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家发改委会同工信部、公安部、财政部等13个部门联合印发《推动物流业制造业深度融合创新发展实施方案》(下称《实施方案》),提出到2025年,培育形成一批物流业制造业融合发展标杆企业等目标。 《实施方案》重点聚焦企业主体、设施设备、业务流程、标准规范、信息资源等5个关键环节,以及大宗商品物流、生产物流、消费物流、绿色物流、国际物流、应急物流等6个重点领域综合施策,对促进物流业制造业深度融合创新发展作出全方位安排。 国家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介绍,《实施方案》一方面,从5个关键环节对促进物流业制造业全方位融合提出明确要求,推动解决制约物流业制造业深度融合的主要障碍和“中梗阻”;另一方面聚焦6个重点领域,明确了推动物流业制造业深度融合、创新发展的主攻方向。 为推动相关工作任务落到实处,《实施方案》从营造良好市场环境、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创新金融支持方式、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强化组织协调保障等方面提出综合性保障措施,既积极推动降低物流业制造业融合发展的制度性成本以及投融资、土地等要素成本,又通过试点示范方式鼓励骨干企业先行先试,为物流业制造业深度融合、创新发展探索积累可复制、可推广的成功经验。 此外,《实施方案》明确了到2025年的发展目标,提出到2025年,物流业在促进实体经济降本增效、供应链协同、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等方面作用显著增强。探索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物流业制造业融合发展模式,制造业供应链协同发展水平大幅提升,精细化、高品质物流服务供给能力明显增强,主要制造业领域物流费用率不断下降;培育形成一批物流业制造业融合发展标杆企业,引领带动物流业制造业融合水平显著提升;初步建立制造业物流成本核算统计体系,对制造业物流成本水平变化的评估监测更加及时准确。 该负责人还强调,下一步,国家发改委将依托全国现代物流工作部际联席会议机制,加强跨部门政策统筹和工作协调,推动相关部门按照任务分工落实好《实施方案》提出的各项工作任务,形成政策协同和工作合力。 同时,会同有关行业协会加强对物流业制造业深度融合创新发展情况的监测评估,研究建立科学、全面、客观的统计评价体系,及时发现并会同相关部门研究解决物流业制造业深度融合创新发展中出现的新问题、新障碍,推动形成“正反馈”机制,为落实好各项工作任务,不断提高物流业制造业深度融合创新发展水平提供有力支撑。
图为盲人演员蒋灿与北京盲校“乐之光”合唱团演唱歌曲《一个也不能少》图为音乐会现场图为音乐会现场图为音乐会现场 2020年10月15日是第37个国际盲人节。10月12日,由中国残联主办,中国盲人协会、中国残联宣文部、中国盲文图书馆、中国盲文出版社、中国残疾人特殊艺术指导中心共同承办,中国盲协音乐与艺术工作委员会协办的“看见明天”国际盲人节公益音乐会在北京天桥艺术中心举行。中国残联党组、理事会领导,全国政协、文化和旅游部、工信部、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等部门有关负责同志以及音乐艺术家、盲人观众等近300人聆听了音乐会。 中国残联主席张海迪为国际盲人节公益音乐会发来致辞,向盲人兄弟姐妹致以节日问候和美好的祝福!她指出,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残疾人事业,习近平总书记做出一系列重要指示,要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残疾人一个也不能少”。这些年,残疾人的生活有了很大的改善,很多盲人摆脱了贫困,从无到有的无障碍环境建设也给更多的人带来便利。社会各界越来越关心和尊重残疾兄弟姐妹,平等参与共享的理想正在实现。 张海迪说,很多视障青年不懈努力,刻苦学习,走进大学,以顽强的意志赢得了很多赞叹,还有的盲人艰苦奋斗,创业就业,生活越来越好。盲人兄弟姐妹还创造着丰富多彩的精神生活,很多人的才华和能力超出人们的想象,给世界以鼓舞。 张海迪希望有更多的人走近盲人兄弟姐妹的内心世界,更多地了解他们,支持他们。希望盲人姐妹兄弟乐观向上,即使在黑暗中,也要举起心灵的火炬,照亮前行的道路,走出闪亮的人生! 著名二胡表演艺术家、原中国盲协名誉主席甘柏林发来祝贺视频,勉励盲人音乐从业人员刻苦学习,努力提高艺术水平,呼吁社会各界关注支持盲人音乐人才,为他们的就业创业创造更好的条件。 