀起护眼阅读的新高潮。全球首发5G阅读手机 开启全民5G阅读时代2020年是5G手机的爆发年,为了满足用户对极速5G网络、护眼阅读的需求,海信手机在原有产品的基础上再度推出了A系列新品——海信5G阅读手机A7,全球首款支持5G制式的阅读手机。在屏幕配置上,海信阅读手机A7采用了元太独家定制水墨屏,并将屏幕尺寸由上一代产品A5 Pro的5.84英寸提升到6.7英寸,整体屏幕可视面积增大33%,可以有效减少用户阅读翻页带来的不适感,让阅读体验更为沉寂。其中A7彩墨屏CC版采用了第二代印刷式电子纸技术,其彩色滤光片RGB像素点位由之前的3*3排列方式变为3*2矩阵式排列,RGB像素点间隙排列更加紧凑,颜色边缘更加平滑。相较于上一次产品,海信阅读手机A7的油墨细致度提升50%,色彩空间提升50%,整体视觉效果更优。而同为升级版的A7经典版在继续采用黑白水墨屏的基础上,屏幕像素密度则达到了300ppi,屏幕画面显示更为细腻清晰,阅读体验也更为舒适。网络方面,海信阅读手机A7搭载了国产紫光展锐虎贲T7510 5G芯片,运算性能强,处理能效高,支持SA/NSA双模5G组网,支持国内主流5G频段,且智能支持5G与4G无缝切换。海信A7在满足用户护眼阅读需求的同时,还可以满足用户对极速网络的需求。为了能够让用户获得更加出色的阅读体验,海信阅读手机A7还基于安卓10系统进行了深度的开发定制,加入了智能对比度、动态刷新模式、应用漂白、500+定制图标、多级字体加粗、文字抗锯齿2.0、灵感速记、锁屏阅读等特色功能;在内容上,与京东读书、咪咕阅读、掌阅、QQ阅读、腾讯动漫、快看漫画等几大头部内容平台深度合作,通过整合更多内容资源,打造聚合书架,为阅读用户提供多层次多维度的阅读场景,为用户提供一座随身携带的移动阅读掌上图书馆。技术革新推动产品不断升级从2017年推出旗下首款阅读手机至今,海信阅读手机已发展至第六代产品,然而也正是因为一代又一代产品的推动,使得海信手机在黑白显示、夜光显示、彩墨屏显示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技术储备。例如,在彩墨屏的应用上,海信不仅首创了文字抗锯齿修复技术,而且还在新品阅读手机A7上全面升级为线条补偿技术,不仅解决了原有技术页面颜色显示较浅等问题,还使得文字线条更加饱满圆润,对比度更高,观感更佳。从产品问世之初开始,海信阅读手机便致力于为用户带来更优质的护眼阅读体验。在本次发布会上,海信阅读手机事业部总经理李伟表示,未来海信手机将携手合作伙伴,从供应商到渠道,为大家聚焦更多优质资源,推出更多形态的水墨屏产品,竭尽全力去推动水墨屏手机产业的发展,打造集硬件、内容、服务于一体的生态圈,让更多人可以享受护眼、爱上阅读,让热爱阅读的人可以阅无纸境。
高盐高油,无辣不欢,烤串炸鸡当夜宵,奶茶饮料快乐水……色香味俱全的美味佳肴不一定健康。中国营养学会理事长杨月欣说,我国居民人均食用盐、油均远高于世界卫生组织推荐标准,杂粮、水果、坚果等摄入不足。民以食为天,合理膳食,营养均衡,在国民日常生活中尤为重要。12月22日,由中国营养学会主办的“膳食与健康科学证据专家研讨会”在武汉召开,来自全国的营养学专家针对膳食以及营养素对健康作用的最新研究进展行了深入研讨。会上,中国营养学会宣布启动《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Dietary Reference Intakes,以下简称DRIs)新一轮修订,并与纽崔莱营养与健康研究中心签订合作备忘录,共同推动营养素在生理功能、营养状况评价等方面的研究,预计在2022年完成制定更适合我国居民的营养素摄入量,推进健康中国建设。这是纽崔莱营养与健康研究中心继支持2013版DRIs修订后,再次为新版DRIs修订提供科学支持。安利亚洲科技创新中心副总裁、纽崔莱营养与健康研究中心亚洲区负责人陈佳女士表示,连续两次参与DRIs修订,纽崔莱营养与健康研究中心将与中国营养学会紧密合作,推动定制营养、精准营养等细分领域的营养素基础性研究,提升国民营养健康水平。“中国营养学会”与“纽崔莱营养与健康中心”签订合作备忘录修订居民膳食营养素摄入量标准 指导居民合理膳食人类对营养素的认识始于3000 多年前,当时古埃及人发现夜盲症可被一些食物治愈,虽然他们并不清楚食物中什么物质起了医疗作用。在那之后的几千年中,人们仍然把疾病归罪于鬼神,巫术,空气,体液以及命运,直到现代分子生物学逐渐揭开了维生素、矿物质、氨基酸的秘密,从科学角度让人类认识到,在某些程度上吃些什么决定了人的身体状况。