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6日,普冉股份科创板首发上市申请获得审议通过。普冉股份是一家存储芯片设计公司。公司此次IPO拟募集资金3.45亿元,用于闪存芯片升级研发及产业化等项目。产品应用广泛公开资料显示,普冉股份成立于2016年1月,主要产品包括NORFlash和EEPROM两大类非易失性存储器芯片,属于通用型芯片,可广泛应用于手机、计算机、网络通信、家电、工业控制、汽车电子、可穿戴设备和物联网等领域。公司NORFlash产品应用于低功耗蓝牙模块、TWS耳机、手机触控和指纹、TDDI(触屏)、AMOLED(有源矩阵有机发光二极体面板)、车载导航和安全芯片等领域。公司已和汇顶科技、恒玄科技、杰理科技、中科蓝讯等主控原厂,深天马、合力泰、华星光电等手机屏幕厂商建立了稳定的业务合作关系,产品应用于三星、OPPO等品牌厂商。公司EEPROM产品应用于手机摄像头模组(含3-D)、智能仪表、网络通信、家电等领域,并与舜宇光学科技、欧菲光、丘钛微电子等领先的手机摄像头模组厂商以及闻泰科技、华勤通讯、龙旗科技等ODM厂商形成了稳定的合作关系,产品应用于华为、小米、美的等知名厂商的终端产品。同时,公司不断拓展海外市场,覆盖了三星、松下、惠普、希捷等终端客户,并与Dialog等主控原厂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关系。普冉股份的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为王楠、李兆桂。截至招股说明书签署日,王楠直接持有公司24.97%的股权,李兆桂直接持有公司6.48%的股权,且王楠担任上海志颀(持有公司24.48%股权)的执行事务合伙人。王楠与李兆桂合计控制公司55.93%股权。值得注意的是,公司多名高管来自上海华虹NEC电子有限公司(简称“华虹”)。公司董事长、总经理王楠,以及董事、副总经理李兆桂均曾就职于华虹;分管销售部的副总经理孙长江、分管产品工程部的副总经理曹余新、分管设计开发部的副总经理童红亮、董秘及财务负责人钱佳美、高级专家工程师陈涛和冯国友均有在华虹的履历。规模快速增长2017年-2019年及2020年1-9月,普冉股份分别实现营业收入7780.11万元、1.78亿元、3.63亿元、4.64亿元;净利润分别为371.79万元、1337.37万元、3232.08万元、4702.39万元,复合增长率为194.84%。报告期内,公司研发投入分别为1290.91万元、1345.79万元、3114.11万元和859.35万元,占营收的比重分别为16.59%、7.55%、8.58%、6.05%。截至2020年3月31日,公司研发技术人员60人,占员工总数的48.78%。其中,核心技术人员5人。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分别为-988.59万元、-1947.31万元、3143.05万元、-5840.34万元。从产品业务层面看,报告期内NORFlash产生的销售收入分别为4471.3万元、13459.31万元、25467.6万元、30990.8万元,分别占当期主营业收入的57.53%、75.55%、70.16%、66.83%。报告期各期末,公司应收账款账面净值分别为1942.93万元、4168.73万元、4895.81万元及13161.57万元,占各期末流动资产的比例分别为32.89%、31.81%、18.75%及32.40%,应收账款余额占各期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26.42%、24.85%、14.42%及30.14%。对于应收账款增长的原因,公司表示,业务规模快速增长,2018年度及2019年度营业收入分别增长129.11%及103.64%,导致期末应收账款余额增长。报告期内,公司综合毛利率分别为32.39%、24.79%、27.46%和23.18%,低于可比上市公司水平。同期,兆易创新的毛利率分别为39.16%、38.25%、40.52%、40.92%。从细分市场看,普冉股份NORFlash产品的毛利率分别为32.43%、23.88%、25.88%及22.32%。