音乐会在歌曲《一个也不能少》的优美旋律中拉开序幕,这首歌由张海迪作词,展示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残疾人的格外关心、格外关注,饱含着残疾人对美好幸福生活的热切期盼。整场演出分为4个乐章,来自中国残疾人艺术团以及中国盲协音乐与艺术委员会的30余位盲人音乐人表演了美声、民族、流行等不同风格的声乐作品和二胡、钢琴、马头琴等乐器演奏,内容精彩纷呈,盲人音乐家们用澎湃的激情讴歌祖国,讴歌党,讴歌伟大的时代和幸福的生活,精彩演出赢得了观众长久热烈的掌声。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残疾人事业快速发展,广大盲人的生活状况和参与社会生活的环境显著改善。通过实施盲人数字阅读推广工程和开展国家通用盲文推广工作,盲人群体的精神文化生活日益丰富;通过推动无障碍环境建设特别是信息无障碍建设,盲人群体可以享受互联网等现代科技带来的巨大便利,逐步融入信息社会;每年有数以千计的视障学生通过参加普通高考或单考单招等便利措施考入大学,数以万计的贫困盲人通过“助盲就业脱贫行动”等就业扶贫政策措施实现就业脱贫。广大盲人自尊、自信、自强、自立,在各行各业中做出了突出贡献,取得了优异成绩。音乐会还以段视频的形式展示了盲人在教育、就业、脱贫奔小康等领域的先进典型。 本次音乐会为盲人音乐家提供了展示风采的舞台,彰显了他们热爱祖国、热爱生活、乐观向上的精神风貌,表达了广大盲人兄弟姐妹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与全国人民共奔小康的决心和信心。音乐会现场视频还将于10月15日通过中国网等网络平台全网展播。(来源:中国残联)
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发布《关于深化商事制度改革进一步为企业松绑减负激发企业活力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推出推进企业开办全程网上办理、推进注册登记制度改革取得新突破、简化相关涉企生产经营和审批条件、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四方面共12条具体举措。 通知要求,全面推广企业开办“一网通办”。2020年年底前,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全部开通企业开办“一网通办”平台,做到企业开办全程网上办理,进一步压减企业开办时间至4个工作日内或更少。 此外,加大住所与经营场所登记改革力度。支持各省级人民政府统筹开展住所与经营场所分离登记试点。市场主体可以登记一个住所和多个经营场所。对于市场主体在住所以外开展经营活动、属于同一县级登记机关管辖的,免于设立分支机构,申请增加经营场所登记即可,方便企业扩大经营规模。 推动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制度改革。将建筑用钢筋、水泥、广播电视传输设备、人民币鉴别仪、预应力混凝土铁路桥简支梁5类产品审批下放至省级市场监管部门。简化出口转内销产品认证程序。督促指导强制性产品指定认证实施机构通过开辟绿色通道、接受已有合格评定结果、拓展在线服务等措施,缩短认证证书办理时间,降低认证成本。深化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改革。2021年在全国范围内推行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告知承诺制。 此外,在加强事中事后监管方面,依法依规运用各领域严重失信名单等信用管理手段,提高协同监管水平,加强失信惩戒。推进实施智慧监管。进一步完善以“双随机、一公开”监管为基本手段、以重点监管为补充、以信用监管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规范平台经济监管行为。坚持审慎包容、鼓励创新原则,充分发挥平台经济行业自律和企业自治作用,引导平台经济有序竞争,反对不正当竞争,规范发展线上经济。 “深化商事制度改革,进一步降低市场主体设立门槛,降低一些产品生产审批权限等,有助于更好释放社会创业创新潜力、激发企业活力。”万博新经济研究院副院长张海冰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此次出台的文件有不少亮点可圈可点,一是更大力度降低企业开办难度;二是利用科技手段推进实施智慧监管,在提升监管质量的同时,减少对企业的干扰,降低监管成本;三是在“放”的同时该“管”的也不放松,比如提出健全失信惩戒机制等要求,有助于保证产品服务质量,维护公平有序的市场秩序。 此外,对于规范平台经济监管行为,引导平台经济有序竞争,反对不正当竞争,规范发展线上经济等,张海冰指出,在新经济领域,由于“赢家通吃”规律比较明显,垄断和不正当竞争行为实际上也更加多发、易发,此次文件专门强调这一问题,既是对社会关注的一个及时回应,也是监管思路的完善和升级。