2013版DRIs发布至今已有7年,随着营养素基础科学研究的发展、国民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的变化,中国营养学会计划在未来3年内,对我国居民营养素推荐摄入标准进行全面梳理,2022年推出更适合我国居民的新版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同时,DRIs的修订工作已被列入国务院《国民营养计划(2017—2030年)》文件,凸显国家对国民健康的高度重视。杨月欣介绍,DRIs主要是为了满足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身体状况的中国居民营养需求而制定的专著,包括了各种营养素的平均需要量、推荐摄入量、适宜摄入量和可耐受最高摄入量。全球疾病负担研究表明,饮食因素导致的疾病负担占到15.9%,已成为影响健康的重要危险因素,启动新版DRIs的修订,标志着我国营养科学和应用的又一次重大进步,对于合理膳食、营养保健、食品生产、改善中国居民的营养健康状况具有重要意义。中国营养学会理事长杨月欣教授介绍DRIs起始和发展据了解,2013版DRIs修订,首次纳入了植物营养素在内的约20种具有生理健康作用的食物成分,并首次提出预防非传染性慢性病的营养素建议摄入量。新版DRIs修订中,将引入近十年营养学关于营养素评价、需要量、安全性等研究领域的新成果,并应用风险评估和循证营养学的方法,建立中国人饮食科学权威的新标准。安利纽崔莱86年聚焦植物营养素研究受到疫情影响,国民对于营养健康的关注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营养健康知识和膳食补充剂的需求迅速放大,这一方面带动了大健康产业的发展,同时也为如老年人、慢病患者、孕产妇、上班族等细分人群的营养健康指导提出了新的期望和要求,显示了DRIs修订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安利亚洲科技创新中心副总裁陈佳介绍,继续支持新版DRIs修订,是因为纽崔莱营养与健康研究中心在全球范围内,积累了86年的从植物原料种植、有效物质和作用机制阐释全链条研发经验和成果。安利亚洲科技创新中心副总裁陈佳女士接受采访在2013版DRIs修订过程中,纽崔莱营养与健康研究中心借助全球科学合作网络,为修订工作提供了多方位支持,如搭建国际与中国营养学机构和专家沟通的学术交流平台,分享包括欧盟、美国等国家和地区的DRIs修订进展情况以及最新科学证据。对于新启动的DRIs修订,陈佳表示,纽崔莱营养与健康研究中心将继续发挥全球研发布局的优势,聚焦细分人群定制营养的精准需求,与中国营养学会紧密合作,推动提升国民营养健康水平。中国营养学会理事长杨月欣与安利亚洲科技创新中心副总裁陈佳签订合作协议吃动平衡科学补充合力营养构筑免疫力近年来,我国居民营养健康状况明显改善,但仍面临营养不足与过剩并存、营养相关疾病多发等问题,不健康的饮食习惯在一些人群中还比较普遍。目前新冠疫情国外形势严峻,国内输入性及偶发性病例仍有发生背景下,吃出健康,吃动平衡,构筑免疫力,更显重要。原卫计委发布的《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15)》显示,我国居民蔬菜、水果摄入量不足,钙、铁、维生素A、D等营养素摄入缺乏,全国成人和儿童的超重率和肥胖率都呈现上升趋势;吸烟、饮酒、少运动和高盐高脂等不健康饮食是慢性病发生、发展的主要危险因素。以营养早餐为例,每天吃早餐是世界卫生组织倡导的一种促进健康的行为。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生活节奏加快,很多居民没有足够时间准备一份营养充足的早餐,随便应付或不吃早餐,易引起能量及营养素摄入不足,使大脑的兴奋性降低,反应迟钝,降低工作或学习效率,增加患血脂异常、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通过合理膳食、均衡营养,适量运动,有助于构筑自身免疫力。第一,食物多样,每天至少摄入12种食物,应包含谷薯类、蔬菜水果类、畜禽鱼蛋奶类、大豆坚果类等;第二,多吃蔬果、奶类、大豆,不以果汁代替鲜果;第三,适量吃鱼、禽、蛋、瘦肉,少吃肥肉、烟熏和腌制肉,坚决杜绝食用野生动物;第四,少盐少油,控糖限酒,足量饮水,成年人每天7-8杯(1500-1700毫升),提倡饮用白开水和茶水;第五,合理选用营养素补充剂;第六,每日运动不少于30分钟,室内体操、仰卧起坐、俯卧撑、拉伸等,或是在空旷人少通风良好的户外,慢跑、快走,同时获得一定日光暴露的时间。