推进技术研发普冉股份本次拟发行不超过905.72万股,募集资金3.45亿元,投资闪存芯片升级研发及产业化项目、EEPROM芯片升级研发及产业化项目、总部基地及前沿技术研发项目等。普冉股份认为,从下游市场看,TWS蓝牙耳机、手机屏幕等消费电子市场未来几年仍是NORFlash市场增长的主要驱动力,可穿戴设备、智能家居、安防等智能电子市场发展前景较广阔,未来有望拉动NORFlash市场规模快速增长。目前,公司正在积极推进40nm的NORFlash产品的研发。新一代NORFlash产品具备更高的芯片集成度、更低的功耗水平。EEPROM产品方面,普冉股份正在进行新一代95nm及以下工艺制程研发,进一步降低芯片的面积和单位成本,实现更高的可靠性。依托新一代的EEPROM产品,其下游应用将逐渐从手机摄像头等消费电子领域拓展到5G通信、工业控制、汽车电子等市场。集成电路行业是信息化社会的基础行业之一。近年来一系列政策推出,鼓励和支持集成电路行业发展。普冉股份表示,公司将继续专注于集成电路设计领域的科技创新,围绕非易失存储器领域,以NORFlash和EEPROM为核心,不断满足客户对高性能存储器芯片的需求。未来三年的目标包括实现工业控制领域产品全系列覆盖、耕耘汽车电子领域、持续拓展大客户和海外市场等。
1月27日,科创板拟上市公司华锐精密在上证路演中心举行网上路演。在3小时的网上路演中,投资者围绕公司的业务情况、研发方向及未来发展机遇和计划,提出了逾120个问题。“此次发行为公司今后的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舞台,同时也加大了公司经营管理的压力和难度,我们将更加努力地经营,加快发展企业。”在被投资者问及“对公司即将上市有何感想”时,华锐精密董事长肖旭凯如此答道。华锐精密成立于2007年,主要从事硬质合金数控刀片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业务。硬质合金数控刀片作为数控机床执行金属切削加工的核心部件,被广泛应用于汽车、轨道交通、航空航天、精密模具等领域的金属材料加工。根据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统计数据,2016年至2019年进口刀具占总消费的比重从37.17%降至34.61%,一定程度上说明我国数控刀具的自给能力正在逐步增强,进口替代速度加快。同期,华锐精密紧抓发展机遇,产品销量快速增长。2017年至2019年,华锐精密的营业收入复合增长率为38.92%。据肖旭凯介绍,机械加工企业在选择刀片供应商时,通常要结合自身生产线配置、被加工材料类型和加工工况进行反复测试和验证,一旦选定了合格的刀具供应商后不会轻易更换,具有一定的黏性。华锐精密经过多年的积累,积淀了一批较为稳定的终端客户,为公司业绩持续增长提供了有力保障。硬质合金刀具是一个跨领域多学科的综合型行业,科技含量较高,通常需要公司持续不断地投入。一直以来,华锐精密专注于硬质合金数控刀片基体材料、槽型结构、精密成型和表面涂层等领域的研究和创新。目前华锐精密的核心产品在加工精度、加工效率和使用寿命等切削性能方面已处于国内先进水平,进入了国内中高端市场。在路演中,华锐精密的研发方向和规划也成为投资者关注的问题。肖旭凯表示,未来,公司一方面将持续不断加大对基体新材料、新涂层技术的基础研究工作,另一方面将不断加大对新产品的开发力度,提升产品综合性能,向客户提供切实可靠高性价比的切削刀具。“公司将通过一系列技术强企计划,实现在硬质合金数控刀片方面的整体实力接近或达到日韩刀具企业水平,进一步缩短与欧美刀具企业的技术差距。”据悉,华锐精密此次募集资金扣除发行费用后,将全部用于建设“精密数控刀具数字化生产线建设项目”、“研发中心项目”和“补充流动资金项目”。其中,精密数控刀具数字化生产线建设项目是华锐精密在目前已掌握的核心技术之上进行的产能扩建,有助于公司进一步做大、做强主营业务;研发中心项目是公司在原有研发体系、技术储备的基础上进行的升级扩建项目,对于公司巩固核心技术、提高研发水平、探索具有更高科技水平的新工艺和新产品具有重要意义。“本次华锐精密在科创板发行上市,是公司发展历史上的一次重要跨越。”肖旭凯表示,希望通过不断提升对大中型企业的综合金属切削服务能力,将公司从单纯提供切削产品的企业打造成为国内领先的整体切削解决方案供应商。