中国网财经9月14日讯 据成都市人民政府网站消息,成都市人民政府网站近日发布《成都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保持我市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指出,将优先确保保障性住房用地供应,住宅用地占经营性用地比重不低于60%,供需紧张区域不低于70%;提高公证摇号中棚改、无房居民家庭优先的比例,棚改优先最低比例由10%提高到20%,无房居民家庭优先最低比例由棚改优先后剩余房源的50%提高到60%。发挥税收调节作用,个人住房转让增值税征免年限由2年调整到5年。 以下为全文: 成都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保持我市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通知 各区(市)县政府(管委会),市政府各部门,各有关单位: 为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实现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目标,继续保持我市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现就相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加强土地市场调控 (一)增加住宅用地供应,优化供应结构,住宅用地占经营性用地的比重不低于60%,供需紧张区域不低于70%,优先确保保障性住房用地供应。 (二)建立房价地价联动机制,有效调控土地价格,引导市场主体理性拿地。 (三)全面清理已供未开发的土地情况并向社会公布,加大已供未开发土地的促建力度,严格落实闲置土地处置规定,坚决打击捂地、捂盘行为。 二、落实金融审慎管理 (四)继续执行好差别化信贷政策,严格审查购房首付资金来源,严防消费贷款、个人经营性贷款等违规挪用于购房。 三、支持合理自住需求 (五)大力实施租赁补贴扩面提标,将公交、环卫、教育、卫生等公共服务行业人员纳入保障范围,保障住有所居,实现应保尽保。 (六)进一步培育和规范住房租赁市场发展,通过新建、改建、盘活存量等方式切实增加租赁住房供应,租购并举解决新市民居住问题。 (七)加快推进城市有机更新,加大老旧小区改造力度,提升居住品质。 四、完善住房调控政策 (八)严格执行住房限购政策,加强购房资格审核,严厉打击弄虚作假行为。 (九)提高公证摇号中棚改、无房居民家庭优先的比例,棚改优先最低比例由10%提高到20%,无房居民家庭优先最低比例由棚改优先后剩余房源的50%提高到60%。 (十)加强热点楼盘销售方案审核,合理确定房源和认购人数比例,优先保障无房居民家庭购房需求。 (十一)发挥税收调节作用,个人住房转让增值税征免年限由2年调整到5年。 五、加强市场监管监测 (十二)持续开展房地产市场秩序整顿工作,对涉嫌存在捂盘惜售、价外加价、虚假广告、捏造和散布不实言论、哄抬房价、违规挪用各类信贷资金进入房地产市场等违法违规行为的房地产开发企业、中介机构及从业人员、各类贷款主体等,依法依规严肃处理。 (十三)完善房地产市场监测评价体系,强化部门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进一步提高监测评价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六、强化舆论宣传引导 (十四)建立常态化信息发布机制,准确解读市场走势和政策,及时回应社会关切,稳定市场预期。 (十五)加强对房地产开发企业、中介机构等市场主体发布信息的约束管控,规范房地产领域自媒体,严厉打击各种炒作行为。 本通知自印发之日起执行。 成都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2020年9月12日