回顾2020年楼市情况,“涨”声一片的同时部分城市房价均价出现回调态势。易居企业集团CEO丁祖昱此前表示,在所有重点关注的城市中,已有17个城市11月均价低于2018年全年均价,部分城市房价甚至已回到2016年前后水平,但基本以三四线城市为主。12月21日,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在发布的《中国住房发展报告(2020-2021)》中指出,从总体上看,预计2021全年商品住房价格同比增幅可能在5%左右。“只涨不跌”成过去式2020年12月1日,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住房大数据项目组发布《中国住房大数据分析报告(2020)——城市房价预警与房企品牌价值测度》(以下简称“报告”)。报告表明,房价只涨不跌的时代已经过去。局部房价下跌监测预警,将成为市场监测预警的重要方面。通过国家统计局公布的11月70个大中城市新建、二手商品住宅价格情况显示,市场分化的状况得以验证。70个大中城市新建商品住宅中,42个城市房价上涨,28个城市房价下跌;二手房方面,47个城市房价上涨,23个城市房价下跌。“在疫情的影响下,全国经济发展受到冲击,失业率上升,居民收入受到影响,导致购买力下降,同时,房地产市场整体受创,购房者信心下滑。”诸葛找房数据研究中心分析师陈霄在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另外,从房企端来看,房企为了加速回笼资金,加大优惠促销力度,降价出售行为增加,导致房价有一定下滑。据纬房指数监测,从各城市历史高点至2020年10月,20个城市距最高点房价调整幅度均在10%以上,其中9城市距最高点房价调整幅度均在15%以上,下跌幅度最大的城市是廊坊,较2017年4月的峰值降幅达46.9%,青岛、天津相较峰值下跌均超过20%。尽管年内一线城市房价呈现连续增长的态势,但根据CRIC数据显示,从均价层面分析,2020年11月一线城市中,北京、上海、深圳的成交均价都呈现不同程度下滑,唯有广州11月均价较2019年均价出现上涨,涨幅约7.6%。其中,北京11月成交均价45174元/平方米,跌破2017年全年均价45250元/平方米;深圳11月成交均价55707元/平方米,与2018年时均价相对持平,与2017年比下跌2.87%;上海11月成交均价53259元/平方米,较2019年下降 2.44%,同时较2018年全年商品住宅成交均价53408元/平方米的价格跌出149元/平方米。此外,在CRIC数据重点关注的163个城市中,除去一线城市外,另有14个城市11月均价已低于2018年全年均价。当中九江、肇庆、义乌三城房价已低于2017年均价,肇庆最新房价甚至已经跌破2015年时的7810元/平方米,为7007元/平方米,该价格也已接近2014年水平。涨幅收窄,分化或将扩大既然2020年楼市已告别“只涨不跌”的时代,2021年房价是否会转入下行通道呢?近日,多部门相继出台报告对2021年楼市情况进行预判。报告指出,在因城施策的政策背景下,各城市房地产市场的差异化将成为常态。新冠肺炎疫情的出现,加速了房地产市场大分化时代的来临。与此同时,12月21日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发布的《中国住房发展报告(2020-2021)》中也表明,过去一年住房市场经历了先降后升的V型变化,其空间分化有所减弱。但从空间上看,2021年中心城市、都市圈和城市群复苏较好甚至出现过热,其他城市复苏较慢,部分城市甚至陷入衰退,分化可能有所扩大。“各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尤其是GDP水平是影响房地产发展的重要因素。”陈霄在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指出,除了GDP以外,人口,产业,供需关系等其他因素共同影响房地产市场。除此之外,针对2021年房价的走势,《中国住房发展报告(2020-2021)》预测2021年中国楼市总体有望延续平稳。从总体上看,预计2021全年商品住房价格同比增幅可能会下降维持在5%左右,商品住房销售面积同比增幅可能将保持正增长并再创历史新高,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增速也将会有所下降,持续保持在7%左右。陈霄向《华夏时报》记者分析到,中央各工作会议中多次提及房住不炒,加上今年下半年以来多地相继出台收紧调控政策,政策环境趋严,明年房价涨幅或将面临收紧。综上预判也印证12月10日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在《2021年宏观经济及市场展望报告》中的说法。房价经过近五年的持续纠偏,已基本回归合理定价水平,预计2021年房价涨幅有望进一步收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