近日,深耕土壤修复领域多年的永清环保进一步明确了争当“土壤修复行业领跑者”的战略定位,并围绕这一战略,优化了公司组织架构和领导班子结构,力求锻造一支年轻化、专业化,能打硬仗、善做善成的团队,助力公司战略落地、实现高质量发展。 马铭锋卸任总经理职务后,将继续担任董事长职务,从日常经营管理中抽身更加专注于战略布局与市场开拓。马铭锋强调:“选择合适的赛道是公司发展的核心决策。争当土壤修复行业领跑者的战略方向是经过深入分析反复论证决定的,一是有实实在在的市场拓展空间,二是公司有强大的技术和人才基础以及清晰的实现路径,三是在未来发展有想象空间。” 接棒总经理的王峰,1983年出生,是法学、MBA(在读)双硕士。从2009年9月加入永清至今,12年来,她从合同专干、法务主管、法务监察经理到董事长秘书,从董事长办公室主任、公司副总经理、董事会秘书,再到公司总经理,参与和见证了公司的持续发展,也在各个岗位历练中熟悉了公司内部管理之道。 围绕争当“土壤修复行业领跑者”的战略定位,此次永清环保班子调整中还有几名90后、80后、70后的总经理助理。 据悉,永清在坚定“土壤修复领域领跑者”战略定位的同时,将全力打造“一体两翼”的发展格局,即以土壤修复作为公司提升市场占有率、保持核心竞争力的主渠道,以固危废运营作为公司稳健发展的压舱石,以新能源拓展作为公司迎接市场新机遇的突击队。 围绕这一布局,主管固废运营取得显著成效和一流行业口碑的副总经理蔡义,将发挥生产运营管理经验丰富的特长,重点负责固废和危废运营业务以及工程板块的执行。 国家“十四五”规划建议中明确推进“能源革命”和“碳中和”战略,风电、光伏发电等新能源将成为环保领域新的市场风口。为抢抓这一机遇风口,有着丰富能源系统工作经验的副总经理王迪光主动请缨,携手有丰富新能源项目拓展经验的副总经理叶慧,聚力开拓新能源业务。 目前永清环保拥有光伏、风电等新能源项目路条开发、咨询设计、工程建设、设备供应、运行维护经验,在新能源项目建设运营方面有一定技术储备,已在湖南投资运营了六个光伏发电项目。马铭锋表示,未来公司将发挥产业链齐全、深耕区域的优势,持续加强技术研发和应用,逐步开发一批优质新能源项目。
2021年1月12日,湖南省畜牧水产事务中心组织召开湖南生猪种业发展研讨会,启动实施湘猪核心种源自主选育工程。 记者了解到,2020年以来,以唐人神集团、湘佳股份为代表的湖南上市公司一马当先,通过引入海外优质种源丹麦种猪、深挖本土特色种群湘佳黑猪,结合资本市场融资工具等方式,牢牢掌握了优质种猪资源。 以优质种猪振兴生猪产业 作为传统的生猪养殖大省,湖南多年来生猪年出栏量稳定在6000万头左右,排名全国第三。在非洲猪瘟来袭之后,湖南省全力加快生猪生产恢复,实施优质湘猪工程,把优质种猪作为重点工程来抓。 在2019年生猪产业发展高峰论坛上,湖南省农业农村厅厅长袁延文公开表示:“预计到2023年,湖南力争生猪产业综合产值达2000亿元,培育30个优质湘猪产业品牌,形成产品辐射全国及东南亚国家和地区的优质湘猪产业集聚区。”2020年1月,在湖南省十三届人大三次会议开幕会上,湖南省长许达哲作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做好湖南生猪稳产保供工作,实施优质“湘猪工程”。 在湖南省大力推动下,以优质种猪振兴湖南生猪产业成为各方共识。中国工程院院士、湖南省政协委员印遇龙向记者表示:“湖南人均猪肉占有量、生猪出栏率、中仔猪出口量等均居中国前列,但是优质猪种开发问题十分突出。种猪是生猪产业的芯片,也是基础性战略性重要生产物资,更是振兴湖南生猪产业的重要抓手和可靠源头。加快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湘系瘦肉型种猪,实现湖南种猪核心种源全面自给,抢占全国瘦肉型生猪种源高地。当前,要推进生猪品种性能测定与选育工作,重视分子标记、基因组等新技术应用,把优质种猪资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 湖南省畜牧水产事务中心工作人员也向记者表示:“农业农村部已将种业攻关作为十四五农业科技攻关及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点任务。