10月9日,国务院发布《关于进一步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的意见》,提高上市公司治理水平、推动上市公司做优做强、健全上市公司退出机制、解决上市公司突出问题、提高上市公司及相关主体违法违规成本、形成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的工作合力,六个方面,17项重点措施,事无巨细,而17条措施后面,条条标注了由哪些部级单位负责,无一遗漏,这次是动真格的。提高上市公司质量,其实是一个资本市场建设的永恒话题,为什么今天来讲就尤其重要,要动真格的?第一,因为中国经济处在双循环的新发展路径上,今后中国经济发展的创新之路,不仅还要依靠比较优势,学习外部的先进技术,更要依靠大胆创新,打造自己的先进技术,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的,要推动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一家好的上市公司,好在哪里?好的要求提高了。而这样的一家高标准、严要求的好公司上市,从上市公司来讲是融资以发展一门基业长青的长线生意,从投资者来说是投资持有一笔长线的百年老店。第二,今天说进一步提高上市公司质量是关键中的关键,还因为资本市场正处在大改革的路径上,科创板、创业板、注册制改革,本身就是冲着市场化、法治化、更加开放的路子去走的,要依靠市场化改革,让上市公司在公开市场上大浪淘沙,让上市制度、交易制度和国际接轨,让更多的外资流进来,产生更大的鲶鱼效应。市场化、法治化的要求,要的就是细致和明确,而这也是这一次《意见》的最大特点。提高上市公司质量,让资本市场好的上市公司当道,要怎么办?答案并不简单,只有全流程监控,让好公司上得了市,让差公司退得了市,才能让资本市场的活水流动起来、清澈起来。我们可以看一下《意见》的细则要求。好公司能上得去,所以就会有支持优质企业上市,全面推行、分步实施证券发行注册制;就会有鼓励和支持混合所有制改革试点企业上市;还会有大力发展创业投资,培育科技型、创新型企业,支持制造业单项冠军、专精特新“小巨人”等企业发展壮大。好公司成了上市公司,就是一家公众公司,就得负起公众公司的责任,所以就会有明确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的职责界限和法律责任;就会有提升信息披露质量。好公司上去了,遇到困难还得帮一把,所以会有积极稳妥化解上市公司股票质押风险;会有强化应对重大突发事件政策支持。好公司万一变成了坏公司,或者说坏公司“不小心”上了市,还得让它下得来。所以会有加大执法力度,推动增加法制供给,最后是完善退市标准,简化退市程序,加大退市监管力度,严厉打击通过财务造假、利益输送、操纵市场等方式恶意规避退市行为,将缺乏持续经营能力、严重违法违规扰乱市场秩序的公司及时清出市场。有了真正的好公司,让人放心的公司,才会吸引真正的长线资金来投资,才会有基业长青的百年老店的出现。在《意见》的第三个方面第5项措施“完善上市公司融资制度”中,提到探索建立对机构投资者的长周期考核机制,吸引更多中长期资金入市,该项措施的责任人包括证监会、财政部、人民银行、发改委、银保监会。而《意见》中第三个方面第3项措施,要求“支持优质企业上市,全面推行、分步实施证券发行注册制”,具体的责任人包括证监会、国资委、发改委、财政部、工信部等单位与各省级人民政府。无缝对接、责任明确,长线的资金对接创新的企业,提高上市公司质量,实实在在的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中的关键。
为规范小额贷款公司经营行为,防范化解相关风险,促进行业健康发展,银保监会办公厅于近日印发了《关于加强小额贷款公司监督管理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在监控贷款用途方面,《通知》要求,小额贷款公司应当与借款人明确约定贷款用途,并且按照合同约定监控贷款用途,贷款用途应当符合法律法规、国家宏观调控和产业政策。小额贷款公司贷款不得用于以下事项:股票、金融衍生品等投资;房地产市场违规融资;法律法规、银保监会和地方金融监管部门禁止的其他用途。 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12月末,全国共有小额贷款公司法人机构9074家,全行业实收资本9478亿元,贷款余额10043亿元。《通知》对小额贷款公司行业亟需明确的部分经营规则和监管规则作出规定,有利于遏制监管套利、促进规范监管、推动行业健康发展。 《通知》主要包含以下内容:一是规范业务经营,提高服务能力。在小额贷款公司业务范围、对外融资比例、贷款金额、贷款用途、经营区域、贷款利率等方面提出要求。二是改善经营管理,促进健康发展。从小额贷款公司资金管理、催收管理、信息披露、保管客户信息、积极配合监管等方面作出规范。三是加强监督管理,整顿行业秩序。指导各地明确监管责任、完善监管措施、建设监管队伍、实施分类监管、加大处罚力度等。四是加大支持力度,营造良好环境。鼓励加强政策扶持、银行合作支持、加强行业自律,促进行业可持续发展。 《通知》的印发实施是银保监会贯彻落实全国金融工作会议精神,逐步建立健全小额贷款公司行业监管制度体系的重要举措。下一步,银保监会将持续加强小额贷款公司行业监管制度建设,与《非存款类放贷组织条例》的施行相衔接,进一步完善小额贷款公司行业经营规则和监管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