未来,我们会加快联合育种、培育湘系种猪自主品牌,解决我省乃至我国种猪核心种源卡脖子技术瓶颈、实现种猪育种自主创新。” 湖南企业外引资源内挖潜力 在引入海外优质种猪资源方面,唐人神集团一直走在湖南生猪养殖产业的前列。2020年9月9日凌晨,唐人神集团从丹麦引进的第一批GGP原种种猪专机降落在兰州中川国际机场。10月31日,唐人神集团旗下的甘肃美神原种场完成1470头价值6000万元的原种猪交接消杀及45天隔离工作。11月2日,甘肃美神原种场的所有原种猪顺利转移完毕。2020年12月初,甘肃美神原种场正式引种投产,标志着唐人神集团已将丹麦优质种猪资源掌握在手中。 唐人神集团董秘孙双胜向记者表示:“种猪是养殖企业的第一生产力,我们通过引入国际优良种群,做到同步育种,终结了‘引种、退化、淘汰、再引种’的低效循环。依托同步育种的优良种群,我们建设先进养殖产能、饲料厂和屠宰厂,配合‘小风唐’快餐门店,最终可以形成完美的国内产业链闭环,可为国内消费市场提供更多选择和更好服务。” 在积极引入海外优质种猪的同时,唐人神集团还借助资本市场的融资工具,加快优质种猪资源的落地生根和快速放大。2020年7月,唐人神集团发布非公开增发预案,计划融资15.5亿元用于生猪养殖、饲料生产等项目,其中,邓家湾项目、姬公庙村项目、平掌项目、洛门镇邓湾项目、沿安草滩项目等投资规模均超过1亿元,目标直指基础母猪、优质猪苗的繁育能力建设。2020年12月16日,唐人神集团公告,上述非公开发行股票事宜已获得中国证监会核准批复。 当前,相关建设项目和再融资后续工作正在紧锣密鼓的进行中。记者了解到,以姬公庙项目为例,该项目总投资3亿元,计划养殖母猪11400头。该项目于2020年7月1月开工建设,2020年12月25日建成开始消毒,2021年1月15日正式投产,预计至2021年1月底到场母猪6000头,预计3月中旬前到场母猪11400头,达产后每年可产仔猪30万头。这是唐人神集团旗下禄丰县100万头生猪绿色养殖全产业链项目中最先建成投产的子项目之一。 唐人神集团姬公庙母猪养殖场正式投产(供图:唐人神集团) 在唐人神集团着眼引入海外优质资源的同时,湘佳股份则把目光转向了湖南本土特色种猪资源,大力发展“湘佳黑猪”这一本土品种。2020年4月,湘佳股份旗下的泰淼鲜丰100万头生猪屠宰及肉制品深加工项目在湖南常德石门举行开工仪式,湘佳股份正式启动生猪养殖屠宰板块建设、进军猪肉制品深加工行业,推动湖南本土特色生猪资源与湖南消费市场进行有效对接。 湘佳股份旗下的本土品种“湘佳黑猪”(供图:湘佳股份) 2020年7月,湘佳股份董秘何业春在接受机构投资者调研时表示:“在上述项目之外,我们还布局了1万头种猪养殖、20万头商品猪养殖及配套的屠宰加工项目。我们有能力有信心做好生猪板块,供中高端消费者更多更好的选择,预计2021年底产品可以进入市场。” 同时,湘佳股份也选择了资本市场的再融资工具放大优质种猪资源的经济效益。2021年1月12日,湘佳股份公告,计划发行可转债募集资金6.4亿元,投向1350万羽优质肉鸡养殖及1万头种猪养殖基地项目建设。其中,湘佳股份将在太平镇滚子坪、天心园两地分别设立种猪养殖场,投资均为1亿元。 何业春向记者介绍情况:“1万头种猪养殖项目建设将与我们的生猪屠宰项目相结合,形成从养殖厂到居民菜篮子的完整产业链。上述项目投产后,不仅可以极大地拓展生猪的价值链,同时为我们的后续发展打下坚实基础。滚子坪项目的内部收益率为20.34%,天心园项目的内部收益率为12.95%,预计将在预定时间内回收全部投资。”
1月18日晚间,甘肃电投披露业绩预告显示,公司预计2020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85亿元至4.45亿元,同比变动-8.88%至5.32%;扣除非经常损益后的净利润为3.75亿元至4.35亿元,同比变动-9.76%至4.68%。 甘肃电投表示,报告期内,公司所属电站发电量为95.55亿千瓦时,上年同期发电量为89.66亿千瓦时,同比增加5.89亿千瓦时,但受参与市场化交易等因素影响,公司净利润与去年基本持平。 甘肃电投是一家集水电、风电、光电为一体的综合性清洁能源上市公司,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包括水力发电、风力发电和光伏发电,主要产品为电力。公司已发电权益装机容量为265.30万千瓦,其中,已发电水电权益装机容量为169.89万千瓦,位居甘肃省第一。已发电风力权益装机容量为81.81万千瓦,已发电光伏权益装机容量为13.6万千瓦。
在河北疫情日趋紧张的形势下,新兴铸管作为驻冀央企,在做好企业自身防控的同时,积极践行央企社会责任,主动参与疫情防控。 “疫情就是命令!”1月16日0时,新兴铸管捐赠的10台防控综合保障方舱全部发往河北邢台南宫市,17日中午时分抵达目的地南宫市完成交付工作;1月17日下午,新兴铸管捐赠防疫物资车队再次出发,逆行运往河北省红十字会,为抗“疫”加油!该批物资包括20000套医用一次性防护服、10000双医用隔离靴套、26000个医用隔离眼罩、1000个医用手持红外测温枪、300000个一次性医用外科口罩、300000支丁腈医用检查手套。全部捐赠物资总价值300余万元。
2021年伊始,雪天盐业对外宣布,公司的全国化布局传来佳讯,湖南省外市场食用盐销量同比增长70%以上,超过省内销量,实现两年倍增。在“十四五”的开端,公司全国战略站上新起点。 2020年9月29日,由“湖南盐业”更名而来的“雪天盐业”正式揭牌,成为加速向全国性公司转变的重要里程碑。资料显示,雪天盐业是全国第一家产销一体、跨省联合的盐业上市公司,被称为“中国盐改第一股”,更名后的雪天盐业撕下区域化标签,全面发力全国市场。 从0到20坚定推进跨省市场布局 2018年10月25日,时任雪天盐业市场拓展部部长的姜友军迎来了人生的一个高光时刻。广东、广西、浙江、湖北、安徽等10个省级分公司的成立暨出征仪式隆重举行。2017年盐改政策允许各省级盐业公司跨省跨区域经营,但大多处于观望态度。自2018年3月上市以来,为整合资源拓展市场,更好地服务全国客户,打造专业的营销团队,雪天盐业在2018年成立市场拓展部,逐步收拢前期生产企业的省外销售资源与客户,打造雪天盐业自营分公司。 “现在回忆起来,当时真的很难。内部要重新梳理,外部有层层行政壁垒。”姜友军回想起当时的工作状态感慨万千。“当时工作到晚上一两点那是常事,跟专营时期的工作强度,简直是天上地下。当时内部也有一些争议,但是冯传良董事长和高管们意志都很坚定,无论多难,省外市场一定要打开。”抽调生产企业销售精英,内部竞聘选拔骨干;快刀处理生产企业在省外的办事处,形成雪天盐业的自营分公司;顶住压力首批选择在公司具有比较优势的省份建立分公司并做好组建方案。 一系列的组合拳下来,仅用5个月时间,10个省外分公司便瓜熟蒂落,截至目前,雪天盐业省外分公司数量已超过20家。这就是一直激励当时团队人员的雪天“竹子定律”,即在省外市场,先排除万难播撒种子并努力生存下来,把根散开,厚积薄发,为未来的发展储存能量,待到时机成熟时,再形成合力喷涌而出,快速抢占市场。这不仅展现出湖南人骨子里“敢为人先”精神,更体现了雪天盐业第一步迈出的坚定与果决。 厚积薄发推进渠道建设 作为快消行业,业内一直强调的两个观点是“区域为王”和“渠道为王”,雪天盐业在迈出打破区域垄断,成立省外分公司这一步的同时,也一直在致力于渠道建设。 2020年半年报显示,雪天盐业在湖南省内14个地级市设立了市级分公司及其下设的70家县级分公司,终端网点将近12万家。据悉,近半年其省内的终端网点又增加了上万家,同时省外的经销商也已接近千家,并在以每年近50%的速度递增,雪天盐业的全国渠道建设已具备较强的竞争力。 除了着眼全国,冯传良也将目光对准了海外市场。他表示,“随着全国市场的布局完成,我们将加大省外市场产品研发、宣传推广、售后服务,依托湖南省的湘衡盐化、湘澧盐化,河北永大食盐和暂时由公司托管的重庆湘渝盐化,逐步完成单纯井矿盐企业向井矿盐、湖盐、海盐、进口盐全品类的转型,同时还将积极布局国际市场,让全球人民共享健康的雪天好盐”。 据了解,雪天盐业2020年全年出口量超5万吨,同比增长近30%,同时还实现了多个首创:湘衡盐化完成雪天品牌小包盐出口柬埔寨业务,首次吹响了雪天品牌出海的号角;湘澧盐化完成小包盐出口安哥拉,创出口业务距离最远记录,同时首次走进非洲市场;由其托管的湘渝盐化完成超1000吨小包盐出口新加坡,创出口盐单价最高纪录,并首次走进发达国家零售市场。 业内人士认为,未来在前期营销网络积极布局的基础上,雪天盐业国内外市场将迅速打开,抢占先机,加之线上、线下渠道及品牌联合赋能及产品推陈出新,公司业绩有望步入较快增长时期。